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悠路-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胤zhēn快速的抬头看了一眼康熙。如果仔细从他眼里便会发现。胤zhēn目光里隐含着非常多的同情,怎么都是自己的阿玛,胤zhēn存了想看热闹的心思,但他还是忍不住开口最后解救一把康熙皇帝“皇阿玛,她还没清醒,您有事的话问儿臣好了。”
    “福晋,你快回府去。”
    舒瑶抽了抽鼻子。“当四爷同皇阿玛的命令有冲突时,您平常教过我,听皇阿玛的。”
    张廷玉在心里赞叹四福晋会说话。谁说四福晋不会拍马屁,耿直忠厚的人有个特长。说什么康熙都会相信,在康熙心里,舒瑶就不是个说谎的人,抬眼看康熙果然眼角上挑,张廷玉判断康熙皇帝心情还算好,目光落在秘折上,到底写得什么事情?万岁爷方才的震怒不像是装出来的。
    放着正事不做,同四福晋闲扯?张廷玉不动声sè的皱眉,康熙虽然疼惜四福晋,然不会为四福晋耽搁正事,能让康熙放下秘折子一是也许事情已经发生了,康熙有机会补救,二是四阿哥比大事更重要?张廷玉仿佛察觉了圣意,鼻观口口关心,不敢再神想下去。
    康熙嘴角lù出笑意,心里是烫贴的,笑容越发的慈爱“别怕,同朕说老四厉害在何处?”
    舒瑶保持精准的同公公之间的距离,看着脸上皱纹的康熙笑得灿烂,喃喃自语“您是不是病了?平常不是这么笑的,皇阿玛,得病得治,不能拖延的,不用害怕吃苦药,有句话不是说良药苦口吗?是不是这么说的?我有些记不太清楚了。”
    康熙笑容僵硬在脸上,看了一眼低头看鞋子的胤zhēn,舒瑶反问:“您说为什么苦得是良药?难懂毒药是甜的?治病救人是按照病情抓药,不一定都是苦的吧,如果不影响药效的话,为什么不做成甜的?即便是大人总是受不得苦味儿啊。”
    康熙一句话都没说,舒瑶巴拉巴拉的弄出一堆的问题,旁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都当做正常的事话儿,她哪来得的那么多奇思妙想?康熙板着脸说:“少给朕扯没用的,回答朕的问话。”
    舒瑶说道:“儿媳是关心您,才会这么说,儿媳真以为有病得治病,尤其是疑心病。”
    砰,马齐脚下打跌,是张廷玉搀扶了他一把,他才没坐到地上,眼巴巴的看着四福晋,方才她巴拉巴拉的时候,以为她不懂得康熙的试探,他还在心里暗自琢磨着,四福晋真是太胡搅蛮缠了,也太天真了,这些小孩子都不会提问的问题然大学士马齐绝不会认为他不懂。冷不丁的直接戳破康熙的意图四福晋今日是专门进宫惊掉人下巴的吧。
    康熙脸sè一会白,一会红,好看极了,舒瑶继续说道:“是您让我说的。”
    他让她说胤zhēn如何厉害,想要打听胤zhēn是不是有野心,是不是瞒着康熙做了勾连朝臣宗室的事情但舒瑶却弄出了疑心病,不得不说,纵使康熙有千万种变化,一个忠心思想,他着实有疑心病,从这方面看舒瑶并没有说错,而且康熙总有一种被舒瑶耍了的感觉,即便是说真话,也别这么直接好不好?
    “大胆,你敢说朕有病?”
    “回皇阿玛,儿媳是说您有疑心病。”
    康熙脸sè更难看了,她就不怕朕要了她的脑袋?到时一杯毒酒赏下去,谁敢说他?即便他得用的志远也不敢言语,更不敢有反心,康熙如果连大臣都拿捏不住,他活不过鳌拜,如果志远敢有任何的妄动,一起除去也就是了,为怡陈子奴才的女儿估计来估计去,那是做皇帝的?
    “你就不怕朕”
    胤zhēn听出康熙语气里的杀意,心悬了起来,舒瑶说道:“您不是问我四爷什么最厉害吗?他总归是说一句话,诚实的孩子有糖吃,儿媳一直记得呢。”
    康熙tiǎn了tiǎn嘴chún,还是觉得不甘心,舒瑶接着说:“皇阿玛教导阿哥公主的第一句话,也是诚实吧。”
    要不胤zhēn怎么是诚实的好孩子呢,舒瑶虽然这句话没说,但在场的人都能感觉得到,胤zhēn不好意思的垂头,耳根子羞红了,倒不是他惺惺作态,是真的不好意思啊,诚实就没同他搭边过,虽然他没向兄弟们一样起了夺嫡的心思,但真争论起来,他做得比他们更多,sī底下的小动作他哪里是诚实的人。
    舒瑶愣是给胤zhēn颁发了一张好人卡,既然康熙头开始相信舒瑶说得是实话,此时也不会认为她说假话,舒瑶是一根筋的人,不会突然拐弯了,况且胤zhēn的表现也像是实诚人,于是康熙相信了。
    在舒瑶脑子里的系统捧着下巴,小白兔吃大灰狼的奇迹上演了,喝醉的舒瑶不是傻瓜啊,从一开始康熙就落入她的算计之中,真话,真话,假话,最后的几句全被当做真话处理,英明的康熙皇帝就这么被骗过了,况且康熙也不能否定舒瑶没叫过儿子们说真话。
    “你怎么会知道朕教导皇子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是老四告诉你的?”
    康熙自己都忘记了,莫非胤zhēn还记得?舒瑶笑眯眯的说:“不是四爷说的,是他们总是说的那句不敢欺瞒万岁爷,告诉我的,您想不敢欺瞒您,不就是得说实话?”
    “”
    康熙额头上的青筋挑了挑,咬牙切齿得哼哼:“难为你了。”
    难为你的脑袋是怎么长的?平时她是不是就琢磨这些乌七八糟的话儿,逮到机会来憋屈他?或者让康熙有个不同的认识?怎么旁人认为很正常的事儿,她总能想歪了,还错有错着,让康熙哭笑不得。
    舒瑶腼腆的一笑她“不为难的,皇阿玛多虑了,有时想想这些事儿,也tǐng有趣的,皇阿玛还想听吗?儿媳还有好多的发现呢,见您一次不容易,要不儿媳都同您说说?”
    看舒瑶又开始翻看本子,康熙果断的制止了她“不必了,朕还有要事,你跪安吧。”
    胤zhēn暗自长出一口气,早这么明智不就没这些事儿了?何苦自己为难自己,胤zhēn抬了抬眼睑,看到康熙又拿起折子看了一遍,舒瑶本打算离开的“皇阿玛,您不高兴?”
    她的直觉告诉她,如果她离开,没准会后悔一辈子,舒瑶健健康康的活得这么自在,直觉也帮了她不少的忙,异能属于精神系的特异功能,有了异能后,舒瑶的直觉比寻常人更敏锐,虽然探查康熙内心,舒瑶的异能不一定能做到,但她还是将异能扔到康熙身上,我探,我探听,我再探听。
    康熙的脑子如同一块huā岗岩,阻止舒瑶的入侵,舒瑶从没勤加锻炼过,这项功能退化了,舒瑶不喜欢探查人心中想法,谁都有**权,她一般不会仗着异能就去看别人的心事,但这次舒瑶却频频将探查符丢到康熙身上,终于huā岗岩有一些松动,书要看到了一丝的信息。
    她咬紧了嘴chún,以前没赶上,现在赶上了就这么放过,真是叔叔可忍,婶子不能忍。!。
第四百九十一章 肉饼
    舒瑶从不否认她有一颗爱国心,部队的教育也没丢下。她装作不知道,一是杀皇帝影响太大,二是换汤不换药,民智未开很难改变历史进程。
    她只有一个果园样的空间,有失灵时不灵的异能,虽然有很多的专业知识,但怎么开民智,怎么造反她就不知道了。她是政治小白,舒瑶不敢乱说话。
    但今日,她不说不行了,如果有机会谁想祖国沦丧?作为专业的工科人才,自然清楚北方的土地下有什么,也清楚战后条约的影响力。
    马齐感到身上一凉,四福晋瞪了他一眼,他得罪四福晋了?拜小说数据包所赐,舒瑶对清朝康雍乾的三朝的历史有过一定的了解,她没看小说中的女主怎么呼风唤雨,怎么种田专宠,她看到了几条历史资料,记得尼布楚条约好像是马齐好像是他被翻译出卖,把康熙的底线泄露出去了,入海口远东那是有石油,有天然气,有入海口,还有很多稀缺重金属,怎么能让给外国?
    签订条约的时候,舒瑶还小没赶上,如今她要是再不出口,不配做〖中〗国人。舒瑶从李德全手中几乎夺过茶盏,迈步走到康熙身边,柔声说:“皇阿玛,喝茶。”
    康熙扫了一眼无事献殷勤的舒瑶“朕不是让你跪安?”
    舒瑶的脸皮可以说比城墙都厚,怎么都扎不透的,她笑吟吟的说道:“方才看皇阿玛不悦,儿媳是担心您,才会留下逗您开心。”
    “你少在面前装糊涂。”康熙喝了一口茶,杯盖宽茶叶“你想问什么?朕后宫门口可立着先帝的牌子。”
    舒瑶笑道:“皇阿玛。您后宫门口同儿媳没关系的。”
    康熙咬牙切齿的说“朕是说得是后宫干政的牌子。”
    “您后宫有人干政?是谁这么大胆子?儿媳以为皇阿玛胸襟比海更宽广。自信能压住女子。其实其实只要您自信,女子不可怕的。”
    胤禛出了一口气,好在她没说先帝不自信能压住女人才在后宫门口立一块牌子,这块牌子不是立给皇后妃嫔。而是太皇太后,这一点康熙爷是明白的。太皇太后同先亲生儿子顺治挣了一辈子。顺治宁可相信鳌拜等辅政大臣,也不相信太皇太后。
    舒瑶又不是康熙后宫的人,那块牌子对她没用。康熙一拍桌子:“朕说得是你不许多嘴。不许提罗刹国违背条约,同察哈尔诸部再起战火。”
    果然,她的异能这回准了,大清同罗刹国还得再打一仗,这回嘿嘿,舒瑶摩拳擦掌。不把国土拿回来,她就不是穿越女。
    “儿媳不会多嘴。儿媳对打仗没兴趣。”
    这话康熙会相信才叫怪了,听见再起战火,舒瑶眼睛比平时都亮了一分,胤禛拢在袖口的收握紧,果然是有大阵仗,他曾经怀疑过瓜尔佳氏能否做到,如今看来是他低估了瓜尔佳氏,没看她如何做,利用蒙古诸部的贪婪,利用察哈尔逐步的不肯臣服,她愣是将罗刹国也加进来。
    一场战争,京城的兵力会重新调整,他抬了抬眼睑,好像看向康熙“皇阿玛息怒。”
    胤禛打算将舒瑶拽回来,舒瑶是瓜尔佳氏的命门,她的儿女丈夫算命门,因有这项认知,胤禛心里安定了不少,关于舒瑶所言男子的自信他有着不同的看法,摊上瓜尔佳氏这样的女子,男子自信得起来吗?胤禛想想都觉得后背发凉,幸亏皇阿玛选选秀的时候没看上她,要不然
    胤禛放心得有点太早了,最近曦容有向瓜尔佳氏发展的趋势,胤禛越看越觉得福晋好,让他放心。
    “不会多嘴你凑过来做什么?别告诉朕你只为了给朕端上一杯茶水。”
    舒瑶退后了两步,将李德全找到身边耳语了几句,李德全询问般的看向康熙,看见康熙颔首,他连忙将四福晋要的东西搬上来,康熙看着熟悉的木板,纸张,还有一跟竹板,他额头隐隐有青筋蹦起,又来了,上次舒瑶就给他上过一课论妾侍承宠次数同生孩子的直接影响。
    康熙后悔,他做什么试探舒瑶能不能承担皇后的责任?不是有胤禛帮忙看着?做什么好奇的听舒瑶说些什么,康熙虽然很久没听谁的课了,但看舒瑶手中的竹板,不知为什么,康熙有点小紧张,莫非她还敢皇帝?他不仅是皇帝,还是舒瑶的老公公,料想无视的。
    舒瑶竹板轻轻敲了一下自己的手心“皇阿玛,我先说个听故事,如果我想要您身上的玉佩,您肯给我吗?‘
    康熙心说,他给舒瑶的还少?单论对儿媳妇的赏赐,她仅仅落后太妃妃,康熙摇头说:“不给。”
    “如果我耍赖,打算抢过去呢?”
    康熙拧紧眉头“你敢抢?”
    “他们不是看到大清的好东西就来抢了?”舒瑶想了一会,说道:“当年明明打赢了,但该拿回来的没有拿,放过他们实在是太太可惜了。”
    康熙默不作声,马齐终于明白四福晋刚才为什么瞪他,喃喃的说:“苦寒之地对没用”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舒瑶说道:“请问你一句,在盛唐时,白山黑水之地是不是苦寒的?”
    “是。”
    “在强汉的时候,辽东整个都是苦寒之地,两广更是荒凉,那时两湖好像也没怎么繁荣,是不是?”
    “是。”
    马齐差一点跪地下,舒瑶冷笑:“现在就不用我说了吧,对比大唐不过是过去一千余年,你现在认为苦寒的地方,没准将来遍地是黄金,何况有句话你没听过,国土不容有失去。每一寸国土比你的性命都重要。”
    康熙很少见舒瑶这么咄咄逼人“你是谁当初朕被罗杀国给骗了?马齐他”
    “万岁爷,奴才不敢欺瞒您,奴才同罗刹国使臣谈条约的时候一直是忠心为国,不敢有任何懈怠,当时如果谈不拢的话,还会再起战火。”
    马齐好在没说是康熙受益的,舒瑶砰的一敲竹板“谈不拢就继续打,谁怕谁?好处的划分不会在谈判桌上,实力代表一切。”
    不是康熙在,舒瑶竹板早就落到马齐身上了“牺牲那么多人,结果土地被划分出去,你晚上不做噩梦?你知道大清打不起,可知晓罗刹国就能耗得起?如今给他休养生息,他不是又来犯境了?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像这样的人就应该将他踩扁。”
    “胤禛福晋,你闭嘴。”
    康熙首次对舒瑶有了严厉之色,胤禛抓住了舒瑶的手腕“闭嘴。”不是为了大清好,康熙就准许女子放肆,朝政国事,康熙不会拿来说笑。
    “你先回去,反省”康熙还没说完,外面的内侍说:“万岁爷,西北急报。”
    “进来。”
    舒瑶眼里含着泪水,她委屈,明明知道往后会有丧权辱国的事情发生,她却无力改变,胤禛的手心很热,但却温暖不了舒瑶,换个皇帝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无论有没有雍正,乾隆,没准换个后代做得更差,除非他们从意识认识到,西方是一只猛虎,已经准备张开血盆大口了。
    “不对,皇阿玛,小心。”
    异能提醒舒瑶有危险,向康熙回禀西北战报的人从怀中拿出枪支“康熙,你去死吧。”
    康熙身边一个人也没有,找肉盾都找不到,意外如果发生的不突然,那就不叫意外了,舒瑶看也没看抄起一边的硬物向刺客投掷,他扣动扳机瞬间,硬物砸到他身上,子弹因此有了偏差,擦着康熙的脸颊飞过去,康熙虽然端坐着,但其实也吓得不会动弹了。
    舒瑶拍了拍手“竟然敢刺杀皇阿玛,四爷,您说他是不是该死咦,你们看着我做什么?”
    她不就是扔了一个东西吗?“儿媳不要任何的赏赐,您如果看不上苦寒之地,不如名义上留给皇子你们”
    康熙目光从舒瑶身上挪到了被青铜香炉压扁的刺客身上,青铜香炉得八个人才能抬得起,舒瑶他的四儿媳妇只是随手一扔,青铜香炉就飞了?康熙不自居的吞咽了。水“胤禛。”
    “请容儿臣单独禀告。”
    胤禛觉得有必要同康熙说实话了,要不他看着自己的目光太诡异,康熙点头说:“近前来。”
    胤禛凑近康熙耳边“儿臣福晋天赋异禀,平时也就能抱着猫儿,喝酒之后力大如牛。”
    “可朕看着她是清醒的,她什么时候喝得酒?”
    “在太和殿里,儿臣给了她酒喝,平时是绝对禁止的。”胤禛无奈的看着正迷糊着的舒瑶“她现在还没醒酒,在平时她断不会像方才,皇阿玛,您别同醉鬼一般见识。”
    “你是说她醉了?”
    康熙非常认真的看着胤禛“真醉了?”
    “这事志远大人也知晓,儿臣福晋酒醒后,大多的事情会忘记了。”
    “老四啊,你福晋”康熙心有余悸,胤禛坚定的说:“儿臣要她,皇阿玛,她不会伤害儿臣。”
    康熙缕着胡子,无奈的叹息“真是看不出她的酒品如此的差。”
    “来人,给我调查清楚,是谁胆敢刺杀朕。”
    康熙指着地上被香炉压成肉饼说,皇宫都能混进刺客,康熙怒了
第四百九十二章 机会
    康熙的愤怒很好理解,紫禁城皇宫竟然混进了刺客,还高级到不带刀枪直接用火器的地步,长此以往还了得?平常可没四福晋随手扔香炉把刺客砸成肉饼,康熙觉得他的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叫来领侍卫内大臣命令他马上侦查。
    他听了康熙的命令,嘴角抽搐了几下,刺客都成肉饼了,他上哪里找线索?舒瑶说道:“李公公认识他不?按说不是跟在皇阿玛身边的人是一般不可能会拿着西北的折子送进来的,莫非刺客易容了?”
    康熙瞥了胤zhēn一眼,压低声音询问,“老四,你确定她喝醉了?”
    他看着舒瑶比平时条理清醒得多,怎么看都不像是喝醉酒的样子,胤zhēn低头凑近康熙说:“儿臣敢保证,她是喝醉了。”
    康熙对胤zhēn的亲昵,落在旁人眼中是另一种解释。他们听不见康熙和四爷讨论什么,但在最重要的时候,康熙是信任胤zhēn的,一个年老的儿子众多的皇帝信任胤zhēn,这不足以说明一些东西?
    况且康熙眼里露出对胤zhēn的倚重也让看见的人记在心里,旁边又有个精明彪悍的四福晋相助,马齐摸了摸脖子,怎么讨好四福晋呢?当初签订条约时真不是他有意的将国土送给罗刹国。
    看四福晋的意思是想借着再打仗弄回来,马齐暗自发誓,这回再去谈判一定寸土不让,临行前是不是去四爷府上看看四福晋?马齐从未想过打败仗的可能,在他们这些心上还以为大清是天朝上邦,给罗刹国的土地是赏赐,是大清的恩赏,以为还是虎躯一震,万邦来朝的情况。
    “可脸都砸成饼了。也看不出有没有带易容的面具了。”舒瑶咧嘴,“血肉模糊的实在是有点恶心呢。”
    恶心。你还说得这么认真?康熙身体想后靠了靠。咽下口水,他是监管大风浪的人,也不是没人行刺他,但从没哪个刺客死得如此高难度。舒瑶又说了‘肉饼’的凄惨样子,康熙胃里有些翻滚。对身边的胤zhēn说:“往后再让她喝酒,朕饶不了你。”
    “回皇阿玛,这事能不能打个商量?”胤zhēn带着一点无赖的气质。同康熙讨价还价。
    康熙的旨意还能打折扣吗?四爷胆子很大嘛。如果康熙答应的话,更印证了胤zhēn前途无量,如今的皇子哪一个不是唯康熙之命是从?哪个敢像四爷说出这种话?
    康熙斜睨了胤zhēn一眼,挑了挑眉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你。什么意思?胤zhēn凑近说:“没有她,儿子和太子他们从太和殿出不来。她没酒醉”
    胤zhēn越过沉重的香炉,目光落在舒瑶身上有他着深深的无奈以及一分宠溺,“皇阿玛,儿臣敢高保证,她不醉得时候了,连小金小黑都抱去来的。”
    康熙一脸便秘状,脸色臭臭的,抬手敲了胤zhēn的脑袋,“算你有理,且记得适可而止,朕不想她整日的表演‘人山。’或者将香炉随便扔。”
    “回皇阿玛,她只对在意的人才如此,陌生人不是她在意的人,她不会做多余的事儿。”
    胤zhēn追加的这句话,使得康熙皇帝心里烫贴了一些,这话康熙相信,舒瑶什么德行,康熙看得比较清楚,一眼就看到底,从没在他面前装模作样,他看向同把领侍卫内大臣问得哑口无言的舒瑶时,唇边也勾出了笑容,看舒瑶欺负别人挺有趣儿的。
    “要不奴才打听清楚再同您说?”
    “他的家乡在哪?出身?父母?什么时候进宫的?跟过哪个主子都打听清楚。”
    舒瑶私心的加上一句,“他进来给您送折子时,儿媳看了他一眼,看长相没准家乡在西北。”
    “老四,领你福晋回去。”
    “嗻。”
    胤zhēn几步走到舒瑶跟前,“跟爷回府。”舒瑶咬着嘴唇,最后看了一眼康熙皇帝,说道:“皇阿玛是千古一帝,怎能忍下跳梁小丑犯境,大国有是有大国的气度,但对于无耻的某国,唯有打疼他,他才会听话,拳头最重要”
    “福晋。”胤zhēn的语气加重了一分,舒瑶耷拉下脑袋,脑子凌乱,还是不行吗?她真是好笨啊,“皇阿玛,儿媳希望大清无邻国。”
    舒瑶屈膝甩了帕子,“儿媳告退,有失礼之处,望皇阿玛恕罪。”
    胤zhēn见她小脸皱着,心疼得不行,但在康熙面前他无法表现,回去再好好疼惜她,趁着脸仿佛对舒瑶很生气,“儿臣告退。”
    “走。”
    胤zhēn率先离去,舒瑶低着脑袋跟在他身后,康熙叹了一口气,手指点着盛京的战报,过了一会问道:“你们说,朕怎么将她指给老四了?”
    张廷玉同马齐能看出康熙的得意,四福晋又救是救驾的,武力值也高,马齐先开口说:“是皇上圣明,仔细想四福晋所言,奴才以为不愧是出自簪缨世家的忠勇公爵府,四福晋祖上曾经对太宗也提过的。”
    康熙点点头,确实有过记载,舒瑶的种马祖宗曾经领兵打下了朝鲜,不是兵力不足,他可能将平了日本,为了当时的调令,他同太宗身边刚归降的洪承畴打了一仗,直接将他揍成了猪头。
    他是太宗身边的爱将,又是八旗著姓出身,远非洪承畴的可比,后来又传说什么太皇太后劝降洪承畴,他又把人揍了一顿,康熙笑着摇头,也许真是有遗传,据说他的力气就很大,太宗故去后,他是第一个支持先帝的人,因此他即便病逝在入关之前,忠勇公一脉还是迁来京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