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国大将军-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皇上的御书房或者是在太极殿上,除非特招,基本上就看不到三品以下的官员,就连周通一类的正四品上六部侍郎,不是有事叫他,他也无权参与太极殿的议政。

    “杜侍郎所言极是,王将军莫要因一首词作的好就危言耸听。也许,那首词还是我大郑人所作,后来才传到夏宫去的。王将军只管回家筹办婚事即可,无需长他人志气弄得人人不安。”

    这位是门下侍郎黄柏,他和杜宪是好友,同科进士,相交甚好,自然得帮着杜宪说话。

    文人误国。这四个字是王铮对这两个人的评价。狗屁不懂还觉得自己有什么都懂什么都会,胡说八道却认为是理当如此,

    在另一个空间的北宋,大好河山就是断送在这种人手里的。

    王铮看了眼皇上,又看了眼房相,他话都懒得和那两人说。

    “皇上,为今之计,现今趁西夏还没有显出什么苗头,只有尽快和蒙辽大打一仗,把蒙辽打怕打服,打的蒙辽心胆俱裂。以后,即便是我军正与西夏交战,他们也不敢稍动,这才是万全之计。”

    “王卿,就如杜卿所说,也许那首词真是我郑人所作呢?现在事情还没有查明,如果就妄动刀兵,朕觉得委实有些不妥。房相觉得呢?”

    “皇上所言极是,老臣也觉得,还是看看情况再说。蒙辽建国已久,非比哒突三族那么弱小,一旦开战,非三五年则难以建功。再者,兵部和户部也没有准备,怎可贸然就和蒙辽开战?以老臣看,和蒙辽开战的准备咱们先做着,以后看情形再议。”

    王铮闻言倒没有太失落,他因为一首词,就断定西夏极难对付的说法,太匪夷所思。可他还不能说出真正的原因。

    也不能怪别人都不敢凭他一言,就和蒙辽那样一个、比大郑的疆域还大得多的国家大动干戈了。

    其实,如果王铮如果不是被那另一个穿越者吓到了,他现在也不想和蒙辽大打出手。

    雁山卫的马场刚开始建,还没有产出战马,他如果现在就和蒙辽开战的话,胜是肯定的,但肯定也是惨胜。他不想让大郑的将士们战死的太多。

    “王将军莫急,有我大郑雁山卫的虎贲在,以后何愁蒙辽和西夏不灭?现今我户部确实是准备不足,本官下去就会下令各地往上京调拨粮草,尽快给大将军准备好就是。”

    户部尚书钟肃为了太子,也是不遗余力地拉拢王铮。
………………………………

128章 公主又来了

    “大将军,你怎么从一首词里,就判断那个词作者极难对付?你又怎能断定他必会对我大郑不利?”

    皇上御书房的会议散了以后,卫晃和曹显相跟着王铮一起走向宫门时,他纳闷地问道。

    “有些事我不能说,但是相信我,我的判断绝不会错。那人若是我郑人便罢!如若他身在异族,我必杀他。否则,我大郑将永无宁日,大郑的将士们也将会血流成河。”

    “大将军,真有那么严重?”曹显也是不信地问道。

    王铮暗自叹了口气。别说别人了,就连最相信他的两个手下,现在都觉得他的话有点危言耸听,今日在御书房,别人没当场骂他,已经是足够给他面子了。

    “别不信,真有那么严重,那人就是另一个我这样的人,他也可能比我懂得更多。现在能确定的是,别说是马闯,就连你们俩也肯定不是他的对手,我多么希望,我是看错了啊!”

    “看来还真得重视了。”卫晃嘟囔道。

    “卫将军,你这几天回了雁山卫后,就是正式的提督了,你帮我办件事,你回去即刻派人想办法混入兴庆府,打探那首词的作者是谁?另外,凡是西夏的地理物贸人文风俗等等,凡是能知道的,都来信告诉我,我有大用。”

    “好,我等下回家就写信告诉韩庚韩将军,让他先派人去。”

    这次献俘和阅兵,雁山卫的大部分主要将领都来了上京,留守的主将是韩庚。

    “也好,曹将军,最近你也没事干,就把精力放在松江卫和陇西卫的战事上,还要多研究蒙辽和西夏的军事实力,以及常用的战法战术。我估摸着,你也歇不了太长时间。”

    “嗯,知道了。”

    王铮忧心忡忡,但愿那人是从清朝以前来的,假如那人真是从他那个时代穿过来的,也希望他不是工科毕业,物理化学也学的特别不好,要不然,王铮真就没把握了。

    卫晃和曹显从雁山卫赶到上京,又在京西大营里操练了几天阵法,两人已是非常疲惫。再说卫晃又有半年没回过家了,也牵挂老娘,急着想回家看看,曹显也要回军营交卸差事,三人约好明日晚间在大将军府相聚后,出了宫门就散了。

    王铮路上拐到了大梁将军衙门一趟,他想把山娃调到大梁将军府。山娃婚后十多天就回了雁山卫,这一走就是半年多,极少和娘和他婆娘在一起。

    以后,雁山卫已没有大的战事,山娃在雁山卫的军营也是没事可干,还不如把他调回来,省的娘和他婆娘老是为他担心害怕。

    大梁将军衙门的主官陈琦不在,王铮就吩咐值衙小吏给他办事儿。

    按说,这种异地调动将领的事儿不太好办。可王铮的凶名在外,再说他也是大梁将军府的参军副令,陈琦也只是个参军,他还是陈琦的上级,小吏哪还敢不办?

    事情很快就办好了,王铮拿着看了看,扭身递给了周强:“接收单位已经有了,你去兵部把调令办了。”

    跑兵部周强是轻车熟路,他接了公文就去了。

    回到家里,王铮连忙就去了后院,山娃回来了,他得和山娃说说话。草原决战时,山娃在中军的甲旅任营校尉,他在后军,两兄弟也很少见面,很少能说得上话。

    “山娃,山娃在哪屋?”王铮进了后院就大喊道。

    “哥,你回来了?我在这儿。”山娃听到王铮的呼喊,从他娘的屋里探出头答道。

    “啊哈!山娃咋又黑了?”王铮疾步走过去拉着山娃的臂膀,上上下下的打量。

    “在草原上跑了几个月,每天风刮日晒的,还能白得了?”山娃娘也走了出来笑吟吟地说道。

    紧接着,翠姑和挺着大肚子的灵儿,以及时蓉肖瑛也都出了屋子。

    所有人都是喜笑颜开,现在,全家人又算是团聚了。

    “也是,山娃,把你调回来的事儿快办好了,以后你就在家吧!”

    “嗯!我听哥的。”被晒得黑油油的山娃,依旧像以前一样憨笑着说道。

    “你们一家人团聚,我这个外人来的可真不是时候。”

    王铮正在傻笑着看着山娃,就听后院门口处,一声如黄莺出谷的女声笑着说话,他扭头看去,原来是洛阳公主郑妽又来了。

    王铮突然发现,他用了个‘又’,怎么说‘又’?

    “公主可不是外人,说不定,以后还是这家的女主人呢!”翠姑看了眼王铮答话道。

    她是故意这么说的,她就是要看看王铮的反映,也是顺便给王铮提个醒,意思是洛阳公主对你有意,你心动没有?

    “是啊!公主要是进了这个府里,老妇人可是求之不得啊!”山娃娘也起哄道。

    “嘿嘿!有个公主当嫂子也不赖。”山娃小声说。

    时蓉和肖瑛的身份太低,没敢说话,却都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王铮,意思很明显,显然也都赞成公主成为这个家的女主人。

    对于时蓉和肖瑛来说,洛阳公主郑妽成为这个家的女主人,是她们俩梦寐以求的。

    她俩比洛阳公主还大了两岁,她俩从小就伺候着公主长大的,知道洛阳公主性格极好,以后进了家门,也不会对她俩不好。

    可那个被皇上赐婚的钱氏明珠,她们两个见都没见过,以后她作为家里的大妇,对身份低下的小妾还不知道会怎么样,两人当然希望洛阳公主也进门为她们撑腰。

    “说什么呢?”王铮哪敢接腔啊?他瞪了山娃一眼嘟囔道。

    “嘿嘿!”山娃嘿嘿傻笑。灵儿也笑着拉着山娃的衣襟。

    她这个沙门县石堡镇的农家女娃,现今飞上了枝头变成了凤凰,去年嫁过来就是六品校尉夫人,这才不过几个月,现在则又成了五品的将军夫人。

    全家人对她爱若珍宝,她怀上孩子后,就对她更是关心,不说是每日围着她转的丫环仆妇,光是婆婆大姑子和时蓉肖瑛的问候,都让她感觉到这个家特别的温暖,根本就没有传说中,一入侯门深似海的凄惨情况。

    灵儿现在非常的幸福,家人都很好,就连洛阳公主郑妽对她都很好,每次来府里都会特意看看她,陪她说会儿话。时不时的还会送给她一些珠宝首饰之类的玩意儿,因此,她也很喜欢洛阳公主。

    王铮今天才发现,郑妽在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笼络住了除他之外的所有家人。

    可惜,她的婚姻不能自己做主,两人注定会有缘无份。

    王铮即便也对洛阳公主有意,皇上郑成也不可能答应这门亲事。更何况,现在钱珍珠已经被赐婚给他为妻,是正妻。皇上就更不可能让郑妽和他有瓜葛了。

    王铮本以为郑妽听到娘和翠姑的话,会害羞会拒绝,最起码她也会顾左右而言他。哪知道?她竟然出乎王铮预料地说。

    “我也想进这个家,也想和娘成为家人,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有人连正眼都不看我啊!”

    郑妽说着话就走了过来,还瞥了王铮一眼,貌似是嫌某人太不解风情,竟然无视她这个花季美公主的存在。

    此时某人尴尬地摸着鼻子,一句话也答不上来。

    这话他没法搭腔,郑妽可以不顾她的身份说出厚脸皮的话,山娃娘和翠姑都是女人,也可以和洛阳公主开玩笑说这方面的话,可王铮却不能说。

    他是朝廷的大将军,一言一行都得注意身份,如果他敢说出口对洛阳公主郑妽不敬的话,传出去就是僭越,僭越可是大罪。

    皇上会不会罢了他的官砍了他的脑袋先不说,但就是朝廷里,那些御史言官的吐沫星子就能把他淹死。他在朝廷在所有大郑百姓中的声誉就会一落千丈,以后就会成为人人痛恨的无耻狂徒,那他就什么事儿也办不成了。

    郑妽自然知道王铮不会接她的话,她也没指望王铮现在就对她做出承诺,事情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

    她今天这么做,只是想把这事儿挑明,让王铮知道她的心意,有这些就够了。她相信王铮并不是一点也没感觉到她的感情,但她却不明白,王铮始终躲着她,始终躲避她的感情,究竟是因为什么?

    她知道自己的公主身份,会让有些人家产生忌惮,可王铮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杀神,也会忌惮她的公主身份?

    再说,她也从没有用过她公主的身份,和王铮说过话或者欺负过他呀!自己一直都是很低调,只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家的少女和他交往好不好?

    公主既然来了,全家人晚上的聚餐自然也少不了她。席间,郑妽酒意微醺情难自禁,看着王铮时柔情似水情意融融,后来王铮借口已经吃好,落荒而逃。

    晚上,王铮在书房写写画画,一直到了亥时整,他看在旁边伺候着的时蓉不时地打哈欠,这才回中院打算歇息。

    今晚该时蓉侍寝,两个小丫环欧阳玉玲和欧阳玉珑候补,可两个小丫环候补了这么长时间,一次也没有得到过伯爷的召唤,即便是时蓉或者肖瑛不堪挞伐,爹一声娘一声地喊哑了嗓子,然后连连求饶。伯爷却还没有尽兴,也从来不让她们姐妹俩接班伺候。

    为此,两个已经十五岁,每天晚上守在伯爷的卧房门口,听着卧房里时蓉或者肖瑛的呻唤,听着伯爷的粗喘,听着一阵紧似一阵的身体相撞的啪啪声,和叽gu叽gu的水声,已经粗通男女之事,每次都是面热心跳,又是想又是怕,随时候补着的两个小丫环还甚是幽怨。

    可是,所有的女子里,两个小丫环的身份最低,这不是重点,在伯爷的眼里,人没有身份的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一视同仁,为此伯爷还向房相求恳,把她们的母亲求了来。

    现在,她们俩的娘亲在伯爷的家里,虽然名为下人,但却有一个单独的小院居住,还配有两个粗使的丫环,享受的是和翠姑差不多的待遇,做的活也是最为清闲的。

    现在她俩还不是伯爷的小妾,但就算以后她们俩成了伯爷的小妾了。按大郑律,伯爷和小妾的娘家,也没有任何关系。

    小妾只是家主人的玩物,属于主人的私人物品,主人如果不喜欢哪一个小妾,随时可以变卖或者拿去和别人交换。

    换句话说,即便主家犯了事,也牵连不到小妾的娘家。小妾的娘家根本不属于主人的亲戚,就是诛九族也轮不到小妾的娘家人。

    可伯爷却很重视她们俩的娘亲,由此可见,伯爷对她们姐妹俩是多么的重视。

    现在的重点是,伯爷总说她俩的年龄还小,就是不收她们进房。小玲和小珑就特别的郁闷。按大郑律,她俩已经不小了,也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了。

    房相家的好几个孙子,都是在十四五岁时结的婚,房相的孙女,也都是在十四五岁时就开始找婆家嫁人。可在伯爷的眼里,她俩也到了年龄,可咋就小了呢?

    两人暗自和时蓉和肖瑛比较,发现自己果真是有点小,屁股都没她俩的大,胸前的羞人之处也比时蓉和肖瑛小,可让她们俩更郁闷的是,时蓉和肖瑛的原来也不是太大,还不是被伯爷滋润过以后才开始慢慢变大的。

    所以,她俩也都盼望着能被伯爷滋润滋润。

    女子没有男人的滋润,是永远也长不大的。这是她俩的母亲,特意对她们姐妹俩说过的话。

    今晚,同样是在伯爷的卧房门口等着的姐妹俩,又一次的失望了。

    时蓉在从四平调到流水板,再到‘娘啊!又死了。’的一声高亢的呻唤后,好久都没了动静,显然,伯爷还没有尽兴。

    可伯爷虽然明知道她们姐妹俩就在门外伺候着,可却还是没有叫她俩进去服侍。

    又等了良久,听到了伯爷匀称的呼吸声,姐妹俩终于再一次的失望。

    “姐,伯爷睡熟了,咱们回屋歇着吧!”小珑夹着双腿红着俏脸儿说。

    听了小半个时辰的房…事,她也早已湿透了,那里粘唧唧的特别难受,可是再难受伯爷也不会给她们止痒,她只能回去洗洗睡了。

    “唉!走吧!”小玲也叹了口气,今天,注定又是一个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难熬夜晚。
………………………………

129章 西夏的改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首蝶恋花的作者,也渐渐的清晰,具体是谁还没有打听到,可却已经锁定在西夏的贵族圈子里。

    这是一个让王铮很担心的消息,他最怕的还是来了。

    为此,王铮要求卫晃多派细作潜入西夏全境,详细打探西夏的一切情况,并且要求他尽快制作出西夏全境的最新地图,以及和西夏接壤的所有地区的地图。

    可是,得到的消息越多王铮越害怕,西夏的动作最近越来越大。

    今年,李昊再次更改年号为大庆。五月,又升兴州为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在城内大兴土木,扩建宫城,广营殿宇。

    兴庆府的布局,仿照郑都上京的布局。

    李昊还依照中原王朝的礼仪,设立文武百官,仿照大郑设立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御史台、大梁将军府、翊卫司、官计司、受纳司、农田司、群牧司、飞龙司、磨勘司、文思院、蕃字院、汉字院等。

    地方分别设州、县。对文武百官的服饰和官民服饰分别做了严格的规定。

    西夏深知他占有包括河西走廊在内的广大地区后,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及严格的兵制,对内统治和对外防御都将失去保证。

    为此,在原有军事组织的基础上,随着辖下国家的形成和疆域的扩大,西夏进而将十二个部落武装改变为十二个军事行政区,分别在各驻地置十二监军司,诸军兵总计五十万。

    每一监军司设都统军、副统军和监军使各一员,由贵戚充任;下设指挥使、教练使、左右伺禁官等数十员,党项人,汉人都可以充任。

    除步兵外,常备军性质的还有骑兵、炮兵、“擒生军”、侍卫军等。

    “擒生军”是 担任后勤或警卫部队的总称,由十万人组成。

    又有二万五千精兵驻扎在首都近畿担任卫戍,给他们配备服役的副兵达七万人。

    李昊大庆三年(1014年,历史上的李元昊建国是在1038年,本文是架空历史小说,略有改动。)十月十一日这一天,在兴庆府的南郊,祭坛高筑。

    李昊在亲信大臣野利仁荣、扬守素等人的拥戴下,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国号称大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是年李昊三十四岁。

    至此,西夏与大郑正式决裂。

    王铮怕的不是李昊的称帝,他怕的是他手下的那个人,他怕那个人并不是因为他自己,他是不想看到两国的连年交兵,将士们会死伤无数。

    那人也许比王铮穿到这个朝代的还早,据王铮对所有消息的统计。他发现,西夏已经在数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大的改变。

    现在,西夏已经创立了文字,开通了昊王渠,大力发展农业和牧业,党项马驰名已久。

    西夏现在还非常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搜罗,并不歧视境内为数不少的汉人,在西夏朝廷做官的汉人不是少数。这一点是最可怕的。

    汉人如果完全被同化,就会视为西夏才是他们的国家,以后和大郑交战时,就会全力以赴。

    汉人的智慧是不可小视的,王铮深知这一点。历史上,也是由于汉人的辅佐,李元昊才能建立西夏王朝。

    “那个人,莫非也是个汉人?”王铮在书房里转着圈的皱眉苦思。

    种种迹象表明,西夏王的身边有能人,此人的本事或许不输他王铮。

    西夏王李昊从陇西卫退兵后,却又北征吐蕃,三战即杀了吐蕃军数万人,连克甘州、凉州、瓜洲和沙洲,把吐蕃人的四个城池又夺了回来。

    如果没有能人的辅佐,西夏王如何能屡次大败更强大的吐蕃?和建国已达数百年的吐蕃相比,现今的西夏是那么的渺小,他又为何敢四处挑衅呢?

    王铮判断,那个人的年纪应该在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假如太小了,他掌握不了大权,就无法施展他的抱负。太大了,他已没了雄心壮志,只想做个富家翁享受生活了,不会再怂恿李昊四处征战。

    王铮觉得,那人现在要么是李昊的主要的智囊,要么就是他的领军大将。否则,李昊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连番大胜。

    只不过,李昊虽然不怕郑军军事的软弱可欺,但他估计也颇为忌惮大郑的经济实力。因此,他只是带少量兵力骚扰陇西卫的几个兵寨,却还不敢对大郑的边城重镇大举进攻。

    可他好像没把吐蕃放在眼里,竟然屡次的大举进攻原本属于吐蕃的甘州、凉州、沙洲和瓜洲。

    这次,他把那四个城池占领之后就屯驻重兵,看来是想长期占据那四个城池所属的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的甘、凉地区,自古既有“畜牧甲天下”的美誉,会使西夏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基础更为雄厚。产出的党项马也会足够西夏大军所用。

    “呵呵!这次看来是遇到对手了,那人不仅懂军事农业政事等等,居然还发明了旋风炮,有点能耐,还配做我的对手。”

    王铮得到的消息称,旋风炮是一种可以放在骆驼背上的小型抛石车,发射快,操作简单,行动时也极为便捷。

    当然也可以抛射手抛雷之类的大杀器,那样的话,杀伤力更大。幸亏,王铮暂时收到的消息,还没有西夏也发明了新式火药的内容。

    幸亏,王铮发明的大弹弓比旋风炮更简单,旋风炮还需要一头骆驼驮载,大弹弓却只需军士挂在自己所乘的战马旁即可,对征战厮杀没有太大的影响。

    由此看来,那人,不会是从王铮所处的那个时代来的,他上一世,最有可能是明朝或者是元朝人。

    推算到这些,王铮总算是稍微放心了。现在,西夏正在大力发展农业振兴经济,对大郑的边境还没有造成大的威胁,王铮也就不再管他。他开始继续研究他的蒸汽锤。

    板甲要想成规模大批量的打造,仅靠大匠和徒弟的敲敲打打不行,必须有蒸汽锤的辅助。

    可蒸汽锤属于后世的机械工业类型,却是王铮的弱项,他都研究了好些天了,总觉得还是不成熟。

    王铮的强项是电脑游戏,可现在也没有啊!既然强项不可用,那就慢慢地研究弱项吧!

    于是,王铮又开始写写画画。

    “哥,你忙着呢?”

    听到说话声,王铮抬起头,是翠姑在喊他。

    整个府里,喊王铮哥的就是翠姑和山娃了,哦!现在还得算上山娃的婆娘灵儿。

    时蓉和肖瑛以及小玲和小珑,都是喊他伯爷,娘喊他铮娃子,下人们都喊他老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