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唐中兴-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才移开。
陪在李儇这个皇帝身边的就三人,分别是李晔、杨复恭和张昭仪。而被李儇称为‘阿父’的田令孜并不在行宫,而是在其府上与陈敬瑄等人吩咐着善后事宜。若是以前,田令孜肯定会一直守在李儇身边,但昨晚的事,让李儇对其产生了不满,他也知趣,所以护送李儇回宫并看到其睡下后就走了。
“二哥,郭琪那厮抓到没有?”
看到迎面走来的陈敬瑄,田令孜连忙起身问道。郭琪在他的心里已经留下了阴影,若是不想办法除掉他,他觉都睡不好。
陈敬瑄摇了摇头,“根据抓到的乱兵活口和守卫城门的士兵所述,昨晚有一部分乱兵冲出了城,向着南边逃去。而我让人找遍了城中乱兵的尸体和活口,都没有郭琪的身影,他应该已经逃出城了。”
“二哥,马上派骑兵去追,一定要杀了这厮,只有这样才能改变陛下对我的不满。”田令孜着急道。
陈敬瑄有些尴尬,“南边眉州、雅州等地将领和官员并不买为兄的账,要是郭琪逃到这些地方,我们想要抓到很难。”
“二哥还没有控制住西川的官场和军队吗?”田令孜一怔,然后惊讶地问道。
“三弟,为兄担任这个节度使才不到一年。也只有这几千亲兵是我的人,其他的军队并不受我的控制,包括昨晚叛乱的黄头军,所以才有昨天的事发生。”在自家兄弟面前,陈敬瑄也不怕丢人,把情况大致说了一下。
听到自家二哥的话后,田令孜顿时沉默,他之前只顾着把其推上西川节度使的位置,倒是没想到控制西川如此之难。别看他现在权势滔天,但若是遇到黄巢和高骈这样的人,他根本不算什么,他就像无根之萍一样。所以他才会把陈敬瑄这个二哥推上西川节度使这个位置,虽然他知道他这个二哥能力差,很难坐稳这个节度使位置,只是没想到会有这么难。
想到目前的局势,田令孜有了办法,“这次叛乱过后,我会劝陛下重新整顿西川军队,既然黄头军不听指挥,那就解散这支部队,然后编入神策军等,然后二哥你就以你的亲兵重新组建属于你自己的部队。
然后把西川打造成我们陈家的地盘,这样二哥你在西川,我在朝中,就可以相互呼应。我可以在朝中为二哥你争取更多的权力,而二哥你掌控着西川,我在朝中也更有底气。”
田令孜是聪明人,陈敬瑄自然知道这点,所以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不过想到一个事,他突然说道,“目前黄头军叛乱刚刚平息,但黄头军依然还是西川军最为强大的部队,若是强行解散,恐怕会引起动乱。”
田令孜点了点头,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李铤这人如何?”
“这个人颇有能力,不过不是很好控制,但其在黄头军中很有威望。若是解散黄头军,他可能会反对,要是再引起叛乱,恐怕。。。”陈敬瑄担忧道。
“既然这样,那就升他的官,把他调去征讨黄巢贼子。”田令孜毫不犹豫地说道,“调走他之后,我们就整顿军队。二哥你就重新组建西川军,我则是继续扩编神策军,到时候,我们兄弟二人手握重兵,何人敢不服?”
“一切尽依三弟所言。”
。。。。。。
“殿下怎么还不回来?这天都亮了,也总该回来了。”
寿王府,小英此时就像一个等候男人远征归来的妇人一样,不时的看一眼王府大门,可依然没有动静。
一旁的安化公主走来,听见小英口中的话取笑道,“小英,你再这么望着,可就成望夫石了。”
“参见公主!”看见来人是安化公主,小英神色慌张,连忙躬身行礼。
“起来吧!”安化公主笑着道,此时的她依然是男装,毕竟她是住在行宫的,换洗的衣物自然在行宫。
“是!”
得到安化公主的首肯,小英这才起身,不过想到刚才自己那话被对方听见,俏脸不禁一红,仿佛心中事被人看出一样。
看到脸红红的小英,安化公主不禁觉得好笑。倒不是她不担心李晔的安危,而是街上已经没有了乱兵,虽然有不少执勤的军士,但已经恢复了秩序,只不过空气中还残留着浓浓的血腥味。而在清晨,就有人回来传信,说是李晔率领军队护送皇上回行宫了,这说明李晔并没有事,她自然不用太担心这个皇弟。
“小英,你是不是喜欢寿王?”安化公主笑着问道。
“这。。。”小英没想到对方会直接这么问。
“哦,原来你不喜欢寿王啊,等七皇弟回来,我告诉他去。”安化公主恍然大悟道。
“不,不,奴婢自然喜欢,只是。。。。。”小英大急,内心的真实想法也脱口而出,看到安化公主那难以掩饰的笑意,也意识到自己被对方捉弄了。
只不过对方是公主,她是侍女,地位相差太大,她自然没法去找回面子什么的。
“好了,好了,不跟你开玩笑了,看把你紧张的。”
安化公主掩着嘴笑道,也没继续捉弄这个侍女,不过看向王府大门方向,她也对自己这个七皇弟很好奇,这变化着实大。大的让她都觉得对方好像变了一个人。
………………………………
第37章 田氏的打算
寿王府,偏殿,这里是寿王府用来招待客人所用,此时在偏殿之中,三男三女正在这里休息,这边是何东、孙媚一行人。
不过这六人,却是分为两个小团体。孙媚和刘晨妍在一起,何东却是和自己三个手下一起,不过由于昨晚受了伤,刘晨妍和红衣女子都躺在床上。
刘晨妍的伤势不重,皮外伤而已,不过因为失血过多。来到王府后,王府的大夫给其身上的伤口进行了简单的处理,然后敷上药,包扎了一下。想到好友身上的伤,孙媚的神色也有些担忧。
虽然大唐的风气开放,但刘晨妍毕竟是个女子,她的父母也不会允许其参军什么的,而她身上的伤,也会成为其一个瑕疵。
不过刘晨妍却没孙媚想的那么多,虽然这点伤是有点不好,但她从小舞刀弄枪,也受过伤,所以也不是很在意。
不过一旁的何东就不一样,在得知李晔是亲王后,从昨晚到现在都没睡着觉,现在双眼都有着黑眼圈,好在这个时候没有发现熊猫,也就没有熊猫眼这个说法。
“没想到我何东居然会得罪一个王爷,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要是让老头子知道了,还不得把我打死。这可怎么办呀?”
一脸焦虑的何东,在偏殿内的空地上来来回回走着,嘴里也不停念着一些话。旁边的刘晨妍此时内心也不平静,听到碎碎念的何东,就有些烦燥,“表哥,你能不能别说话了,我耳朵一直嗡嗡响,吵死了!”
“你知道什么?”何东瞪了一眼自己这表妹,“那可是亲王,我之前可是得罪了他,要是他追究起来,别说我爹,就姑父也保不住我。早知道。。。。早知道。。。。”
“谁叫你那么势利眼的,那陈虎算什么,你不想得罪他,结果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了吧!”躺着的刘晨妍哼声道。
“我哪里知道他是王爷,要是知道,给我几个胆子也不敢。”何东满脸后悔,要是他知道李晔是王爷,自然不用考虑陈虎这边的压力,可他以为李晔一行人就是外地来看上元灯会的人。
外地倒是没错,科李晔这群人外地人,比陈虎不知道强了多少。
“寿王殿下既然救了我们,肯定也不会追究这件事,何大哥你就放心吧。”一旁的孙媚当即开口劝道。
旁观者清,孙媚的确说的没错。若是李晔真的介意昨晚的不愉快,昨晚就不会救他们,更不会把他们带回王府,既然对方这么做了,说明就没把那件事放在心上。
“话是这么说!”孙媚的开导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何东考虑的更多,他不仅想的是如何让寿王不追究这件事,还想着如何搭上这条线,寿王是当今皇上的弟弟,地位崇高,搭上这条线,他以后还怕什么?
想着想着,何东的眼神就落在了床上的表妹身上,他记得昨晚寿王可是背过自己这表妹,而且看自己这表妹这表情,好像也对寿王有好感。不过想到自己表妹的性格,只要寿王去打听一下,估计就能知道,这样一来,送表妹的可能性不大。
。。。。。。
“陛下,老奴认为应该趁这个机会整顿黄头军,以免有叛军残余再次作乱。”
下午,在李儇醒来后,田令孜这才与陈敬瑄一起联袂而来,在李儇找其商量善后事宜之时,田令孜便迫不及待的想要某得军权。
“陛下,晋国公说得对,现在正是整顿黄头军的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陈敬瑄连忙附和道。
“那叛变的贼子抓到没有?抓到他立即给朕处死。”李儇并没有直接回答两人的建议,而是想到昨晚差点让他陷入囹圄的叛军首领。
“这。。。。”田令孜本想转移话题,没想到李儇还记着这事,顿时支支吾吾,犹豫了一会说道,“老奴不才,让郭琪那贼子逃走了。”
“什么?有没有派人去追?”李儇当即站起来,来到田令孜面前,神色略显激动。
田令孜连忙回答道,“回禀陛下,已经派人去追,不过南边的一些官员与郭琪那贼子有所关系,恐怕即便是派出追兵也很难活捉郭琪那贼子。”
“难道那些人敢包庇叛贼不成?”李儇大怒。
一旁的李晔心里则是叹息,自己这皇兄还是太过年轻,被田令孜这老奸巨猾之辈三言两语就带动了情绪,很明显田令孜是故意那么说,利用自己皇兄对叛军的愤怒来达到他想要的目的。
从田令孜一开始所说之话,李儇就猜到田令孜应该是想控制兵权,毕竟陈敬瑄看似是西川节度使,但只掌控着几千亲兵,并没有控制住西川中间力量的黄头军,也没有控制住牙兵和支州兵等。除了昨晚这事,相信田令孜对于军权就会更加看重。
“陛下久居深宫,不知道现在黄巢贼子对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带来的影响。陈大人虽然是节度使,但听其指挥的军队只有本部亲兵,黄头军、牙兵等部队根本不听号令,这才致使昨晚叛军肆虐。
若是陈大人可以节制这些部队,陛下昨晚也不至于被叛贼所逼迫到那样的地步。老奴认为现在正是整顿军队的时候,这样,陛下的龙体才能确保无忧。”田令孜神色认真,很容易让人觉得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不过李晔却是发现其嘴角微微翘起,虽然不明显,但还是被他注意到。
想到自己昨晚的遭遇,李儇神色阴晴不定,这让他之前的休息多次从梦中惊醒,都成他的阴影了,可想昨晚那事对他的影响。
不过看着一脸忠臣模样的田令孜,李儇有些失望,当然这其中有杨复恭的功劳。
杨复恭一直被田令孜压着,虽然他也有个兄弟在中原率军平定黄巢的叛乱,但其兄弟却无法跟现在陈敬瑄的地位相比,而且现在东西二川和山南西道节度使都是田令孜的人,他在皇帝身边的地位自然不如田令孜。
不过这不代表他就怕对方,禁军也不完全是田令孜的人,田令孜只是把控着左神策军,现在重组神策军,自然不可能全都按照田令孜的想法来。
两人本就有矛盾,这好不容易找到机会,杨复恭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打小报告的好机会。便把昨晚郭琪为什么叛乱的原因给皇帝说了,所以现在李儇才会对田令孜不满,只是田令孜还没有察觉。
“阿父,你打算怎么整顿军队?”李儇不咸不淡地问道。
李儇语气的变化,田令孜也察觉出,但不知道哪里不对,便没去细想,而是缓缓说道,“陛下,之前陛下受益老奴重建神策军。西川地区钱粮富足,而且成年男丁有数十万,足够重建神策军所需。
同时整顿黄头军和牙兵,确保节度使对西川军队的节制,这样以后就不会出现昨晚的情况。”
田令孜所说其实也说明此时四川地区的地位。当然此时的四川地区包括西川全境、东川全境和山南西道一部分,以及被吐蕃占领的高原地区和被南诏占领凉山地区。
这个时候没有四川的说法,只有三川的说法。不过三川地区的户数加起来达120万户,总人口在600万左右,而三川地区,人口最多的就是西川,户数60万,总人口将近300万。
这个数字,放在21世纪自然少的可怜,毕竟那个时候的成都就有1000多万人,但要知道此时唐朝也只有4500万人而已,三川地区就有600万,那也是差不多七分之一。
其实在僖宗刚登基的时候,在册人口应该有5000多万,但随着黄巢叛乱开始,战争不断,人口最近数年锐减严重,更别说黄巢还是实际的屠夫。
当然这只是在册的户籍人口,由于佃农、黑户、奴仆、僧人、外族不在册,这个人口数字并不准确,毕竟这个时候没有21世纪那么清晰、明朗的户籍管理制度。其实李晔就在怀疑,要是那些没有在册的人统计进来,唐朝现在的人口可能得有6000万以上。当然这也只是猜测。
也正是三川地区,特别是西川地区有着足够的成丁,田令孜对重建神策军以及组建西川军抱有很大信心的原因。
………………………………
第38章 军号?天策军!
“朕准了,既然重建左神策军,右神策军也需要重建。”
田令孜本来听到皇上同意重建神策军,心里很高兴,但听到后面的话,脸色就不太好看了。
右神策军护军中尉是杨复恭,神策军跟其他驻卫不同,虽然也有大将军和将军,但实际上护军中尉才是神策军最高统帅,而护军中尉则是由宦官担任,此时的田令孜就是左神策军中尉。
本来按照田令孜的意思,他只组建左神策军,一共编为54个都,每都千人。可现在谁想到皇上还要组建右神策军,且不是要扶持杨复恭跟他对垒?
想到这儿,田令孜就着急,当即劝道,“陛下,现在黄巢占据长安,各地税赋无法运抵成都,仅靠三川等地的税赋无法承担同时组建左右神策军的财力。
陛下,老奴建议,可以先成立左神策军,等后面收复长安,再组建右神策军。”
“陛下,晋国公言之有理。经昨晚的叛乱,成都府的遭受很大的损失,短时间岁入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微臣也建议先组建左神策军。”陈敬瑄和田令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这个时候,肯定是在同一条战线上。
见两人都反对,李儇有些不高兴,之前都是他说了算,现在倒好,他说的,田令孜居然反对了。一旁的李晔则是趁机站出来,“皇兄,臣弟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皇兄的烦恼。既然目前朝廷的岁入减少,那自然不适合同时组建大量的军队,既然这样,臣弟建议缩小左右神策军的规模。
例如,左神策军要组建54个都,右神策军再组建54个都也不合适。既然如此,为何不让左右神策军各组建27个都,这样就能两全其美。”
“陛下,老奴认为寿王殿下说的有理。”既然有李晔出头,杨复恭当即站出来附和,他正愁不知道怎么反驳田令孜的歪理,没想到寿王很快就出来出了一个好主意。
好主意?这个对杨复恭来说的确是个好主意,但对田令孜来说那就是个坏主意了。这相当于一下把他的实力削减一半,他能高兴才怪。
不过就当他准备反驳的时候,李儇点头了,“寿王这个建议不错,阿父和杨卿都是朕的亲信,朕也不能厚此薄彼,这样最好。不过左神策军劳苦功高,那就组建30个都,右神策军组建20个都,剩下的4个都就由寿王组建一支部队。”
“陛下不可!”
田令孜当即跳了出来,大喊道,“陛下,寿王乃亲王。即便陛下再重视寿王,但规矩不能乱,亲王掌兵将动摇国本,陛下万不可如此草率。”
李晔也没想到自己这皇兄会这么来,在田令孜说完后,也站出来说道,“皇兄,臣弟知道皇兄关爱臣弟,但臣弟年幼,不适合掌军。而且晋国公也说的没错,亲王掌军,容易威胁社稷。”
“什么亲王不能掌军?满口胡说八道。”李儇顿时大声说道,“当年太宗堂兄,河间郡王李孝恭不就掌军?而且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所以亲王不能掌军,那是荒谬之言,异姓王都能掌兵,为什么亲王不能掌兵。
难道寿王你能用这4个都的军队夺朕的皇位不成?”
听到李儇这什么话都敢说,李晔连忙说道,“皇兄别再开玩笑了,臣弟即便是统领军队,那也是为了保护皇兄的安全,怎敢有其他想法。”
“陛下,老奴也觉得寿王可以组建4个都的亲兵,陈节度使就有数千亲兵,寿王几次救驾,也该有封赏。不像有些人,看似手握大军,却数次让陛下处于险境。”杨复恭用着他那尖尖的嗓音阴阳怪气地说道,说着还挑衅地看着田令孜。
“陛下三思。。。。。”
田令孜的话还未说完,李儇就打断道,“阿父,这次叛乱,朕很失望。我只是让寿王组建4个都的亲兵,你都如此反对,你可是组建30个都,就算是如你所说,寿王有异心,阿父手上的数万神策军是摆设不成?”
“自然不是。”田令孜顿时头冒冷汗,“这次组建的神策新军,将是陛下身边最有力、最忠心的禁军,一定能保护陛下的安危,之前的情况也不会再出现。”
“那样最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李儇直接拍板决定。
“陛下,若是寿王殿下组建一支亲兵,总得有名字不是,这样也能突然陛下的圣恩和寿王殿下的功劳。就能让下面的臣子知道,只要对陛下忠心耿耿,陛下也不会吝惜赏赐,到时候君臣一心,收复长安指日可待。”杨复恭拍着马屁,顺便也给李晔卖一个好。
虽然右神策军只组建20个都,但若是没有李晔的帮忙,可能连2个都都组建不起来。现在他和李晔算是利益同盟,而且后面想当一段时间也是,田令孜目前势大,杨复光也远在中原地区,无法借势。想要对抗田令孜必须找同盟,那些大臣肯定不行,目前圣恩正隆的李晔显然是最合适的同盟。
“名字?那就取个军号吧,十六卫不合适。目前禁军主力就是神策军,神策,神策,要不就叫天策军吧,寿王就封为天策军大将军,统领天策军,你们觉得如何?”说着,李儇就看向众人,丝毫不知道他这随口一说,给四人带来了多大的震撼。
天策军?大唐之前的确没有这支军队,不过却有个天策府,还有个天策上将。从唐朝建立到现在,天策上将只有一人,那就是李世民。虽然李儇说的是天策军大将军,但不免有些人会往天策上将上面想,那样其中含义,可就不好说了。
“陛下圣明。天策军,顾名思义就是天子策封的军队。”杨复恭最快反应过来,连忙谄笑着奉承道。
“陛下不可,天策军太敏感,要是让朝中大臣知晓,定会反对。”看着事态越来越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田令孜也不顾满头汗水,更不顾李儇的反对,站出来反对,反倒是有点像谏臣一样。
“反对什么?他们反对就反对,从昨晚到现在,有哪个大臣来救过驾?朕就知道寿王冒着危险来救朕,朕又不是封他为天策上将,他们凭什么反对。”李儇这皇帝本就比较随意,喜欢由着性子来,不然那也不会以打马球来任命三川节度使,他认定的事,没人可以更改。
“陛下,那这天策军大将军位列几品?”下方的陈敬瑄开口道。
“神策军大将军都是正二品,天策军大将军总不能低于正二品,那就也是正二品。”说着李儇便看向李晔,面带愧意,“寿王,本来以你的功劳,大将军一职,肯定是正一品。不过阿父他们说的对,天策军大将军和天策上将名字类似,而且天策上将是太宗皇帝专有的,作为其后人,我们也必须尊重太宗皇帝。
反正你这个寿王爵位就是正一品,这个正二品对你来说也没什么。”
“皇兄,这。。。。”李晔有些犹豫。
“怎么,难道皇兄的赏赐,你不满意?”李儇故作生气。
“臣弟不敢。”
“不敢就接受任命,我希望这支天策军能成为朕最忠诚的禁军之一。虽然天策军不用宿卫行宫,但待遇一律按照神策军发放,这个事,阿父,还有杨卿、陈卿,一定要大力配合,天策军优先组建。”
“多谢皇兄赏赐,臣弟一定誓死保护皇兄的安危。”
“臣等领旨!”
作为皇上的李儇都这么说了,即便是田令孜二人再怎么不甘心,也只能认了,好在他们还有左神策军和西川军。对于西川军,皇上并没有发话,田令孜就当其默认,直接组建就行,到时候,就算是组建了右神策军和天策军,但两者兵力加起来还比不上左神策军,他也不用太担心。
而且右神策军他也不会让杨复恭一人说了算,到时候朝廷大事,还是他说了算。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