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备忙问:“伯父何故如此?”

    邹靖在一旁解释道:“玄德兄,黄巾贼打过来了,目标直指涿郡城。”

    刘备先扶刘焉坐下,然后问邹靖:“贼寇数量多少?领军的将领是匪首程远志还是他的手下?”

    如果是程远志领军,那么来得很可能就是敌人的主力。如果是他的手下领军,则偏师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邹靖告诉他:“我们的侦骑已经派出去了,应该马上就回来了。”

    “报――紧急军情!”

    一个传令兵直接闯了进来。

    “报告太守,黄巾贼首程远志率五万大军进犯涿郡!”

    “扑通!”

    刘焉的身体直接从坐榻上滑了下来,眼睛瞪得溜圆:“五……五万?!”

    邹靖和刘备赶紧上去把刘焉扶起来。赵二灵机一动,冲着传令兵大声训斥道:

    “胡说什么!哪来的五万?你亲自一个个数过了?”

    那传令兵不知道赵二是谁,但看他跟太守站的那么近,也不敢轻易得罪他,只得小心地回道:

    “那倒没有……”

    赵二不依不饶:“没有你乱说?!”

    “是前线探马的报告,说是敌人数量非常多,多到数不过来,敌人号称五万……”

    数不过来啊,这就好办了!

    赵二赶紧转身对刘焉说:“太守大人,我敢断定,敌人绝对没有那么多!”

    这话顿时让刘焉放心不少,然后忙问:“那赵先生估计,敌人大约有多少?”

    (本章完)
………………………………

第十四章 准备迎战

    赵二信誓旦旦地声称敌人没那么多,一方面是为了安抚刘焉,免得吓破了刘焉的胆,别来个弃城逃走,那样刘备军可就完了。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赵二在穿越前对于古代军事史的了解。

    据赵二所知,在古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人们在打仗时普遍喜欢吹牛,尤其喜欢虚报军队数量。史书上各种各样的百万大军,几十万大军层出不穷。某国随便两个村长打架都能扯出数万大军来。另一些国史则动拢几百万几百万的杀。这方面吹得最厉害的就是印度阿三,咱中国人吹军队数还只是以万为单位,一般也就百万大军顶天了。阿三们直接以亿为单位。比如印度史书上记载的摩珂婆罗多之战,光阵亡就阵亡了十六亿人。尼玛现代印度人口也没十六亿啊,它古代全死光了!而且这还是人家的官方信史,这你上哪说理去。当然,赵二并不知道世上还有一本叫《琉璃宫史》的书。

    同理,三国时代的军队数量,也绝对是有水分的。《三国志*魏书*国渊传》记载,“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意思是,当时的惯例就是记载军队数量时,夸大十倍。就拿最著名的赤壁之战来说,曹操号称自己出动了八十万军队,但是根据我国现代历史学家的分析,曹刘孙三方加起来也不到二十万。可见水分有多大。

    所以传令兵说黄巾军来了五万,赵二是根本不信的。

    那么黄巾军究竟来了多少人呢?其实赵二也不知道。毕竟人们虽然都喜欢吹牛,但每个人吹牛的不要脸程度不一样。有脸皮厚的十倍百倍的吹,也有脸皮薄的一两倍的吹。

    赵二觉得,这帮神棍的脸皮应该还是比较厚的,同时也是为了安抚刘焉,所以回道:

    “在下觉得,敌人应该只有五千多……”

    刘焉惊呼道:“差这么多!”说完就开始有些怀疑,这赵二是不是在编瞎话安慰自己?

    这就有了赵二开始卖弄的机会了,赵二心说我就是在编瞎话安慰你,但是我编得都是有逻辑,有水平的!不怕你不信!

    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替刘焉分析道:“大人请听我分析,一般来说,一支军队在作战时,根据常例,对外都会夸大自己一方军队的数量。而这么做,也是有其道理的。一方面,夸大我方军队数量,可以起到震慑对手的作用,大人您看您现在,不就是被吓到了吗?”

    刘焉听了这话,顿时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赵二安抚道:“当然,太守大人心系幽州百姓,关心则乱,一时失态,完全可以理解嘛!”

    刘焉听了这话,顿时对这个赵二高看了一眼,没想到这个异族还挺会给自己台阶下。

    赵二继续解释道:“夸大我方数量后,有时可以骗得对方不战而降。纵使不降,也容易使敌方变得束手束脚,堕了士气。而另一方面……”

    赵二看众人都在专注听自己讲,感到很得意,直想拿把鸟毛扇子,边扇边说。可惜没准备,失策失策:“而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鼓舞我方士气的作用。要知道,我方军队的具体数量,小兵卒子们是没权力知道的,他们只能看到周围人的脑袋,哪有机会去挨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数自己方有多少人!想知道自己方数量只能听信长官们说。这样一来,只要长官们把自己方数量一夸大,小兵们自然就会信心大增,更加卖力作战!所以在下可以肯定,敌人绝对没有五万这么多。”

    邹靖点了点头,表示确实如此。

    刘焉见邹靖都认同了,自然也信了几分,但仍有些怀疑的问赵二:“话虽如此,但数量相差也不至于这么多吧,把五千吹成五万,那样的话敌人也太不要脸了!”

    赵二微微一笑,反问道:“难道大人觉得这伙黄巾贼寇,是要脸的人么?”

    刘焉顿时恍然大悟,对呀,这帮人要是要脸,就不至于做出杀官造反的事来了。

    赵二继续补充道:“而且大人别忘了,这帮反贼打的是邪教的旗号,他们可是一群神棍起家的。神棍们有多能胡扯,还用在下说吗?”

    刘焉这下彻底相信了赵二的话。啊,原来黄巾贼只有几千人啊!哈哈哈……他一时忘了之前自己就是被这“几千人”给暴揍了一顿。

    他略略一分析,虽然自己没多少可用之兵,但是几千人还是凑得出来的。这几千人虽然暂时被吓破了胆,不敢主动出城迎击,但用来守守城还是勉强可以的。而打守城战的话,还可以征调城内民夫助战,只要一心死守,凭着涿郡城的城防,黄巾军应该是攻不进来的。那蓟城被攻破是因为城中有黄巾军的内应。而自己的涿郡城,刘焉自信自己还是能够防住这手的。

    城内粮草、箭矢、石块都非常充足,坚持到援兵救援还是没问题的。

    于是刘焉问刘备:“贤侄,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对付这些黄巾贼寇?”

    刘备施了一礼,回道:“伯父大人,我军准备出城主动迎击敌人!”

    刘焉大吃一惊:“贤侄打算放弃城防之利,去跟敌人野战?可是贤侄你只有八百人,这八百对五千……”

    刘备虽然对练兵不怎么了解。但军事方面的才能还是有的,在三国演义原著里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虽然败多胜少,但失败的大多是敌人远强于他太多的战役。他本人出谋划策所取得的胜利,也是有不少的。

    刘备认为,赵二练的兵是专门针对野战而设计的,并没有进行过针对攻守城方面的训练。在守城方面,他的兵因为对如何守城一无所知,其表现应该不会比那些老爷兵们好多少,发挥不出应有的实力来。况且如果能在城外打赢一场野战,即使只是小胜,那么也对打击敌人士气,鼓舞我方斗志有着莫大的帮助。况且刘备也相信赵二对他的保证:击败那些黄巾贼还是没有问题的!

    刘备说道:“兵法有云,兵贵精而不贵多。我军精锐程度,远胜黄巾贼寇十倍,又得太守大人铠甲之助……”

    说到这,邹靖脸上不由抽了一下,想到几天前这帮犊子竟然几乎把府库里所有将领级别的铠都拿光了,来了个百分百披铠,就感觉有点不自在。不过他也理解,这是为了战争需要,所以也没说什么。况且连刘焉都不在意,自己又在意什么呢?

    停止胡思乱想后,又听刘备继续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烦请太守大人支援一些弓弩手,对敌人进行战前打击。大人的弓弩手只需射击两至三次,即可立即撤入城中,剩下的就交给我军即可。”

    这是赵二的提议,这赵二是看准了刘焉此时依赖他们,所以尽可能的要好处,典型的吊丝心理,占便宜没够。

    而刘备的想法是自己军中远程打击力量严重不足,五十个弓手的射击,对于数量庞大的黄巾军来说,不过挠痒痒。而对方的弓弩手(如果有的话)一旦压制了我方的远程力量,刘备这边的部队在战斗中可就吃亏了。事实上这个顾虑倒是多虑了。因为弓弩攻击,往往只能杀伤无甲目标,对于有甲目标的伤害十分有限。现在刘备军中人人披铠,如果敌人对他们进行远程攻击,其效果基本不大。

    刘焉同意了刘备的提议,心想如果只是站远处射射箭,而且射(zhuang)两(wan)箭(bi)就跑。城里那些老爷兵们应该还干的来。于是当即令邹靖抽调一千弩手,参与刘备军的作战。

    “报――紧急军情!”

    又一个传令兵闯了进来。

    “报告大人,敌军前锋已经到达,距离城下不足二十里!”

    刘备一拱手:“伯父大人,军情紧急,容贤侄这就带兵去迎敌!”

    刘焉当然同意,嘱咐道:“贤侄小心!”同时派邹靖去抽调弩手,然后与刘备一同御敌。

    几人立刻告辞离开,来到军营,当向士兵们宣布敌人已经来了时,士兵们都有些兴奋,终于要开打了!

    刘备带着八百人出了城。发现城前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挖好了一些陷马坑,还有一些鹿角零散的摆在那里。守城士兵告诉他这些都是这几天刚弄的,为了对付敌人的骑兵而设置的。

    这正好省了刘备的事,本来刘备也想让自己的辅兵去挖一些坑什么的。

    不一会,邹靖的弩手也赶到了,同时来的还有几名涿郡斥候侦骑。

    赵二倒是第一次见识大汉朝的官方正规部队。结果发现无论是纪律还是精神面貌,还不如自己才练了一个多月的民团呢!

    邹靖与刘备简单商议了一下战术,决定让这些弩手站成三排,每排三百多人。而刘备军的弓手则站在他们旁边,学习大汉弩手的射击方式,必要时接受邹靖的直接指挥,参与齐射。

    刘备军的步兵则站在弩手队之后列成方阵,方阵中留出几道空隙。先由弩手对敌人进行远程打击,弩手们射击完毕后,从方阵空隙撤退,步兵们再上前应战。伙兵编入战兵队列之中,而其余辅兵则站在最后方充数。

    骑兵分出五个九人小队,每个小队在一名涿郡斥候的带领下,学着执行侦查警戒任务,等到敌人到达后,再回来与另外五个人一起执行传令任务。

    看起来大汉官军的很多东西,还是值得刘备军这些没上过战场的新兵学习呢!

    一切准备完毕后,敌人也正好来了……

    (本章完)
………………………………

第十五章 弩手发威

    首先敌人来的只是一些侦骑,这些人头裹黄巾,身披玄甲,十分醒目。他们简单观察了下刘备军后,就撤了回去。

    赵二评价道:“刚才那几个就是黄巾军啊……装备不错嘛!”

    关羽道:“八成是洗劫了哪个地方的府库得的。”

    “那么我军的装备是否会不占优势?毕竟我们只是有节制的拿,对方可是直接明抢啊!”

    有个毛的节制!众人心里吐槽道。

    “应该不会。”张飞管后勤的,他知道:“咱们人少,涿郡的府库装备却很多,这涿郡府库里可是集中了周围几个郡的存货。而黄巾贼不过只攻破了一个广阳郡,其所占的那些乡县仓库里的存货加起来也不如涿郡的多,而他们的人数可是比咱们多了不知多少,所以装备率应该不高。”

    众人觉得张飞说得很有道理,纷纷称赞张飞心细如发,明察秋毫,见微知著,乃大推理家也。张飞谦逊地表示自己还需要学习,应随时接受众人的指正。

    实际上,黄巾军攻破的州治广阳蓟县府库里,账面上的装备是比涿郡多的,只不过因为贪污更加严重,所以实际库存还真不如涿郡多。

    过不多时,大股的黄巾军缓缓到来,众人见这些黄巾军的披甲率果然不高,又纷纷称赞张飞料事如神,非管仲乐毅不能比也!

    这些黄巾军同样头裹黄巾,不过这些人的黄巾就显得脏了吧唧的,颜色暗淡,比起之前黄巾侦骑的头巾差到不知哪里去了。衣服更是不堪,各种破洞、裂口、补丁、衣不遮体,而且大部分人都是光脚没穿鞋的。衣甲则十分混杂,有的有衣无甲,有的有甲无衣。有甲的也是有的只有肩甲,有的只有半个前胸甲,那半个前胸甲明显是被人为分成了两半,另一半不知哪里去了。

    最关键的是有甲的与无甲的黄巾贼混站一起,没有经过任何的分离。事实上若单论盔甲总数量,黄巾军还是比刘备军多的。只是那些披甲的人分散在军中各处,根本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

    武器就更是如此了,有的持半截长矛,有的拿刀,有的佩剑,有的拿斧子,有的拿木棍,还有不少空手的。同样混杂站在一起。

    可以猜想到这些黄巾贼根本没有一个合理的战利品分配制度,完全是谁抢到归谁。两人同时抢到一样东西争执不下的,就劈成两半。

    兵种就更没有任何的分离与配合了。

    这样的乌合之众,稍微有点组织训练的部队都可以轻易击溃他们。也难怪不到一年就被各地组织起来的官军私军轻易平定。

    不过,他们的数量确实多。

    一眼望去,人山人海。果如之前侦骑所说的,根本数不清有多少。赵二估计,实际数量起码得有一万以上。古书有云,“人数上万,人山人海”。意思就是军队数量一上万,就很难通过直接观瞧来得知具体数量了。

    邹靖靠近赵二悄悄问道,“赵先生,这些贼寇数量不止五千吧?”

    赵二也不脸红,理所当然地答道:“嗯,起码上万。你也知道的,不跟太守大人说少些的话,当时那情况,太守大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会吓出病来的!”

    邹靖点点头表示理解。

    再看向黄巾军。只见众军之中,立有几杆大旗,上面有的写个程字,有的写个邓字,还有一些则胡乱画着一些太极八卦之类的图案符号什么的。

    黄巾军来到刘备军弩手射程外不远处,就停下了。然后有两骑越众而出。这两人明显是头目,身穿铠甲,衣着整洁。最关键的是这两人不仅仅头巾是黄的,连外袍都是黄的。

    程远志是他们的头目,黄巾军中将负责一州之军事的头目称之为渠帅。这个程远志也是个人物。他原本是忠良之后,父亲被枉死后被父亲的旧部救出,那时他还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孩子。后来他父亲的旧部成员教他读书写字,并打好武功根基,好让他为父亲报仇。多年后,他从后来成为张角部下的崔秋处学到「虎掌」。及后机缘巧合下更拜了华山派的掌门穆人为师,并在华山上从他岳父冬雪宜的黄蛇秘笈中学得一身惊人的武功。多年后,程远志已成了一个武功高强的青年人,下山后,他行侠仗义,结识红颜知己冬青青,并在七州豪杰的支持下成为武林盟主,协助张角起义并帮助黄巾军攻破幽州州治蓟县。

    刘备军众人在观察着黄巾军,黄巾军也在观察着刘备军。

    程远志原本在几天前接到的情报是涿郡城里只有一些丧失战力的溃兵和当地守卫。几乎没什么抵抗力量,所以他才直接带兵过来,打算给这些幽州军以最后一击。

    黄巾军之前在幽州作战,先后杀死广阳太守刘卫及刺史郭勋。又把刘焉仓促组织起的大军打得大败而归,胆气尽丧。按理说整个幽州已经没什么像样的抵抗力量了才对。但是刚才自己派出的侦骑报告说城外有数千军队列阵以待,看起来战斗力很强的样子。自己开始以为这帮崽子又在胡说八道。毕竟他手里这些侦骑都是些牧民马夫出身,骑马技术是没的说,但毕竟不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大汉侦骑,说话时嘴里没有把门的,容易跑火车,数量上也经常描述不清楚,经常把一个说成十个,十个说成百个。程远志怀疑他们压根就不识数!

    于是程远志决定亲自来看看,结果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登时吓了一跳。

    这从哪冒出来这么多军官!

    只见刘备军中,除了前三排弩手外,后面全都是闪亮亮的一片铠甲大军,没一个不披铠的!

    这刘焉老儿是把所有军官将领都集中起来,想来个最后一搏么?

    但是哪里来的这么多军官呢?啊,对了,之前与黄巾军作战失利的汉军大多溃逃到了涿郡这边,刘焉这是把大半幽州的将领都集中起来了啊!

    程远志自己知道自家军力,他麾下的黄巾军号称五万,实际大约只有三万多(每天都有新成员加入,老成员死亡,再加上手底下人大多不识数,所以根本没法统计具体数量),而且其中大半都是协裹来的百姓。这些百姓在战场上除了充数外什么作用都不起,在打顺风仗时尚且总找机会逃走,一旦遇到逆风仗,这些百姓瞬间就会把队伍冲垮。

    这可有点不太好啃……唉,要是那个文士还在就好了。之前自己在大兴山击败刘焉,靠得就是那个被自己抓来的文士的主意。可惜在事后庆功宴上,自己手下这帮崽子闹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太疯,把那个文士用酒灌死了……

    程远志正思虑着,那边刘备军却叫起阵来:

    “反国逆贼,何不早降!”

    程远志登时气得大骂:“他xx的,这刘焉老儿着实可恶!就这么点兵还敢叫我早降,真是不知死活!”心说我还没叫你们早降呢,你们倒抢起我台词来了!

    立刻下令道:“邓副帅你去给我宰了他们!”

    邓茂也气得不轻,不过他比程远志要稍微冷静些,知道敌人有点难啃,于是虽然听令带一部分兵杀了过去,不过自己却没有冲在最前方,而是放缓马速,让手下先试试这些“军官”军的深浅。

    刘备军这边,刘备悄悄对关羽张飞说道:

    “二弟,三弟。”刘备指着程远志和邓茂说,“你们看到那两个人了吧,那两人应该就是贼寇的头目。到时候一有机会,你们就上去斩杀那两人。擒贼先擒王,只要他俩一死,贼军自乱!”

    二人同声答应:“放心吧大哥!”

    邹靖则开始指挥弩手准备作战。弩弦早在黄巾军刚出现时就上好了,只待发射即可。

    邹靖分析了下敌我数量,决定采用轮射。即第一排先射,射完立即退后上弦,同时第二排开射,第二排兵射完退后上弦,第三排再射,等第三排也射完了,第一排也上好弦了可以射击了。其实这种战术很早就被发明出来了,在后世也被称作三段击,用在火绳枪上。还有人在争论这战术到底是明朝沐英发明的还是日本战国时期发明的。却不知这真不是什么特别了不得的东西。

    “所有弩手听令!”眼见敌军进入我方射程,邹靖立刻下令。

    “甲组,角度三,射!”第一排弩手将弩上举,进行了一轮抛射。

    弩抛射的效果不如弓,主要原因在于弩矢相对箭矢要重一些,抛射的不远,但并非不能抛射。一时间,黄巾军中惨叫声此起彼伏,三百多弩手第一次的抛射命中率不到三分之一,所以仅仅造成了几十人中箭。

    “乙组,角度三,射”

    “丙组,角度二,射”

    “甲组,角度二,射”

    “乙组,角度一,射”

    “丙组,角度一,射”

    角度三为最远抛射,角度一则近乎平射。最后一次射击时,由于距离够近,弩矢命中率达到了将近九成。

    “全体弩手后撤!”

    再继续射击下去,弩手就会有危险了。所以在每人射了两箭后就撤退了。如果这些弩手士气够高,那么他们还是有机会再射一轮的。

    弩手迅速撤下,刘备军的战兵则握紧武器,准备接战。

    但令刘备等人没想到的是,敌人也撤了。

    ……

    ps:程远志的经历是在恶搞谁,不用我说了吧?好吧,还是说下,《碧血剑》主角袁承志。

    (本章完)
………………………………

第十六章 首战大胜

    原来是邓茂不幸中了一箭,灰溜溜的跑了。虽然他没有冲在第一排,但抛射的箭雨可不会管你在第几排,毕竟抛射是曲线打击。邓茂就不幸地被一支抛射的弩矢插入了没有铠甲保护的脖颈处。当然,插入处并非要害,距离致命处只有不到一厘米距离,不然对黄巾军的士气打击可就大了。邓茂一跑,直接带动大部队跟着跑。而冲在最前的那几个黄巾贼,在发现不对劲后,已经跑到了距离刘备军只有几米的距离。

    这几个二货猛然停下,看了看左右,又回头望了望身后,最后对着刘备军嘿嘿傻乐一下后,立刻掉头就跑。闹得刘备军哭笑不得。

    刘备也没下令追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