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珠帘卷雨-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那个刘备,罗贯中首先为他找了一个汉景帝时期的刘胜作为老祖宗,让刘备成为帝王血统。然后又用‘双手过膝,两耳垂肩’等小说的陈词滥调,说刘备有帝王之相。

    “其实刘备生性懦弱,而且命运偃蹇,屡战屡败,惶惶如丧家之犬似的先后投奔了好多主子。就是有了诸葛亮以后,也是‘败运’不断;曹操不失时机的夺取荆州后,刘备几乎没了立锥之地。这样的人比‘朽木’好不到哪里,他的儿子之所以是‘扶不起的阿斗’,就是因了他的遗传。

    “至于张飞,更是一个胸无点墨的莽汉,而且不会用人,苛待部下;以至于被部将张达、范强割了他的脑袋投奔孙权去了。

    “但这个罗贯中不知出于何种目的,或是囿于什么原由,他在《三国演义》中偏偏把刘、关、张和诸葛亮捧上了天,却把经天纬地的曹操说成了坏人。

    “其实,魏武帝曹操是一个卓绝百世的大英雄、真豪杰。他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就是自己的战马踩了农民的庄稼,也“割发代首”,以严军纪。而且,曹操待人仁厚、爱兵如子;还能不拘一格用人才(他曾颁布过著名的“举贤勿操品行令”),又能虚心倾听、接受属下的不同意见;且赏罚分明、不徇私情;因此军风井然,士气高涨,坚不可摧。

    “最最难能可贵的是,身为三军之帅,一方之君的曹操,生活却是十分朴素,一贯崇俭戒奢。就是在弥留之际,还下诏令要求一定要薄葬,不准有任何陪葬,入殓就穿平常的衣裳。安葬完毕,所有的人立即脱去丧服,换上军装,各守岗位;这在历代帝王中恐怕找不到第二个。

    “就说那个秦始皇嬴政,他不仅大修皇陵,还用水银在陵墓中灌成大海,以示千古一帝的气魄和威严。唐代帝后的陵墓规模浩大,气势恢宏;明十三陵雄踞燕山脚下,巍峨壮丽,地宫中的珍宝璀璨夺目……

    “可曹操在临时终前却一再叮嘱:余香可分为诸夫人,并要诸夫人在无聊的守寡生涯中,试着自食其力,学着编织草鞋为生(这就是成语“分香卖履”的由来)。虽未必现实,但作为一个帝王能想到、说出这一点,实在是难能可贵。

    “最为可悲的是,罗贯中这种黑白颠倒的“流毒”甚广,后来的戏剧又进一步的发挥,把关羽弄成了红脸,把曹操弄成了白脸。再后来,全国好多的地方,都建起了“关帝庙”,供奉着心胸狭窄的关公老爷,且香火颇盛;反而众口一词的说雄才大略的曹操是奸臣。

    “这桩公案一错就错了五百年,直到现在也没有人出来拨乱反正。现在已是民国,我们必须振臂呼吁:‘曹操不是那么的坏,刘、关、张并不是那么的好,诸葛亮也没有那么的神。’以让人们正视听(二十年后的周树人,四十年后的**,说了和万锦妤差不多的话――周树人说《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对罗贯中的笔法和观念多次抨击。**也说关羽乃“一介莽夫,气量狭小,自负凌人”。而对曹操却给予高度评价――**说曹操“统一北方,发展生产,改革恶政,抑制豪强,社会稳定,国富民强……”毛还说“把曹操弄成白脸,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这个案一定要翻……”)

    “所以我认为,作为一部演义小说,应该尽量尊重史实。历史上没有的也就罢了,如《聊斋》之类的事儿尽管任意杜撰,无须稽考。若是历史既有的事实就不宜乱来,更不能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到头来,该批判抨击的不受批判抨击,反受歌颂;该歌颂褒扬的得不到歌颂褒扬,反受抨击。这不是倒置功过,颠倒历史么?

    “好在陈寿在《三国志》中如实详尽的记载了自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六十年间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正确翔实地反映了各个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功过是非;这一点还是值得欣慰的。

    “可笑可悲的是,不顾史实、随意杜撰人物情节的罗贯中竟然名声大噪,而如实详尽记载历史的陈寿却鲜为人知。这大概就是屈原所说的‘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了!同时我们也由此可见,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来已久的怪圈――古往今来,有多少黑白颠倒、本末倒置,小人空享盛名,贤人湮没无闻的事儿呀!

    “天恩啊!读书能影响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因而读书一定要有所选择。所以,我不希望你看什么《红楼梦》、《三国演义》,也不要看什么《水浒传》,《水浒传》写的就是逼上梁山,落草为寇,朝廷招安,统统投降。《西游记》更不值一看,俗云:‘看了《西游记》,到老不成器。’这些书都是不宜看的。

    “当然,在这里我有两点须得说明: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人所见不同。我说这几本书不好,也许会有人说这几本书好,甚至很好。二是因为我不大喜欢这些书,所以我只是一目十行的浏览了其中的部分章节,大概没有发现内中之‘高妙’,也是有可能的。”

    “万小姐!那么我今后看什么书为好呢?”本以为四大名著了不起的雷天恩被万锦妤这么一说,竟弄得有点茫然了。

    “要看就看‘大书’、‘正书’,譬如《资治通鉴》、《四书五经》、《四库全书》《二十四史》、《诸子百家》等书籍,另外还可以看《沉思录》、《菜根谭》、《三言二拍》、《孙子兵法》、《唐宋八大家》等。如有可能的话,以后还要读一些外国作品,以了解外国文学,外国国情。诸如但丁、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和马克・吐温的一些作品;还有印度著名诗人、作家拉宾特兰纳・泰戈尔的诗集《吉檀迦利》和长篇小说《戈拉》等都值得一读。”

    “哎呀!看来万小姐看的书真不少哇!我看的这一点书真是小菜一碟了。”雷天恩听了万锦妤之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又为自己读书太少而感到有些羞愧。

    “我和我哥哥、弟弟都是受我母亲的熏陶和亲炙,我母亲虽然没有上过多少学,但她十分刻苦勤奋,我刚才所说的那些中国古书她基本上都读过,有的甚至于读过两遍、三遍。我和我哥哥、弟弟在她的教育指导下,从五岁起就开始识字看书,十几年来,也算是读了一点书;但与‘读万卷书’的要求还很远哩。

    “天恩呀!世间的好书多得很啦!我对你说的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我们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年,漫漫文明史,浩浩大文化,其涵盖蕴藏可谓博大精深,传承下来的文学瑰宝,多不胜数;所以我们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尤其是要读史书。不读史的人不是真正的文化人,不读史的人不知先贤的教诲,不懂得以古人为镜。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已经是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已成过眼烟云、昨日黄花。窃以为,持这种观点者大错特错――华夏传统文化的精髓一如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我们如果割断历史,抛弃传统,无异于离开我们脚下坚实的土地,成为‘断层人’。

    “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理智地审视历史,了解传统的文化精髓;若是不知道《资治通鉴》、《四书五经》、《四库全书》《二十四史》、《诸子百家》等古籍,不仅是知识结构方面的一种缺陷,也难以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弘扬发展。再说,作为一个人来到这个地球上一趟,不读过几千本、上万本好书,也算是白活了!正如郑逸梅先生所云:‘一个人不读书,还活在世上干什么?’

    “现在官场上的官员,大多数是不学无术之徒。他们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却还摇头晃脑作博学状。这些人只会在酒桌上天花乱坠、天马行空的夸夸其谈,你跟他谈文学,他只会朝你傻笑着翻眼睛,还反过来怪你说的他不懂;你看这多么可怜可悲呀!”

    “万小姐!那你说我现在先读哪一本书好呢?再说我也没有这些大书好书呀!”

    “这些书我家里都有,我什么时候拿来给你看。”

    “好好好!那就烦请万小姐了!”

    “不烦!不烦!区区小事,举手之劳,我什么时候带来就是了。”
………………………………

第 二十九 章 窥秘密肝肠寸断

    雷天恩拜托万锦妤带“大书”、“正书”给他看,万锦妤铭记在心。第三天中午,她便带着一食盒饺子和一大摞“大书”来到“万昌药材铺”,雷天恩却已经回家吃饭去了。万锦妤盛了一半饺子给爸爸,就按照爸爸所说的地址找到雷天恩的家。

    “家里有人吗?”初来乍到的万锦妤不敢造次,一边敲门,一边问道。

    “谁呀?”正准备吃饭的雷天恩听到一个女孩子的声音,好象是万锦妤,就一边问,一边跑来开门。

    “万小姐!你怎么知道我住在这儿的?”雷天恩打开院门,果见是万锦妤,便笑着询问道。

    “我是什么人呀?世上哪有我不知道的事情?”万锦妤摆出一副老于世故的样子开玩笑地说。

    “那是!那是!万小姐聪颖过人,还有什么事儿能够难住你。”雷天恩也不无调侃揶揄地说。

    “嗯!算你聪明。”万锦妤也就把雷天恩调侃的话当真话来受用。

    “哎!万小姐!你吃过饭吗?没吃的话就在我这里一起吃。”雷天恩关心地问道。

    “我虽然已经吃过午饭,但还想和你一起吃呢!”万锦妤笑着说。

    “那好!我到‘聚福园’去叫两个好菜,款待第一次光临寒舍的万小姐。”

    “不用了!你看我给你带来什么好吃的东西。”万锦妤说着,便将盛饺子的食盒递给雷天恩。

    “哎呀!你老是带东西给我,这让我过意不去呀!我说你以后不要再带东西给我了。”有来必须有往,来而无往非礼。万锦妤老是带东西给雷天恩,可雷天恩一直没有什么好东西回报万锦妤,总觉得过意不去――他早已跟万锦妤说过多次,让她不要再带东西给他,可万锦妤就是不听,仍然我行我素。

    “只要是本小姐愿意的事,就是玉皇大帝也管不着。”万锦妤用调侃的语气表示仍然一如既往。

    雷天恩也知道万锦妤的小姐脾气,再说多少也无济于事,只能作罢。

    “哎呀!你带了这么多饺子给我呀?你有没有给你爸爸留一些?”雷天恩看到食盒里有很多的饺子,又有点“心不安”了。

    “留给我爸爸的和你的一样多,你现在都和我爸爸一样重要了。”万锦妤语言成份复杂地说。

    “哪敢!哪敢!我哪敢与你爸爸相提并论。”雷天恩既有点惶恐,又有点调侃地说。

    “别贫嘴了!快点吃吧!饺子一烂就不好吃了。”万锦妤假嗔道。

    “那我们就一起来吃。”雷天恩说着拿来两双筷子,递了一双给万锦妤。万锦妤本来已经在家里吃过,不想再吃的;但她要享受一下“小两口子”的生活氛围,于是接过筷子,与雷天恩对面而坐。

    二人吃过午饭,当然地谈到了万锦妤带来的书。当万锦妤把那些装帧精美的“大书”、“正书”摆放在桌子上的时候,雷天恩如同见到稀世珍宝似的,爱不释手的看看这本,又翻翻那本。

    万锦妤看到雷天恩十分喜爱书籍的样子,暗忖此君并非俗人,以后必有出息,甚至能成伟器,心里很是高兴,便一一的向他介绍:

    “天恩哥!这本《资治通鉴》,是北宋宰相、史学家司马光,费时十九年,写成涉及十六个朝代1362年历史的‘大书’。

    “司马光为什么把这本书的书名叫做《资治通鉴》呢?这个问题有好多人不懂,就是好多所谓学者也说不清。

    “我听我母亲说过:所谓《资治通鉴》,就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之意;通,则是全、都的意思。’的意思。

    “天恩哥!这《资治通鉴》一开始就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紧接着司马光就以‘臣光曰’发了一通一千多字的议论,说得真是妙极了!

    “再说这本《二十四史》,此书长达4000万字,作者众多。它的首篇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受腐刑后用了二十余年时间写出的《史记》。它不但是一部云蒸霞蔚、无与伦比的历史名著,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光芒四射的瑰宝。它以历史人物为中心,把有关的历史事件巧妙地融入人物传记,借以反映历史的进程和演变。

    “司马迁以他那支饱蘸强烈爱憎的利笔,为我们建起了一道辉煌的历史人物画的长廊。那些千姿百态、各具神韵的历史人物呼之欲出,跃然纸上,使每个读者都会产生爱、憎、喜、怒。再从他们演出的壮阔的活剧中去了解人生,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领悟历史足音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天恩哥!我再跟你说一说这本《诸子百家》:在公元前771年,有一个落后而强悍的民族犬戎攻破了西周王朝镐京,杀死了周幽王。次年,继位的天子周平王为避‘戎寇’,东迁都城于雒邑,中国历史由此进入了第一次社会大动乱时期,史称春秋战国时期。

    “周平王东迁以后,王室迅速衰退,诸侯之间征伐兼并不绝,‘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即是这种纷乱社会现实的写照。

    “常言道:‘春秋无义战。’在这种你争我夺的剧烈的社会动荡中,原来由贵族所拥有的学术文化扩散到了社会。其扩散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原来由官府保存的图书典籍流落民间;二是原来的臣子士大夫从统治集团分离出来;这就为以后思想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有鉴于这种纷乱的社会现实,不少有识之士都在寻求‘匡救时弊、解民倒悬’之道。由于这些御风而行的巨子在社会中的人格相对独立,没有什么政治羁绊,能自由地发挥自己所学。所以,他们奔走于诸侯之间,游说于宫庭之上,宣讲自己的政治见解。或是广收门徒弟子,传授自己的学术道统。于是,在中国历史上这五百多年中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形成了一个非常辉煌壮观的思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景象;这就是诸子百家产生的历史来源。

    “诸子创造性的精神活动,犹如无数喷珠溅玉的清泉,汇聚成了悠远宏大的中国文化的长河。可以说,诸子百家思想孕育了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性格心理思维特质,奠定了中国社会生活中基本的道德准则与习俗。

    “好了!我也不多说了!你自己看,自己领会吧!这些书都是我自家的,你慢慢地看吧,不管看到什么时候都可以。如有不大懂的地方,划下来我们相互切磋,共同提高。”万锦妤怕说多了雷天恩一时接受不了,便刹住了话头。

    “好好好!这些书我一定细读细悟细品,争取弄懂弄通;我估计肯定有很多搞不懂的地方,至时还望万小姐不吝赐教。”求才若渴的雷天恩喜不自禁地把书收拾到房间里去,万锦妤也就跟着进了他的房间想参观参观。

    雷天恩虽然是个男孩子,但房间却拾掇得十分讲究高雅,很有一种文人雅居的味道,这使得万锦妤看了更加的佩服和喜爱他了。

    自从万锦妤知道了雷天恩的住处以后,她就不大到“万昌药材铺”去了!而是经常直接到雷天恩的家里来与雷天恩“**”――这个万锦妤对雷天恩已经到了“钟爱深深,欲罢不能”的程度。

    诸位!万锦妤对雷天恩如此多情,那雷天恩对万锦妤怎么样呢?对于这个问题,在下笔拙,很难准确地描述雷天恩的思想动态。莫说是在下,就是问雷天恩本人,他也很难说得清楚――他既艳羡万锦妤沉鱼落雁的美貌,又受用万锦妤柔情似水的关爱;但他一刻也没有忘记他的初恋**龙凤仪。

    龙凤仪是龙府的千金小姐,却深深爱上我这个穷小子;因此而为我吃了那么大的苦,受了那么多的委屈,直弄得满城风雨,人人皆知;这对于一个豪门小姐来说,可不是一般的事情。我可不能人走茶凉,辜负她的一片心意呀!

    那以前事儿的姑且不谈,单说去年她过生日的第二天中午,她到我住处看望我的时候,曾发自肺腑地对我说,她龙凤仪永远等着我,永远都爱我。并引用汉魏无名氏在《上邪》中所云:“山无陵,江水竭,冬雷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来表白她的心迹。这些情景,恍若昨日。

    后来,也就是六月初二夜里,在冯管家房间的东窗下,凤仪小姐又深情地对我说,希望我要记住她曾经在凉亭里跟我说过的话:“不气馁,不颓废!要振作,要坚强!好好读书学习,力争出人头地。”并以玉佩为证,指天立誓:“她我二人,爱心永铭,海枯石烂不变心!如若变心,天打雷劈!”而且我当时也向她发誓:“我永远想她、爱她、等她,海枯石烂不变心!”她馈赠的玉佩可一直在我身上,在我心里呀!

    可是,心上的人只在心上,却不在身旁;在身旁的却是这个美如天人的万锦妤。可有了这个花容月貌的万锦妤,怎么就能忘记那个恩重如山龙凤仪呢?不!不行!我不能接受这个万锦妤的爱!我要跟她厘定关系――她只是老板的女儿而已!她只是妹妹式的朋友而已!绝无其他!

    雷天恩的头脑冷静清醒过来了!但万锦妤的头脑却仍然热烈“糊涂”着,而且越过越热烈――她与雷天恩接触的频率和温度都在不断地提高。

    万锦妤喜欢吃冰糖葫芦,她常常带着冰糖葫芦到“万昌药材铺”或是到雷天恩家里看望雷天恩。

    万锦妤买冰糖葫芦都是一买两支,但她却不给一支雷天恩。怎么?难道她想吃独食?非也!她是要与雷天恩同吃一支,一颗一颗的分享――她让雷天恩吃第一颗,她吃第二颗,然后再让天恩吃第三颗,她吃第四颗……更甚者,有时万锦妤还要与雷天恩同吃一颗――她用两手抓住冰糖葫芦棒儿的两端,让雷天恩先吃棒儿那边的半颗冰糖葫芦,她自己后吃棒儿这边的半颗冰糖葫芦。这种吃法如果履约执行尚可;可是,万锦妤常常在雷天恩吃那边半颗冰糖葫芦的时候,自己也把嘴凑上去吃这边的半颗冰糖葫芦;这样,两人的嘴唇就很容易相碰――相吻了。

    雷天恩对这样的吃法很不自在,但他又经不住万锦妤软硬兼施的手段――万锦妤要么嗲声嗲气的哀求他,要么凤眼圆睁的强迫他,到头来雷天恩只能乖乖就范。日子长了,就习惯成自然――万锦妤和雷天恩经常这样一起吃冰糖葫芦――这又阴差阳错的惹下了几多感情风波,影响了好多人的人生走向。

    “东西生日月,昼夜如转珠”。历史的车轮滑入民国八年。

    龙在天所开的两爿“广济大药房”,规模很大,用药很多,正常情况下都有专门采购人员在外面采购进货,或是由经常往来的药材批发商送货上门。但有时在不凑巧的情况下,也到药材铺少量的买一点中药材救急。

    整个江州城共有两家中药药材铺:一是城南的“隆生药材铺”,二是城西的“万昌药材铺”。

    这年春节过后,“广济大药房”因缺少茯苓和丹参,大药师周敬斋老先生,便让小伙计金少华到稍近一点的“隆生药材铺”去进点货。

    金少华到“隆生药材铺”去进茯苓和丹参,“隆生药材铺”只有丹参,没有茯苓;机灵的金少华便又到“万昌药材铺”购买。

    平时不大出门的金少华到“万昌药材铺”购买茯苓和丹参,却看到一个非常熟悉的身影;上前定睛一看,竟是被龙爷“赶出”龙府,并不准回去,任何人也不得与之来往的雷天恩――精明的金少华按龙爷的规定,没有与未曾注意他的雷天恩说话。

    看到雷天恩的金少华回去以后,还是禁不住的在暗地里说道此事;这就被那个伙计头目刘华东知道了。听到消息的刘华东向金少华仔细了解情况以后,便到龙府向经常到“广济大药房”打听,并拜托他“一有情况,立即转告”的龙凤仪小姐的贴身丫鬟沈巧娇说了此事;沈巧娇一听到这个喜讯,立即就告之龙小姐。

    自从雷天恩走了以后,龙凤仪整天都在思念着那个惹人喜爱的俊小子。雷天恩的一笑一颦,一举手一投足,都牢牢印在她的脑子里;并已化着一眼清泉日夜不息地流淌着,滋润着她的心田。可那个雷天恩现在在哪儿呢?他生活得怎么样呢?她不得而知。她向她的爸妈打听,她的爸妈不但讳莫如深,还不准她了解雷天恩的情况,就是出远门也有人跟着。无奈之下,龙小姐只得让贴身丫鬟沈巧娇,去找雷天恩的好朋友刘华东打听情况;并拜托刘华东一有什么消息就来禀报。龙凤仪想得难捺之时,便把雷天恩送给她的那枚绿宝石金戒指拿出来把玩;若是没人的时候,她还对着那枚绿宝石金戒指说话聊天,目中如睹其人,耳边如闻其声;有时甚至还深闻亲吻金戒指;以聊慰相思之苦。

    今日,龙凤仪得知雷天恩的下落,如同久旱逢甘霖,金榜挂头名,乐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