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是轻而易举的。

    早已演练过多次的士兵们操纵攻城器,几乎是瞬间便攻破了后门。

    在后门这边,原本是有禁军部队守卫的,但他们早就被某个操着扶风口音的军官所持的“大将军调令”给调走了。

    宫门攻破后,士兵们便纪律严明地排队依次涌入,根据后宫地图的指示,分头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路线,各司其职地进行抓捕行动。

    他们一见到宫里的女眷们,便有带头的军官对她们解释说:皇城内发生了叛乱,现在叛军正在攻击前门,大将军命他们把宫内女眷尽快转移到安全地带。

    这一番话果然骗住了那些因为看到全副武装的军士们而感到慌张的宫女们(宫女们身居内宫,雒阳城的士兵们平时是根本接触不到她们的),她们大多听信了军官的说辞,乖乖地在士兵们的安排下跟着向宫外走去。其中也有不信的、表示怀疑的人。她们表示要留在宫里,至少要有太后或者天子的命令才会离开。

    士兵们表面上答应,等到那些愿意离开的女眷们一出皇宫,士兵们便立刻翻脸,强行把她们制住,直接掳走。

    再说前门那边,前门这边的宫门可比后门要结实得多,更有宫门内军士死死抵住。袁绍他们花了好半天工夫,才把宫门撞开。

    而撞开之后也不是就解决问题了,宫内的大批八常侍党羽士兵与袁绍他们的军队厮杀起来,一时半会分不出胜负。

    然而八常侍们知道,自己这边负是肯定的。他们的党羽大多早在蹇硕死时就被清理得差不多了。现在手里的士兵数量着实算不上多,刚才包围何进的甲士甚至是由自家的亲属充任的。这些人只能用来拖延时间,想击败敌人是不可能的。

    于是他们分两头行动,赵忠、程旷、夏惲、郭胜四个人去前门指挥部队,拖延时间。剩下的张让、段珪、曹节、侯览四人则慌忙赶到何太后的寝宫那里,打算劫持他们以自保。却意外地发现何太后、皇帝刘辨和陈留王刘协居然都在同一个屋子里,而且都穿着睡衣。

    这倒是方便抓他们了!

    原来此时天色已晚,他们都已经准备就寝了。刘辨最初听到外面混乱,派太监一打听之下,得知皇宫前门后门都有士兵攻击,还都自称是何进的命令。

    慌乱不知所措的他,便跑到他母亲何太后那里。刚一离开自己寝宫,发现跟自己很要好的刘协也过来找自己,于是便一同去了何太后那里避难。

    (本章未完,请翻页)张让当然不会直接跟他们说什么“快跟我们走,我要劫持你们!”

    而是换了种说辞道:“大将军何进的部下谋反,纵火烧宫,并进攻尚书门。太后,事态紧急,快随臣等出宫避难!”

    何太后此时心里同样慌得不行,早没了平时的从容。她颤抖着摇头说道:“不,我哪也不去!”

    连本宫都不说了,直说我。

    张让他们一听,心说你可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我们好言相劝,给你面子你不听,非要我们来硬的!

    于是立刻带着几个小黄门一起,冲了上去,把何太后他们三个抓了起来。

    何太后吓得连连挣扎:“你们要干什么,你们要干什么!”

    声音都带着颤音,说起话来没有半点威慑力。

    小黄门们先把皇帝和陈留王这两个少年抓起来背走,他俩毕竟年幼,又从小娇生惯养,很轻易就被宦官们控制住了。

    剩下的人刚一抓何太后,何太后顿时清醒了一点。这主要是因为何太后是个女人,身体敏感,虽然抓她的是不完整的太监,但也是男人样貌。她平时可是不会允许太监碰自己身体的。

    清醒了一点的何太后终于想起了呼救:“我哪也不去,放开我,来人呐!”开始使劲挣扎。

    张让先行离开去盯着皇帝他们,留下的段珪等人不得已,让几个人一起上,强行拖拽着何太后离开了寝宫。但是经过这一耽误,便跟皇帝与陈留王拉开了一段距离。

    这些人心想着,既然前门后门都有士兵,那么就得找个其他方法离开皇宫了!

    他们裹胁着何太后、皇帝和陈留王,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

    途中却意外遇到了卢植。那卢植好不容易忙完了手头的工作,一肚子气正无从发泄。听说有人攻打皇宫,正要去看看怎么回事,却意外发现有几个身穿中常侍服侍的人,他们生拉硬拽着一个妇人,慢慢腾腾地前进。

    卢植定睛一看,居然是段珪那狗贼!再仔细一看,他们拉扯着的居然是何太后!

    简直胆大包天!

    于是大喝一声:“段珪逆贼,安敢劫持太后!”

    段珪本来被吓了一跳,一看原来是卢植。心想着你一个干瘦老头,瞎喊什么?再bb我杀了你!

    于是下令:“把卢植给我拿下!”

    卢植一听,哟呵!好啊,自己正一肚子气没地方出呢,你们就跑我面前来这么一出,真是找死!

    当即拔出佩剑,心说老夫要教你们见识见识老夫最近新修炼的,得自古书夹缝页里的越女剑法!

    曹节、侯览两人带着几个小黄门一同涌了过来,他们手里也有刀剑,心说我们这么多人打你一个,你还能有好?

    不想卢植又大喝一声:“贼子尔敢!看老夫越女剑法第一式……三千欲(越)女(甲)可吞吾(吴)!”

    (本章完)
………………………………

第一百六十六章 放火烧宫

    一片剑光舞出,众宦官纷纷被笼罩在剑芒之中,瞬间被刺了三千(大概……)个窟窿。

    段珪见此情景,吓得魂都飞走了,拔腿就跑,一溜烟就没影儿了。

    卢植收剑回鞘,长舒一口气,而后哈哈笑道:“哈哈,痛快,痛快!现在知道老夫的厉害了吧!”

    看到何太后被抛在原地,便收起笑容,赶紧上前询问,却发现她居然已经晕了过去。

    另一边,赵二已经把宫里所有女眷都遣送出宫,唯独不见了何太后。本来想着:就一个女人而已,又是刘辩他妈,估计年纪也不小了,干脆不要了吧!

    但又想了想,电视剧里的何太后感觉看着还可以,要不再去找找?

    于是命其他人先带着女眷们去船上,由关羽运走。自己则带着一队人,朝前门方向搜寻过去。

    走着走着,正好看见了卢植卢老头和一个妇人,估计那妇人只可能是何太后没跑了!于是赶忙上前,打招呼道:“卢老……尚书,你怎么在这?”

    卢植一看是赵二,奇怪地问道:“赵州牧,你怎么会在这?”

    赵二灵机一动,瞎说道:“哦,我本来在城北河边看顾我的船队,刚才我在城里布置的细作告诉我说皇宫有状况,我就先带一队人过来看看情况。”

    官员在雒阳城内布置眼线这种事,虽然不光明,但也没什么大错。赵二也不怕卢植怪罪。

    “我从北面过来,正好经过皇宫后门,看到后门不知被谁给攻破了。我想着,既然有人胆敢破坏皇宫门,那必然是发生了叛乱,于是也顾不得太多,带人进来查看,发现里面好像被谁给打劫了,居然空无一人!一路走过来,正好看见你们。卢尚书,你知道这里发生什么事了么?”

    直接把抢劫宫女的事推了个干净!

    卢植摇了摇头,道:“老夫一直在尚书台处理公务,也不知道发生什么,只听说何进手下造反,皇宫前门后门都被攻入。老夫正要去查看,就发现段珪他们劫持太后,这才出手相救。”

    赵二看了看何太后,嗯……不错,虽然发型散乱,面容憔悴,但是确实是个美人。应该是保养得好,一点不像三十岁的女人。如果再梳妆打扮下,肯定更美……

    (本章未完,请翻页)我要了!

    于是对卢植道:“卢尚书,这样吧!我带的兵不多,阻止乱兵肯定不够用。我先叫两个军士把太后送回她寝宫,如果沿途发现宫女或者宦官的话就交由他们照顾。我自己则回船上呼叫大部队。至于我身旁这一队士兵,就暂时先交由您来指挥……我料那些乱兵进来后,定会乱抢乱烧,我这点兵抵挡住他们肯定不行,但保护住宫里的重要设施,比如图书馆什么的,应该还是没问题的。我对皇宫里地形不熟,所以还请您来带他们去保护重要区域!”

    卢植一看他居然这么放心把他的部队交给自己指挥,顿时觉得这个赵二果然是个忠臣,一心为朝廷着想。而且还知道保护书籍,知道这个是最重要的。

    嗯,不愧是玄德的朋友!

    于是当即答应。

    赵二便对这队士兵军官下令道:“暂时听从卢尚书指挥,保护图书馆,完事后回船里报道!”

    就这样,把卢植支开了,而自己,则与两个士兵一起,把何太后背出了皇宫。半路上,月儿又告诉自己,灵帝陵寝处守陵的那些嫔妃也已经被捕获,并运到船上了。

    至此圆满!

    再说前门这边,赵忠、程旷、夏惲、郭胜四个人和他们的手下军士,渐渐抵挡不住,被袁绍等人驱赶至翠花楼前,剁为肉泥。

    不过他们拖延时间的任务倒是做得不错。虽然宦官们手下的军士不多,但袁绍他们仓促召集来的士兵也并非什么精锐,仔细看得话就会发现,他们居然还是上次何进扶刘辩登基时的那群禁军垃圾兵!

    而稍微清醒了一些的曹操,看见有军士居然进了皇宫后还要放火,气得心中大骂:你们特么是不是手贱!

    “谁允许你们在宫内放火的!”

    当即上前宰了那几个放火的。但是放火的并不只这几个人,其他地方还有。

    有些士兵没有与敌人厮杀的勇气,又不想躲起来导致事后受罚,便在宫内放起火来,觉得这样也算做贡献了。

    殊不知曹操快被他们气死了。

    于是收拢周围的士兵,给他们下令:立即去救火,如果看到有人放火,立刻斩杀!

    曹操这边忙着救火,袁术这个猪

    (本章未完,请翻页)队友却在另一边放火放得开心,他看到有士兵放火后,不仅没阻止,还鼓励他们继续烧,玩得挺嗨!

    跟他一路的吴匡却没这心思,专心引兵突入内庭,但见阉官,不论大小,尽皆杀之。

    他这边正追杀着宦官余党,忽然看见何苗提着剑出来了。吴匡虽然是何进部下,但是一向跟何苗不太对付,那何苗总是在何进面前说自己不是好东西,一肚子坏水,害得后来何进也不怎么待见自己了。现在一看正是好机会,便大呼道:“何苗同谋害兄,当共杀之!”

    众人俱曰:“愿斩谋兄之贼!”

    何苗心说好你个吴匡,平时就觉得你不是什么好东西,整天给我哥哥出馊主意,欺负他好忽悠。现在居然还想趁乱杀我?你等着瞧,日后再来找你算账!

    董卓的弟弟,奉车都尉董旻正好也在这里,看到何苗想跑,立刻带领亲兵加速绕到何苗后方。

    他与吴匡手下士兵们协力把何苗四面围定。乱刀之下,何苗被砍为齑粉。

    而袁绍那边,他则令军士分头来杀十常侍家属,不分大小,尽皆诛绝,多有无须者误被杀死。

    就这样混乱了很久,皇宫内终于平定下来。

    袁绍、曹操、袁术、卢植他们几个一碰头,发现整个后宫居然完全空了!

    宦官们显然是都被袁绍他们宰了,但宫女和嫔妃们却都不见了。这也就罢了,最关键是皇帝也不见了!难道是集体从皇宫后门逃了?

    于是几人简单商议之下,一面通知官员们来这里集合,整顿皇宫乱局,另一面收拢乱兵,恢复秩序。

    这时有人汇报说皇宫北面一道墙边发现了几个梯子,怀疑是张让他们用来翻出墙外所用。

    既然是在北墙发现的梯子,那么张让他们肯定是劫持天子往北逃了!

    于是稍作整合之后,便先由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出雒阳北上追击张让、段珪,并追回皇帝和陈留王。

    留守的人则继续搜寻皇宫,一番搜寻后,却发现何后也不见了!

    袁术当即叫道:“肯定是赵二!卢尚书说太后最后是被他带走的,此人会出现在这里,本来就可疑,定是他干的好事!”

    (本章完)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子失踪

    袁术这么一说,其他人也开始怀疑起赵二来。这雒阳城外的外兵有好几路,怎么这么巧,就你赵二先到了?

    就说你布置了眼线,随时关注着这边吧,但是动作也太快了!

    这后宫里失踪的宫女,说不定真是被他劫走了!

    曹操却不这么看,他虽然知道赵二这人贪财好色,但应该不至于如此色胆包天,做不出这种事。至于他最先到达这里,也是理所当然的。

    其他几路外兵都离雒阳有一段距离,而赵二麾下全是水军,停靠在河岸,那河岸距离雒阳可是非常近的。

    而且赵二练兵有方,麾下部队动作迅速、干练,可以在第一时间集结起来前往目的地。远不是京里这些慢吞吞的部队可比的。

    曹操一向视赵二为自己人,当然处处为赵二着想。

    他在向众人解释完这些后,想了想,猜测道:“卢尚书说当时赵州牧派两个军士带太后回寝宫了。但是这些青州兵从没来过皇宫,对皇宫内部肯定不熟,很可能是迷了路,我们还是再继续搜寻下吧!”

    众人觉得曹操说得有道理,于是继续搜寻起来。

    时任太傅的袁隗接到消息后很快赶来,一到这里就把侄子袁绍拉到一旁,开始商议起事后的权力分配来。

    这个政治老油条才不关心什么后宫女眷,宫女们失踪了再招新的就是,何太后不见了正好方便自己家族夺权。至于天子,虽然重要,但也好办,如果实在找不回来,再重新立一个就是!那刘宏不就是由一个亭侯之子登基为帝的吗?自己正好来个拥立之功!

    而眼下,他认为这是个排除异己的好机会,京中樊陵、许相两人一向与十常侍亲近,可矫诏把两人招来,然后斩之。

    再说卢植与闵贡那边,他们一直追到黄河边的小平津渡口,这才追上张让他们,

    闵贡大喝一声:“逆贼休走!”便纵马杀了过去。

    张让一看,这下可算是完了,好不容易搭梯子翻墙逃出宫外,越过北邙山,逃到黄河岸,跑了那么远终究还是被人追上了。

    于是也不跑了,心说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命中该有此劫!自己自从先帝故去时,其实就应该跟着一起死的。那样的话,至少还能风光大葬,给子孙家属们一个好结局。

    哪像现在,一直担惊受怕了那么久,又是下跪求人又是搞阴谋,终究还是没能活下去,唉!

    想通了这些后,他便在原地整理了下衣冠,然后对着刘辩拱手再拜,叩头辞别道:“臣等殄灭,天下乱矣,望陛下自己保重!”

    遂投河而死。

    二人听了这话若有所思,为什么张让说他死了后,天下就会乱呢?

    不过以他俩现在的年纪,尚还想不明白这个道理,要等以后才能明白了。

    刘协看到那边有兵马追杀过来,不知道是敌是友,毕竟想杀十常侍的人太多了,无论忠奸。他想着如果是友还好,万一是坏人,那可就糟了!既然情况不明,不如先躲起来,等一切安定

    (本章未完,请翻页)之后,自己再出来,方为上策。

    于是刘协对刘辩说:“此间不可久恋,须别寻活路。”

    刘辩没有刘协聪明,自然听他的,两人便趁乱逃了。

    闵贡纵马一阵砍杀,宰了不少宦官,最后捉住了段珪,质问道:“天子何在?”

    段珪看了看周围,心说刚才还在啊!只得道:“已在半路相失,不知何往。”

    闵贡大骂道,是你们劫持的皇帝,你现在说不知道?简直作死!

    遂杀段珪,悬头于马项下,分兵四散寻觅,自己却独乘一马,随路追寻。

    再说卢植,带着赵二留给他的那队青州兵,在河岸找到赵二,问道:“赵刺史,你可有看到天子?”

    同时奇怪:这赵二不是说呼唤大部队去了吗?为什么在河岸边发呆?

    赵二哪里是在发呆,他是在构思事后对朝中诸公的说辞。毕竟从卢植手里接手何后这事,是他临时起意,没有经过事前计划,说不好什么地方就露出马脚了。

    一见卢植问他,他便说了刚才构思好的瞎话道:“卢尚书,我本来是要叫我的大部队过去皇宫那边的。不过我留在岸边的手下说,他们看到有一支所属不明的部队,挟持着大量女人朝远处跑了。我心想这谁这么大胆,居然在皇宫里趁火打劫,便派部队去追击了。但是我又想到皇宫这边还需要人,便在此犹豫……”

    卢植也感到很疑惑,是谁干的?居然敢公然进入皇宫抢女人!

    周边的部队倒是有不少,除了赵二的青州兵之外,还有董卓、丁原和桥瑁的部队。

    卢植问:“他们朝哪个方向去了?”

    赵二指了指西北。

    卢植顿时怒道:“好你个董卓!就知道你不是什么好东西,居然连这种事都做得出来,简直禽兽不如!”

    赵二脸微微一红,然后问道:“卢尚书,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卢植叹了口气,道:“罢了,先别管这个了,叫你的部队回来吧,先一起寻找陛下。这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

    赵二答应了,命自己暂留在此的少量船只沿河寻找皇帝下落。

    卢植将手里的青州兵交还赵二,便又去其他地方,询问其他人的情况去了。

    赵二一看卢植一走,松了口气,便上了船,装模作样地去寻找天子。

    刘辩?刘协?他俩死活与我何干?

    我还是先去检验一下已经属于本官的美女后宫吧,哈哈!

    船上,何太后在两个宫女的服侍下,悠悠醒转。忙问道:“这是哪里?我皇儿又在哪?”

    她看了看周围,感觉像是在船舱里。皇宫里能行船的地方不多,难道这里是裸游馆?

    宫女却告诉她,说她们被一群自称是大将军手下的士兵护送到船上的,现在船行到哪里,她们也不知道。

    因为船是封闭的,外面都有士兵把守,她们看不到外面。

    (本章未完,请翻页)何太后渐渐冷静下来,开始思考:昨天下午,那八常侍求我传唤大将军进宫。结果等到了天黑,他也没来。

    当时自己就准备睡下了,谁知宫里发生了混乱,一打听之下,居然说大将军被八常侍给杀了。而何进的手下则发生了叛乱,开始攻打皇宫。

    然后就是八常侍劫持了自己和皇儿、陈留王。中途卢植尚书过来搭救,然后自己就昏了过去,直到现在。

    这八常侍居然敢公然劫持自己,那他们杀了大将军的事八成是真的。大将军的手下不甘形势逆转,故而反叛,也很有可能。

    但是现在把自己关在船上的这些士兵又是谁的手下?他们又有什么目的?

    何太后不想让自己处于被动之中,于是她便问宫女道:“你们有没有听出,这些士兵是哪里的口音?”

    从士兵口音上,大致可以推断出是哪支部队。如果是雒阳口音,那就是京中的南北军,京中禁军父死子替,口音不会变。西园军虽然从外地招来,但也主要是以丹阳、泰山人为主,亦能听出。如果是其他地方的口音,那么就可以从口音推断出是哪一支外兵。

    皇宫里的宫女都是从全国各地征选进来的,她们能很容易分辨口音来自哪里。

    宫女回想了一下,然后道:“好像是青州口音。”

    青州口音?那个叫什么赵二的青州兵?

    是了,之前那大将军任命他为楼船都尉,率领战船千艘来到雒阳北边河岸,用来给自己施压。虽然别的军队也可以在河上弄到船,但这个赵二则更为方便!

    何太后平时身居内宫,对外面的事不是很关心,所以对各级官员们的资料也了解得很少。

    她只知道这个人最近被何进升为青州牧,似乎年龄不大,其他的就不是很清楚了。

    难道这个人也起了歹心,想趁乱弄些什么好处?

    何太后只觉得这人只是想通过劫持……或者护送自己,来邀取一些好处,比如给他升个官什么的。并没有想过他居然如此色胆包天,妄图把所有皇宫女眷全部变成他的女人!

    正当她胡思乱想时,赵二进来了。

    皇宫女眷们人数众多,故而船队行进缓慢,而赵二轻舟简从,追上她们易如反掌。

    赵二来见何太后,主要是想跟她谈一谈,谈完后,他还要回雒阳,继续与朝廷周旋。

    何太后见来人身穿绸袍,不像守卫的士兵那样披着盔甲,便知道这个看起来二十多岁(实际上赵二只是面相显年轻,今年他已经三十了)的年轻人,一定是个头目级人物,有可能就是赵二。

    赵二也不用她猜,直接对着她半跪行了一礼道:“臣青州牧关内侯赵二,见过太后!”

    正常情况下,赵二面见太后,自然是要行大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