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扶秦-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心里隐隐的不喜欢,但扶苏谏行黄帝纪年的事情,还是被嬴政放到了大朝会上讨论,扶苏将他的想法重新梳理完善,对所有的大臣说了一遍,最终得以通过。在李斯魏缭都没有反对的情况下,嬴政也同意了扶苏对郎官们进行培训,另外还调来了咸阳周边郡县的令史一同参加培训,按照扶苏的方案准备这一次的户口统计。扶苏将培训的地点选在了三年前嬴政赐给他的另一座宅院,思贤苑。
思贤苑和博望苑一样,都在秦王狩猎之所上林苑内,风景秀丽,风景优美,很有旧时空楼堂馆所的味道。经过两年的发展,博望苑已经隐隐成为了扶苏的研发基地,和墨家达成合作之后,成瞿派遣了很多墨者工匠到扶苏的府上,扶苏筛检一番都安排到了博望苑中。
秦国的郎都是待选的官员,也就是后备干部,受九卿之一的郎中令掌管。根据职能的不同分为评议国事的议郎、陪侍秦王的中郎、侍郎,还有最底层的郎中。他们一般都是公卿之后,在王宫之中混个资历,学习为官的经验,为日后成为秦国正式官员做准备。这次受扶苏培训的是刚刚成为郎中的两百多位郎官,他们既没有议事的资格,也没有陪侍秦王的资格,是待选官员的待选人员。
离开王宫被分给扶苏培训,他们中的很多人反而觉得高兴,他们早就听闻扶苏的大名,其中一些还跟扶苏有过接触,对这个成熟的不想小孩子的秦国长公子,很有好感。这些年扶苏的各种小发明给秦国带来了很多变化,其中之一是扶苏对造纸术等重要发明之外的技术并不限制,这些郎官的父祖辈中有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从嬴政那里得到了各种新技术,在秦国各地和六国都城开设了不少贩卖这些小玩意儿的商铺,这些人受父祖影响,也有从扶苏哪里学到些什么东西的打算。
扶苏没有过培训师的经历,不过好在李斯对自己的弟子还算上心,派了自己的儿子李由和一些官吏前来相助,嬴政也派遣了户郎中将章呡前来协助,倒也是把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
思贤苑正堂的布局有点像嬴政举行朝会的咸阳宫,占地颇广,容纳两百多个人绰绰有余,扶苏走到主位上站定,左右两侧是李由和章愍,往郎中们看去,发现他们之中大部分年纪不过二十余岁,只有有几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年龄最大的有四十多岁了,应该是各县的令史和仓吏,或者是六国来的有才之士,被李斯等人推荐为郎。
扶苏见郎中们的注意力都到了他身上,对着他们躬身一礼,诚恳道:“各位将来都是朝堂的柱梁,能与诸位共同学习是扶苏的荣幸。除了几位令史大人,各位应该和我一样,参与此次户口统计应该是各位第一次参与政务,相信大家也都和我一样想在自己的仕途上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那么我可以告诉各位,在这里所学必定会助大家一臂之力。受父王所托,我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住宿和学习的地方,现在已经申时,今日各位就在这思贤苑中熟悉一下环境,明日正式开始培训。大家可以解散了。”
扶苏说完就准备离去,却见几个郎中向他走来,这几个人他都认识,里边有李由的弟弟李甲、王绾的孙子王先,魏缭的侄子魏通,王翦的孙子王离,桓齮的孙子桓牧,还有几个嬴姓的宗亲。扶苏没有想到这几个人也在此次受训的郎中里。
“你们怎么也成了郎中了?”扶苏笑着问。
“哼,还不是你,好好的搞什么培训,还征用了自己的思贤苑,我祖父听说之后就停了我的军职,把我扔到了宫中做郎中。”说话的是年龄最大的王离,他本来在杨端和军中效力,魏国献地之后奉命回咸阳修整,没想到王翦听说扶苏在思贤苑给郎官培训,就把他送到了宫中为郎中。
“你就知足吧,杨建那家伙想来都来不了呢。”桓牧在旁边说:“我只想问问扶苏,这思贤苑里的饭菜是不是你府上的厨子做的?”说完之后期待的看着扶苏。桓牧本来叫桓胜,只是他爷爷桓齮败给李牧被罢将之后,他就自己改成了桓牧,以此表达自己一定要向李牧复仇的志向。
扶苏回想起这几个家伙就是打着想吃自己府里名传咸阳的美食的名头跟他接触,才跟他成了朋友的过程,面露苦笑道:“当然,我在这里,厨子当然在这里。”
听到扶苏的话,这几个家伙都面露喜色,嘴里说着:“那就好,那就好。”
“你们刚才说杨建想来是怎么回事?”扶苏问道。
“杨将军此次听闻我祖父将我送到宫中做郎中,对我祖父发牢骚说‘可惜杨建没有早出生两年’,要不然也送到宫中先做个郎中。”王离说。
“咱们几个都到了思贤苑,杨建那小子可是羡慕的很,托我问问能不能过来?”桓牧在旁边问道。
“当然可以,只要杨将军不怕杨建年龄小,在这里吃苦。”扶苏回答道。杨建是杨端和的孙子,今年刚刚十三岁,这次培训的内容有阿拉伯数字和黄帝纪年,扶苏巴不得整个咸阳城的娃娃们都来接受教育。
“那太好了,我找个人把他接过来。”
“大兄,我能不能把申弟也接过来?”看到李由也在李甲没有冲在这些二世祖的最前面,听到扶苏说杨建也可以来,还很欢迎的样子,李甲才开口向李由问道。
李由没有答话,而是看向扶苏,见扶苏同意,才对李甲点了点头。
“谁来都欢迎,明日教的那些东西,不当官也用的到。”扶苏对着几个人说道,心里还默默的加了一声年龄越小越好。
“嬴来,你们也回去跟家里说,凡是嬴氏族人,年龄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都给我送到这里来,回头我再把嬴虔他们几个也接出王宫。”
扶苏一句话,把一次政务培训给变成了二世祖的游玩。
章愍在旁边一阵抽搐,忍不住还是说道:“思贤苑住不下这么多人啊。”
“哦,也是。”扶苏思索一阵说:“那这样,等此次统计结束之后,咱们再组织一次,让他们都过来。”
………………………………
第74章 首日
(今天两更,感谢书友無訫嗳仩祢的推荐。)
扶苏和郎中们一起跪坐在大殿中,等待这培训师的到来。旁边有一摞纸张,羽毛笔和墨水,身前的桌案上还有一本户口本。这个户口本,跟扶苏拿给嬴政他们看的又有些不一样,变小了不少,也不再是扶苏手绘,而是经过扶苏的修改后由印刷工坊雕版印刷。
扶苏将原先的竖版表格从上往下、从右往左书写改成了如今更符合羽毛笔书写规则的横版从左往右书写,扶苏早就发现竖版的书写方式,不仅不符合羽毛笔的书写习惯,而且大大的浪费纸张,同样的纸张用横版书写比竖版能写更多的字,只是纸张和羽毛笔都是新出现的事物,在没有外力推动的情况下,很难改变千百年来中国人在竹简上书写养成的习惯。
如今要使用阿拉伯数字,改变书写方式已成必然,扶苏借着此次培训,将户口本改成了横版,开始了改变书写习惯的第一步。
在将近三百双眼睛的注视下,司马鸿走上了讲台,这里比殿内其他地方高,本应是扶苏的座位,扶苏却撤去了座位,放上了一块漆黑的木版和一张长桌,作为培训师的讲台。
司马鸿没有想到扶苏会请他做给郎官们授课的老师,自己接触扶苏所说的新数不过十余日,扶苏就敢把这种有可能记入史册的事情交给他来做,让他很是感动,同时有些忐忑。
其实扶苏让司马鸿做培训师,一方面是要用到司马鸿太史令的身份和他对历史知识的发言权,增强黄帝纪年的可信度,另一方面,司马鸿是扶苏目前见过对阿拉伯数字最敏感的人,他只演示了一遍阿拉伯数字运算规则,司马鸿就能运用自如,就连乘法口诀都记下了几句。同时司马鸿对阿拉伯数字也很感兴趣,曾经表示出推广阿拉伯数字的意思。
司马鸿拿起生石膏做成的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零到二十的汉字,下一行是阿拉伯数字,开始了他第一天的授课。扶苏在课堂上有一种旧时空小学一年级的既视感,差点就在课堂上哭起来,不过看到满屋子二十多岁的学生,扶苏也是无力吐槽。不过也多亏了这些人都已经二十多岁了,这些郎中们不愧是未来的官员,虽然是第一次接触阿拉伯数字,学习起来效率还可以,一上午的学习让他们用于运算还有些勉强,但用于计数已经完全不成问题,只有李斯的三子李申如今才八岁,学习起来还有些费力,不过他并不在司马鸿考核的范围内。
二百多人的吃饭问题费了扶苏一番心思,他从太官令那里征调了不少的御厨过来,负责郎中们的膳食,这些郎中则有幸吃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自助餐。这种新奇的方式让王离这些早已见识过扶苏府美食的人也是心动不已,更不用说这些王宫中的郎官。
郎官们吃完午饭回到“学堂”,热烈讨论着刚刚吃过的美食时,扶苏却让人把他们带到了学堂后边的空地上,王离等人到了之后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原本生长着奇花异草的花园和公子府的花园一样,没有逃过扶苏的魔爪,被推平改建成了大操场,与公子府不同的是这里的操场更大。平整的土地上,外围用白石灰画上了数条平行的椭圆形的直线,中间是一个矩形的方形大操场,两边各有一个挂着渔网的木框,还不知道有什么用途。
在郎中们渐渐安静下来后,扶苏示意几个上了年纪的令史出列,他们脖子上挂着口哨,手里拿着昨天扶苏给他们的小册子,封皮上写着游戏规则。
“我们来玩个游戏吧,需要二十二个人,有没有自愿参加的。”扶苏向着郎中们说。
扶苏有些小看了这些古人的热情,扶苏的话刚结束,在王离等人的带动下,呼啦啦的站出来百十人对扶苏所说的游戏感兴趣。扶苏只好让王离和李由各选十个人作为队员,选好之后扶苏让羽白将他们和几个令史带到旁边的小屋子中,他们重新出来的时候却让剩下的郎中们倒吸一口冷气。
只见他们二三十人全都光着膀子,穿着从没见过的衣服,红着脸出来了。他们穿的衣服是扶苏定制的号坎式运动服,扶苏已经照顾他们没有给他们把下半身都给换成短裤,只是给他们加了绑腿,和特制的球鞋。但这种穿衣打扮还是有些惊世骇俗,几个从齐国来的郎中更是瞪圆了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东西。
只有王离对这些毫不在意,大声嚷嚷着:“大老爷们怕什么!”说完昂头挺胸的来到扶苏旁边,胸前一个大大的阿拉伯数字1。王离有过从军的经验,早就经历过这些光着膀子日常,对这些并不放在心上。
其余二十一人只好扭扭捏捏的在扶苏两侧站好。
“吴大人,您来把规则说一下。”扶苏喊来一个令史,让他向这些第一次接触足球的人讲解他制定的游戏规则。
一个在外套上套了一个黑色号坎的令史走过来,翻开手里的册子,向两百多人读了起来。扶苏没有要求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大人跟运动员一样只穿号坎,给他们留了些面子。
“都明白了吗?”扶苏话一出口,二十多个人一个个都开始摇头,甚至就连几个令史也跟着摇头不止,扶苏却不理会,“没关系,把球踢进对方球门就行了,其他的玩着玩着就懂了。下面欢迎主裁判,大家欢迎。”扶苏双手拍的啪啪直响,渐渐的两百多人跟着一起拍起手来。
蒙毅在掌声中黑红脸从操场旁边另一座小房子里走出来,他有些心痛为什么自己的祖父是齐国人,要不然也不会让扶苏以此为借口拉过来当主裁判,说什么蹴鞠是齐国的发明,当然得有齐国人当裁判,可是看看这蹴鞠场,除了场地中间的圆球,还有哪一点是齐国的蹴鞠,自己到现在连规则都没全明白的。
扶苏见蒙毅已经到了场边,大声说:“双方运动员入场。”
………………………………
第75章 蹴鞠
扶苏的话刚结束,王离就带着自己的队员一窝蜂似的往球场走去,扶苏只好大声对他们喊:“排好队、排好队……”
“裁判员入场,大家欢迎。”这次大家有了经验,扶苏的话一结束一起鼓起掌来。在掌声中,蒙毅手臂夹着竹制的圆球,缓步入场,身后跟着几个客串裁判的令史。
扶苏跟着走到操场中间,悄悄的对王离说了几句什么,然后对蒙毅说:“老师,接下来交给你了。”
蒙毅猛翻一阵白眼,瞅着站在中线两旁的队员说:“我再说一下规则,除了守门员,人很不准用胳膊和手,不准有攻击类动作,其他的就是刚才吴大人读过的那些东西,严重犯规罚下!明白?”
两边队员你瞅我,我瞅你,最终稀稀拉拉的说:“明白。”
“那好,现在看看谁先开球。”蒙毅说着不知从哪里拿出一个半个巴掌大的圆形铁饼,两面漆着黑白两种颜色,“谁要黑色?”
“我们。”王离作为老秦人,对黑色情有独钟。
蒙毅将铁饼抛起,伸手接住,让王离和李由都看一下,是白面,“红队开球。”
李由他们穿的是红色球衣。
蒙毅看向场外的扶苏,对他挥了挥手,扶苏让杨建在准备好的桌子上点燃了线香,香着起来的同时,蒙毅吹响口哨,比赛开始。
扶苏将羽白手里铁皮卷成的喇叭拿在手中,开始解说:“各位观众,欢迎大家来观看大秦第一届学习杯足球比赛,好,大家看,比赛已经开始了,开球的是红队,他们的队长也就是穿1号球衣的球员,哎呦,他一个大脚,直接将球踢向了对方的球门,哎呀,可惜力度不够,球到了蓝队3号球员的脚下,3号球员没有带球,而是直接将球传了出去,现在球到了红队1号球员脚下,1号球员,带球猛冲,哎呀,球技不好,球没有跟着动,1号球员反身去抢球了,球还在1号球员脚下,1号球员不带球了,直接一脚射门了,哎呀,球出界了……”
正如扶苏所说大秦第一场球赛在一群业余运动员、业余裁判、业余解说员的共同参与下,开始了,运动员没有什么球技,也没有专门的教练员安排战术,双方队员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来回射门上,但就是这样一场低水平的足球比赛,还是让现场两百多人目不转睛,甚至有人开始跟着扶苏的节奏开始高声呼喊,为自己熟悉的人呐喊助威。杨建等人更是高喊:“王大哥威武,王大哥射门。”扶苏在解说的同时内心感慨“你们的娱乐生活真匮乏!”
王离凭借自己在军中历练出来的一副好身材,逐渐在球场上得心应手,将红队几名队员撞得东倒西歪,终于最先破开红队的球门,在他自己一脸懵逼的表情时,杨建却是先吼道:“王大哥威武,王大哥真厉害。”变声期之前尖利的声音,甚至盖过了扶苏用喇叭发出的声音。
王离在杨建的声音中回过神来,想起扶苏在赛前对自己的交代,大吼一声:“岂曰无衣!”一声大吼让整个赛场为之一静,同样在赛场上的蓝队队员桓牧最先反应过来,同样是大吼道:“与子同袍!”
王离接着喊:“王于兴师!”这次回应的人是整个蓝队的球员,“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最后形成了整个球场上除了红队队员之外,球员和观众一同高吼秦国战歌的场景,红队队员一脸沮丧,他们的队伍本来就不如王离他们,在蓝队中有两三个是将门世家子弟,身体远超常人,现如今在蓝队一曲战歌下,红队的士气更是降到冰点。
可惜蓝队的好景也不长,王离将红队一名队员撞到后,被蒙毅用红牌罚下。王离虽然心有不甘,但也不敢跟比他大将近十岁的蒙毅叫板,而且扶苏也说了要听裁判的,只好恨恨下场,站在场边给蓝队做指挥,充当临时的教练员。
李由不愧是李斯的长子,看到这种难得的机会,迅速给红队加油打气,组织了好几次进攻,终于十人对九人的情况下也破门得分,他们有样学样,也用“岂曰无衣”给自己打气。
扶苏见红队很多人在连番进攻之后,已经没有再战的力气,用喇叭对着场边观战的郎中说道:“有没有想上场的?”
这些郎中在场边看着两队球员你来我往,很多人心中都跃跃欲试,可是看看眼前王离那不伦不类的服饰,真让他们上场,却没有人愿意先上,旁边的杨建几次拉扶苏的衣服,都被扶苏给扒拉到一边,他比扶苏大两岁,却跟扶苏一般高,又没有扶苏壮实,只能作罢。
“有没有想上场的?”扶苏又问一次。
“我试试怎么样?”终于有人主动出声。
扶苏循着声音看去,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郎中,名叫季常,被姚贾推荐为郎中,据说是个齐人。扶苏眼前一亮,笑着说:“季大人有兴趣,再好不过。只是麻烦季大人也得换衣服,季大人想加入哪边?”
“红队。”
“好。还有没有想上场的?”在季常的带头下,又有几个人选择试试自己的身手,分别选择了自己看好的队伍。
扶苏也没有严格按照旧时空的换人规则,他自己本就是一个伪球迷,对足球规则一知半解,他给裁判员的《游戏规则》多是他自编写的,好不好用还不知道。现在红队几乎没有可以再跑动的人了,如果严格按照换人次数的限制,估计大秦第一场足球比赛就要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换人之后,蓝队的体力优势消耗殆尽,又少了一个主力队员,红队借此机会,发动了新一轮的攻势。新上场的季常很有自信,几次示意队友给他传球,他也果然有水平,足球到他脚下之后,像是长在了脚上,蓝队几个人上去都没能碰到球。在一片欢呼声中,季常破门。
………………………………
第76章 气氛
(感谢书友清华树、無訫嗳仩祢、陕汉的推荐。)
“果然。”扶苏心下想,他想到季常是齐国人又这么主动的要求上场,就猜测他应该是以前对蹴鞠有过接触,才会这么自信。
蓝队见这么一个看起来瘦弱的人,竟然有此本事,连连过关斩将,士气大跌。队员们看着场边的愤怒的王离,不知该如何才好,好在燃尽的线香救了他们。
“好,现在上半场结束,现在比分2:1,红队领先。请双方队员和裁判员休息十五……休息半刻钟,半刻钟后比赛继续。”扶苏对着场上先说了一遍,又对着在场边站着观战的观众说了一遍。
看着蓝队队员有些无精打采,扶苏走到王离身边说:“王大哥,你家中世代为将,又上过战场,肯定知道排兵布阵的重要性,把他们当军队来指挥!”说完不理会有些怔怔的王离,往李由走去。
“师兄,王离他们要排兵布阵,你可小心些。”扶苏很客气的没有告诉李由,排兵布阵的好主意是他出的。
“杨建,过来。”扶苏把因为无法上场而闷闷不乐的杨建叫过来:“别不开心,你没看到我都没上场,这些郎中都是成年人了,你现在才十二岁,跟他们踢球受伤了我可没办法跟杨将军交代。等这些郎中走了,叫上嬴虔几个,咱们自己踢,岂不是更爽快。”
杨建要比扶苏还大两岁,可是抵不过扶苏有着超过三十岁的灵魂和公子的身份,扶苏制住杨建还是不在话下。
“你跟羽白一起去给两队送些水过去吧。”扶苏指了指正在推着小车往球员休息的房间走去的羽白。
扶苏在操场边上听着这些郎中们讨论刚才球员们的表现,频繁出现了“n号某某不错”,感觉自己办这场球赛的目的之一算是达到了。
休息时间很快过去,双方队员都从各自的房间里出来,蓝队在王离的指挥下唱着“岂曰无衣”上场,虽然没有进球后的大吼有气势,但也算鼓舞了士气。
双方交换场地,两队各自带动了一批拥趸的转移,上半场的比赛,他们已经为各自的球队赢得了粉丝。
季常开球,双方的跑动都比上半场要规整,明显两队都在扶苏的提醒下做了准备,红队以季常为核心,充分发挥他的技术优势;而蓝队在减员一人和王离的严格要求下,更加注重配合,两队倒也是旗鼓相当,娱乐性、可观性都远远高于上半场。
申时末球赛结束,扶苏很有预见性的请来的太医并没有派上用场。除了王离的红牌和无数次的界外球,裁判们也并没有其他判罚,也没有点球和加时,没有体现出裁判员在球赛中参与感,让扶苏有些失望;但赛后这两百多人隐隐的分为两拨,却让扶苏觉得,足球赛的另一个目的也达到了,接下来就是强化成果的时候了。
扶苏让这两百多人各自返回宿舍,休息一刻钟,然后吃晚饭。
七月流火,天气虽然开始转凉,但是这么一场足球赛下来,踢球的这些人还是有些躁热,因此当半个小时后,晚饭开始时,王离几个人竟然就穿着扶苏发给他们的新球衣到了食堂,引得周围准备随时为各位郎中大人服务的婢女羞红了脸,纷纷退场。
两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