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娱乐之怼天怼地-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俄国遍地森林,也不代表森林里的东西可以随便拿走。


………………………………

有关《饕餮之冒险王》

最近几天在书友群和书友讨论了一下,似乎本书后期风格有一些跑偏了,而且最近写的很干,可看性一路下滑,写的也不顺畅,每天只能写一丁点。

    经过慎重考虑,五方决定暂停三天更新,重新梳理大纲,重新架构下半程故事,力求让大家看到一个更好的故事,看到更多的闪光点。

    三天,停更三天,复更后,一定会有惊喜等着大家。
………………………………

第四十三章 清溪畔

    三天过去了,整理了一下,重新出发,大家刷卡上车。

    ————————————

    直播停了又开,再度开启时,方宏站在一条山岭上,旁边郁郁葱葱,人迹罕至。

    “大家好,我到达下半程目的地了。”

    “枪哥,为毛用了这么久?”

    之前的冒险中,也屡次有上下半程有隔离的时候,不过赶路时间都不长,这一次,方宏用了五天时间才到达下半程。

    “这里是西伯利亚。”

    俄国,怎么能错过西伯利亚,从高加索出来,方宏就到达了西伯利亚偏南的位置。

    整个俄国疆域辽阔,从西到东,的确要花费非常长的时间。

    “枪哥,下半程到这儿是因为?”

    “不告诉你。”方宏非常傲娇。

    “……”

    “枪哥,每次都这样,有意思么?”

    “有意思啊。”方宏还唱了起来:“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

    “小龙人……”

    天空上叽叽喳喳,大地上哗啦哗啦,方宏踩着落叶前进着。

    针叶林,就意味着常绿,也意味着,地上充满了落叶。

    幸好这里气候已经算是寒冷了,并没有什么蛇类,要不然蛇盘踞在落叶下,根本没人能发现。

    前方是一颗高耸入云的杉树,就因为它高,所以叫做云杉,在我国已经属于濒危植物了。

    “枪哥,这边都有什么动物啊?”

    方宏思考了一下:“首先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是西伯利亚虎,也就是我国的东北虎,再然后是雪狼、棕熊,比较特殊的有黑貂、火狐、豹猫什么的,依靠苔原植物和草生存的那些动物比较多,松鼠种类非常之多,有些我也不认得。”

    这是一个西伯利亚的食物链,最低端的当然是各种鼠类,松鼠类,大型食草动物差不多也是同一级的,再然后的狩猎者就是豹猫,狐狸,雪狼和棕熊就算是顶级食肉类了,而西伯利亚虎是这一区域的霸主。

    当然了,前提是没有人在这儿的时候,西伯利亚虎是霸主。

    在这个地球上,都没有什么动物能和西伯利亚虎抗衡。

    强大如北极熊,如果真的遇到西伯利亚虎,估计也会死的很难看,熊类的攻击手段很单一,就是靠体重往下扑,或者用熊掌拍,而老虎就不同了,水浒中武松路过景阳冈,就描绘了老虎的进攻手段,一扑、一掀、一剪,不过这也说明水浒的著作者并不了解虎。

    虎,看起来比熊的身形更苗条,但是虎的肌肉和筋骨实际上比熊的爆发力更大,虎一掌可以拍出两吨的重量,这个数字比体型更大的棕熊高得多。

    原因就在于虎的速度快,速度会转化成势能。

    而老虎的颈部肌肉,远比熊发达,熊和老虎遭遇,只可能是老虎咬到熊,不太可能是熊咬到老虎。

    西伯利亚虎在食物紧缺的春季,会对着熊下手。

    方宏看着日头:“进入林子的时候太晚了,现在眼见就要天黑了,我得先宿营。”

    实际上距离天黑还有好两个小时,不过第一次到这个地方,需要谨慎。

    老规矩,宿营不能在水边,但是距离水源不能太远,先找到水源,然后宿营在一里范围内。

    要找水源,如果是在平原,是不太好找的,因为没有规律,很多善于荒野生存的人,会把寻找水源的一套本领融入身体内,就像是用鼻子就能嗅出水的味道一样。

    在这种略带山地丘陵特征的地方,找水源还简单一点,因为水往低处流,找一座山丘,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有很大几率就有一方有小河沟,至少有溪水。

    “找到了!”方宏指着远方,隐隐约约能看到一点水的影子。

    在野外,很多环境下是找不到溪流的,不过有机会的时候方宏总是习惯于找溪水,因为中华人更习惯于喝凉白开,而不是直接喝自然界中的水。

    方宏放下背包,搭好帐篷,然后端着锅出发了。

    这一次,没有携带足够的水源,先得打一锅水。

    “枪哥,这一次到俄国,还没介绍俄国历史呢。”

    “俄国历史?我以为大家都很了解了……”

    “说说吧。”

    “俄国历史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一个小国一路奋发图强最终变成了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的故事,原因就是他们想要找到出海口,嗯,至今任不怎么成功。”

    出海口,圣彼得堡算一个,海参崴算一个,如果说是SL时代,那当然有很多好的出海口,可是后面毕竟解散了。

    俄国太偏远了,导致欧洲国家都不认为俄国属于欧洲。

    起初中世纪,俄国还在欧洲属于强国,说的是软实力,大家都认可俄国强大,毕竟欧洲国家可没有胆子和土耳其打仗,而俄国敢。

    不过到了后来,俄国突然发现,全欧洲的国家都去全世界找好东西去了,俄国漫长的海岸线却没办法出航,因为全年大部分时候,沿海都是封冻的。

    所以俄国逐渐落后于欧洲,变得孱弱不堪。

    后来彼得大帝一心想要从欧洲取经,开始想要融入欧洲,不过不怎么成功。

    从国旗就可以看出俄国想要成为欧洲国家,却并不成功。当年在荷兰,彼得看到了荷兰国旗,于是将三色旗改了一下顺序,变成了自己的国旗,而后面拿破仑征服了欧洲,从荷兰哪儿借鉴了三色旗,将这种旗帜传遍欧洲。

    现在的欧洲各国,要么是十字架旗帜,代表就是英国瑞典,要么是三色旗,俄国法国德国。十字架代表的是上帝,三色旗代表的是革命。

    “说一说俄国的文化吧,历史真没什么好说的。”

    “俄国的文化?音乐还是文学?”

    “各方面吧,除了绘画之外,俄国在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是一面旗帜。”

    “俄国最出名的应该是天鹅湖,不管是哪一个国家,在古典音乐和古典歌剧的板块总会有人欣赏天鹅湖,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俄国对于欧洲的影响。”

    “还有就是文学,不管是还是诗歌,俄国都算是世界顶尖的,列夫托尔斯泰和普希金的大名在欧洲也是非常著名的。比法国人的骄傲卢梭还更出名。”

    卢梭这个人,因为曾经轻视过中华,所以我们的历史上不怎么提这个人,在欧洲,卢梭和列夫托尔斯泰齐名。

    “除了文学和诗歌,俄国的音乐也还不错。”

    “歌舞剧啊,歌剧啊什么的就不说了,说一说乐器,俄国有一种琴叫做巴拉莱卡,以前翻译成三角琴,我记得我刚学音乐的时候,老师都教过我这个,不过我更喜欢吉他,因为可以装逼,现在想起来,学一下三角琴,才是真的装逼。”

    很难以想象,地球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实际上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西伯利亚广大区域之所以被它占据,是因为其他民族的人不喜欢这么寒冷的气候,俄国最拿得出手的就是文学。


………………………………

第四十四章 温水煮青蛙

    作者后台有问题,老是崩溃,好不容易点进来发文。

    ——————————

    “枪哥,我国呢?”

    “我国?”方宏实际上很不想谈这个话题。世界历史大概分成东方和西方两部分,所以连带着世界文化也一般是东西方文化两种,在其中,阿拉伯是归入西方的,因为如果没有阿拉伯,单说欧洲,他们根本没什么历史也没什么文化。

    欧洲自豪的实际上是现代化中的各种贡献。

    而说道文化,有很多不能说明的东西,能拿出来比较的,大概就是舞蹈、音乐、文学、绘画。

    当然了,在我国,比西方多一个书法,因为拉丁文字实在没法写书法。

    “我们基本上是没有音乐的。”

    “怎么可能,我们有二胡,有琵琶,有宫徽商角羽。”

    “听听二胡这个名字,就知道不是中华文明中心的产物,而琵琶也是从西域传来的一种乐器和古琵琶融合成的新乐器,我国古代到是有弦乐器,比如说阮。不过后来失传了,听说现在重新被人复制了出来。”

    “我们国家最骄傲的东西应该是诗歌,然而实际上诗就是用来唱的,所以曹操才说歌以咏志,词也是用来唱的,为什么蝶恋花还叫凤栖梧还叫卷珠帘?实际上不同的词牌名,就是不同的曲配合,唱出来的。但是很遗憾,没有一种方式能够把它们记载下来,流传到现在。”

    古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实在富裕的不行了,就练武,有道是穷文富武,唱歌这种事情,说的轻一点叫做玩物丧志,说的重一点叫做低贱。所以,音乐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都没有被当做什么正当且高尚的行当,才会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没有一种归纳性强的谱子记载曲,就不会有积累,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升华,我们汉族是没有音乐基因的。

    就好像黑人说话都带着律动感一样,我们汉人讲究四平八稳,讲究字正腔圆,说话带节奏叫做吊儿郎当,从这个角度讲,我国的音乐人要和欧美音乐人比肩,还有一个极度漫长的历史要走。

    实际上在现代的文学,音乐,各方面,我国都落后很多。包括电影这种全人类共同起步的艺术,在我国也糟糕极了。

    不过舞蹈方面我们还挺强,七十年代,中和欧美各国恢复建交后,大量的中国现代芭蕾被西方评论界熟知,受到了高度赞扬,而革命红色芭蕾,并没有我们现在想的那么土,那些舞蹈依旧是世界级的。可是后来,欧美开始黑中,就不再提这些了,自己说过的话,装作没说过,也是六。

    “文学呢,文学呢?”

    “鲁郭茅巴老曹。”水友说的这个,实际上是六个大作家的名字,分别是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方宏:“从文学上讲,我国的文学就和世界各国不一样,没有可比性,如果要问我心中的看法的话,鲁迅第一,其他随意。”

    就好像,南美文学被称作现实魔幻主义一样,其实毫无道理,因为拉美就是那些中那样的,只是世界其他各国的人觉得魔幻而已。

    同样,西方人看到我们的作家写的东西,没有一个文化背景作为支撑,他们也是看不懂的,会觉得,这是啥玩意儿。实际上我们看西方文学也是同样的想法,这是什么瘠薄。

    有些人是真的从小接受西式教育,看得懂那些东西,绝大部分人就属于装逼了。

    问你莎士比亚和关汉卿谁写的好,很多人头头是道,实际上这些人连莎翁四大悲剧没有罗密欧与朱丽叶都不知道。

    你在不了解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文化和历史的情况下,是不懂他的文学的。就好像如果你不知道十五世纪欧洲最富裕的是威尼斯,最会做生意的是威尼斯人,你就不懂为什么威尼斯商人是《威尼斯商人》。

    “枪哥,我觉得老舍写的更好。”

    “自古文无第一,怎么说都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时至今日,鲁迅都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最高峰,笼罩着整个近现代文学史。就好像一张天幕一样,几乎就是中文写往上的极限。”

    那六人排名实际上不是水友乱说的,而是中华现在的官方排名,毛爷爷曾经用九个最字形容鲁迅,除开鲁迅之外,能得毛三个最字的人都屈指可数。

    当年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后来郭回国,YA方面给郭说,鲁迅是旗帜,你是鲁迅的接班人,你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郭欣然接受。

    亏得鲁迅死了,要不然还不把郭骂出翔来。

    “没法比较,硬要比较的话,我觉得鲁迅和列夫托尔斯泰并列,其他人第一个档次,诗歌方面的话普希金和泰戈尔并列,徐志摩和顾城第二挡排头。”至于文坛浩如烟海如繁星那些伟大人物,实在没办法再拿出来说道,泰戈尔是标杆,鲁迅是旗帜,这才是比较的意义。

    说话间,方宏已经到了溪水边,这条溪水还不浅,方宏轻车熟路的砍树枝,做鱼叉。

    “枪哥,我发现你不应该做直播,而应该做渔民,你有这个天赋。”

    方宏翻白眼:“没办法,地上跑的,容易捉的都被捉成了保护动物,不容易捉的现抓抓不到,鱼是比较容易抓的。”

    不管鱼怎么机智,都是低一等级的生物,而且在水里,再怎么逃,还是在水里。

    方宏叉中了一条不怎么认识的鱼,不过看起来是类似青鱼,也就是川地说的乌棒黑鱼。

    将鱼收好,方宏用锅直接端了一锅水,正起身时,被锅里的一个小家伙吸引了注意力。

    “雪蛤。”

    雪蛤,东北林蛙,又叫做冰蟾雪蛙,就是中提到的解百毒的那种蛙类,它的皮下脂肪可以入药,非常昂贵,在东北,养殖这种蛙类的人在最近几年,都变成了巨富。

    “它居然不跳走。”

    “不跳走我就把它端回去。”

    “我突然想起,很多菜就因为对动植物的保护而消失了,比如罗国荣大师有一道绝对经典的熊掌豆腐,就因为海发菜成为保护植物而被迫失传了。”

    方宏回到营地,将锅放下,将火升了起来,锅放在火上,雪蛤居然还待在锅里。

    事实上雪蛤是林蛙,不是水蛙,呆在水里是没道理的,也不知道是为啥。

    “管它的,先煮着,正好尝试一下温水煮青蛙的传说。”

    鱼在溪水边已经处理好了,等水烧开时闲着没事做,方宏看到一只鸟飞过,突然想起了一个有趣的话题:“我看到这只鸟,联系到鲁迅,又想起了一个人。”

    “什么鬼?这有什么联系?”

    “大家知道除四害吧?”

    “知道啊,苍蝇老鼠蚊子蟑螂。”

    “不是的,在蟑螂之前,那个位置属于臭虫,而在臭虫之前,那个位置属于麻雀。”

    年纪大一点的人可能都知道麻雀是当时的四害,不过那些人可能不太看直播。

    “麻雀有什么害的。”

    “有一个人,他说麻雀是四害,于是就开启了全国范围的除四害运动。”

    “这人谁啊这么吊。”

    “这个人是个副国JI干部,是鲁迅的三弟,是一个生物学家,名字我就不说了,怕被请喝茶。”这样的一个人物,说麻雀是四害,麻雀当然是倒了大霉了。”

    “为什么呢?”

    方宏也搞不懂这是为什么,很大的可能性是,这位生物学家自己家养了葡萄,自己没吃着,都被麻雀啄了。


………………………………

第四十五章 三岔河蟹

    水温升高了,雪蛤依旧待在锅里,咕噜咕噜。

    方宏:“看样子,目前还没什么反应。”

    “枪哥,仔细聊聊鲁迅吧。”

    “嗯?”方宏耸肩:“我又不是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说的你是运动员一样。”

    对啊,直播之所以受欢迎,不就是因为没有限制么,天南海北,想调侃什么,就调侃什么。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对于鲁迅都足够了解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学生时代,还有风筝是鲁迅的少年时代,后来鲁迅剃掉了鞭子,到RB仙桃学医。后来鲁迅回国开始写文,因为他发现医救不了中华,也正是写狂人日记的时候他给自己取了笔名,鲁迅。再然后鲁迅在北平做公务员,在北大北师大讲中华史,期间的纪念刘和珍君我们也学过,再然后鲁迅辞职,短暂的在厦门大学任教,后来在魔都专职写书,直到他去世,整个人生中写他各个阶段的文章我们都在课本里读过。”

    “甚至,鲁迅去世后,他的侄子对于他的怀念,写的类似悼念文的回忆我们也学过。”

    其他的大文学家,能有这么多文章选入课本?能和鲁迅比入选课本文章数量的人只有一个,那个人叫做李白,不过诗歌篇幅略小,大体上,每个人人生中都会读的文章中,以鲁迅为最多。

    “说说鲁迅的生平吧?”

    “鲁迅特点就是骨头硬,逮着谁骂谁,当然了,唯独没有批评过自己的二弟周作人,不过鲁迅死的时候,周作人还没做汉奸,要不然骂不骂那就不好说了。从文章里看的时候,我们会觉得鲁迅过得特别清苦,从小家贫,后来也是个穷教书的。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周家先祖做到过礼部尚书,在绍兴的宅子占地面积特别大,规格也很高,鲁迅小时候周家分家,叔伯欺负鲁迅年纪小,给他们分了最小的,鲁迅拒绝签字,不过后来那个房子卖了一千大洋,要知道那时候让人卖命打仗也只需要三十个大洋而已。”

    “不过鲁迅这个人对钱并没有什么感觉,不爱财,他日记中经常记账,在北平的时候周家三兄弟是一起住的,基本上是鲁迅一个人在养三兄弟的家人,后来鲁迅甚至养过一个叫张彛难R怀鍪志褪羌赴俅蟆!

    从经济上讲,鲁迅并不是一个无产阶级,当年鲁迅在北京买的第一套房子是一个三进的四合院,地址就在长安街旁边,而那个房子只是鲁迅赚钱最多的时候两个月的稿费。

    而且鲁迅是公务员,从民国手中就领了将近两万大洋。

    后来的宣传中,说鲁迅代表无产阶级其实是不对的,因为鲁迅当年经常和左翼作家对骂,估摸那些作家也是眼红鲁迅钱多。

    就因为被左翼作家说是有闲有闲,鲁迅才把杂文集名字取做三闲集。

    和郭,胡,徐等人不同,鲁迅腰缠万贯,却过着苦行僧一样的日子,不花,人品好,节操无亏。

    “周家妥妥的大地主啊!”

    “那可不,鲁迅的老宅现在在首都一所中学内部,如果还保留着那个四合院,到了今时今日,没个十亿别想买下来。”

    就像臧克家纪念鲁迅时写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

    水友并不像不了解网络的那些人想的那样,娱乐至死,事不关己漠不关心,事实上网络包罗万象,每一个时代该有的构成,这个时代依旧有,只不过比重变了。

    现在的文坛,留行翻案,历史上描述的好的人,他要说你烂人,历史上描述的不好的人,他要说这是真英雄。当然了,那个时代下,某些修正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很多人是怎样就是怎样,鲁迅一生大概只亏待过自己,未曾亏待过被人。

    至于鲁迅身后事,他的那些生活在他余荫下的弟、妻、子、侄,大多是后来中华的高官,不便评论,不便诉说。

    谁人记得那个周家吏部尚书的先祖?谁人知道鲁迅妻子和弟弟是副国JI高官。鲁迅就像是一棵大树,无差别的庇护着整个中华民族,就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也不例外。

    最近网上流传说,老舍去世那一年,诺贝尔文学奖是要颁奖给他的,但是老舍已经身故了,诺贝尔奖是不会颁发给去世的人的,所以中华的文学第一个诺贝尔,延后了四十年,直到去年的莫言。实际上,老舍也晚了三十年,1927年,鲁迅就致信拒绝了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如果鲁迅不拒绝,那个奖板上钉钉。

    现在我国的文学奖叫做茅盾文学奖,实际上是因为,再也不会有一个鲁迅那样的人了,如果取名叫鲁迅文学奖,恐怕就不是一个常设奖项了。

    说话之间,锅里的水开始驱边了,所谓驱边,就是说锅和水的边缘有小气泡冒出来了。

    锅里的雪蛤,没有丝毫犹豫,猛然一条,带出一朵水花,落地后就跳走了。

    “看,温水煮青蛙,要想成功验证也不是没办法,可惜我没带锅盖。”

    水开了,下鱼片。

    滚锅鱼片,清口,细嫩,滑喉,精彩。

    方宏吃过饭,进入了林地,不多时就找到了一些藤蔓,不是热带那种寄生藤,而是一些比较柔软的枝条。

    “枪哥,准备干啥?”

    “当然是编框咯。”

    方宏将一大把藤蔓交叉着摆成了太阳的形状,用绑扎绳将中心的树藤绑在一起,然后如同编篾条一样编框:“小时候我见过编篾条编背篓和簸箕的手艺人,现在大街小巷也见不到这些手艺人了,什么东西都工业化了。”

    将太阳一样的藤蔓不断的收拢,最终变成了一个有一个小口,类似于灯笼的东西,方宏用绳子将上下两边拉拢,最后看起来像是电风扇的扇叶外壳形状。

    方宏拿着框,端着锅,到了溪水边:“这里是西伯利亚,野兽横行,特别是狼比较凶恶,很容易找上门来,还是在溪水边把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