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活在大宋-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枪声一停,刘光世也从惊慌中回过了神来,大喝一声道:“大家给我冲,不要给他们再射箭的机会。”

    显然,刘光也把火枪看成了是箭一样的武器。

    刘光世刚喊完,前面的人便冲了上去,但是勤王军的枪声,又再一次的响了起来。狠狠地将冲上前去的,南阳军打倒在地。

    刘光世立功心切,一些兵将的死亡对他来说,不过是损失了一些兵力而已。前面的人再次被枪打倒之后,刘光世仍然躲在后面,大声下冷冲锋前进。一心想要冲进襄阳城中,夺取襄阳城。

    在一轮射击之后,勤王军退进了襄阳城中。更是让刘光世大喜,可惜的是,他就没有看到襄阳城头上,己经架起来的几门火炮。

    南阳军还没有冲到襄阳城门口,襄阳城头上的火炮便发射了起来。随着“轰!”“轰!”的几声炮响,跑在前面的南阳军,就葬身于炮火之中。

    这一下,刘光世吓得脸色惨白。

    “快逃!”刘光世可不想死在襄阳城下。马上跳了起来,气急败坏的叫道。

    刘光世率先爬上了来时的船,向着对岸自己的地盘南阳城驶去。可才走了一段距离,勤王军己经在江心位置,阻拦住了他回对岸的路。

    刘光世一面命人死战,一面在亲卫军的护卫下,绕开两军交战的中心地带。逃回了南阳城中。

    “南阳军的兄弟们!你们的将军都逃跑了,你们投降吧!”勤王军负责从襄阳城北渡南阳的。主帅乃是韩世忠,韩世忠在战场上征战多年。只用了一个小小的引君入翁之计。便首战告捿,打的对面的南阳军大败,收降了万余南阳军,南阳军伤亡上万,三万南阳军,顺利逃回南阳城的,不足三分之一。

    经此一役,刘光世再也不肯上第二次当了,任由勤王军来攻,他只是小心的守城,阻止勤王军登陆便可。

    张叔夜领着五万兵马,从辽东回到了京城开封,马上就收到了新皇帝赵构的召见,连家中都还没有去过,而且,新皇帝赵构召见的,不仅仅是张叙夜,还有他的儿子张仲熊,弟弟张适等人,也一同被召见。

    张叔夜心中顿生不祥之感,有心不想让儿子和弟弟,随自己一同进宫见驾,但可惜的是,新皇帝赵构担心张叔夜会抗旨,派出了一去百人的禁军队伍,要求张叔夜必须立刻进宫见驾,此时已经由不得张叔夜,有任何的想法了。

    皇宫中的垂拱殿内,这已经不是张叔夜第一次进宫了,垂拱殿内的景物,他当然并不陌生。只是垂拱殿的龙椅上,坐着的那一个人,张叔夜并不了解他的脾气。

    “臣辽东安抚使张叔夜,参见陛下。”进到垂拱殿中坐着的,穿着一身崭新龙袍的新皇赵构,张叔夜忙带头大礼参拜了起来。

    张叔夜的儿子张仲熊,弟弟张适等人,见此也忙跟着张叔夜,大礼参拜了起来。

    持照常理,此时的皇帝,应该叫免礼平身了,可惜的是,新皇帝赵构,好像完全将这件事情给遗忘了。

    皇帝不叫你起来,谁敢起来,张叔夜一分谨慎,肯定是不会犯这种错误。

    可张叔夜尽管戎马一生,为朝廷立下了不少的战功。不过现在的张叔夜,已经是一个六十五岁的老人了。

    这种时候六十五岁的老人,可跟后世的六十五岁的老人,无法相比。若不是张叔夜一直在战场上杀敌,身体状况不比寻常人。恐怕此时早已倒在地上。

    尽管如此,张叔夜仍然感到快要吃不消了。

    “朝廷给了你二十万禁军,而且是朝廷组建的,战斗力最强的一支禁军队伍,眼下越王反叛,叛军随时有可能,会对朝廷发动进攻,朕还在指望着你从辽东,带回一支强军来,抵抗叛军的进攻。

    可你真是给了朕,一个大大的惊喜啊!二十万禁军去了辽东,你却只给朕带回了五万,朝廷将你任命为,二十万禁军的主帅,你就是这样的给朕带兵的吗?”赵构脸色阴沉的说道。

    “臣有罪,非是臣不想把人都带回来,可那些人都是越王的旧部,他们害怕受到越王的牵连,为朝廷所不容,所以不敢回京,但老臣深信朝廷,深信陛下,绝对不会因为越王的反判,而牵连将士们,还有老臣带回京的五万将士们,他们同样对陛下和朝廷,充满了信心,深信朝廷,不会因为越王的反叛,而牵连到他们的身上。”张叔夜忙说道。

    “张叔夜,你与越王相处的时间可不少,和越王的交情也不浅,怎么你就不担心,朕会将你治罪呢,偏偏那留下来的十五万禁军,他们就会质疑朕的决定。”新皇赵构说道。

    “陛下!臣对朝廷忠心耿耿,从未有过想要背叛朝廷的想法,臣想来,陛下在见到老臣奉旨回京后,应该心里不会再有疑虑了吧!”张叔夜抬起头来,挺胸说道。

    (本章完)
………………………………

第302章 心怡闯宫

    “相信,朕当然很想相信你啊!朝廷对你寄予了何等的厚望,可你又是怎么回报朝廷的,二十万强大的朝廷禁军,你居然只给朕带回了五万,亏你这个老东西,还有脸让朕相信你。”赵构的脸上,羞怒万分。恨不得当场杀了张叔夜。

    张叔夜如果知道是这种结果的话,或许也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回来吧!只可惜的是,他实在高估了,新皇陛下的胸襟和气度。

    然而,张叔夜似乎也不知道,在他的身上,早就已经贴上了越王赵富贵的标签。

    张叔夜在去梁山县,担任梁山县巡检使时,与同时担任梁山县县令的赵富贵,相处了一年多时间,并与赵富贵的保安军,一同训练。

    与现在越王赵富贵手下的头号大将韩世忠,关系也是十分的密切。新皇赵构,又怎么会放心,让张叔夜继续领兵呢。

    张叔夜刚刚进京,尚未来的及,回自己的府上去看一看,就被朝廷派来的人带进了宫里,再也没有走出过宫门一步。

    和张叔夜从辽东,带回来的五万兵马。刚刚在郊外的屯兵处,安营扎寨。就被二十万朝廷禁军,给包围了起来,缴械投降了,之后被重新打乱,混编进了20万的禁军里面。

    京城内外,风声鹤唳。许多人都在仔细的想着,自己到底有没有,和越王赵富贵有什么瓜葛。如果有的话,要及早的做好打算。

    山东登州海边,方天定带着十五万人,在夜色下悄然登陆,没有人会想到,长江上正在激战中的勤王大军,会突然间从海上登陆登州,登州城完全没有任何的战斗准备。

    第二天一早,一支几百人的大镖局,走到了登州城门口。

    “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把守在城门口的城卫兵,冲着走到了城门口的镖局喊道。

    “两位官爷辛苦了!”方杰不动声色的随手将两张,十贯的大宋宝钞,塞在两位城门官的手中。

    两位城门官,见是十贯一张的大钞。心中暗喜,也不动声色的,将宝钞塞入了怀里。

    “你们这是从哪儿上哪儿去?以前怎么都没见过你们方氏镖局的人呢?”两位城门官有些疑惑的说道。

    “两位官爷!我们以前都是走南方的镖路,只是现在南方不是被勤王军给占了吗?所以就改走北边的镖路了,咱总不能为了赚两个钱,把命也给搭进去了吧!”方杰一副傻笑的样子说道。

    两位城门官一想也是,便说道:“说的也是,这年头谁活着也不容易,进去吧!”

    方杰心里冷笑着,带领镖队进了登州城。

    过了不到一个时辰,又有一支镖局的队伍走进了登州城,两位城门官的怀里,又多了两张十贯的宝钞。这一天前前后后的,从登州城的四门,进去了不知几批镖局,只是每个城门只进去了两三批,倒也不是很招人注意。

    晚上,夜半时分,月色朦胧之下,十多万的勤王大军,飞奔至登州城下,此时,登州城内却到处有人纵火。

    方杰等人化作镖局的队伍,混入了登州城内,半夜起来到处纵火之后,马上就赶到了东城门,将把守城门的城防兵,一个个的砍翻在地,将城门打开,并牢牢的控制住。

    随后而来的是,己经到了城外的十几万勤王军,蜂拥而入的进了登州城,几乎兵不血刃的占领了登州城。

    占领了登州城之后,方天定又马不停蹄的,兵分两路,从水陆攻下了离登州不远的威远。

    而此时,宋江等人也趁朝廷不备之时,夺下了长城的控制权,威逼燕山府和云州府。

    西夏王李乾顺也终于等到了机会,向宋国的陕西路,发起了进攻。

    四路大军压境,向京城开封施压,赵构此时才知道,越王赵富贵的底蕴,和人脉,是多么的强大,他不得不把刚刚从岭南回京的种师道,派往山东,阻止来犯之敌,又将张浚,派住燕云地区,防备辽东的宋江等人,吴玠吴麟兄弟派往川陕,朝中任用李纲,宗泽,拱卫京师,但赵构却又任命了权臣汪伯彦,黄潜差统管一切守城事宜,给宗泽和李刚的头上,带上了一层金箍罩。

    种师道奉命防守山东,等他赶到山东济宁府时,方天定己经拿下了济南府,直逼济宁而来。

    西夏进逼延安路,与西军激战,西军由于抽调走了种师道的十万人马,种家军中仅留下了种师中的十万人马。这有府州的折家军十万人马。

    折家军世代镇守府州,现在的折家军,自折可大殉国之后,折家家主便落在了其弟折可求的身上。

    折可求的两个儿子,折彦文和折彦武,都是大宋军官学院的首届毕业生,他们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校长,会是一个反叛朝廷的人。对朝廷的举措,十分的不满,想再去江南投奔校长。

    折可求那里肯让儿子去江南,投奔越王赵富贵,虽然他的心里也不怎么相信,越王赵富贵会谋反。但朝廷说他是大逆不道的叛臣,折可求也不敢去置疑朝廷,更加不敢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去趟这个浑水,那不是让折家往死路上走吗?

    折彦武这人,不敢违逆父亲的意思,可折彦文就不同了,偷偷的一个人,就想溜到江南去,被折彦武跑去告诉那父亲折可求,这个球一听,气的不得了,派兵就把折彦文给追回来了,然后将它给关了禁闭,软禁了起来。

    此时,西夏人大举进犯,折可求才把儿子折彦文,给放了出来。

    折彦文知道事情的轻重,抵御异族入侵,乃是头等大事,而越王据守江南,朝廷暂时还是奈何不了他,便也专心投入,抗击西夏入侵的战斗中去了。

    大宋将辽东纳入了版图之后,燕云之地的防守,几乎是空白的,尽管在赵构做出了谋反之后,也对燕云的防卫上有加强,但又怎么能够,抵抗得住宋江等人的骑兵队伍。好在张浚的反应还算是快的,抢先进驻了燕山府和大原府,这才阻住了宋江等人的攻势。

    (本章完)
………………………………

第303章 尘埃落定

    刘光世以为自己避而不战,勤王军就拿他没办法,只要不让勤王军登陆上岸就行了。

    可韩世忠又岂会让他的如意算盘打得那么好。他派了部将做出正面攻去的姿态,却派更多人沿长江的下游和上游,分别强攻。

    刘光世倒也不笨,早就想到了勤王军,有可能会从下游进攻。但他就从来没有想过,勤王大军会逆水而上,从上游进攻。

    正是因为不可能,所以韩世忠将最多的兵力,都押在了上游。随着上游取得的胜利,大量的勤王军登陆成功后,沿着长江边上,一路而下,对守护长江的刘光世所部,展开了追击。

    守在江边的南阳军,见势不妙,便往新野县城内逃了去。在勤王军取得了长江控制权后,登陆己经不是问题了。

    为了迅速攻下南阳城,随军的五门火炮,也渡江北上,来到了中原平原,参与到了逐鹿中原的大战中来。

    要想拿下南阳,新野是必须要拿下的,一旁的新邓,也是不能丢的。

    新野虽然只是一个县,却是一个上县,不仅面积大,人口众多,而且还是一个战略要地,军事重镇,地里位置一点也不比南阳差。

    但自从被三国时的刘备,诸葛亮,在新野点了一把火之后,新野便成了不祥之地,尽管此时的新野,距离被诸葛亮火烧新野的时候,已经是八百年之后了,但刘光世也不愿意守在新野县城,而后来修建的新野县城,也只是一座普通的县城,不易于防守。

    新野的南阳军,自知抵挡不住勤王军的进攻,在勤王军登陆上岸了之后,连一丝犹豫都没有,便逃回了南阳城。

    当然,他们之所以这么干,其实也只是听命于刘光世,刘光世一开始便没有打算死守新野县,在他的心里认为,守住新野县,便要守住长江防线,阻止勤王军登陆,可一旦让勤王军登陆了的话,新野县也就没有什么好守的了,与其分兵去守新野县,让勤王军有了各个击破的机会,还不如全部退守南阳,坚守住南阳城。

    南阳城头上也有火炮,不过那些火炮的威力,远远落后于沈冲在梁山县,最后造出来的一批火炮。

    十几万勤王军,肃清了南阳城外的势力后,齐聚南阳城下,对南阳城发起了正面总攻。

    五门火炮对准南阳城门,只一个齐射,便将南阳城门炸的几乎塌陷了下来,随后便展开了城门的争夺战。

    城中的刘光世,怎么也没有想到,勤王军的炮火这么猛,只这么一下,便将城门给轰的塌陷了下来。

    他预感到了南阳城的危险,忙令亲卫们护送着他,从北城门逃了出去。

    刘光世一逃,那些知道实情的将士们,谁还有心保住南阳,便也跟在后面北逃。

    逃出南阳城的人越来越多,守在正门抵抗的南阳军,一下子就溃不成军了。在勤王军投降不杀的威逼下,纷纷投降,反正越王赵富贵也不算是异族,甚至也不是外敌,投降实在是没有压力呀!

    占据了南阳之后,韩世忠稍作了休整,南阳视野开阔,自古便是军事重镇,乃四战之地。占领了南阳城后,韩世忠能够做出的作战计划,便多了很多选择,基本上是进可攻,退可守。左右的邓州和平顶山,便可以随时攻取。

    越王赵富贵的战略布局,是比最快的速度,咸逼京城开封,韩世忠要做的就是,马不停蹄的将平顶山拿下,再接着把许昌也拿下,直接将勤王大军开到京城开封城下,便达到了战略目的。

    显然,赵构身边的大臣,也知道韩世忠的行军路线,调集了二十万大军,往平顶山增援。

    不得不说,赵构敢谋反,那也不是一个草包,草包是不敢谋反的,赵构早己经算好了,自己可以掌控的兵权。

    大宋的禁军,八成都在长江以北,江南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这也是交趾国为什么那么容易,一举攻占了整个岭南西路,直接打到了广州城下的原因所在。

    长期以来,南方人造反,几乎没有可以成功打到中原的先例,明朝的朱元章,那是两百年之后的事情。

    中原王朝面对的威胁,自古以来都在北方,北方游牧民族,才是中央王朝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大宋尤为历害,不仅要像契丹人的辽国纳贡,连一个小小的西夏党项民族,也奈何不了他。

    所以大宋的八十万禁军,大都分在在北方,京城开封和陕西路的西军,便占了一大半。

    这些人被赵构谋反上位后,迅速的掌握在手中,唯一让他失算的是。张叔夜在辽东的二十万禁军,仅带回来了五万,而这一支进军,他的战斗力,甚至要强过西军,你说赵构有什么理由,要放过张叔夜这个人?没有将他当场斩杀,已经是赵枸格外的开恩了。

    尽管韩世忠攻占了南阳,打败了刘光世,但刘光世的部下,抵抗的并不顽强。所以刘光世的部下,死伤并不严重,损失非常的小,最大的损失,是向韩世忠投降的三万人马。

    韩世忠己是多年老将,深知兵贵神速,必须在刘光世立足未稳,援兵尚未赶到平顶山之前,迅速的拿下平顶山,将战场推进到许昌。

    得知种师道去了山东,拦截方天定之后,赵富贵又调集了一支新军,从海州出海,出现在营州的日照镇登陆。山东有着非常长的海岸线,而在宋以前,沿海几乎就是不设防的地方,除了越王赵富贵,拥有大量装置了蒸汽机的大船,可以沿海岸线的任何一个港湾登陆,还有谁可以做到。

    在日照镇登陆之后,解元和岳超两人分兵袭取了营州和即墨,控制了海岸线之后,再次合兵,攻打琅琊郡的沂州,以便和方天定的第三军,合围济宁。

    而种师道的十万西军,便驻防在济宁府,只要打败了种师道的十万西军,攻下济宁便毫困难,攻下了济宁之后,只要再将苘泽拿下,勤王大军便可以开到开封城下了。

    (本章完)
………………………………

第304章 登基之前

    种师道此时尤如坐蜡,明天沂州有危险,但如果授救沂州的话,济宁又会又危险,而任由解元和岳超,攻破沂州,到时候与方天定与方杰等人,一起攻打济宁,恐怕自己这十万种家军,也会被勤王大军消灭。

    可如果去救沂州,比时的方天定己经拿下了莱芜,威逼泰安,泰安得不到支援,肯定也是守不住的,泰安失守,济宁就危险了。

    种师道陷入了两难的处境当中,为了保存实力,守住济宁,才是重中之重,勤王大军要想从山东路进攻京城开封,济宁是必经之路,拿下济宁,便可以图荷泽,荷泽乃是京城开封的东大门,苘泽失守,勤王军便可以直抵京城开封城下。

    种师道给京城的皇帝赵构,上了一道折子,说道:“勤王军势大,沂州与泰安危险,余部下十万西军不宜分兵,沂州与泰安皆是战略要地,不容有失,望陛下发兵增援,以保沂州和泰安不失。”

    赵构接到种师道的急奏,也是很不安,能派出去的禁军,几乎都己经派出去了,剩下的都是留下来,拱卫京城的二十万禁军,总不能让京城,处于无兵防守的空城状态吧。

    可越王赵富贵在山东,派了两路人马,总兵力高达三十万,种家军又怎么守的住。

    其实赵构还有一点没有想到,此时在山东路的勤王军,己经远不止三十万了,加上收编的投降禁军,地方厢军,总兵力早己超过了四十万。

    赵构的犹豫不决,让种师道无法做出下一步的行动,沂州和泰安的禁军有限,厢军的战斗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再加上勤王军打出来的勤王旗号,代表的可是正义之师,所以沂州和泰安,都没有坚持多久,便投降了。

    勤王军在山东各地攻城夺地,但却对老百姓秋毫无犯,既便是进了城,需要补给时,也是以市场价,向百姓商家购买。赢得了民心,让勤王大军在攻城时,最大的减小了抵抗力。

    四十万勤王军,威逼济宁,种师道心里复杂难明,一面是种家的几代忠君思想,可勤王军打出的旗号,却是救先皇赵枢,他们也是忠君的,他们似乎也没有错。

    种师道的另一面想的是,大宋如果交给越王赵富贵,恐怕要比现在的皇帝赵构,更加的要好。

    纵观越王这十年间,为大宋所做的一切,为大宋朝廷和百姓,做出的奉献,如果由越王来当皇帝,大宋朝廷只会更加的国富民强。

    可现在的情况确是,越王赵富贵被新皇帝赵构,认定为叛贼,尽管大多数人都不认可这个结果,可在皇权面前,这一些又能改变什么,人民也只能在心里,对越王赵富贵的遭遇,深表同情。

    “种将军!种家军的故事,我们从小就听过无数遍了,我们从内心深处,对种家军充满了敬佩之情。种将军效忠朝廷,我们可以理解种将军的心情,可现在京城中的新皇帝,赵构小儿是怎么坐上皇位的,明眼人哪个心里不知道,最恶毒的是新皇帝赵构,为了防备我们越王爷,为先皇翻案,直接就给我们越王爷,戴上了叛臣的罪名,查抄与我们王爷亲近的臣子及亲属,我们家王爷到底是不是判臣?相信种将军是最清楚不过的了。”方天定骑在马上,抬头向济州城头上的种师道大声说道。

    “种某职责所在,对于越王的遭遇,也只能深表同情,可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既然皇帝陛下己经定下了越王的叛臣之罪,种某身为大宋之臣,就必须服从大宋皇帝的旨意,奉旨平叛,将越王及属下擒获,交由陛下发落。所以种某奉劝方将军,束手就擒,种某以种家几代忠臣的名义起誓,向朝廷力保方将军的性命,力保朝廷不会加罪于将军部下几十万将士。方将军意下如何?”种师道反驳着方天定的话说道。

    “好你一个种师道,人人敬你是个有勇有谋,赏罚分明的将军,对朝廷忠心耿耿。今日以方某看来,种将军到是忠心耿耿,只是未免有点愚忠了吧,而且还是那黑白不分的愚忠。以种将军的意思,那先皇被人陷害了,种将军也可以无动于忠了,那种将军所谓的忠又是什么样的忠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