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影帝的日常-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开幕式具体时间是哪天?”狄云问道。

    “五号晚上。”

    “还有几天时间,要不一起去逛逛柏林?”

    老徐有些意动,不过还是迅速地摇了摇头:“这几天得各处展馆看看别人的作品,还得给自己联系展馆,夏姐担任着翻译的职责,肯定得忙活着,要是我和你出去逛,不太好。你带着小雨她们去吧。”

    接下来的几日里,老徐三人门天早出晚归在外面忙活,狄云则是带着大小三个姑娘在柏林的大街小巷流连,狄小雨的英语不错,可以充当翻译。

    二月五日,傍晚,中央大剧院。

    柏林电影节算是欧洲三大电影节里面最为低调的了,但这晚上中央大剧院的外面依然灯光璀璨,连晴朗的夜空上明亮的星星也给比下去了。

    狄云这些年虽然获得了一些奖项,并且还蝉联两届金马奖的影*帝,但依然低调的就像隐形人一样,全然不像是圈内的同行,甚少闹出什么浪花来。有些成绩,名声却并不是多么彰显,甚至有点默默无闻。但只有和他朝夕相处的老徐才知道,这些年他虽然不太声张,但人脉已经广阔到了何种地步。

    璀璨的灯光和媒体的闪光灯下走上红毯的大多是西方面孔,东方的并不多。但只要是华人,不管是港台还是大陆,他几乎没有不认识的。而且还都不是泛泛之交。

    王晓帅一行人就不肖说了,见了面自然走到一起步入会场。进了里面就遇了关锦朋,后面跟着舒琪和李佳欣。

    “这次是什么片子?”关锦朋和他抱了抱问道。

    “《十七岁的单车》。”狄云说道“到时候可得过来瞧瞧,还有一部《阿桃》,虽然没出演,但却出了点资金,到时候也看看。”说完后还朝后边的舒琪道“还有你们。”和李佳欣不熟,只是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没问题。”老关说道“到时候你也过来捧捧场。”

    “你给个电话就行。”狄云说着看了看两个女人,继续道“你这次带的不是《蓝宇》吧?”

    “不是。那片子还在制作,慢工出细活,急不得。”老关显然对蓝宇这片子很看重,虽然早早拍完了,但却一直在慢慢剪辑。“这次带来的是《有时跳舞》。”

    接着又是带着男朋友从台岛过来的蔡明良。

    从他那位男朋友的眼中狄云竟然看到了尴尬,仔细一想就明白怎么回事,《洞》那部电影就是两人之间感情出现了问题才让狄云捞了个机会,一想到这位可能是受的七尺男儿竟然曾将自己当成是情敌。狄云就觉得膈应得荒,和这对现在又蜜里调油的真爱站在一起浑身都不自在。稍作寒暄赶紧逃离。

    “我怎么觉得那两人之间怪怪的?”老徐也看出点苗头,朝着狄云低声问道。

    “嘿,你看的没错,那两人就是那种关系。”狄云说道。

    “不会吧。”老徐回头又望了一眼蔡明良和李康升,见两人亲密地凑在一起说话,之前只是觉得两个大男人黏黏糊糊的有些奇怪。没往那方面想,经过狄云一说她再看他们那种对视时仿佛空气都带电的模样,轻轻打了个寒颤。

    而后就又遇到了带着章子依过来的老某子,狄云又得上去聊几句。

    这里毕竟是电影节,老徐虽然在国内名气算是响亮。但根基主要还是在电视圈,在这种场所跟在狄云身边彻底沦为了丫鬟角色。

    不过她也不恼,微笑地站在旁边看着狄云和老某子闲聊。狄云混得开吃得广,她是喜闻乐见的,至于自己受到的轻视倒是没放在心上。有时候女人这种心理是真的。

    狄云邀请老某子到时候观看和他相关的两部影片,老某子答应下来,临末加了句:“回国后我会在京城住好长一段时间,没事了多走动走动。”

    狄云微微愣了下,说道:“行,只要您不嫌我打扰到就行。”

    章子依和狄小雨嘀嘀咕咕好完,朝着狄云和老徐挥手道别,跟着老某子一起离开。

    老徐朝狄云问道:“张……”她还是不能像狄云那样叫出张叔两字“张老师最后一句话什么意思?是不是会有片约?”

    “可能吧。”狄云说道。

    “哈,那你回国了就多走动走动。”老徐说的时候看了看他脸色。

    “是得多走动走动。”狄云笑了笑。他并不是因为有可能的片约才有了这种想法,而是觉得以前的作法有些不对,不能因为担心别人说趋炎附势或者攀高枝而刻意地去冷淡这些关系。

    走完红毯,拍完照,还得有人在台上讲话。

    这届的负责人是利茨*德*哈德尔,他的讲话不甚幽默,主要分析本次电影节的影片特征:“本届电影节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制片人开始更多地关心代沟、家庭结构等问题。另外,历史题材和政治题材也成为热点,好像人们在重新认识历史的加减作用。比如,美国的影片涉及海湾战争、年轻人对金钱的迷恋、对世外桃源的兴趣、橄榄球运动等等;欧洲影片则关心畸形婚恋对家庭的影响、意大利和手党、西班牙内战、两德统一等问题;南斯拉夫退出了科索沃战争;俄罗斯的影片还是历史题材;中国影片则是赞扬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关爱。”

    其实吧,他说的这些并不是大家关注的点,媒体更在意关于评委会主席这个问题。

    等他话音刚落就有记者迫不及待地问道:“中国人从未担任过三大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今年又逢柏林电影节五十年大庆,中国人行吗?”

    哈德尔说道:“去年十一月份在香*港见到巩利时,我和她有一番畅谈,她对世界电影业现状的清晰判断令我惊喜,我就马上想到,她将是2000年柏林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最佳人选。她是一个集才能、智慧和美丽于一身的特殊人物,是未来中国电影的真正使者,我觉得今年没有比她更适合的了。”

    老哈德的这番话,彻底点燃了在场中国媒体的热情,一大群长枪短炮就涌上去,将哈德尔给围住。

    好不容易哈德尔才拜托了这股热情,控制了场面,微笑着说道:“接下来,有请本届评委会主席巩利小姐。”

    对巩利来说柏林并不陌生,自1988年《红高粱》在柏林获金熊奖以来,这已经是她第三次光顾柏林了。但这却是中国人第一次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担任评委会主席,她的压力估计超过了兴奋,上了台子讲话略显拘谨。

    她的讲话很简短:“首先感谢哈德尔先生对我的信任,能作为第五十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是我的荣幸,我在高兴的同时也感到了莫大的压力,但我会再次期间努力工作,担当起这份责任,让电影节评选活动公平公正进行,同时也为中国电影人争光。最后,还以一位演员的身份邀请大家观看十号晚上1号大厅的《漂亮妈妈》这部电影。”

    立即就又记者询问:“请问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巩利大抵是已经适应了这种氛围和压力,没了拘谨,雍容大气地微微一笑,在闪烁的灯光下唇上闪烁着灿然夺目的光华:“那就需要看过才知道了。”

    记者追问:“请问你接片的要求是什么?像你这样漂亮美丽的女士应该饰演的角色都是漂亮的角色吧?”

    她对于记者问出这样的问题有些讶然,但却还是给了回答:“我的接片标准是要看剧本和饰演的角色如何,而不是在乎角色是否漂亮,因为一个人的外表美丽是暂时的,而文化修养和气质却是持久的,我更看重后者。”

    那位记者还想问什么,却被华人记者迅速挤到一边去。

    看完开幕片《百万大饭店》,开幕式才算结束。

    一行人出了中央大剧院,被夏美玲抱在怀里的小田甜才悠悠转醒,抱怨道:“那电影一点都不好看。”

    “哈,你知道好坏?”狄云笑问。

    “当然知道了。”小姑娘郑重点头。

    “哦?那怎样的电影算是好电影?”

    小姑娘骄傲地昂着头道:“就是小雨姐姐演的那样。”

    几人都笑了起来,小姑娘看不懂电影却很会说话。

    狄云朝着老徐问道:“《阿桃》是什么时间展映?”

    “十三号下午三点。”

    狄云点了点头:“到时候我拉点人过来观看。”

    新人导演、新人演员,还是第一次来柏林参展,在这边没啥群众基础和口碑,更没关系背景,狄云担心展映那天没人观看,他准备抹下脸皮动动关系,不至于到了那天里面观众太少太难堪。

    正大圣正愁这事呢,先才见了狄云强大的人际关系,正斟酌着怎么开口让狄云拉些人过来,没想到狄云自己开口了,脸上满是喜色:“那就烦劳狄先生了。”

    “呵,烦劳谈不上,也算是为自家出力。”狄云道。

    “是滴,是滴。”正大圣连连点头。

    ps:我在品论去设了个帖子,发现大家并没留言,那么接下来的关于拍什么电影拿什么奖我就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写了哦。
………………………………

第二百八十二章 展映

    淡青色的天幕盖在柏林的上空,让原本就比较严肃的城市更多了份古板和压抑。△

    不过,中央剧院前的广场上却很热闹,这个时节可以在柏林看到各种肤色的人群。

    “你想免费看电影吗?”

    这是狄云新学的一句英语。报了名,也落实了展厅,但是电影票卖得并不好,确切地说是非常不好,主动购买的人可以用十根手指数过来。尽管他已经广发英雄帖,只要是国内的,不管是影人还是记者,全都给送了一张门票,但仍剩下好多票。

    不得已,老徐只好动员大家在展厅前的工厂上把票往外送,于是他就穿着件夹克,还带了副没度数的眼睛,在广场上做着类似“**医院,免费人流,塞一张卡片”的工作。

    “真的不要钱吗?”一个鼻子上有两点小雀斑的金发姑娘拗不过他的热情接过门票,却似乎有些不太相信。

    “yes!yes!”这会儿只管点头大声说噎死就对了。

    “你可以给我讲讲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么?”雀斑姑娘犹豫了片刻,没再给他赛回来,说道。

    这可为难狄云了,不是说他对这部电影不了解,而是他的英语水平还没到给人讲解的地步,指了指不远处立着的一块海报道,直接将人领了过去。

    接下来就不用他管了,由夏美玲负责讲解。

    看了看手中剩余的两张票舒了口气,终于快完了。要人掏钱去买票看这种三新三无的电影,大多数人是不愿意的,但要是免费送票的话拒绝的人却不多,国内外尽然,只是不知道那天到底会有多少人记起去看就是了。

    “嘿。小云,你怎么这副打扮?这是干什么呢?”王晓帅的声音。

    狄云很有一种偷偷发小传单被发现的羞耻感,手中的票塞进口袋里,咧了咧嘴道:“天气不错,兜兜风,风吹沙大。戴着眼镜防沙。”

    老王看了看身边同伴头上那撮倔强地直立的头发,并没有被风吹得晃动,呵呵笑了声,没继续追问,道:“后天傍晚六点,记着带人过来,四号展厅。”

    “记着。”狄云道“哎,问一下,票卖完没?”

    “卖完了啊。”王晓帅理所当然道“怎么。你们的没卖完?要不要我帮忙送出去一些?”

    “呵呵,呵呵。”

    王晓帅扯两句离开后,狄云准备继续送票大业,赶紧将剩下的两张送出去,像个黄牛党一样在这里逛游有点丢人啊。

    “你是在送电影票吗?”一个声音来自身后。

    狄云转身,还是个金发的姑娘,不过漂亮得有点过分,微微上扬的嘴角看上去好似一直在微笑似的。

    “嗯。是的。”狄云点点头“你要来一张吗?”

    “是你演的电影吗?”

    狄云送电影票的手微微顿了顿:“嗯?你认识我?”

    “嗯,我看过你好几部电影了。你叫云狄……哦。在你们中国应该叫狄云,对吧?”

    “没错。”

    “你演的电影很不错,尤其是那个《洞》,我很喜欢里面的长镜头,以及你超棒的身材。”

    “什么?”狄云没听懂。他有心学英语,但一直因为这事那事耽搁。所以英语水平有限,有时候人说的话能听懂,有时候听不懂,就跟段誉的六脉神剑一样,时灵时不灵。像这会儿这姑娘略显兴奋之下加快了语速他自然听不懂了。

    “嘻嘻,没什么。”

    狄云眨了眨眼睛,其实样子一点都不萌。

    但那姑娘却笑了起来,三月的河冰骤然融化,春暖花开,明艳不可方物,而且还不像国内那些矜持的小姑娘笑得时候掩着嘴,说道:“你真可爱!”

    “呃…”这句他听懂了,第一次被人说可爱,脸皮好紧。“咳…是这样的,这部电影我并没有参演,你还看吗?”

    “嗯…没关系,我准备去看看。”

    “最好不过,给你一张票。”狄云递过去一张。

    “你能再给我一张吗,我还有个朋友会一起去。”

    狄云赶紧将剩下的一张也塞给这姑娘。

    送完了,赶紧摘掉脸上的眼睛,朝着站在海报边上给人讲解的夏美玲走去。

    “完了?”夏美玲问道。

    “完了。”狄云点头“走,回去吧,没必要再站这里了。”

    “那这海报怎么办?”

    “就放这儿,就当是宣传了。”狄云道。

    回到酒店,老徐和其他人已经早早回去了,正在兴奋地叽叽喳喳,当然,正大圣那声音不能用叽叽喳喳来形容,他这会儿说话每一句恨不得都吼出来,脸上一片红光。

    “怎么了,这么高兴?”狄云笑问。

    “入围了,主竞赛单元!”正大圣兴奋道。

    入围和不入围完全是两个层次,尽管入围不等于能拿奖,但却有竞争的资格了,也就有了无限的可能,或许能拿个金熊或者银熊,或者最佳女演员,好吧,机会不大,不过总归是充满了希望不是。

    对于一个新人导演,处女作品来说,能达到这地步已经很振奋人心了,也难怪他如此喜形于色。

    ………

    柏林的天气就像是个荡*妇,矜持了好几天,最后还是没忍住泄了出来,天空中飘起了雨丝,夹杂着冬季还未褪去的寒冷。

    这样的天气不适合游玩,一群人接下来几天就一直在看电影。

    先是十号的时候看了孙洲的《漂亮妈妈》,就是这届评委会主席参演的那电影。这部电影说起来还是不错的,但因为演员和主席是同一个人,便不适合参赛了,只能作为一部致敬影片。十一号又观看了《十七岁单车》的展映,而后是老某子的《我的父亲母亲》的展映。

    说真的,狄云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不是人格分裂了。像这种文艺气儿很足的电影,他拍的时候不排斥,但看的时候就不太乐意了,虽然欣赏水平改变很多,可爱好没变,依然喜欢看的是大片儿。这种需要投入感情去观看、慢慢体悟的电影从来都不是他的菜。

    但这几部电影却不得不看,自己参演的这部就不肖说了,其他的也不能缺席,你请人家给《阿桃》撑场面,那最起码在人家的影片放映的时候也得把自己贡献出去不是。

    没啥心思地看过之后,就记得,《漂亮妈妈》里面的巩利很慈祥很有爱,《我的父亲母亲》里面章子依很纯真也很执拗,总喜欢跑。整片都在跑。

    当然,也不是说没有任何的收获,不关注内容,有意无意地就关注起了拍摄手法,

    比如老某子这部里面,简单的发夹和青花瓷碗拍出了花,平凡朴实的景物,却是细腻的拍摄手法。将画面集中在一点上,在朴实中多了一份韵味和深意。唯一让狄云不喜欢的就是里面的旁白了。或许是后世影视的熏陶,他是极不适应这种带着浓厚的九十年代风格的旁白手法,假如让他来拍摄的话他肯定宁愿用蒙太奇的转换交错来代替这种旁白。

    十三号下午两点多,狄云和正大圣一起站在展厅门口迎人。

    狄云脸上的笑容都快僵硬了,每进来一个熟人他就得笑着欢迎,心里早已经腻歪得不行不行的。但还得继续在这里做迎客童子,谁让这里面好多咔和记者都是冲他面子过来的呢,颇有些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脚,但这块石头还不能不搬,砸了脚也得忍着。

    “张叔好。”狄云笑着朝张艺某打招呼。笑容不似那么僵硬,真诚多一点,人家是不认识什么正大圣的,和老徐也不熟,能过来完全是看他的面子,得感谢。

    老某子吝啬地笑笑:“听说是小雨参演的?”

    “嗯,我在里面投了点钱,小雨演的。”狄云说道,然后引荐“这位就是导演,正大圣。”

    “你好。”老某子伸手。

    正大圣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脚,像是遇到了偶像,脸上笑成了一朵菊花,双手握上去:“您好,您好,张老师能来真是荣幸。”

    老某子走进去后,后面的舒琪落后了两步,狄云问道:“哎,不是给了三张票,还有一位呢?”

    “佳欣身子有点不舒服。”舒琪抿了抿嘴微微笑道。

    “哦。”狄云点点头,再摆摆手“我就不领你进去了,完了找个时间再聊。”

    过片刻巩利也来了,今个儿穿得不像开幕式上那般隆重,比较随意,不过嘛气候已成、风韵独具,依然是个美字。身边还跟了位老外,正式举办方代表哈德尔。

    这回不仅仅是正大圣受宠若惊,就连狄云都有点。尽管这老头能过来很大可能是为了陪巩利,但狄云还是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非常感谢您的到来。”

    老头子笑容可掬:“听巩小姐说是你的电影,我就不邀而至,十七岁单车里面你演的很出色,比以往其他电影都出色。不过我更看重的是你对新人的扶持和帮助。”说完后还对着边上正大圣点点头,表示善意。

    老外可不兴谦虚这么一说,所以狄云没说您谬赞什么的,直接说谢谢。

    巩利可能了解得更详细一些,而且比较熟了,也随意一些笑问:“听说这部电影是你女朋友投资的,怎么不见徐小姐人,不介绍认识认识吗?”

    “完了就介绍给您认识,她对您可是很佩服的。”狄云笑道。

    “咦!”巩利嫌弃地看了他一眼“你这个您字把握听得浑身都起鸡皮疙瘩了。”

    “额…那怎么称呼?”

    “以前是怎么叫的?”

    “好吧,巩姐,你先和哈德尔老先生进去,我待会儿进去再赔罪。”

    两点五十,狄云和正大圣返回。他瞅了瞅,前几天的功夫没白费,影厅里面落座百分之八十多,内出现那种小猫三两只的尴尬境况。

    三点钟整,影厅落灯,开始放映。

    出现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在山道上嘟嘟叫着开出了气势的拖拉机。
………………………………

第二百八十三章 惊喜

    ps:今天回来有点晚,又累得头晕脑涨的,这章就写短了点,凑合着看。

    ………………………………………………

    屏幕上缓缓展现着桃花寨的山山水水,如同一幅长长的画卷在人面面前展开。

    大厅里除了电影里的声音,再没有其他的杂音,即便不看故事的情节,只看这些让人心旷神怡的景色也是一种享受。

    天色将晚,四桃将队里的牛弄丢了,回来焦急地告诉大姐阿桃,正在院子里晒绣布的阿桃闻言大惊,赶紧将背上竹篓里的五桃放在地上,和四桃一起上山寻牛。

    不曾想阿桃刚一离开,不等桃妈妈将五桃带回屋子,一只黑皮野猪冲进了院子拱翻了竹篓,长长的獠牙也挑飞了竹篓里面五桃小小的身子。

    村子里面有个孩子们很是畏惧的疯疯癫癫的阿秀婆,在五桃被野猪拱了之后阿秀婆消失了,同时消失的还有挂在墙上的猎枪。

    一天后,人们在山里找到了靠在树根上闭上了眼睛的阿秀婆,她身边是猎枪和害了五桃的大黑野猪。

    这个一直神神叨叨看着不正常的阿秀婆为五桃报了仇。

    影片的开始塑造的阿秀婆像是恶人,因为她是孩子们的对手,然而看到最后才会发现,整个影片没有一个恶人,只有大黑野猪才是反角。

    看完这部片子,有一种很宁静很亲切的感觉。

    也许这部电影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好就好在这种还原性的真实,没有太多渲染。没有太多花哨的镜头。如老阿嬷拿着蒲扇。慢慢一边摇着一边赶着蚊子在讲一个老故事。

    里面的怡兰从始至终都是一个旁观者。

    作为一个本不该出现在乡村的少女(母亲下乡),怡兰对于湘西农村来说,本来就是一个旁观者,观察这个新奇的环境,这些新奇的人物,没有过多的感情在里面,十分正常,如果感情热烈而丰富。反而让人觉得矫揉造作。这种以局外人的身份清清淡淡地观看,清清淡淡地欢笑恰到好处。

    相比于以黄土高原为背景的《一个都不能少》、《红高粱》、《二嫫》这些感情如同黄沙般苍凉粗粝、如岩浆般炽烈内敛又喷薄而出的电影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