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临天龙-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有什么紧要事情?”

    高升泰神色不甚好看,待见到段正淳后,不免益发阴沉,只冷笑一声,旋即便拂袖扬长而去,留下神色稍显尴尬的段正淳僵立原地。

    且不说高升泰那无礼的态度,单单临走时那意味莫名的冷笑,便令段正淳心中火冒三丈,几乎想追上去直接将高升泰格杀掌下。不过这念头也只是在心里一闪而过,倒不是段正淳武功不及高升泰高明,而是大理城周遭上关、下关的戍戎兵马几乎都在高家掌握之中,而且那乌蛮诸部也都全听从高家号令。段正淳却是不敢图一时爽快,却让整个大理国都陷入兵灾之中。

    且将心头怒火暂且按捺下来,段正淳继续前行,在御书房中拜见了皇兄保定帝段正明。

    段正明年约五十岁许,相貌儒雅,慈眉善目,虽然贵为一国之主,身上却没有多少颐指气使的威严,见到兄弟走进来还起身迎接:“这么晚了淳弟你还进宫,莫不是接待宋使又生出什么变数?”

    段正淳摇头道:“皇兄放心,大宋使者被安排进天龙寺,有族中长者居近照顾,负责警卫的也都是咱们亲族子弟,没有什么意外。是了,高升泰他这个时辰进宫来想做什么?莫不是还想在接待大宋使者这件事上做什么打算?”他心恼高升泰刚才的无礼和跋扈,连爵位都不称,直接喊其名号。

    段正明闻言后苦笑一声,叹息道:“也没有什么新的说辞,不过是说那大宋国虽然强大兴盛,但咱们大理偏南一隅,自成格局,没有必要委屈自己去做大宋的臣僚藩属,劝我不要接受大宋皇帝的册封。”

    “自成格局?哼,成得自是他高家格局!”段正淳冷笑一声,说道:“皇兄,这一路从镇北关到大理城,我陪伴大宋使者南下,耳闻目睹,咱们大理虽然与大宋疏离日久,但是各部族依然将大宋视作天朝上国,积威影响甚重。那高升泰心怀不臣,对此自然忌惮得很。咱们只要受了大宋册封,他纵再有什么筹划,也要心存忌惮,即便真的悍然自立,那也不是大理国的正统,咱们段家人自能名正言顺前往大宋请援,号召大理国各部族群起讨逆!”

    段正明仍一脸沉重道:“这些我何尝不知,只是方才高侯爷言辞激烈,却让我心绪有些难安。”

    听到兄长的话,段正淳叹息一声,他这位皇兄宅心仁厚,的确是位仁君,唯有一点不好就是有些瞻前顾后。如今大宋使者都已经到了大理城,还有什么可犹豫的?难道高升泰真敢当着大宋使者的面作反自立?若此事不成,那么他们兄弟这一招绝地反击真的只能算是一桩笑柄了,从此后益发被高氏玩弄于股掌之间。

    “皇兄,今日我去天龙寺拜见了本因方丈,方丈讲起寿辉大哥近来病情有所好转,只是到夜阑人静时,仍然不时大喊‘高氏杀我’,难以入眠。”段正淳沉声道:“咱们段氏一家在这天南一隅,名为贵胄,却也不过是插标卖首,不由自己。皇兄你现在还有什么好犹豫?难道真要等到日后见着誉儿也如延庆一般被人苦苦追杀,死于刀兵之下?”

    听到这一番话,段正明脸色也益发难看起来。杨氏叛逆,杀掉他们的伯父段廉义,便连段廉义的独子段延庆都不放过,一路衔尾追杀。随后高氏平叛,拥戴他们的堂兄段寿辉为帝,然而高氏却因匡扶社稷之功日渐跋扈,段寿辉惶惶不可终日,堂堂大理皇帝竟然被高氏威逼压迫患了失心疯,只能出家为僧,于天龙寺静养。段正明继位以来,高氏跋扈不减,兄弟两个也是筹划良久,才痛下决断准备引大宋为援。这会儿听到段正淳旧事重提,段正明心中些许彷徨荡然无存,断然道:“臣属大宋,接受大宋册封,这事绝不更改!”

    见皇兄终于稳了决心,段正淳放下心来,转而又说道:“我入宫来,还有一件旁的事要与皇兄商议一番。”当下便将自己的打算跟段正明讲了一讲。

    段正明听过后沉吟道:“一阳指乃是咱们段家根本传承,贸然传于外人,祖宗家法难容啊?”

    “祖宗泉下有知,是想要看着子孙们抱着一阳指诀死在刀兵之下,还是想看到咱们段家传承有后,累世不绝?”段正淳又苦口劝道:“诚然,就算将一阳指传给端王爷,于咱们段家处境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但是结下这样一份授业的情谊,假使日后段家真的不容于大理,举族内附大宋,有端王爷这样一位大宋宗亲照应,想要重新立足,也会多了许多便利。”

    虽然段正淳言辞恳切,段正明一时间却仍难下决断,斟酌良久只说道:“这件事太紧要,你我兄弟两个实在难做出决断来。明日咱们去天龙寺请教族中长老,请他们拿出一个主意吧。”

    ――――――――――――――――――――――――

    忽然觉得,好人也是分很多种的,段誉的善,不是人家不领情,而是不需要。不需要,接受了反而是负担。
………………………………

051 上关花

    夜已经深了,赵佶即将睡去之际,忽然有侍卫敲门进房。那侍卫将一件纯金打造的、约莫婴儿手掌大小的护命锁牌递给赵佶,说道:“今天白间钟姑娘将自己这件配饰送去当铺典当,小人自作主张将之赎了回来,只是担心钟姑娘或会觉得尴尬,因此一直收在自己身上,现在交给王爷。”

    赵佶闻言后,思忖片刻,才想起白天在大理城街道上钟灵虽然见了什么都觉新奇,却甚少买些什么,如今才知道原来这小姑娘是因为囊中羞涩,却又不好意思跟自己说,所以悄悄将自己的贴身佩饰给典当了。又仔细一想,钟灵送给自己那香囊,多半是用典当的银钱买来的。

    一念及此,赵佶不禁嘴角泛笑,问了侍卫赎回这小金锁的花费。将银钱还给侍卫后,赵佶将这金锁收了起来,准备等个合适机会再还给钟灵。小姑娘自尊心颇强,若就这样当面还给她,只怕要益发觉得尴尬。

    连日奔波赶路,难得有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经过一夜休息,第二天起身的时候,赵佶精神再次恢复旺盛。镇南王府的下人们虽然不及汴梁城中端王府里服侍的合心意,尤其没有梁师成这样一个几乎肚子里蛔虫一般的人听用,赵佶总感觉有些不适。不过他也未必一定事事都要别人代劳,而且这些夷人女子侍女们含娇带羞,哪怕只单纯当做一道风景来看,也比使团中那些粗豪大汉要赏心悦目些。

    一大早没有见到段正淳,不过段誉却在赵佶起床后不久就过来了,兴致极为高昂的模样,见面后便开口问道:“端王爷,你可是准备好咱们现在就往上关去?上关繁花,清晨时去观赏意趣最佳,此时朝阳初升,那繁花浸淫着露珠水汽,最是娇艳。若再过上一会儿,骄阳照耀,反倒蔫蔫的没了什么神采。”

    见段誉如此热情,赵佶暗道一声惭愧。昨夜他答应了段正淳的提议,只是随口一说,倒也没有当做一件正事放在心里。毕竟他这次来大理国要做的事情不少,上关赏花在他心里却也不算一件正事。不过段誉热情相邀,若直接拒绝的话反倒有些不恭敬。赵佶去征求了乔峰和钟灵的意思,这两个人,乔峰昨夜与段正淳的一阳指切磋一场,可以说是夙愿得偿,这会儿要去哪里自是无可无不可。至于钟灵,自幼过得冷清日子,少有机会游览繁华景致,因此兴致相当高昂,早饭都来不及吃,便催促赵佶早早起行。留下两名侍卫前往天龙寺向其余几位使臣交代一下自己的行踪,赵佶等人便在段誉的引领下前往上关。

    所谓上关,乃是大理城北面苍山当中一处兵关,是扼守大理城进出门户的一道门户。赵佶等人昨天便途径此地,不过因为仪仗队伍前后簇拥,倒也没有什么闲情观赏风景。今天得了清闲,眼见到繁花似锦,游人如织,倒真是一幅难得景致。段誉头前领路,一路上指着山道两侧盛开繁花跟众人讲解,如数家珍,不时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一些典故,就连乔峰这种对花艺之道并不上心的人都听得入神,言谈之间对段誉好感增加不少。赵佶见状,不禁有些吃味,想起自己拉拢结识乔峰时,挖空了心思作悲天悯人状,言谈举止之间都小心翼翼。果然天生主角模板在身的人,做什么都是事半功倍的。

    不过钟灵小姑娘却因为昨天在大理城街上并不愉快的相遇,对段誉不甚感冒,尤其因为随手摘了几朵鲜花把玩,被段誉纠缠着讲了一通花草类皆有灵性生命,更是不耐被说教,冷着脸避开段誉,待在赵佶身边不再往前凑。

    赵佶千里迢迢赶来大理,自然不是为了赏花看风景这么简单,因此对段誉滔滔不绝讲的那些也并不怎样感兴趣,只是限于礼节性的回应。他反而对大理城周遭的地势更加感兴趣,大理城周遭群山环绕,上关、下关两道关口门户更是有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虽然不及汴梁城那般繁华,但形胜之处却犹有过之。赵佶自然不相信腐儒所谓“江山永固,在德不在险”的说法,其实汴梁城作为大宋的首都,本身就不是最合适的,哪怕不需要有多么领先时代的眼光,就算在当下这个时代里,也有许多人意识到这一点。只不过这当中似乎有什么忌讳,被当做禁忌一般的存在。

    抛开这些暂时无用的思绪,赵佶转而跟钟灵谈论起那大理城南面的无量山。赵佶自己本身的地理知识比较匮乏,原本以为到了大理国,无量山就近在咫尺了。直到进入大理国找人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无量山还在大理城往南近千里之遥,可不是一两天就能到达的。虽然路途有些远,不过既然走到了这一步,那么无论怎样,赵佶都要抽时间过去一趟的。

    在山道上,赵佶居然偶遇了蔡京等人。他们在大理国一干文臣的陪伴下,也来观赏这上关繁花,且已经在半山腰的观景亭里摆开了宴席。文臣们之间交流比较顺畅,虽然份数两国,但有诗词歌赋做桥梁,唱和应对一番后相处起来便益发融洽。两国文臣们见到大宋端王爷与大理镇南王世子相携走来,不禁全都起身相迎。

    赵佶虽然不好这文人词会,不过既然遇上了那也须得应酬一番,便请段誉一起入席。文人们相聚,所谈无非风花雪月,尤其在这繁花簇拥的上关山道。蔡京等一群大宋文臣们自是才情横溢,不过大理这些臣僚们都精通词律。虽然不与中原沟通日久,但是大理国也奉行科举取士,以僧人读儒经取士,被称作释儒。席上众人临风把酒,饱览美景,酣饮至浓处,自然有一些精妙的诗词唱和。

    众人兴高采烈时,蔡京却以目示赵佶,两人离席走到偏僻处,蔡京对赵佶说道:“王爷,那高升泰昨夜前去拜访我,讲了许多话。我听他言辞之中,似乎希望咱们大宋能支持他成为大理国主。我也是听了这位善阐侯的讲述,才越发明白如今大理国中这段家处境委实艰难得很。”

    赵佶垂首道:“那蔡学士你是怎样打算的?小王离京时,就得管家叮嘱,我本身就没有出使外国的经验,自然一切唯蔡学士你马首是瞻。”

    蔡京叹息一声道:“这大理国不拘哪个做主,对咱们大宋而言,其实区别都不甚大。只是这一遭咱们出使的不凑巧,段氏得其名,高氏得其实。官家这册封的诏书自然是不容更改的,只是目下这时节拿出来宣读,却非最合适。所以,我打算借着大理国朝廷也在踟蹰不定的这段时间里,咱们兵分几路在这大理国深入了解一番。毕竟,诏书只要一宣读,大理就算咱们大宋的藩属了,日后国体若有变数,大宋少不得要出面干涉。咱们多了解得一分,日后要应对变数自然也就多得几分把握。”

    蔡京的提议,赵佶自然应允,如此他便有了名正言顺的机会前往无量山。不过蔡京话里的意思,赵佶也记在了心里。毕竟日后如果大理国出现变数,或许就需要自己来做主意要如何应对了。赵佶在这里跟蔡京又商议了一会儿,讨论一下要对大理国哪些方面加强了解。

    等到两人商议完,那宴会才进行到中途,其时段誉吟诵一首诗正在席上传诵。传到了蔡京这里,他低吟几遍后便笑着对赵佶说道:“这位镇南王世子诗作倒也工整,只是多了几分匠气。王爷您久无大作问世,有没有雅兴赋诗应和一场?”

    赵佶笑着摇头道:“诗词之道,许久不碰了。勉强作来,贻笑方家。”终究不愿动笔。

    蔡京见状,始确定这位端王爷当真是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若按照以往汴梁城所传的老印象,可绝不会这般沉稳收敛。回到席上,赵佶见乔峰和钟灵都对宴会上的话题兴致缺缺,索性便直接告辞离开。段誉却正在兴头上,见赵佶要离开,一时有些两难。赵佶便也不要他作陪,自己与乔峰等人先回了镇南王府。

    刚刚回到王府,段正淳便迎了上来,笑着对赵佶说道:“昨夜听端王爷讲起对武功一道兴趣颇高,我今早去天龙寺征求了族中老者的意见。若端王爷现在有闲,可愿同我一起前往天龙寺一行?段家在武学一道也颇有些传承,若端王爷有志于武学,便请族中长者指点一二。”

    赵佶听到这话,心中不免一突,段正淳这话的意思莫非是准备把段家一阳指教给自己?这念头一出现,他心里顿时火热起来:“固所愿,不敢请耳!”
………………………………

052 六脉神剑

    与段正淳一同前往天龙寺的路上,赵佶忍不住浮想联翩,患得患失。他也不只一次旁敲侧击询问段正淳自己会被指点什么,不过段正淳只是笑而不语,只道到了天龙寺之后就明白了。

    天龙寺又名崇圣寺,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自从成为大理国国寺之后,经过大理皇室长达百余年历代帝王坚持不懈的翻新修葺,益发堂皇壮观,美轮美奂,比起中原许多佛门圣地都犹有过之。那林立的殿堂佛塔,雕梁飞檐,无不美得令人目不暇接。不过眼下赵佶的心思根本不在领略景致方面,越走进寺中,心里越发杂念丛生。

    年轻的知客僧前来迎接,段正淳虽然贵为王爷,不过也不敢在这天龙寺里摆谱,应答之间极有分寸礼数。赵佶跟在段正淳身后,强自按捺住涌动的心情,一路跟在段正淳身后往寺内深处行去。

    那知客僧并没有带领段正淳和赵佶前往寺内正殿,而是一路往内行,穿过长长的走廊,直到一座淳朴的木造阁楼前才止步道:“老祖与方丈已经在房内等候多时,便请镇南王与大宋端王爷一同入内吧。”

    段正淳闻言后,面色一肃,延请赵佶一同向前,轻叩房门,待房间中传来回应声,才推开房门迈步走进房间中。

    事到临头,赵佶反而生出了几分淡定。他虽然久闻大理一阳指之名,但也明白,自己半点内功都无,就算是现在学到了,也不可能即刻就成为高手。就连段正淳浸淫一阳指数十年,却仍然无法发挥出一阳指所有的精妙,仍然不是乔峰的对手。有了这想法之后,赵佶心思变得豁达一些,无论是否能够学到一阳指,也不再看得那么重要。

    走进这房间中,赵佶双眼环视一周,发现房间中并无过多摆设,只有一方香案,几个蒲团。人也不多,一名老僧垂首站立着,旁边却又有一个僧人面壁而作,虽然瞧不见相貌,但观其脖颈之间的褶皱,便知年纪应该很大了。

    段正淳上前见礼,并为赵佶介绍。赵佶才知这站立的老僧便是本寺方丈,同样出身大理段氏,辈分还属段正淳叔父辈的本因方丈。得知此人身份,赵佶连忙上前见礼,不敢失态。无论是年纪还是身份,这老僧也都值得敬重几分。至于那位面壁而坐的老僧,就连段正淳也不识得他的身份,目露茫然。反而赵佶,心中倒生出几分猜测。

    众人站定,那面壁僧人缓缓转过来,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老脸。这一张脸上无甚表情,好像风干树皮一般,但若仔细看去,在那皱纹沟壑之间似乎又有生机勃发。老僧没有开口,本因方丈便出声介绍道:“因要接待贵客大宋端王爷,枯荣师叔闭关已久,今日也破例出关。”

    听到这老僧身份,段正淳面色一肃,连忙大礼参拜下去,旋即才对赵佶解释道:“枯荣长老乃是我段家德高望重的老祖,如今已经是我段家当中辈分最高的长者。”

    果然这老者乃是枯荣大师,面对这样一位人瑞,赵佶也不敢怠慢,连忙作揖道:“小王见过枯荣大师,叨扰之处,还望大师见谅。”

    枯荣大师缓缓睁开双眼,却没有寻常老者那般浑浊,一双眼珠仍然神采奕奕。他凝望赵佶片刻,缓缓点头道:“老僧年迈,不便起身见礼,还望端王爷包涵。”

    “不敢不敢。”赵佶见这老僧虽然年迈,但说起话来中气十足,精神也矍铄得很,那里是一副老朽难动的模样。不过这些想法自然不会宣诸于口,他虽然没有早知段正淳打算传给他一阳指的事情,但这当中的隐情考量也能猜到一个大概。老僧心里纵有些怨气,那也是正常的。

    枯荣大师看了赵佶半晌,说道:“我观端王爷血气流转充盈畅通,调养得宜,不似寻常人一般或多或少都有些阻塞凝滞之处,该是有高人相助疏通经络?老僧心里有个疑问,端王爷出身已是贵极,一令宣出万人臣服,为何钟情于匹夫之勇的武功小道?”

    赵佶见这老僧远远看了几眼,就将自己身体状况看得透彻,心中不禁有些钦佩。听到这问题后,认真思忖片刻后才回答道:“小王自幼体弱多病,十天里倒有六七天病痛缠身,后来得遇一名武功高手为我疏通经络,才渐渐康健起来。也因此,对锤炼体魄、培精养元的武功一道存了好奇。在汴梁城里结识了一些武林中的朋友,全都对大理段氏武功传承推崇备至,这番得到机会出使大理,确是不想错过这个机缘。虽然不奢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道行深厚的武林高手,只要能体魄强健,明性知命,于愿足矣。”

    听到赵佶这一番剖白,枯荣大师垂下眼帘沉吟片刻,才又开口道:“我段家传承武学一脉,虽然算不得多么惊人技艺,但也是祖宗穷极心力为后代子孙留存下来安身立命的根本。原本断无可能传给外人,但端王爷即是非常人,这次便破例一次。只是老僧希望端王爷能答应我一点,今天你在寺里学到任何武功,日后都不可传给第二人。还有就是,希望端王爷能记得这一份情谊,日后若有机会,能够帮庇我段家子孙一二。”

    老和尚这些要求都是应有之意,赵佶自然不会拒绝,闻言后只点头道:“长老请放心,今日寺中所见所闻,入我心中,绝不外泄。并铭记段家传功之惠,日后若有用得到小王的地方,自是义不容辞!”

    听到赵佶的回答,枯荣大师才满意的点点头,对本因方丈和段正淳说道:“你们且先退出去,我传于端王爷的武功,虽然也是咱们段家传承,但你们却还不够资格得知。”

    听到这话,段正淳心中顿时一奇,那一阳指他自幼便练习,怎么还会不够资格得知?莫非这枯荣大师要传给端王爷还是段家传承的另一份神功?只是什么样的武功竟然连他这个镇南王都还不够格知道?虽有满腹疑问,段正淳却不敢拖延,即刻便与本因方丈退出了房间,并且将房门紧紧关上。

    房间中,赵佶原本已经平静下的心绪再次紊乱起来,原本他也以为自己这次来到天龙寺,多半要学到段家的一阳指,不过听枯荣大师的语气,要教给自己的武功又比一阳指还要重要得多,莫非……

    枯荣大师待那两人离开后,便翻身而起,从蒲团下抽出数个卷轴,同时一脸凝重对赵佶说道:“我今天要教给王爷的,乃是我们段家最高深的武学六脉神剑经。这六脉神剑单从对敌交战的威力而言,犹要胜过一阳指数倍,玄妙变化也比一阳指精妙数倍。这一门武学因为威力甚大,因此一些不入空门的段氏子弟都不得传授。王爷学到这六脉神剑后,希望你能持心光明,若要用到时,须慎之又慎的考虑一番。”

    赵佶早已经惊诧得说不出话来,原本他以为自己只会学到一阳指,却没想到枯荣大师竟会传给自己六脉神剑!这感觉就好像是中了双色球,兑奖的时候才发现一次买了上百注!

    枯荣大师两脚一踏,身躯已经腾跃起来,半空中变幻身形,不旋踵便将六脉神剑剑谱悬挂在房间中。身手之敏捷,不知又比年轻人快捷了多少。

    落地后,他持起一根信香两手一捻,然后抛射到香炉中立住,接着对赵佶说道:“六脉神剑所有心法尽在图卷之上,老僧便与端王爷约定三炷香的时间。希望这三炷香的时间内,王爷能够将所有心法变化了然于胸。非是老僧不近人情不与王爷讲解,只是这六脉神剑经便连老僧也不曾练过,一切玄妙只能依靠王爷自悟了。”

    说罢,枯荣大师便穿窗而出,留赵佶一人在房间中。

    早已经等候在外的段正淳见枯荣大师出了房间,便上前问道:“长老,不是说好要传授端王爷一阳指?”

    枯荣大师望了段正淳一眼,说道:“你晓得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