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大宋做农民-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点了两个菜,一壶酒,边喝酒边叹息,闷闷不乐的。

    朱明看看朱武,朱武自然明白朱明啥意思,当即起身过去道:“打扰这位壮士,在下朱武。”

    这人看有人打招呼,虽然不高兴,可是也不能拒人千里之外,抱拳道:“在下真定孟康。”

    朱武笑道:“原来是孟康兄弟啊,看似你有许多不开心的事情啊。相请不如偶遇,既然遇到了就是缘分,何不过来和我们一起痛饮几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大家一起说说,说不定能有什么办法呢。”

    孟康道:“好,一起喝酒。”

    说着孟康把酒菜都移了过来,跟朱明等人坐一桌。

    朱明道:“你就是大名鼎鼎的造船大师,孟康啊。”

    孟康很吃惊:“我孟康籍籍无名之辈,不知道您是如何知道的。”

    “哈哈,在下郓城朱明,早就听说孟康兄弟最善于制造大小船只,别看现在籍籍无名,但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朱明道。

    孟康笑道:“怪不得几位看起来如此彪悍,原来是朱明朱庄主,在苏杭一带就听商人说起过庄主的大名。雨中伞,雪中炭,端的是人人称赞的汉子。我先干为敬。”

    说罢,孟康连干了三杯酒,酒一下肚,孟康的话也就多了起来。

    朱武问:“孟康兄弟是真定人,因何都要过年了还在郓城。有什么困难不防说一下,只要能帮忙的,我们一定尽力。”

    孟康叹息道:“我老家是真定人,带着手下几十号老乡以造船为业,虽然不敢说技艺多么精湛,可是大小船只大多还是会造的。去年年初,朝廷开始从江南调运花石纲,花石巨大,用车马运输显然是不可能的,只能用大船运输。就这样我就带着几十号兄弟赶奔健康府,制造大船。原本一切都好,制造的船只质量很好,能装下很多的货物。可是谁知道,今年那船厂新来了个提调官,这提调官一门心思贪污钱财,处处让我们偷工减料。船在水航行,不比别的,偷工减料一旦遇到风浪那可就丧生水底了,我据理力争了几句就被他给记住了。从今年开始处处给我小鞋船,经常挤兑我。本来想一走了之,奈何这厮扣着我手下几十人一年的工钱不发,因此只能受这提调官的鸟气。”

    对于孟康的才能朱明是很清楚的,善于制造船舶。

    朱明道:“你那手下几十号兄弟技艺如何?年薪多少?”

    孟康道:“都是熟练工匠,一个三十人就可以同时开工大船五艘。原本说话一年五十贯,实际一年能给三十贯就不错了。”

    朱明道:“实不相瞒,我在郓城也有一家造船厂,专门制造飞鸟船和蜈蚣船的。只是刚刚起步,工匠也不多。我看不如这样,我出两千贯,你把欠兄弟们的工钱都发了,然后带人来我这里,你的年薪就按二百贯算,手下熟练工匠按八十贯算,如何?”

    孟康很吃惊,没想到朱明一见面就想让他来郓城这的造船厂。
………………………………

第一百五十九章:造海船

    孟康道:“这个我得回去和他们商量一下,哥哥的为人我是知道的。可是健康造船那是官办的,为押运花石纲造大船的。虽然我这样的工匠不入流,但是就怕提调官向峰汇报,管理花石纲的不是别人,正是蔡京蔡太师。”

    朱武笑道:“孟康兄弟无须多虑,既然提调官排挤你就恨不得你早点离开,咱工钱也不要了,那提调官巴不得多高兴呢,这么点小事情他们是不会向蔡太师汇报的。更何朱明哥哥现在也有个官身,郓城团练,别看官职不大,但是实际执掌郓城,就算在整个济州府也是实力派的人物。”

    孟康当然不了解这些,一听朱武这么一说,也是很吃惊,没想到印象中的朱明就是个一庄之主,现在变成一方霸主了。

    朱明道:“你那三十个兄弟在什么地方?”

    孟康道:“在天涯大车店歇着呢。”

    “何不请来同饮?”朱明道。

    孟康起身要去,朱武道:“不用这么麻烦,不如咱们过去吧。”

    原来还是朱武想的周到,普通工匠一般很少来大酒楼这样奢华的地方,来了反而感觉不舒服。

    朱明等人的饭菜也吃的差不多了,众人起身赶奔天涯客栈。

    原来那提调官故意刁难,一直拖着不发薪,一直到了腊月二十三才给了大家两个月的工钱,大家思乡心切就租了一条船沿河北,走了六天才到郓城,刚好天降大雪,船家也不愿意继续往北了。孟康带人只好岸走陆路,刚好下午在郓城休息。孟康心中烦闷,安顿好了工匠们独自一人来到了城里溜达,刚好走到这朱家楼门口,伙计看他牛高马大的一副身躯,就告诉他如果能耍几趟刀就有免费的酒菜吃。

    孟康一时兴起,就耍了几趟刀。按规矩是四菜一壶酒,可是孟康这人脸皮薄,白吃东西也不好多要,只要了两个菜,一壶酒,没吃多一会就遇到朱明了。

    朱明听完笑道:“孟康兄弟不必如此,这酒楼平常是赚钱的,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关照生意,酒楼才赚了钱。赚了钱理应再给五湖四海的兄弟花出去。每年招待的江湖朋友数以百计,再说四个菜一壶酒也不值几个钱,只是想让困难中的朋友吃顿饱饭而已。”

    孟康感动的差点纳头就拜,有几个人愿意把到手的钱再花出去。

    天涯客栈属于中低档的大车店,孟康带来的三十名工匠住的大通铺,每个房间十人。当然天涯客栈虽然价格便宜,但是条件比其他的大车店好了不少。床铺了厚厚的稻草编制的床垫,采用的新式棉花被褥子,很是暖和。

    众人见孟康来了,纷纷打招呼。

    朱明问:“你们吃饭了吗?”

    “还没吃呢,辛苦一年就赚了那么点钱,家里都指望这点钱呢。”众人道。

    朱武道:“客栈有酒饭价格也很便宜,我家哥哥请客,大家放开了吃吧。”

    天涯客栈的灶房终日里炖着饭菜,今年郓城鸡鸭鹅大丰收,天涯客栈的厨子更偏好铁锅炖大鹅,大鹅很肥,一只活鹅十来斤。三十个人炖了三只大鹅,放萝卜粉条,香喷喷的菜就端来了。伙计还了五坛子米酒。

    朱明道:“到了郓城就算到家了,大家吃好喝好,喝好吃好。”朱明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都是些造船的工匠,干力气活的人饭量都大。这一通猛吃,三只大鹅居然没够,又炖了三只这才吃饱,馒头还吃掉了一百多个。酒足饭饱,大家一个个喝的眼睛通红。

    孟康道:“我对不起大家啊,今年一年也就拿了两个月的工钱,看样子就算明年接着干也未必能拿到多少工钱。这位朱团练也有开的船厂,想让大家留下来造船,一年八十贯钱。”

    众人有的道:“那提调官故意克扣,不给钱也怪不得你。”

    “只是我们不去了那拖欠的工钱恐怕永远都要不回来了吧。”

    孟康道:“朱团练说了,愿意补咱们要不回来的工钱。”

    众人很心动,朱明一招手,让焦挺从外面抬进来一箱子银子。里面是整整齐齐的大银元宝,一个五十两,白花花的晃眼。

    “愿意留下的,每人五十两现在就发。不愿意留下的每人十两,算是路费。”朱武道。

    众人道:“我们是跟着孟工头出来的,孟头你说句话,去留都听你的。”

    孟康道:“朱团练如此厚待,咱们做工匠的还有什么好说的。反正大家都是干这一行的,就都留下来吧。”

    “好,好。”众人高兴道。

    朱明也很高兴,北宋的造船工艺可是很先进的,要开发海洋,大力发展海商贸易,单单靠一个叶春还不够,还需要孟康这样的高级工匠的加入。

    “欢迎孟康兄弟。”朱明道。

    孟康纳头就拜:“感谢哥哥仗义,不然我都不知道该如何给兄弟们交代了。”

    朱明伸手把孟康扶起来,发现孟康衣衫单薄,当即解开身的羊皮披风给孟康披。

    “天寒地冻,穿暖和点,切莫伤风。焦挺,你去军营让宋万调拨三十件羊皮袄过来,别让大家冻着了。”朱明道。

    孟康等人再三感谢,朱武道:“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看这情况不仅仅山东下了大雪恐怕河北也是大雪,想赶回家过年恐怕来不及了,天寒地冻赶路不容易。不如就此住下,等春节后天气放晴朗了再行回家看望如何?”

    孟康道:“理当如此。”

    没说几句,就谈到了海船。孟康道:“哥哥目前造的什么船?”

    “目前船厂主要是正在打造轮式蜈蚣船,只需八个人踩动飞轮即可快速航行。还有就是飞鸟船,这是做商船用的。把飞鸟船加了铁皮,做的更加坚固作为军用,叫做飞鹰船。”朱明说。

    孟康道:“蜈蚣船作为内河船,不管是商船货运,还是战船表现都很好,由于它吃水浅,各种性能都很优越,但是作为海船,蜈蚣船只能作为辅船,跟随大船队,要知道海风一起可是很大的,蜈蚣船吃水浅经不起风浪,容易造成伤亡,所以哥哥要想出海还是需要更大的船。”

    “噢,依你之见要选用什么船型好呢?”朱明问。

    “福船。不是孟康夸口,不论是大福船还是小福船,没有不会造的,可有一样得舍得好木材好材料。不如这样,能否让我去郓城船厂看看呢。”

    朱明道:“好吧,距离此间并不远,明日一早过去吧。”

    孟康道:“现在天才刚黑没多久,我这人有个毛病,一工作就什么都忘记了。不如现在就赶过去吧。”

    “好,咱们现在就去。”

    当即朱明命令亲兵打起灯笼火把,带着孟康和四个工匠随行赶奔郓城造船厂。

    过年放假,造船厂里只不过有几十人,但是看单单看堆积如山的木料就知道这是个大船厂,正造着的飞鸟船也有十多艘。

    “哥哥真是大手笔啊,光这些木材也值不少钱吧。”孟康感叹道。

    朱明笑道:“这没多少,今年一共砍伐了将近十万棵木材。还有七万棵树木正在阴干中。”

    孟康看了许久,参观了轮式蜈蚣船,发现改成轮式的的确很好,方便了很多。

    朱明道:“这个造船厂总共有工匠三百多人,由叶春主持。孟康兄弟是想过来做个副手,还是想另外开辟一处船厂呢。”

    孟康道:“一切听哥哥安排。”

    朱明看了看朱武,朱武微微的点头。

    朱明道:“那就让孟康兄弟另开一处造船厂吧,专门制作大海船,只是船坞要建在登州一处港湾。而且也不会弄这么大的规模,我再调配给你一百人,加你现有的三十名工匠,一共一百三十。专门打造大型福船,可有困难。”

    “哥哥放心好了,造不好船,孟康提头来见。”孟康道。

    孟康这人果然是造船的行家,一看见船就走不动了,非要研究蜈蚣船的轮式设计,踩踏了一下发现很省力气,很快就发现了轴承的设计和普通的轴不一样。

    朱明和朱武也不去打扰孟康,朱明问:“朱先生为何要让孟康单独开一处船厂?”

    朱武道:“孟康此人技术应该是很不错,但凡技术好的人多半有几分怪脾气,这点叶春也是这样。孟康和叶春要是在一个船厂里难免会摩擦,还不如早早的分开来的好,去登州开个登州船厂,专门造大船。郓城这片小地方已经装不下咱们了,就兵力来说再也没有发展的可能性了。”

    朱明深以为然,许昌和时文彬不同。朱明能控制的了时文彬,但是控制不了许昌,能做到知府的没有一个傻子。他让朱明编练一千多士兵,为的也是给他撑腰。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也担心朱明兵力过多,不把他这个知府放在眼里。因此朱明的郓城团练再也没有增兵的可能了。所以朱明现在急需出海寻求更多的发展,海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孟康摇着头过来,朱明问:“孟康兄弟因何摇头叹息。”

    “我发现蜈蚣船的水轮很好,装到福船也是不错的,可惜福船太大,轮子定也大,哪里有这么大的驱动力去驱动水轮。”孟康道。
………………………………

第一百六十章:慈幼小学

    朱明对孟康道:“不碍事,你就按照你的想法把大水轮安装到福船上面,一边一个就行。风帆也照常安装。”

    “那水轮用人力驱动?”朱武问。

    朱明道:“最近我一直在研究力气巨大的机器,图纸已经画出来了,可是一直没有合适工匠来研发。不过最近在海外寻访到了汉末马钧的后人,叫做马青山,此人最擅长机械制造,我打算让此人牵头,调集木匠、铁匠一起研发这个机器。”

    “这机器能有如此巨大的力量,驱动数十万斤的福船?”孟康问。

    “对,这机器叫做蒸汽机,就用蒸汽所产生的力气来推动轮船,经过反复推演论证非常可行。”朱明也不保留,直接就说了。

    孟康对机械原理也不太懂,只是听听而已。

    孟康道:“好吧,只要哥哥能有办法驱动两侧的大水轮我就能在福船上面装上水轮。”

    孟康一直在船厂呆到半夜才回天涯客栈,焦挺早调集来了三十件羊皮袄,还有一些牛皮的靴子,都是上好的品种。

    朱明和朱武等人也没回军营,天涯客栈备有单间客房,临时住宿还是很可行的。

    朱明高兴的也没有睡意,问朱武道:”朱先生你困不困。”

    朱武道:“都过了子时了,困过头了。”

    “那要不再整两杯,庆祝一下。”朱明高兴道。

    朱武笑道:“这孟康真有这么厉害,哥哥如此高兴?”

    朱明道:“大洋里有无尽的宝藏,数不清的海岛,各种鱼类等等太多了。要开发海洋就得要船。郓城造船厂创办是非常艰辛的,虽然号称几百人的规模,实际上有造大船经验的不过几十人而已。余下的只能算是学徒或者说打杂的,今天一下招募到了孟康这样和叶春齐名的高手,还有三十名熟练工匠焉能不高兴。”

    “好吧,我也不睡了,舍命陪君子吧。”朱武道。

    大半夜的厨房早睡下了,不过难不倒焦挺,厨房里有煮好的熟肉,随便切了两盘子熟食,弄了一坛子酒就行了。

    朱明和朱武一直喝酒到凌晨,然后才昏昏沉沉的睡去。

    虽然整个大宋造成的工匠不计其数,能工巧匠也很多,但是大多都在福建、江浙一带,而且都是为官家服务,朱明虽然也是个官身,但是本身团练就是属于个不入流的闲职,影响力有限的很。能找到孟康为朱明的海洋计划增加了筹码。

    大年三十,整个郓城县都沸腾了,街道上到处都是穿着新衣服的人们,大家见面互相抱拳道喜,恭贺即将到来的新年。

    虽然晚上睡的很晚,但是天一亮朱明还是起来了,在后院里打拳,打的虎虎生风。孟康尿急,起来看见朱明正打拳,吃惊道:“早听闻哥哥铁拳镇京东,果真不假,这套拳法完全可以开宗立派了。”

    朱明笑道:“孟康兄弟这夸人的本领也是一流,我这拳法只能算说得过去,要说开宗立派还早呢。”

    孟康道:“哥哥谦虚了。”

    “孟康兄弟,船厂安排怎么也得到出了正月了,不如你带大家跟我回庄里住如何?”朱明说。

    孟康道:“我看着天涯客栈就挺好,我们在这里休息几天,等天晴了就赶回家去,安顿了家小就折返回来。”

    朱明道:“好吧,那你们就安心住下吧,吃喝都算我账上,一会我自会安排店里的掌柜的。”

    孟康非常感谢,和众工匠一起住在天涯客栈,客栈细心安排,包了水饺,弄了各种食物。

    朱武大半夜喝了不少酒,又没有朱明的酒量,因此起的很晚,朱明也不等他,带着焦挺骑马就出去了。

    焦挺道:“哥哥,今天都大年三十了,你这还不回庄休息一下啊。”

    “我要去看看一所小学。”

    朱明等人走到了城中一所修建的挺漂亮的学校,上面写着慈幼小学。

    这学校和普通学校不一样,这是一所带有收养性质的小学,专门安顿无家可归的孩子上学,普通学校的孩子早放假回去了,但是他们都是无家可归的人。

    由于是过年,孩子没有上课,上百号人一个个在操场上玩堆雪人呢,一个个兴高采烈的的。刚好负责全县学校的王伦也来了,见到朱明道:“朱团练怎么也过来了。”

    朱明道:”别的学校都放假了,我来看看这里的学生咋过年的。”

    “朱团练放心,前几天过来时候早就检查过了,食堂里准备了米、面、菜、肉、鱼。保证孩子们有馒头、有饺子吃。”

    “呵呵,好。咱们一起去看看吧。”朱明道。

    两人一起来到厨房,厨房里的师傅正在和面,两个中年妇女正在弄芹菜。厨房大师傅认识王伦,知道他是比校长还大的官,赶忙过来。

    “王处长,您来了。”厨师道。这个处长并非后世的处长,因为在大宋朝县城一级的没有设立主管教育的官吏的职务,朱明自然也不能乱设置。不过呢王伦主管教育,朱明就给他叫做教育处,他自然就是处长了,当然有些不伦不类。

    “是啊,过来看看,怎么就你们三个,能忙得过来吗?”王伦问。

    厨师道:“还有庞秋霞庞老师,她一会就过来给孩子们上体育课。”

    朱明也有些吃惊,庞秋霞不是别人,正是庞万春的妹妹,庞秋霞武艺不错,原本打算参加女兵的。只是庞万春就这么一个妹妹,担心妹妹安危,朱明就安排庞秋霞做了个体育老师,没想到这么兢兢业业,大过年的还来给孩子们上体育课。

    朱明过去仔细检查了厨房的食物,看看面粉、鱼肉等等,发现都还很充足,只是存放的不是很好。

    朱明对王伦道:“食物堆在地上容易被老鼠糟蹋,要制定一个食物存放的的制度,免得孩子们吃了老鼠污染的食物得病。”

    王伦道:“好的,是我疏忽了。”

    朱明又去教室、宿舍等地方转悠了一圈,发现各方面都还可以,这条件比一般的私塾都好了,孩子们总体精神面貌也不错。

    “王伦啊,过了年郓城的这几十所小学都开学了,管理的事情也多了,刚开始可能会很辛苦,你可要管理好啊,孩子们是未来。”朱明语重心长的说。

    王伦道:“哥哥放心,王伦一定会把学校管理好。总共二十五所小学,人数也不过三千到四千人那样,每个学校都有一名校长和三四名老师组成,管理起来并不算难。”

    “嗯,好。凡事多用心,肯定能办好。”朱明道。

    夏季开始动工的小学一共二十五所,其中包含一所慈幼学校,也就是这所收养孤儿的学校。还两所扫盲小学,主要是招收愿意上学的大人的学校。其他的二十二所为普通小学。

    城里除了有慈幼小学和两所扫盲小学之外还有,五所普通小学。城里的小学修建和完工的比较快,一到腊月都开始正常上课了。至于农村修建的那些个学校也基本完工,只待过完元宵节后就可以正常开学上课了。

    王伦这份工作还是很满意的,管理几十所学校,上百名老师,薪水很高,地位也不错。当然这活也不好干,不仅仅要管理好,还得宣传好,这年月为数不少的家长不认为上学没什么用,因而不爱让孩子上学,这些老顽固都得耐心的做宣传。

    王伦还得在城里的小学转悠一下,城里的小学基本都已经上了一个一月课了,虽然过年学校里没有了学生,但是有留守的老师,安全方面王伦还是得关心一下的,免得过年放鞭炮引起火灾。

    朱明和焦挺出了慈幼学校的大门,正看到朱武快速赶来,还跟着两个亲兵。

    看到朱明,朱武道:“昨晚喝高了,耽误事情了。”

    朱明笑道:“今天是除夕,也没啥事情,城里也都转了,咱们回营地吧。”

    朱武说:“我正是来找哥哥回营地的,刚才公孙军师派人来找哥哥,说他新找了两个人,感觉对咱们很有用,所以让哥哥过去看看。”

    “噢,公孙先生眼界高,他认为好的自然是人才,咱们过去看看吧。”说罢一行人上马赶回军营。

    军营里,公孙胜正和两个人聊天呢。一个身材高大,魁梧有力。另外一个书生样子,眉清目秀的。两人都是不到三十岁年纪,听口音都是本地人。

    公孙胜见朱明、朱武来了,起身道:“哥哥、朱先生回来了。”

    朱明道:“回来了,接到你的通报就回来了。这两位是?”

    公孙胜道:“前些日子哥哥不是让我为新济州岛正名吗,我就从济州请来了这两位兄弟。这位强壮的叫做金大坚,是位了不起的金石雕刻家,善刻碑文、印章,整个京东也无人能及,有个外号叫做玉臂匠,在金石雕刻上造诣非凡。”

    朱明忙上前道:“早听闻金兄大名,真是相见恨晚啊。”

    金大坚忙道:“朱团练客气了,在下不过是个手艺人哪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