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就时论势-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爆发。”
在坚定自己的意志后,齐桓公又赶往郑国国都新郑。在新郑的这段日子里,齐桓公的生活节奏开始便的单一起来,几乎每天的行程都是雷打不动,他白天骑着日行千里的白驳东奔西跑,巡视各地,检阅部队,晚上又和军中的高级将领讨论作战计划常常工作到深夜。百忙之中,临淄又传来消息说宋华子又为齐桓公添一女儿,他没有过多的高兴,只是让隰朋简单礼节性的回了封祝贺国书就算敷衍了事。
此时的齐桓公脑海里是在想方设法鼓舞军队士气。每次检阅部队之前,他总会召集军队中所有千夫长与百夫长开会。从这些基层军官的口中他可以知晓,目前这只军队里有没有参加过四次战役的人。所占比例为多少,如果占据十分之六左右,说明这是一支十分老练的军队,军队是由身经百战的老兵组成,这支军队将是齐军的王牌主力,就会被派往前线。
齐桓公每次视察军队就是从这些老部队开始的,他几乎认识军队里面每一位士兵,他们的家乡在哪,家里有几口人,齐桓公都非常清楚,就是因为这样,使得齐桓公非常容易融入到军队当中,很快取得军队士兵们的信任,而部队的士气也很快被激励起来了,士兵们很愿意为这位关心士兵的国君效力。
之后不久,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一艘来自吴国的中翼战船突然出现在齐国附近的黄海海域活动,似乎在进行间谍活动,调查齐国附近海域的水文情况。
这实际上是一次冒死的航行。因为当时齐国整支舰队就游荡在黄海,正进行操练。当他们在海岸线上看到一艘莫名的快舰,海舀子很快就清楚此船来的目的是什么,于是下令舰队里所有小翼船迅速出击,竭力追赶,务必生擒。
吴国中翼船见势不妙,急忙调头开始逃跑,但齐国二十艘小翼船很快就追赶上来,并且迅速包围了它。
吴国中翼船,进入作战状态很快,吴国先发治人,齐国水员操作战船还尚未熟练,但已成气候,加上都是些方便快捷,易操作的小翼船,使得他们面对身经百战的吴国水师,显得游刃有余,而齐国其他大型船只正在赶来支援
就这样,那艘只身范险的吴国中翼船,最终还是被抓获了。这一消息传遍整个齐国,大家都在谈论来自陌生国度的吴国,千乘百姓非常佩服这些非凡勇气的吴国人。齐桓公在获悉后,极其的感兴趣,于是便命人将那艘吴国中翼船上的所有吴国人带到他面前,齐桓公要亲自审问。
齐桓公问起那些吴国人态度友好,笑脸相迎,“我说你们吴国人的胆子也太大了点吧,只身范险竟敢硬闯我齐国海疆。”
为首的船长冷笑道:“这没什么,想当初我们都敢把船开到楚国境内烧杀抢夺,楚国舟师的反应速度可比你们齐国要快很多。”
“哦?此话怎么说,难道我齐国舟师不如楚国?”
“哼!吾等已经在黄海附近游荡三天左右,而你们今日却才发现吾等,今日吾等只有一艘中翼才侥幸被你们齐国生擒,若是我吴国主力舰队至此,哼哼!不光是齐国舰队全军覆没,恐怕你们齐国的水师将领都会被我们活捉。”
“你说什么!”海舀子怒道。
齐桓公制止了海舀子,“你叫什么名字?”
“海霹雳!”
“好!海霹雳我放你们走,说实话你们是我见过最勇敢而大胆的人。我是个钦佩勇士的人。只是我觉得你们不应用性命去冒险。但我愿意在给你们一次机会,现在你们不但已经获释了,而且我们还要把你们恭恭敬敬地送回吴国。你们要告诉吴国当地的黎民百姓,说齐桓公如何敬重勇士,哪怕他们是我的敌人。”
海霹雳先是一惊,抬头瞟了一眼齐桓公,随后齐桓公又命人赏给这些吴国人一些金币,放他们回国了。许多在场的人为齐桓公的宽宏大度惊呆了。
海霹雳他们领着一袋金币,楞楞地站在原地,不久转身离开去,齐桓公专注地看着他们离开,忽然海霹雳一众,纷纷向齐桓公拱手行礼道:“齐侯,您的宽宏大量让吾等赞叹不已,吾等愿为桓公效力。”
这时,齐桓公猛地站了起来,小步快跑般来到海霹雳面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道:“好!寡人任命你为水师副将统领二十艘战舰,你为先锋大将。”
“诺!”
海舀子见状,立刻上前附耳说道:“将军吴国人阴险狡诈,不能深信啊!”
齐桓公鄙夷地看了一眼海舀子说:“如此忠勇之士怎会是那阴险小人。”
“海舀子,海霹雳,既然你们二位都答应愿意为寡人,为齐国效力,那么寡人就希望你们能够精诚团结合作一致,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水师没有任何作战任务,你们要在一个月之内将齐国水师训练成一支无敌舰队。”
“诺!”
反齐同盟已然形成,但到目前为止双方都没有任何动静,谁都没有先出手,战争进入了一种奇怪的状态,静止战争。这种状态持续了将进一个月了,直到齐桓公命令齐国水师全军整军备战准备出发前往东海。
齐桓公的脑海中已酝酿了两个作战计划,一是海上作战计划,即率领远征军水师在吴国海域附近彻底击败吴国水师,齐国陵师迅速登陆沿岸直攻吴国都城姑苏城,迫使吴国投降。因为吴国陵师数量不多,所以此战成功与否取决于齐水师能否彻底击败吴国水师。
第二个计划,也就是陆上作战计划,在楚国先发治人的情况下,齐军以及盟军处于被动防御阶段,一直等到吴国投降后切断楚国的食盐补给,齐军便可以转守为攻。也就是说陆上作战计划的实施是取决于海上作战计划的成功与否。
水师出发的前一天,齐桓公与姬成父骑马来到千乘看望即将出发的水师,齐桓公望着千乘港里大大小小的战舰兴奋地说道:“不久之后,这里将是满载着士兵、马匹、战车、粮草辎重的船只,南下!如果风向顺利,一天后齐国水师就可以兵临姑苏城下,三日后吴国就应该开城投降了。”
“可……君上……”成父支支吾吾想要说些什么,却欲言又止。
“你想说什么成父,既然寡人重新复了你的职务就代表着寡人已经信任你了,你但说无妨。”
姬成父不乐观地说道:“君上,吴国舰队从数量上远远超出我们,根据情报上说,楚军的水师已经同吴国水师组成联军,吴楚两国水师舰队数量已经超过两百艘。”
齐桓公笑了笑说:“可是我们的大型船却有六十艘,而吴楚两国加起来却只有不到四十艘,不是吗?”
姬成父叹气说:“臣虽然是陆地上的将军,但臣认为一个善于水战的将军才是致胜把握,楚国人有芈海若,而我齐国那两位……臣不敢恭维。”
齐桓公有些不耐烦,问道:“芈海若?芈海若是谁?他难道是龙王不成?放心好了成父,船会击沉的。”
姬成父没有在说话,默默地注视着海港里准备出发的舰队。
(本章完)
………………………………
第141章 黄海海战(二)
齐桓公二十七年,六月初一,黄海海域弥漫着浓浓的大雾,齐桓公命向齐国舟师将领海舀子发出军令:“其一,舰队出港进入黄海以后,海霹雳领二十艘中翼战舰为开路先锋,向吴国海域徐徐前进,如遇接敌,不可恋战急忙脱战自报等后续大部队赶来方可再战。”
“其二,全军务必全歼或大败吴国舰队,之后控制住东海,直入长江入海口,吴国的所有陵师全部在广陵,只要我们控制住了长江入海口,吴军就无法支援姑苏城,届时齐军便可在两到三天之内占领吴国都城,迫使吴侯投降。只要吴国一投降,楚国的食盐储存就只能坚持二十天,到那时楚国将不战自退。”
齐桓公的计划看似是天衣无缝,若真成功,吴国必败,楚国也必将陷入食盐危机当中,可就在这实施的过程中,意外却发生了。
海舀子的舰队因为大雾的原因,使得舰队还未驶出黄海进入东海,就与担任先锋的海霹雳失去了联系。
海舀子立刻判定身为吴国间者的海霹雳为叛徒,认为他已经背叛了齐国,背叛了齐桓公。
祸不单行,在临近东海海域附近,海舀子又偶遇上了楚吴舟师联军主力约一百二十艘船只,领军将领正是楚国的芈海若。
而此时抛开负责运送陆军的六十艘小翼船,余下只有八十艘战舰可以参与作战,狭路相逢勇者胜,双方迅速摆开阵势,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最终海舀子丧失了一艘大翼船,损伤两艘中翼船的代价,逃回了千乘港,而在逃跑的半路上,又遇见了失踪已久的海霹雳的舰队,海舀子立刻下令全军戒备,随时准备迎战。
结果海霹雳发给海舀子的信号是友军信号,后来两位将军相互指责对方的过失,都说对方没有紧跟自己,从而导致失去联系,总之在互相推脱责任。
而此时身处于郑国首都新郑的齐桓公还并不知道齐国舟师出师不利的消息,他还一直迫切等待着舟师旗开得胜的消息。
然而直到第二天中午齐桓公依旧是没有得到任何战况报告,这样齐桓公百思不得其解,他又仔细看看吴国地图以及周边海域,这张图他已经连续看了三十遍了。
“君上,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一定会把吴国的地图暂时放在一边的。”
齐桓公抬头一看,“隰朋!你有海舀子他们的消息吗?”
隰朋递给齐桓公一封竹简,“君上,齐国舟师出师不利,一艘大翼船被击沉,损伤两艘中翼船,这个伤亡应该还算是很大了,而且敌方没有任何损失。”
齐桓公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那现在他们在干嘛?他们应该再一次出发!吴楚联合舰队现在肯定是骄兵,而骄兵必败,海舀子他们此时应该率领全部船只集中兵力攻击吴楚联合舰队,只要吴楚联合舰队被击败,那吴国就是我们的了。”
“额……可是君上,海舀子将军要我告诉您,他认为齐国舟师目前还太弱小,不应该急功近利,况且这几天海上一直都是浓雾不断,更不适合舟师部队出港作战。”
齐桓公脸色大变,怒道:“懦夫!白痴!他就像个胆小瘦弱的孩子一样,在外面被人打的鼻青脸肿,回家以后找大人哭诉。回去告诉海舀子,要们出港作战,光荣的战死在海上!要么就是被我五马分尸,屈辱而死!”
隰朋劝道:“君上我认为海舀子将军是对的,因为楚晋两国的陆军全都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只等着他们的国君下达命令。君上容臣说句心里话,齐国目前的外交很失败!就是从我们同楚国断绝外交联系开始。”
齐桓公愣住了,他慢慢走近隰朋质问道:“隰朋!你,你是在责问寡人吗?”
“不不,君上,臣只是提醒你,目前齐国做好了一切战争准备,但战争迟迟不来,慵懒的战争使得这笔意外开销太大了,现在齐国军营里充满了酒味和妓女身上胭脂水粉,宁戚大人要臣转达给君上,他说若君上这个月在不发动进攻,齐国这一年的税收就等于没有了。”
这时齐桓公笑了笑,“隰朋你是我的外交大臣,不是其他大臣的传信人,有些话让他们自己来跟寡人说,告诉宁戚,国库的亏空我会填充满的,打赢战争就能发财,时间已经差不多了。我们要重蹈覆辙,再次使用障眼法,我这十万齐军在郑国佯装进攻楚国的姿态,而实际上我却要利用驻守在齐国的那五万齐军直扑晋国首都曲沃,一旦晋军失利还有秦军,如果秦国也试图加入战争的话,我将彻底征服和统一中国。”
隰朋问道:“可是留守齐国的那五万军队都是新军,他们还从未上过战场如此大规模的战争,他们能否适应还是个问题。”
齐桓公自信满满的笑道:“当然!他们是我的士兵,而我则是他们的统帅,我们天生互为一体,没有什么是我们做不到的!”
“那海舀子他们还要不要出海迎战?”隰朋问道。
“哼!当然,不过可以让他适当寻找战机出战。”
“诺!”
然而三天后,齐桓公接到两个至关重要的情报,一是海舀子的舰队与吴楚联合舰队大战,齐国舰队虽然只伤亡十艘大翼船,二十艘小翼船,五艘中翼船,但将军海舀子却身葬大海。吴楚联军伤亡三十艘中翼船,二十艘大翼船,十艘小翼船,但制海权依旧在吴楚两国手里。二是晋献公通过保障卫国吞并刑国的外交条件,成功策反了卫国,齐国的侧翼已经完全暴露出来,而晋国军三万军队已经出发,由晋献公亲自领军,准备与三万卫军会师,秦军也动员三万正准备等齐晋两国开战后加入。
现在的局势对齐国极为不利,如今晋、秦、卫、楚、吴、陈、菜七国联军要对付齐国以及宋、鲁、郑四国。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完全不对等,反齐同盟现如今陆军军力已经高达二十五万左右,而齐国却只有二十万左右。海上则是吴楚联合舰队占据主导权。
齐桓公立即意识到情况的危险性——齐国将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反齐联合势力的进攻,这是反齐战争以来,齐国乃至齐桓公所面临的最大的一场危机,他将如何解决……
(本章完)
………………………………
第142章 击败卫国
虽然齐国面临的敌人有很多,但总要分清主次,一个一个来解决。齐桓公心里面对远征吴国还是抱有最后一丝希望。
虽说舟师主帅阵亡对整个军队的士气有着很大的影响,但齐国舟师部队并未出现多大损失主力尚在,于是齐桓公再次认命海霹雳为舟师将领统领所有舟师部队,再次出征吴国。
齐桓公知道船被击沉不要紧,士气军心的损失才是关键,在海舀子战死之后,齐桓公下令后葬他,奖励所有参与海战的官兵们给予抚恤金。
此外齐桓公还单独写信给海霹雳,“吾知将军之难,而今齐危,须将军之能力挽狂澜,击破吴楚舟师,为死者雪仇耻。”
海霹雳接到齐桓公这封信后,心情复杂,齐桓公的嘱托是份责任,虽说不怕的勇气很值得钦佩,但战争中实力决定一切,可海舀子又不想齐桓公失望。
于是他又回了封书信给齐桓公想要再次劝说延缓出兵,“君上,齐国舟师最佳出战之日,是在一个星期后,但那时一切晚矣!可若强行与敌军决战,假使风向不利于我军或舟师将领畏缩不前,臣建议固守本国沿海一线,防止吴国登陆齐国国境。臣料想吴楚联军是否也制定了登陆齐国的计划。如果有,那么齐国舟师就绝不能被击垮,换句话说齐国舟师是一支存在舰队,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威慑而不是进攻。”
当齐桓公看到海霹雳的回信,长叹一声,这时齐国在陆地上的情况愈来愈紧急,无奈之下,齐桓公最终同意了海霹雳的建议,他在盛怒之下立即下令挥戈西进,迎战卫晋联军。
为了确保军事上的胜利,齐桓公首先在外交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虽然他的一意孤行导致了齐国在外交上的失败,但齐国的外交资本依然是良性的。
六月二十日,齐桓公派遣使臣出使曹国会见曹昭公,曹国作为姬姓十二国之一,外交影响力是十分庞大的,曹国虽小,齐敬三分,晋尊六分。齐桓公与曹昭公签订了一项密约,曹国要么加入齐国的联盟当中,要么保证在未来的战役中持中立态度。作为交换条件,齐国愿意支持曹国割占南燕国一半国土。
同时,齐桓公还派遣管夷吾出使洛阳,带上齐桓公亲自书写的讨贼檄文,将檄文带给周王过目,后由周王亲自颁布天子诏令,让天下诸侯讨伐楚国与晋国。强制要求他们同齐国结成同盟。
这些小诸侯既不敢得罪晋楚,更不敢得罪齐国和周天子,于是诸侯小国们在战战兢兢中勉强接受了齐桓公的要求。
于是,齐桓公借住了周天子的威望笼络人心,一时间滕国、曹国、南燕、燕国、杞国、邾国、东虢国,西虢国,等一大批姬姓,姜姓,从子爵一直到公爵的诸侯们,全部聚拢在齐桓公的大旗下,为齐国摇旗呐喊。
此计策顿时为齐国的军队获得了十万人的增援。
在打好了外交基础之后,齐桓公立即命令驻守齐国的五万军队从千乘海岸边出发,穿过整个齐国,开往城濮。齐国军队从各个方向,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卫国。
不一天时间,这支庞大的军队犹如神兵天降般地从千乘海岸开进到了城濮,这多亏了齐国强大的动员能力以及世界上最先进的路网系统,军队每路过一个节点,当地齐国百姓都会送上蒸饼与汤水,给军士们补充体力,军民一心所展现的那种强大的动员景象,使得整个大军热情高涨。胸怀壮志的齐国年轻军士们,一想到战斗临近,无不跃跃欲试,谁都梦想荣华富贵和迅速提升,都希望在齐桓公的面前大显身手。
齐国大军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突然出现在城濮,使得卫文公心神不宁,因为此事的城濮守军不够五千人,而卫晋联军共四人却还在朝歌,正往前线赶来,晋国后续军队先轸令三万军队此刻正在邺城休整待命,秦军两万余人正慢慢悠悠地晃荡着,也不知猴年马月才能赶到。
次日,齐桓公在中军帐内召见齐军全体高级指挥官,百夫长以上的基层将领也被叫来旁听。熟悉接下来齐桓公将会怎样去打这场仗,齐桓公与姬成父在城濮附近溜达了一上午。在这里,他得悉卫晋联军的情况。
齐桓公说道:“诸位!目前我军只有五万,对面敌军只有四万,但敌人援军正不断向这里赶来,我的计划是诱敌深入,拉长战线,分割包围。首先姜勇需要带两万军队离开我们悄然无声的绕行至卫晋联军的后方,我则率军正面接敌,却又佯装不敌进行撤退,之后猛力反击,之后再次撤退。”
“又一次撤退?君上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啊!军心士气会受很大的影响的。”姜勇说道。
齐桓公笑了笑,“一个优秀的将军不但要做到猛烈进攻,更要做到有序撤退,后者可比前者要艰难的多。我把三万大军并列排开,以此迷惑敌人。听上去是很简单,但敌人不会发现的。”
与此同时,卫国与晋国的在城濮部署了四万大军,防守着河济平原一带,依靠黄河支流部署防御工事。在黄河支流一线有卫文公亲自率领的两万兵力,晋献公在河对岸部署,二者互为犄角之势。
此时,先轸率领的三万晋军正在赶来的路上准备增援晋献公。晋献公为了洗涮破城之耻,决定由先头四万军队对付齐桓公的征卫军团,卫文公指挥的卫军跨过黄河前进,阻止齐军并击败齐军长驱直入攻入临淄城。
此时,先轸得知晋献公决定不等晋军主力汇合就向齐军发起进攻,于是急忙派人通知晋献公,然而一切都已经晚了。
晋卫联军正在逼近齐军的驻地。齐桓公得知这些情况后非常高兴,因为眼下敌弱我强,正是打出优势的战机。为了能够麻痹卫文公与晋献公的意识,齐桓公先派出两万军队前去接敌,余下的三万由姜勇绕至卫晋联军的后方。
开战的这一天,天空下起了浓浓的大雾,伸手不见五指,姜忠有些担心大雾会影响军队的视线与作战计划。
齐桓公却说道:“很好!大雾是我们胜利的开端,告诉姜勇他可以出发了,另外让军士们摇旗呐喊,制造声势出来。”
不一会,太阳出现在天上驱散了大雾,双方都发现自己离对方都挺近的,直到浓雾彻底散去,卫晋联军在太阳下欢呼着,他们在为胜利所欢呼,
齐桓公冷笑着对众将士们说道:“先前是的大雾是为了胜利,而太阳是为了见证我们的光荣,太阳光将扫去敌人们的自大,全军准备接敌!”
(本章完)
………………………………
第143章 击败卫国(二)
卫国原本是齐国的妯姻之国,当年卫国差点被灭国时,是齐桓公派军击败北狄拯救了卫国。可如今卫文公却忘却了齐国曾经的救命之恩,转而加入晋国对付齐国。在卫国有许多大臣十分反对卫文公这么做,认为此举是失义之举,卫国不是白眼狼。
然而卫文公有自己的一套说辞,他说:“卫国经历了北狄之乱后国力锐减,我卫国需要壮大,需要土地与人口,而卫国周边西边是晋国,东边是齐国,南边是宋国,北边是刑国。这四国当中就属刑国最弱,其他三国皆比我卫国强大,卫国只有吞并刑国才能弥补国力空缺。”
“然而!齐国居然庇护刑国,阻止我国发展壮大,单凭这一点,他齐桓公就该死!齐桓公就该讨伐!弱小是一个小国的不幸,无法壮大是一个小国最大的无能。”
在卫文公的这般说辞下,卫国朝堂在也没有反对的声音,他们一致认为对外扩张才是正道,礼义?真的是很无聊,很无趣的一件事情。
当齐国与卫国开战时,长卫姬与少卫姬皆哭闹着要求齐桓公放过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