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影帝的日常-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日就是公审大会。给马大三行刑的日子。

    随着场记的一声板子,拍摄开始。

    狄云一身戎装,一条腿伤打着石膏,撑着拐杖站在话筒前面慷慨激昂:“日本投降了!战争结束了!和平降临了!可是,在前两天。竟然有一个人肆意损毁,由我们委员长,杜鲁门总统,丘吉尔首相以及斯大林联合缔造之国际和平关系,公然违背博斯坦协议,扰乱治安,营造恐怖。他!就是诸位面前这个马大三!”

    这一堆串了好几个伟人的大义凛然话语所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村民马大三十恶不赦、罪大恶极、万死不足以赎其罪。

    说完后朝下面背着牌子捆绑着跪在地上被塞了嘴巴的姜纹指了指。

    姜纹哼哼了两声想要站起来,但却被身边的两个****士兵压着肩膀强行压了下去。

    姜纹又哼哼两声,瞪了两名士兵一眼。朝着副导演摇了摇头。

    嗯?出戏了?副导演赶紧喊停,帮他去掉嘴里塞着的布。

    姜纹活动了两下嘴巴,抖掉肩膀上两人的手,从地上站起来,走到狄云跟前道:“小云你太过严肃了,活泼一点,要记住画面得给人搞笑的感觉。”

    狄云想了想道:“行,我明白了,咱再试试。”

    姜纹给副导演打了个招呼,让人再给塞上嘴。跪在了台下。

    这一次,狄云台词念得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而且不光是说。身上还带着动作,每说一句,手臂就有力地向下划一下,在慷慨激昂中多了丝让人莫名想笑的东西。

    这回姜纹没再变身导演,目光迷茫呆滞地跪在下面。

    狄云继续慷慨陈词:“有人或许会说马大三杀日本鬼子是抗日,何为抗日?与日军浴血奋战驱敌寇于国门之外者乃真抗日之壮举!像马大三砍杀手无寸铁、丧失反抗意志之日俘者。乃伪抗日也!”

    狄云将“也”字的音拉得长长的,同时还颤动地脑袋,最后猛然一顿收尾。

    “有人或许会说……借这个机会,我再次警告,只有****才是投降日军唯一合法的接收者!咳!战争不但使我们中华大地生灵涂炭,也使日本人蒙受灾难,难道日本人就不是人吗?……”

    狄云昨晚背台词的时候就觉得这句话有问题,不是说没有道理,而是政治立场太过公允了,在这个政治离场依然决定一切的时候,你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来公正地看待问题这本身就表示你站错了位置。对一个平头老百姓来说这不是问题,但是对于一部有着传播文化意义的电影来说,立场站得不明朗就是在作死了。

    先才没开始的时候他找姜纹提过一句,但姜纹表示没问题,就是这个样子,他也就没再多说,只是对这部电影的命运不太抱希望了。

    “我请问,你们其中哪一个愿意看到自己丈夫出去买菜的时候头颅被人家砍掉?有吗?”狄云大声喊道。

    四周穿凑来的一圈群演,呼喊道:“没有!”

    “我再请问,你们有谁希望看到自己的妻子出去扯一块布的时候手臂被人家砍掉?”

    群情激奋,振臂高呼:“没有!”

    狄云等声音平息下来,缓了口气朝贵在台下的姜纹道:“马大三,你还有什么话可说?你还有什么可说!?”

    姜纹晃悠着身子抬起头来,被头上的血迹迷糊了的眼睛眯起来看着他。

    两边的士兵将他的脑袋扮起来,去掉嘴里的塞布。

    马大三的下巴脱臼了,嘴根本就合不上,说不了话。姜纹只是仰头嘶哑着吼叫。

    很有意思的是正好有一头小驴子从身后优哉游哉地经过。边上一光着膀子的村民煞有介事地感叹了一句:“啥叫仰天长啸啊,这就是仰天长啸。”

    狄云愤愤地指着下边说道:“诸位听听!他竟然学驴叫,像这等败类,更畜生有何分别!?你不配做一个中国人,甚至不配做一个人!我军将士岂能为你这种败类玷污了双手?酒冢猪吉!”

    旁边一队日本战俘中的一位并起双腿,挺直身子应道:“嗨!”

    恰此时,四周土坡上围观的一光脑袋家伙从坡上溜了下来带起一路烟尘跌进了坡下的猪圈里。

    围观的村民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全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然后一头肥猪从猪圈里冲了出来,从边上一名持枪站岗的****胯下钻过。

    村民们又是哈哈大笑。

    这笑声不是还了,而是愚昧,是讽刺,是警醒。

    狄云拐杖在地上敲几下,等笑声停止了,指着日军战俘道:“酒冢猪吉!我命令你对马大三执行死刑!就地枪决!”

    对接下来的这一段戏狄云也很忧虑,因为这里面竟然展现出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不管你姜纹是准备批判还是别的什么心思,但表现出来就是一种错误。

    日军战俘表示已经投降便不会再拿起枪,请求用刀来处决马大三,国党军官不耐烦地应允。

    很讽刺的是持刀处决马大三的还是他救过的那个日本士兵花屋小三郎。

    姜娬在这里就是给他哥帮忙的,出现的镜头就这么一个,扮演****士兵将刀给了日军战俘。

    花屋小三郎拿刀在马大三脖子上比划了一阵,准备好之后忽然发现马大三脖子上有一只大蚂蚁,很细心地附身帮他弹去。

    马大三抬头忽然抬头,一只能睁开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直直地望着花屋小三郎。感情复杂到了极致,悔恨,仇视,乃至最后的漠然。

    花屋小三郎神情一变,大吼一声,手起,刀落。

    “好,接着准备,赶紧,赶紧。”副导演喊道。

    姜纹站起来,工作人员将旁边地上的一块木板揭开,他跳了下去,只余个脑袋露在上面。工作人员再将坑口封住,装饰一遍,给他脖子上围了一条染红的布,直到从边上看过去真的像是一颗被砍下的脑袋落在地上为止。(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访问m
………………………………

第二百二十五章这些姑娘

    ps:这章卡着时间码完的,没检查,可能错别字多一点,担待一下。

    狄云没有夜戏,所以天色暗下来之后他就闲了下来。吃过晚饭,随意在剧组里逛着。

    走到今晚拍摄夜戏的那处房子边上,看到姜洪波那姑娘一个人做着奇怪的动作,好奇地停了下来,驻足观望。

    她闭着眼睛,双手握在一起,双臂伸直,随着腰肢的慢慢扭动双臂似乎不着力一般缓缓摆动。

    这是在跳舞?狄云觉得她的动作轻轻缓缓若风扶柳,很美观,不过却又不像是舞蹈。

    做完一组动作,姜洪波张开眼睛,正对上狄云饶有兴趣的眼神,刚刚随着轻缓的动作而产生的那份平静和恬淡立时破碎,

    “你…狄先生有事吗?”

    “额…没的。”狄云摇了摇头“刚才看你在跳舞,好奇之下看了一会儿,打扰了,不好意思。”

    “没事,没事,我那不是舞蹈。”

    “不是舞蹈?”狄云准备离开的脚步又停下来,既然人说话了,就不能这么直接离开,怎么都得搭两句。

    姜洪波扯了扯衣服的下摆,遮住因为先才的动作而露出的一点点腰肢:“待会儿有我的戏,有点紧张,刚才那是放松心情的动作。”

    “哈,你这放松心情的法子挺特别。”狄云笑道,完了指了指那边正在布置场景的灯火通明处道“我过那边去看看了。”

    姜洪波看了看表:“马上就开拍了,我也该过去了。”

    “嗯,那就一起。”狄云道。

    五月的晚风很爽很宜人,让人不自主地就忘记不快放松了身心,不显得那么拘谨。

    狄云问道:“听姜哥说你也是电影学院毕业的,那一年的?”

    姜洪波撩了撩被晚风吹得有些迷眼的青丝:“我上的是表演系进修班,只有两年,也是九七年毕业的。”

    一个“也”字说明两人还是两年的同学呢,狄云在她脸上瞧了瞧,没印象。

    姜洪波笑了笑:“我在篮球场上见过你打篮球。打得很棒。”

    狄云轻轻飘了一下:“哈,你还喜欢篮球?”

    “喜欢呀,对球类运动我都挺喜欢的,不过篮球我不会打。在进电影学院之前我上的是沈阳的体育学院,学的是排球。刚才那套动作就是体校时上课前,老师教的放松身体的动作。”

    狄云诧异地看了一眼,身材窈窕,真的和体校的运动员联系不到一起:“真看不出来你还上过体校。”

    “是不是觉得我身体不太合格?”

    不是不合格。而是太合格了,只是和运动员的那种合格没关系。

    没了初见时的那份尴尬和不自然这姑娘显得很健谈:“小时候看到中国女排五连冠,就立志要当一名排球运动员,当时考体校的时候我身边的人都不看好,说我太瘦弱了,但我还是考上了,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排球队。”

    “那怎么又选择进入这一行了?”狄云问道。

    “成为排球运动员只是小时候的梦想,达到后梦想就又变了。”

    狄云笑道:“那现在的梦想肯定是成为一名大明星了。”

    “嗯,是的。”姜洪波笑笑“这两年也演过几部电视剧,但这是第一部电影。”

    到了拍摄地儿。狄云不用进去,就站在外围看看。分开之前姜洪波又问了一句:“你拍电影时一般都是怎样放松自己做到融入进去的?”

    “我啊……”恰此时手机忽然响了起来。

    “你先接电话吧,下来再向你请教。”

    “呵,请教不敢当,探讨倒是可以。”狄云道。

    “那就探讨喽。”姜洪波摆手转身进了拍摄的房间。

    狄云摆摆手,拿出手机接通。

    ………

    时间往后倒八个小时,中午十二点,京城。

    今天是电影学院高职班放榜的日子,虽然当时考试的时候是一位韩老师领他过去的,看过她的文化成绩和才艺表演后隐晦地向她表示过没有问题。但她依然很紧张,今早上早早就起床,在房子忐忑不安地等候到十一点钟才出了门乘车到电影学院。

    录取名单就贴在当时考试的那件教室外面,边上围了一群人。有人欢喜有人沮丧。

    她站在人群后面没往里面挤,直至前面的人看完后离开她才走到跟前从上往下一个一个看。

    看到第十个名字时停了下来,再看看后面的籍贯等简单的信息,没错,就是自己。高悬了好几天的心这才放松下来,长长舒了口气。

    同一时间旁边一女生满是喜色地捏着拳头低呼了一声。

    她转过头看过去。那位女生朝她笑笑,顿了顿然后问道:“你也考上了,对吧?”

    姚第点了点头:“嗯。”

    那女生热情地伸出手道:“看来咱们是同学了。你好,我叫杨睿。”

    姚第和她握了握道:“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我叫姚第。”

    都是年轻女孩儿,还即将是同学,很快就聊在了一起,说说笑笑地出了校门。

    杨睿道:“中午了,咱们去吃点东西吧,我请客。”

    姚第看了看时间道:“今天不能陪你一起去了,我得先打电话将这个消息告诉朋友和家人。”

    “哎,你不说我都忘了,我也得赶快告诉我爸我妈。”杨睿道“那咱们就开学了再一起庆祝。”

    “嗯,开学见。”

    和杨睿道别后,姚第找了个电话拨通了姜焕的手机。

    “跑哪儿去了?我刚才过你房子那儿去没见你人。”姜小妹问道。

    “我在电影学院这边呢。”姚第道。

    “跑电影学院去……哦…结果出来没?怎么样?考上没?”姜小妹从来都是个急性子的,问题一个一个像连珠炮。

    “出来了,考上了。”

    “good!”姜小妹也高兴地叫了一声“现在考上了,今天就好好逛逛放松放松,不过晚上回来早点,咱们庆祝庆祝。”

    “嗯。”姚第应了一声,语气有些迟疑“姐,你能不能…能不能……”

    “咋了?”

    “你能不能给狄…狄哥打个电话,这次多亏了他找的那位老师帮了忙,我想当面道谢一下。”

    “你不是留了他电话号码吗。自己打呀。”

    “我……”姚第不知道怎么说。

    “哈……”姜小妹爱作怪“我明白了,害羞了?不敢打了?”

    “没……”是不是语气不足姚第不知道,她只觉得脸上微微有点发烫。

    “嘿嘿,这个忙我可帮不了。要你自己去说。”姜小妹怪笑一声,挂断了电话。

    姚第呆了一会儿,将电话放下又拿起来,按了两个号码又停下,最后还是没再继续按。放下了电话,付了电话费走出商店。

    确实如同姜小妹说的那样,她有些不敢打,不是对狄云惧怕,而是感觉自己和人身份差距太大,怕打电话过去人拒绝。

    到底是打还是不打一直迟疑不决,整个下午都耗在了这个问题上。

    傍晚时分回到住宿的地方,终于鼓起勇气拿起了电话,正准备拨过去的时候听到了门锁扭动的声音,赶紧放下电话。

    这间房子三室一厅一厨一卫。是姜小妹租来给她和孙丽以及霍丝燕三个人住的,待遇算是相当不错了。

    孙丽和霍丝燕一前一后进来,见她在屋里,便说道:“今天是个好日子,三喜临门,晚上得出去庆祝庆祝。”

    “姜姐又给你妹接到戏了?”姚第问道。

    “嗯呐。”霍丝燕兴奋地点点头“古龙巨作,三少爷的剑!”说完后还双腿交错下蹲做了个回首挥剑的极美姿势。

    孙丽道:“我的那个就没有的那么好了,只是个伴舞的。”

    霍丝燕不同意道:“那也要看给谁伴舞了,小燕子唉,你那可是琼瑶剧啊。说不定就一下子火起来了呢,就像《还珠格格》里面的那个小丫头金锁一样。”

    姚第有些羡慕,不过她更希望进电影学院,先学好演技。

    等两人进屋子换衣服之后。她压下心头的跳动,赶紧拿起电话拨通了狄云的电话。

    ………

    狄云取出手机看了看,是个没存录的电话号码,接通后客气地问道:“你好,请问是…”

    “狄哥您好,我是姚第。上次和姜姐一起找过您。”

    “嗯嗯,我记得。”狄云笑道“你打电话是…?”

    “多谢上次您帮忙,今天电影学院高职班的录取名单出来了,我考上了。我想请您出来吃个饭,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说完后又加了一句“还有姜姐和小丽还有丝燕一起。”

    “考上就好。”狄云说道“至于吃饭,今天恐怕不成了,我现在没在京城,在外面呢。”

    “哦,那…那改天吧。”

    “嗯,改天有时间了吧。”

    挂断电话之后姚第轻咬着嘴唇有些失望,不过很快就调节好心情,心里已经做好了人拒绝的准备,在意料之中。

    孙丽和霍丝燕换好衣服,三个姑娘一起出门。

    姜小妹见面后就朝姚第问道:“打电话没?”

    姚第不自然地说道:“打了,他说没在京城,来不了。”

    姜小妹挑了挑眉头,拿出手机道:“我问问。”

    姚第有点急:“姐,你……”

    姜小妹摆了摆手道:“和你没关系。”说完后往旁边走几步打电话去了。

    霍丝燕问道:“给谁打电话呀?”孙丽也看向姚第。

    姚第支吾了两秒道:“给…给狄哥。”

    两人听后对视了一眼,然后又古怪地看着她。

    姚第赶紧解释:“我考电影学院,姜姐找他帮了忙的,我想请他过来一起吃个饭当面感谢一下。没别的了。”

    “哦……”俩姑娘拉了个长长的尾音,笑着对视一眼,又同时看向她打趣道“不然你还想有什么?”

    姚第脸微微红了起来,羞怒道:“你们俩作死呀。”

    三个姑娘嘻嘻哈哈闹成一团。

    姜小妹给狄云打通电话后阴阳怪气地道:“大明星呢,架子大喽?”

    狄云不用动脑子想就明白怎么回事,从来都不和她客气,直接就一句:“大你妹!”

    “那你说,你在京城没?”

    “我有必要骗人小姑娘么?”狄云没好气地说道。

    “真去外边拍戏了?”姜小妹还是有点不相信。

    “和你哥在一起呢!”

    “哎,你也演我哥那电影啊?”

    狄云不和她多扯,干脆地挂断电话。

    姜小妹也不着恼,收起手机,走到三个姑娘身边,手搭在姚第和霍丝燕的肩上,搂住两人说道:“那家伙真在外面拍电影呢,不来更好,咱们自己嗨去!”

    ………

    狄云在《鬼子来了》剧组一共就待了两天,第三天中午离开。没片酬,纯熟义工,来时老姜两条羊腿接待,去时几斤牛肉送行,别的就没了。哦…手机里还多了个女人的电话号码。

    不想在他刚回京城还没到家呢,就又接到了一个邀请客串的电话。

    电话是王晓帅打过来的,自然不是他邀请地运过去客串,他的《十七岁的单车》还在拍摄后期呢,还没那实力双开,是替人做中间客。

    第六代有个共性,就是在国内被禁的死死的,但在国外却拿奖拿得不亦乐乎。

    张园算是第六代之中第一个被禁的那个人,从《北京杂种》到《东宫西宫》从来都不拍不禁的。他也是电影学院毕业,和王晓帅同年毕业,关系不清不楚,好像第六代之间的关系都不清不楚,比各自为政的第五代要团结许多。

    这次拍摄的一部电影已经到了后期,需要一个尽有一个镜头两句台词的演员,这种龙套小拇指提溜一下都能提溜上来一大串,根本就不需要托人情来寻找。但他想要提高一下电影的逼格,他已经不和某某局合作好多年,没想着能在国内公映,所以就不需要在国内号召力很大的那种演员,而是在欧洲刷过脸的演员,细数一下,发现狄云就挺合适的,又听说狄云正和王晓帅合作,所以才有了这个电话。

    只一个镜头的客串,老王并没有强求他一定要帮这个忙,而是说不用看他的脸,心情好了就答应心情不好了就拒绝,不用想太多。

    狄云却也不能真的就凭借心情的好坏来决定答应不答应,先询问了一下具体情况。(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访问m
………………………………

第二百二十六章轻松赚一笔

    “片子讲的什么?”狄云问道。

    “一个关于五块钱的故事。”老王的回答很不负责任。

    “能具体点不?”狄云略感无语。

    “因为五块钱杀人坐牢,十几年后回家探亲的故事。”王晓帅说道“你要是有意思的话还是和老张见上一面自己看下剧本,听我说的其实没多大作用。”

    见肯定是要见上一面的,拍不拍是一回事,要是连见上一面都不答应,那可就真有拿乔的嫌疑了。

    “行,见上一面,在哪见?”狄云问道。

    老王说了个地儿:“就明天吧,我待会儿给他去个电话约好时间再打给你。”

    第二天狄云十一点多到地儿,老王和张园已经在等候,他已经提前来了十几分钟,结果人家比他来的还早。

    “久仰大名,今日终得一见。”张园伸手笑道。

    一个看上去潮得满头卷的家伙见面却是这么咬文嚼字的一句,狄云略感不适应。

    双手握着人手道:“张导的大名才是如雷贯耳。”

    王晓帅道:“酸两句就行了,赶紧坐下吧,我叫服务员上菜了,早早谈完,我那边还忙着呢,离开总归是不放心。”

    张园同样正在拍摄自己的电影,也是抽空出来见面的,便没再多寒暄,坐下后先取出剧本。

    剧本的名字不吊也不炸天,普普通通《过年回家》。

    真如同老王说的那样这是一个关于五块钱的故事。父亲和母亲两人各带一个女儿拼凑了一个新的家庭,不和睦是难免的。母亲带的女儿为姐,叫陶兰,父亲带的女儿为妹,叫小琴,年龄相仿。一天小琴拿了父亲放在桌子上的五块钱塞进陶兰的被子里面诬陷了陶兰,陶兰气愤之下失手打死了小琴。坐牢十七年后,监狱因其表现不错允许过年回家探亲一次。

    十七年的光阴流逝物是人非,但却不能抚平十七年前的那份伤痛。

    假如不看这个故事的话狄云认为“过年回家”和“回家过年”其实是一个意思。看过之后却能清晰地感觉到这完全是两个意思,即便在通常看来这两个词组意思差不多。但这个故事却将两个词组之间的差别无限放大,使之变成了南辕北辙的两种含义。

    “过年才回家”和“回家去过年”可不就是两个意思么。

    而对于“家”这个字,片子也隐约地做了定义,家不是建立在土地之上的。而是建立在女性之上的。如果母亲带着儿子过日子仍然是一个家,如果父亲带着女儿则不算一个家。所以十七年后陶兰回家的时候父亲对于自己还是不是这个家的成员有所怀疑,陶兰对于自己还是不是这个家的成员也有所怀疑,唯独母亲坚定地认为自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