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之以道为尊-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还不相信,张继先这一辈子不娶妻,让张家绝后。

    心里算盘打好了,他让太监将张继先送出宫。

    第二天,张继先就辞别道君皇帝,会龙虎山了。

    这次,几位徒弟回去,又是一顿享受。

    道君皇帝命令各府人员,沿途全力照顾张继先一行。

    舒服的回到龙虎山,张继先在上清宫后面外另外建了一个修行场所。

    远在京城的道君皇帝听到后,用自己著名的瘦金体写了庵名和亭名送给张继先。

    这个庵叫“静通庵”,亭名“翛然’,于是张继先自己便自号翛然子。

    不但如此,还让工部拨钱,在龙虎山修建了灵宝、云锦、真懿三观,改祖师祠为演法观。

    不但在龙虎山修,还在汴京修道观供张继先来京住。

    这个道观自然也是道君皇帝亲自提名,名曰:“崇道。”

    然后赐钱修龙虎上清宫,这下不止翻修祖师祠,全部都给你翻新一遍。

    不但修建建筑,还要给你实惠,拨五万人来为你家人种田,养活你一家人。

    这些做完,继续给你家封号。

    封正一真人张陵为”正一静应真君”,追封你祖父和父亲为先生,祖母陈氏、冯氏、妹葆真都为道士,专门建一所道观给你们居住。

    这些已经很令人羡慕了,不过道君皇帝的想象力岂是他人所能及的。

    用昆玉为张继先再弄了一个天师印,名曰:“阳平治都功印。”

    道君皇帝对张家付出太多了,张继先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过,他知道,这位皇帝结局很悲哀。

    在五国城中,被金人肆意侮辱。

    张继先想到这里,不由想救这位可怜的皇帝。

    但是他无能为力,就连林灵素也不能打到蔡京,自己又能如何?

    他现在只有修行,在宋朝灭亡前,飞升。

    他想到自己的命运竟然和大宋这么巧合,汴京城破,自己就死亡。

    他不想闭关苦修,自己在这尘世间还有一件事没有做。

    立派神宵,这是张继先借下来要做的。

    自己还要到尘世去,去寻找学雷法的机缘。

    道书没有记载自己怎么学会雷法,只是说自己和王文卿一起创立了神宵派。

    自己的机缘应该是在遇到王文卿之前,那么自己应该向江南走一趟。

    不过这次出发,他有了打算。

    他将自己家中所珍藏的道书翻出来,看看高人都呆在哪座名山。

    这次终南山之行闹出笑话了,自己早记起吕洞宾在终南传道,何必千里跑去蜀中。

    就算这些真人先生不愿传法,认识一下,也是极好的。

    打定主意的他,决定了这次江南之行。

    不过,前行之前,他还要解决小翠的问题。

    他母亲似乎很喜欢小翠,希望张继先能和小翠结成道侣。

    这个让张继先很苦恼,哪有天师和狐狸精结为夫妻的。

    先带着这只小狐狸去江南,日后真有爱情再说,而且这只狐狸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于是,这一位天师和一位狐狸精就开始了他们的江南之行。
………………………………

第十六章九江华阳 西山传道

    这次做好准备的张继先不在乱跑,出了贵溪就向西山出发。

    两者没有相距多远,三天的路程。

    到了西山,张继先才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他上次蜀中之行,都是高人找到他,或是高人提醒他去哪里找。

    这次西山这个老乡,他还真的难找了。

    待了三天,没有找到一丝关于施肩吾的线索。

    在他准备离去,找另外一位道人时,一件怪事发生了。

    本来昨晚还好好的村民,一夜之间都身体乏力。

    对于这种情况,一定是有妖魔作祟。

    张继先作为一位天师,遇见了岂能放过。

    当晚,他在村民的帮助下,搭建起法台。

    在台上,他手掐剑诀,脚踏禹步,不断念念有词。

    最后拔出了天师斩妖剑,指着前方,呵斥道

    “何方妖魔,还不速速现身。”

    五只小鬼笑嘻嘻的出现在张继先的面前,好似看一个好玩的事物。

    张继先威严的对他们说:“汝等为何散播瘟疫,祸害这样村民。念在天心仁慈,还不速速退去。”

    红面小鬼还是笑嘻嘻的望着他,阴阳怪气的对张继先说:

    “小天师,我们逢玉皇大帝之命,前来散播瘟疫。你能如何?”

    “此村有何大错,要天帝降罚。”

    询问完,也不管五只的小鬼回答,开始召神。

    可是符燃烧了半天,也没有见到神将出来。

    青面小鬼哈哈哈大笑,讽刺这位天师

    “小天师,你法力不够。我等受命于天怎么会有神将帮你?”

    张继先见召神不成,变书劾鬼之符。

    可是也没有用,这五只小鬼还好好的站在面前。

    黑面小鬼继续嘲笑他:“天师好大的法力,竟然把神看成鬼,你那劾鬼符只能劾鬼,怎么可能劾神。”

    白面小鬼狰狞的望着张继先,对四位同伴说

    “这位天师看来没有把我们放在眼中,我们应该给他一点教训。”

    其他四个小鬼同时点点头,开始向张继先攻击。

    张继先这时候才感觉到身为正一道士的悲哀,符箓不管用的时候,自己就和普通人一般。

    眼见张继先要被小鬼欺负的时候,一道紫光罩在张继先的身上。

    “尔等虽有天命,欲以卑贱之躯,污天师清虚道德之体,上罪于天,今日难逃天罚。”

    一个紫色的幻影换换走到五只小鬼的身边,轻轻的点了一下这些小鬼的头,让后五只小鬼变成粉末,随风而散了。

    “多谢施真人出手相救,让小道免受小鬼之辱。”

    张继先对着紫色幻影行礼,感谢这位华阳子的及时到来。

    “天师客气了,以天师之能,他们也难碰天师一丝一毫。”

    张继先经过刚才那件事后,学习雷法之心越来越强烈。

    符箓只是一时之凭,雷法才是保命降妖之道。

    “不知能否见真人一面,一谢此恩。”

    “天师向西南前行三十里,在留字处便可以见到贫道。”

    张继先目送紫色幻影消失,他知道这不是什么幻影,而是内丹高人凝聚出的阳神。

    他没想到施肩吾已经出阳神了,看来冲举之日也快到了。

    他带着小翠,向西南走了三十里,来到一处石壁前。

    石壁上刻着二十八个字,正是施肩吾成道留下的那首诗。

    “重重紫气结成神,玉阙金堂逐日新。若记西山学道者,连余既是十三人。”

    “小道张继先,求见施真人。”

    石壁裂开,显出一条路。

    张继先这才知道,为什么这些村民对于施肩吾的行踪一点都不了解。

    缓步走到洞中,看着简陋的石室,席地而坐。

    施肩吾端坐在石床上,微笑的望着张继先。

    “天师也曾修炼过金液还丹?”

    张继先点点头,回答说:“小道曾随飞鹤山真一子前辈学过真一之道。”

    “没想到天师有这等机缘,贫道愿意天师探讨这金液还丹之之术,不知天师意下如何?”

    张继先当然愿意,与其是说探讨,还不如说是施肩吾传授自己内丹之术。

    “吾师授我十六字‘一灵妙有,法界圆通,离种种边,允执阙中。’,不知天师如何看?”

    “坐忘无我,灵光一点。”

    施肩吾大笑,不置可否。

    “不知天师的真一之道,认为何为仙,何为鬼?”

    “世有清浊,得清者为仙,得浊者为鬼。真一便是去浊纳清。”

    “然也,人之本源为阳神,人得体,阴承阳生。诸阳剥尽,变为鬼。这金液还丹之术,便是返阳之术。当阳气皆复,便可超凡入圣,脱质成仙。”

    张继先点点头,这说法比真一大道更进了一步。

    “而我这返阳之法,需炼法入道,炼形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合道。三教中太上为先,得尊师之一言,自知真伪。”

    “真人高论,小道受益匪浅。”

    “吾道注重三住,五行颠倒,三田反覆。”

    “敢问真人何为三住,何为五行颠倒,何为三田反覆?”

    “万气之中所保者,莫先乎元气,元气住则神住,神住则形往矣。三者住,则命在我,岂在天耶?”

    张继先明白了,这内丹之术,只要气神行三者修炼好,自然可以长生久视,先修气,后修神,气神都能保持,形体自然长生了。

    “取真气以练气,于是乎气中有气,其气生神……”

    张继先静静的感悟这三住之法,顿时感觉一条新的道路出现在自己面前。

    等施肩吾讲完三住之法,张继先就询问五行颠倒。

    “水、火、金、木、土五行也,相生而为子母,相克而为夫妇。举世皆知也。明颠倒之法,知抽添之理者,鲜矣!”

    说完,他便不说了,这是他门派之迷,不可告知外人。

    张继先不由失望,不过既然告知他五行颠倒,他回去琢磨下,应该能明白很多。

    “上中下,精气神三田也,精中生气,气中生神,举世皆知也,得反复之义,见超脱之功者,鲜矣!”

    又是一句鲜矣,然后没有后续了。

    张继先有些失望,不过也没有办法,他不可能拜在这位真为师。

    他只好起身行礼,谢谢这位真人。

    施肩吾接下来倒是认真向他说明了水火,龙虎。铅汞的含义,并告诉他抽添,河车,还丹,炼行,朝元,超脱,内观,磨难应该注意的问题。

    这些让张继先从一个内丹小白变为了一个初学者,对内丹认识更加深刻了。

    最后,施肩吾还想他说了自己对性,命,心,魂,魄,精,神,灵,道的一些看法。

    走出山洞的张继先,望着初生的太阳,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

    他今晚的收获,超出自己的想象,在于施肩吾的谈话中,他感觉一个新的天地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

第十七章神秘老人 再遇雷尊

←→||向朋友推荐||||| 本书互动
………………………………

第十八章玄思内丹 勤修秘传

    张继先有些紧张的看着这位仙尊,生怕谢仙火不答应、

    谢仙火大笑一声,手一挥,就把雷法传给了张继先。

    这一手是秘传,他们不用口头告诉你,直接将秘法传到心中。

    道教道统一直流传一句话,“一点灵台念,千古不言传。”

    这灵台念也叫心印,得到这个就是得到真传了。

    张继先领悟雷法来,都没有注意到谢仙火离去。

    这雷法也是用符咒催动,刚好适合张继先这些正一道士。

    领悟了五个时辰,天已经完全黑了。

    张继先拿出一张黄纸,书了一道雷符,嘴里念咒。

    点燃雷符,向钱塘江扔去。

    顿时雷声四起,声震百里,好不吓人。

    甚至在杭州城都隐约听到雷声,在八角亭的那个老人微微一笑,然后消失在八角亭中。

    张继先望着电蛇不断从乌云中落下,不由一惊。

    这五雷秘术,直接刚才只是施展了其中龙雷,竟然有这般威能。

    “天师,这是什么符咒,好厉害呀。”

    小狐狸明显被雷给吓到了,变回了原型,卷缩在张继先的脚边。

    张继先抱起它,轻轻的为它顺毛,安慰这只受惊的小狐狸。

    “这是五雷法,不是符咒。”

    “什么是五雷法、”

    在张张继先的怀里,小狐狸不再害怕,好奇的问天师。

    “这五雷是天雷,神雷,水雷,社令雷,龙雷。可以呼风唤雨,退涝止旱,调令八节,降妖除魔。”

    小狐狸点点头,刚才它已经看到这雷法的厉害了。

    多厉害的妖怪,在刚才的雷阵下,都只有死路一条。

    “我们回家吧。”

    说完,抱着小狐狸开始驾云回龙虎山。

    小狐狸虽然修为比张继先高,还真的不能驾云。

    它不害怕,望着四周的景色,感觉很幸福。

    “天师,你可以到广寒宫去吗?”

    张继先摇摇头,自己修为腾云都困难,更别说上天。

    小狐狸不再说话,享受了这位小天师片刻的宁静。

    在天亮前,他们终于再次回到龙虎山。

    回到家中,张继先立马要人安排法台。

    他要谢罪,自己杀了天庭的几个使者,不谢罪很不好。

    建了一个九尺高台,上面供奉玉皇大帝的神像。

    自己每日都要在神像前念经谢罪,谢完罪,他就开始思考施肩吾说的了。

    五行颠倒,这个颠倒是什么意思。

    很明显,不是五行相克。

    “相生为父子,相克为夫妇。”

    这句话他玩味了很多边,他一直绝对这里面有奥妙。

    突然他想到了,这龙为火,虎为金,两者五行相克,但是却能调和。

    而且颠倒后面,还跟了一句,抽添之道。

    五行相克只是一个概念,独木难敌袤土,滴水不熄烈火。

    想到这里,五行相克也可以变为五行调和。

    而五行调和之道,便是抽添之道。

    想到这里,他又想到真一子说的那句诗。

    离女驾龙为木婿,坎男乘虎作金翁。

    离女,坎男相克,木婿金翁也是相克。

    然而长生大道便在这相克之中,只要抽添合理,那么也就能调和龙虎,丹成冲举。

    “顺成人,逆成仙,其中只在当中颠个颠。“

    上辈子的他无法理解《无根树》的这句话,现在突然有了感悟。

    这颠倒便是在相生相克中循环壮大元气,最后气凝为丹。

    想到这里,他不由想到外丹上面。

    外丹多是相生之道,如果按照无形调和,土气不足,少量的木性方剂是否能刺激土气的壮大。

    想到这里,他又否定了自己的观点,体内五行本来就是平衡的,只是某气壮大而克制了另外一气。

    胃气不足,应当泄肝气,这样就应该增强心气,以生胃气顺便泄火气。

    不过也可以助长肺气,克制肝气,达到五行平衡的目的。

    张继先不断想象这五行相克的妙用,一片新天地不断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相同了五行颠倒之道,三田反覆不难。

    下丹田是精之所,中丹田是气之所,上丹田是神之所。

    真一之道就是先在下丹田炼出元气,沿任脉上行到中丹田,在上升到上丹田,打开祖窍,通天地桥,那么就是仙人了。

    而按照施肩吾的说法,他应该先修的是神,然后是气,最后是精。

    这应该是“反”字的含义,但是覆呢?

    他怎么猜测也没有得到结果,他就放弃揣测。

    自己日后遇到吕洞宾,在向他询问。

    现在自己应该学会的是自己家的看家本领,符咒之术。

    当初老祖天师凭借张家法术,荡平青城山。

    显然这张家秘法威力巨大,只是自己忘记修行。

    他回到自己的房间,找出那两本书,开始研读起来。

    《黄帝九鼎太清丹决》确实玄妙异常,张继先看的玄之又玄,不明所以。

    这本丹书看来自己短时间是看不懂了,得到自己以后再看吧

    《正一盟威秘录》相比简单一些,一些符咒也是张继先见没有见过的。

    甚至有些法术,更是玄妙不可言。

    比如当初老祖天师的分身之法,穿山之法,凌波之能。

    虽然张继先身怀仙骨,能浮于水上,但是学会了也好。

    他开始钻研这里面记载的道术,除了每天谢罪外,全在修行法术。

    等到他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年了。

    这不是他要出来,而是道君皇帝圣旨邀他上京。

    而且这次不是只邀请了他一个人,同时要邀请了两位著名的道人。

    看来事态很严重,自己只有进京一趟。

    他觉得有些可惜,没有早点看这书,要不自己遇上高人也可以探讨道法。

    再次出现在龙虎山的张天师,再也不是一年前那个稚嫩的天师。论起道法修为,他也可以成为一位先生。

    学会了五雷法,内外丹修炼已经达到一定水准,按这个速度,张继先完全有可能在三十六岁前成仙。

    张继先就想不明白,自己在三十六岁前怎么没有冲举了,难道自己命中还有一道避不开的大劫?

    不过现在担心这些都是多余的,谁也无法预料到未来会发生什么。自己只要不改变历史,就可以安然活到三十六岁。
………………………………

第十九章禳福天下 被困汴京

    不过,等到张继先准备出发的时候,道君皇帝又下令,让他在山中为天下祈福。

    张继先完全不知道这位道君皇帝准备干什么,不过能不出去自然是极好的。

    他按照规格,设下三千六百分星罗大醮为天下祈福。

    这打醮和普通不同,自己要三百六十位弟子,按照诸天星位,开始禳福。

    这样要持续四十九天,累人不说,还很耗神。

    整个龙虎山的道士都没有凑齐三百六十位,只好上奏皇帝,抽调各派弟子来。

    等到弟子来齐,就是一个月后。

    从那以后,龙虎山谢绝香客,整个龙虎山都是步虚之声。

    贵溪官员自然不可能放过这个好机会,不断上奏说龙虎山祥瑞不断。

    先是紫云笼罩,然后是龙虎现,最后紫光笼罩,不分昼夜,甚至有仙人下凡。

    道君皇帝听到这些奏章后,很高兴。

    他决定了,打醮完毕,召张继先进京。

    于是张继先忙了四十九后,来不及休息,就开始向汴京出发。

    在路上,他终于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方腊反了,这个道君皇帝最大的心头大患终于反了。

    张继先想到了那个预言,一个早到的预言。

    自是十千加一点;冬尽始称尊。纵横过浙水;显迹在吴兴。

    这预言看似在说方腊,然而暗指的是后面的吴王。

    留下这预言的李淳风,他真想一见。

    让他告知一下自己的命运,让自己避开死劫。

    他对道君皇帝失望到极了,天下太平岂是道士打醮能完成的。

    不过,道君皇帝没有亏待他的,能帮助这个皇帝就尽力帮忙。

    他不知道,在汴京的道君皇帝可是想死他了。

    道君皇帝也是悲剧,本来把年号改成大观,希望图一个吉利,没想到方腊反了。

    就算如此,他也不担心,大宋朝草寇多了,都习惯了。

    让他忧心的事宫中,宫中竟然出了妖怪。

    五年前,林灵素只是吓唬下张继先,没想到真的出妖怪了。

    林灵素只会五雷法,这雷法施展降妖本来是很好用的。

    但是,除妖的地方不对。

    在皇宫招来雷霆,不说损坏宫殿,就是吓着皇子王孙,他也但不了这责任。

    所以他只好找捉妖世家,张继先张天师亲自来捉妖。

    张继先下午进入汴京,傍晚就要被请到宫中了。

    行完礼,道君皇帝连忙拉住他的手,亲切的说

    “张爱卿,你终于来了,想煞朕也。”

    张继先暗叹倒霉,看来自己又有忙的了。

    “臣观陛下两颊,似有青黑之气,莫非宫中有妖遂作怪?”

    “张爱卿真是神人也,今日宫中似有游魂,扰宫中清净。”

    张继先很好好奇,这皇宫重地,一般的孤魂野鬼怎么可能来扰。

    不过他还是要规劝这位道君皇帝,注意修身养德。

    “臣闻邪不干正,妖不胜德。陛下修德,妖必自息。”

    道君皇帝这种说辞挺多了,脸上明显不悦,松开张继先的手,冷冷的回应一声。

    “朕知道了。”

    道君皇帝心想,自己若能降妖,还要你们这些天师真人干嘛?

    张继先摇摇头,只好去仁济亭去降妖。

    道君皇帝收起不悦,跟在张继先身后,看他怎么降妖。

    那妖果然了得,依附在一个少年身上,见天师来了,就跪倒在地求饶。

    看妖这么懂事,张继先也懒得用符咒收了他。

    “汝心自昧,堕在迷途。返尔本形,汝宜速化。”

    妖怪听到这话和道君皇帝听到的心情是一样的,不过他不是道君皇帝,只好磕头道谢。

    看着天师不准备收了他,立马跑人。

    张继先怕这妖又来害人,让道君皇帝准备了几缸水,自己书了几十道符,化为符水给宫中人喝。

    看张继先这么大的本事,道君皇帝求仙的心思又动了。

    他坚决留张继先在汴京,不准他回山。

    反正崇道观已经修好了,你虚靖先生可以在静通庵修行,难道还不能在崇道观修行吗?

    张继先拗不过他,只好留在汴京。

    不过他出宫后,先去自己的客栈见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