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档一九七八-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去看到老爹老妈,陪一年少一年但李默想说的是,说得轻巧!
………………………………

第506章 适合的人

    李默说,为自己与自家人活着的,不用计较别人的风言碎语。

    但是不可能的。

    因此李默对刘婉若她们说,人言可谓,别人的风言碎语弄不好,也会成为杀人的刀。

    特别往后去,中国许多地区的人都喜欢攀比,农村更厉害。

    在外面混得好,回来自然风风光光。混得不好,则会引来邻里的讥笑。这不是嚼舌根吗?对头,而且喜欢嚼舌根的妇女们可不少。她们嚼得爽了,却不知道会当事者与他的家人带来多大压力。

    所以李默前世毕业后在外面飘的那个时间段,混得好回家过年,混得不好,索性不回家了。否则,那个年必然过得不愉快。

    小栓子才去京都,大约混得不好,所以才没有回来。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心魔的一面总是占据上风的,李默心中暗暗想到。

    两家人回来了。

    李广龙的三儿子四儿子抬着一大筐鱼,有大鱼有小鱼,一是让李默家过年做菜的,二是让李默家将它们腌制起来,做咸鱼的。

    远亲不如近朋,两家不是直系的堂兄弟关系,更不是亲戚关系,但比亲戚还要亲,这点往来也不算什么,更不会计较。

    李默老妈将菜端上桌。

    人多,女人与孩子就不上桌了,那怕李默奶奶最长,也没有上桌。

    李默老爸,李广龙,秦叔与李叔,还有李广龙的大儿子、三儿子、四儿子坐在桌子上吃酒,李广龙第二个子女是女儿,也过来了,但更轮不上她上桌。李默还有两个菜没有做好,做好后,也要上桌。

    这是曹镇的风俗,实际不能代表着尊卑。就像李默一家,李默老妈不上桌,然而李默老妈在家就是女皇帝,说一不二,谁敢忽视她的存在?

    大家吃酒的吃酒,吃饭的吃饭,都在议论李默的做菜手艺。

    其实做菜手艺,李默仍赶不上刘婶。

    不过前世磨了一辈子,做菜手艺确实不差,况且李默弄出这么多花样。

    李默将两个菜做好,然后与李广龙的四儿子坐在桌子的下首位置,在这桌子上他们最小,当然,只能坐在最下首了。

    李默敬了几杯酒,然后看着酒桌上的气氛,李广龙与他大儿子,还有李默老爸明显在灌秦叔李叔的酒,某种程度上,这个风俗有些类似内萌,将客人灌醉了,才代表着瞧得起客人。

    很不好……可是李默前世年青时也经常干过。

    然而今天他老爸与李广龙未必能讨得了好,秦叔酒量一般般,李叔酒量可不是一般地大,李默也不管,寻了一个借口,下去盛饭吃。

    李广龙三儿子也下了酒桌,端着饭碗来到院子里。

    李默诧异地问:“三哥,你怎么也下来了?”

    “还有一些鱼未捉上来,我晚上要看塘。”

    李默点点头。

    不但看塘,还要看水泵,又是电又是水的,确实不能吃多了酒。

    “这个塘承包得还好吧?”

    为什么李默让李广龙家承包塘,看到鱼的价格就知道了。

    一般鲢鱼是一块多斤一斤,青鱼是两块多钱一斤,若是在缺鱼的北方,往往青鱼能卖到三块多钱一斤。

    可能后来的人说,还是很便宜啊。

    再来对比一下另外的物价,相对于二十年后的物价,如今消费工业产品仍是很不划算,比如一台国产十四英寸彩电能卖到一千**百块钱,二十一英寸则能卖到三千出头。一辆普通的国产自行车一辆得要两百多块钱,装一台民宅电话得要两千多块钱,至于后来只卖几万钱一辆的普桑,眼下则卖到二十多万块钱一辆的天价……

    最划算的还是房子,房子!

    比如津市,甲级钢筋混凝土房子每平米只有四百来块钱,当然,它的造价更便宜,李默魔都企业房子质量要求那么高,每平米造价不过三百来块钱。砖混房子每平米连三百块钱都不到,至于简易结构的简陋民房甚至每平米不足一百块钱。魔都的要高一点,但便宜房子也不过一百几十块钱一平米……即便到了九十年代末,魔都位置好的小区房子也不过两千多块钱一平米。

    然后是农副食品,黑市猪肉价格涨到每斤三块多钱了,但这时候还有票,持着票,猪肉一斤只有两块多钱,牛肉也不到三块钱一斤。有票买其他农副食品也便宜,大米两毛几,茄子每斤三毛几,黄瓜四毛几,黄豆一毛几。至于黑市的价格,乘一点五就差不多了。

    所以相对于后来的物价,这时候鱼价还是比较贵的。

    “还好吧,将杂七杂八的开支除去,大约能赚八千来块钱。”

    “那也不错了。”李默说。

    别看柳叶圩各户人家用大棚蔬菜赚了一些钱,可不能以各城市市场价格来计算蔬菜种植户的利润,大贩子要赚一些钱,小贩子也要赚一些钱,蔬菜批发市场还要征收一些管理费,虽然已经放开了许多商品经济,每户人家辛辛苦苦的,一年平均下来,能赚的不过五千块钱左右。

    还有安县哪边,有许多人出去做豆腐,有本钱不说,一大家子一年辛苦到头,平均起来能赚的不过一万来块钱,这已经很让人艳羡了。

    “小默,我家不像你家,什么都不用愁,我家兄弟多,现在条件是好了,可是结婚费用一年比一年多……”

    李默一阵缄默。

    前世时,他老爸那么辛苦,为的是什么,盖了楼房,好让他们结婚成家,一栋楼房,上两间,下四间,那么他与弟弟一人就有三间房,有了这个条件,便能说对象了。怎么办呢,谁让他考的是三流大学,找的工作不好,还主动辞掉了。

    对于一个农民来说,这种经济压力无疑太大,然后一边盖着一边骂着。事实上,后来李默与他弟弟都没有需要这楼房……何苦来哉。但这是大潮流,谁都看不到前方,只好随波逐流。

    李默家还好一点,李广龙家更惨,兄弟多固然是好事,没有人敢欺负,然而五个儿子想要成家立业,太困难了。最后李广龙拼不动了,只好拿钱,让他两个小儿子到贵省哪边买了两个媳妇回来。这个买不是普通人想象中的人贩子的那个买,都是有熟人带到女方哪边,让男女双方见面,也会让娘家人过来看看夫家的情况,这才拿结婚证结婚。当然,得给介绍人一点钱,也要给娘家人一些钱。但也比柳叶圩恐怖的结婚条件好得多啊,城镇里一套房子,天价的聘礼,各种条件……

    然而哪边的小伙子也不乐意了,李默后来听说一件事,柳叶圩几个小伙子在熟人带领下,前去相亲,结果被当地的小伙子围了上来,打得头破血流,逃了回来。没办法,政策导致了中国以后的女人成了一个稀缺的商品。

    柳叶圩如今条件好了,周边小姑娘也愿意嫁到柳叶圩,但人家愿意嫁过来,看中的是你家的条件,不提彩电冰箱洗衣机,最少得有楼房吧。况且还有聘礼与酒席……

    李默还记得,就是因为他家的经济压力,老三后来跑到澳门去替赌场当保安,实际上就是保镖与打手……

    李广龙家也种了大棚蔬菜,承包鱼塘又赚了一笔钱,但是房子,以及四个儿子要成家立业,经济压力依然很恐怖。

    当然,李默可以“借钱”给他家,然而能与李广平走到一起,关系不错的,都是脾气刚刚的人,借几千块钱救一下急可以,借一个十万八万的,李默会借,但人家绝对不会要。

    这个头也不能开,能借给李广龙家十万八万的,那么各个亲戚的,即便李默准备一亿块钱借,但今天能借十万,明天就会有人厚着脸皮找你借二十万三十万,不借,马上什么人情也没有了,反而能将李家恨一个疙瘩。不是不讲理吗?不好意思,这种不识好歹不讲理的人还真不少。李家这几年已经遇到了。

    李默沉默了一会,说:“先熬上一年吧,明年秋后,我让人带你去煌县。”

    明年就是今年,李默按农历年说的。

    “大别山的煌县?”

    “嗯,哪边在试验一种更科学的大棚蔬菜,又叫玻璃钢架蔬菜温室,产量更高,而且半机械化灌溉,更节约劳力。”

    眼下柳叶圩的大棚蔬菜技术仍与李默推广的大棚蔬菜技术一个样,没有半点进步,蔬菜是早春蔬菜,没有隆冬蔬菜,棚架也是毛竹棚架,保温膜是薄膜。

    但在煌县哪边早就进行了许多试验,包括许多种子种苗的改良,比如桑苗与蚕种,还有各种饲养业,养殖业,种植业的技术改良,也包括李默所说的玻璃钢架蔬菜温室。而且开过年后,就已经逐步向民间推广。

    还是大棚蔬菜,老三脸上表情有些不自然,李默补充一句:“因为人力省,以你家的劳力,可以轻松地种植六七亩七八亩大棚蔬菜,而且隆冬就可以推向市场,可以卖出更贵的价钱,此外,它的产量比眼下的大棚蔬菜产量更高。”

    这回老三才反应过来,大棚蔬菜确实很赚钱,远比种庄稼赚钱多了,但因为技术落后,种植面积有限,虽赚钱,但想赚多少是不可能了。不提什么隆冬蔬菜,只要种植面积跟上来,自然就能赚很多钱。

    李默微微额首:“我曾经对人说过,中国人多地少,即便将土地种出黄金来,农民也不会有多少收入,但真种出黄金,农民收入也必然增加起来。而且柳叶圩地理条件不错,离几座大城市都不远。只要种出来,就能运出去,也能卖得掉。”

    “那需要多少本钱?”

    “你怕什么本钱,到时候我支援你家,这是真正的借,你家还不好意思吗?”

    “小默……”

    “三哥,咱们两家关系,就不要说什么客套话了。”

    李默老爸喝醉了,秦叔喝醉了,李广龙父子也喝醉了,李叔没有喝醉,但喝高了,这肯定不能开车了。

    李默只好自己来开,李广龙家的三儿子四儿子要留下来看塘,余下还有好几口人,好在这辆拉骚的悍马空间足够大,挤啊挤的,居然挤了进去。

    开到半途,可能因为拥挤的原因,李广龙要吐。

    幸好李广龙家人多,将他及时扶了下来。李广龙吐了一会,他大儿子李大保又吐了一会,李广龙老婆免不了又说了几句。然而对着两个醉鬼,说什么他们醒过来也记不住的。

    李默将他们送回去,又回到家,李默老爸也吐得天昏地暗。

    李默老妈抱怨,又责怪李默不劝。

    “妈,你们是天,是上人,我们是地,是下人,那敢劝你们。”

    “说什么呢。”李默老妈怒道,并且伸出手。

    李默滋溜一下,逃到楼上。

    除夕就到了。

    李默居然难得的看了春晚,这场春晚给他印象最深的不是本山大叔,也不是潘美辰《我想有个家》,而是李林玉。

    90年中国最红的歌星不是邓丽君,也不是潘美辰,更不是李默与凤飞飞联手推出的那张磁带,而是李林玉。在整个有两大甜歌王后,一个就是这个李林玉,歌甜人美,但跑到加拿大后,慢慢也就消失了。接到轮到了红楼少母杨妹妹崛起,然而李默皆不大喜欢,甜得发腻了,相对而言,还是孟庭苇的歌更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大年初一,李默拜舅舅家的年。

    今年李默舅舅家来了一个贵客,李默瞅了瞅,说:“三姐夫,新年好。”

    “小默,说什么!”李默三表姐怒道。

    经历了她与原来男朋友的事情后,人言可谓,尽管她自身条件很优秀,在农村想找一个好人家,变得很困难了。因此她的大姐在鸠城替她介绍了一个对象,他家里条件比较好,就是他年青时长相不大英俊,三表姐很排斥。

    但往后去确实证明了她大姐与她父母做法是正确的,人家就是长相略差一点,人却很有本事,而且也知道痛惜人。结婚,成家立业,是要过日子的,长得好,不代表着能当饭吃,除非是偶像明星。

    李默勾了勾手,让他三表姐出来。

    “你要说什么?”

    “三姐,还记得我那年说过的话,不是我会看相,原来那个真不是你的菜。他看上去,就比较轻佻,人长得帅,又轻佻,是合适你的人选吗?这位,一眼看去,就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主,这才是过日子的人。”

    “你会看人?”

    “三姐,我公司雇佣了那么多人,我不会看人,如何用人?”李默傲娇地说。

    李默三表姐哑口无言。

    两人走进屋中,李默舅舅刚才也做了介绍,李默这位未来的表姐夫站起来说:“小默,久仰久仰。”

    “自家人,说什么久仰。”

    李默三表姐不满地哼哼。

    李默嘿然一乐说:“三姐,等你们成亲时,可以向我提一个嫁妆的要求。”

    “给我一辆车子。”李默三表姐开玩笑地说,她不是要车子,是学了驾驶后,没有车子开……

    “行,”李默大大方方地掏钥匙,不过想了一想说:“得,这辆车子我已经开了很长时间,还是替你们订购一辆吧,你们什么时候结婚。若是早,有可能来不及。”

    李默舅舅愤怒地骂三表姐:“你胡说什么,一辆轿车得多少钱!”

    “舅,我在乎一辆车子的钱吗?”

    李默只有这一个亲舅舅,最不怕的就是舅舅要,要来要去,要顶了天,能要多少东西?然而舅舅偏偏不要。

    李默最怕的是大老表想当小组长的啥,但经过那次事件后,舅舅与大老表仍然怀着这个美好的梦想,这让李默一直很无语。

    李默表姐现在还不能理解订购这个词的意味,而且对这门亲事她一直排斥,因此不理睬她老爸的发话,继续说道:“我不要你这辆子,给我那辆红色的车子。”

    这次回来,李默开回来两辆车子,一辆是红色拉骚的悍马,一辆是劳斯莱斯,李默让秦叔与李叔将拉骚的悍马开了回去,留下这辆低调的劳斯莱斯。

    “这种车子不要,要那种车子……三姐,你听说过一个成语,叫买椟还珠吗?”
………………………………

第507章 商人的立场

    两家人基本谈得差不多了,但因为三表姐不乐意,具体的细节还没有定下来,包括婚期。

    不过李默三表姐现在确实是风华正貌、颜值最巅峰的时候,若不是李默舅舅古板,培训一下,都可以胜任天使经济公司的模特。

    第二天,几个老表一起来到李默家。

    按照原来的传统,大年初二拜的是岳父家的年,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许多旧的传统在渐渐消失,也有新的传统产生。比如原来过年三天,不能动刀与剪子……做菜怎么办?菜是除夕就做好了,来客人了,将菜热一热。会不会吃坏肚子……人也是在进化的,好的进化,不好的进化。随着条件改善,肠胃免疫能力越来越差,但原来肠胃免疫能力似乎很强。有几个简单的例子,在曹镇一带,过年时有两样菜是必须准备的,一是圆子,常见的是糯米圆子、莲藕圆子、肉圆子,由油炸好后,再用少许油浸泡,然后能吃上一个正月。但必须摆到桌子上,这样一家才能团团圆圆。这还不算过份的,还有一样菜,鲢蒸,也就是选一条白鲢,不刮鳞,不切腹拿掉肠杂,放在油锅里炸一下,然后端上桌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以示年年有余。不讲究的,放到初八后吃掉,讲究的,能放到小年,也就是正月十五后才会将它吃掉,在没有电冰箱的时代,想一想这条鱼里面分滋养起来多少细菌吧。还有学生上中学时所带的菜,为了省钱,家长往往会做一些比较咸的菜,让学生带到学校,一吃就是一个星期。这一世,李默没有吃过,但前世,李默时常吃这种菜,多是虾酱烧的豆腐干与黄豆,虾酱也是自家做的,因为这时候小米虾不值钱。天冷还好一点,天热了,也是这样。

    人人都吃过这些远超保质期的食物,也没有听到有多少人食物中毒……

    随着条件变好,家家户户都有电冰箱了,可这些传统反而消失了,甚至连那条年年有余的鲢蒸子,放上几天后,也将它扔给小狗小猫吃去。

    至于其他的一些传统也在变化着。

    大年初一,许多人家仍然坚持着,不能动剪刀与菜刀,不过到了初二,大家也无所谓了。

    还有这个拜年的传统,也渐渐乱掉了。

    当然,有的地区是前三天,有的地区是前两天,不一定得必须拜舅舅与岳父家的年,但必须拜最至亲的亲戚家的年。

    站在李默舅舅家几个老表的角度,他们只有三个亲姑姑,大姑姑在铜市,因为种种原因,几乎不与李默舅舅家往来。对于这种种,李默不表态,人无完人,李默前世脾气同样很古怪,即便这一世,也能找出许多臭毛病。若是互相看不上眼,只看到对方坏的一面,即便是至亲,也狗头拜了。

    二姑姑很早就去世了,也就是李默老妈这个亲姑姑走得近一点。

    初二来拜年,也是可以的。

    当然,初二不准动菜刀的传统,现在也渐渐没有人在意。

    李默家虽然很早就买了电冰箱,但最少得吃一个新鲜菜吧。

    而且除夕是李默掌勺的,菜做得不少,可每碟菜份量不多,除夕,大年初一吃下来,基本上都吃得差不多,来了客人,不重新做菜,那是不可能的。

    几个男老表在玩扑克牌,女老表在帮助李默配菜。

    李默三表姐说:“小默,听说你出了唱片?”

    “是出过几张。”李默说。

    国内的,只是去年两部电影里的六首歌曲。但在美国哪边,很早就出了单曲唱片。

    “来一首。”

    从这个角度也能看出李默三表姐比较跳脱外向,当然,若是没有这性格,她以后也不会成功。

    李默没有唱歌,想了想,跑到楼上拿下来一把二胡。

    这些年李默一直没有丢下音乐,不但请各个教授指导他乐理知识,与弹奏吹拉技巧,他自己平时偶尔也抽空练习着几样乐器。

    至少现在他在钢琴与古琴造诣上不能称为宗师级,但能拿得出手了。

    另外古筝,西式长笛、陶笛、风笛,中式曲笛,吉他,小提琴,大提琴,口琴,杨琴上也能凑合,按照朱教授的话来说,就是乐声悠扬但不嘈杂的乐器,李默都喜欢。

    但各类打击乐器,几乎与李默完全无缘。当然,他的乐理知识眼下也渐渐跟了上去,否则不会领着石头城音乐学院的一群学生替两部电影配上的中国风音乐,还得到了许多业内人士的认可。

    另外比较凄苦的乐器,李默也不大喜欢,比如笙,埙,洞箫,马头琴,二胡。

    民音也有三句谚语:心中无苦,难拉二胡。

    一年琴,三年箫,一把二胡拉断腰!

    三年琴,十年笛子,百年箫,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

    当然,这么说是不准确的。想要将二胡拉出味道,确实很困难,但想要将其他乐器弹出吹出拉出打出味道同样很困难。

    至于苦……也未必,比如二胡大师高韶青在加拿大演奏的《万马奔腾》,大气磅礴,只会让人听得热血沸腾,哪里还有苦情?

    但相对而言,也说明想要将二胡拉好,确实有点困难,此外,它总体给人的感觉确实有些凄苦。

    李默学过一段时间,但没有学精。

    可是家中并没有其他的乐器,全在魔都呢。

    即便这把二胡也是有来历的。

    后面村子有一个算命的瞎子,李默老妈比较迷信,偶尔也会请这个瞎子来算命。

    对此,李默一直不干预,无外乎就是骗一点钱罢了,在他记忆里,柳叶圩一直没有邪教或类似邪教的活动,那才是让人感到恐怖的。

    去年春天,这个瞎子又来到李默家,替李默家算命,几年下来,他也摸出一条规律,一年不能来得多,来上三四次,每次都会有不小的收获。但这次可能他家人需要钱,于是便说,你家儿子虽然顺风顺水,但命中即将有一劫。请记住,一旦这类人开口说这句话时,那就是想拼命掏你腰包钱的节奏。

    李默老妈真相信啊,前世时李默老妈也闹出了前面村那个神婆说她患了癌症的笑话。

    虽然让李默与弟弟青了大半天脸,但谁让他们老妈是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呢。但就是识字,“水平高的大师”照样也能将识字人骗到。

    李默老妈被这个瞎子带着,紧张起来,如何“消灾解难”呢,一是多做好事,做好事就得花钱了,可这个钱怎么花?连李默想花一点钱,都感到非常困难,况且李默老妈,因此又跑到后面寺庙里送了一笔钱给大和尚了。另外就是算命先生替李默“改命”,这是富贵命,不容易改的,当然,李默老妈肯定会掏很多钱给他。此外,瞎子不能走路,会有一个亲人或亲戚领着他到处跑,这个领路的便委婉地说,想要一把二胡。

    算命的瞎子一般多数会拉二胡,这个瞎子也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