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侠义榜-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例如“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鸠尾”这几道穴位,几乎存在连贯关系,这些穴位齐齐绽放,就如同一道道深不可测的黑洞,可以吞没一切。

    胸前这些穴位大开,才使得他的武功更进一步。

    云从经打他的胸膛,等于是给他助长气势,甚至不能伤害分毫。

    丁耒明明是书生模样,却变成了人型异类一般,强横得令人称奇!

    陆绎倒在地上,也看得目瞠脸垮,这丁耒,还是人类么,居然能硬抗“风神腿”!

    云从经猛地咬牙,就要运转“风神腿”逃离,顺便带走陆绎,却见门口不知何时被厉飞锁上,厉飞就站在门口,笑意融融,一手按在陆绎的脖子,道:“你们不是需要宝藏么?死人大概是不会肆意说话的。”

    “你不要杀陆公子。”云从经冷眼以对。

    他思虑之中,却见石微再次施展长鞭,环环相扣,绕圈而来,丁耒则封住他的左右两旁。

    “不杀他可以,乖乖跟我们一道。”厉飞道。

    云从经见丁耒再次杀来,更是心惊肉跳,他想要挣开,想了想,最终只能妥协,被丁耒点中穴道,再被石微一捆,倒在地上。

    厉飞满意一笑:“算你实相!”

    这时,丁耒没有去管二人,而是看向了俞大猷:“俞将军,这二人如何处置,这都由你了。”

    “不是你们跟他的冲突,和我又有什么关系?”俞大猷一头雾水。

    丁耒道:“你现在大概也猜测到了宝藏会是什么吧,这二人如此处心积虑,你就不考虑一下江湖大势和朝廷稳定么?”

    “现在锦衣卫已经出动,六扇门也出动了,朝廷甚至都将因此而动荡,无数人付出鲜血,就为了这区区宝藏,作为将军的你,应该约束一下世俗,你管不着江湖人没事,但是要管的就是这些朝廷在位的觊觎者。”丁耒正义凛然道。

    石微怪异地看了丁耒一眼,正是他们使得这江湖开始大乱,为了宝藏生死不顾,很多人为此送命。

    丁耒与他们两位始作俑者在一起,说出这番话来,着实有些太假正经了。

    俞大猷面色一沉,道:“你的意思是要我对付他们这些人,甚至我的好兄弟陆炳,我也要劝他收手?”

    “话是如此,我其实已经想到了很多办法,要平息现在江湖之乱,也只有朝廷能做到,若是你们不按照我的话去做,或许得到宝藏的不会是你们,不是江湖人就是倭寇,你们想想吧。”丁耒抛出这句话,等于是在跟俞大猷摊牌。

    俞大猷也想不到,丁耒居然也有深明大义的想法。

    他想了半天,最终点头道:“丁耒,我听你的,但人请你放下,我们是合作,不是杀戮。”

    “这就是了。”丁耒笑了笑,示意厉飞放下二人,再一转眼,给石微做了一个怪脸。

    石微这才知道,丁耒这是在俞大猷面前作个表面工夫,但其实在他的心里,却也是不赞成石微和厉飞的做法,江湖杀戮,引发天下大乱,这样的事情,断然不能出现,特别是准备加入俞大猷或者戚继光阵营之人来说,一旦介入了江湖杀戮,等于是多了一个障碍,甚至这个障碍比起倭寇还要之大。

    整个天下,除了朝廷能治理,再无完人能解决,就连当年风云不也是短暂出现在江湖,再短暂消失,无影无踪。

    俞大猷深深看了丁耒几眼,对着陆绎道:“陆公子,得罪了,你若是跟我们好好合作,不去贪图这宝藏之事,一切一笔勾销。”

    “一笔勾销?你要知道,是我跟裕王来找你,救出你的,久闻俞将军是知恩图报之人,现在看来,知恩图报也只是信口胡诌罢了。”陆绎嘴角带血,冷冷说道。

    俞大猷淡然转身:“你若觉得我是在害你,你大可去状告你的父亲,我也正准备去写信跟你父亲说说,等我东山再起,你父亲会来主动找我,而不是我找他。”

    陆绎气息一窒,他知道俞大猷跟陆炳关系匪浅,但现在看来,陆炳却是俞大猷的从属一般,二人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实际上也是如此,锦衣卫都指挥使,比起将军职位而言,还是差了一些,至少俞大猷是能号令千军万马,而陆炳只能去动用区区数百锦衣卫队。

    即便这些锦衣卫队都是精锐,可是真正战场,也是蚍蜉撼树。

    也难怪当初胡宗宪也从锦衣卫出身,却也当了将军,权力滋味确实引人贪慕。现在胡宗宪退伍,留下烂摊子给俞大猷和戚继光,这就让局势愈发难堪起来。

    “俞将军。”陆绎咬着牙道,“你若是听从几个江湖宵小的话,连我父亲的话都不顾,那真的我与你的叔侄关系,也就真的生分了,让人胆寒。”

    “你以为我这么多年,是靠着关系上位的?”俞大猷的话徐徐传来,隐约有几分狠戾。侠义榜


………………………………

第207章 降服各心,坐而论道

    “想我征战沙场这么多年,何曾怕过谁?就连陆炳都要礼让,你如此大逆,我原谅你已是善举!”这一刻,他的心神仿佛充满了杀戮,回到了尸山骨海的死亡战场上,凶煞无比,血气冲天,一身老迈之躯,居然有如此大的能量!

    石微也不禁震撼,她的目光流转,居然隐约看到了一些影子。

    那些影子,是死亡,是痛苦,是挣扎,是血海无涯,是天道不公,是生命绽放出最后的光华。

    一切的一切,都聚焦在俞大猷的身上,他仿佛又明悟了一些,从低沉逐渐回归高昂。他的心态一直以来都没有变化过,只是这几个月的磨砺,让他逐渐去掉了一些血性,现在回头,更加纯粹,就像佛陀降服魔祖一般,去掉的并不是魔的心性,而是魔祖的恶性与邪气,因此,佛教中才有镇狱明王与飞天罗刹,他们秉承杀心,却再无滔天罪恶。当然,把俞大猷比作魔头实为不合适。

    俞大猷武功提升也是一瞬之间,足可见此人的天资。

    郑经天都几乎难以置信,他本来与俞大猷有所差距,现在看来,不仅仅是积累,而是心性上的,他本身还是逃不过贪婪那一关,在海外游历的时候贪得无厌,回到这里,修炼道家武功,借用地势摆布阵法,也其实也是为了镇压心中的邪气,可是终归邪大于正,他现在实际上已经在走火入魔的边缘。

    若是丁耒再不依照本心办事,最后的结果很显然就如郑经天一般。

    就见郑经天吐出一口鲜血,仰面倒地,气息变得微弱起来。

    俞大猷收敛气势,落下惊异不定的陆绎,立即上前,点中他的几道穴位,接着按摩一番,郑经天体内乱象才稳定了稍许。

    他修炼“清明功”,清身静心,修自大道,可终究棋差一筹,前功尽弃。

    郑经天悠悠醒转,苦笑道:“我终究会这么一天,我也实际上算过,命该如此。”

    “我虽然看《易经》,却从不信什么命运,生死不是天意,而是看自己,战场上你看那么多人杀戮,能活下来的靠的是什么,不是运气,不是天意,而是自己,这么多年我征战,看过太过死难者,现在终归明白,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畏惧死亡,才会死的更加轻快。”俞大猷叹道。

    他现在宝光阵阵,皮肤微微水润,似乎因为武功提升,使得他更年轻了几分。

    郑经天挣扎起身:“我不怕死,我唯一怕的事情就是武功尽失,现在我即便没有失去,但也相差不远了。”

    俞大猷仰天摇头,却听丁耒的声音传来:“武功一道,最忌讳的就是贪嗔痴,你以为你自己没有贪婪,没有痴念,没有嗔心,实际上你早就心中种下魔头,很多入了魔道的人一念之间,不能再回头,他们无限杀戮,到最后为的只是追求更强的武功。强如帝释天这样的惊才艳艳之人,还不是死了,什么皇朝霸业,权倾天下,都是愚蠢的想法罢了,得不到的,终究是会得不到,而你不想得到的,往往会不请自来。”

    “说得好!”裕王对丁耒愈发赞扬,觉得这个年轻人越发不简单,懂得如此之多道理,深得他文人气质。

    俞大猷也看着丁耒双目,见丁耒双目清明,道:“我还是小看你了,你这小子虽然做事不招人喜欢,但道理一通一通的,我差点被你绕进去了。”

    “为何是绕进去?”丁耒问。

    “你这也只是诡辩的一种而已,《易经》很多看人法门,感化一个人不一定道理要折服他,需要的只是一件事一件事的去耳濡目染,这个郑经天,他需要的只是在战场磨砺一下,看看战事浮沉,其意自明。”俞大猷看了眼郑经天,再指着丁耒道,“你也是一样。”

    “我知道你想说的下一句是,希望我能洗心革面,加入你的阵营。”丁耒笑道。

    “洗心革面犯不着,你不是郑经天的心性,我观察你心意坚定,比起之前何曾进步许多,可见你自己也在优化自己,而郑经天不然,他只懂得功法奥妙,却不知心态奇异。”俞大猷道。

    “我明白。战场之上,死亡稍纵即逝,面临无限杀机,无限恐怖,功法再强,再多手段,在风卷云谲的战事中,只能算是蚍蜉一般,哪怕风云和帝释天前来,也是如此。”丁耒道。

    “孺子可教。我虽然不喜欢你这种性格,但是我可以提供一个平台,改变你的心态。”俞大猷大手一挥,似在掌握风云。

    丁耒淡淡一笑:“彼此彼此,我也希望跟俞将军合作。”

    俞大猷没有多言,而是化作笑声爽朗。

    郑经天受伤的时候,周边退去的护卫,又突如其来,想要闯入。

    却见丁耒一睁眼,拉起郑经天,道:“郑大人如今已然弃暗投明,你们现在最好也好好的归顺,否则,刀光剑影中,你们二十来人,也不够看。”

    这些人开始还在挣扎,但看郑经天面如死灰,根本没有拼死的意思,眼见大势已去,纷纷跪倒在地。

    郑经天不再多看,而是对丁耒道:“你很有领袖气质,至少会比我前途无量。”

    他现在已经认命,于是话语也轻淡了许多。

    丁耒道:“郑大人,我稍后会好好给你治疗,只是心病难医,有些东西,你暂且放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此时不空最后皆空,你想想这个道理,就对了。”

    “好一个此时不空最后皆空。”郑经天呵呵一笑,“看来我还是不明白佛门真谛,我一直修炼道家武功,甚至这门‘清明功’也是集道家各番传承而创。现在想来,原来是我局限了。”

    “早闻道家有一言,‘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你既没有朴实的思想,也没有寡淡的欲望,你如何才能获得真妙?真想想,道家存在这么多年,虽不曾禁欲,但也不能欲我所欲,你更像是早期的儒家和阴阳家。”丁耒道。

    “我一直认为,‘自家精血自**,身里夫妻是妙哉’这句话才是真谛,我读过《悟真篇》中说过,其实双修法门,就是既有欲,又无欲,既身空,又不空,我一直在追寻这个境界不得,你一点老子《道德经》的言论,也是驳我不倒我的。”郑经天杵着身子,在风中尤为凌乱,他和俞大猷比起来,他更像一个老人。

    丁耒当即道:“你错了。”

    “身里夫妻,实际上也是操纵精血、气力作为交合,而不是欲望与非欲的交合。没有人能做到欲望和非欲望的合一,除非那个人精神有问题,想法两个极端,这是违背了阴阳平衡的道理。所谓儒家之后的‘中庸’学说,也是因为阴阳太协,却让人不觉有些怀疑真假。没有绝对的协调,也没有两者共存的极端,你的修行,有了偏差。”

    “我对儒家研究颇深,你想想,朱熹的‘格物致知’和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明显就是两个极端,一个是格外物,一个是格心物,他们这样的大学家却不能很好的平衡自己的心态,走向不同的极端,这就说明了,万事万物中,阴阳终归是相背离的,即便物极必反,阴极生阳,可是你想想,他们真的能平衡么?”

    “换作是这个宇宙,也不存在平衡之说,星辰在运转的过程中,究竟是什么在让它们动,也是什么让死星静下来,你精通风水阵法,观星学也该知之一二,没有绝对的又动又静,也就是没有又阴又阳,哪怕双性人,也有一方其实是不协的。”丁耒一番哲思摊开。

    郑经天似乎看到了背后的义理,似乎又看不到,他茫然中,却想抓住这个救命稻草,最终还是失之交臂。

    他慨叹一声:“我对你的话很服气,可是我也的确在欲和非欲、阴和阳中无法自拔。”

    “你会明白的,这个世上只有人性是最为复杂的产物,就像我和你,前一刻存在分歧,现在就握手言和,这就是人性。人性是超越任何阴阳的存在,我也谓之为‘道’,古来说道心,便是如此。”丁耒似乎了解广泛,无所不包,无所不融。

    忽然,掌声传来,轻悄悄的,是俞大猷的发出的声响,他点头道:“丁耒,你这一番言论,即便有些有失偏颇,陷入极端,但观念具在,理据分明,证明你很适合学习《易经》,有空的时候,可以来找我探讨一下,我对你的宇宙观很感兴趣,毕竟每个人的观念不同,碰撞之间才足可见分量。”

    裕王也哈哈笑道:“你们一个个都是大学士,就连俞将军也展现出以往沙场之外的性情,可见你们都是人才,今日化干戈为玉帛,我们就此凝成一股,待到时来运转,我不会亏待你们的。”

    郑经天默然。

    陆绎则也没有办法,他被云从经扶起,二人又瘸又拐,陆绎摊手道:“我们现在又有什么办法?”

    云从经冷目盯着丁耒道:“不过我有一言警告,丁耒,你左右逢源,圆润必折。你现在或许风光,之后未必会活得更好。”

    丁耒不禁心中失笑,他只有一个月时间,未来大明如何,根本不是他能左右,他也不想过多干涉,只是为了任务不得不做,这个云从经当真他是为了权力、为了金钱而做这一切?侠义榜


………………………………

第208章 戚家之军,王宣王炎

    见丁耒失笑不语,云从经冷哼一声。

    却听石微笑道:“陆公子,云公子,你们还记得之前的话么,要我们跟你们合作,就给我们看画作,领悟风云之道。”

    她这时候提起,也是在敲打二人。二人脸色一沉,特别是陆绎,整个人面如猪肝:“你想怎么样?莫非还要威逼利诱让我交出?”

    云从经也道:“我誓死不会交出此物,之前陆公子的话,也只是一番谈资,根本不能算话。”

    “好一个双簧,演得倒是挺好,朋友情深,天地可鉴啊。”厉飞呵呵一笑,手中袖箭引而不发,云从经见此情形,他连忙护住陆绎。

    陆绎摆摆手,道:“想杀我,你尽管任之,但后果你也知道,我父亲掌握数百锦衣卫,各个都是以上修为,满天下寻找,你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厉飞更笑得猖狂:“我从小就没有怕别人,如果我想杀你,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可惜丁耒不想让你们死。”

    就见丁耒眼色一闪,淡淡地道:“话是如此,我也不喜欢杀人,你们把俞将军的事情处理好,我们就此一笔勾销。”

    陆绎眯着眼睛,盯了丁耒半天,这才冷笑道:“放我走就该做好事后的报复。”

    “尽管来。”丁耒抛出这句话,他淡然自若,对于报复,他丝毫不在意,他历经沧桑,根本不惧生死,这点报复对他而言,只是磨练。

    俞大猷见二人争锋相对,他走上前,拍拍二人肩膀道:“你们都是帮我之人,即便不能化解恩怨,但至少不要在这里喧嚷。”

    “陆绎,你先去治伤。”俞大猷对陆绎道,他指着郑经天道:“还不请你最好的医师来?”

    郑经天被呼来喝去,心头不快,但还是咬牙点头,他自己也需要治伤,虽然他修炼传统武功,一身功法能缓解伤势,但有时候还是需要医师来诊治,毕竟他不是纯粹的医师,对于经脉人体仅限于武功之道上。

    陆绎和云从经被郑经天带向一处房间,跟随的也有厉飞,是监督几人的作用。

    事情看似圆满解决。

    张居正道:“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好在今日暂时化解,俞将军,你有什么打算?”

    “我现在也想通了,你们年轻人都有血性,我也不该就此没落,我要重振旗鼓,戚继光有戚家军,我俞家军也不会逊色。”俞大猷道。

    “如此正好,”裕王笑道,“现在我,郑大人,张大人,陆大人,四方可联名,一起上书,自然你的地位可以保住。”

    “希望如此。”俞大猷现在有些血性,他的心态再变,复职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他坚信没有过不去的关卡。

    周边沉寂稍许,就见一个嚷嚷的身影,要挤出李崇庆的掌控,正是兵拾。

    丁耒对李崇庆道:“这个兵拾放了他,让他跟郑经天汇合,算是给郑经天一个补偿。”

    “你就不怕报复?”厉飞不禁道,他本想杀了此人。

    丁耒道:“若真是要报复,我放或不放也都是一样的,放了算是积个善德。”

    俞大猷笑道:“看来你小子还是有点良知,不是杀性重之人,这点我还是看中的。”

    “俞将军才是我辈楷模,我最佩服的是俞将军的《易经》之道。”丁耒道。

    “哦?你这句话奉承我,是为了《易经》之学?”俞大猷淡然道。

    丁耒坦然回答:“是,俞将军的《易经》可以说是高深莫测,我一直仰慕你的风水阵法,若是学会,我也能想办法布置阵法,甚至为大明建功立业。”

    俞将军哈哈一笑:“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小心思,大明对你而言,只是一个空空如也的王朝,而《易经》对你而言,却是金银珠宝,我这个比喻可曾恰当。”

    “俞将军看透了我,那看来我也不藏着捏着,我们长话短说,若是俞将军教授《易经》,若是什么差遣,我定然全力相助。”丁耒道。

    俞大猷摆手点首:“可以教授你,这也不是独家密传,但看你悟性了,你也不需要什么誓言,我只是观察你这么久,觉得你这个人还有办法走上正轨。”

    “这样吧,加入我们俞家军,你和你朋友一起。”

    “再好不过!”丁耒喜出望外,想来是自己之前的言论,使得俞大猷对自己大为改观,特别是跟陆绎和云从经的对话,从中获益匪浅。

    “现在时候不早了,我们刚收服郑经天,先去安排一下。”俞大猷对裕王道:“裕王,不知道你可否赏脸一起前去我的旧宅?”

    “俞将军邀请,敢有不从?”裕王哈哈笑着。

    几人纷纷出门,中间留下厉飞此人管辖郑经天和陆绎三人,三人的武功都衰减了,如今的厉飞当然可以看住三人。

    他也是自告奋勇,想要从郑经天那里套取武功信息。

    俞大猷带着众人,往一处繁华巷中穿梭,不一会儿,来到一处最为热闹鼎盛之街道,街道之上,人烟密集,叫卖声四起。周边却不时经过有官兵,这些官兵都长枪大刀,看着装束,就知道是戚家军。

    俞大猷看着来往这一切,再望见远处最为庞大的宅邸,却似有回忆之色。

    他指着宅邸道:“这就是我之前居住的宅院,现在也被戚家军占据,可想,风流云散,时光不再。”

    他的声音竟有几分苍凉之意,可在顷刻,他就恢复,容光焕发。

    丁耒几人循声望去,宅院大如谷场,四面都是平地,不时有官兵步行,防守极为严苛。

    俞大猷仔细观望了一阵,忽然神色一动,就一个箭步上去,来到了门口。

    门口正走出一名男子,高额细眼,看起来有些阴柔,但是此人身上散发的气质,却是一派如渊似海的文人气质。他的手中时刻端着罗盘,似乎在算计着什么。

    俞大猷的出现,显然吓了他一跳。

    再仔细一看,面前的老人,却是意气风发,哪里像是被关押之人,气势更是喷张,令周围人动容。

    这男子愣了半天,却听俞大猷道:“才几个月,你忘了我是谁了?”

    “你是!”

    男子心惊不已,然后连忙拉着俞大猷退到一旁,只见丁耒几人也走了过来,俞大猷看着他紧张的脸色道:“无妨,这都是我的朋友。”

    男子这才心中松懈,吐了口气道:“俞将军,你怎么出来了?”

    “还好是陆大人和张大人出手,让我免去了杀头之罪,现在我们正准备四方联名。”俞大猷指着身旁二人道:“这是张大人,这是裕王!”

    男子自然认识张居正,却不认识裕王,见裕王风骨萧萧,顿时收敛起心思,连忙拜了一记。

    再一扫过众人,但见丁耒鹤立鸡群一般,颇高身材,一身傲骨嶙峋,气节冲霄,显然也非一般人,不由也是一礼。

    “这位就是我以前的师弟,王炎。”俞大猷的话传了出来。

    王炎,在历史上并无建树,甚至没有记载过,但是历史上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