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烟尘三国-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用流水线就可以轻易解决孔明你的难题。”荀彧淡定的说道。
“流水线?这是什么神物?”孔明大惊。
“呵呵,流水线乃是工业生产上所采用的一种处理方法而已,孔明你来到零陵的时间较短,不知道也正常。”马良笑了笑说道。
“嗯!”
荀彧接过话头说道:“这么给你解释吧,就拿木牛来说,不是需要很多部件么,把一个部件交给一部分人制作,另一个部件交给另一部分人制作……”
“最后把所有质量过关的部件集中,交给总装生产线,只需要按照步奏组装起来,一头木牛不就可以制作出来了?”
“还,还能这样?”诸葛亮双眼放光,这想法真是绝了,原本自己以为天大的困难,居然被三言两语解决了。
“这方法还有两个好处!”马良神秘的说道:“知道是什么么?”
诸葛亮何等聪明之人,马良话音刚落,他就通透了其中的关键,看了二人一眼说道:
“其一是精炼,倘若这部分人专门制作某一部件,必定会越做越好,越做越精,其二便是技术保密了,不易被其他诸侯窃取技术,即便少部分工匠被挖走,也无济于事。”
“不愧是孔明!”荀彧翘起大拇指赞叹不已。
毕竟是在古代,技术都是很值钱的玩意儿,倘若被别人将工匠挖走,就要面对技术泄密的风险,即便放到两千年后,技术也是要利用国家机器来进行保护的。
所以古代的很多工匠,都只将自己的核心技术口头传授给衣钵弟子,倘若所遇非人甚至宁愿让技术失传。
这也导致了很多技术直接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至今也无法再现。
“对了孔明,你刚才说了其一、其二,怕是还有其三吧!”解决了大问题,荀彧马良也都轻松了下来,各自回到座位上之后,荀彧悠闲的品了口茶水,看了看诸葛亮随口问道。
“文若大哥所说甚是!”诸葛亮心头也轻松了许多,有些期盼的看着二人说道:
“其三嘛,就是材料问题了!”诸葛亮看了看荀彧马良,见二人一副沉思的模样,开口说道:
“因为木牛的很多部位,都要承受很大的力量,所以对于材料的要求也非常之高,但是现有的木材,除了几种硬度极大的,恐怕都不能使用……”
“特别是木牛的关节部位,材料不好的话,怕是使用寿命会很低,这样制作出来的木牛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倘若使用钢铁之类的材料,硬度、韧度倒是够了,但是制作出来的木牛自身重量太重,对于动力的要求太高,也不合适……”
诸葛亮说道这里,抬头看了看荀彧马良二人,二人慎重的对视一眼,荀彧接口说道:“孔明,材料问题也可以解决,我零陵仓库之中,有一种内气温养过的木材,硬度堪比钢铁,却比钢铁要轻上数倍,应该可以满足你的要求。”
“有这样的木材?”
诸葛亮觉得自己这些年看过的书都打了水漂了,自己曾经的骄傲已经被打击得体无完肤,显得那样的可笑而又稚嫩。
他发现自己自从认识赵力,跟着他来到零陵之后,每天都有自己没有听说过的理论,每天都有自己没有见到过的东西。
“嗯!”
马良捋了捋胡须,慎重的说道:“孔明,咱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似乎有了些了不得的变化!”
孔明目瞪口呆的看着马良,不明就里。
“孔明,据我等观察,似乎这个天地之间的精气正在不断提升,很多普通的军士都能够修炼出内气。”
“而普通百姓,最大的好处就是身体变好了,力气变大了!”
“后来我们发现,那些拥有内气的军士,长期使用的兵器或者其他物品,都会变得极为的坚韧……”
诸葛亮呆呆的看着荀彧和马良,听着他们详细的叙述,震惊于自己提出的一个“简单”的材料问题,就引出了那么多让人震惊、让人目不暇接的隐秘。
而且,诸葛亮发现,可能前期自己忙着思考木牛的原因,而忽略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动力!
诸葛亮准备使用的动力,乃是在公安的时候,受到舅父蔡瑁所布八阵图的启发,延伸变化而来。
八阵图虽然名为八阵图,实则有六十四个小阵图,分别以文王六十四卦卦名为名,加以组合变化的话,可以延伸出无穷变化,高深莫测,而其中又能组合出八个极端变化,象征着天地八极,威能惊天动地。
而八阵图之前八个小阵,便是作为聚集天地能量之用,如果使用特定材料,将阵图刻画其上,就能够凝聚游离于天地之间的某种能量,产生特殊效果。
“第一卦乾为天,天者,无所不容,万物生于其中,第二卦坤为地,地者生灵之母,智慧之根,力之载体也,第三卦水雷屯,天地间之能量,逐渐汇聚,具现为水为雷,屯集于一处,第四卦山水蒙,蒙者,猛也,天地之力屯集,一旦达到某种程度,就会产生莫测之力,勇猛无匹……”
“第五卦水天需,需者,生灵之望也,天地屯集的莫测之力,正是生灵之所需,智慧之灵,因所需而御伟力,第六卦天水讼,讼者争辩争论争夺也,生灵之所需,不径相同,通过争论争辩,各取所需。”
“第七卦地水师,师者,施也,又含引导之意,所谓施其力,使其行,得到所需之后,便要使用,就如同人要吃饭,马要吃草,人无食则死,马无草则萎。”
“第八卦,水地比,比者,和也,各取所需之后,则万物皆和,各行其道,天地自然循环通畅……”
诸葛亮回忆着,思考着,心目中的木马动力也逐渐成型,如何引导天地之力,如何储存天地之力并利用这些力量来驱使木马行动,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
至于阵图,诸葛亮已经非常精通,只需把不同的阵图组合在一起即可,想到这里,诸葛亮的眼里满是智慧、自信的光芒。
不过这也证明了荀彧马良的论断:天地之间存在精气这种能量,而这种精气似乎无所不能,不仅能让军士们修炼成内气,按照机关术指南上面所说,还能通过一定的方式用来驱动机关人。
想到这里,诸葛亮几乎激动得不能自已,急冲冲的就跑了出去,他有一种强烈的冲动,那就是把前期所有的想法全部变成现实。
“制作一个模型,只要这个模型真正能动起来,那以后的各种问题:精炼、材料等等都不是问题。”
………………………………
第277章 东征倭岛(1)
荀彧马良相视苦笑,貌似自己二人正在跟孔明讲述零陵的“大秘密”好木好,这小子倒好,一声不吭爬起来就跑,也不知道自己二人讲的话,他听进去了多少。
“呵呵!”马良干笑了一声。
“有什么样的师兄,就有什么样的师弟,古人诚不欺我!”荀彧抚须感叹,旋即拿起桌案上的文书,若无其事的开始批阅起来。
“同感!”马良抚须而笑,起身如厕去了。
却说赵力离开政务厅,完全没有料到就这么一会儿功夫,自己手下三人就弄出来一个震惊后世的惊天变革。
和唐欣说了一声,赵力踏上白云直奔青州而去,东征倭岛虽然重要,但有一流名将甘宁出马,赵力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担忧。
反而心里一直悬着的那一根刺更让赵力感觉不除不快,虽然没有确切的情报,但赵力一直都感觉到北方草原肯定出了大问题,所以安排黑山军和泰山军各自支援吕布和公孙瓒,并不是赵力一时冲动之下的决定。
赵力不知道的是,他还是忽略了一个问题,一个很大的问题,白云侦骑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样发挥出重大作用,将半个草原监控在视野之下。
很多时候,大自然的威力并不是人力能够抗拒得了的。
要知道北方草原一到冬天,地面温度就达到了零下二三十度,更不用说那几百米的高空之上了。
几百米上千米的高空,不仅有严寒,更有凛冽的罡风,那白云飞在天上的确没半点问题,有问题的是坐在白云之上的人。
无论穿多厚,乘着白云在数百上千米高的高空之上飞行,那滋味可想而知,所以无论是吕布还是公孙瓒那里的白云侦骑,最大侦查范围能达到两百公里,就已经是极限。
想要达到更远的地方,除非赵力这样武功高强之人,能用内气抵御严寒,或许能深入草原查勘一番,但那些普通军士,明显不太可能。
但是两百公里的巡逻范围,对于偌大的草原来说,也就是毛毛须须而已,所以尽管铁木真在草原上折腾得天翻地覆,差不多已经一统草原,吕布和公孙瓒恁是没有得到半点消息。
赵力不知道这些,所以虽然做出了相应的应变措施,却也没有太过重视,压下了心里的那点不安之后,一路优哉游哉的直奔泰山而去。
他并不担心泰山军不能到达右北平,以曹操的智商,自己把泰山这个产粮地无偿送给他,相信曹操只要不傻,就不会和泰山军为难,再说赵力此举本身就占着民族大义。
话又说回来,以曹操目前的实力,想要为难泰山军,恐怕自己也会元气大伤,曹操不会傻到这个程度。
至于袁绍,他已经被赵力打怕了,轻易不敢撸赵力的虎须。
再说赵力那封热情洋溢的檄文,已经广告天下,以袁绍好大喜功的性格,对于泰山军借道驻边一事,也同时广告天下,并大义凛然的声明要提供部分粮草支持。
至于多大部分,那就只有天地良心。
赵力接到袁绍檄文之后笑了很久,说实在话,袁绍这玩意儿虽然有些不堪,但在这民族大义方面还是比较靠谱的,这也是他不多的闪光点之一。
虽然袁绍自己没有把百姓们的死活放在心上,也没有亲自出马抗击外族的心思,不过这种顺手而为,又能争面子又能挣名声的好事,他怎么可能错过?
所以即便账下的郭图、许攸等人竭力劝谏,袁绍也毫不犹豫的批准了泰山军借道的事情,并且广告天下声明自己的立场。
……
泰山的百姓看起来有些忧虑之色,赵力一路走来,听到百姓们议论最多的事情莫不是泰山军主力的离去。
大致了解了泰山百姓的生活情况,见泰山百姓在曹操手下将士的安抚之下,虽然对于泰山军的离去略有不安,却也没有太大问题,生活也逐渐安稳下来,赵力便放下了担心,踏上白云直奔东方而去。
他并没有直接去吕布或者公孙瓒之处,按照往常的习惯,这大冷天的,即便草原有异动那也是开春之后的事情了,现在过去也只能待在城里挨饿受冻,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茫茫大海之上,波涛起伏,水天一色,让人顿时心胸宽广了许多,唯有那有些腥咸的海风让人略有不适。
无论前世今生,赵力都没有这样实地见识过大海的广阔,一时间竟然有些无所适从,不辨东西。
让赵力意外的是,本来还不知道去哪里寻找甘宁,就见到远远的有一支船队航行了过来,更让赵力意外的是,还居然就是甘宁的船队。
“这也太他妈巧合了点!”赵力一边感叹一边嘀咕着。
不过算了算时间,甘宁接到自己的命令,再组织人手,准备准备,到达这山东半岛附近在时间上倒也相差不多。
盘座在白云之上,赵力居高临下的看着越来越近的船队,看着甘宁依旧是那一身骚包的锦袍,昂首挺胸的站在船头之上,任由冰凉凉的海风吹动着他的衣袍。
清脆的铃铛声在风里飘荡……
“这二货还是这么骚包!还是这么喜欢故作深沉!”赵力笑着摇了摇头,让白云降落到甘宁船上。
“主公,您怎么在这里?”甘宁见到赵力到来,乐滋滋的跑到赵力身边问道。
“还不是为了逃避文若大哥的魔掌!”赵力没好气的白了甘宁一眼。
“哈哈哈!”甘宁听出了赵力的无奈,毫不顾忌的大笑了起来,翘起大拇指说道:
“主公果然是俺兴霸的偶像,我就说嘛,处理政事就该是他们那些文人的事情,要让俺去弄那舞文弄墨之事,还是杀了俺算了。”
赵力无语中……
“对了兴霸,你怎么带了四艘船就出来了?”赵力回头扫了一眼,有些迷惑的问道。
在赵力的想法当中,甘宁应该是带着二三十艘大船,甲士千万,旌旗林立,这才符合远征的形象嘛。
“主公不是要打倭寇么?”甘宁惊讶的看了看赵力,挠了挠脑袋不解的说道。
“是啊,可是你带四艘船,能装多少人啊?”赵力直接无语了。
“一千人啊,算上水手的话都有一千五百人了,这还不够么?”
“二货果然还是二货!”赵力心下暗忖着:“带着一千人就去征服倭岛,好歹那倭岛上也有大百万人好吧,不过这事儿也就甘宁这熊孩子能做得出来了!”
“兴霸啊!”
赵力有些无奈的说道:“你知道倭岛啥情况么?”
“知道啊,不就是些矮矬子么!我说老大啊,我带了一千内气军士,已经很看得起他们了好不?”甘宁听赵力有些不满的意思,不由得叫起屈来。
“好吧,兴霸说得是!”
赵力无语中,他很想责怪甘宁几句,奈何这命令是自己下的,还说所有海军事宜自己一概不管。
“算了,这家伙就和程咬金一样是个福将,或许真让他这一千人征服了倭岛也说不定。”赵力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至于责备甘宁,那也无济于事,人都到这里了,就当是探探路,顺便找倭人进行一次真枪实弹的军事演习好了。
实在不行,以倭人使用的舢板,根本没有半点可能追上自己,等回来再带领大军踏平倭岛就是。
赵力想了想也就无所谓了,和甘宁走进船舱,闲聊了一会儿,喝了一杯小酒之后,这几日的奔波劳累在酒精的刺激下爆发了出来,赵力只得在甘宁的安排下睡了下来。
好在冬天的大海风浪不大,赵力就像是睡在摇篮里似的,感觉从来没有睡得这么舒心过。
次日起来,赵力走到甲板之上,见甘宁依旧那副骚包的样子站在船头,笔挺笔挺的身姿在寒风里纹丝不动,就像是雕塑一般,不由得有些好笑。
赵力摇了摇头,也懒得去打扰甘宁装逼,兀自活动了一下筋骨,看着军士们在甲板上作对儿厮杀操练,演习各种水战技巧,一时间竟然看得目不暇接,兴致盎然。
他前世在电视上看到的水战,都是漫天的炮火,来到三国这几年,也都是陆地上的战斗,并没有见过古代水战的样子。
虽然古代水战也就那么几招,在没有互相靠近之前,要么就是火箭,要么就是火船,接近之后就要看谁的造船技术过硬了,一般都是互相撞一下,靠着自己船大船硬,先把敌人搞进水里再说。
等到两船靠在一起,也就只有真刀真枪拼刺刀了,但是船上拼刺刀和陆地拼刺刀又完全不同,毕竟受到地盘限制,船上拼刺刀要技巧许多,更加讲究彼此间的配合攻杀。
赵力看了一会,也明白了许多关窍,这时天色渐渐大亮起来,远处的天边,一丝血红挣脱了天地的限制,从海面上爬了出来。
一时间,天边的海面像是被鲜血浸染了一般,淋淋的波动着,而眼前的海面,却又黑沉沉的,平添几许恐怖之意。
几个呼吸之后,一个蛋黄般的东西拱出海面,散发着柔和的金色,整个天地似乎一下子明亮了起来。
赵力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感受着、体会着,似乎心里的某种东西正在酝酿,正在生根发芽,继而茁壮成长起来。
顺手拿起靠在船舷边上的长枪,赵力悠悠的闭上眼睛,手里的镔铁亮银枪像是突然间拥有了生命,极速的戳刺起来,带出无数的残影。
残影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渐渐形成了一个球状,就像是那天边正在升起的初阳一般,柔和而又唯美……
“去!”
赵力轻喝一声,那唯美的球形似慢实快的扩大起来……
“不好!”甘宁听到身后的异动,一个闪身到了赵力身前不远处,手里的双戟划出一个半透明的八卦形状,挡在赵力枪影之前。
………………………………
第278章 东征倭岛(2)
“噗噗噗……”
“噗噗噗!”
一阵阵密集的声音响过,甘宁凌空倒飞而出,噗通一声掉进了大海之中。
“幸好只是试招!”赵力这时也醒转过来,伸手抹了抹额头上的虚汗,看着甲板上目瞪口呆的军士,一时间尴尬不已。
“幸好没有伤到人!”赵力悻悻的嘀咕着。
“哎呀,老大掉下海里去了!”一个机灵的军士终于反应过来,忙不迭的扯了一捆绳子,跑到船头上,寻着了甘宁的位置,把绳子扔了下去。
不多会儿,甘宁兴冲冲的顺着绳子爬了上来,也不管身上湿漉漉的海水,饶有兴致的绕着尴尬无比的赵力转了一圈。
“啧啧!”
甘宁转到赵力正面,惊叹着说道:“主公真是天下奇才,这也能顿悟,对了主公,刚才这招是刚创出来的吧,有没有名字?”
“名字?”赵力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是啊,招式的名字啊!”
甘宁摸了摸脑袋,兴高采烈的说道:“嗯嗯,主公既然是看日出才琢磨出来的招式,就叫日出好了!”
貌似取了一个了不得的名字,甘宁浑不在意的身体抖了抖,抖落了满地的水渍,就像是落水狗刚刚到了岸上,然后……
赵力情不自禁的笑了笑。
“怎么样主公,俺老霸取的名字厉害吧!”甘宁明显误会了赵力的意思,不过赵力根本不可能把心里话说出来,否则非得让甘宁暴走不可。
“嗯嗯!”
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赵力忙不迭的点了点头,“兴霸这名字着实不错,不过主公我还有更好的名字,嗯,就叫……”
说道这里,赵力貌似才发现,自己取名字的水准估计比甘宁这家伙也高不到哪里,只得顺口说道:
“算了,兴霸难得给我取个名字,日出就日出吧!”
“这就对了,主公,不是俺老霸自夸,这取名字的本事,恐怕文若那家伙也得逊我一筹!”甘宁完全没有自觉的意思,那粗大的手掌在胸口拍了几下,顺着杆子也就爬了上去。
“呵呵!”赵力嘴角抽了抽。
“对了主公,刚才这招您用了几成力道?差点我就没能接下来了!”甘宁兴趣上来了,就他这样满脑子暴力的家伙,对于这样厉害的招式,肯定兴趣极大。
“几成?”赵力沉思了一下。
“当时我也没有注意,现在回想起来,应该用了两成力道!”赵力也有些不确定,毕竟当时在顿悟之中,或许力量的发挥有些超常也说不定。
“两……”
“两成?”
“两成力道就把俺老霸干水里去了?主公,主公您确定没有弄错?”甘宁一叠声的叫了起来,仿佛受到了什么重大打击似的,一副失魂落魄、食欲不振的样子。
“额!”
见到甘宁貌似有些接受不了的样子,赵力赶忙改口,装模作样的沉思了一下说道:“不对,好像用了五成力道,再加上可能顿悟状况之下,力道有所超常发挥……”
赵力说道这里,用眼角的余光偷偷瞄了一下甘宁,却见这家伙已经从打击之中觉醒出来的样子,满脸的严肃,不住的点着头。
“嗯!”
“嗯!”
赵力目瞪口呆的看着甘宁,这家伙居然神经质的嘀咕着,浑身上下有一种莫名的意蕴散发而出。
突然,甘宁像是受到什么刺激似的轻轻跃起,一个空翻,像只蜻蜓一般轻轻的点在船头尖角之上,身上背着的双戟被顺手抽了出来,整个身体以一个古怪的姿势站立着。
一股股莫名的意蕴,随着海风轻轻浮动开来,越来越强烈……
军士们莫名其妙的看了看甘宁,又看了看目瞪口呆的赵力,不知如何是好。
“居然就这样晋升真气境了?”赵力摇了摇头,这家伙还真是的。
这种情况赵力哪里还看不出来,甘宁这是在晋升真气境了,不过甘宁在内气九层停留了几年,积累已经足够,突破本来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差的也就是一个机会而已。
而现在这个机缘到了。
原来天地之间精气不足,即便是赵力的老头儿师傅和师伯左慈那样的神仙中人,也只能在内气境巅峰苦苦挣扎,但现在天地精气充盈,三国历史上这些有名的武将,恐怕大都已经晋升了真气境。
特别是左慈那种人物,只怕一旦晋升,直接达到真气二三层也不是不可能,虽然自己很久没有见到两个老头儿了。
不多会儿,甘宁周身蔓延而出的意蕴逐渐的平息了下来,甘宁却像是陷入了顿悟之中,并没有立刻清醒过来,手里的双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