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扶秦-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辛诵薷亩选?蠢春钦嬲透木褪恰冻跫亍妨耍竺娴钠掠Ω檬撬呈指俗约骸

    扶苏无意识的翻着书页,直到最后一页,却是一张有折痕的纸,是李斯写给韩非的纸张,不知道韩非怎么又把它放在了这里,扶苏仔细一看,发现上边除了李斯所书:“天下苦战,何独爱韩?”八个字之外,竟然又多了几行字:“生长于斯,不忍弃焉;今日助秦,愧对祖先;何惧一死兮,唯难两全。”

    “这、这……”

    扶苏有些目瞪口呆,难不成韩非真是自杀的不成,他什么时候有了想死的心?难道早早的备好了毒药?毒发之前已经昏迷又是怎么回事?
………………………………

第63章 阴差阳错

    (感谢书友群磨卵捂、無訫嗳仩祢的推荐。)

    韩非难道真的因为为秦国出谋划策而愧对韩国而自杀?(书友無訫嗳仩祢提供思路)

    虽然扶苏心里已经觉得很有可能,但任然有很多疑惑没有解开,扶苏不打算把这张纸交出去,他打算等王冉、费成和成瞿有了回信再说,自己一定要解开韩非自杀的谜团。

    扶苏将自己默写的《初见秦》、韩非修改的《存韩》和其他篇章放在一起,又拿起一张空白的纸张放在第一页,亲自动手,将书装订在一起,用毛笔在空白的纸上写下“韩非子”三字。

    下午扶苏在蒙毅的指导下练武的时候,看到唐固从角门里出来,便跟蒙毅告了一声罪,跟着唐固往工坊走去,蒙毅对此早就习以为常,每当工坊有什么新花样或者有了什么难处,扶苏总会过去或是奖赏或是指导一二。

    刚到造纸作坊,唐固就开口道:“南墨确实有心杀了韩非,但韩非确实死于自杀。”

    扶苏心里虽然早有准备,但还是忍不住一阵失望,沉声道:“我想知道事情的经过。”

    唐固点了点头,瞅着扶苏的眼睛说:“公子要为韩非报仇吗?根据巨子所言,韩非确实是自杀,恐怕公子找不到杀人凶手啊。”

    “你只管说你们墨者的调查。”扶苏说。

    “好。据巨子所言,由于公子和韩非接触很多,南墨自刺杀公子之前就已经将韩非纳入监视;也许刺杀事件之后,大王大索咸阳,监视一时有所中断,但想来以南墨行事后来肯定会继续监视。公子昨日去看望韩非,南墨肯定是知道的,公子离开之后,有人向韩非的食物投毒了,巨子判断应该和甘罗所中之毒一样,效果应该也是一样的,只能让人昏迷不醒,而不至于让人即刻丧命。公子离开之后并没有其他人接触韩非,所以韩非身亡,应该是韩非自己吞了草乌头之毒,与他人无关,只是前毒先发作,所以才会缺少了一些中毒症状。”

    “你们可查出韩非的毒药从哪里来的?”扶苏把心中的疑惑问出来,韩非在大狱中已经数月之久,身上怎么会有毒药,肯定是有人给他送去,甚至还故意刺激了他一番。

    “这个,巨子并没有说。”唐固说。

    扶苏听出唐固话中有话,想了一想,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问道:“是没有查到,还是不愿意告诉我?”

    “我不知道。”唐固回道。

    扶苏瞅着唐固,半天没有动静。

    “我还有一个疑惑,希望你能回答我。”没等唐固有所表示,扶苏接着说:“据闻西墨以制器技艺闻名,又致力于为仕,为什么会对南墨内部的情况如此清楚,这些东西孟达都没搞明白。”

    唐固松了口气,说:“南墨西墨,毕竟同出一源,相互之间本就了解,而西、南二墨又互相仇视,总要相互防范,尽可能摸清对方的底细,才肯放心。至于孟达大人搞不清楚,嘿嘿,那就和我们没有关系了。”

    唐固没有告诉扶苏,自从秦献公接纳墨者以来,秦国的军卒、工匠,甚至底层官员中已经遍布着墨者,近些年来感受到墨者不受秦王喜欢,这些墨者都渐渐的隐藏起来,不再显露自己墨者的身份了,这样既能免遭南墨暗算,也能在关键时刻免遭秦王不知道什么时候落下来的屠刀。

    除了成瞿所说的扶苏“先知”的身份,害怕嬴政突然翻脸也是西墨接近扶苏的一个原因;事关无数墨者的生死,这些事情成瞿当然不会告诉扶苏。

    成瞿此时在咸阳某座木匠坊里,拿着墨者收集到的两份情报,愁眉不展。

    其中一份记载着,在扶苏去看望韩非之前的两日,姚贾曾经到过廷尉大狱,见了谁,说了什么都不清楚;另一份记载着姚贾数日前上谏时,疑似嬴政已经同意姚贾杀掉韩非。

    这两份情报扶苏都没有告诉扶苏,因为他怕扶苏去质问姚贾,或者干脆去质问嬴政,嬴政细查之下,墨者就危险了了,这么多年隐藏在黑冰台眼鼻子底下可没那么容易啊。

    成瞿眼中,韩非之死的来龙去脉更加的清晰明了:韩非受李斯的启发,已经开始从新的角度看待秦国,渐渐生出为秦国效劳的心思,只是对故国的眷恋让他难以取舍;攻赵失败后,嬴政受姚贾劝谏,认为韩非害秦有罪,又不为秦国所用,不能留给其他国家,就让姚贾去杀掉韩非,免除自己的骂名;姚贾去见韩非,不知怎么说动了韩非,给了韩非毒药,只是韩非心愿未了,又拖了两日,直到见到扶苏,把自己的为秦国谋划的新作送了出去;南墨见扶苏不听警告,继续接近韩非,启动了杀掉韩非的计划。就这样,扶苏离开廷尉大牢,墨者给韩非下了毒,韩非助秦而愧对韩国,在矛盾之中自己吞了毒,一命呜呼。

    扶苏见从唐固这里已经无法完全解惑,只好将疑惑存在心底,想着等日后见了成瞿,或者自己有了能力的时候,再做打算。只是唐固在扶苏离开的时候听到他嘴里一直不断重复的说着:“侠以武犯禁!”让唐固头上开始冒冷汗,当日韩非来参观工坊,自己当初就是因为知道韩非有这么一句话才都看了他一眼。没想到,如今扶苏也开始念叨这句话,这可不是好现象啊,自己要赶快告诉巨子。

    秦王政十四年,韩非使秦,死秦。秦国攻赵失败,李牧名声大盛。由于韩非的到来和扶苏对韩非的关注,扶苏对这一年发生的事情,都有关注,他也终于知道原来战国最后一位名将还活着,现实中发生的很多事情都和他记忆中旧时空的历史不太一样,活着干脆就是他对历史一知半解,记忆其实并不准确。他怕不急待的想要参与到历史中去,增加自己的实力,以免再出现眼睁睁的看着,却无法拯救韩非这样的痛苦。
………………………………

第64章 编户齐民

    (感谢书友陌陌的看着我、無訫嗳仩祢的推荐和在书评区给出的建议。)

    韩非去世已经两年,两年来由于攻赵失利,以及韩非去世前留下的《初见秦》,嬴政重新考虑了统一天下的策略,把秦国把进攻的重点重新转向韩国和魏国。

    韩王连续的向秦王请求称臣,都没有得到嬴政的回应,秦国只是一味的加强对韩国的攻势,韩国上下如今都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过日子,就等着哪一日王翦或则杨端和带兵打到新郑了。

    昔日与秦国争夺大河左右土地的魏国现如今也变得小心翼翼,在秦国派兵轻而易举接收了韩国的南阳之后,魏国主动割让领土给了秦国,秦国在此处新建了丽县。

    由于占领的土地越来越过多,人口也有所增加,李斯、姚贾等人建议统计全国尤其是新占领的地区上的人口情况,以便征发徭役,补充兵员。嬴政对这项建议很是满意,要求朝臣在大朝会上迅速的通过。

    李斯等人的建议,主要是为了统计秦国男子的年龄,以方便抽丁入伍。这种政策的执行需要有能力且数量可观的的基层官员,在秦国以前还从没有人能执行过。这不仅是因为在此之前,各国都以分封为主,社会底层是由最底层的奴隶主管理,根本不可能培养出供国家调用的基层官员;况且,农民奴隶都是奴隶主的私有产物,国君想要知道臣下的私人财产情况,是违背礼法和道义的。另外之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够,整个中国人口不多,遮掩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统计数据并无必要,而如今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建立前夕,作为她的前身的秦国,要开一个建立户籍制度的先河。

    而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废分封、行郡县,人民都直接属于国君,不再是封臣所有;同时,郡县制度下也培养了一大批有才能的基层官吏;而随着秦国的变革,尤其是墨者在技术革新中的作用,铁制兵器的使用,可以让秦国攻占更多的领土,而铁制农具的使用使同样的土地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商鞅变法中强制成年男子与父母分家的制度,使得秦国人口增加的同时,户口也变得越来越多。秦国新占领的土地变多,人口、户口增长,可以说到此时既有了执行这种政策的可能,也有了执行这种政策的必要。扶苏在大朝会上听到此事,却是心下一动。扶苏的存在,会让这一个最原始的户籍制度大放异彩。

    他看到李斯、姚贾和嬴政作为即将执行这种政策的先行者的局限性。从原始的父系氏族社会开始,到现在即将建立封建大一统王朝,男人作为统治者的时间已经太久,久到李斯等人这一次的统计对象,只局限在男人身上;长期以来人口流动性的不足,让这次统计的内容只是男子年龄。

    而从旧时空而来的扶苏,不说已经见识过二代身份证连指纹信息都要采集,就是平常看个古装影视剧,时不时也会蹦出一个词叫做“路条”,据他不完全了解,路条至少也得记上籍贯和相貌特征吧,怎么也比李斯他们现在的统计信息要详细的多,对社会稳定的作用也更大。

    扶苏觉得这是自己的一个契机,完善了这一条建议,未必会让嬴政等人觉得扶苏的政治素养有多么高明,但至少会让他们觉得扶苏在处理具体而微的事情上,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是远超常人的高明想法。也许这会成为他执行两年前制定的开始经营自己的实力的一个良好开端。

    因此,当扶苏明白了嬴政躺朝堂上的众人讨论的是什么之后,脑子里默想一会儿,就有了注意,他决定这次要直接对嬴政说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像以前一样,都要问过李斯和魏缭,才会像嬴政进言。

    “父王,儿臣对此事有些想法,还望父王准许儿臣发言。”扶苏已经不像以前一样自称“孩儿”,改称“儿臣”,不仅仅是因为扶苏要配合嬴政越来越强盛的独尊**,也是扶苏想要在朝臣之中营造自己已经长大,可以为“臣”的氛围。

    听到扶苏出声,嬴政和李斯等人都很异常,自从两年前的刺杀和韩非死亡之后,扶苏在朝堂上和民间都变得相当低调,如果不是知道扶苏对工坊一如既往的热心,他们差点以为扶苏受到了太大的刺激,有点消沉了。

    这两年来,扶苏在朝堂上从无建树,对学问甚至也显得不那么热心,李斯心中都有些隐隐失望了。这次突然要在朝堂之上当着这么多大臣,要对政事发表看法,李斯心中除了有点期待,还有点担心。

    “讲来。”

    “廷尉等诸位大人的建议,想前人之所未想,对秦国大有助益,儿臣受此启发,有几点想法,或许会有助益。”

    “儿臣认为,既然要开历代之先河,动用全国官吏统计男子年龄,不如将事情做的更完善一些。纸张的便利,让它已经在天下流传,尤其是秦国,无论官府文书,还是民间用度,都已经离不开纸张;纸张既然有这样的便利,在统计的时候,多记载几项内容,想来所费功夫不多。”

    “儿臣认为,除了应当记载男子年龄之外,如有可能还应记载此人的籍贯、住址、工作、相貌、财产等内容。增加这些统计的内容,不仅可以完成李师等人按年龄征伐兵卒的需求,还可以为郡县尉所维持治安,纠察不法提供便利。即使有行商往来郡县,亦可发给副本,作为往来凭证。”

    “仓促之间,儿臣也只能想到这么多,还希望能对各位大人的提议有所帮助。”说完之后,想嬴政一礼,退回自己所在的座位。扶苏并没有建议将女子一并作为统计对象,他觉得现在还不到时候。

    李斯听完扶苏的建议,终于放下心中隐隐的担心。自己这个徒弟不仅在工家之事上聪敏异常,如今这番话,虽然只是论及表面,但如此年龄,能有这样的见解,已经远超他的预期了。

    他知道自己和姚贾等人商量了许久的建议,是前人从未做过的,其中优弊还需要时间来检验。没想到,扶苏只是看了朝堂之上的条陈,竟然在短短时间内想到这么多补益,而且每一条都不是胡乱添加,只有看的够远,才能想到这些东西。。恐怕除了自己,姚贾、魏缭甚至是嬴政都会大为惊讶吧。想到这里,李斯暗暗的去瞧这几人的表情。

    (在书友见一下,正式开始种田,只是开的新卷,情节设置上还没有完善,请各位多提意见建议。小子顿首。)
………………………………

第65章 户口本

    (感谢书友月下安辰、陌陌的看着我、無訫嗳仩祢的推荐。)

    果然如李斯所料,这几个人同样很吃惊。这条政策由他们共同商议出来,以前从未有过,却没想到扶苏顷刻之间能有这么多补充,而且他话里的意思,如果给他时间好好想想,似乎还能再做完善。

    嬴政缓了缓神,对着众臣道:“众卿还有何建议?”

    大臣中,除了李斯几个最初提出建议的,其他人都是第一次知道这项政策,他们又没有扶苏那样远超常人的见解,想让他们即时提出建议,实在有些难为人。但还是有些人提出了建议。

    这些人除了提出反对执行这个政策的,多是在扶苏的建议基础上进行论述,都没有扶苏那样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嬴政对反对的声音,全无回应,以此向各位大臣表明自己的心意。朝堂之上对此事的议论逐渐小了下来,嬴政看着安坐不动的扶苏,说:“扶苏,你既有数条建议,可写个条陈,明日给我。”

    嬴政说完,不再理会此事,与众臣商议十日来积攒下来的大事。

    扶苏听了嬴政的话后,却是在思考自己的这个条陈该怎么做。

    大朝会散了之后,扶苏回到自己的公子府,坐在书房之内,仔细回忆着以前的户籍制度,却没有什么所得。几次提起笔来,却不知道条陈里要写什么,拿着鹅毛笔胡乱的画着。

    吃完午饭,扶苏回到书房,拿起书案上被自己胡乱画的不成样子的纸张,面露苦笑。他在旧时空毕竟是一个刚要毕业的大学生,并没有参与过什么实际的事务,很多事情让他说起来倒是头头是道,但如果要写一个正式的公文,或者实际操作,那实在是难为他了。他将纸张揉成一团,扔在废纸篓里。

    扶苏拿起背后书架上一本印刷工坊印制的书籍,打开来胡乱的翻着,希望这些他两年来的成果中能给他以帮助。随意瞅了一眼书名,是前丞相吕不韦编撰的《吕览》,翻开封面,是扶苏要求工匠们为书籍编好的目录,他一列一列把标题的看下去,想找到里边有没有和户籍相关的论述,以他近十年的学习所得,他书架上的这些书,他看着目录都能回想起章节里的大致内容。

    可是直到目录翻完,也没有所得,把书本合上,放在书架上,重新取一本下来。看到书名却是一叹,这是一本儿印刷的《韩非子》,每次看到这本书他都会懊恼自己没有能力救下韩非。《韩非子》是扶苏近两年翻看最多的书,他不用翻看目录,都能清楚的知道书里的内容。但他还是打开目录,一列一列的看下去。

    扶苏将书架上的书,一本本的将目录看下去,却始终没有找到所谓的灵感,不由有些懊恼。他将手里的书合上,放在桌子上,闭上眼睛,休息一下。可是眼前却仿佛是一列一列在方框里的目录闪现,扶苏猛的睁开眼睛,似乎想到了什么。

    他拿起一把尺子,用鹅毛笔在纸上画了一条条横竖交错的直线。没有条陈,那就把这次统计和现有的户籍制度结合起来,做个户口本出来吧。围绕着户口本做论述,总比空口说起来要显得言之有物。

    扶苏看着纸上的表格,想着在每个表格里都填上什么东西,不由得有些想念旧时空的电脑,要是有那东西,做个表格出来,那简直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情了。

    旧时空作为一个大学生,他并没有很多机会接触到户口本,他在陕西当地上学,没有经历过户口迁移,也没有去办过护照之类需要用到户口本的东西,只能凭借他为数不多的接触来回忆,户口本上都需要登记什么。

    “户主页”,扶苏在纸张的右边写上三个字,接着写在最右边一列写“姓名”,下一列写“住址”,想了想把画好的表格,涂抹几列,写上了“盖章”、“日期”等字,又拿出一张纸,按着修改之后的表格重新画下表格,誊抄一遍。

    就这样,扶苏经过数次修改,将一份他认为适用于秦国状况的户口本研究出来,他用匕首将几张做好的表格裁成一样大小,用麻绳装订起来,在外边贴上两张类似于旧时空牛皮纸一样的纸张作为封面,写上“户口本”三个字。

    扶苏制作的户口本上要求填写被统计人的姓名、与户主关系、年龄、出生日期、籍贯、住址、婚否、体貌特征,当然还有暗含扶苏小心思的性别。也许一般人看着性别不觉得有什么,但扶苏加上这一项内容,隐隐就把女子也加入到了这次统计的对象里,还为女子将来作为户主提供了可能性。

    除了性别之外,住址也是一项头疼的事情,在此时,咸阳虽然作为秦国都城,但是咸阳的大多数街道小巷都没有正式的名字,更不会有门牌号这种东西,此时的具体地址顶多是从哪里数第几条街或巷子,西边第几个门或者东边第几个门,如果要登记在户口本上,实在是有些冗长,而且如果有新盖的房子,原来的登记就会变得错乱。考虑到此,扶苏还需要木工坊做几个街牌和门牌号,把他们和户口本一起呈给嬴政看。

    嬴政翻看看着手里的户口本和两个漆上不同颜色的木牌,等着扶苏说明。

    “父王,这就是儿臣的条陈,请父王打开户口本。”

    嬴政按扶苏所说,先将两个木牌犯下,翻开户口本,见到封皮的内页上最右边写着:“注意事项。”接下来是两条注意事项。

    一、户口本应妥善保管,不许私自涂改,若有遗失应及时向保长报告,申请补发。

    二、本户口人员增减应及时向保长报告,申请变更。

    再看户口本第一页,却是写着户主页和一个表格,表格很是简单,一共只有两窄一宽三列,第一、二列又分上下两格,分别写着姓名、嬴扶苏、地址、长安东街5号,第三列却分别有盖章处、年月日等字样。嬴政没有询问扶苏这个长安东街5号是什么意思,而是翻到下一张之上。
………………………………

第66章 身份证

    (感谢书友無訫嗳仩祢和陌陌的看着我的推荐。求下点击和票票,这周的数据好惨啊。小子顿首。)

    第二张纸上记载的内容却很多,共分五列,前四列每列又被分成大小不等的四格。第一列姓名处写着的仍是嬴扶苏,与户主关系处写着户主二字;第二列是年龄:十周岁,出生日期:5年11月15日;第三列是籍贯:咸阳郡,住址:长安东街5号;第四列是性别:男,婚否:未婚;第五列是体貌特征:高六尺、面如冠玉、眉清目秀、鼻直口阔,唇红齿白、英武不凡,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翩翩佳公子是也。把整个第五列写的满满当当,没有丝毫空隙。嬴政看到这里瞅了扶苏一眼,不禁失笑。

    在第五列之外,这一页的最左边,还有承办人:某某;登记日期:16年7月12日。这一页的背面却不像封面一样有着注意事项,干干净净的什么也没有。

    嬴政接着往下看,第三张和第四张纸上的表格样式与前一张一样,分别是孟安和西陵的情况,与户主的关系都是主仆,籍贯都是眉县,住址写的也是长安东街5号。接下来几张纸记载的是几个婢女的情况,再往下翻去表格倒是还有,姓名等需要填写的内容却是空白。

    嬴政将户口本放下,拿起两个木牌,其中一个是长一尺宽半尺的蓝色木牌,上刻长安东街四个字;另一个是长宽皆是半尺的正方形绿色木牌,上刻5号。

    嬴政再次抬起头,看着扶苏问:“这些鬼画符是什么?”

    扶苏知道嬴政问的是什么,对于阿拉伯数字,两年前他在《天工》中看到时就有心推广了,但是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只能在自家的工坊中先使用起来,没想到今天反而成了他最好的借口:“儿臣府中的工匠为了省事用这些符号代替数字,儿臣看了之后觉得用起来十分方便,便想着推广开来,在我看来这些符号的功效不亚于李师提出的书同文。”扶苏说着还拿出一张纸,上面有0到20的阿拉伯数字和相对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