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国大将军-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不同,这才人为地形成了,许多个不同的民族。而因为民族的不同,又因为生活在荒凉地区,极少受教育的地区的那些民族,向往更加繁荣富饶的其他地区。还因为某些人对权势的渴望,私欲高度膨胀,这才有了数千年来,我华夏境内永无止境的战争和杀戮。可凡是战争,最后受苦的,却全是最无辜的百姓。”

    “大师,汉末的战争,使我华夏的人口锐减,仅剩了七八百万人。经过数百年的恢复,待到了大梁朝时,又因为战争,人口再次锐减。陈朝时得到了部分恢复,可陈末时期的动荡和战争,人口迅速下滑。到咱们大郑开国时,人口还不足四千万。大师,我华夏地大物博,养活数万万人还不成问题。可现今却是人口稀疏,千里无鸡鸣。所以啊!我为大郑开疆拓土,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使我华夏所有的,各民族的炎黄子孙,全都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从此后再无战争和杀戮。使百姓们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方丈大师闻听王铮所言,嘴里念念有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多么崇高的理想啊!”

    片刻之后,方丈突然退后一步,规规矩矩弯腰垂首,对着王铮行了一个,双手合十的佛家大礼。

    “王施主胸怀天下苍生,实乃千古第一善人也!老衲受教了。请王施主放心,老衲必会依照王施主所说,妥善保管好此处的一切。”

    王铮连忙搀起方丈大师:“大师无需如此,我作为大郑的大将军,开疆拓土扫平四海,只是我的职责所在。大师为了保护,我华夏近千年来的那些宝贵典籍,不也是费尽了神思,封存了藏经洞吗?大师,你虽是出家人,俗话说,你是跳出了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可大师所做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为了你们佛家,你也是为了我们华夏灿烂的文明,不至于被某些禽兽付之一炬。大师的所作所为,才最值得世人尊重。”

    方丈大师面有愧色。

    当初吴三桂溃逃到瓜州,他得到消息,急忙就封存了那些典籍。但是当时,他却的确没想那么多。他只是觉得,那些涉及了华夏,以及周边数千里方圆的,无数大师和工匠,无数的画师,经过数百近千年的辛苦,而留下来的典籍,不能毁于战火。要不然,他就是佛家的罪人,仅此而已。

    他当时没有考虑华夏,没有考虑什么文明的瑰宝。他只是觉得那些东西如果毁于一旦,再找人作画和书写的话,会花费他大量的钱财。

    可是今日,方丈大师和王铮的这一番畅谈,却使他宛如遭到了当头棒喝。

    他没想到,这位大郑的将军,不仅只是爱惜黎民百姓,他的思想,居然也是这么的崇高。只有他这样高尚的人,才值得人们万世敬仰。

    保护藏经洞里那些典籍的事情说完了,王铮也就开始,庄重地浏览起了莫高窟。

    莫高窟又叫千佛洞,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合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莫高窟不愧为,华夏西部佛家的圣地,经历代的兴建,此处已经形成了巨大的规模。

    莫高窟现有洞窟六百多个,壁画近四万平方米、泥质彩塑两千多尊,是世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注:后世是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此时是另一个时空的大郑,就稍微减少。不过,西夏和宋元,也仅建了一百多座石窟。宋代以后,包括元朝时期,敦煌石窟已经不再大量兴建,壁画画的也不多,明清时期几乎都把敦煌忘了,就不提了。)

    几乎全部洞窟均是依山而建。只是,此地的土质较为松软,也没有适合雕刻的巨石,导致石雕佛像很少。

    此处最大的佛像是弥勒佛,弥勒佛是释迦摩尼的弟子,类似接班人。高达三十多米,最小的佛像却仅有几厘米。

    此时距离后世还有一千多年,壁画上的色彩还比较鲜艳。而此时的百姓崇信佛教,善男信女极多,对所有佛像和典籍的保护也是很好。

    王铮不懂佛道,他甚至对儒家的思想也不是太懂。最可气的是,他甚至都难以完全看懂,此时代那些晦涩的古文。

    此时,他看着这些佛像和壁画,基本也就是走马观花,看着都挺庄重大气,他也不住地击节赞叹。可如果让他说出好在了哪里?他却绝对说不上来。

    如果被逼急了,他就会耍无赖说:好就好在,我作为大将军还认为好。

    或者是说:它好就好在,我都看不懂它的好。我这位大将军都看不懂它的好了,难道还不是真的好吗?
………………………………

446章 秋水的诀别

    由于还要赶路,王铮就没在莫高窟久留,他让狄青留下了五百两银票的香油钱,又特意再次叮嘱了方丈大师一些话,就告辞了方丈大师,启程继续东行。

    莫高窟暂时会有石坤保护,以后也会交给西夏军接手。需要说的话,王铮也都对方丈大师做了交代。他放下了心事,就能心安理得的上路了。

    回去的路上,周通纳闷儿地问道:“大将军,不过是一些佛像和壁画,你怎么那么重视?”

    王铮扭头看向周通,却发现陈妍和没藏黑云,以及狄青山娃和杨广等,所有随行的人员,都在看着他。显然,这些人对他今天的行为,颇有些不解。

    “别人不懂,你受孔孟教育这么多年,你也不懂么?”

    周通闻言讪讪笑道:“我懂一些,却不知道大将军的深意。”

    “唉!我夜观天象,发现此处不久后就会毁于战火。因此我才对此处特别的重视。大家试想,莫高窟内的建筑、壁画和那些洞窟,均是我华夏的祖先们,历经数百近千年的辛苦,才好不容易做成,如果毁于战火,不是可惜了吗?”

    除了没藏黑云,别的人全对王铮所说的‘夜观天象’嗤之以鼻。他胡说八道惯了,大家把‘夜观天象’这个词,就直接忽略了。

    但是大家也都很清楚,凡是王铮这么说话的时候,就是他有秘密无法说出口的时候。

    “好吧!你不想说就算了,别用夜观天象糊弄人。我就是纳闷儿,你也不信佛也不信道的,那些物件毁了虽然可惜,可你这个从不信佛的家伙・・・哦!那啥,你那么关心它作甚?”

    王铮闻言白眼一翻,这也就是周通了,换个人敢叫他‘家伙’试试?他王铮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至少也得反驳回去,叫那人两声‘家伙’。

    周通虽没有他的职衔高,但却比他的年龄大的多。两人私下里是忘年交,周通倚老卖老,叫他‘家伙’的话,他王铮也没辙。

    “有些话我不能和你们说,说了你们也不会相信。你们只需记住,这整座莫高窟的一草一木,全都是我华夏的瑰宝就行了。这些瑰宝是属于全华夏的,是属于整个佛教的,是属于全人类的。是任何人也没有权利,私自占有和毁坏的。老周,我的琐事太多,你回去后,马上起草一封公文交给朝廷。把莫高窟,列入和龙门石窟同样重要的位置。嗯!这里地处西疆,战火太是频繁,应该比龙门石窟更重视。我华夏的建筑、艺术和文化的瑰宝啊!人类的生存,不仅需要钱粮土地等等物质财富,还需要精神财富的支撑,你们这都不懂吗?”

    王铮越说越激动,最后几乎是痛心疾首的大呼,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些人里,除了没藏黑云之外,可说全都认为、自己已经很了解王铮了。

    可大家却都没想到,大将军操心的,不仅仅是不让西夏的百姓饿肚子。他是真把西夏也看成了大郑。把西夏的所有人,所有的文化、艺术、建筑等等,全都放在了心上。

    由此可以看出,大将军是多么的深爱大郑,深爱华夏,是多么的爱这个世上每一个人,和一草一木啊!

    今生有幸,能跟着一位这么有爱心的大将军,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我・・・我今晚就写,写好后马上快马送去上京。”

    周通诺诺地说道。

    他很为自己的狭隘惭愧,大将军胸怀天下,他要帮皇上开创出一个,从没有过的宣睿盛世,使万国来朝。

    在大将军看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大郑的子民,世上所有的土地,全是大郑的土地。所以,大将军每到一处,都严禁肆意杀戮,严禁荼毒黎民百姓,不是没有办法,他甚至都不让军士进入民宅。

    在大将军的心中,世上的一草一木都是值得尊重的,每一个生灵都是需要保护的。

    可他周通,竟然因为他不信佛,因为此处远离上京所在的中原地区,就不重视此处,就不把莫高窟看成是大郑的。

    他周通到现在,甚至都还没有,华夏的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全是一家的概念。他这样的狭隘思想,这辈子怎能做到官至一品?

    按王铮的想法,不仅是周通自己,此时代的所有人,几乎都没有国家概念,更不会有世界的概念。

    地区、家族和民族的观念,是现在的主流。

    也是因此,前文说过的文天祥和岳飞,不算是民族英雄的事情。那只是来自后世的王铮认为的,不包括现代人。

    不,也不能说是王铮这样认为的,而是后世的一些学着专家认为,如果把岳飞和文天祥说是民族英雄的话,不利于后世华夏的各民族团结。王铮只是受到了一些影响,他不认为对也不觉得不对。

    他的观念是,在这个时代,只要是抵御了野蛮政权,野蛮民族对中原文明的损毁和侵略,致使整个华夏的文明倒退,那就是民族英雄。

    可是后世,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都是华夏子孙,仅是因为居住地不同,和文化风俗的不同,而被人为地分成了多个民族。

    也就是说,岳飞和文天祥抵御的,只是自己家里另外的弟兄,并不是真正的外族。所以才不被认为是民族英雄。

    关于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的观点不同,可能都不全对,但也都没有大错。

    此时代的‘民族英雄’,和后世某些学者专家认为的‘民族英雄’,是并不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仅此而已。

    可即便他们不是民族英雄,那也是大大的英雄。

    在古时,少数民族受到的教育更少,更不知礼仪为何物。一个野蛮民族如果侵入了中原,会对中原地区的人民、文明、科技、文化等等等等,造成毁灭性的杀戮和破坏。

    岳飞和文天祥的一生,个人方面几乎没有缺点,他们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后世的百姓,把岳飞供奉起来,尊为武财神,就是对他做出的功绩的极大肯定。

    岳飞之所以屈死风波亭,就是因为他没有缺点,皇上抓不住他的任何把柄。他不太懂政治,他的情商稍低了些,他做了些皇上不想让他做的事情。

    从大义上讲,岳飞全是为了他的国家和百姓,他没做错什么。可在那个家天下的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的话就是圣旨,违拗了皇帝就是找死。

    岳飞没做错什么,只能说他生不逢时。

    所以说,王铮可着劲儿的自污,他对女人和钱财,几乎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军律禁止临阵招妻。可他去年娶了肖燕燕,今年又娶了李九妹。他偷皇上的小物件,偷宰相的《猛虎下山图》。

    他好色贪财的毛病,却让皇上和房相对他特别的放心。他这次的临阵招妻,皇上又赦免了他的罪。

    行路途中枯燥乏味,王铮好在是和秋水坐在舒适的车里,还能说说笑笑,还能勉强看一会儿书。

    此时的车辆没有减震设计,路面更是坑洼不平,车辆摇晃的厉害,长时间看书的话,对眼睛的危害太大。

    没藏黑云也曾凑合着,想钻进王铮所在的车里,可周通和陈妍骑在马上,总是在王铮的附近晃悠。

    没有周通在的话,仅是陈妍她还不怎么怕,大不了就是和陈妍吵吵闹闹一番,不会有大事,两人都习惯了。

    可周通是钦差大臣的身份,她此去上京,却是以李昊的遗孀,和李昊残余势力领袖的身份,去向大郑的皇上表示忠诚的。

    她就不能和王铮表现的太亲近,那样对王铮的影响不好。也可能会影响皇上对她的看法。

    如果她得罪了周通,周通歪着嘴说话,皇上不封她为西域的女王,或是干脆直接派兵,灭了她在唆里迷的部队,再派人搜出她的儿子李凉柞,就太不好了。

    她如果被禁锢在上京居住,那就可以经常见到王铮,她倒不是太害怕。但李凉柞可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她不能不为她儿子的将来着想。

    被作为战俘禁锢的话,女子大多是,被赏给某一给大臣做小妾。可男子不一样,男子在三五年后,在原有势力已被逐步吞并消灭以后,大都是被一杯毒酒结束生命。说法是得了急病暴毙。

    即便当今的大郑皇上还比较仁慈,不会用鸩酒害人。

    但长期被禁锢,没有一点自由,人人看到都能鄙视唾骂。那样的日子,任何男子也受不了,长久以往,也必会郁闷而死。

    因此,没藏黑云想归想,却终究还是,没有钻进王铮所在的那辆车里。

    陈妍和没藏黑云的想法一样,她倒是没有没藏黑云的顾忌,可她的脸皮薄,她不好意思,她怕周通笑话她。

    晃晃悠悠到了瓜州西,遇到石坤率两千将士从肃州赶来,要去沙州驻守,一是策应在西域境内的郑军将士,顺便保护莫高窟。

    王铮对西夏的大臣,和百姓做的承诺是,仅在兴州驻军,就近保护西夏的新政权,其他城池不会派一兵一卒。

    可是如今,兴州的确有韩客率领一万将士坐镇。他却不得不派石坤去沙州。莫高窟太重要,不能有任何闪失,要不然就是华夏的极大损失,他也会内心不安。

    西域也需要策应,不派出兵马还不行。因此,王铮建议石坤,就驻军在莫高窟的山后,不影响善男信女去烧香拜佛。

    莫高窟距离沙州五十里,不在沙州城内驻军的话,他的话就算做了数,也能就近保护莫高窟。

    两千人马所需的钱粮供应,自然有西夏承担。两千人马的所需不多,大郑现今支援西夏的,钱粮物资络绎不绝,比这点钱粮多的太多了。

    辞别石坤后继续东行,过了瓜州就到了肃州。距离肃州越近,秋水的俏脸儿就越是悲伤。

    王铮知道她为何不开心,到了肃州之后,王铮按照西夏的规矩,亲自命人准备了牲畜贡品,又购买了冥纸阴币,然后带着秋水,去给她婆婆和儿子上坟。

    秋水此去上京,能回来的机会极少,这次上坟,也可能是,她这一生中的最后一次了。

    秋水是左肩膀受伤,吊着胳膊简单的行动,还无大碍。

    到了肃州城东十里处,秋水在她婆婆和儿子的坟前,撕心裂肺地哭诉了一番,王铮也陪着掉了两眼泪。

    然后秋水不等王铮劝阻,就毅然起身抹干眼泪,再也不回头,毅然决然地,走向了那辆大车。

    此次上坟哭诉,是她和以前那个家,和她以前所有的亲人,以及和她在西夏这个故乡的诀别。

    从此以后,她就是大郑的人,是大将军王铮家的奴婢,大将军给了她新生,她就要为大将军当牛做马的报恩。她以后,和西夏的一切再无瓜葛,她生是大将军家的奴婢,死是大将军家的鬼魂。
………………………………

447章 回到兴州

    回到车上,秋水依然有着数不尽的离别愁绪。

    她郁郁寡欢不言不语,可不久之后,秋水的耳边,却响起了一首极为优美,却又有着更多旅愁的歌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秋水还从没听过,这种意境这种腔调的歌曲,王铮唱罢之后,她依然意犹未尽地仔细品味。

    “大将军,能再唱一遍吗?”

    秋水知道王铮的性格,比较善良比较随意,从不计较繁文缛节。虽然她只想做王铮的奴婢,但王铮却,从没把她当成奴婢看待,她也就和王铮不见外。

    王铮闻言笑呵呵地问道:“好听吗?”

    “好听,很好听,我还没有听到过这样的歌。”

    秋水终于有了些笑容说道。

    这也就是王铮唱歌的目的。他可怜这个苦命的女子,秋水此去上京以后,今生估计再也难以回到西夏。

    她失去了所有的亲人,此时离开西夏,她就会有数不尽的乡愁,和失去所有亲人的离愁。

    “那好,我就再唱一遍。”

    王铮很少唱歌,但他不介意再为秋水唱一次。

    又听了一遍之后,秋水怯生生地问道。

    “大将军,这是什么歌?怎么这么好听?”

    “呵呵!这首歌叫《送别》,是西域往西再往西的一位,名叫李叔同的人所作。这首歌不同于咱们大郑的旋律,你初次听到,自然会觉得新奇。”

    “大将军又托辞说是西域往西。···”

    秋水不满地白了王铮一眼,她听说过王铮的文才极好,以为这首歌就是王铮所作,这又是在糊弄她。

    不仅秋水会这么想,只要王铮推脱说是西域往西再往西,所有人都会这么想。

    “那···大将军还会别的歌曲吗?”

    “呵呵!还想听?”

    凡是遇到这种事儿,王铮也不会解释,他解释了别人也不会相信。他不承认所有的诗词歌曲是他所作,只是不想剽窃别人的成果,他只是求个心安罢了。

    “奴婢知道,大将军是想让秋水的心情好一些,奴婢很感激大将军。不过,大将军唱的歌,也是确实好。”

    “哈哈!好就再唱一首。”

    王铮搜肠刮肚,接着又唱了一首《真心英雄》。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在你我的心里流动。”

    王铮的这首歌唱罢!秋水果然流出了开心的泪。

    大将军这么尊贵的一个人,却自甘下作,为他一位奴婢唱歌,仅是为了抚慰,她这个奴婢心中的伤痛。这样的一个男人,值得她秋水以死相报。

    此时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除了优伶,只有女子娱乐讨好男人,从没有过,一个位极人臣手握重权的大将军,为一位身份低贱的奴婢唱歌的事情。

    经过了这件事,秋水对王铮的感激之情,就更深了。

    又行了许多天,过了凉州和甘州,队伍一路斜向西南,就到了应理城附近。

    队伍在应理城分兵,大队人马在陈妍的率领下,从应理城直接去延州等待王铮。没藏黑云无颜去兴州,也随陈妍去了延州。

    而王铮却和周通山娃狗娃等,仅率领一千御林军和五百亲兵,从应理城折而向北,前往兴州。

    天气已进入大寒,李九妹怀孕已经好几个月,王铮担心李九妹,不忍心让她在这个天气里,赶到应理城见面,就必须去兴州看看她。

    王铮这一走,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李九妹作为西夏的女王,也离不开西夏。夫妻两人注定是聚少离多,临回上京之前,不去看看李九妹,他怎能放得下心?

    从西域的唆里迷出发,到达应理城时已经过了一个多月,此时秋水的伤势已经大好,也能骑在马上赶路了。

    这样的话,队伍的行进速度就快了许多。

    绕过贺兰山到达兴庆府城外,李九妹挺着大肚子,已经率领西夏的文武,在十里外的长亭迎接。

    她看到王铮时,已经是泪湿双眼,待到王铮走近,她不管不顾地跑到王铮的身边,抱着王铮的蜂腰,再也不撒手。

    李九妹虽是西夏的女王,但她的性格并不强势。她不太懂政治,她也不想要权势。她只是一个,想呆在家里相夫教子的女子,她并不稀罕这个女王的宝座。

    可她为了她的儿子,还不得不坐这个位置。

    “别哭了,大家都看着呢!”

    王铮也是双眼湿润,有人关心有人牵挂的感觉真好。

    这个绝世美女是他王铮的女人,还怀着他的孩子。他王铮在外征战的这几个月,李九妹无时无刻不在想他。他的家里,还有那么多女人在想他。

    他王铮何德何能?能拥有这么多,关心他牵挂他的女人?

    王铮也很激动,他本就是个感情丰富的人,他的眼窝也很浅,他稍一感动就会忍不住的掉眼泪。

    他觉得他很没出息,但他还觉得,他就是一个凡人。凡人都有七情六欲,他也不例外。

    “我想死你了,你一走就是半年,我都怀上你的种了,你也不管我。”

    李九妹在众目睽睽之下,抱着王铮的腰,趴在他的胸前不撒手,嘟嘟囔囔地小声和王铮撒娇。

    李九妹的性格和玲珑双骄差不多,都是胸无大志的女人,她们唯一的愿望,就是时刻和自己的男人在一起。

    而王铮,也恰恰就喜欢她这样的性格。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