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谋:第一狂妃-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凛此时正捂着宋知秋的小腹,心中无尽的恨意,又一次,又一次在他的面前,让知秋进入了绝境之中……
“殿下,您先把人抱到帐篷里,待老朽看过之后,你再落泪,可好?”
从京师里过来的御医可没一个好说话的,这会儿见到九皇子这个一军主帅抱着个女人落泪,那语气是一点儿也好不起来。
南凛瞪了一眼这个老头子,却不敢跟人家犟嘴,只能按着对方的说法,把知秋送到了帐篷里。
到了床边上,南凛仍不想撒手,却叫几个军医一拦,把他和宋知秋生生分开。
………………………………
第五百五十一章 谋反
南凛运了运气,倒底没骂出口。只是脸色非常之难看。不过人家当大夫的也没在意南凛这个九皇子的反应就是。
不多时,首位给宋知秋把脉的那御医最先开口:“殿下,您的这位侧妃,以后怕是不能再习武了。因为,她的丹田破碎了。”
老大夫的话惊得南凛后退一步,“你说什么?知秋不能习武了?那,那以后可怎么办?”
老大夫大怒:“什么怎么办?这命能保下来,还能生育,已是老夫的本事了。你还想要求什么!”
“我,我,唉!”
南凛一时也无法了,这位老大夫是他军营里最厉害的一位御医了,人家都这么说了,他又能如何?
深深地看一眼床上仍然在昏迷之中的宋知秋后,南凛头也不回了出了帐篷,冲着外头刚刚赶来的各个将校怒吼:“本皇子要你们这些酒囊饭袋有什么用?居然叫刺客混进了大营,今天要不是有知秋在场替本皇子挡了一剑,本皇子这条命就交待在这里。去给我查!把那刺客找出来,本皇子要让他千刀万刮!”
以贺松为首的将军们,叫南凛骂了个狗血喷头,一个个也不敢跟正在发怒的南凛辩解什么,只灰溜溜的带着手下离去了。
不提这些怎么在大营里搜寻那个差点得了手的刺客,再说南凛,跟着手底下这些属下发了一顿火气之后,他的心情明显好不少。
回身又进了帐篷,就见宋知秋此时已经醒了过来,南凛一屁股就坐到了床边上,“知秋,我,我……”
南凛倒底没敢直接说出宋知秋因为他受伤,以后再也不能习武之事。
可是他刚刚在外头骂下头的将校,宋知秋又不是聋子,哪里会听不到。
自是从南凛的话语里头提取了有用的信息。不过宋知秋还不怎么相信这是真实的。
用手拽了拽南凛的袖子,宋知秋用虚弱的声音问:“我,以后再也不能习武了吗?”
南凛十分愧疚地看着宋知秋,眼神有些躲闪,他喏喏道:“那什么,知秋,以后我定会再寻一些高明些的大夫。你也知道,现在是二军阵前,待咱们打完了这场仗之后,回了京师,咱们再看病……”
南凛的劝说让宋知秋有些精神恍惚,她从来没想过,自己居然有一天不能再习武。哈哈,宋家人居然不能习武!
宋知秋绝望地想着,她理都不理南凛,把被子往头上一蒙,再也不想见人。
南凛从未看到如此灰暗的宋知秋,他在屋中团团转了二圈,咬了咬牙,恨声骂了一句刺客,便匆匆的离去了。
想来应是出去寻那个跑了的刺客。宋知秋又过了一会,把蒙在头上的被子拉下去,可是脸上却全都是泪水了。
就在南凛和宋知秋在军营中陷入了低谷之时,南居国的京师之中,南从溪一身的孝服走在回王府的路上。
只是还没等他到家,就听人有尖声叫道:“端王千岁,您这是给哪位长辈服孝呢?”
南从溪惊愕地一回头,却见来人是自己父皇身边的大太监顾全。
“顾公公,您怎么想起来到寒舍来?我母妃不是去了嘛,这是给我淑妃母服孝。”
南从溪回应的时候有些低迷,以后,他就再也见不着自己母妃了。
顾全大惊,上前一把拉住了南从溪,怒道:“殿下,您这是何意?淑妃娘娘在宫里好好的,你这一身孝服,岂不是咒自己母妃!”
南从溪当时就愣了,不过五皇子的反应极快,一把扯下带孝的白带子,连外袍都撕了下来。
然而后双眼亮闪闪地看向顾全:“公公莫怪,这些日子,我在路上病得糊涂了,听有人来报,说是母妃去了。我这就匆匆往回赶路。不想半路上又病了,今天方能动弹一些,就换了孝报回京。您快说说,我母妃,她现在在宫里怎么样了?”
顾全上下打量了一下南从溪,脸上有些意外,“这话说的,淑妃娘娘早前也是听外人信口雌黄,把您说得死在外头了。才想不开,要上吊自杀。可是淑妃娘娘毕竟是您的母妃,陛下怎么可能由着下头的宫人作践她呢。这不,老奴听说,淑妃都闭过气了,后来才又叫太医院的人给救回来了。”
南从溪闻言,不由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头冲着皇城的方向,砰砰砰,就叩了好几个响头,口中还道:“谢过父皇慈悲。”
南从溪不傻,他从小长在宫里,那里眉眼高低,他有什么不明白了。
光是听这话,他就知道,这里头不定出了什么破事呢。定是有人想借那种时机,要了他的小命,和他母妃的命,多亏他那父皇,不然他和淑妃二个,想来就能在黄泉路上一起作伴了。
“五皇子,快快请起。陛下听说您回了京城,正要见您呢,这不,还派了老奴前来寻您。”
南从溪眼含热泪道:“还请顾公公稍等,待我换身衣服,就跟着您走。”
顾全点了点头,这次他倒没再拦着。由着南从溪进了自己的端王府。
踏进端王府中,把顾全请到小花厅里喝茶,南从溪就去换衣服。
待小太监把自己的衣服拿过来,南从溪正打算换上,就听对方小声道:“殿下,娘娘问您,如今形势不妙,是否直接上位?”
说罢,那小太监手一扬,居然拿出半只玉佩来。南从溪默不作声的盯着那块残缺的玉,半晌才道:“胡闹!你速回去与我母妃说,就说停止一切行动!另外,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
“殿下,小的是五年前进的宫,此前一直在您的外家,近几年殿下您的形势越发严峻,周相便打发小的进了宫。”
南从溪点了点头,“我母妃那边可是准备妥当了?不管行事如何,你马上回去,速速让母妃收尾,不可再行悖逆之事。”
“这,这……”
南从溪冷冷瞪了这小太监一眼,只是换了衣服,就跟着顾全去了乾清宫。
………………………………
第五百五十二章 见缝插针
此时,宫中的淑妃娘娘正在冷宫里面无表情的看着镜子。
里头越发苍老的自己,让淑妃更加伤心。自从上次自杀不成,她几乎成了宫的笑柄。
皇帝派来了好几个御医,让淑妃再次燃起了希望。
前朝传来的真实情况越发的不利她的养子南从溪,淑妃不想再等下去了。
想想她以前在宫里的势力如何,等进了冷宫之后,几乎没多少宫人愿意再跟着她。
自己的养子那边传来死讯的时候,淑妃只觉得自己在这后宫之中,再无希望。
她活下来了。是皇帝南昊下旨救的她,淑妃以为皇帝对她是有着真感情的。
事实却不是这样,皇帝南昊,她的丈夫并没让她出冷宫,更是夺了她的皇后名号,因为不曾举行大典,结果就是夺了封号之后,连朝中都无人为她上书!
情势是如此的恶劣,再次听到南凛居然取代了南从溪,成了皇帝南昊的眼中红人的时候,淑妃觉得,自己和南从溪,不能再忍下去了。
因为这吃人的后宫,再无她和南从溪的活路了。父亲早已告老,前朝虽然有一些人脉,但这些人脉只有在南从溪站在前台的时候,才能有用。
一旦皇帝厌弃了小五,这些人连上本的意图都不会有了。
就如她,在冷宫里呆了多久了,可是朝中却无一人提及。
这种事意味着什么,似淑妃娘娘在宫里呆了这么久的后妃,不会不明白。
才有派出心腹宫人,联络南从溪,以图大事。只是这些天她倒是借着父亲的名义和小五的名号找上了以前许多己方的大臣。
让淑妃失望的是,这些人一个个多是左右而言他,能给她和小五一个准信的,不足以往的一成人。
淑妃一开始被人拒绝的时候,就知不好,但是事已到此,她又能如何?她早就想好了,待小五从外头回来,必会带着一些人马,也不需多,只要能有百十余号,她就敢借着以往近二十年在宫中经营的实例,对南昊发起攻击。
成功的可能性虽然不大,但相对造反能得到的利益,三成的把握,已是极大了。
其实淑妃不愧是南昊的枕边人,她最开始确实是暴露了,南昊也就知道了南从溪想造反事。
不过当淑妃一次又一次的联络朝臣的时候,大部分的朝臣都直接拒绝了,还把这事说给了皇帝听。
从那时起,皇帝南昊还真就不把淑妃捅出来的篓子当一回事了。
那时南从溪病在外头,要说这个快要病死了的儿子想造反,南昊自己都不相信。
索性看着淑妃在后宫上窜下跳的,还算有趣,南昊这才没动淑妃。因为淑妃的举动,在外朝简直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要不怎么今天南从溪一进城,那顾全怎么就等在那里呢。
根本就是南从溪的亲爹自己派去的人。等的就是他。
只是南昊行事的仁和,让东厂早已知道消息的锦衣卫千户赵熙有些不满。
他算是上了九皇子南凛的船了,现在要是不趁着南从溪一脑袋的小辫子借机搬倒了他,还等什么时机?
这天家,最厉害的不过是选择了,虽然现在做出这些小动作的人不是南从溪本人,可是淑妃自己造反,总不能想着自己上位,当个女帝吧。既然对方捧的人是南从溪,那就无所谓了。
“来人,把淑妃娘娘近期所作所为,和咱们的人寻来的‘名单’,正好趁着五皇子现在御前奏对,使个小官把这东西给送去。总不能什么事都叫九皇子操心不是。”
“是。”
几个小太监分作几路,悄悄的出门联络去了。这个时候,皇帝南昊正坐在自己的御书房里,问着南从溪回京路上的情况。
“小五,朕听说你在路上病得严重,现在身体可是好了?朕看你今天的精神还算不错。”
“托父皇的福,儿子后来慢慢的好了。只是不知哪个混帐在外头谣传儿臣母妃去了,倒是惊得儿臣一身冷汗。”
南从溪也没多想,还顺嘴给后宫传谣言的嫔妃上了个眼药。
南昊只是点了点头,又问:“也是,那是途中可接到你母亲的书信?总不能这长的时间,你与京中一封信也未通吧。”
南从溪一愣,“父皇,您说得还真对,那会儿臣病得都起不来床,哪里有心情问京中的事。好叫父皇得知,儿臣还是进王府前,从顾公公口中得知,母妃未亡呢。”
南昊的脸皮一抽,正待说些什么,就听门外有人怒骂,“胡说八道!”
南从溪和皇帝南昊同时回头,就见一个七品着绿袍的小官站在门外,一脸的不忿,指责南从溪道:“五皇子,您这话着实太假了。这京中之中,哪个不知淑妃娘娘根本未死,你倒是好,做儿子的,倒是直接当母亲死了。还说从未与京中通信!呵呵,那本官问你,你的势力四处联络,一门心思造反,总不会是京中你母妃自己干的,你也同样不知情?”
“张御史,你什么意思!”
南从溪的脸色瞬间面如土色。他可没想到,自己这个母妃居然把事情闹得尽人皆知。想想刚刚父皇问自己问题,南从溪的后背瞬间湿透了。
张御史冷笑一声,自袖子中取出一份厚厚的表章:“陛下,微臣手中这些皆是近段时间,五皇子与其母妃联络诸大臣,行谋反一事的名单。您可着人调查此事,若小臣所言不实,请陛下杀小臣一个信口雌黄!”
**说罢,扑通一声跪在地下,一下一下地叩着头。
南昊只是看着,却没说话,南从溪此时惊悸之下,也跪了下来。
“父皇,儿臣,儿臣是真的不知情啊。想淑妃母一介女流之辈。若真有些事,必是有人在母妃面前胡诌,请父皇着令有司衙门,将此事查验清楚,儿臣保证,此生此世,并无此心。”
说罢,南从溪叩头带响,砰砰砰!**张御史却道:“陛下,国朝这宫,罪大,莫过造反。小臣也曾听说,有人向您告密,您却只当未闻。陛下,您今日将造反之事大事化小,那来日我南居国再行谋反一事,当以何为戒?”
………………………………
第五百五十三章 投降
南昊面无表情地看着地上跪着的二个,一个是朝中不知名的御史,以他的七品官身,是进不得他这御书房的,可是这人却出现在他的面前。那么,这人是怎么被带进御书房的?
南昊是皇帝,皇帝自然想的就多些。不过这御史说得也没错,造反若是都不罚了,那以后也没什么大罪了。
可是,被你逼迫着做决定和自己做出决定,滋味并不一样。
阴沉着脸,半晌,南昊才道:“五皇子南从溪,行悖逆之事,证据经查明,属实。着宗人府宗正派兵三百,圈端王府。无诏不得出入。”
说到这南昊就顿了顿,明显想要到此为止。却听**问:“陛下,端王选择,怎连封号也不夺之。”
南昊深深地看了一眼**,内心的火气已被激起。他自己下旨收拾老五是一回事,被人高举大义的旗号,不得不下旨,南昊已经怒极。
“好好好,那就夺了五皇子的封号,贬为庶人。”
南从溪人还在呢,他又没走,由其南昊气得直喘粗气。南从溪在心底也是暗恨不已,别让他知道这是哪个混蛋在背后捣鬼,否则总有一天,他非把那只“鬼”千刀万刮!
“儿臣,领旨。”
皇帝南昊道:“回你府邸之后,当谨言慎行,去吧。”
南从溪进宫不足一个时辰,结果就被剥夺了王爵,撵回家。
这事传得极快,就在大伙以为后面还会再出现些什么风波的时候,前丝再次传来战报。
北辰离携整个北辰国投降了。
得到战报的那一刻,南从溪在自己府内把眼前看到的所有一切砸个精光。
“原来是老九。本皇子还以为是老大对付我呢。现在看来,老九是想着势利异,争一争太子之位啊!”
“殿下,息怒,九皇子能力是不错,可是他那一身兵书战略,处处透着北辰宋氏将门的味道,这里头,能做的可多了。”
南从溪的幕僚轻声劝道。
“我何不知可以从长计议。可是现在怎么办?我母妃人在冷宫,父皇也没说要把她放出来。前头我母妃还不知听了哪个混账的话,联络大臣,密谋造反,趁着本皇子当时人不在京师,又在病中,先是挤兑母妃,后又拦截本皇子与京师的通信,最后那姓张的御史行了最后一击。如今那南凛携大胜之机,我又能如何!”
南从溪说罢,又是一脚蹬飞了书案。
“殿下,不管怎么说,只要万岁爷春秋鼎盛,不管旁的皇子是成了太子,还是您占了先机,只要未曾当上皇帝,那咱们就是有机会的。殿下,想您当初未入朝时,那宫里宫外,哪个人看好您呢。就说您的养母淑妃,在您未长大前,又有十一殿下活泼可爱,若非您手段了得,又怎能成了当朝五皇子!”
南从溪闭了闭眼,半晌才道:“罢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今日本皇子累了,洪先生先下去吧。”
“如此,殿下保重。”
幕僚洪晔悄悄退下了。前线,南凛是万万不曾想到,本来不可一世的北辰离居然真的投降了。
而且还交了北辰国的堪舆图。当时南凛是不想受这种投降的,因为他不知道这里头的原因。
毕竟现在的北辰国虽然暂时调不出兵来,可北辰国的主力未失。
若是调头翻脸,那是真能杀进南居国的。不过于忠老将军却持不同意见。
“不管北辰国倒底在想什么,现在人家遣使来降,九皇子,您就直说,受不受降?不受的话,您应当怎么回朝和陛下解释。”
于忠的话挺实在的,他问的这个问题南凛刚刚未曾想过。
这会真问出来,南凛不得不承认,他还真就得受了这个投降。
在心过了一下对方使臣的降表,南凛头痛了:“献了万里堪舆图,可是北辰离要岁贡啊。那么多的金银,到了父皇那里,我得怎么说?不若咱们收了降表之后,再把那北辰离弄死,使他下头的几个大王争皇位,到时自是没了功夫寻咱们的毛病。至少三年内,这帮蛮子是没空出兵了,老将军,您看,这个主意怎么样?”
于忠皱眉,“殿下,您前脚收了降表,后脚对方国主就死了。这事,放哪都过不去啊。以后若是再有人降了您,有了这个先例……”
于忠没再往下说,南凛撇了撇嘴,也没想着再和这老将军唠下去。
他转身走了。不要怪南凛阴暗,可是北辰离那老子信誓旦旦的表示对他的女人感兴趣,但凡是个男人,就忍不住啊。
他想动手有什么错处?南凛郁气森森的回了自己的帐篷。
不想里头宋知秋正半卧在床上,看着一本游记。南凛一看到她,不由来了精神,“知秋,刚刚北辰离遣使来降,我本是不同意的。可是于忠非让我受降。正好,我想着跟你商量一下,你说,要是投完了降,那北辰离就死了,如何?”
宋知秋大惊:“南凛,你想什么呢?这投降的是北辰离,若是换一个人当了北辰的国主,人家不认怎么办?如今到手的降表,你居然还想往外推?旁的不说,只要这降表递到朝中,你想过你会怎么升官吗?可以说,只要这边操作得当,你父皇直接封你为太子,也是极有可能的。现在你不保着北辰离,居然还起心杀他,岂不是把大好的前景往水坑里扔?南凛,你倒底在想些什么啊?”
宋知秋和于忠老将军极为近似的话,让南凛踌躇了,半晌,南凛道:“知秋说得在理,这样,我今天就把投表受了。再报给父皇得知。”
南凛怏怏不乐出去办正事了,只有宋知秋一个人在帐篷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她暗道一声厉害,南凛这小子是亲手栽培出来的,可是宋知秋也没想到,他的政治觉悟居然比她想像中的还要高。
杀北辰离效果好不好?宋知秋得说,好。因为北辰离一死,他下头的八大王没一个是省油灯。
………………………………
第五百五十四章 立太子
光是北辰国再次确实国主,至少这些北辰贵族就得争上个三年有余。
在没有将北辰国主力打残前,这个主意着实太棒了。可是,若是以南凛一方势力的角度来说,杀北辰离真不是个好事。
对于朝中清流来说,人家来投降,你回头就把人给杀了,这得多么恶心的品德啊。还想当皇帝,你做梦去吧。
另外,对于南凛的手下来说,死一个北辰离确实不算什么,可是过后呢,人家要是不再来投降,九皇子身上的功劳怎么算?
就算北辰国的局势于南居国有利,可于他们的殿下南凛无利。所以于忠投了南凛后,不想叫南凛动北辰离。只要北辰国主的降表顺顺当当的送到朝中,这边疆再不起争端,就是九皇子的功绩。
这个功绩,如果操作妥当,那是可以直封太子的。于忠为什么要让南凛做出如此失当的举措!
全营没一个人同意南凛的计划,南凛也只能这样向朝中报喜了。
喜报到了京师,朝中群臣皆喜,当时有人给皇帝南昊上表:“陛下,今九皇子争战边疆,立下若大功劳,无可封赏。陛下,请以国事为重,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立贤。臣以为,皇长子无功无过,不为贤明之主。皇五子行悖逆之事,不得太子之位。唯九皇子功绩了得,为人谦逊……臣请立太子之位。”
“臣附议。”
“臣附议。”
一开始给南凛说话的,只是南凛自己的几个手下。还有一些兵部的人。
这些人一个个的倒是于忠的关系不错。看着朝中三三两两的给南凛请封太子的朝臣,南昊心中满意。
这个儿子以前不显,不过现在看来,倒是不错。由其在朝中势力浅薄,若真立为太子,倒也不是不可。
再想到最近南从溪的人叫他打的打,杀的杀,倒是让老大南从旭从中捡了便宜,使得朝局有些不大平稳,南昊从心底下就有些乐意了。
“既然诸卿皆以为如此,朕便择一黄道吉日,亲封太子。刘相,册封太子的旨意,内阁由你拟旨,发往边关。让朕的小九先高兴高兴。”
皇帝同意了,皇帝怎么就同意了!这是南从溪和南从旭二方势力同时想的一件事。
可皇帝金口玉言,确确实实叫内阁拟旨了!大伙一脸懵逼地接旨回家。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