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国大将军-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铮新刮了胡子,也换上了一身大红色的喜服,打扮的比新郎官山娃还年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要娶妻。

    全家上下一早吃过早饭,连自家人带帮忙的,各自分工明确,王铮的任务是,继续在正门外迎客。

    可王铮左等右等,等的他花儿都谢了,等的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都快回来了,却还是没见一个来贺喜的宾客。

    王铮纳闷的要死,却实在想不出来是因为什么。

    直到巳时三刻后,王铮终于知道了原因。

    巳时初,上京城里,三个太监骑着骏马手捧圣旨,身后是一百御林军随行,再后面是几十辆大车紧跟,一彪人马出了宫门,浩浩荡荡穿街过巷又出了上京城东门,目标,貌似是上京城东的风雪庄。

    此刻以后,从长安街的高门大院里,从不少背街的小门小院里,从城外的一些私宅里,陆陆续续都有人穿着鲜亮的便服,带着一溜儿大车,出了家门向东走去。

    一路上,相熟的还互相打着招呼:“啊!何大人早啊!今儿吃一个锅里的饭啊!”

    “哈!耿大人也不晚,等会儿一起多喝几盅,县伯府的雁山老烧那可是六七十度,喝下去喉咙里就直冒火的好酒啊!平日可是难得一见,今儿可不能亏了。”

    “那是那是,哈哈!”

    然后自觉排序,官职高的在前,官小的在后。上京城的百姓们今日见到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景,从城里到县伯府的后门口,十里的路程,一字排开两行大车,一辆挨一辆。

    王铮自从接了皇上的圣旨后,这才明白不是没人来贺喜送礼,而是都等着皇上先送,皇上不来没人敢来。或者说是,本来都不想来,可看见皇上的礼都来了,不想来也得来。

    反正不管是什么原因,贺喜的总算是来了,礼物也都到了,都在后院排着队等着卸车。

    皇上是第一,紧跟着的是博阳王,再然后是房相三个部的尚书等等。可让王铮纳闷的是,他没见到太子的礼单,也没见到代老将军和陈柱国的礼单,其他的还有几个,有文官如户部吏部和礼部的尚书,也有武将,如神策军和龙武军的军司马等等,这些人直到该开饭了也没派人来。

    皇上是派柴公公和另外两个太监来的,房相家是他的长子,三个部的尚书等和王铮平级或者比王铮的品级高的,都是派一个子侄过来贺喜。

    皇上的叔叔兄弟子女等亲王郡王公主等,王铮只通知了洛阳公主郑妽,他和郑妽是邻居,不通知不行。其他的也派了管家来了几位,亲自前来的只有郑妽和郑瑾这对儿姐妹。

    比王铮的职衔低的大部分是本人亲来贺喜,少部分的也是子侄,可满朝文武里该来却没来的弄得王铮有些蹊跷。他摸着光溜溜的下巴琢磨了一会儿,然后笑了。

    哈!原来是这样,我早就想这样了,可一直找不到对手,正想唱戏,今儿就有人给搭了个台子,哈哈!正好,过后说事儿。

    王铮在前门迎客,可来的大官却不多,他也就很清闲,最后也就接待了两位公主,洛阳公主和永安公主。

    公主是皇上的亲闺女,属于正一品,是今天来到县伯府的最高品了。

    王铮陪着两位公主说着话,三院里已经拜过了堂,新娘被送入洞房,这就可以开饭了。

    今日恰好是休沐日,这也是王铮特意挑选出的日期。

    开饭时,两位公主的品级太高,没人敢陪,就是柴公公都不敢,公主吃饭柴公公作为皇家的奴才,只有站着伺候的份儿。

    于是王铮也没有难为柴公公,让卫晃陪着柴公公和几位三品四品的官员,管贤赔的是五品六品,木风陪的是七品以及七品以下。

    王铮这位主人,说不得,只得亲自陪着两位公主了,再说他不陪也不行,小公主郑瑾虽然还是个小孩子没有私财没有送礼,但她的事儿还最多,拉着王铮的大手走哪儿跟哪儿,片刻都不撒手。

    宴席一共摆了一百二十八桌,每桌十人,王铮是按照他后世的餐饮方式规划的,别人不习惯也得这么吃,超出了王铮的预期。

    当然,这些可并不都是官员,最多的的却是跟随各级官员来的随从或者亲兵,当然,风雪庄的乡亲在家的也几乎是全来了,他们还都是不用送礼免费享用的。

    于是乎,县伯府的大宅院里人潮汹汹吆五喝六,王铮的正堂里却是静悄悄的只闻轻声细语。两位公主都有教养,和王铮在一起宴饮还都有些羞涩,自然不会大声喧哗。

    宴饮结束已是半下午,王铮酒意微醺送走了宾客,两位公主去了三院新房玩耍,也不用王铮再管,三院山娃晚上入洞房自然也没他的事儿。于是,王铮在时蓉肖瑛的搀扶下回到自己的卧室,一觉就睡到了半夜。

    ··········

    过了山娃的婚事就要到了年关,过了年后已经开春,这时王铮才急了,他已经跑了工部的作坊好几趟,查问玻璃的事情。可工部都投进去了二十多万贯铜钱了,烧出来的玻璃的效果还是不太好。

    王铮无奈,他仔细研究后给工部的大匠提了几点意见和建议,大匠吸取教训改进后果然是效果极好,三炉玻璃有一炉已经勉强让王铮满意了。

    王铮要玻璃是想造望远镜,年后陇西卫的压力越来越大,西夏王李昊动作频频,已经不是原来的小打小闹,开始瞄准陇西卫的重镇攻城拔寨。

    就如王铮年前设想的一样,随着陇西卫的战事加剧,松江卫也开始左支右拙应付蒙辽大军的进攻,雁山卫最是轻松,但哒突军也是偶尔骚扰一下几个军寨,看来,哒突人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南下劫掠就无法生活了。

    王铮必须在陇西卫和松江卫的大战之前把望远镜造出来,他有大用。

    抽空他也去过兵部的作坊几趟,检查了新造出的火箭和手抛雷,效果还是难以让他满意,但他也没办法,在黄色火药发明以前,他只能尽量多实验几次,使黑色火药的威力最大化了。

    王铮模糊记得后世的火药比例是硝75%、硫磺10%、木炭15%,只要尽量把硝和硫磺提纯,木炭取用柳木炭。按照这个比例配置,应该就是现在的黑色火药能达到的最大威力。

    宣睿十四年二月,兵部急招王铮议事。原来,西夏王李昊亲领十万大军,兵锋已至陇西卫的重镇岱州,提督马闯一看形势不妙,一日三封告急文书急送兵部,要朝廷速派援军。

    “西夏王亲率十万人马,前锋只有两万,岱州城有四万守军,还有两万机动部队即将赶到支援,难道还守不住?”兵部尚书陈琦看着岱州的最新地图喃喃自语。

    “嘿嘿!不过是故弄玄虚罢了。”王铮嘿嘿冷笑,说完扭身就坐在了座位上,悠哉悠哉地喝了口茶汤,他脖子上挂着的一根竹管随着他的动作晃晃悠悠。

    “大将军,你胸前挂着的,是啥?”兵部左侍郎周通,不解地看着王铮胸前的竹管问道。

    “这叫望远镜。”王铮老神在在。

    “网宛净?是啥物件?”

    “好,给你看看,可别吓着了,来,你跟我过来。”王铮摘下竹管拿在手里,带着周通找了个高处。

    “你看那边的那座屋脊,有多远?”王铮伸手一指长安街上的一座高房子的屋脊。皇城的地势高,就是站在平地也能看的很远。

    “大约有三里多地,怎了?”周通不解地问,他不知道王铮让他看的那座屋脊,和他手里的竹管有啥关系。

    “你把竹管的细端对着眼珠,另一只眼闭着,把粗端对着那座屋脊,竹管中间的连接处,慢慢的拉动调整距离,再看看。”王铮把竹管交给了周通。

    “咳!用一根竹管有什么好看的?”周通虽然觉得没什么可看的,但他还是接过了竹管,依照王铮所说,左眼闭右眼睁慢慢调整,对着三里外的那座屋脊看了过去。

    “啊!···啊!”只看了一眼,周通突然啊地一声大叫,急忙就把竹管扔出了老远。  王铮吓了一跳,连忙跑了过去捡起地上的竹管,哦!还好还好,自己设计时就已考虑到了减震和防护的事情,望远镜还没被摔坏。

    “你大惊小怪干甚?你知道这根竹管看着平平常常的,造出来却花了我多少时间精力多少铜钱吗?摔坏了你赔得起吗?”

    “多···多少钱?”周通还惊魂未定,太吓人了,那座屋脊居然会飞,瞬间就飞到他眼前了,可是,这会儿咋又飞回去了呢?

    “一千八百贯,一千八百贯你懂吗?你现在住的院子都能买来两座。”王铮故意夸大其词,多说了几十倍。

    郑妽的作坊建好都半年了,光请的大匠就有几十名,这半年就做过两幅近视镜,其他时间都是被郑妽白白地养着,他觉得对不起郑妽,就想让郑妽的作坊多赚些银钱。

    “啥?一千八百贯?我的天爷,怪不得,怪不得,这么金贵的宝贝,我说咋能使那座屋脊飞过来。”

    “飞个屁啊!这叫望远镜,能把远处的东西看的很清晰,感觉很近的样子。”

    “啊!让老夫也看看。”陈琦也被王铮和周通的话吸引了过来,这时就小心翼翼地拿过王铮手里的望远镜,对着远处慢慢调整距离。

    王铮本来想把望远镜的管子做成铁管的,可是铁管里面的套丝大匠们都不会做,他想的几个办法现在还都在实验当中,他又急着用,就先做了一个简易的来忽悠人。

    陈琦也被下了一跳,不过已有前车之鉴,一千八百贯呐!他也赔不起,没敢扔。

    “大将军,你发明这个望远镜,难道是想在战阵上使用?”周通能做成兵部的左侍郎,毕竟也不是个笨人,这会儿已经回过了味儿。

    “然也,你们说,此时马提督如果站在岱州城头,手持望远镜看着十多里外缓缓而来的西夏军,提前知道了西夏军的数量,军种,主将等等,他早做防范的话,岱州能不能守住?”

    “啊?···能看十多里远?”这是周通的惊呼。

    “啊?···此物,能有如此大用?”这是陈琦的惊叹。

    “当然,没大用值得我亲自出手?哼哼!”王铮瞥了瞥嘴。

    其实他也就是写了几点制作望远镜的注意事项、要领和原理,主要还是几个大匠夜以继日磨了五天五夜的镜片,才算是做成了这个望远镜。

    “此物只有大将军能做?”

    “不,是洛阳镜坊做的,我不过搭了把手。”王铮隆重推出郑妽的作坊。

    当然,他到现在都不知道,那个作坊也有翠姑一半的利润分成,不过却全都是他王铮投资的,洛阳公主郑妽一文钱都没出不说,还白落了三件宝贝,虽然那三件金器最后归了她父皇,可她父皇后来也没亏她,赏赐了她不少钱粮布帛胭脂花粉。

    “洛阳镜坊?周侍郎,速速派人去洛阳镜坊,即刻预定望远镜,越多越好,不,价格太高了,好好商谈一下,如果价格还是一千八百贯不改的话,先定三十个,以后再说。另外,警告洛阳镜坊,望远镜切不可落入异族奸细之手,否则即刻查封以通敌论罪。”

    “诺。”周通答应一声马上就去安排。救兵如救火,望远镜也和救兵差不多,陇西卫和松江卫打的热火朝天,兵部现在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也顾不得那点银钱了。
………………………………

102章 上柱国的殴斗

    试想一下,如果此时马闯马提督站在城头手持望远镜,提前做好部署就不说了,即便是在敌军攻城时,他派一个懂唇语的士兵站在高出,也手持一副望远镜,盯着对方主将的一举一动,对敌军下一步的动向战法了若指掌,敌军还未动我军已做好了防备,岂有丢城败退之理?

    望远镜太重要了,又是一件军国利器啊!

    “嘿嘿!陈相,洛阳啊!你想想,会通敌吗?”王铮善意提醒。

    “啊?大将军是说,洛阳镜坊后面的主家···是你?”

    “靠,不是我,是另一个洛阳。”王铮很无奈,他咋就和洛阳公主的封地在一个地方呢?郁闷。

    “哦!是公主啊!我说大将军也不会做这种事儿。”

    陈琦放下心来,接着又开始关心陇西卫的战事。

    “大将军,以你看,岱州守得住吗?”

    “无妨,你没看我都不急吗?你急什么?敌军这是在故弄玄虚,根本就没有全力攻城的意思,岱州万无一失。假如我是马提督,我此时趁敌军刚到立足未稳,即刻出城迎战,命所有步卒以强弓硬弩压阵缓缓前推,轻骑左右包抄,大胜不敢说,小胜一番,毙敌万余还是有可能···”

    王铮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见兵部右侍郎邢开手拿一封公文,离老远就兴奋地高喊道。

    “大捷,陇西卫大捷,陇西卫马提督趁敌军初到还未安营扎寨,马提督审时度势,趁敌军立足未稳即刻出城迎战,命两万步卒以强弓硬弩压阵缓缓前推,轻骑左右包抄,打乱了敌军部署,一战既毙敌万余,使敌军退兵三十里,大捷,大捷啊!”

    听到喊声的陈琦看了看王铮,暗自叹息了一声,这妖孽,又被他猜准了,丝毫不差,准的离谱。

    接过军报陈琦看了几眼,王铮刚才都说过了,他也没有了喜悦,就转向王铮说道:“走吧!御书房。”

    “御书房就御书房,反正现在不去等会儿还得去。”王铮很郁闷,他不过是按照正常的思路随口一说,可咋就说那么准呢?简直是分毫不差啊!

    王铮甚至想,要不然就是马闯开窍了,要不然那家伙就是得到他的真传了,再不然,那家伙就是他肚里的蛔虫,他咋就完全和自己的思路一样呢?

    陈琦来到御书房给皇上报喜,皇上果然大喜,急招房相代老将军等人议事。

    “皇上,老臣觉得,陇西卫有此大胜实属不易,理应重奖,臣意升马提督为辅国大将军,上柱国,虚封···”说到此处,房相看了看王铮,改口道:“爵位待以后再议。”

    “准奏,拟旨,升马提督为辅国大将军,上柱国,望马督再接再历,再传捷报。其余诸将士待战后议功再行封赏,钦此。”

    “诺。”柴公公斜瞥了王铮一眼接旨退下。

    王铮撇撇嘴,代老将军张开腿,两人均心有不服表面却都不以为然。和雁山卫将士的功劳相比,马闯此战的功劳太小了,封赏却太高了。

    可两人都清楚,天威难测,这是皇上和房相钳制代老将军和王铮的手段,他想要借机提拔马闯,用以制衡王铮和代老将军这两位大郑仅有的上柱国。

    “哈哈!陇西卫一战既毙敌万余,了不起,马提督不愧是是一员骁勇善战的老将,更了不起。代老将军,以你看,马提督接下来会如何拒敌?”

    代老将军年事已高,满朝上下仅有王铮一个上柱国能战敢战,皇上已经深深地感觉的到平衡之道的重要性,现在他迫切地想要尽快提拔两个上柱国,朝堂里至少要有四个上柱国坐镇互相制衡,免得一家独大养成骄纵跋扈的性格难以压制。

    “以老臣看,西夏先锋被马提督打了个七零八落,西夏那个年轻气盛的李昊必不会善罢甘休,岱州只易调集重兵坚守,万不可再贸然出击。”代老将军捋须沉思着说道。

    “哼!一派胡言。”王铮轻哼一声,满脸的不屑。

    “竖子,你说甚?”王铮的声音不小,代老将军听的很清楚,他顿时大怒。

    “···”王铮两眼四十五度角斜看着房梁,完全无视代老将军的存在。

    “竖子敢而?”代老将军一生戎马征战,何曾被一个小子如此轻视,当下就跨步上前,一把就抓住了王铮的前胸衣襟把他拽了起来。

    “老匹夫,放手。”王铮也是大怒,站起身后一把抓住代老将军的手臂使劲儿一掰,代老将军疼得呲牙咧嘴。

    “竖子敢辱老夫,找死。”代老将军右手成拳,直接就挥向了王铮的脸颊。

    盱眙之间,别人都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王铮和代老将军两个上柱国已经掐了起来。武将打架,皇上和房相等文人不敢靠近,怕沾上血。

    陈柱国等武职将领愣了片刻,醒悟过来连忙上前就想拉架。

    王铮哪能让代老将军打中他的俊脸呐!他一偏头躲了过去,下边顺势一脚把代老将军踢了个趔趄,当然也松开了手。王铮抢步上前,又是一脚蹬在代老将军的胸口,把代老将军蹬了个屁蹲儿,还没等他扑上去把代老将军摁在身下狠捶一顿,已被陈柱国从身后抱了个结实。

    “你放开我,这老匹夫欺人太甚,我不揍死他我?”王铮一边挣扎一边高声大骂。

    代老将军趁势起身,纵身扑来照着王铮的脸颊又是一拳,这次王铮没法闪避,被揍了个满脸桃花开。

    “老杀才,你好,陈斌,你好,老子今日就单挑你们两个。”王铮脸上见血,顿时更是大怒。

    他一甩膀子把陈柱国陈斌甩开,侧身一脚把他蹬出了了几步,陈斌砸翻了两把凳子,又把躲避不及的房相砸倒在地。

    看看代老将军悍不畏死又冲了过来,王铮不退反进,拧身躲开代虎的一脚,左手一记直拳,也把代老将军打了个满脸桃花开。

    此时身后的陈斌也已出手,王铮躲闪不及,哧楞一声,身上的朝服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都住手,快住手,你们两位上柱国一位柱国,在皇上的御书房大打出手,像什么样子?”兵部尚书陈琦急的在一边嗷嗷直叫。

    他也不敢拉架,不仅仅是怕被沾上血,他还怕自己的老胳膊老腿的被砸出个好歹。

    “打···打出去,乱棍打出去,气死朕了,朕要被你们气死了。”此时皇上才清醒过来,拍着桌子怒吼道。

    他真是快气死了,他活了五十多岁,原来那些跟随先皇南征北战数十年,后来的被封的上柱国也有十多个,他还没见过一个这么不着调的上柱国,

    王铮和代老将军被打出去了,当然不可能是真打,镇殿将军也不是傻子,怎能会不留情面地真打两位上柱国啊!

    王铮气哼哼地刚走不远,一个太监就追了过来,皇上口谕:王铮君前失仪,和代老将军胡乱掐架,罚俸三月禁足二十天。

    王铮嘴里嘟囔了句微臣接旨,然后哼了一声扭头就走。

    一般情况下,即便是在御书房或者在太极殿打架斗殴,像王铮这种朝廷离不得的上柱国大将军,罚俸禁足也就是最大的惩罚了,别的很少有。武将就没有不打架的,王铮和代老将军再是上柱国大将军,那也是武将,也不能例外。

    一点缺点也没有太完美的高级武将,离罢官去职回家被监视着养老也就不远了。

    传旨太监哭笑不得,周围各个衙门里的官员书吏探头探脑地看着王铮,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满脸鲜血身穿紫袍的年轻人,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敢在皇上的御书房里和代老将军大打出手。

    此时王铮的脸上,鲜血淋淋沥沥乱七八糟,他的鼻子出血了,现在还没止住。身后的朝服也被撕开了一大块,他一走动就在身后忽闪忽闪地扇风,露出里面的白色小衣。

    代老将军也好不到哪去,他也是满脸鲜血,还被王铮蹬了一脚,瘸着腿一拐一拐地跟在王铮的后面不是太远。

    皇上的御书房,郑成手里一边摆弄着王铮的望远镜,一边对陈斌陈柱国不满地哼哼道:“你拉架就拉架,却撕烂他的朝服作甚?看,还得再给他送去一套。”

    “哼!那小子太狠了,一脚踹的我现今还上不来气,我撕烂他的朝服都是轻的,我都想揍得他爬都爬不起来。”

    陈斌的父亲也是随着先皇开国的上柱国大将军,他从小还是皇上郑成的伴读,两人的关系也不一般,不是朝堂的正式场合,他说话也就随便了些。

    “算了算了,房相,你来看看,这个望远镜能称得上军国利器吗?”郑成无奈地摆了摆手。

    陈斌是他从小玩到大的伙伴,但陈斌的柱国将军勋衔,却是靠着他父亲的阴袭和熬资历熬出来的,在大梁将军府做个文职的武将还行,却实在不敢让他去边镇领兵。

    不仅是陈斌自己,现今大郑的十八个柱国将军里,有一大半都是和陈斌的情况差不多,这也是柱国和上柱国青黄不接,他对王铮很无奈却实在离不开的原因之一。

    也是因此,马闯虽只是小胜,他就连忙提拔他为上柱国,想让他制衡王铮,免得王铮一家独大,以后不好控制。

    房相刚才被陈斌压倒在地,后来好不容易才喘匀了呼吸,也是被王铮和代虎的大打出手气得够呛。

    这时听到皇上让他看望远镜,他先拿在手里端详了一番,撇了撇嘴,他很是看不起这个其貌不扬的破竹管。

    军国利器?哼!老夫看都不用看,就这模样也不配是军国利器。

    可是等他按照陈琦教的方法放在眼前一看,几乎和陈琦当初的情况一样,也被吓了一跳。

    “真···真能看十多里远?”房相不信地问道。

    “走,上高处去看。”郑成带着众文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