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末当帝王-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独目将军马万也看出来了,张环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就想冲过去,不说二将现在同朝为官,毕竟还是磕头的把兄弟。
朱由崧制止了他,因为朱由崧知道马万年过去,也断不是李定国的对手,别说他现在一只眼睛,就是两只眼睛都好使的时候也不成。因为论单挑,他的武艺还不如张环,张环是一甲前三名,而马万年排在张环之后。
此时的马万年又伤了一只眼睛,看这意思,马万年过去和张环二打一也未必能赢得了李定国。
因此朱由崧制止了他。
但是马万年有些不解了,陛下不出马也不让自己过去,这是何意?自己冲过去俩打一个也成啊,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张环吃败仗,被李定国斩杀在当场不成?
马万年,陆校,张环,他们三个是结义的兄弟,此时马万年这位大哥真是担心其自己的三弟来了。
(本章完)
………………………………
第622章 对箭(上)
马万年看着着急,然而朱由崧心中有数,他沉住气没有出马。
现在不是让他们俩罢战的时候,因为这两个人的单挑还远远没有结束。
因为朱由崧知道,张环最擅长的是射箭,即便凭真能耐,他打不过李定国,他也不会轻易认输的,他必然会扬长避短。就像刚才,双锤将一时占了上风,张环来了个败中取胜,箭射双锤将。
果然,张环又拉个败势拨马便逃。
此时的张环不败也不成了,如果他不撤刀往下败,随时都有可能被李定国一刀劈于马下的危险。
没想到自己苦练武艺这么多年还是战不过仇人,但是他不死心,双刀不行,他早想到了自己身后背的弓箭。
不过张环此时担心的是,李定国能不能追他,因为刚才自己已经用了一次败中取胜,眼前李定国的本事,远远大于那双锤将马进忠,他还会上这个当吗?
如果他不追来,自己就没有没有把握射中他,也就没有替父报仇的机会了,这几年的功夫就白练了。自己进京赶考,参军这么多年,也全都白费了。
张环已经被仇恨冲昏了头脑,这也不能全怪他,从小就没了父爱,这么多年一直为报仇活着,生活在仇恨的阴影当中,苦练武艺。
今天终于有了机会,对他来说也算有老天有眼,因此张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别看不是仇人的对手,他决不能放弃!
现在张环脑子里想的全是如何替父报仇,一边拨马往下败,脑子里一边琢磨这件事。
张环往下败是有方向的,不是败往本军阵,而是在两军阵前跑。
“小子,连伤我两员大将哪里走?”李定国催马抡刀还真追过来。
张环不由得心花怒放,暗道:“狗贼,刚才小爷的箭法你难道没看到吗?还真敢追过来,这真是死催的!老天保佑,当年你射死了我爹,今天我把你射死,这才算扯平。”
张环这样想着,把双刀在身后插好,取出了弓箭,这次他取出了三支箭。
在飞驰的战马上射移动的目标,本就是射箭的最高难度,又是一发三箭,也只有张环他能做到。
三支箭全都认扣添弦,张环冷不丁一回头,这三支箭全部射出去了。
没有瞄准的动作,完全凭的是感觉,这才是高手射箭。那种瞄半天才把箭放出去,一般都不会射中目标,除非目标是没有生命的,或者是毫无察觉的。
说是迟那时快,三支箭同时破空而来。
别看这三支箭同时射出去了,但是射的地方不一致。第一支射的是李定国的眉心,第二支射的是李定国的脖子,第三支射的是李定国的胸口。
三支箭同时飞到,鬼神难防。
这个时候心里最紧张的要数朱由崧了,因为张环是神射,他的箭百发百中,从来没有失过手,当年箭射豪格的场景,历历在目。
囚车上那么多人保护着豪格,张环硬是把豪格给射了。
如果李定国要被他射于马下,那这一趟自己就白来了。
此前他曾想让张环住手,但是他不能,尽管他是帝王。
降伏李定国,化解他们二人的仇怨,是朱由崧一直在想的事。
因此张环这三支箭射出之后,在丘坡上观战的朱由崧,心一下子就悬起来了。
这时奇迹出现了,就见李定国把手中的大刀一挥,一道白光在眼前闪过,伴随着金属的鸣响,三支箭同时被斩落。
“好!”
看到这里,朱由崧禁不住喝彩,能一刀斩落同时飞来的三支箭,这刀法得有多快?
真不愧是李定国,能把神弩将射于马下的人,怎么能轻而易举地被箭射中呢?
这时明军认为他们的陛下是在为张环叫好,包括张环也是这么认为的,陛下不可能为敌将喝彩,再者说了,一发三箭的确精彩绝伦。
但是三支箭全落空了,张环吃了一惊:这个狗贼也太难缠了,怪不得当年我爹死于他的箭下。
这时数万名明军将士都跟着朱由崧喝彩。
数万大西军也不甘寂寞了,更是为自己王爷的神勇喝彩助威,一时间,双方欢声雷动,战鼓如雷。
二人像赛马一样,一前一后在阵前飞奔。这两匹马一个比一个跑得快,保持着几十步远的距离。两边丘坡上的军将居高临下看得清清楚楚。
张环不死心,又抽出三支箭来,嗖的一声,又是三箭同时破空而出。
跟刚才那三箭不同,刚才那三箭是竖着在一条线上,现在这三支箭呈“品”字形向李定国飞来。
再想一刀挡开三支箭已经不可能了,如果有一支箭避挡打不及,就会被利箭穿于马下。
因此朱由崧和大西军将的心又悬起来了。
这时就见李定国像变戏法一样,把大刀往空中一轮,两臂带动身后的白色战袍像一把大伞一样往前面飞来,正好把飞来的这三支箭夹裹在当中。
然后,这一顶撑开的白色大伞又甩到了后面,三支利箭同时在李定国的马后坠落尘埃。
“好!好箭法!好功夫……”两边数万将士,又是一阵的欢声雷动。
朱由崧看得津津有味,也跟着叫好,此时他对李定国非常有信心,看来张环想赢李定国根本不可能。
这时张环一看这三支箭又没射中,他恼羞成怒地又抽出三支箭,今天真是撞见鬼了,小爷就不信射不中!
这一次,张环没有急着把三支箭放出去,而是扭回头去瞄准。
李定国今天之所以能让张环的神射一次又一次成为笑柄,他的武艺的确高强,骑马射箭舞大刀是他的拿手绝活,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前者双锤将追杀张环刚刚被射落马,李定国追他的时候加了十二分小心,正所谓上当没二回。
第三个原因是这是大白天,二人面对面,也就是说张环箭射李定国,不属于放冷箭。
鉴于这三个方面的原因,李定国才让张环的神箭一次又一次的落空。
现在李定国一看张环射起来没完了,把大刀挂好,把自己的弓箭也取出来了,心里话你会射箭,本王也会,那今天咱们不妨就比比箭法,看看谁高谁低。
李定国左手挽弓,右手也抽出三支狼牙箭,同时认扣添弦,也瞄准了前面的张环,然后嗖的一声,三支利箭破空而出。
(本章完)
………………………………
第623章 对箭(下)
在冷兵器时代,对于征战沙场的武将来说,骑马射箭是他们的必修课。
从客观上来说,骑马射箭成为一门重要的武艺,这得感谢北方的游牧民族。因为当北游牧民族强大的时候,对于农耕民族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从战国时期以来,这场灾难就时有发生,他们仗着马快如风,来无踪,去无影,侵占农耕民族的地盘,抢掠财物,随意杀戮,把田园变成他们的牧场,他们住蒙古包,住帐篷,别人也不能住房子,他们不把农耕民族当人,而是当成他们的牲畜奴隶。
在这种情况下,农耕民族不得不以牙还牙,因此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的民族英雄,像汉朝的卫青,霍去病,宋朝的岳飞,明清时期的郑成功,李定国,等等。
为了抵抗游牧民族的侵扰,统治者也不得不重视这门武艺,历朝历代的开科取士,也把骑马射箭作为武科的必考内容,甚至文科考试中也加入了骑马射箭的内容。
因此到了明清时期,虽然整体上这门武艺农耕民族不如游牧民族,但是皇家军队特别是那些统兵作战的大将,骑马射箭的本领,已经不落后于游牧民族。
像眼前李定国,张环等,骑马射箭的技术都是出类拔萃的,纵使那些擅长骑射的游牧民族,像蒙古鞑子,满洲鞑子,也无人能出其右者。
张环会一发三箭,而李定国也会。说是迟那时快,三点寒光直奔张环而来。
几乎是与此同时,张环的又三支箭也放出来了,三点寒光直奔李定国。
这真是一场顶尖高手的较量,双方数万的大明军队和大西军队,全都闭气凝神瞪大了眼睛,他们想看看这二人究竟谁高谁低,谁能把谁射于马下。
这时最担心的莫过于朱由崧,还是那句话,二虎相争必有一伤,无论谁把谁射于马下,都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现在朱由崧越发动了爱将之心,这也是所谓的英雄相惜,能让李定国这样神勇的将帅之才臣服自己,无异于如虎添翼。
可眼前他们俩是你死我活,空中的六支利箭承载的太多太多,吸引了包括朱由崧在内的十几万双眼球。
同时对付三支箭,李定国刚才已经做到了一次,但是这次还有把握吗?
还有小将张环,他号称神箭手,但是那是射别人,应对别人射来的箭有何造诣?
不止是朱由崧,一时间大西军将和明军将士心态各异。
战鼓声,呐喊声,骤然停止,空气好像凝固了一般,这么大的场面,落针能闻,利箭破空的声音更加清晰。
此时奇迹再次出现,随着一阵异常的响声,六支箭在空中相撞,全部落在地上。
显然不是巧合,六支箭全部撞在了一块。但是说不清他们俩谁在瞄谁的箭,谁把谁的箭给射落了。
但是朱由崧知道,张环能够把别人射过来的箭射落,这是他的拿手绝活。
但是那是一支箭,能用三支箭射落对方射出去的三支箭,令人绝对大开眼界了。
包括武者体质的朱由崧在内,大明的军队,大西军,这十几万军将闻所未闻。
足足有20秒,那么多人的现场鸦雀无声,全都被这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有的伸着脖子瞪着眼,嘴张的老大,舌头吐出老长。
然后全都为自己人喝彩,嗓子都喊哑了。
“王爷绝世神箭!”……
“好箭法!张将军不愧是神射!”……
十几万人齐声高呼,声彻云霄,如滚滚春雷。
在震天的呐喊声中,李定国和张环二人的心也震撼了,都在为对方的惊绝箭法而叹为观止。特别是张环,难怪当年自己的父亲会死在他的箭下,真是技不如人。
两匹战马似乎也被这眼前的精彩一幕镇住了,全都停下来,不跑了,这两个畜生相距五六十步远,对视着。
惊叹对方的箭法,但张环又想起了自己的不共戴天之仇,收起弓箭,拔出双刀催马向李定国杀来。
一连射了李定国九箭均没射中,张环当然不能再射了,再射注定也是徒劳,他现在算是知道了,什么叫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还有能人。
尽管他知道,自己论刀法也不及李定国,但是报不了仇,宁愿死在仇人的刀下!
李定国一看张环又换势了,把弓箭收起来,又开始舞刀了,心中好笑,今天本王就奉陪到底。
因此李定国催马抡刀跟张环杀在一处。
一边跟他杀李定国一边道:“算了吧,你根本不是本王的对手,本王有好生之德,今天不忍杀你,识相的话赶紧逃走,别再想着替父报仇的事了,否则本王将让你横尸当场。”
“你放屁,狗贼,小爷跟你拼啦,着刀着刀着刀!”张环大骂不止,用尽了浑身的解数,恨不得一刀将李定国连人连马砍为数段,但是他越是这样越是砍不中,李定国左躲右闪,手中大刀里撩外划,云淡风轻之间便将他的拼命的狠招轻易破解。
妈的今日是怎么了,弓箭不灵,连刀也不听使唤?张环更着急了,他玩命了。
打仗最忌讳心浮气躁,尤其是遇上强手,必须得全神贯注,全力以赴,看准对方的破绽一招制敌,心浮气躁只让自己先漏出破绽,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忙中必出错,张环现在正是这种状况,并不是他的武艺不灵了,而是他太急躁了,自己先乱了方寸。
因此这次和李定国单挑,只十几合便招架不住了,破绽百出。但是他今日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杀不了仇人替父报不了仇,宁愿死在仇人刀下,因此在这里强撑着。
李定国看他不识时务脾气上来了,小宰子真不知好歹,真想找死,那本王就打发你找你爹去!
想到这里,李定国看准时机,大刀来了个小鬼推磨,横刀直取张环的脑袋。张环感觉到了,但是再想躲或者横刀招架根本来不及了,只有把眼一闭,暗道:“我命休矣!爹,孩儿无能,不能替您老人家报仇雪恨了,只有等来生了……陛下永别了……”
感谢英雄的月票和推荐票,谢谢朋友们的推荐支持!
(本章完)
………………………………
第624章 惊世一箭
张环命悬一线的瞬间脑子闪过不少念头,两声金属撞击的鸣响,张环觉得自己这辈子完蛋了,李定国这一刀推过来,自己的脑袋必然被推掉无疑。
然而张环没有任何的痛苦,这难道就是被砍脑袋的滋味?这难道就是人人都畏惧的死亡瞬间?没有任何的不适,什么还都是自己的,自己难道已经变成了魂魄?
诧异之时,张环把眼睛睁开了,原来自己根本没死,难怪一切如旧,这怎么可能?
惊异之余他看到了更诧异的一幕:李定国的大刀已经过去了,李定国正一脸的惊愕正注视着地上,顺着他的目光可以看到地上有一枚盔缨,这东西显然是自己的。
砍高了,李定国这一刀只是把他头盔的盔缨砍落,未伤及他的毫发?
像李定国这样的高手,小鬼推磨这一招怎么可能会失手?除非他是有意,那就更不可能了?
张环疑惑不解时,在那枚盔缨不远处,还有一支箭散落在地上。
这时一匹枣红马从明军阵营中冲下小丘坡,如蛟龙出海一般,这匹马不止是快,而且毛色特殊,浑身上下火炭红,连一根杂毛都找不到,只有马的额头上有巴掌大小的一块乳白色,格外醒目。
马上一员年轻的大将,生的是一表的人才,穿戴更是不俗,头戴八宝闹龙冠,一身银色甲衣,外罩杏黄色滚龙战袍,左手挽着一张空弓,明显是刚射过箭的样子。
张环当然识得,来的这员将非别,正是大明帝王朱由崧,瞬间他也明白了,自己之所以没有被李定国一刀把脑袋推下来,全是因为陛下这一箭挡了一下,怪不得自己脑袋上是两声金属的鸣响。
张环更加惊叹,这么远的距离,在飞弛的战马上一箭能射中李定国舞动的大刀救下自己,陛下简直绝了!
张环猜得不错,刚才现场那么双眼睛全都盯着李定国和张环,他们都关心的是这两个顶尖高手的对决,结果到底鹿死谁手,他们也知道奇迹随时都会发生。
谁也没有注意其他人,这时朱由崧早就看出来了张环决不是李定国的对手,两个人对箭之后,张环抡刀又冲过去,二人杀在一处,但身处下风却不败逃,明显是要以死相搏了,朱由崧边看边摇头,觉得自己不出马不成了。
他让马万年和李全、赵甫等将给自己观阵,单人独骑冲下丘坡。
这几员将都想护驾,更想一齐冲过去,杀对方个人仰马翻,救出张环,但是他们的陛下也要单挑,他们不敢抗命,只有做好随时冲锋救驾的准备,五百火枪营全都上好了弹药,随时准备开火。
朱由崧冲下来离李定国和张环还有二百多步时,张环就破绽百出,害怕张环有生命危险,朱由崧就准备好了弓箭,本来他也可以使撒手剑的,但距离有些远没有把握。
朱由崧用弓箭先瞄的是李定国,觉得不妥把箭往下压对准了李定国的战马,但最后又瞄上了李定国手中的大刀,决定时不可解时射他的大刀。
果然,这时李定国对张环下绝情了,此时的朱由崧离他们俩还有百步左右的距离。
这一箭对朱由崧太有挑战性了,这么远的距离射李定国舞动的大刀,其难度可比百步穿杨大多了。百步之外射中扬树的叶子,叶子虽小但却是静止的,而舞动的大刀是快速运动的耙子。
这一箭如果射不中,张环的脑袋就掉了,对这朱由崧来说代价太大了,不但损失一员上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而且他草菅人命,良心难安,因为朱由崧要射李定国本人或者是他的战马,能够轻而易举地救张环不死。
朱由崧偏偏选中了要射李定国的大刀,也只有朱由崧敢这么赌,这才叫艺高人胆大。
结果,射得真准,李定国的大刀离张环的脑袋还有一尺来远的时候,朱由崧这支箭就到了,正中李定国大刀的刀身,刀身受力不均,本来是斩向张环的脑袋,这下刀锋就偏了,正砍到张环的盔缨上。
难怪张环会听到两声金属撞击的鸣响,难道他会感觉到砍脑袋时没有半点痛苦和不适。
李定国惊愕的是,有人竟然能射中他舞动的刀片,这绝对也算得上惊世箭法了,谁呀这么牛逼?
“陛下,您这一箭射得太绝了,完全可以像微臣一样把别人射出之箭击落了,感谢陛下出手搭救,恭喜陛下练成绝世箭法。”这时的张环感激之余,不禁对朱由崧交口称赞了。
朱由崧这一箭可不是侥幸成功,他有一定的把握。拥有修真界武者体质的他,穿越到历史现实当中,便拥有了练武天赋。又有如刘肇基,张环这样的旷世高手指点,他的骑射本领突飞猛进。
早在一年前,这位弘光大帝在鞑子的万马军中,就能一箭射倒百步之外的大纛旗,曾经箭射柳宗敏,这就是他的把握,因此今天他这一箭虽然冒险,有挑战性,但绝对不是蛮干。
站在队伍前面的明军将士和大西军将士,很多人都看到了这精彩的一幕。
先是吃惊,接着呐喊声潮水般地响起,他们觉得今天真是大饱眼福了,高手频出,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精彩纷呈。
只是这些大西军将,包括李定国在内,均不知道这名箭法超绝的年轻漂亮将军是何许人也。
不过就朱由崧他这身不俗的穿戴,就引起了大西军将的猜忌。闹龙冠,滚龙袍,不是谁都能可以穿的。聪明的人对朱由崧的身份已经猜出了八九。
朱由崧飞马到了二人近前,这时李定国惊愕之中已经知道了朱由崧的身份,从朱由崧的派头穿戴,以及张环刚才那几句话,他已经断定了。
这位就是传得神乎其神的弘光大帝朱由崧?就凭刚才的惊世一箭来看,果然名不虚传。
弘光帝也太年轻了吧,竟然在这支队伍当中,但是怎么没有御营的旗号?
李定国脑子里这些问号一闪,就明白了,御驾亲征的朱由崧的这是从凤凰山低调而来。来的正好,本王正要会他一会!
感谢行云流水的月票支持,感谢所有支持本书的朋友们,提前祝大家元宵节愉快!!!
(本章完)
………………………………
第625章 大败李定国(上)
李定国这次撤兵九江,长途跋涉不远千里,主要是奉旨带兵勤王,另外他心里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能有机会会战一下传奇帝王朱由崧。
人怕出名猪怕壮。朱由崧现在的名望如日中天,登基短短不到两年时间,清洗厂卫,整顿朝堂,数次亲征,收拾了不听话的军阀,不但稳住朝中党争祸国、军阀割据的局面,还把鞑子赶出北京,驱逐出关,现在又开始剿匪,那么叱咤风云的李自成被收拾得没有脾气,表面上只得附首称臣。
收拾完大顺现在又开始收拾大西,一路势如破竹,张献忠御驾亲征也挡不住,从草甸湖一路败退至凤凰山。
现在可以说从江南到塞北,从西域到东海,从中原到荒夷,提起弘光大帝朱由崧这个名字来,男女老少,老幼妇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跟他沙场上见过面的敌人无不闻风丧胆,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一种传奇的存在。
贵为大西安西王的李定国耳朵里当然也早就灌满了,不过血气方刚的李定国当然不服气。
没想到今日上天给了他这个机会,他当然得把握住。
原来的李定国对弘光大帝朱由崧的文治武功至多是一个概念,总认为有神吹的成分在里面,但自从他见识了刚才那惊世一箭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