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宫文华传-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娘的想法,嫔妾也能猜中一二。眼下两虎相争,是则必有一伤。娘娘想要明哲保身,不趟这滩浑水,只怕是错了。”停了一下,又说:“如今这形式下,娘娘既不是瑾妃娘娘,静嫔娘娘这样宫里的老人根基深厚,又不肯明摆着地投向哪一方,最后这双方先对付的,只怕是贵人您啊。”
”不过,嫔妾有个计划,却是可以在这场争斗之中,稳赢不输,起码,可以自保无虞。“林答应冷静了下来说道,一双无神的眼睛突然就亮了起来,似乎是有了极好的主意。
………………………………
第二十一章 偷梁换柱
我听林答应说有一个计划,眼睛眯了眯,轻声问道:”不知答应有什么主意?“
林答应见我起了兴趣,微微一笑,樱桃小口轻轻吐露出了四个字:“偷梁换柱。”随即就走到了我的身边,附在我的耳边轻轻地和我说着她的计划
最后林答应走的时候,是带着满载而归的笑意离开的。我只当作是权宜之计,暂且答应了她的要求。只是她走后,我便让人叫了思鸢来。
坐在里间等着思鸢,我的脑海里不禁再一次的回想起来林答应在耳边和我说的话:“淑妃娘娘既然让嫔妾来拉拢贵人,贵人就不妨和嫔妾一起演上一场戏贵人若是假装投靠淑妃娘娘,嫔妾就可得到淑妃娘娘的信任。然后你我二人私下里去投靠德妃娘娘,最后若是德妃娘娘是最后的赢家,自然我们也立下了功劳若是淑妃娘娘是赢家,我们就和德妃娘娘断了联系”
这时候,思鸢和念鸯都过来了。我让思鸢进来里间,又让念鸯在门口守着门,便向思鸢说起来了林答应的计划。思鸢一向沉稳,且俗语还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若是她们能看出来些什么不妥,我也能提早防备才是。
思鸢听我说完,却是皱起了眉头。仔细地想了一想,对我说道:“小主,只怕林答应的目的不会这么单纯才是。都说这世界上最高明的谎言,便是半真半假,也同样伴真伴假。如她所说,前面这些应是不假,只是后面这个计划看上去却是漏洞百出。”
我仔细地又想了想,和思鸢说道:“她曾经提及舒嬷嬷对她的蛊惑,这事应当是真的,因为白嬷嬷也曾经试探于我。但是后面这计划,如果真的如她所说,也并不是不可能,只是两虎相争,在两边相互交好,这危险就相当于是在刀尖上跳舞一样。若是被哪边所识破了,只怕是一步踏错,就万劫不复。”
“但是如今我这样谨小慎微,也并不是良策。她所说的双方都先对付我,也并非是不可能发生的。你也看到了,即便是我身处这角落似得咸福宫里,这麻烦事也一直在自己找上门来。先是白嬷嬷,然后是菱儿,然后就是林答应了。在这宫里,没有谁能够真正的独善其身,也没有谁能够一尘不染。想要自保,只怕还要些手段才是。”我叹了一口气,无奈的说道。
思鸢用手握着我的双手,安慰地说:“小主不必忧心。这宫里,若说是得宠的在风头上的,那是李贵人若说是有势的,那是淑妃娘娘怎么样,也不会落到主子身上。既然小主已经暂且答应了林答应,就且先看她下一步如何打算。但是却不可全然相信。”
我反过来握住了思鸢的手,和她说:“我自然不会全然去信她。虽然她说的似乎很是可信,但是这宫里,除了你们两个,我心里明白,没有人可以相信。菱儿是德妃娘娘的人,只怕冬儿还不知道是谁的人。你私下里,可要多注意她们一些。但是切忌不要打草惊蛇。”
“唉如今她在这,我们还知道她是来自何处。还可以推测着那一位是有什么打算。若是她知道自己被发现了,换个新的人来,若也是别人的棋子,只怕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呢。”我和思鸢说着。
思鸢点点头,说:“奴婢私下里一定看好了她们。若是有些风吹草动,就来跟小主说。”
我点点头,又让她将看门的念鸯叫了来,和她说:“你们两个都是我身边的丫头,可要记得一点,切忌祸从口出,说话之前一定要再三思量,尤其切莫抱怨。这宫里耳目众多,有些话若不是关起门来,是万万不可说出口的。”
说着,我又特意看了一眼念鸯,念鸯见我如此严肃,也知道我没有在开玩笑,红着脸低下头,嗫嗫地说:“小主奴婢知道错了”
我拉过她的手,抓在手心里:“你们两个于我情同姐妹,自小就没有尊卑。在这宫里,也让你们受了不少委屈。只是念鸯,在这宫里,若是踏错一步,就可能要下到十八层地狱。有些话,可以在心里想想就好。若是说出来,被有心人听了去,就会牵连很多人。”
念鸯听我说的十分严重,便说:“小主奴婢知道错了前几日,奴婢不该在路上抱怨的日后,奴婢一定把想说的话都埋在心里,不说出来,不给小主添麻烦。”
“知道了就好,爹把你们买回来的时候,你们才五岁,我们一起生活了十年,有什么话,说开了就好。等到你们到了出宫的年龄,我便放了你们出去,再求爹给你们找个好人家,把你们风风光光的嫁出去,也算是全了我们这段姐妹情谊了。”
“奴婢不出宫,奴婢就在这里陪着小主。”思鸢听了这话,立刻坚决地说。
“奴婢奴婢也不出宫。就在这里陪着小主。”念鸯也说道。
“两个傻丫头。你们总是要嫁人的啊。在这宫里陪着我蹉跎十年,已经是对我极好了。你们若是陪我在这深宫里待上一辈子,那我才是对不住你们了呢。”我敲了敲她们两个的头,又刮了下她们的鼻子,用着愉快的声音说到。
“今日林答应所说,也给我提了个醒。在这后宫之中,事情是会自己找上门来的。你们两个也要打起精神来,仔细地盯着这咸福宫的每个角落,千万别出了什么差错才是。至于林答应那里,我虽然暂时答应了她,却也未必现在就听她所言去投靠淑妃娘娘。就先虚与委蛇一阵子,仔细看看再说吧。”说罢,便打发了她们两个出去了。
自己坐在窗边的我,再次看着桌上的梅花,却提不起来一丝当初摘下它的那股兴致了。反而看着这朵梅花,越发感觉后宫就像这梅花一样,经历了寒冬冰雪,历尽了磨难,才能开的出来,这像是沾染了人的鲜血的花朵。
………………………………
第二十二章 册封礼
因着这场大雪,南方的一些省份受了雪灾,百姓颗粒无收,惨不忍睹。皇上一直忙于政事,召了许多大臣在养心殿议事,连夜不睡。敬事房的太监们自然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去提醒皇上翻牌子召幸妃嫔,免得遭到责骂。
但是淑妃娘娘和德妃娘娘的册封礼,却是由钦天监择了吉日,报到太后娘娘那儿了。所以今日请安的时候,太后娘娘便吩咐了这件事情。
册封礼的准备工作有些复杂,一是要让礼部和工部去制了金册金宝,还要让尚服局派了绣娘去给几位娘娘量体裁衣,三是让内务府总管去将册封当日所需的香案、銮仪等做了准备,四是要安排了当日的宫女太监的值班轮守,方才作罢。而我们一众妃嫔,嫔位以上的主子坐着,嫔位以下的小主就站着,在两侧静静地看着。
当日皇上即位太过匆忙,仅仅是行了皇后娘娘的册封礼。淑妃娘娘,德妃娘娘,瑾妃娘娘,静嫔娘娘的册封礼都未曾进行。这一次要同时册封四位妃嫔,人手上自然有些紧张。
太后娘娘也因此将事情都分了下去。皇后娘娘负责衣物的裁制,淑妃娘娘负责一应物品的准备,德妃娘娘去安排内务府调整当日的宫女太监人手的问题。瑾妃娘娘因为要照顾大公主怡华,就没有安排。
本来太后娘娘也要给静嫔娘娘安排些事情做,静嫔娘娘拉着太后娘娘的手撒着娇说:“娘娘姐姐们都有了分工,就让臣妾讨个懒,情着可好?臣妾一定多多的做些娘娘喜欢吃的栗子糕来孝敬您”
太后娘娘听着,像是宠着自己女儿似得宠溺地一笑:“你这丫头,就会耍滑头。别人都忙着,你却要闲着?那可不成,让哀家想想就罚你每日都做些好吃的点心,去孝敬了你几个姐姐去,让哀家也沾些光尝尝,怎么样?”
“您哪是沾姐姐们的光呀是姐姐们沾了您的光才是,您御口一开,臣妾又要好多日子不得闲了。哎”说着,静嫔娘娘却是故作生气的样子,嘟起嘴来,甚是可爱。
太后娘娘却也不生气,只是拿手指点着她的额头敲了两下,笑着说:“就你没大没小的,仗着哀家宠着你,越发的胡闹了。”
安排完册封礼的事情,太后娘娘又对我们几个人说:“你们几个,只怕还没有见过这册封礼吧。若是按着规矩来,你们自然是不够去观礼的。但是如今后宫空虚,皇上后妃少,哀家便准了你们几个,去观礼吧。”
我自然和柔贵人、李贵人、林答应一同跪倒谢恩。同时也暗暗在心里想着:只有嫔位以上的主子娘娘才要经过正经的册封礼,拥有金册金宝,才算是记入宗谱的正经妃嫔。
过后的这几天里。后宫明显的忙碌了起来。连路上走路的小宫女的步伐都明显的加速,小宫女小太监们茶余饭后闲下来的时候谈论的也是关于侧封礼的。
到了月中,皇上却又下了旨意,南方受灾,册封礼从简办理。太后娘娘却说该置办的物件都已经差不多准备齐全了,毕竟是登基后的第一次册封后妃,其中又有文臣武将,不可太过简陋。最后皇上也只好同意。
今日是十五日,是钦天监选定的良辰吉日。天空万里无云,一片晴空。阳光高照,即便是冬日里,也觉得晒得暖洋洋的。今日就要举行后妃的册封礼了。因为是几位妃嫔一起册封,便没有将行礼之地设在哪个妃嫔的宫殿,而是设置在的太后娘娘的慈宁宫。
早在前几日,礼部和工部就已经将制好的金册金宝送交给了内阁。昨日,又经礼部奏请,皇上命大学士柯安充任册封使,礼部侍郎江允巡任副使,祗告太庙、奉先殿。
今日天还未亮,礼部鸿胪寺官就在太和殿先设了节案和册案、宝案,又在内阁门外设了采亭,先将金册金宝放置其中。然后又布置了仪仗,将亭抬到太和殿下,让礼部官将节、册文、宝文放置在殿内设置好的三案上。
天亮以后,大学士许正身穿朝服,站在节案东侧,册封使柯安和副使江允巡站在徐正稍下的位置,吉时到,大学士从太和殿中门出门将节授予正使,正使就将册文宝文再次放置在亭里,由銮仪卫分别抬到慈宁宫中。
而内銮仪卫也早早的在慈宁宫门口设置了各位娘娘的仪仗,各宫的太监们同样在宫里设置了节案和香案,正中间的位置,东边放着册案,西面放着宝案。
册封使站在门西侧,将节授予宫里的内监,内銮仪卫校尉抬着亭子走到宫门,再由宫中内监将金册金宝随着节捧到慈宁宫中。各位娘娘穿着礼服,在宫门里迎候,金册金宝就放置在早就准备好的案上。
引礼女官引着各位娘娘在拜位的北面跪下,按位分排着,淑妃娘娘和德妃娘娘并排跪着,瑾妃娘娘在她们两个后面,最后就是静嫔娘娘。
随后引礼女官便宣读册文宝文,然后将金册金宝授予妃嫔。各位娘娘受了金册金宝,便由侍女扶着行了六肃三跪三拜礼。礼毕,宫中内监就捧着节出了慈宁宫,将节重新授予册封使,册封使再回到太和殿左门复命。
这整个的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丝一毫都不可以出现任何的失误。从一清早,无论是各个主子娘娘,还是宫女太监,都整装待发,全神贯注,只怕出了什么差错,惹了乱子。
这一套的礼仪完成,又将太后娘娘请到主位,各位娘娘又行了六肃三跪三拜礼,太后娘娘又对各位娘娘作了训导,我等也在一旁跪着。
太后娘娘说:“你们都是皇上后宫的妃嫔,自然是要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共同为皇上绵延子嗣,才是你们的福气。行了册封礼,都是正经的主子了,更要恪守妇德,以德为重了。”
各位娘娘皆称是,然后册封礼成。按着规矩,第二日,受封妃嫔还要分别到皇帝、皇后前行礼,受了训导,册封礼才完全结束。
………………………………
第二十三章 静嫔邀约
当日正好是十五,皇上便宿在了皇后娘娘那儿。第二日一早,几位受封的主子便早早地起来,到坤宁宫向皇上、皇后娘娘请安。我们因为并未受封,因此不需要去。因为要行礼受训,也免了今日的请安。
因为平时早起请安惯了,因此今日也并未多睡,起来洗了脸,思鸢伺候我穿戴整齐,我便坐在院子里看着小福子和小晨子将院子整修平整,将该翻的地先翻了,然后等着来年春天好种些什么。
冬日里的早晨,即使有阳光,也有些清冷,虽然一束束的阳光照耀在身上,却感觉不到多少的温暖。思鸢从屋里拿了件衣服给我披着,怕我吹了冷风。
念鸯沏了茶,捧过来,看着院子跟我说:“越发地觉得咸福宫像是个家了呢,明天开春再种上些花花草草的,就更漂亮了。到那时候,在院子里坐着就可以赏花,才是惬意呢。”
思鸢就笑她:“若是想要更惬意一些呢,只怕还要我们的念鸯姑娘拿些看家本领出来,帮着绣上一些桌垫椅垫,免得主子坐在这石头上发凉才是。”
念鸯听了就满口答应道:“这还不简单?只是思鸢姐姐画的花样好看,思鸢姐姐若是描了花样给我,我呀,一定日夜赶工,抓紧绣出来!”
我就插嘴说道:“既然如此,思鸢,我就放你一天的假,去给她画花样,我倒要看看她要绣成什么样子!只是有一点,若是绣不完,可不许请人帮忙啊!哈哈……”
念鸯听了这话才有些着急:“小主又捉弄奴婢,奴婢……奴婢……哼!”只见可爱的念鸯小宫女嘟着嘴,跺着脚,小鼻子里喘出一行白色的热气,我和思鸢对着看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时候,宫门外响起了叩门声,冬儿去开了门,发现是静嫔娘娘身边的宫女清韵。清韵进来,先是给我福了一礼,然后笑吟吟地说:“文贵人吉祥,贵人倒是雅兴,在这院子里品着茶,只是我们娘娘想着贵人呢,派了奴婢来请贵人,请贵人去陪娘娘练琴呢。”
静嫔娘娘?我想起来上次在梅林见到的静嫔娘娘,高贵而清冷;又想起来前几日在太后娘娘身边撒娇的静嫔娘娘,可爱又亲近。一时间不知道静嫔娘娘突然邀请我,是意欲何为。
但是娘娘邀约,我自然不可拒绝。便对清韵说:“娘娘邀请,嫔妾自然不敢不从。还烦请姑娘转告娘娘,待嫔妾收拾齐正,便前去拜访。”
清韵又笑道:“贵人不必着急。娘娘说了,申时一刻会在梅林等着贵人。还说了既然贵人跟着夫人学过些许音律,若是有相和的乐器,还请贵人带了去才是。”
我自然称是。清韵姑娘便说要回去复命。我便让冬儿将清韵姑娘送出门去。静嫔娘娘邀请,我却是猜不透她的想法。静嫔娘娘是个怎么样的人呢?宫里很少有人说起她来。大部分说的都是良淑妃娘娘和德妃娘娘。育有怡华大公主的瑾妃娘娘和静嫔娘娘很少会被人提起。
但是静嫔娘娘的地位却是很稳固。即使淑妃娘娘是太后娘娘的亲侄女,淑妃娘娘在太后娘娘面前也不敢如此造次。但是静嫔娘娘却敢像普通人家的女儿一样在太后娘娘身边撒着娇,太后娘娘却也不责怪。
虽然皇上对静嫔娘娘的宠幸并不算多,却也着实不少。每月里,总有一些日子是去静嫔娘娘的宫里的。听着下面的宫女太监们说,即便有些日子里是并不记档的,却也是去听静嫔娘娘弹琴的。上次也听过静嫔娘娘的琴艺,优雅清冽,美妙无比。想来,这也是皇上喜欢的原因吧。
既然静嫔娘娘邀请了,那自然要去赴约了。我想了想,便吩咐思鸢:“既然静嫔娘娘邀请我去,自然是要去的。去将我从家里带进宫来的那只笛子找出来,午后带了去。”
用过午膳,思鸢又给我补了补妆容,穿戴整齐,便前往赴约了。上次踏雪寻梅,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踩在雪地里走过去的,而这次再走在宫里的路上,却是脚下干干净净,虽是冬日,却也平淡无风,暖阳晒着,竟也感觉宫内生活有些美好。
因为咸福宫已经是在离得较远的宫殿了,所以再往外边走着,一路上也很少会遇到什么人。不像是在一些比较集中的地方,会遇到来来往往的宫女,以及出宫散步的嫔妃。
一路走到英华殿,在阳光中的英华殿明显变了模样。不再是被雪色包裹着的,带着冷气的雪球,阳光照耀在琉璃瓦上,会折射出金灿灿光芒。再加上里面供奉了佛像,一瞬间让人感觉佛光普照,满目生辉。
我想起上次经过这里的时候曾许下的心愿,不禁想起来父亲和母亲。进宫已经月余,不知道父亲母亲在宫外过的是否安康,不知道弟弟妹妹是否长大。一瞬间神情便有些暗淡。
直到走到梅林旁边,我才掩饰了下自己的情绪,收起思乡的情绪,换上了笑容满面,沿着上次走过的小小路径,前往琴亭。
上次来的时候,因为亭子周围都围了长长的幔子,将亭子裹得严严实实的,并未看到琴亭的牌匾。这次天气好,静嫔娘娘使人将幔子撤了去,一眼看过去,就先看到了两个苍劲的大字:琴亭。这两个字据说说皇上亲自写了,又使匠人制成牌匾,悬挂于此的。
而这座亭子的修建,据说也是因为静嫔娘娘喜欢弹琴练琴,又悦心山水,入宫前皇上就经常陪着静嫔娘娘去游山玩水,弹琴作画。进宫后皇上就特意在这移栽了许多花草,修建了琴棋书画四座小亭子,应对春夏秋冬四季花开。琴亭在梅林之中;棋亭周围是一片梨花树;书亭在御池之中,周围种满了荷花;画亭周围则种了桂树。
也因为这份不一样的恩宠,我们进宫前静嫔娘娘的位分最低,却是最稳固的一个。因为并不是独宠,所以也都不曾去排挤她。到底是在宫里独树一帜。
我到了琴亭,走进亭子,静嫔娘娘已经等候在此了。我屈膝行礼,朝着静嫔娘娘说:“娘娘吉祥,嫔妾来迟了。”
………………………………
第二十四章 怡华公主
静嫔娘娘见了我,面漏喜色,从琴架前面站起来,迎了出来。扶我起来,又笑着说:“这还未到时辰呢,自然不算来迟了。快来快来,听一下我这新作的曲子。”
我受宠若惊,不知道静嫔娘娘为何如此亲近。却也从命地跟着静嫔娘娘坐在一旁,敛了衣裳,静静地等着静嫔娘娘弹奏这首还未曾取名的曲子。
琴声响起,先是如少女般柔和的曲音响起,悠悠转转,缠绵纠缠;然后一声惊起,又如战戈似紧张急促,再闻一声婉转的弦音,一股思乡的情绪蔓延起来。
一曲终了,我已泪流满面。静嫔娘娘见我如此,便说道:“贵人落泪了,那我就更加想听听,贵人在这琴音里听懂了什么?”
“娇妻美眷在前,却要远征从军,金戈铁马声声,游子夜暮盼归。娘娘此曲,不若叫做《盼归》?”我拿出绣了一朵梅花的帕子,拭去眼角的泪水,如此回答静嫔娘娘的话。
静嫔娘娘似是很满意我的回答,思量了一下,说:“盼归……盼归……好,就以此为名。此曲便分为三段,一段离别,二段从军,三段盼归。不知贵人今日可否带了什么乐器前来?本宫自当洗耳恭听。”
我唤了思鸢前来,将从家中带来的笛子找了出来,又向静嫔娘娘说:“因嫔妾进宫,其他乐器都太过沉重,只带了一只笛子,要在娘娘面前献丑了。”
说完,我便拿起笛子,十指或曲或张,在笛孔之间跳动着,奏的,却仍然是那一曲《盼归》。只是这一曲用笛声来演绎,明显比琴声多了几分幽婉,少了几分刚性。
静嫔娘娘听我奏起她刚刚奏过的乐曲,有些惊讶,却又宛然一笑。奏到从军之时,静嫔娘娘的琴声加入了进来,却并不突兀。似乎就应如此一般,琴声和笛声相和,更显得兵士和家中亲眷似得交相纠缠。
第三段盼归,笛声如旧,琴声却是断断续续,似有似无,如烟雾缭绕般梦幻,却又来去无形,似那锦书难寄,来往书信断续不全一般。笛声悲凉,又奏出盼望君归之情。
此曲奏完,无论是思鸢念鸯,还是清韵等在琴亭伺候的侍女,无不默默流下眼泪。却我心里暗自感叹,感觉思乡的情绪似乎有浓重了一分。
“嘤嘤……”一声有些微弱的哭泣声从梅林之中传来。这声音不可能是宫女,因为宫女都受过教导,即便是哭,也不会哭出声音来,惹了主子的厌烦。
清韵朝着梅林之中说:“是谁在那里哭?还不快出来?”又使了个眼色给旁边的几个侍女,几个侍女就钻到梅林里去找人去了。
然后梅林之中就钻出来了一个小姑娘。看上去大约只有五、六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