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裔战神-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寄北心中十分诧异,他从没有见到过如此怪异的景象。

    看着树下面的虎狼群,他心中忖道:真是怪了,都说是坐山观虎斗,如今老虎也学会了这招,竟是坐观狼麂斗。

    另外,还有件事也令他颇为不解。

    对于他这样的常年入山打柴的樵夫而言,遇到虎狼本没什么稀罕。

    据他所知,野狼聚在一起捕食猎物乃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可平日里老虎却都是独来独往的。

    除了发情的时候,公虎和母虎能够聚到一起,或者是母虎抚养幼崽时,才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三两只虎。

    像眼前这样,多只老虎群居一处,无疑是难得一见的奇事。

    刘寄北心想今日算是开了眼界,就在脚下,除了一头体格巨大的猛虎外,其他体型相近的猛虎不下十来只,这可是常人做梦都见不到的事情。

    另外还有一点,也让他感到惊异非常。

    他从没有见过这么懂规矩的老虎,更没有见过遇到如此多的老虎而不赶紧溜之大吉的野狼。

    野狼是非常聪明的家伙,它们团体意识很强,不但懂得消耗猎物的体力,借此来捕捉比它们大得多的野兽,而且还会审时度势。

    若是单独的一头虎遇到了狼群,狼群会根据彼此力量的对比,以及是否有争夺利益的必要,来选择该不该与老虎争斗。

    但在大多的情况下,狼群会离得老虎远远地,以免发生流血的事情。

    然而此时的树下,却是一反常规,竟是出现了虎狼和平共处的怪异景象,这不仅让刘寄北有一种恍如梦中的感觉。

    甚至于让他心里头直犯合计,眼睛见到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啊!

    忽然天空中传来一阵急凑的鸟鸣声,将刘寄北揪回现实中来。

    他透过树枝间的空隙望向天空,隐约见到高空中,两只黑影不住的飞翔徘徊。

    当他将目光移向树下的时候,变故突生,只听“嗖嗖嗖嗖”几声锐啸,数支利箭由不同的方向射向了树下面的狼群。

    紧接着便闻听几声野狼中箭后发出的痛苦的哀鸣。

    与此同时,一阵马蹄声纷至沓来,并且东北方面还有人兴奋地说道:“围捕了大半天,连个鸟影都没见着,没想到一旦遇着,竟是一大群的野狼。”

    前者说话之声未落,便有人接道:“既是射猎,便应以猎杀猛兽最为过瘾,像赤麂这些小玩意儿捕捉的再多,也是没什么意思,哥哥你看,那里还有一些现成的大虫作为箭靶呢!”

    随后,这人又轻“咦”了一声,奇道:“猛虎怎会与野狼为伍,真是好生奇怪了。”

    尽管蹄声如雷,可是二人说话之声,却丝毫没被蹄声所掩,显示出二人浑厚的中气和精湛的内力。

    接着,由山坡的方向猛听有人骂道:“哪里来的匹夫如此大胆,竟敢伤了我的家畜!”

    刘寄北坐在高处,环顾四周,先是见到东北方向来了一群北齐的兵将。

    为首的两匹马上分别坐着两名将官。

    其中一人身材极是魁梧,一身甲胄鲜明,此人单手抓住缰绳,另外一只手则正握着一张强弓;与他并骑而行的另外一人身形高瘦,面色极是阴冷,一看便知道是一个狠角色。

    后者手里面没有弓箭,不过单手却握着一长一短两柄利剑。

    在这二人的身后面,跟着数十名不是握着弓箭便是手持长矛的北齐官兵。

    就在群马奔腾之间,现出腾腾的杀气,端的好不威风。

    刘寄北心中狐疑,不知道这群北齐官兵是些什么人物,不过瞧着那带头两人的架势,隐约间意识到,来人绝不是等闲之辈。

    他向着野兽来时的方向看时,却见到又来了一群人,看他们的装束,均是编发左衽,一个个五官轮廓极是明显,显然是一群胡人。

    此时的北齐境内虽是鲜卑人的天下,但是,自从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之后,鲜卑人经过数十年演变,无论是习俗还是穿着打扮都已经同汉人没有明显的区别了,所以,鲜卑人不再是左衽穿衣,均都变成了右衽。

    可是,眼前来的这群人却仍旧延续着北方游牧民族编发左衽的习俗,因此显得尤为扎眼。

    这群胡人显然与那些官兵不是一伙的,等到两伙人马在兽群外边碰面的时候,刘寄北明显感觉到了剑拔弩张的气氛。

    刘寄北有些糊涂了,看着那些官兵来时的方向,显然有些箭矢是他们发出来的,但是那支东南方向射过来的箭矢却是谁射的呢?

    带着心中疑问,他敛聚目力,凝神向着东南方向望去。

    这一看之下,他豁然明悟,只见离着自己这边不远的地方,隐约看见一条人影藏在树丛之中。

    若不是他高高的爬到了树上,还真就发现不了那个人。

    刘寄北看到那人寂然不动,正注意着这边的情形,心中暗道:看来这个人与那两伙人也不是一起的,他又是何方神圣呢?

    刘寄北正寻思时,忽然听见树下那伙官兵中身材魁梧的将官说道:“真是好生奇怪,见过养猪养狗,没见过养狼养老虎的!刚才谁说这些野兽是家畜?你倒说说看,这些家畜是如何养得的?”

    那伙胡人中现出一人,身材一般,面相也生的十分普通,不过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股彪悍和雍容的奇特气质,使得别人不敢对他生出轻视之心。

    这个胡人手持一把弯刀,操着一口略有些变味儿的汉话说道:“我道是什么人如此大胆,竟在伤了人家的畜生之后,还如此嚣张,原来是与斛律光齐名的独孤永业啊!你不在豫州好好呆着,跑到嵩山这里来横行霸道,莫不是真的活得不耐烦了么?”

    那个身材魁梧的将官正是北齐名将独孤永业。

    独孤永业与斛律光在北齐军中并称为“枪矛双雄”,俩人乃是一时瑜亮。

    不过独孤永业和斛律光之间却是十分合不来,原因是独孤永业十分讨厌斛律光的跋扈。

    就在独孤永业担当豫州司马的时候,斛律光也不知从哪里得到的消息,知道独孤永业纳了一个十分美貌的女子做妾,于是斛律光便仗着自己比独孤永业的官阶高,以及家世的显赫,向着独孤永业索要那名美女。

    独孤永业天生傲骨,为人很是倔强,从不肯趋炎附势,面对斛律光气势凌人的无理要求,独孤永业断然拒绝,当着送信人的面,亲手杀了那名美妾,并且将美妾的头颅递给了送信人,叮嘱他一定将人头带给斛律光。

    送信人不敢执拗,只得照办,当他将美妾的头颅捎给了斛律光的时候,斛律光手捧人头,凝视良久,最后只说了一句话‘宁不知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

    从此,斛律光便于独孤永业生出芥蒂,俩人即使是同时上殿面君,见了面招呼也不打一声,高洋为此还在暗中调和过,可是俩人仍是水火不相容,谁瞧着谁都别扭。

    高洋死后,太子高殷登基,但是实际朝廷的大权却是被高殷的叔父高演执掌,高演为人仔细,并且很有谋略,他知道斛律光和独孤永业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便将俩人分别调开,斛律光做了并州刺史,而独孤永业则来到了洛州做刺史。

    打那儿之后,这俩人一南一北,谁也不用瞅谁别扭了。

    独孤永业来到洛州,他的结义兄弟高宝宁因为朝廷要对营州进行人事调整,高宝宁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是个什么官,因为闲暇无事,所以便也随着他来到了洛州。

    洛州虽然和北周毗邻,但是,此时的齐、周两国尚是和睦阶段,所以,自从独孤永业来到洛州之后,还真就没有什么战事发生。

    独孤永业除了处理地面上的一些事务之外,一旦有了闲暇便会和高宝宁来到嵩山打猎,借以修行身手
………………………………

第一章 :残虏(4)

    更新时间:2013…01…02

    就在一年半之前,北齐太尉陆法和夜入皇宫,盗走丹书,结果引起邺下大乱。

    高洋震怒之余,调集手下高手猛将前去围捕,不料想中途竟然杀出个黄鼎,使得场面更加惨烈。

    独孤永业和高宝宁都参加了那场争斗,可是,合着那么多北齐名将、高手之力,最终还是被黄鼎带着其余的贼人施施然的走脱了,这对于独孤永业和高宝宁来说,可谓是触动非常。

    经过痛定思痛,独孤永业和高宝宁这哥俩便时常聚在一处,将天外有天的感叹化为动力,勤勤恳恳,修习武功。

    俩人经过一年半的悉心研习,彼此间都觉得武功大有进境。

    独孤永业和高宝宁人都是擅使左、右手兵刃,所以在武学的套路上自有其相通之处,二人取长补短,更是各有心得。

    这一次,高宝宁随着独孤永业带着亲兵入嵩山打猎,已经在山中转悠了两天,然而,收获却是少得可怜。

    独孤永业提议远一点搜寻猎物,在高保宁表示赞同后,俩人便带着亲兵不知不觉的深入到了少室阙对岸。

    当他们看到一大群的赤麂被野狼追逐的时候,禁不住都来了精神,于是在独孤永业的示意下,大家各掏弓箭射捕野兽,孰知竟然杀了别人所谓的家畜,这可使得独孤永业等人大是不爽。

    就在那个胡人认出独孤永业的时候,独孤永业也已认出那个胡人。

    独孤永业禁不住心中大是奇怪,便试探着说道:“你是郁久闾庵罗辰?嘿!我说什么人敢将猛虎野狼视为家畜呢?原来竟是长安青门外被斩杀的一群孤魂野鬼!”

    他口中虽然这么说,心里面却暗自嘀咕:这家伙乃是柔然残虏,本该在六年前便已经死了,今日活生生的出现在这里,这是怎么回事呢?

    高宝宁盯着那个被独孤永业叫做郁久闾庵罗辰的胡人,心里也在琢磨:这人要真是郁久闾庵罗辰,那可真是怪了。

    高宝宁虽然不认识郁久闾庵罗辰,但是对于他的事情还是知道的。

    那个胡人发觉高宝宁正一眼不眨的看着自己,因为感受到高宝宁目光中的阴冷,所以,不自禁的一股寒意在心中油然而生。

    他暗自忖道:“这人目光犀利阴冷,大概便是独孤永业的结拜兄弟高宝宁。此人常年呆在营州,突厥人对他噤若寒蝉,今日一见倒还真像个厉害人物。

    胡人心中虽然另有盘算,嘴上却对独孤永业说道:“独孤将军记忆力真是让人佩服,只一眼便认出我是那个无家可归的柔然可汗来了。记得当年你在文宣帝高洋手下,还是一个中书舍人,尽做一些传宣圣明、起草诏书之类的活计,哪曾想八年之后,竟然也混出个模样来了。嗨!瞧着你现在这副趾高气扬神态,该是个什么刺史一类的官了吧?”

    如此戏谑的言语经他半生不熟的汉话说出,别有一番怪异的味道。

    独孤永业还没说话,他身后的那些亲兵可耐不住性子了。

    有人已经喝道:“好你个不开化的胡狗,独孤将军的官阶是你叫的么?”

    还有人骂道:“放屁,边陲残虏!”

    更有人斥责道:“躲在山沟里的柔然流寇,说话莫要没得轻重!”

    众亲兵七嘴八舌,哗然一片。

    郁久闾庵罗辰身后的手下闻听北齐兵咒骂他们的可汗,俱都现出怒意,纷纷抽出腰间的弯刀,一边向着独孤永业这边凑来,一边用着怪异的汉话还骂北齐兵。

    一时间,咒骂之声此起彼伏,乱成一片,形势也倏然变得紧张起来。

    郁久闾庵罗辰忽然伸出臂膀,凌空一挥,示意手下人住嘴之后,先是一阵冷笑,朝着独孤永业等人哂道:“说我们是胡狗?嘿,真是有趣,您们这些鲜卑王八蛋又是什么?汉人还不是也叫你们胡狗!说我们是残虏?哈,这便更有趣了,只要我郁久闾庵罗辰不死,一定会等到你们这些鲜卑狗覆亡的时候,看到那时谁是残虏!”

    接着,他看了一下中箭之后,倒卧在地上的几匹奄奄一息的野狼,以及被狼群围起来的尚是惶恐不安的那些赤麂,神情甚是悲悯。

    随即,他又回头,瞧了一眼那几只蹲坐在地上,两眼放出贪婪的目光,并且不住的舔着舌头的猛虎,最后才把目光落在了独孤永业的身上,冷冷的说道:“你们鲜卑人历来重利轻义,当年我率领族人投奔高洋,本是抱着一片赤诚,孰料却遭到他的冷遇,将我们安置在马邑川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而且不闻不顾,任凭我们自生自灭。”

    他说到这里,黯然叹道:“无奈之下,我只好带着族人北返,不曾想却遭到高洋的追杀,等我们逃到了漠北的时候,数万柔然人就只剩下几千人,嘿!好一个文宣帝啊!满口的仁义安抚,骨子里却是冷血嗜杀!”

    郁久闾庵罗辰回头看了一眼手下人,见到他们一个个俱都露出悲戚的神色,禁不住眼眶有些湿润。

    他回过头来接着说道:“如果不是高洋的出尔反尔,柔然人哪里又会被突厥人像狗一样的追杀?没办法之下,我只好又率领剩下的几千柔然人到了西魏,然而宇文泰那老杂种更是歹毒,为了讨好突厥人,竟是将数千柔然人当成了礼物,斩杀在长安青门外,若非天佑我族,只怕柔然人还真就因此而灭种了!”

    他越说越是激动,到了后来,脸色已经是变成了铁青,声音又是悲愤又是激昂,两只眼睛仿佛要冒出火来,看那情形似要将独孤永业等人吃了方才甘心。

    独孤永业冷冷的盯着眼前这位没落的柔然大汗,心里面也有着一丝的同情。

    他知道郁久闾庵罗辰说的是实情,可是现在两方面已经势成水火,容不得他生出任何的怜悯之心。

    于是他说道:“柔然人反复无常,自古以来便有明鉴,我们不诛杀你们,难倒还等到你们这些柔然余孽羽翼丰满之后,回过头来反噬我们吗?”

    他叹了一口气,接道:“斩草便要除根,这么浅显的道理你们都不明白,难怪当年太武帝拓跋焘将你们柔然人叫做蠕蠕,脑子真就像虫子那么简单,像你们这样的种族不灭亡,那才叫老天爷不长眼了呢?”

    独孤永业的一席话顿时惹起柔然人怒火,大家纷纷将手中的弯刀指向了独孤永业,瞧着那份躁动,只要郁久闾庵罗辰一声令下,大家俱都会不顾一切的冲向独孤永业。

    独孤永业瞧见柔然人那边群情激动,毫无惧色。

    他不慌不忙地将弓挂好,顺手抽出两支长矛,并在一起,单手握住,眼光在柔然人里面不住的巡视着。

    也不知怎的,独孤永业自从和郁久闾庵罗辰等人邂逅之后,心里面一直惴惴不安,总有一种不触底的感觉。

    就在独孤永业的注视下,忽然从柔然人里面,施施然地走出了一个人。

    这人十分瘦小,行走之间,隐约可见他嶙峋的骨架在破旧的袍子里逛来逛去,很是滑稽。

    刚开始的时候,竟有几个北齐兵卒不知好歹的发出了轻蔑的笑声。

    其实这也怪不得别人讥笑,若非他自己走了出来,而是站在一群人高马大的柔然人之间,还真就不容易被发现。

    可是当他走了几步之后,以及站定的时候,却是再无人敢于笑话了。

    在这数息之间,他竟然显得诡异异常,浑身上下洋溢着一种让人摸不透的玄妙气质,就凭这份独特的气质,已足让所有人的目光为之追随。

    他见到由于自己的出现,现场已经变得寂静下来,便朝着独孤永业那一边的人看了一眼。

    就是这一眼,却像带着魔力一般,使得独孤永业那一边的坐骑,纷纷后退,并且有几匹马还发出了怪异的嘶鸣。

    发生如此情景,他恍如未见,眼光游弋道虎群那边,轻叹一声,走了过去。

    独孤永业和高宝宁神色骤变,他俩也同手下人一样,眼球深深地被这个瘦小的人吸引住。

    随着那人向猛虎群走去的背影,高宝宁的瞳孔也逐渐的在收缩。

    直到那人走到了猛虎群中最大的一头虎前面停住身子的时候,高宝宁的呼吸已经显得不怎么流畅了,他低声向着独孤永业说道:“哥哥知道那是个什么人吗?”

    独孤永业感受到一向以冷静著称的高宝宁心中的不安,于是有些疑惑的低声问道:“我虽是感到了那人的不一般,却不知道究竟是哪里不对劲。”

    高宝宁一脸肃然的叹道:“好妖异的气质啊!”

    独孤永业经他一提醒,方才恍然应道:“不错,兄弟是一语道破此人不同凡响的地方!你看他行走之间,袅袅娜娜,看似阴柔无骨,可是偏又给人一种高山仰止的错觉,真是怪异的很。”

    那人像是听见了独孤永业和高宝宁的对话一般,竟是回过头来朝着俩人一笑,直到此时,独孤永业和高宝宁才发现,原来这人并不是柔然人,瞧着他黑黝黝瘦弱的面相,倒是个不择不扣的天竺人。

    面对着天竺人那诡异的一笑,独孤永业和高宝宁尚是好说,心中虽都不由自主的涌起了一阵莫名的不舒服,但也没有太多的异样,然而他俩身后的那些亲兵却被天竺人笑得满肚子恐慌。

    不仅仅是人,就连那些亲兵胯下的坐骑,更显得局促不安,有些马又在不自主的“踏踏”后退了,并且不住的扬脖鸣叫。

    独孤永业和高宝宁对视一眼,俱都看出了彼此间心头的震惊。

    独孤永业紧了紧握住双矛的大手,扭过头去紧盯着那个天竺人,暗道:也不知这家伙究竟是个什么鸟,今天一旦翻脸,还真就得多加小心!

    高宝宁的眼光也移向了天竺人,他先将抓住缰绳的右手按在马背上,然后像似不经意一般又将倒执双剑的左手搭在右手背上,并且上半身也变得犹如标枪一般挺拔,一双眼睛眯成一线,紧紧的锁住了天竺人,心中暗道:管你是个什么货色,若是有何变故,老子第一个便削去你那个小黑头!

    天竺人显是感觉到了独孤永业和高宝宁身上散发出来的凛冽杀气,忽然之间已将笑容敛去,面色变得阴暗起来。

    他那双深陷在眉骨下面的小眼睛,闪着妖异的光芒,再一次瞄了一下独孤永业等人后,便锁定在面前的巨虎身上。

    说来也怪,那只巨虎原本目露凶光,摇头晃脑,不住的低声咆哮,随时似要起身择人而噬,可一见到天竺人之后,竟然驯服异常,规规矩矩,一点都没有山中霸主的气势。

    巨虎不住的用脑袋轻轻地摩擦天竺人伸出的手掌,并且间或的伸出舌头轻舔天竺人的手心。

    这一幕令在场的独孤永业和高宝宁等人看得目摇神驰。

    大家做梦都没有想到,人虎之间还会存在这种亲昵的关系。

    众人不约而同的都生出天竺人是个妖怪的奇异念头来。

    随后,就在大家不可思议的目光中,天竺人忽然伏在猛虎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

    那只巨虎听完之后,竟然一下子站了起来,仰首发出一声响彻山林的怒吼。

    这一声顿时引起一阵慌乱。
………………………………

第二章 :鸣镝(1)

    更新时间:2013…01…08

    包括独孤永业和高宝宁的坐骑在内,所有的马匹不是前蹄扬起,发出“唏啾啾”的暴叫,便是“踏踏踏”的后退哀鸣。

    更有甚者马腿打颤,在不堪负荷的情形下,前蹄酥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骑在这些受惊战马上的北齐兵,有些已随着战马的惊慌不稳而仓促跌落。

    独孤永业和高宝宁的战马虽然也受惊而作人立状,可是这俩人久经战阵,并且武功高强,生生地夹住马腹,各自使出千斤坠的功夫,硬是将胯下战马弄得安静下来。

    俩人骇然的相互对视一眼,俱都知道,今日可能会遇到平生之中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那些柔然人倒像似见惯这种情形一般,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惊奇,看到北齐兵这边人仰马翻的窘状,有些柔然人已经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被野狼群包围的那些赤麂,此时更是惊慌失措,不住的想要寻找狼群中的空隙逃生,乱糟糟的前扑后蹦,完全是一副吓破胆的模样。

    野狼群虽然也显得有些焦躁,可还是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了赤麂上,无论是赤麂向哪个方向逃窜,均有野狼在前面迎着,如此灵性有效的合作围捕,比一群猎人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头巨虎也许是头领,在它一声巨吼之后,其他老虎也都纷纷站起,并且附和着吼叫了起来。

    一时间,山林之中,虎啸马嘶,人声麂叫,乱成一片,同时也远远地传了开去。

    高坐在树枝上的刘寄北,看到了眼前这不可思议的情景,心中不禁好生震撼。

    他和少林寺的慧光大师忘年交多年,不但从慧光身上学了诸多武艺,而且对慧光大师的一些传闻也是了如指掌。

    在少林寺里,至今还流传着慧光大师骑虎下山的美谈,为了证实真伪,他还真问过慧光大师,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

    慧光大师知道刘寄北并不是一个好奇心特别重的人,他能够问自己,必然是对那事有些怀疑,换句话说,他只是想要求证一下而已。

    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