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史蒂夫免职了。

    当世界上很多公司都在看着苹果公司,认为苹果公司是未来的股份公司经营的典范的时侯,在苹果公司行政管理层却形成了一股非常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足可以把苹果公司分裂成几个部分。

    在麦金托什机成功推向市场后,约翰决定要把麦金托什机研发组和“丽莎”电脑研发组整合在一起,然后由史蒂夫・乔布斯做他们的负责人。但也就是从约翰的这个决定起,事情就变得不妙了。在两组人员整合的第一天,当两组人员都集中在“丽莎”电脑研发大楼中厅的日寸候,史蒂夫向“丽莎”电脑研发组成员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真是―群饭桶。”也就是从他这一句话开始,情况就变糟了。“我作为麦金托什机研发组的一名成员真是感到羞愧难当,”唐・登曼在回忆起那天的情景时说,“在史蒂夫发表长篇激情演讲的时候,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丽莎’电脑研发组的人员,他们眼里都流露出憎恨、愤怒的目光。当然,在我看来是不能责怪他们的。”

    但实际情况是,并不是麦金托什机研发组的所有成员都认为史蒂夫的长篇讲话不合时宜。他的讲话也激起了很多人的情绪,当然是那种不良的情绪。一些麦金托什机研发组成员就认为,史蒂夫的讲话是绝对正确的。“我认为他的讲话真是太精彩了,”安迪・赫茨菲尔德说,“他就应该如此对他们讲。‘丽莎’电脑研发组的人就是没有振奋起精神。”

    以后的事实证明,史蒂夫的任性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是他迅速走向危机的关键性因素。他的讲话也表明,在他的心目中根本就缺少一种人性化的东西,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苹果公司赖以成立的基础,而现在这一切好像在史蒂夫那里不复存在了。史蒂夫的讲话表明他有掌控整个苹果公司的企图,但这也预示着他真正掌控公司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杰伊・埃利奥特是苹果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副总裁,他也是麦金托什机研发组里除了史蒂夫之外唯一的苹果公司行政官员,同时他还是一个善于观察周围事态变化的人,他看到了斯卡利和史蒂夫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约翰是公司的总裁,”埃利奥特说,“但所有的权力都掌握在史蒂夫手上。在公司主管人员开会时,你只要看一看史蒂夫和约翰的表现就行了。他们两人可以彼此对话,但其他本来要向约翰汇报工作的人员,反而得向史蒂夫汇报。他才是苹果公司真正的主管。”

    “我们雇用约翰是来指导史蒂夫工作的,”埃利奥特解释说,“但是结果呢,却正好相反,是史蒂夫在教约翰如何做事。”

    约翰・斯卡利是一个说话、做事从容、矜持而有理智的人,所以他明显不能容忍史蒂夫的行事方式。但面对着史蒂夫咄咄逼入的气势,他又无能为力。史蒂夫看起来就像希腊神话中的迈达斯一样能够“点物成金”,因为麦金托什机正在成为最畅销的电脑,并且已经占领了美国的电脑市场。与此同时,从史蒂夫本身来说,他也正在获得一种个人收益,因为里吉斯・麦金纳公司在大力宣传史蒂夫的事迹,目的是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史蒂夫・乔布斯是“个人电脑的真正发明者”。最终这种宣传攻势达到目的了。

    史蒂夫这个“个人电脑的真正发明者¨,在此时也即将成为危机风暴的中心。

    古希腊有一个词语非常适合描绘史蒂夫这种人的行为态度。希腊人把这叫做“狂妄自大”(hubris),他们认为当一个人敢于挑战上帝的时候,他的行为特点一定是傲慢无礼的。而上帝对他的反应也是一样―在天堂里把这个桀骜不逊的家伙一棍子打趴下。

    在1984年,一个比较醒目的广告用语是来自温迪公司的汉堡包广告,有一句广告词是:“有牛肉吗?”苹果电脑用户也开始同麦金托什机同样的问题。机器销售开始时的100夭里,麦金托什机显得耀眼夺目,但是细加观察分析,还真没有多少“牛排”。说起来也是一个笑话,麦金托什机的软件应用程序只有6种,即:麦金托什机数据记录程序、麦金托什机显示程序、微软文字处理程序,另外还有其他3种数据记录、显示和文字处理程序。当时的情况是,绝大多数的软件公司,包括为ibm公司的家用电脑开发出最畅销电子制表软件lotusl…2…3的美国lotus公司,都还不具备为具有可视功能的计算机开发高难度软件系统的能力。麦金托什机与ibm公司的个人电脑展开了竞争,而ibm的个人电脑已有数干种软件程序可供选择安装,因此电脑用户只是把麦金托什机当做一台玩具,一台你可能喜欢但又不会购买的机器口

    苹果公司的市场开发人员对麦金托什机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但结果却不容乐观。零售商们首先向用户展示的还是ibm公司的个人电脑。即使顾客有时候问一下麦金托什机的情况,但他们最后买的还是ibm公司的个人电脑。电脑购买用户不喜欢没有扩展功能的机器,况且麦金托什机的屏幕太小,还没有绚丽多彩的颜色。

    ―位自由撰稿人回想起了与苹果公司的经理贝齐・佩斯坐在麦金托什机前写一篇演讲稿时的经历。演讲稿要求提交的时间比较紧,第二天早晨,贝齐就要把这篇稿件交上去,以便能在苹果公司极其重要的年度销售大会上使用。这位撰稿人习惯于每写一两句就保存一下信息,但这台机器只能把信息保存在一张软盘上。让人不可恩议的是,当要保存信息时,机器却把软盘弹了出来,接着就出现一行提示语,要求把装有微软文字处理系统的磁盘插入磁盘驱动器。撰稿人按照机器的提示做了,磁盘在磁盘驱动器里旋转了一会,却又被弹了出来,并且还伴随着一行提示语,要求把写有演讲文档的软盘再次插入驱动器里。就这样反反复复地进行了几次,都没有成功。这位撰稿人非常气馁,贝齐也因为拿不到演讲稿而焦虑万分。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麦金托什机没有足够的内存,而它的内部硬盘驱动器也没有足够的存储空间。这一次算是苹果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员实实在在地尝到了麦金托什机用户遇到的麻烦。后来,麦金托什机的研发人员把这种麻烦叫做“磁盘驱动器的奥林匹克”。

    面对麦金托什机出现的问题,人们的抱怨之声此起彼伏。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和市场运营方面,史蒂夫还不是多么擅长,他只是相信自己的直觉以及依靠他的市场调查员们调查的结果,尤其是在1982年年初,那时正是史蒂夫春风得意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就是那种“点物成金”的人物,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在计算机的设计上,他更是我行我素,擅自决定计算机应该装配什么部件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麦克・默里形象地比喻道:“史蒂夫所做的市场调查就是每天早晨看一看镜子里的自己。”

    到1984年7月,麦金托什机的销售额就让人有点担心了,卖出去的机器数量好像一直在减少。开始的时候史蒂夫还拒绝相信这个事实,他认为这只是夏季经济委靡不振的反映。但当8月份的销售额还在持续下降的时候,史蒂夫这才开始恐慌了。苹果公司里一个很受史蒂夫支持的组织(该组织主要做一些盲目乐观的销售额评估,实际上那些数字并不是真正的销售额),也由于公司收入下降,不能给予充分的支持了。好像突然之间,苹果公司出现了严重的同题,而这其中史蒂夫应该负很大的责任。

    史蒂夫完全忽视了典型电脑用户的所思所想,他没有抓住用户购买电脑时最基本的考虑因素。他不明白,当用户需要花费几千美元购买一台电脑时,大多数人并不在乎它有多么好看,也不在乎它是否有一个鼠标或者电脑是什么颜色的,他们所关心的只是购买的机器能否为他们干活。

    在这种情况下,怨恨开始在苹果公司的管理屡滋生了。苹果2电脑推广机构―一主要负责苹果2e电脑和苹果2c电脑的推广和销售,一直不理解公司管理层所采取的公司发展策略,其成员也几乎成了公司阶层中的“贱民”。与此同时,史蒂夫和其他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也为麦金托什机的行情大跌而焦虑万分,而约翰・斯卡利仍旧不能控制公司的局面。由于董事会主席史蒂夫行为的反复无常,苹果公司作为电脑产业界的领头革,其名声也受到严重影响。

    当麦金托什机研发组成员了解到在“丽莎”电脑研发组里,和他们做同样工作的职员所拿到的薪水有多少时,对史蒂夫来说,一个更大的打击到来了。在“丽莎”电脑研发组里,一位电子工程师的薪水可以达到一年5万多美元,而在麦金托什机研发组里,只有安迪和伯勒尔可以拿到这么高的薪水。史蒂夫付给他的员工l万到2万美元的年薪,还鼓动他们拼命地为麦金托什机工作,他还指望员工不论是白天、黑夜还是周末都要为他工作,而且要他的员工“一个星期工作90个小时”。苹果公司的一位经理在一份备忘录里写到:“研发组的工程师知道这件事后都非常沮丧。”这件事本来就已经在麦金托什机研发组成员中间激起了很大的不满,可后来,一些工作时间较长的成员又发现“丽莎”电脑研发组里一些后来雇用的员工的薪水竟然比麦金托什机研发组某些管理人员的薪水高,他们更加愤愤不平了。麦金托什机研发组的人员都感到他们被出卖了,是史蒂夫在利用他们。他们把自己的身心都奉献给了史蒂夫和麦金托什机,但史蒂夫却这样对待他们。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是,史蒂夫以后再也没有恢复这些员工对他的信任。(后来,曾参与研发麦金托什机的员工很少有再为史蒂夫工作的。)

    史蒂夫同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员工之间的争执也只是问题的一部分。虽然人们普遍认为苹果公司是个人电脑世界的领头羊和革新者,但它那缺乏一致性的做法仍然失去了很多人的信任,更别提他们的“头目”史蒂夫了。在与ibm公司进行殊死竞争的过程中,人们不是把苹果公司看做是一门威力无比的“大炮”,而更多地把它看做是一门无法固定的“加农炮”。对电脑用户来说,ibm公司代表着一个值得信任的名字,苹果公司则不然。

    苹果公司每年都要为国际市场的销售人员举行一次盛会,由于麦金托什机的销售一直停滞不前,史蒂夫就把1984年这次盛会看得非常关键,因为他可以借助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给新来的销售人员鼓劲加油,让他们把全部精力用于产品的销售上。然而在另一方面,在苹果2电脑的销售上,德尔・亚凯姆也面临着一种不同于史蒂夫的挑战。德尔当时是苹果2电脑生产、销售部的负责人,他意识到虽然“光彩照人”的麦金托什机已经成为了人们注意的焦点,但它仍旧不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利润,而苹果2电脑产品可以给公司带来很好的效益,能够使公司摆脱可能出现的困境。但糟糕的是,他们的研发人员没有开发出苹果2电脑的后续产品,也就是说他们的销售额不会长盛不衰。这在另一方面也说明公司的主打赢利产品―一苹果2电脑,正在面临着被麦金托什机取而代之的危险。

    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夏威夷的这次盛会只是尽情玩耍,甚至是狂欢作乐了一个星期。而对苹果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员来说,这次盛会后他们回到了苹果公司总部库比提诺,真是感到焦虑万分。“史蒂夫极其沮丧,”杰伊・埃利奥特回忆说,“他认为,以前约翰・斯卡利没有得到公司的‘大权’,而现在已经开始振作起来,要正式管理公司了,如果这样的话,他史蒂夫就应该让权给这位‘不懂生意’的总裁。”史蒂夫这样抱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就好像一架飞机在燃油即将耗尽的时候,它的驾驶员在起飞之前并不做检查,而是出了麻烦后责怪其他人员。

    麦金托什机的销售额继续下滑,史蒂夫的心情也随着一份接一份的报告变得更加糟糕。他越来越相信解决当前苹果电脑困境的策略就是与另一家大型公司联合经营。他考虑过要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甚至是可口可乐公司共同制订销售规划。在这一紧要关头,史蒂夫拜访了通用汽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罗杰・史密斯,并邀请他参观麦金托什机的生产部门。史蒂夫建议苹果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进行发展战略联合,史密斯回答说,他对计算机了解甚少,他将会派他们公司一名董事去和苹果公司的董事会商讨合作事宜。

    到苹果公司来的董事是一个名叫罗斯・佩罗特的人,他和史蒂夫反差很大。史蒂夫年轻有为、狂放傲慢,而这位刻板的得克萨斯州的热情分子却和史蒂夫有着很大不同。他们两个就像是在郊外野餐时一对可以互补的且配合默契的农场好手。虽说如此,苹果电脑还是给了佩罗特很深的印象,但他一直没有看出这两家公司适合在一起合作经营的理由。

    在美国国内寻求合作无望的情况下,史蒂夫只有带领一组成员远赴日本去和爱普生科技公司商讨合作。爱普生公司是一家商业机器生产公司,史蒂夫认为它和苹果公司能够更好地开展合作。但去日本东京的路程让史蒂夫他们极其灰心丧气,因为当时恰逢地震,很多公路都被阻塞,他们只得钻出汽车,改乘火车,可他们又得知铁路运输也中断了。当他们好不容易到达的时候,爱普生公司却又把他们晾在一边,一直让他们等了好几个小时,虽然接见时,爱普生公司的人员对他们还算是和善、殷勤,但史蒂夫却为此大为不悦。

    在会谈时,爱普生公司的总裁站起身来亲自进行产品展示,这位日本绅士几乎是刚开始,也就是展示了1分钟多一点,就被史蒂夫打断了讲话。杰伊・埃利奥特当时也在现场,他亲眼目睹了这件事,据他回忆说:“史蒂夫面对这位公司总裁说:‘这样不行,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案?’说完就扬长而去。”

    在没有谈成的情况下,史蒂夫他们只好又回到东京,在火车上,史蒂夫开始发泄不满。当然他不是借这个机会和员工探讨一下如何解决当前的困境,而是跟别人谈论他新近交的女朋友。“他不明白为什么他遇到的事情总是那么麻烦,”埃利奥特说,“他根本不在乎在爱普生公司发生的事,这件事对于他来说,跟没有发生过一样,也就是说,这件事刚过去,他就忘得一干二净。在史蒂夫的心目中,对事业的热爱是最重要的,但现在他好像忽然不明白了,为什么他的热情不能解决自己面临的难题呢?”

    火车飞速地在日本的领土上行驶着,这位亿万富翁、大名鼎鼎的苹果电脑的奠基人,竟然也不忘向别人倾诉自己的心事。这一年,史蒂夫已经30岁了,他还在渴望着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庭,但又害怕这个家庭将来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在他们即将到站的时候,史蒂夫突然转向埃利奥特,不假思索地说出自己的怨恨:“我并不是一个普通人,为什么他们这么不理解我?¨如果这句话从像伦勃朗或贝多芬这样伟大的人物口中说出可能还有些意义,但对于史蒂夫来说,这样的话有点不合适了。

    苹果电脑的销售“大旋涡”还是不停地变大。麦金托什机的销量下降到一个月不足l万台,史蒂夫整天坐卧不安,斯卡利仍旧没有真正掌管苹果公司。到现在,苹果2c电脑对麦金托什机的带动效应也逐渐消失。更为糟糕的是,德尔・亚凯姆给公司生产部门的产品订单是根据以前苹果电脑销售局面良好的情况下制订的,而现在由于苹果电脑的销量急剧下降,公司突然发现库存积压的电脑产品己经“机满为患”了。苹果公司不得不宣布处理掉积压的产品,这也着实让关注华尔街股市苹果公司股价的股民们紧张不安。20万台电脑就这样被一家习惯“以物易物”的公司清算完了,这说明苹果公司已经运转失灵,正在走下坡路了。

    虽说如此,麦金托什机研发部还是紧紧抓住公司事务的大权不放松,他们对管理公司事务的内部职能部门尤其重视,比如广告部,客户关系部、商品配送部、服务部。史蒂夫对此的理念是,只有这样做才能确保他这位公司董事会主席掌控公司,一些事情才能按照他的“意思”处理。但苹果公司的权力过分集中在麦金托什机研发部也是整个公司的一大顽疾。尤其是麦金托什机研发部又是由史蒂夫掌管,情况就显得更加糟糕。

    1985年,苹果公司在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市召开会议后1个星期,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员又开始了一次静修。这天早晨,在斯卡利和客户关系专家里吉斯・麦金纳开会的时侯,苹果公司市场部的总裁麦克・默里找到了他们。麦克告诉他们现在该是找他俩谈一谈的时侯了,他的语气里透着严肃、认真,麦金纳和斯卡利不得不同他去议事。

    在他们3个人一起去乘电梯的时候,史蒂夫看到了,就问他们要干什么。默里一下被问蒙了,只是说他们要去开会,史蒂夫表示他也想参加这次会议。麦克・默里在苹果公司的3年里从来没有对史蒂夫・乔布斯说一个“不”字,不过现在他拒绝了史蒂夫的要求。史蒂夫虽然一再坚持,但默里依然不松口。最终,他们把这位董事会主席撇在了一边,关上了电梯的门。史蒂夫第一次预感到对他不利的事情要发生了,他决定要去查个究竟。

    与此同时,默里、斯卡利和麦金纳这3位策划者秘密躲藏在斯卡利的旅馆房间里,对苹果公司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决定。默里对总裁斯卡利说,现在应该考虑让麦金托什机研发部的“掌门人”史蒂夫离职了。这句话从默里这位既是公司值得信任的权威人士,还是对史蒂夫忠心耿耿的人物口中说出,斯卡利和麦金纳不禁有点愕然。说完这句话后,默里又简单地解释了一下让史蒂夫离职的原因。随后,斯卡利也在想:假如和史蒂夫如此贴近的默里都让史蒂夫从麦金托什机研发部负责人的岗位上离职,那么很可能事情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了。

    由于史蒂夫一直在攫取公司的权力,现在麦金托什机研发组已经成为联系紧密的“海盗团伙”了,整个研发组也迅速膨胀到了700多人,他们这些人行动统一、目标一致,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还有,由于前些时候,麦金托什机研发组里的成员抱怨薪水太低,史蒂夫一时冲动地做出了决定,增加了研发组成员的薪水,但那是从公司日益下滑的收入中划拨的。

    对于苹果公司出现的电脑销售同题,人们很容易会认为那是默里的责任,至少有他一部分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他作为苹果公司市场部的总裁,对于当前的混乱局面应该有一种很强的调控能力。毕竟,公司出现了这么大的问题是因为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市场。默里他们认为,苹果公司生产的电脑可以销售给各个公司的办公人员,但他们不知道(或者也不想知道),这些办公人员所使用的电脑往往都是团体购买的。而苹果电脑的销售都是针对个人用户的,他们所采取的销售策略是让个人用户满意,没有想到团购的情况。

    史蒂夫一直提醒销售部门注意,他们制订的计划要以公司的赢利为目的,甚至斯卡利也让史蒂夫欺骗了。他们都认为,公司制订的销售策略是正确的,销售量的下降只是电脑市场暂时性的不景气和季节性疲软,或者是因为他们公司没有开发出软件程序。“史蒂夫的目光很长远,可以达到1000英里,”杰伊・埃利奥特形象地解释说,“但他却看不见每一英里的详细情况,他不明白只有走好每一英里,才有可能达到looo英里。他天才般的商业头脑是因为他的目光长远,而他之所以又衰落也是因为他的目光长远。”

    在菲尼克斯静修后,史蒂夫和他原来的合作伙伴、苹果公司的创建者沃兹去华盛顿参加了一次庆典仪式。在那次庆典仪式上,罗纳德・里根总统授’予了他们俩第一枚全困技术奖章,以表彰他们对美国技术发展所做的贡献。然而,这一时刻对两位史蒂夫来说都很不舒服,因为他们两人都不能再容忍对方,也无法再抑制各自的不满了。

    当史蒂夫回到加利福尼亚的时候,他发现沃兹尼亚克已经公开声明要离开苹果公司。沃兹严厉指责公司对苹果2电脑生产线的支持严重不足,而且管理混乱。苹果2电脑是公司唯一赢利丰厚的电脑产品,但在苹果公司的年度会议上却被忽视了,沃兹还对这种做法进行了猛烈抨击,很明显,他的矛头是直指他以前的好朋友史蒂夫的。“上个星期开股东大会的时候,”他说,“‘苹果2’这个词连一次也没有提到,我对此有很大的意见。”

    到1985年2月,埃利奥特和默里已经决定寻找能够代替史蒂夫的人选了。他们认为,在苹果公司里,具有市场管理能力并且最富有远见卓识的是41岁的法国人让・路易・加塞,他可以顶替史蒂夫出任麦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