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季汉再起-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互望了一眼,又点点头,一名校尉走过来,与史涣一起出去。

    刚到门口,就见一班人将几十名护卫杀得连连后退,还有几十名也向大堂跑来。显然知道这里面发生了打斗,只是军无将令,无人敢动,只负责守住几门。

    等见自家将军死了,这才惊慌起来,准备逃走,谁知大门口也被人堵住了,逃不出去,只得又跑向大堂来。

    从后门杀进来的正是甘宁、曹性、法正等十余人。

    那个校尉大吼一声,都给我住手。

    那些李年的手下,王府的护卫、及校尉所带来的护卫一百多人,都挤在一起,停了下来,望着那位校尉。

    史涣也叫道:“甘兄也住手。”

    大家商议片刻,又将那位健仆找来审问,那位健仆见李年已死,知道事已败露,立刻什么都说了。最后大家得出结论,李年图谋夺权,暗害了王将军、杀死了王公子。

    刘放任将军之职,由王府出面安抚各营,凡现任校尉、军侯、队率等将吏,官职不变,薪俸升一级,各营所缺校尉,由各营比武而定,凡所在营兵都可参与,最后夺冠者出任校尉之职,至于副将之职,过两天再议。

    因为王松担心各营校尉叛乱,营中军侯以上职位有家眷者,其家眷全部住在雍奴城中,就是各县县令、长、都尉、主薄的家眷也被安置在城中。

    因此,虽然将军府出了事,也有消息泄露出去,刘石让将军府长史发令至各营,告知除各营犯事的主犯外,任何人都不予追责,更不许有人借机闹事。通知下发到各营后,军卒将吏虽然不安,却也无事发生。

    两天之后,赵云、程银、苏双赶着几十辆马车,走进雍奴城。

    赵云的到来,早已有人传给刘石。

    刘石让刘放招集几位校尉前来议事,其中三个校尉一进大门,睢见赵云都呆了呆。其中一个激动地、轻声叫道:“赵都尉,你怎在此?”

    其实这几人一进来,赵云就瞧见了。

    赵云见对方叫出口,微笑地答道:“于方、宋雄、彭虎,你们怎么在此地?”

    刘石目光一闪,惊呀道:“子龙!你们认识?”

    赵云笑道:“这三人是我以前的部下,曾一起到过徐州,只是他们无缘见到主公。后来,我因接到大哥受伤书信,心内焦急,就向大公子辞行,回到幽州向公孙将军辞了职,回家照顾大哥。再后来的事情,主公也都清楚了。”

    刘石听说眼前三人竟然都是赵云以前的部下,饶有兴趣地看向三人。

    而这三人听赵云叫眼前之人称之主公,更是惊呆了。要知道,赵云虽然外面谦和,而内心却是一个极自傲的人。就是对公孙将军也没有称过主公一字,能叫此人主公。看来此人确是不凡,或者有大恩子龙。”

    三人满腹狐疑。

    刘石笑道:“既然你们认识就更好办了,不必我介绍,子龙正是我推荐过来担心副将一职的人,所有军事方面,全部由子龙负责。”

    随后又指一指法正,介绍道:“此人名叫法正、字孝直,担任将军府长史一职,不要看他年轻,此人学识不凡,对军事也是极为熟悉,他将协助子龙处理军事方面的事务。”

    又指一指苏双,“此人姓苏名双,中山人,极善于行商,现任将军府主薄之职,主管将军府钱粮一事,同时主持海路商贸、与辽东及冀州等的商贸一事。”

    最后,刘石指着甘宁道:“此人姓甘名宁,极善水性,将由他组织一只船队,对各地行商。”

    看到几位校尉投来的眼光,急忙补充道:“当然是按大汉律法来行商,绝不可强买强卖!”
………………………………

第二百零二章 封官许愿 整顿部曲

    原不想暴露身份的刘石考虑再三,决定表露身份,以安这些人的心。特别是其中三个校尉与赵云相熟,更不好隐瞒,以免人心动荡,不知将来前途如何?

    刘石表明身份,不过严令任何人不得透露出去,违者夷三族。四个校尉、一个副校尉,还有原将军府长史、主薄等几人,一下子惊呆了。既喜又疑,听到公孙续的身份时,又不安起来,甚至连王松的死因也怀疑起来。

    刘石扫了众人一眼,缓缓地道:“各位不须怀疑,我虽答应续侄儿前来为公孙兄长报仇,本想明刺,宣布其罪之后,逼迫王松自裁,不想阴差阳错,李年心怀不轨,导致多人死伤。好在处理及时,没有造成兵灾,这也是百姓之福,雍奴城之幸。此事就此已了,你们各人不必担心追罪,这点续儿也是清楚的。至于承诺加薪,说话算话!”

    说到这里,刘石看了一下几位,见众人都松了一口气,脸色也舒缓下来,心中略定。

    接着道:“既然我雍州插手这里,必然会给大家一个光明的前途,这里立功与雍州方面一样,按功奖励。当然,这里也将接受骠骑将军府统辖。明面上,子龙将军职事这里的副将之职,实际上他担任着幽州方面都督之职,兴霸为副都督、孝直为军师从事。这里的民事由子弃总管,钱粮由子和统管,以后幽州方面将由他们五人负责。”

    见到原将军府的长史张楠、主薄邹明脸色暗下来,又道:“至于张长史,邹主薄,将另有任用,可根据二位的意愿是留在此地,还是去雍州任职。不管去那里,一个县令的职位都给两位留着的。我们在这里不可能只守住这三县之地,嗯!是四县之地,必将有更多的县纳入幽州都督府管辖。这一点大家放心,但事情得慢点来,先积蓄实力,再逐步发展!”

    顿了一顿,提高音调道:“而且,你们的官职绝不仅是县令、校尉。将来,将军、太守都是可能的!”

    话音一落,那些校尉的脸上兴奋起来,倒是张楠、邹明的脸上似乎一种早知道的神色。

    之所以说是四县而非三县,原来这潞县,本是王松官辖,只是袁绍只允许王松食三县钱粮养兵,这潞县的钱粮捐税必须上交给幽州刺史府,也就是袁熙。

    而渔阳鲜于辅也不希望王松在潞县驻兵,更不希望将潞县划入广阳。不过,这王松也有一套,将潞县主薄换上自己人,每年多多少少都能为王松提供一部份,这也让王松心里舒服一点。

    经过商议,以后这将军府改为雍奴府,刘放为雍奴府建勇将军,取代王松的建勇将军之职,其他职事按刘石宣布的不变动。宋雄部调安次,原安次校尉周熊部不动,而由王松之子统带的那一营调雍奴,校尉由程银担任,副校尉调任甘宁的副手,负责海陆商贸事务。

    军队校尉以下必须经过整顿,保持战力,不称职者,由军中比武择健勇委任,不足数者另招壮勇,由各营自行处理,雍奴府监督。

    为了安顿被调整下来的军侯、队率等官吏的生活,不至被逼反。刘石还宣布所有因不称职而调整下来的军侯,赐金二十两,田地五十亩;屯长赐金十两,田地三十亩。队率赐金五金、田地十亩,队率以下所有军卒,屯田三年。三年之后各赐田地五亩,有家在此,愿归家者赐钱一万。

    这些措施可是昨晚刘石、法正、刘放等几人商定的,此时刘石一公布,原本因要调整军侯等职事的校尉们也都松了一口气。

    雍奴府的变动,刘石担心乌恒、刘和、袁熙乘机找事。

    议事后的第二天,刘石就带着张楠、赵云、史涣及几十名随从前去泉州军营。程银随宋雄部及那名副校尉去安次进行交接换营。

    泉州城南侧军营,巨大的广场上有座门,在门的两侧,各有一幅联语:其中上联:热血军营是健勇露两手;下联是:光宗耀祖想做官凭武艺;

    比赛的内容分为箭术、骑术、力量、挑战。其中挑战不得伤人至残、至死。每个营自行挑战,先从伍长开始,每人可接五人的挑战,胜者接战,直到无人挑战者为胜。伍长胜者可挑战什长,什长胜者才能挑战队率,以此往上推,只有具备军侯资格才能挑战校尉职事。

    经过激烈的角逐,刘石从带去的几十名随从中,放出了十五人参与,这十五人中,其中两人夺得了军侯、十三名夺到了屯长之职。至于校尉,刘石没有让他们参与。

    而在军侯争夺战中,出现了十几人让他注意,其中还有三名乌恒人,一名鲜卑人。

    这些乌恒人、鲜卑人都是公孙瓒征调的乌恒、鲜卑壮勇。

    不过可惜的是,这四人勇虽勇却一字不识,刘石也是无可奈何。最后三营校尉两个由原军侯夺得,另一个校尉之职则出人意料,被以前的一名屯长夺取。

    这名屯长年约三十,名叫严虎,据说曾是公孙瓒的亲随,骑术、箭术、枪术甚至兵法都曾得到过公孙瓒的指点,单经被公孙瓒指点为并州刺史时,此人调到单经部任队率,随单经部驻并州。

    后来单经被匈奴赶跑了,部曲被打散,严虎又被调到渔阳王松部任队率,因不是王松的嫡系一直没有提升。

    三营三千人,经过整顿,只剩二千四百人,这还是刘石放松了一下要求。原本只要五名军侯就够了,刘石考虑了一下,仍然保留了六个军侯职位,而有能力竟争军侯之位者多达十八人,如此一来,还有十二人要淘汰。

    正当大家惴惴不安不时,刘石道:“既然你们都可称得上勇士,我也不会让你们无用武之地。军侯只需六人,这是不能更改的。但剩余的十二人,我将全部收为亲随,待遇与军侯相等,只要你们努力上进,对我忠心,军侯只是起点,未来就是将军也是可能的!”

    话音刚落,这十几人眼里又都充满希望,一齐望向刘石。

    经过两天的比武角逐,大家也都明白,虽然不知此人是何职位,但连雍奴府副将都对其言听计从,想来官职也不低。又见其身边随意出来十几人,就有两人夺得军侯之职,而且其他人好似还未尽力。这怎不让他们心惊,作为军人,最尊敬的就是勇武,手下随从都如此,主人能差吗?

    那三名乌恒人,因其无名,或者是刘石嫌其名字太难记,两名按其部落之名,赐名姓宇文名虎,宇文名山,另一个极为壮硕,憨直,刘石心中喜爱,赐名刘姓,名震,字忠直,而那名鲜卑勇士,则取名姓呼延名勇,又挑了五十名因挑战队率惜败的年轻壮勇为随护。此次三营比武才算落幕。
………………………………

第二百零三章百业待兴 按部就班

    经过一个月的调整,八营部曲虽然人数少了不少,但较之以前更为精壮,刘石颇为满意。最主要的是,这八营部曲从此姓刘而不姓李或王了。

    这一个月时间,刘石将主要精力放在整顿部曲上,确保军队遇敌能战,现在暂时告一段落。

    这天,刘石招来刘放、赵云、史涣、曹性、法正还张楠、邹明等几人。

    “成武!袁熙方面有什么动静?”刘石问道。

    史涣看了一眼刘放道:“自子弃将军送了一份表文给袁熙,说是雍奴府因王将军病逝,李副将造反,杀死王将军独子,而李将军也被部将杀死后,子弃因有薄名而被推为将军。以后所有的粮税钱捐不变,潞县所有的捐税仍按额缴纳幽州府后,目前幽州方面没有什么异动。倒时渔阳和右北平的鲜卑有点变化。其中渔阳加强了狐县的军力,而鲜卑则时有轻骑来雍奴、潞县劫掠。”

    刘石沉默了一下又道:“子弃可知现在雍奴府四县有人口多少?主要收入是什么?”

    刘放身子一直道:“雍奴府四县,现有人口约十三万,其中潞县五万,雍奴三万、安次三万、泉州二万。至于这雍奴府的收入”

    刘放苦笑了一下道:“这雍奴府土地贫瘠,百姓穷困,以前王将军主要靠泉州产铁,打制各类铁器贩卖,开设商铺,经营一些日常用品及粮食、盐等,再就是向在这雍奴、安次、泉州行商的商贾收取捐税。另外就是派出一些兵卒出海到青州、冀州等地劫掠。其中铁和盐都是雍州府独立经营,其他商铺无权贩卖。”

    “孝直有什么意见?”刘石望向法正。

    法正兴奋地道:“泉州自海路可达辽东、青、冀。沿河而上又可过雍奴到蓟县。而蓟县西北就是上谷的居庸关。前天不是有消息说上谷、代郡的乌恒近来时常劫掠雁门、上党吗?如今曹操、袁绍都在各自疗伤,无力出兵,我们正可利用这段时间,广发檄文,以保护雁门、上党百姓为名、打击乌恒,夺占代郡、上谷,兵屯居庸关,从而与雍奴府相互呼应。”

    刘石笑道:“你知道这得多少兵力?雍州府这几年虽然安稳了一点,粮食有所增长,但雍州府人口太少,一直无法养军。而代郡、上谷远离并州,又因鲜卑、乌恒占据多年,我汉人百姓少,即使夺占了也无法长守。”

    法正笑道:“那不是有乌恒吗?只要我们突然发动,以强大的军力将代郡、上谷乌恒击败,守险关,应不需要多少军力据守。而俘获的乌恒全部迁往长安、洛阳、河东等地,强迫他们屯田,再将其中壮勇收入军中,这样一来,既可补充长安、洛阳人力不足,又可一劳永利的解决乌恒问题,如同匈奴一般。”

    法正停了一停,望了一下周围几人,又道:“而雍奴府必须迅速扩充部曲,向北进逼渔阳其余几县、向东相机夺取右北平。然后通过商贸自青、冀进粮。向驻居庸关驻军提供粮食、盐等。如此一来,我们雍州府就可将并州、代郡、上谷、渔阳连成一片。天下有变,配合洛阳、南阳之军,西击涿郡、冀、青二州,向东则进占辽西、辽东、乐浪、玄菟,大事可!”说到这里,一副陶醉的样子。

    其余几人见法正的表情,心中奇异,不过没人开口。

    刘石笑道:”孝直首先要解决如何增加雍奴府的捐税收入才行,不然如何养军?要知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法正道:“这个由子和解决,我就无能为力了。”

    众人听到法正如此说,都笑了起来。

    苏双道:“如果你能找到一个金矿或铜矿并将其抢过来,这样我就有办法了。”

    法正讪讪一笑道:“这幽州还没听到什么地方有金矿或铜矿,再说有也得有强大的军队才能将其夺过来!”

    众人又是大笑。

    刘石等众人笑过后,道:“孝直的想法从大的方向是可行的,如果我们继续在雍奴府经营与并州连成一体是必须的。只是目前得解决如何筹钱,这方面子和要多想办法。为了尽快在雍奴府站住脚,我认为一是要增加人口,二是打通青、冀二州的商贸通道,三是相机夺取右北平,现在雍奴府的轻骑太少,可能是王松的财力不足所至,这一点我们必须改变。

    在幽州没有轻骑,面对乌恒、鲜卑就只有挨打的份。以后要多买一些良马,建立轻骑部曲,此次从李年、王松处得了不少,都要用出去,不必留着,不然乌恒、鲜卑来袭无力抵挡。”

    苏双回道:“此次从李年、王松及三个校尉的府中得到不少财物,但整顿部曲用了不少,其余的同子龙将军商议过,打算一部购买粮食,一部用于添置战马,组成一支轻骑,另外甘校尉也要一部份添置楼船,现在雍奴府的楼船太少了,每次只能出动一个营。”

    刘石点点头,又对刘放、赵云道:“这招收轻骑的事由子龙负责,不管是鲜卑、乌恒还是我汉人,只是符合要求,能为我所用都可招纳进来,我记得当初公孙将军部就是不少是乌恒人。

    另外子弃要配合子和,加大泉州的铁矿的开采,冶炼,兵器的打制。开通青、冀二州的商贸,将雍奴府的商路伸进蓟县、无终、令支或土垠、还有渔阳等地,确保对方有异动时,消息能及时传回来。”

    赵云道:“听甘校尉讲,近来泉州有许多青、冀二州的百姓因担心曹操攻打青、冀,纷纷渡海前来幽州,甘校尉打算将他们引来雍奴府。”

    刘石道:“这个可以,先引来雍奴,再看情况,或许将他们放在置在右北平也不是没有可能。”

    众人心里一喜。

    最后,刘石望着张楠、邹明道:“你们两位明天随我走一走泉州,听说义方极善理财,这泉州是个海陆通道,我想请义方担任泉州县县令不知你是否愿意?”

    邹明一听,激动地道:“愿意!愿意!我一定不负主公所望将泉州管好!”

    刘石道:“最主要是将泉州的商贸繁荣起来。”

    “至于明礼,可否愿意这段时间先陪我四处走走,我虽是幽州人,但这渔阳、广阳、右北平等却都是没走过的。希望能利用这次机会多走走,了解一下此地百姓的情况。”刘石望着张楠笑道。

    张楠拱拱手道:“愿随骠骑将军身边。”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这张楠、邹明虽是王松的长史、主薄,但为人不错,也是有些能力的。

    特别是邹明极善理财,与苏双相比也差不到那里去,而张楠以前是并州的一个寒族家庭,单经任并州刺史时征为从事,后来乌恒、匈奴将单经赶出了并州,张楠就跟来了渔阳。

    单经战死后,王松知张楠有才,就将他要了过去。刘石现在感觉人手短缺,通过观察,决定就地启用他们。邹明好办,张楠则始终有一点距离,因此决定先带在身边看看再说。
………………………………

第二百零四章心忧人口 再兴商路

    刘石站在泉州岸边,望着河里帆船来来往往,有的并没有停下,而是直接向雍奴方向走了。而在泉州码头上也有不少人上上下下,背着行李、包裹。还有人往岸上搬着大箱小箱的,甚至是粮食、布匹。

    一会儿,一个亲卫来报道:“这些在此下船、背着行李包裹的都是青州人,他们原准备去辽东,只是近来在青州至辽东的珍珠岛上出现了许多海贼,他们只得先来泉州,再寻机前往辽东。”

    刘石神色一动,对亲卫道:“你快去将甘副都督、严校尉传来,有事找他们。”

    不会儿,甘宁等几人赶过来。

    甘宁道:“主公来泉州也不通知一声,让我们好迎接!”

    刘石笑笑道:“我无事只是四处走走,有明礼陪着,不需你们接待。找你等过来,是有事交代你们。”

    甘宁身子一直道:“请主公明示,宁一定办好!”

    刘石道:“就是刚才看到码头上有许多人上上下下,背着行李,派人去问了一下,得知在青州至辽东的海途中有许多海贼,你们仔细了解一下,寻机将其剿灭,另外我打算在青州至辽东的珍珠岛上派人驻扎,防止这些海贼打劫往来泉州的粮船,顺便探听一下青州方面的消息。”

    甘宁一听喜道:“我们也是刚刚得到消息,青州百姓害怕曹军攻打,纷纷逃往辽东,在青州至辽东的途中,本来有一串的小岛,这些岛都不大,上面住了不少逃乱的人,甚至有一些黄巾旧部也在上面,总计有约三、五千人左右,这些人时常上岸抄掠,打劫过往商人及逃乱百姓。

    以前,李年部就以载运、保护青州百姓去辽东收取高额费用,现在我们留在岸上,这些百姓只好先来泉州。另听说辽东公孙度听说袁绍败了,也在打青州的主意。”

    刘石笑道:“我们就要趁公孙度未派人之前,切断他的爪子,我们先收复那些岛上的乱民或海贼,建立驻军,防止公孙度上岸,必要时也可在青州占他一县,积累实力。当然这一切必须以雍奴府为名,或者干脆借海贼之名进行。这样我们就可借青州之粮滋养雍奴府了!”

    随后对公孙续道:“续侄!我想派你与洪江去岛上驻守,这洪江水陆武艺都不错,自十三岁跟随我,如今也有十二年了,我打算让他任别部司马一职,你做他的副手。我希望你能重新站起,不可坠了公孙兄长之名,你可愿意?当然,如果你不愿意,也可去雍州府,做一任县令。”

    公孙续拱手道:“谢叔父!续儿愿意。”

    刘石点点头道:“嗯!好!你不要小看那几个小岛,将来可是有大用的。你也不要睢不起洪江,此人虽是我救出的马童,十几年来一直跟随在我身边,文武艺都不错,懂兵法,识经书,你要尊重他,服从他的调度,不可故意违令,到时我也难以为你说话。”

    “洪江!你可愿意接受别部司马之职?目前只能配你五百名兵卒,以那一串珍珠岛为就食之地,甘副都督则在这珍珠岛与泉州之间往来接应,你要服从他的管辖,不可独自行事,可否明白?”刘石看向洪江,脸色严肃地问道。

    洪江大声道:“江愿意!只是主公面前又少了熟悉亲卫,我有点不放心,担心他们不能保护好主公。”

    刘石笑道:“你将青州的事做好了,我更开心。我的身边还有他们几个,现在又收了这么多的壮士,你还不放心?好好去做吧!记得不可强迫民心,一切要让他们自愿,而且现在还不能打出我们雍州府的招牌,只能一切靠你们自己了!有事多与赵都督、甘副都督商议。”

    正说着一名亲卫走过来,轻声对刘石道:“泉州县有人来报,说是一位姓糜的商人想见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