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湖剑侠榜-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囊路!奔父鲂⊥堤烁厦η腊孜芟莸溃骸拔颐悄挠星渴撬┠质隆保侨硕嘧煸樱幌掳奄扯纳粞沟埂
校尉大喊道;“都住口!你们各执一词,分不清原委。来人带他们到西城尉衙门审问清楚”。两个守卫回答“是”便要抓孙云回去。
这时李辰和吴坚也赶过来,见状知道去了衙门没有好事。如果事情经了官倒不怕,就怕小校尉私下处理,到时候会吃亏。于是李辰赶忙喊;“大人,我们是今年太学入学学生,我看见是这个小偷偷了我们的钱,我们是追过来要钱来着。”
校尉听了脸色一变,知道惹了学子事情也不好收场,但已经答应西城帮主找回面子便不好放人,于是说:“那好吧,你们都回衙门证明。”“大人不好吧,我们太学生无故进了尉衙,会有损名誉,眼下事情再清楚不过,请大人当即决断。”李辰站在校尉面前拱手说道。
“小学生懂得什么,这是问案程序,你们没事,自然清白”说着伸手要拨开李辰。李辰下意识的手腕一翻,看形状似反吊住校尉的腕子。校尉一愣,看出来少年练过武术,不过他不认为一个小孩武功能到哪去,不如趁机把他擒住推个妨碍公务了事。想着说道;“你小子妨碍老子办差,看我不拿下你”说着手不留空,换手反抓李辰肩膀,两个人瞬间对了几个照面。
这个校尉也有点武功,看样子也不是凭空混的官职,看本领也至少接近二等中期武士水平。孙云师兄弟的武功,属李辰和孙云最好,李辰已经进入了二重武士后期。但因为徒手对战,不得施展,加上周围人群挺拥挤,因此李辰并没有占上风。
这时他们旁边的西城帮主突然说:“校尉大人,抓个不懂事的小孩哪用您动手,在下为大人代劳。”说着抢到校尉前面。
他是什么人?怎么抢到校尉的前边了。原来西城帮助姓李,所谓的帮主其实就是西城的黑道头目,但这个李帮主挂个大市商会会长的白道名字,好名正言顺的收管理费,并能与官府正常打交道,方便输送利益。他是个练家子,原是羽林的低级军官,做过队主,他的功夫达到了银级武士水准,也就是三重中期。他一眼看出来,李辰的底子要强过校尉,只是人多使不出来,再加上校尉人高马大占点便宜。他刚才也听见李辰他们的对话,情知是自己手下的一伙人不识好歹,惹了太学生,还没占着便宜。但校尉已经为自己出头了,而且动了手,看样不好收场,如果再输掉比试,会恼羞成怒招惹大是非的。想到这便抢在前面解决。校尉没看出来自己比少年武功弱,觉得自己力大招熟,一会就能取胜。但看帮主出面,自己一是不好拦着,二来自己多少是个小官,动手确实不好看。
帮主正要伸手,这时旁边人喊;“停手,停手,误会了!”一个人满头大汗的跑来。
………………………………
34 中尉
众人回头一看,原来是子方的叔叔杨葡赶过来,他认识西城帮主,没少给他保护钱。“这不是李会长么?怎么闲暇要练练身子?呵呵,刘校尉也在。怎么总没看你到我的小店去?”
“老杨啊”李帮主因是商会会长,得了杨葡不少好处,也知道杨葡和西城尉有交情,自然得给面子“杨老哥,你不在饭庄忙活,怎么跑这儿了?你刚才说什么误会了?”
“会长有所不知,这几个孩子是我侄儿和同窗,这不他们考上太学,今天到我的小店吃饭庆贺。没留神和你的手下冲撞了,看看有什么损失没,改天我做东,一切损失我加倍赔偿。”“这样啊,那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了,老哥一句话什么赔不赔的,今个的事儿就算了。”说着一瞪眼,手下的几个人灰溜溜往外走。这边杨炯也拉着俪儿他们准备和老杨回饭馆。
“等等”这时,校尉也不哪根筋没对好,冷不丁的节外生枝“不能就这么了了,都回衙审问!”大家一看,校尉绷着个脸,不明所以。原来他这个人大脑平滑,还很自大。看见大家自行解决问题,完全把他忽视了,觉得没有面子,冷不丁的来了一句。
老杨赶忙拱手道:“刘大人慢来,小侄的事情惊动大人,的确按程序该详细问问,不过既然都误会解释清楚了,就让孩子们回校好读书去,如果需要笔录什么的,我跟着大人配合就是。”李会长也有点生气,不过碍于校尉为他出头,也只好说道;“是啊,都是我们商会的弟兄闹点小纠纷,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一定约束好。”
刘校尉平日知道老杨与他的顶头上司关系不错,便不好接近老杨。没有接触自然少收了不少礼,今天好不容易有交涉的机会,哪能轻易放过,便说:“那正好,烦请老杨一趟。”
老杨知道校尉的意思,忙说;“好的,我刚才出来的匆忙,没和店里打个招呼,能否先跟我回去告诉一下、取点东西,然后马上和你去尉衙。”“好吧,正好到你那歇歇脚,喝口水。”
刘校尉看老杨挺配合,立刻散开众人,随老杨回店,孙云他们也跟着回去了。李帮主知道了校尉的意思,哂笑几下,轰赶着手下走开。
老杨领着众人,拐弯抹角,不大一会儿,回到杨家老店。谦让一番,陪着校尉进了店里。大伙刚进屋,只听一个女孩说道;“田俪,你们怎么来了?”田俪一看认识,是同寝室的郦影,上午还在一起办理入学手续呢。郦影的身后,陆续还有父母、爷爷、奶奶、以及其他几个人。其中,那个爷爷正是御史中尉郦先生,陪同的有他的弟弟等。原来郦先生复官,孙女考上太学,一家人也到杨家老店庆祝。他们来得稍微晚点,三楼已经满了,在二楼的雅间用餐。孙云他们出来的时候没有遇见,这会儿刚吃完下楼结账。
孙云他们赶忙过来施礼“见过先生,真巧您也来了,我们刚才也在这吃饭庆贺来着。”
“呵呵,是你们啊。你们认识掌柜?”杨掌柜赶忙答礼:“郦大人认识他们啊,真是巧。我是杨炯的叔叔。舍侄刚才就在三楼与几个同窗庆贺考中,吃完溜达一圈,才回来。原来郦大人的孙女和舍侄是今年的同窗啊,太好了。今天这顿饭我来请了。”
“诶呀,怎么能白吃你的饭呢?”“大人为官清廉,小人是知道的。以往您在朝做高官,每次来小人都想请您一次聊表敬畏,可惜您都拒绝。这回既然孩子们今后都是同学了,你也不做官了,说什么也让我孝敬您一回。”
“叔叔,郦大人已经复官,拜御史中尉了。”杨炯怕叔父说了官讳的话赶忙提醒。“诶呦!请您老恕罪,小人着实不知。不过小人的心意请您老一定成全啊。”
“杨掌柜,你总是客气,再客气下次我就不来了”这时郦善长突然看见一个校尉打扮的人跟进来,表情一直呆着,便问:“杨掌柜你这儿还有事情?”老杨回头看是校尉赶忙说:“没什么,是个朋友,到我这喝口水。”
因为郦大人做过河南尹,正管中京,刘校尉以前见过他,只是罢官许多日子,还不知道已经改任御史中尉,刚才听说,吓了一跳。他在京师西部尉当差,知道御史台隶属门下省。御史大夫是三品大官。下面两个副职,御史中丞和御史中尉,一个监察文官,一个监察武官,都是四品大员。尤其这个郦道元刚直不阿,满朝文武都敬畏他。别说他一个小小校尉,就是西部尉见了也哆嗦。看来今天点子背,别撞到刀口,郦大人可是法不容情。刚想找个便当溜走,忽然听大人点到自己,连忙过来见礼“属下西部尉衙、校尉刘勋见过郦大人。”
郦道元眼如利剑,一看便知校尉没有安善心。但今天碍于晚辈们都在,不便发作,便说;“你们西部尉近来可好啊?”“托大人挂念,一切都好”“我今天是私事家宴,不便打扰你们大人,你回头捎个话,等我有空再到他府衙拜会。”“喏,属下遵命,属下告退。”郦大人一摆手,校尉诺诺而退,到门口擦擦冷汗,夺门远去。
“杨掌柜,老夫要告辞回家了,你快收下饭钱。”“大人刚才您可帮我一个大忙了,要不然我不知道要破费多少。您也知道,吃我们这碗饭不容易,少不得答对这些帮会的人,不过今天您老往这儿一站,都知道我的侄子和您的孙女是同窗,我这儿可就一下子就出名了,那些地痞起码想来就得掂量掂量,我这儿今后也不知少花多少冤枉钱呢,所以今天说什么这顿饭也不能收您钱。再说,刚才我这正为孩子们庆贺摆宴,大人您这儿也是同样,权当同窗一起聚会了。是吧?杨炯。”
杨炯知道叔父让自己找个理由劝解,便说:“是啊,先生。再说我们还要继续拜读您的大作呢?就当晚辈师礼吧。”“呵呵,还是你这个孩子会说话。算了就依你吧,以后我多来几次,但再不许不收我钱了”杨掌柜连连点头,让伙计找个大雅间,让大家喝茶聊会天。
郦大人详细问问刚才的事情,田俪把始末说了一遍,大人听了点头记下。又问了问太学的事情,才知道两个女孩住在一个宿舍临床而居,这下更近便,嘱托以后互相照顾。
说了一会儿话,大人突然想起一个事情,问道;“我两次听说你们武功不错了,能和我说说,你们从哪学的么?”孙云说;“我们的师傅就是田郦的爷爷,他老人家叫田恒,是个隐居的侠士。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拜师求艺,博学众家。”
“侠客田恒,我听过这个名字。”“是吗?您认识我爷爷?”田俪一下兴奋起来。
“我们御史台有不少武林义士,而且我原来与一位大侠毛鸿远有交情,他参加过终南舞林大会,得名三原侠。他也和我提过每个终南侠客的大概,所以知道清风侠的大名。你们别看我老了,年轻的时候也喜好武术,向往做个侠客。少年时候开始游历名山大川,访师问友,但武学只学了皮毛。后来弃武学文,又做了官,再后来编撰水经注,但没间断习武。”
“怪不得,您有侠客的风骨呢。”李辰也赞叹道。
“嗨,我这就是会比量两下,拿不出手。对了,这个三原侠有个弟弟叫毛鸿广,同为侯侠,也是个剑术高手,现在御史台官拜从六品侍御史,兼太学击剑博士,就是郦影的师傅,将来你们上学,有击剑课,正可以和他学习击剑。御史台专门监察官员,查访破获涉及官员的重大案件。我看你们文武兼备,将来毕业就可以由毛博士举荐,可以到我们御史台当差。不过前提是要学通五经,卒业优良,最重要为人正直,不怕权贵,胆大心细。”
“那太好了,查案破案的差事多令人羡慕啊。”孙云说;“多谢先生赏识,我们一定勤学文武,做向您一样的清官。”“呵呵,好孩子。你们和影儿也是同学了,以后也教教她剑术,她学剑不刻苦,只和毛鸿广学了皮毛,正好能跟你们一起练习,能提高提高。”
田俪笑着说:“没问题,郦爷爷,我们现在已经一起练了。”李辰说:“是啊,而且,我们看郦影看样很有武功底子呀,应该很不错呢?”
郦影说:“我的师傅就是刚才说的毛博士,过些天教我们击剑,你们都能认识。”
中尉说:“哦,还有,离开学还有几天,我已经答应,卢家的静儿来我家誊写水经注,影儿帮助写,你们有空也可以过来。”“好啊,我们改天就到您府上。”又唠了几句大家才分手。
晚上,孙云他们在校舍食堂用过晚饭,大家还没有过兴奋劲儿,一直憧憬着以后入学的规划。孙云谨记老师的话,督促大家聚到小树林,抓紧练习和交流道长的剑法和吐纳心法。弄的大家哀声一片,不过大师兄的话还得要听,老师不在身边,他就代表老师,大家习惯了。
道教的吐纳心法与原来墨门的基础心法稍微有点不同。墨门的心法与其他门派的基础心法一样,基本上是气沉丹田、吸满吐尽,先静止呼吸,再手掌助力呼气,最后意念运气行走。总要诀是吸气丹田、呼气游走,心境平和,完全鼻息。而道教的心法,稍微有点不同,而且南北道教原来也各有区别,但在南宗总结归纳后逐渐统一起来,最终由陶弘景道长著述弘扬,归纳成六字诀,嘘、呵、呼、呬、吹、嘻,分别对应了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肾以及三焦。在吐纳法上变为鼻吸口呼,匀细柔长,并且“气声逐字”,开创了气功心法的新纪元。
………………………………
35 誊书
过了几天。早朝之上城阳王元徽出班奏道:“启禀太后、万岁,今有徐州别驾张柏状告刺史安丰王元延明。罪状有三,其一玩忽守边职责、纵兵与南军交易,其二收受豪强贿赂,私铸兵器图谋。其三,说他屯兵相县(淮北),不遵守朝廷进攻的旨意,私通叛逃过去的元略,意欲再建宋国。”因元延明人缘儿不错,他的话音一落,许多大臣十分气愤,纷纷议论不可能。
“元延明?”太后有点糊涂了“不是说前几天还屡立战功,收降萧综,今天怎么又有这么多事情呢?还有别驾?还有又一个宋国,都是怎么回事?丞相你和我说说。”
元雍忙说:“太后,是这样的。徐州又称彭城,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魏晋时代如此,现在南北分割依然如此。刘宋的时候,被我朝收入版图。前些年,先是元延明做徐州牧,5年前由前将军西道台萧宝夤接任。后来,元叉上台抓了他一个错误,改让元法僧接任,元法僧去后一开始还很有建树,使疆界扩至南徐。再后来元叉谋逆,使太后蒙冤,元法僧便与元叉产生裂隙。元叉派中书舍人张文伯督察元法僧,元法僧杀了张文伯,后怕元叉追究他,便自立为王,因循刘宋,就建了一个所谓的宋国。元叉怕担责任,便再任安乐王元鉴为徐州刺史讨伐,元鉴始胜后败单骑而回被免,最后因元延明做过徐州刺史,就又派他去与南朝对峙。元延明还不错,收复了徐州,收降萧综。元延明因为在徐州为官一任,自然和元法僧一样,虽然政绩不错,但也有一些资产,有一些老部下,也得罪过一些人。”
“行了,丞相。别替元法僧美化了,他在益州就没什么政绩,损兵折将丢了咱们不少地牌,到了徐州也没干什么好事,他和元叉狼狈为奸,没一个好东西。看看你们元家一个个,贪财一个比一个能耐,打仗一个不如一个。不提了,说说元延明吧,你们都什么意见?”
广阳王元渊与元延明关系紧密,出班说:“禀太后,臣以为,元延明虽有些恃才傲物,贪些小便宜不敢说,但说他玩忽边防、放纵豪强、私铸猖獗,是断不能的。”
中书监袁翻奏曰:“广阳王言之有理,我与安丰王共过事,深知他为清廉俭朴,淳正忠厚,又执法严明,一定是得罪了徐州官吏,所以才诬告他。”
汝南王元悦说:“太后,臣以为,吏部尚书城阳王之言为实情,据微臣所知尤甚,臣听说他与归附南朝的元略经常书信往来,不知意欲何为。”
“好了”太后打断他们“你们都给我搞糊涂了。御史台你们什么意见?”
御史大夫周颌连忙出班:“太后,臣以为广阳王与城阳王说的都有道理,所以不能轻易论罪,应该…应该…”未及说完,已经是满头大汗。御史台隶属门下省,正是城阳王、大司马、领门下侍中元徽的下属,他明知元延明没有事也不能明说,但又不敢得罪丞相和大将军,所以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算了,归班吧。郦爱卿,你的意见呢?”御史中尉郦道元出班“微臣认为,证据不足,不应臆断,即有诉状,必当严查。”“嗯,但不知,郦卿可愿意为朕受累一趟啊?”“臣,愿往。”
“好,还是郦卿,刚直不阿,不惧权贵。我听说,几年前朝廷诏令你为持节兼黄门侍郎,奉诏前往北方各镇,整编相关沃野、怀朔、武川等诸镇改为州置并裁减去留,恰逢各镇起义叛乱,裁减之事无功而返,结果被元乂抓个理由免官,我实在为你觉得冤屈。前日你复官,本来见你长了年岁,不想让你劳苦,可是朝中再找不出有人如你一般为官严厉、不徇私情者。我看,就给你加个黄门侍郎吧,官正三品。此外诏令你持节、兼侍中、兼行台尚书,调度各军,去查处元延明一案,望你速去速回,早日彻查清楚。”“谢太后。”城阳王和汝南王本想找元延明的别扭,不料郦道元借机会升迁,气得他俩狠狠的瞪了郦道元一眼。
下了朝,郦道元与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回到御史台。周大人要让郦道元上座,郦大人推脱不从,周大人说:“郦大人,自汉末以来到魏晋,御史台便不设御史大夫。我朝恢复旧仪,寻周代之礼又增设。但我看太后之意恐怕又要取消了,如今你已经官达三品,又领了黄门侍郎,尤其奉旨持节,已在我之上,还是你来上座吧,我不日便要辞官了。”“大人与我年龄相仿,我尚且为国家出力,大人身体康健,何言归隐呢?此事后议,先议议如何去徐州一事吧。”
周大人勉强上座,说:“还是郦大人拿注意吧。”“依下官之意,我明日即带一些侍御,由从六品侍御史毛鸿广随从,出发徐州。”
大夫和中丞都没有意见,差人召唤毛逵,把事情和他说明,征求他意见。毛侍御史说:“依小人之见,大人带大队人马劳师远行,需要时日,我先带少量人员提前出发,这样一方面防止走漏消息,一方面人员少调查方便。只是………”“但讲无妨。”
“只是我们御史台的兄弟,因为隶属门下省,多与上边长官盘根错节,我怕会有人通气。”“这个?好,你一会随我到我家商量一下。”郦大人十分赞赏毛逵考虑的周到。他们御史台正归城阳王管,而城阳王与郦道元关系紧张,别他们带去的人是城阳王的内线。
昨晚田俪在孙云那边练习完功法后,回到了自己的寝室。寝室里一共有五人住,那几个女孩是郦影、卢静、杨蓉和萧月。因为还没开学,大部分都在自己家住,只有萧月因为父母不在家,所以就提前搬过来,正好两个人搭伴。睡觉前两个人没事聊天才知道,萧月也会武功,自幼先和父亲哥哥学习,后来又跟军营里的教头以及衙门里的班头都学过。田俪问她第二天有什么事情没有,正好萧月没什么事情可做,田俪便邀请她一起去御史中尉家誊书。
早上起来梳洗完毕,田俪领着萧月来到孙云他们的寝室,孙云他们刚练过剑术回来,一看来个面若凝脂,气质如兰的清丽女孩,都楞了一下。俪儿乐呵呵的介绍说:“哥哥们,我给你们介绍新同学,萧月,西道台的女儿,和我一个寝室。月儿姐姐,这都是我同乡、同窗、同门的哥哥,大哥哥孙云、二师哥李辰、还有吴坚、杨炯、王先。我约月儿姐姐一起去誊书了。”好啊,大伙同声赞同,之后一起在饭堂吃了早餐,便结伴来到郦先生家。
他们昨天就开始誊书,已经来过郦影这儿,只有萧月第一次来,她看到大家十分欢喜,说道:“大家好啊,我也来帮忙啦,我叫萧月,以后都叫我小月吧。”大家寒暄一番,让到书房,便开始誊摹。影儿事先已经把临本拆开,给孙云他们男生每人八卷。萧月帮助孙云替班,影儿帮着李辰,卢静手快帮着吴坚,杨蓉帮衬杨炯,王先也是快笔,俪儿辅助。
孙云今天开始誊写卷二,写了一会儿忽然感慨说:“我一直不知道天下郡所的名字由来,看了郦先生的著作才明白,原来齐、鲁、吴等是以列国为名,太山、山阳是依山陵取名,还有是按出产取名就像酒泉是因泉味如酒,雁门是大雁蕃育之地。还有的更奇怪,如禹召集诸侯,在东冶之山考核功绩,所以叫会稽。这里竟有李斯的功劳。难得郦先生博古通今,广拾深挖,水经注必是传世之作。我要有机会一定学郦先生,把书中所描绘的山川都游遍。”
师兄弟们相处更多表现的是同窗关系,除了小俪,其他人很少把他当成兄长那么拘谨的看待,因此大家听见孙云感叹,都见怪不怪、不予理会。其他人正写字入迷,也没听见。萧月没注意大家,听了孙云的话,也有感触便接道:“是啊,我也向往名山大川呢。我在神龟年随父亲到兖州泰山郡赴任,游历过不少地方呢。”“是吗?你都去过哪啊”孙云问
“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仰天山的齐长城,崂山的太清宫,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还有历城泺泉和大明湖。泺泉可神奇了,三个泉窟,喷涌澎湃,最后和大明湖汇到济水。”
“要是与济水相连,那郦先生的水经注里一定也有记载吧”“应该是吧”
“当然有了,”影儿插话说:“子细,就在你手里的卷八里。”
“是吗”孙云和萧月,连忙打开卷八,萧月眼尖一下翻到“在这儿,郦先生说‘济水又东北,泺水入焉。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春秋》桓公十八年,公会齐侯于泺是也。俗谓之为娥姜水,以泉源有舜妃娥英庙故也。’下面还有‘其水北为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