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道独仙-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湘西龙虎山上炼丹的中年道士手中的浮尘轻轻晃动,遥指北地。
    故郡之中衣衫破旧的老道士忽然消失在闹市之中。
    拉着麦芽从皇宫中悄悄逃出来的余老头还来不及喘口气,忽然心血来潮,掐指一算,顿时脸色一变,怪叫道:“李清白那老匹夫不要命了,你们这群年轻人跟着凑什么热闹,这下可好了,大事要不妙了,老头我得提早准备去了。”
    
    李青牛忽然站起身来,朗声说道:“借剑一用!”
    话音刚落,灵溪身后的太阿剑陡然颤动,猛地拔剑出鞘,直冲而去。
    天上的百丈法相已经全然消失,一举顿入人仙境界的宋甲岁渐渐睁开眼睛,没有来的轻轻一笑,看向远处那道愈发浑厚的气息,心中明白那人怕是早已踏入人仙境界了。
    早前在大明崖相遇之时,两人还不过看看踏入一品境界。
    如此天赋,无愧南李北宋的名头。
    此后的江湖,便是最少有三位陆地人仙境界的高手了。
    这一战,无论胜负,注定要名动天下。
    剑气近。
    宋甲岁丝毫不惧,袖揽乾坤,扶摇而上。
    大战一触即发!
    
    
………………………………
第183章 秋场点兵
大乾尚武,尤其是每逢国之大事,必要在秋场上召集士卒来一场声势浩大的点兵,打从诸位藩王进京的那一刻起,乾京西北广袤无比的秋场之上,就搭建起一座雄伟非凡的点将台,左右两边分别是高高入云的阅兵楼,除却朝中上了辈分的大臣,能受到邀请来这里的,余下皆是各地的藩王和权贵,此前已经早已有大内的高手从乾京出发,往九州各地去了,如今大世之争掀起,心怀不轨的大有人在,乾帝想要河内安稳万事太平,有些事情势在必行。
直至此时,就算再不通晓事理的人也能明白,皇帝只是借助太后寿辰的幌子,将众人集结在乾京,显然有大事商议,议事的地点便是这秋场之上,天还微亮,便有人陆续往秋场赶去。
年逾花甲的老天师和龙象寺一位不出世的老和尚并肩而来,清逸仙风,高冠博带,出尘不已,原本应该最晚到场的老人却是早早来到这里,让此前就已经来到的一些晚辈顿时喘喘不安,朱邺水却是打心底的喜欢这个和善的老人,所以他和一帮世子打了声招呼,便往老人身边走去,朱家老爷子年轻的时候也时常来乾京,便和这个老人交往颇深,朱邺水此前也多受他的照料,自然要来行个礼。那老和尚一身暗金色袈裟,看上去材质不凡,眉目有些花白,看不出深浅,越是这样越让人不敢轻视,试想能和老天师走在一路的能是什么简单角色?
袁老天师看见远处走来的年轻人,笑着说道:“你这毛猴子,来乾京也快十天半月了吧,也不知道去看看我这老头子,成天里和那些败家子混在一起,亏得你爷爷也放心放你一个人来乾京。”
朱邺水难得有些羞赧,抬头看向老天师,笑意温醇的说道:“袁爷爷教训的是,不过小子天生就是个败家子,家里老爷子也常说没对我抱太大希望,还说汾水偌大家产,若是让我个挥霍干尽了那才叫真本事,袁爷爷是明眼人岂会看不出来,小子一个高粱子弟,越是骄奢淫逸,旁人越是安心,大家都安心了,这日子才能太平。”
袁天师听了他这番胡搅蛮缠的话,反而哈哈笑道:“汾水朱家出来的,哪里有一个草包,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便知,旁人不知你这皮猴子的深浅,老夫岂会不知道,方才我见你眼神躲闪,似乎在躲着什么,怎么见我来了,就赶紧凑了过来?”
朱邺水被戳破心思,也不觉得尴尬,腆着脸笑着说道:“袁爷爷慧眼如炬,小子这点心思还是瞒不过您,不过您也别总是喊我皮猴子,小子这身肥肉,哪里有半点猴子的影子。”
老天师笑了笑,摇头说道:“别贫了,是不是又遇到濮阳那丫头了,你说你姑姑给你订下的婚事,又岂能儿戏,成天躲着也不是个办法。亏得人家不在乎这些,不然你这样让人家女孩子脸往哪里搁。”
朱邺水赔笑着不说话,老天师也自然没有教训他的念头。
陆陆续续有人往秋场走来,皆是京中闻名的人物,老天师和老和尚已经往高阁之上走去,朱邺水自然不会腆着脸跟过去,而是一个人悄悄多了起来,今日大典,皇宫中的那些公主皇子们肯定都要过来,他可不想这时候被濮阳那疯丫头盯上,免得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了脸面。
好在直至点兵开始,也没有见到濮阳公主,朱邺水稍稍松了口气,目光看向远处缓缓骑行而来的数千士卒,皆是身披白羽轻甲,背负轻弩,高坐战马之上,气态不凡,百十骑一字排开,气势尤为惊人。
两边士卒之间留了一线路径,群臣从里面鱼贯而来,最后是身着紫金龙袍的乾帝牵着雍容的皇后出现在秋场之上,周围顿时想起了高昂的站鼓声,众将士齐声呐喊,一时之间秋场之上,声震云霄。
点将台上走出了一个佝偻的身影。
宫中首宦的童大家很少出现在人前,今日却换上了一件大红袍,双手捧着鼓锤,安静的站在一旁。
老天师登台之时看了眼身着红袍的宦官,眉头一蹙,却是和他站着隔了一段距离,接着又是数位手握大权的重臣陆续登台,直至最后,乾帝才出现在点将台上。
童大家双手递上鼓锤。
乾帝点了点头,转身开始擂鼓。
鼓响如雷,一时之间,天地再无其他动静。
点将台下,诸位将军身着重甲,单膝跪地,抱拳听令。
忽然一声令下,众多轻骑骤然拉紧缰绳,只听一阵响彻天地的嘶鸣声响起,诸军几乎在片刻间排列成阵,变换好队形,手中长戟拖动,在地上形成一道冲天的意气。
两个时辰的阅兵说长不长,说短也不断,除却朱邺水这样的世家子弟全然不感兴趣外,余下那些从未进京的权贵们此刻心里只剩兢兢战战了,都说大乾国力日衰,若不然北方也不会趁此动乱,可当亲眼见过这些气贯如虹的轻骑,这才念起那句名动天下的话,大乾铁骑甲天下,这才数千羽林卫,便已经如此气势了,如果放之战场之上,岂有一合之敌?心里还有别的心思的人赶紧低下头去,庆幸没有头昏脑热到当真信了北地那群人的承诺,就算大乾动乱,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灭绝,大乾铁骑一日未绝之前,谁能说稳胜他们?
阅兵结束,却没有一个人离开,朱邺水收敛心思,明白这才是真正的开始,乾帝把众人召集过来,岂会没有目的。
童大家从点将台后碰上一个物件来,锦缎覆盖,看不出模样。
乾帝抬头看了看天,自言自语道:“差不多是这个时辰了吧。”
老天师闻言掐指一算,点了点头,说道:“殿下也改回来了。”
“那就开始吧。”
乾帝看了眼远处的文武百官,氏族权贵,伸出手将人群里轻微的说话声压住,说道:“朕有一事,想与众爱卿宣告一下。”
是宣告,并非商议,乾帝刚开口便带着一股让人难以拒绝的霸道。
老天师仿佛早已知晓,老神在在,并不说话。
“西北动乱之事,诸位想必早有耳闻,宵小之辈也妄想图谋我大乾河山,太子当然已经率兵北伐,捷报已经传来,朕便让你们在这里等着太子归来,一来是为了庆贺,二来是为了宣布太子继位登基一事。”
话语刚落,石破天惊。
台下一众言官顿时面色发白,急忙跪地说道:“皇上励精图治,正值当年,何来退位一说,太子年幼,又岂能担此大任。”
乾帝仿佛早就料知如此,并没有开口,那群言官却也跪在地上,一时之间,鸦雀无声。 大道独仙
―――――――――――――――――――――――――――――――
第183章 秋场点兵
………………………………
第184章 倾覆(本卷终))
大乾立朝百年,在乾帝励精图治之下,九州之内大有河清海晏的太平气象,正值当年的乾帝突然提出退位让贤,却是让人措手不及,大殿之中除却那几位默不作声的老臣,余下朝臣皆是一脸茫然,显然就连他们都没有丝毫耳闻,北方战乱如火如荼,太子殿下就算资历尚浅,经此一役也足以写下辉煌一笔,或许乾帝的考虑也是出于此处,以他的风格来说,只等太子班师回朝之时,便是太子登基之日。
只是未免太仓促了点。
先帝正值壮年,如此退位让贤,让人琢磨不透。
帝王家的事情向来让人琢磨不透,那便不去琢磨,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只要朝中有几位肱骨老臣相助,便是乾帝就是撒手而去,也出不了多大的乱子。
相比于宫中凝重的氛围,西北之地更是沉重至极,无数的探子往北方赶去,大小的情报传递到有心人的手中,然后化作一条条看不见却依旧清晰的线,明里暗里,交错纵横,北方战事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一人一卒,前朝覆灭已久,却依旧活在某些人的心中,乾帝就此放手让太子领兵,未必没有斩草除根的想法,明里暗里的博弈,是无数流淌的鲜血和罪恶,于天下大势来说,哪怕是李当然这样的太子,也不过是这天地棋盘上较为瞩目的几枚棋子罢了。
就在所有人的目光都注意在战事上的时候,南方妖蛮的再一次冲击,将先民以血肉铸成的城郭彻底摧毁,冲天的妖气如同潮水般肆意席卷而来,铺天盖地,中州正道甚至还没做出反应来,驻守的几位弟子直接被吞噬在如潮的妖气里,生死不知。
自古南蛮多妖异。
虽说乾帝一统天下以来,河内太平,也曾与妖族几位不出世的人物签订了协约,却也仅限于为数不多的几人知道。也无明确的手案留下。此刻南方边陲的一座重镇,已经陷入了一场腥风血雨之中,那群突破防线的妖族,并未就此北下中州,而是出乎意料的隐藏了踪迹,仿佛从未出现过一样。
相比于俗世间的战争纷争,那些久不入世的神仙人物,此刻也纷纷从闭关中醒来,目光穿过纷扰的战火尘烟,落在南边那冲天而起的气运之上。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乾帝还在坐镇朝堂的时候,西北之地的李当然骤然收到一份连夜送来的秘旨,等到看完秘旨之后,一个人站在烛火之旁愣愣发呆,忽然对身边的灵溪说道:“十年之约即将到来,北方这场战事已经接近尾声,一群被打疼的人也闹不出什么腥风血雨来,京城里传来消息,李老剑仙已经回到乾京了,并且带走了父皇。”
语不惊人死不休。
灵溪一脸惘然,李清白出东海寻仙,约定十年归来,灵溪也曾和李当然约定在他身边十年,却没想到那老人家回来第一件事便是带走了乾帝。
灵溪知道他还有话说,便静静等待。
李当然虽惊不乱,沉默半晌,叹了一口气说道:“具体的事情我也不清楚,父皇亦不曾在信中言明,只说等我班师回朝之日,便是登基之时,朝中自有大臣住持,不必担心朝臣的意见,而他与李老神仙似乎去了某处地方,至于归期未知,仅此而已。”
灵溪闻言眉头微蹙,朝李当然对视一眼,忽然身子一动,往营帐之外走去。
李当然并未阻拦。
是夜,一道白色的身影从乾军之中远处。
越来越多的江湖人士似乎收到了消息,尤其以修行之中居多,这些身影渐渐从北方战事中抽身而出,似乎一夜之间消失不见了,就连中州羽仙宫都紧闭山门,似乎在这一役中元气大伤,只有明眼人知道,羽仙宫一百零八座宫殿齐齐钟鸣,无数坐闭死关的长老人物从入定中醒来,若非遇到生死存亡的大事,又岂会惊扰到他们。
一场由俗世掀起,继而波及修行界的纷乱就此拉开序幕。
恰巧尚不知情的苏逸从乾京出关之后,便一路往南方去了,也许是陆路的缘故,一路上遇到的修行者并不算多,也或许是他刻意走的偏僻的小路,等到他来到南方的时候,这一场滔天的大乱已经掀起多时,当然那是后话。
这一日,余老头牵着孙女的手走在乾京的街道上,走走停停,似乎心中在纠结什么,偶尔搓了搓手,似乎不知如何是好,小麦芽静静的看着爷爷,并不催促,等到爷爷似乎做出了什么决定的时候,才扯了扯爷爷的衣角,指着南方说道:“爷爷,路在南边。”
余老头闻言身子一颤,说道:“乖闺女,爷爷眼睛花了,还是小麦芽看的清晰啊。”
小麦芽闻言甜甜一笑,忽然眉头又蹙了蹙,说道:“可是麦芽也看不清出路在哪里,那里一边昏暗,有一团大火在黑暗里升起,将来路堵封。”
余老头闻言微愣,仿佛漫不经心的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世上厉害的人多着呢,不需要咱们爷孙俩这份白操心,是不可为,爷爷便带你去天底下那几处禁地避祸去。”
小麦芽显然不知道爷爷嘴里嘀咕的是什么,不过还是乖巧的点了点头,说了声嗯。
湘西龙虎山上,一身风尘的掌门师兄从外地风雨兼程而来,来不及喘气,便把在后山偷懒的云谦召唤了过来,表情严肃的说道:“收拾好东西,随我走吧。”
语气不容置疑。
云谦似乎从未见掌门师兄如此严肃过,不由愣了愣。
掌门师兄以为他不忍心,叹了口气说道:“这天下要乱了,一场祸患接着一场祸患,便是我等修行众人,一个不留意,也要身死道消,知道你重情义,你快去后山问问那老龟,是否愿意随你远走,这龙虎坛是待不得了,若非情非得已,谁又愿意离开这祖辈生活的地方。”
云谦仿佛还在发愣,被掌门师兄一记浮尘砸的人仰马翻,顿时连滚带爬往后山跑去,等来到春亭湖边的时候,老龟已经悠闲的趴在水边等他,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随你师兄走吧,这天下要乱了。”
云谦刚要说出口的话突然一噎,这些年月的相处,岂会不懂它口中的意思,这老龟似乎不愿意离开了。
春亭湖水碧波荡漾,淡淡荷香。
云谦忽然想起水下那位女子,心中一急,掐着避水决,便急忙往水底潜去,比往日更是着急了几分。
女子不在宫殿里,偌大的宫殿只有寸寸斜晖照射,冷清异常。
云谦呆了一般的坐在地上,抬头朝空荡荡的大殿喊了几声,无人回应。
远处等着他归来的掌门师兄眉头深深皱起,后山的一幕幕似乎出现在他眼中,最终化作一声重重的叹息,说道:“痴儿。”
云谦看着从水底悄然浮现的一截断剑,目光微滞,忽然嘴角浮现一丝笑意。
一袭青衣的女子莲步走来,仿佛天人。
云谦将脖子上的避水珠取下,放在手心,说道:“你不走,我便也不走了。”
ps:两个消息,好消息是我回来了,从今天起陆续更新到完本,也就是说后面的剧情大致顺理了一遍,该埋的坑会埋。坏消息就是系统重做了,以前的资料都没了,还得重新写过,其实这几天都在把之前的章节自己重新读过,下一卷明天开始,也是最后的两卷吧。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