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钑龙-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志明显松了口气,拍拍手说:“公主,智泉寺我来过了,没看见张三,要不然明天叫上耶律磊,我们再来一趟。”
喜龙等人只能点头,按照他们的身份,还真不能搜寺,现在能看的都看了,张三没有出现,杨志也没有办法。斡里衍的目光在沙净和大鑫禅师脸上扫了一遍,心有不甘,可是斡里衍哪怕身为公主,也不能提出质疑,因为她是道门培养出来的高手,说错一句,都可能让人误解。
沙净与大鑫禅师还是事情要谈,燕云殿众人离开的时候,杨志就说在寺门口等等沙净;看着燕云殿几人骑马的背影拐过远处的街角,杨志就开始在寺门口来回走动。足足过了半个时辰,也不知道沙净是真的有事,还是希望拖延时间让杨志继续等下去,就是没有出来;眼看着天色变暗,陪同杨志的知客僧满脸堆笑,问杨志是不是进去吃一碗斋饭。
杨志摆摆手说:“不劳师父了,我去对面那些酒肆看看有没有吃的;我吃完就回来,你告诉沙净出来的时候就在寺门口等我。”
知客僧怕误了饭点,答应一声,合掌施礼离开;杨志独自过了街道,一家家店面开始溜达,杨志的步子懒散,恐怕也不是太饿,最后在老胡面店坐了下来;面店不大,茅草屋,黄泥墙,四张吃饭的桌子,店里还有三个客人,分别坐在两张桌子上。杨志选了张空桌子坐下,很随意地对里面喊:“一碗羊肉面。”
不多一会,老板送了一大碗羊肉面过来,带着膻味的肉香与葱香随着热气在散发,喜龙和鹰云飞突然出现在店门口,看着正在拿筷子的杨志;杨志似乎一愣,随即笑道:“你们也没吃吧,不如一起。”
喜龙走到灶台边,看了看老板,吩咐说:“同样的两碗羊肉面,送过来。”
喜龙带着尴尬的笑走回来,其实收到消息后,耶律磊就亲自来到智泉寺,把寺庙周围的
店面都查了一遍,没有发现张三;只是沙净讲的理由蹩脚,让斡里衍和喜龙都不相信,所以
留下喜龙、鹰云飞看看,到底后面有没有情况。当杨志走了一遍,重新回到面店,喜龙的感
觉就是与张三有关,所以立即现身,不过掌柜就是一个平常人,让喜龙有些失望。
杨志不知道是没想明白,还是没在意,压根没有问两人为什么没走,反而在吃着面的同时,向两人提起自己的一个新想法,就是要在酒店里做烧饼和泡沫;羊肉泡馍本身就是北方的小吃,牛肉汤就烧饼也是淮河一带的风情,最关键的是泡馍和烧饼都不难找。喜龙和鹰云飞看着杨志眉飞色舞的样子,两人真的是被恶心到了,羊肉面根本吃不出味道。
………………………………
第135章 恶龙在心
杨志其实已经能确定张三在哪里,就在不远处的另一家面摊上,面摊无名,就在老胡面店的五十步远的地方,只下素面;老板一看有问题,面摊上没有预先准备香葱段这些调料,一个小小的面摊竟然用江南的细瓷碗。一般的生意人,都怕客人一多,下面的时候手忙脚乱,所以香葱这些都是预先切好的;杨志在辽国呆了不少时间,还是第一次看低档的面摊用细瓷碗。
杨志原本准备吃完羊肉面,再过去吃完素面,仔细看看老板易没易容,但是喜龙二人这样一打岔,杨志顿时改了主意,吃碗面回到寺门口,看沙净已经出来便一起回去。喜龙心情郁闷,不在意地问沙净:“大鑫禅师遇到困难了?”
沙净点点头,同样不在意地说:“还是怨军,又扩充了五千人,枢密院估计供给能挺过去,已经上书皇上,请家师去西京传扬佛法,准备从智泉寺挑选几名僧人陪同。大鑫师叔想亲自前去,但是寺内的高僧都不同意。”
喜龙心中一惊,这样的格局等于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朝廷安排重整怨军的三个人中,杨志已经预先离开,现在天心大师又要走,只剩下耶律内刺,而偏偏杨志负责商团物资,天心大师负责稳定军心,耶律内刺是最可有可无的一个人。最明显的情况就是,怨军的物资在杨志离开后,除了天雄寺的增补,再也没有多余的途径;显州也再一次归于平静,没有了厮杀的声音。
喜龙从萧忽古和耶律大石两边得到的看法一样,显州的平静不是真的万事大吉,而是杨志走后,辽军再也没有进展;同时杨志在中京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接连破获金人的潜伏人员,喜龙不禁叹气,萧奉先误国,耶律淳误国。喜龙掉头看看杨志,杨志的脸色平静,似乎在听一件毫不相干的事情,看样子杨志已经把怨军放下了。
喜龙不知道,杨志的内心比任何人翻腾得都激烈,显州的过程表明,纵然杨志穿越而来,在有些问题上相当于先知,但是面对天下的纷争,个人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历史再次回到原来的轨迹。杨志穿越前看过那么多穿越小说都重在一个权字,实在是有几分道理;在这个万恶的封建社会,权力的作用是绝对的,所谓贫不与富斗,民不与官争。
既然历史没有改变,杨志带来的那些先知式的消息还是有用的,杨志不需要再去琢磨历史的走向,需要做的就是未雨绸缪。鹰云飞突然发问:“杨志,你在想什么?”
杨志看了一眼黑暗的天空,没有月亮,没有星星;杨志转过头说:“我在想,燕云殿能做什么?”
这就是打工培养出来的习惯,对企业没有归属感,但是在每个企业,都会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鹰云飞一愣,喜龙抬头往回走,边走边说:“我们燕云殿的任务,其实就是稳定幽州的大局,对付大宋和渤海方面的敌人。”
杨志的眼神在黑暗中看起来分外锐利,不置可否地说:“坐看辽金的战局?”
喜龙无法回答,鹰云飞更不想回答,杨志的声音变得坚定:“到时候再说是不行的,金军不动则已,一动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突破显州等地的防线,直逼中京;除非我们从幽州直接出兵渤海,收复渤海五十州,否则根本牵制不了金军的行动。”
杨志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喜龙和鹰云飞就是目前燕云殿在幽州等地行动的负责人,并不是和自己一样,只是个不管事的阁主。喜龙深吸一口气,明白到了这个时候,再藏着掖着不妥,有些事需要杨志去做,就应该提前把话说明白;喜龙脸上恢复笑容说:“杨志,你应该知道宋金海上之盟,我们晓得高俅、赵良嗣就是宋朝在这方面的推手,为什么我们要找张三,他很可能是宋朝派来的奸细。”
喜龙随后介绍了情况,保州出事后,张三是跟着耶律磊一起来的辽国,可是就在进入辽国的第二天,张三忽然失踪了;这种失踪是预谋的,因为萧嗣先安排的抓捕张三行动因此失败。但是张三没有回到大宋,根据断断续续的线索,张三是到了幽州,可惜所有人都找不到他,而张三有自己的走私网络,因此不管是相信张三还是不相信张三的人,都希望能见到这个人。
杨志叹口气说:“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你们现在就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张三是不会相信你们的。宋朝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对辽国采取任何措施,你们戒心重重;金国狼子野心毕现,你们视而不见,其实胜负早已注定,角逐一点意思都没有。”
杨志只能说到这个地步,总不能胡说朝中有完颜阿骨打的同谋吧;喜龙与鹰云飞一时无语,到了岔路口便扬鞭而去,沙净才长长吐了一口气说:“大鑫师叔的看法与你一样,认为家师一旦离去,怨军就是一支扶不上墙的军队,他想先去西京准备我们的安身之处。”
沙净就算没说,杨志估计是天心大师来信中就有这个意思,否则大鑫禅师不会这么激动,毕竟中京之战还没有开始,做出这个动作有些早,也容易让人误会;不过杨志明白,沙净的看法还是保守了一些,没想过金军会以秋风扫落叶的架势,在几年内灭掉目前领土还是金国三倍的辽国。
杨志寂然地说:“大鑫禅师的设想没错,准备不怕早,不怕白做。怨军有一种结果你们没想到,怨军有可能在屡败的情况下调离显州,因为有人想耶律马哥将军死;你想,如果怨军上下知道有这种可能,他们还会努力作战吗?”
沙净的话全部不得不咽下去,杨志说的情况很可能发生,只要怨军能拿出钱和礼物,萧奉先等人肯定会答应调防,否则在对付耶律马哥的时候,怨军总有点碍事。
………………………………
第136章 绿珠姑娘
沙净没有问谁要对付耶律马哥,正如杨志说话的时候特地绕开皇统之争一样,两人默默无语,顺着灯光的方向,走上了东大街。幽州的宵禁要到二更天,东大街上相当热闹,青楼酒肆都亮起灯光,富商权贵文人军官,有的呼朋引伴,有的独自一人,心安理得地出入这些场所,显摆着那份豪气或者孤独。
一般的老百姓,更多的是光顾街头的地摊小贩,在没有北斗与月亮的夜色里,和街上等待的马车一样,在无边的寂静俯视下,有着独特的诗情画意;杨志望着右侧一条传来香气的小巷,忍不住想起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嘴角露出一丝讽刺的笑容,往往刻意追求的清明之世,就是有着不易发现的隐患在其中。
街角围着一群人,一个衣衫整洁的说书人正在讲史,目光清润温善,讲的东汉末年张角黄巾的故事:“巨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张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连结郡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
旁边一人忽然插话:“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那是陈寿的笔法。先生,说说你自己的见解。”
说书吗?同样的故事说出不一样的见解才有人听,说书先生失笑道:“春秋笔法弃之可惜,你们不要性子太急了。”
又有人笑道:“我去汴梁,曾见霍六究在桑家瓦子说三国,那叫个精彩,怎么说的,刘备的貌,董卓的志、曹操的大义、袁本初的运道。”
众人一起哄笑起来,只听着几句,便知道霍先生是何等的风流人物,敢把历史颠倒过来说,没有几把刷子可是说不圆;说书人坐在那里哭笑不得,杨志忍不住笑起来,到了幽州,实在有几分像汴梁,人人都是一张利嘴,天上地下、古往今来,没有个穷尽。沙净似乎被点燃了一份心思,拽了拽准备往前走的杨志说:“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沙净是一个和尚,杨志没在意,所以根本没问去什么地方,毕竟在幽州城里,就算是再危险,凭自己和沙净还杀不出来;可是走到那挂着大红灯笼的牌匾下,杨志一头黑线,认真看着沙净,似乎在问,你没带错地方吧。
牌匾上三个大字,飘香楼。华灯初上,歌舞笙箫;沙净的光头太过耀眼,刚一露相,就有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美妇迎了出来,直接漠视了杨志,喜滋滋对沙净说:“弟弟好久没来,今天正好是李处温大人在设宴,不若一起吧。再怎么说,他也是你远房舅舅,就算你不愿攀这份富贵,亲情总是要说得过去。”
沙净淡定地说:“我只是来看看姐姐,李处温也是你舅舅,怎么听不到你的尊称。”
美妇大笑,沙净给杨志介绍:“这是我堂姐沐蔻,这是我的上司杨志。”
飘香楼本就是人来人往的地方,沐蔻消息灵通,急忙施礼说:“原来是杨阁主,那就真巧了,你们萧忽古萧殿主也在。”
杨志微笑着点头说:“不管如何,到了总是要拜见一下。”
沐蔻把两人带进去,燕云殿的人不少,除了萧忽古,斡里衍、夜叉等人也在,喜龙与鹰云飞应该是刚刚回去,没有过来;杨志与萧忽古只见过一面,是上任那天去拜访的。杨志笑着走过去给萧忽古和李处温行礼,李处温大笑着示意免礼说:“原来你是我的部下,现在萧殿主把你要去了,我们随意。”
难怪李处温能得到萧奉先与耶律淳两个政见不同的人信任,对于人际上的火候掌握得特别好,萧忽古很满意,等杨志与燕云殿众人一阵寒暄客气后,便让杨志坐在最下首。蓟州阁在三十六阁中排名在前,只是杨志年轻,所以萧忽古的安排没人反对;不过杨志入席就坐的时候,能感觉到数道凌厉目光盯着自己,回头观望,到处是欢笑,哪里有什么异常举动。
沙净与李处温的见面有些冷淡,双方都没有表现出异常;杨志坐下后的第一感觉是今晚有事,而且是大事;叮当珠玉声中,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舞女鱼贯而入,一个个身材曼妙,悄无声息的进入大厅中央,便随着丝竹管弦的声音翩翩起舞,犹如蝶梭花丛,让人看得说不出的赏心悦目。
舞到一半,一个全身白衣的女子盈步而入,几个美妙舞步就到了舞女中间,衣袖挥摆,长裙轻轻散开,风拂扬柳一般,轻声漫唱:“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一曲唱罢,席上掌声雷动,喝彩如潮,柳永写这一类的词本身就是绝妙,白衣女子人好舞好,歌更好。李处温微笑,萧忽古畅饮,觥筹交错间,珠光宝气和璀璨的杯盏交辉争映;沐蔻特地把白衣女子带到杨志面前介绍,是飘香楼的头牌绿珠姑娘,杨志看到沙净激动的眼神,笑着让开的同时,暗暗惊讶于沐蔻的百无顾忌。
历史上也有了绿珠姑娘,石崇曾专门为她造金谷园,最后也因为绿珠得罪了赵王司马伦的谋臣孙秀,导致灭门身亡。杨志只能说辽人不在乎这些,不曾想身后传来绿珠姑娘的柔声:“杨阁主认为柳永与苏东坡两人,哪一个的词好?”
文无第一,大厅里意外的静了下来,很明显都是在等杨志的答案;绿珠的声音并不高,杨志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急中生智,套用了后世的一个故事说:“柳永的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苏东坡的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
第137章 不见疏枝月下梅
杨志的话很接地气,不管是燕云殿的武夫还是李处温手下的文人,不管是绿珠一般的女子还是周围等着吩咐的奴仆,都能听得懂,十六岁的小姑娘与关西大汉谁分不清楚。绿珠眼中闪过异样的光芒,拿起沙净的酒杯说:“杨阁主不愧是武进士,果然见识过人,小女子敬你一杯。”
杨志暗叫不好,杨志看得分明,绿珠眼中闪过的光芒不是那种敬佩之类的神情,而是意外,那种百分之百意外的样子。绿珠这样的女人在汴梁很多,杨志也不是头次与妓女打交道的初哥,先前绿珠问的突兀,杨志自然晓得绿珠不会轻易罢休。不过沙净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哪怕沙净一句话都没有说,杨志也看出沙净对绿珠不一样的感觉。
杨志微笑着端起酒杯说:“姑娘有话尽管说。”
沙净虎躯一震,沙净能与佛陀难在天雄寺内一较高低,才智也是第一流的人物,只是以前从没有把绿珠姑娘当作青楼以外的人,很多事不放在心上;杨志这声不一样的提醒,沙净很熟悉,看起来文不对题,实际上是杨志要认真对待某个人的前奏。
绿珠见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不由笑道:“杨阁主,你这样盯着别人看,是不是有些唐突了?既然如此,绿珠就斗胆请阁主赠词一首。”
“呃……”杨志发现自己还是小瞧了绿珠,青楼中人,说话真真假假,杨志还真无法解释自己是不是唐突了佳人,何况像绿珠这样主动向杨志求词,本身就是一种抬高杨志身份的手段,当然,杨志要有真材实料,能写出一首好词来,要不然就是掉进了陷阱,爬都爬不出来。
旁边的沐蔻及时开口:“啊呀,杨阁主,绿珠最喜欢中原的词曲,你要是有以前的,不妨说给我们听听,没关系的。”
杨志笑着看看绿珠说:“我也只能碰碰运气了,让我想想。”
绿珠的一双眼睛一亮:“中原果真是地杰人灵,绿珠等着杨阁主。”
大厅里依旧没有声音,谁都能看出绿珠是有意刁难杨志,都在等着看杨志的笑话;杨志喝下杯中酒,懊恼地一拍脑袋说:“实在是恍惚了,也罢。”
绿珠轻笑一声,吩咐身边的一名舞女去端来笔墨纸砚;沙净一开始有些尴尬,一边是好友兼上司,一边是谈得来的佳人,哪怕绿珠有什么,还是希望不要出什么幺蛾子。可是绿珠这么一说,沙净豁然开朗,一下子拾起了曾经的一些小小怀疑,片刻间感觉绿珠的举止确实有些不对,今天对杨志有些针对性;绿珠要杨志写字,分明怕杨志拿那些不出名的词来搪塞,如果杨志的字不行,也是一个取笑的地方。
杨志漫不经心让侍者又倒了一杯酒慢慢品尝,等纸张铺开墨磨好,杨志提起狼毫,沾满墨,笔走龙蛇,一气呵成;沐蔻倒吸一口凉气,走到杨志身旁仔细观看,是一首《鹧鸪天》:“去岁开封把酒杯,雪中曾见牡丹开。而今纨扇薰风里,不见疏枝月下梅。欢几许,醉方回。明朝归路有人催。低声待向他家道,带得歌声满耳来。”
这是辛弃疾的词,杨志为了应景,在两处做了小小的改动,但是整体上还是过得去,情景交融,通俗易懂;只是“不见疏枝月下梅”这一句,对绿珠还是有些贬义。沐蔻笑着把词送到李处温面前说:“闻名不如见面,杨阁主的字可真是不错。”
李处温看了,温和地笑了笑,杨志写的字是颜真卿体,确实有几分风骨;不过李处温并没有感觉异常,杨志是大宋的武进士,字肯定说得过去,要不然在前面几次笔试的时候,就会被那些看重字体的考官淘汰。席间众人传阅,大部分人只是随意看看,契丹重武轻文,对词曲并没有太大的重视。
绿珠有些下不了台,但还是准备所有人看完后,把这幅字留给自己,没料到斡里衍看后直接把字撕了说:“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无病呻吟。”
场面一下子沸腾起来,填词吗,本身就是无病呻吟的行为,只为了抒发心中的情绪与感受,谁都明白,斡里衍的行为不是针对杨志,而是针对绿珠。绿珠沉默了,缓缓朝杨志施了一礼,走到李处温身边坐下。斡里衍这才发现,自己在思维上存在着误区,今夜绿珠是李处温要捧场的人,自己的举动其实也打了李处温的脸,情况变得异常复杂。
杨志苦笑,他最不希望发生的事发生了,斡里衍的身份太过于敏感,她刚才的举动,看起来是在维护自己,但是涉及面实在太广,牵扯到的方方面面让杨志不敢去想象。绿珠的行为肯定会激起李处温的怒意,但是杨志作为燕云殿的一员连想与李处温修补关系的机会都很渺茫。
杨志对绿珠做了一个评估,从整件事来看,绿珠是有目的的,如果绿珠是某一方的人,在飘香楼这样的地方能量肯定不低,关键的是沐蔻是不是其中的一员。假如沐蔻是绿珠的同伙,那么这座飘香楼就绝对有问题,回去要问问沙净与飘香楼到底是什么关系。
杨志虽然在显州与中京接连得手,但绝不会认为金人与双龙会会对自己轻轻放过,这也使得杨志对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极其敏感。斡里衍的用意杨志一清二楚,就是要给杨志贴上一个标签,至于赵王的意思还是萧忽古的意思,杨志猜不出来,萧忽古的眼神含笑,是那种捉弄人的促狭,没有一点枭雄的成分。
众目睽睽之下,杨志必须表态,杨志走到李处温面前笑道:“难得有机会写几个字,或许不讨公主喜欢,李大人,下官的酒楼就要开业了,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给大人送张请柬。”
杨志的姿态放得很低,都没指望李处温能够到酒楼捧场,只是认为李处温接受请柬就是自己的面子;李处温沉吟了下,随后笑着点点头,吩咐绿珠去沏一壶好茶来。沐蔻看李处温满意,脸上挂起了笑容,随即风骚地招呼其他客人,气氛顿时缓解下来。
(本章完)
………………………………
第138章 大师兄
一更天众人便散了,骑马的骑马,坐轿的坐轿,各自打道回府;杨志和沙净回到居所,两人都是满腹心事没有睡意,杨志便让值夜的亲兵少了一壶开水,泡了一壶清茶,对坐在杨志的房间里。沙净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微笑着说:“我曾经离开天雄寺独自修行,就在飘香楼里,那里是我人生起步的地方,也是第一次面对人生,住了整整一年半。”
杨志接过茶壶,也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说:“这是我第一次对天心大师肃然起敬,一个敢把弟子放在随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