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长时间骑马也不是什么舒服的事,一方面要用大腿夹紧马腹,另一方面马匹颠簸,对大腿内侧(别想歪,就是单纯大腿内侧),屁股都有所磨损。

    自己都磨得水肿破皮流血了!

    (本章完)
………………………………

第一百五十五章 真实目的

    这也就罢了,问题是这一路上为了保持体力,都没有进行**发泄,可把赵二给憋坏了。

    要知道周围有女人时,跟没女人时,对于禁欲的时间长短、忍受力,是完全不同的!

    在连只母蚊子都没有的军营里,赵二可以坚持很长一段日子不去发泄,比如当年在西北练兵的时候,他就很少去找那些在当地收的侍女。

    但是有月儿在身旁,看着她随着马匹颠簸,而不断起伏的身躯,以及那上下晃动的……胸脯,自己还必须得忍着,简直受大罪了!

    早知道自己就坐船来,一路慢慢悠悠,中途想怎么搞,就怎么搞。那才快活!

    罢了罢了,事情已经过去了,不提了。

    再说月儿这边。虽然赵二几乎不怎么出曹府,但是月儿却自从来到雒阳,便一直处于忙碌状态。

    她每天在曹府进进出出的,有时是公开从正门,有时则是夜里翻墙出去……曹府的那些仆役才发现不了这个。

    一方面她要不断接收这里情报人员所传递来的情报,一方面也要去何进府上踩点,伺机下手。

    赵二想要的东西很简单,那就是大将军何进的官印!

    当然,不是直接把大印偷过来,那样事情就闹大了。他所要的,只是让月儿去搞个复制品而已,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必要时,伪造大将军命令,去执行一些特殊行动了。

    月儿每日去何进府上踩点,组织的其他情报人员也没闲着,除了采集在宫外就能得到的消息外,对于宫内也是加紧盯梢。

    只不过组织混入宫内的人员,都只是些低阶级的宫女、女官之流,那些宫中刻意保密的隐秘之事,就毫无办法了。

    不过赵二所最需要的宫内详细地图,倒是早早就搞了一份。里面不仅有各个宫殿的位置,还记录了各宫殿主要都有什么类型的东西,什么身份的人。

    比如书籍放在哪个殿,财宝放在哪个殿。下级宫女平时集中在哪里,诸嫔妃们又生活在哪里等。

    而这些记录,就表明了赵二来京的主要目的:钱,和女人!

    至于赵二跟刘备说的什么来立功谋官位,还有对曹操说得什么稳定社稷出力……全是忽悠人的!

    自己的官位还用升吗?只要何进与十常侍同归于尽,董卓一进京。谁还用你个鸟朝廷来封我官?

    老子自己就封了!

    至于朝廷一纸调令把自己调走?笑话!

    那时圣旨就是废纸了,我爱听你的就听,不爱听就可以斥之为伪诏,当你放屁!

    至于对曹操说得什么稳定朝局社稷……哈哈哈,老子又不是大汉忠臣,朝廷社稷跟我何干?朝廷崩了,天下大乱,那才是我最乐于见到的事!

    对于赵二看过的三国穿越小说来说。赵二除了记住了那些主角们是怎么泡妞的外,就是记住了他们在十常

    (本章未完,请翻页)侍之乱时在京里大抢特抢了。

    自己穿越来三国,不效仿先辈们,在这里大抢一把,怎么对得起自己?

    然而自己比那些先辈们更高明的地方在于,他们主要是来抢钱。而自己,

    主要是来抢女人!

    皇宫里的所有漂亮妹子,都是我的!

    嘎哈哈哈哈哈!

    要知道,这汉灵帝刘宏,可以算是整个大汉朝,最好色的人了,没有之一。

    她后宫的女人们,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是上上之选。

    全国的优质美女资源皆集中于此,就单说那宫里的一个小小招蝉官,都成为了三国第一美女这一点来看,足见灵帝后宫女人们的质量之高!

    而就是这些质量高而集中的女人,在刘宏死后,会怎么样?

    宫女们还好说,毕竟不算皇帝的正式老婆,还可以继续为下一任皇帝服务。

    嫔妃们就不同了,汉朝的一贯传统是,皇帝死后,他的嫔妃们少数会被一同殉葬,剩下的则全部送到皇室墓地,给先皇守陵守到死。

    汉灵帝的嫔妃队伍十分庞大,这些女人们一旦被送进陵寝,就如同被囚禁起来一般:虽然也有饮食等生活必需物资供应,但是进了那种阴森的地方,可不准有任何娱乐活动——在先皇坟墓旁载歌载舞?你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你死了不要紧,你还有家人呢!

    虽然皇帝在世时,嫔妃们居于深宫之中,也很难得到宠幸。但是皇宫里可不禁娱乐,这些女人们在此生活久了,总是能搞出些娱乐活动来,使自己不至于那么寂寞难熬。比如有些女人们,就玩起了磨镜,互相爽得不亦乐乎!

    而进入陵寝后,就什么都没了,粗茶淡饭,身披孝服,既没歌舞,又没多少伺候自己的人,要啥没啥,孤苦伶仃。所以一旦被送进里面守陵之后,那些女人们的寿命也就不长了,往往很快就抑郁而死。

    而赵二,就肩负着拯救这些女人的重任,他要把这些女人全部从悲惨的生活中解脱出来!

    现在灵帝初死,尸骨未寒,那些女人被安排到陵寝也不过是刚刚的事,很可能许多嫔妃还没来得及进去。

    皇帝下葬是一件极为隆重、繁复之事,陵寝内的很多准备措施还没安排好。毕竟灵帝的妃子那么多,一下子要在那里临时安排这么多女人的衣食住宿等问题,都需要时间。

    而等一切都安排好了,即使她们再抑郁,离忧郁而死也得有段日子。

    而距离灵帝死,到何进死,皇宫大乱,时间并不算长。

    一切都来得及!

    除了嫔妃们外,那些宫女们也是需要拯救的。如果是别的年代,宫女们会在后宫中继续服务下一任皇帝,然后等年龄够了(通常为二十五岁到三十岁),就会被放出宫,自行婚配。

    然而现在是少帝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期,董卓进京在即。一旦等董卓进了雒阳,那些宫女们还能落了好?

    不是被那董胖子玩,就是被他手下那些西北军汉,甚至胡人来玩。

    他们哪里懂得怜香惜玉!

    等玩腻了,要么抛弃,要么干脆杀掉。下场都凄惨无比。

    这些女人,也必须要由我赵二来拯救!

    赵二就这样一面想着,一面渡过着还不算无聊的时光。

    光熹元年四月,董太皇太后到达河间国。

    五月末,董太皇太后因忧虑恐惧,突然发病而死。

    赵二看过电视剧,对这段倒是记得,于是赵二问曹操:

    “那董太皇太后,是被何进鸩杀的吧?”

    曹操摸了摸胡子,道:“大将军倒是没跟为兄提过这事……不过以何太后一贯的手段来看,极有可能!”

    另一边,皇宫里,八常侍议事处。

    段珪凑上前对张让汇报道:“董太皇太后,被何进……”手在脖颈处一划,“鸩杀!”

    一人不忿道:“何进这个杀猪的,竟敢谋害国母!哼,贼胆包天!”

    另一人也点头附和道:“嗯,要不是我们抬举他,他焉能有今日?”

    段珪则摊着手叹道:“唉,真是靠山山倒,靠人人亡……怎么办?”

    张让看着他们,心说你们这帮家伙,就知道说没用的,出主意还得靠我!

    赵忠伸出一只手掌,转了个方向,道:“唯有见风……转舵而已!”

    段珪恍然大悟,“要不,就投靠何进,反正……”

    这下张让忍不住了,斥道:“糊涂!”

    叹了口气,心说果然还是得靠我。随即解释道:“何进虽少谋无断,可他背后那些大臣,哪个不恨我们!若无他们煽动怂恿,何进怎敢于先帝灵前抢先立嫡?今又鸩杀太皇太后……”

    张让为了让众人重视这事,狠狠威胁道:“我等再迟疑不动,危在旦夕!”

    赵忠附和道:“唯有先除何进,方可遏制众逆。”

    张让点点头,道:“所以,你我之事,还是在内廷!”

    如果原先自己等人还掌握禁军的时候,尚还可以一搏。但现在,后悔也没用,就只能是在内廷里想办法了。好在内廷才是他们的主战场,他们最擅长这个。

    他伸出一只手,握住道:“必须掌握皇帝或者太后!然后……”嘿嘿一笑,“方可随心所欲!”

    赵忠赞同道:“太后那里,还需小心伺候!”

    “只要掌握住这三个人,除掉何进,易如反掌啊!”

    “啊哈哈哈哈哈……”众人终于欢畅大笑。

    (本章完)
………………………………

第一百五十六章 苦逼何进

    这段日子,赵二闲来无事,便跟着曹操一起商量朝廷大事,对历年以来的朝中各大事件进行分析讨论。

    赵二发现这个曹操不仅对朝局问题看得很清楚透彻,而且还处处从维护汉室统治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不愧是治世之能臣!

    要是朝廷早重用曹操,那估计也没后面三国时期什么事了。

    曹操听赵二夸他,也不由笑道:“双飞的奉承之语,真是进步太多了!当初双飞与为兄初见时,那奉承话……太蹩脚了!哈哈哈!”

    赵二也只好嘿嘿跟着笑,心说还不是被这个黑暗的朝廷给逼的。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月,赵二一直等待的大事发生了!

    这日,何进突然派人来府上,邀请曹操过去议事,说有重要事情商量。

    曹操心想既然是重要事情,那就得赶紧过去,不成想赵二这货突然冒了出来,要求带他一起去。

    曹操训斥道:“你过去干什么?你又不是没去过大将军府,那边见过你的人多了!”

    赵二却嘿嘿一笑,让曹操稍等,转身进了屋,一会儿后,又出来了,对着曹操问道:

    “孟德,还认得我么?”

    曹操定睛一看,他面前现在站着一个约三、四十岁的男人,留着长须,脸上还有些皱纹,面色也有些发黄,还有颗黑痣……

    曹操不确信地问道:“赵二?”

    赵二哈哈一笑,抱拳道:“卑职名叫曹二,是大人您的心腹亲兵!”

    曹操不由扶额,这赵二还真是会玩,居然连这种易容手段都想得出来。

    只得同意道:“好吧好吧,跟我来吧,不过……不许捣乱!”

    赵二嘿嘿笑着应道:“是,大人!”

    不用问,这易容之术自然是来自月儿。所谓的易容之术,并不是像影视剧里那样,搞个人皮面&具什么的,能够冒充别人的脸。现实中的易容术,单纯就是改换容貌,让认识自己的人认不出自己罢了。

    于是赵二顶盔掼甲,作亲兵打扮,跟在赵二身后随行的,则还有联络员月儿。

    此时的月儿作男人打扮,扮作随从,一同跟随。

    曹操虽然知道赵二来雒阳时带了个女人过来,但一直也没见过。这次一见,因为是男人打扮,觉得这月儿虽然还挺英俊,但也没多想。

    毕竟人的潜意识就是这样,首先在看到一个人女装后,才会进一步往色色的方面想。而一旦看到男装,潜意识地就会封闭了不洁的思路。

    当然……好男风的除外!

    就这样,几人进入了大将军府,而月儿,则借口去茅厕,悄悄消失在了众人的眼线中,去执行她的任务去了。

    只留曹操和

    (本章未完,请翻页)赵二,走进大将军的议事之所,准备商讨何进所说的“重要的事情”。

    于此同时,皇宫里。

    八常侍们正如同一群狗一样跟在何太后身后,拍着马屁,欢声笑语。

    这八常侍自从定下交好何后的对策后,便同时向何太后、何太后的生母舞阳君,何皇后的弟弟何苗三人同时抛出橄榄枝。以重金交好他们。

    舞阳君与何苗收了八常侍的好处,自然要替他们说话,不仅要求何后庇护八常侍,他们还对何后挑拨道:“大将军擅杀左右亲信,专权以弱皇上。”

    这话就是典型的离间之计了。舞阳君不是何进的亲母,何苗也与何进没有血缘关系,他俩说起何进坏话来,真是一点愧疚都没。

    太后果然中计,也怀疑确实是这样。

    这刘辨可是自己的亲儿子,同时也是何进的外甥。何进要想专权,不与自己这个妹妹分享也就罢了,自己一个妇道人家,不干预朝政也没什么。要是他连他外甥的权力都想剥夺,把刘辨变成一个彻底的傀儡,成为他专权朝廷的工具,那自己可不同意!

    太后可是知道自己哥哥什么德行,虽然脑子不怎么聪明,但野心可不小。而且耳根子软,最容易被那些一肚子坏水的大臣所蛊惑!

    胳膊肘往外拐可是不好的!

    于是何后严肃地对八常侍说道:“想让本宫保你们几个的老命,没问题。不过你们要记住今天的恩义,等我儿长大之后,你们可要好好帮助皇上。自古以来,宦官都是皇权稳固的重要工具,这个本宫亦晓得。你们可不能让皇上再被那些大臣所左右,受制于人!”

    八常侍们听了这话,也不由得对何太后高看了一眼,心说这女人平时看起来没什么,在这方面倒是很明白事理。知道我们宦官的重要性,很好,很好啊!

    另外一边。

    因为赵二的耽搁,使得曹操到达何进府上的时间,比袁绍要晚了一些……当然,即使没赵二这事,也不会比他早。

    因为袁绍为了不被旁人打扰,特意加速赶路,最先来的。

    议事厅内,袁绍又一次劝何进诛除宦官:“从前窦武想诛杀宦官而反为所害,是因为他的密谋漏泄出去,而五营百官畏服宦官所致。现在大将军有国舅这样的重要地位,兄弟并领劲兵,部曲将吏皆英俊名士,乐于为大将军尽力效命,事情尽在掌握,此天赞之时也!将军应当为天下除害,名垂后世。虽周之申伯(周朝的一位国舅,后受封成为申国的开国君主),何足道哉!”

    何进依旧是老样子,犹犹豫豫的,最后苦着脸道:“我何尝不想消灭阉党?怎奈太后她……她说,宦官统领禁省,自古到今,是汉家老规矩,不可随意废除。又说先帝晏驾不久,就要诛杀旧臣,乃不尊重宗庙祖先之举,还质问我怎么堂而皇之与士人共事呢?”

    说着叹了口气道:“唉,叫我怎么办!”

    这何进现在真是两面不讨好,自己妹

    (本章未完,请翻页)妹怪自己什么都听大臣的,不考虑妹妹在宫里的生活。而自己手下又不断劝诱自己尽快诛除宦官,把阉党斩尽杀绝。

    一来二去的,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他本来就是没主见的性子,现在两面受压,感觉天底下最苦的就是自己了。

    袁绍心里骂道,我怎么摊上你这种扶不上墙的上司!“当断不断,必为大祸!”

    只得继续给何进鼓劲道:“大将军,本初帐下众位将军,皆英俊人士,唯大将军用之。张让、段珪之流散布流言蜚语,何不借此机会正好乘机灭之,时机不可失啊!”

    何进继续推卸责任道:“太后不许,如之奈何?”

    心说你们也逼我,太后也逼我,我招谁惹谁了啊!

    只听袁绍灵机一动,想出主意道:“大将军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带兵进京,除却阉患!到那时……”

    袁绍嘿嘿一笑,很为自己的急智感到得意:“不容太后不从!”

    很多人都认为这袁绍是个阴谋家,说什么召外兵进京是早就策划好的,还认为袁绍就是想让天下大乱,然后自己好起兵,重新征服整个天下!

    其实哪是那回事!

    此时的袁绍还很年轻,想法还很单纯,以他的智商,哪能考虑那么久远?他要是有这么长远的远见,早就不亚于三国一流谋士了。说袁绍能跟一流谋士比肩,谁信?

    就算召外兵进京是早策划好的,但是接下来呢?他能想到何进会被杀?何进不被杀,底下众人有借口冲击宫廷,诛尽十常侍?有可能被董卓钻了空子?

    有人说何进就是袁绍杀的,好,假设这是真的。

    那么等董卓占了宫廷,万一一发狠,直接顺手也把袁绍也宰了怎么办?那袁绍在演义里可是公然拿剑指着董卓说什么“吾剑未尝不利!”的(正史里虽然没说这句,但也说了类似的话),谁也没法保证董卓那种残暴之人不会当场宰了他!

    就算不杀他,把袁绍软禁了,袁绍也没办法啊!他更想不到董卓会把他外放地方,给他地方兵权,从而给袁绍机会起兵反对他。

    什么?你说袁绍跟董卓勾结好了,一起策划的这出?

    董卓脑子抽了吗,平白找人来起兵反对自己?万一十八路诸侯胜了呢?

    这时候就是直接的利益冲突了:十八路诸侯胜,则董卓败亡。董卓胜,则袁绍威信下降,不利于日后崛起。

    就算连这个都是商议好的。

    那你们看看,这一步步,一环套一环的。变数那么多,事情那么复杂,稍微一步出现点差池,那事情就会完全偏离到另一个方向。那是人类能全部算计好的?

    三国演义里多智近妖的诸葛亮都不敢说有这本事。

    袁绍比演义诸葛亮还强?

    笑话!

    (本章完)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劝谏何进

    何进一听袁绍这话,也顿时灵台一清,脑袋清醒了不少。心说对呀!我怎么没想到!

    你们一直在逼我,太后也一直在逼我。那你们自己狗咬狗……啊,话不好听,你们自己互相威逼去吧!我正好撇清责任,跟太后说这事跟我无关,都是地方上的人自作主张!

    “哎呀呀,”何进大喜,直对袁绍挑大拇指道:“妙策,妙策啊!”

    于是也不打算跟其他人商议了,大声传唤道:“叫主簿陈琳!”

    主簿这个职位算是属吏,县有县主簿,郡有郡主簿,刺史部有简雍……大将军自然也有他的专属主簿,何进想发布什么命令,都是找主簿。

    陈琳虽然只是一介属吏,但在三国时期乃至整个历史上都是很有名的。建安七子中就有陈琳,其文采深受大文学家曹操所肯定。

    而在三国演义中,他在官渡之战前写檄文痛骂曹操的那一段,也深为广大三国迷们所知。

    陈琳过来后,何进把事情一说,让他起草文书,没想到陈琳却坚决反对道:

    “《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

    说到这,陈琳才想起何进文化水平不高,便解释道:

    “即鹿无虞,就是鹿放走了,就不可捕得了。掩目捕雀,就是蒙着眼睛捕雀,是自欺也。微小的东西,尚且不能用得志来欺骗它,何况国家大事,岂可用诈来取得呢。今大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违经合道,天人顺之。却反外檄大臣,临犯京阙,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

    陈琳说得十分有道理,意思是对于国家大事来说,就应当堂堂正正,不要总想着耍阴谋诡计。之前立新君、收兵权,废董太皇太后。都是靠阳谋来战胜对方的阴谋,才有了如今的大势。你现在怎么又改搞起阴谋来了呢?现在的你,占据大义,拥有大势,只要肯下狠心,直接灭了宦官们易如反掌,干嘛还非要找什么外兵?外兵来了,那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徒增祸患啊!

    何进笑曰:“此懦夫之见也!”

    心说你懂什么,我能不知道靠手里的力量就足以诛除宦官?还不是因为我这受着两方面夹板气,才不得不这样的!你们两派想怎么斗是你们的事,我才不当这个排头兵,害我被妹妹骂什么胳膊肘外拐!

    陈琳见何进不听,也没法再劝。毕竟他只是个小小主簿,不像袁绍他们这些背景硬的,可以一直向大将军发难。

    这时候曹操终于进来了,他刚刚在门口听见陈琳的话,知道了事情原委,一坐下,就对何进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大将军,扫除宦党易如反掌,何必多议!此事只要教一狱吏便足以胜任,何必召外兵进京?”

    袁绍也不说话,就坐在那看笑话,心说孟德啊孟德,你还是幼稚啊!

    何进则玩心大起,招了招手,示意曹操过来,假意问道:“一狱吏足以?”

    曹操没想太多,顺口答道:“一狱吏足矣!此事只需剪除元凶,何必非要尽数除之?”

    心说这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他们之所以作恶,全是皇帝惯的,只要皇帝贤明,宦官自然没机会作恶。不想着尽心辅佐皇帝,光想着杀宦官有什么用?宦官又杀不绝!

    袁绍冷冷一笑。曹操当没看见,继续说道:“如想杀尽,事必泄露。我料定其必败!”

    何进点了点头,忽然假作恍然大悟状,道:“噢……我想起来了,”

    他笑着对袁绍说:“孟德乃宦官之后,故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