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化龙升天-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久,朝廷诏令下来了,任命桓玄督交广二州、建威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假节。司马道子他们也是不想让他在荆州继续发展下去,广州远,走了会清净很多,而且,很多人都感觉到桓玄和王恭的关系不一般,他会说话,只不定恭会被他劝得造反。

    拿着皇帝给的节杖,桓玄深感自己的胃口实在太小了,怎么会求一个蛮荒的广州,至少也得要个雍州什么的。

    把玩着节杖,桓玄走进房内,刘清的脸色不大好。桓玄事先没有和她商量,她也是刚刚知道,因此有点气恼。

    桓玄把节杖随便一放,坐下来为自己倒一杯茶,呷一口,欣赏起妻子的气脸。刘清见他半天不说话,只是盯着自己看,眼比茶绿,忍不住说道:“玄郎真要去广州“她心里没底,他是不是荆州玩腻了,想南下

    桓玄反问道:“夫人不愿意吗”

    清儿也不是不愿离开,只是桓玄又道:“如果夫人不愿意,那不去了,我先去广州,等站稳脚跟再接你过去。”

    “不要”清儿反对,赌气说道:“去去,只是可怜我腹中孩儿尚未满三月,却要跟着母亲奔波。”

    已经没有了第一次的兴奋,桓玄只是看着妻子尚无痕迹的腹部,突然饶有兴致地问道:“我们的第三个女儿该叫什么名字”

    知道丈夫的性格如此,可是对丈夫这种说法实在满意不起来,桓玄第一个女儿取名为“简”,取简单之意,第二个为“洁”,为纯洁之意。刘清直接说道:“简儿、洁儿,第三个叫灵儿,灵慧。”

    桓玄立刻反对:“哪有孩子重复父亲的讳”

    刘清不禁笑了,到现在,关系好的人还是叫桓玄为灵宝。至于孩子的名字,她也没考虑太多,如果把对孩子的希望寄托子在孩子身上,刘清只希望女儿能平平安安的,于是说道:“那叫安儿吧,平平安安,安安稳稳。“

    桓玄赞同:“这好。那如果是儿子呢不要再平淡了,取名为升,如何”

    刘清点头,原来他还知道也有可能是儿子突然意识到话题扯远了,赶紧拉回话题,问道:“玄郎真要去广州”

    桓玄笑道:“我怎么舍得让你们奔波呢还是不去了。”

    刘清当然不相信桓玄是考虑到她才不去广州职,直接问道:“那你为什么还上表请求广州职务而且,刚获得职位写离职表也不太合理。“

    桓玄回答:“我只是想试试朝廷会不会答应我的请求,也不用上疏离职,我带着广州的官位在荆州悠游。”

    刘清稍觉不安,桓玄笑说道:“既然他们会容忍我不合理要求,自然也不会计较我滞留荆州。”

    刘清能理解桓玄,只是不尽赞同。以她小女子的心思,桓玄只要能在荆州陪着她,不惹是生非很好了,这几年,他在外人看来是无事闲游,但她知道,他一直在为今后做安排,现在在等到时机而已。

    桓玄确实是抱着看好戏的态度。

    几个月过去了,司马道子也催促上任过,桓玄回信说自己在等待儿子降生,语言恳切,义理俱全,道子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反驳的。

    外藩真的越来越不像话,司马元显和父亲商议,在朝内重用司马尚之、休之兄弟。在外,应该派自己的心腹作为外藩,问题是还找不到真正合适的,思来想去,他派自己的长史王愉为江州刺史,都督江州及豫州四郡的军事。要说,王愉是国宝的二哥,自从伏法后,他的大哥二哥都自请解职,道子不肯,认为他们和国宝不和,无罪。

    说起来,这王愉还是桓玄的姐夫,只是,对于这个姐姐,桓玄也只是见过一面,那还是出任太子洗马时特地拜访,象征性地见过面后,也没有往来了。他还是比较喜欢王愉的儿子,也是自己的外甥,王绥。

    本来这些事和桓玄也没有关系,但这一举动却让一人十分不开心,那是豫州刺史庾楷,因为王愉接管的四个郡原本是他掌管的,现在突然被收回,上疏朝廷,道子拒绝了,庾楷大怒。

    以庾楷的实力,还不能够和司马道子抗衡,于是,想到去年起兵的王恭。他派自己的儿子庾鸿劝说王恭,对他说谯王司马尚之独揽朝政,祸害甚于王国宝,应该趁早对付他们。

    王恭的脑袋比较简单,想想他说得也有道理,但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把这个话转告给桓玄和殷仲堪,问问他们是如何看待。

    殷仲堪在为上次没有立刻响应王恭起兵感到抱歉。还有,他内心深处也想扬名立威,一扫外界对他的质疑,也答应了。

    收到消息的桓玄感到十分可笑,尚之兄弟羽翼尚未丰满,贸然讨伐于理不合,这显然只是庾楷也只是为了一抒一己之愤。而嫉恶如仇、行为恣意的王恭这样被挑唆了。虽然话是这样说,可是凭着他和王恭的交情和凑热闹的心态,他是不能拒绝的。

    答应来使要求后,桓玄去找殷仲堪共同商议,正好遇上殷仲堪在给王恭写信。见是桓玄,殷仲堪也不回避,继续写他的信。

    当时,王恭起兵的消息一经传开了,水陆关卡林立,传信不易,特别是这类谋反的信件。只见殷仲堪将信写在有斜纹的细绢之上,写完后藏在箭杆里,然后装上箭头,涂上油漆,交给等待来使。

    等殷仲堪忙完了,桓玄才不紧不慢地说:“荆州若要打算起兵,我愿效犬马之劳。”

    殷仲堪神色紧张,说道:“灵宝不去广州上任,却有心掺和这件事。”

    桓玄也不理他的话,说道:“您现在的兵都交至杨氏兄弟手中,难道不怕控制不住他们吗”

    殷仲堪回答:“杨佺期骁勇,并无谋略,不用怕他什么。”

    桓玄说道:“他从北方而来,知道投靠稳定的朝廷,又选了在卿手下做事,可见他心里还有计较。”

    殷沉默,桓玄继续说道:“这次出兵,我愿为荆州前锋。”

    殷看了看桓玄,问道:“灵宝会用兵”

    桓玄他是没带过兵,至于如何用兵,他只能说熟读孙子兵法、吴子、三略等兵书,至于实战经验连战场,桓玄也只是少年时偷偷地看了淝水之战的场景。

    怎么说都是桓温的儿子,被人说自己不会带兵太丢脸了,气愤回答:“楚庄王一鸣惊人,难道宣武的儿子不可以吗“

    殷仲堪点点头,说道:“果然是年轻人啊。“

    桓玄摇摇头,岁月不饶人,自己也快到而立之年了,接着又说道:“这次起兵要迅速,上次逾期,孝伯已经不满了。“

    殷说道:“是啊,这次相信庾楷能把信安全准时送到。”

    桓玄惊讶,说道:“什么刚才的信是先交给庾楷”

    仲堪点头,道:“内外戒严,孝伯消息难至。”继而又说道:“这次挑事的也是庾楷,他不会耍花招的。”

    桓玄说道:“我不是担心这个,只是怕孝伯多心,鲁莽行事。我们应该尽早起兵接应。”

    殷摇摇头,答道:“约定日期已在信中,我不想再失期。”

    桓玄也没有办法,只得回去再做打算。他又写了信给王恭,叫他等荆州行兵后再响应并说明殷仲堪的信件状况,希望他不要多疑。写完后,只能派自己信任的手下去传信,希望能正常到达。

    几天后,建康只有零星的消息传来,王恭这次依旧任命刘牢之为先锋。刘牢之深得谢玄信任,在淝水之战中立下大功,后来又多次击败北方燕军,去年又破王廞,在北府兵中很有声望。王恭对他却像普通部将一样对待,刘牢之自负,肯定会有所不满,现在,又是一个可趁之机。

    桓玄坐不住了,拜访佺期,对他陈述此次应该及早,才能趁人不备,而且不会让王恭、刘牢之独占功劳。佺期也是急躁欲建功威之人,答应了。

    只有刘清还好,可是连女儿都来了,是简儿嚷着要跟过来,妻子向来疼女儿,桓玄看她真切,心软答应了。

    整装出发前,简儿又是拉拉桓玄的手,要他抱,等他抱起,她在父亲脸上非常响地亲一口,奶声奶气地说道:“父亲早回母亲、我、纯儿妹妹还有安妹妹或升弟弟都在家等着呢。“周围的人都笑了。

    桓玄又轻轻地抱了妻子,嘱托她在家安心休养,刘清还是第一次这样送别丈夫,难免伤感,说道:“希望玄郎能在孩子出生之前回家,我想让他第一眼能见到父亲。”

    桓玄不能对答,刘清又在他耳边轻轻说道:“玄郎见好收。”~搜搜篮色,即可全文阅读后面章节
………………………………

第722章 675

    了,陶渊明依旧是一副老成的样子,桓胤则是一脸的苦恼加兴奋,根据他们的描述,那边一切都顺利,只是又被孙恩逃到海上了。

    当夜,桓玄为他们接风洗尘。

    在半途上,桓胤就听说桓玄把殷仲堪杀了,还打算抢他的荆州,他想不到灵宝叔叔如此绝情,当时,就气得不想回去,还是陶渊明苦劝,说桓玄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他不先出手,可能被灭的就是桓玄,甚至是整个桓氏。

    经过了陶渊明的开解,桓胤总算答ying 在先去看他叔叔一眼,所以,在这洗尘宴上,他一直闷闷不乐,有时候,久久盯着桓玄看,他想要发现 这个叔叔究竟哪里变了。

    本来算是庆功宴,经过桓胤的闹情绪,桓玄的不开心,其他人都不敢表现得太开心,早早散场。

    离席后,陶渊明找到桓玄,他正在欣赏花草,听说桓江州把殷仲堪杀了,两州的官员也热情了很多,纷纷向桓玄献宝,桓玄的收藏大增。

    陶渊明刚踏进房间,桓玄就叫他立刻 关上门,这间是桓玄特别为喜温的花草树木准备 的暖房,冬季将至,桓玄不想让冷气进入,寒了他的宝贝。

    “桓公在这种时刻就守着这些玩意儿”陶渊明问。

    “有问题吗你不是也会守着自己的田地”桓玄反问。

    陶渊明无语,自己守着田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家里没有吃的,跟桓公的兴趣爱好有可比性吗“桓公的侄子心情不对,桓公不去关心一下”

    “他我已经够堵了,见他劝他完全是给自己添堵。”桓玄看得非常明白。

    陶渊明换了一个口气道:“也不是要桓公劝他,我们这一路上遇到了很多事,相信胤儿也很想和桓公分享。”

    桓玄皱眉道:“你称呼我桓公,叫我侄子胤儿,对我也太见外了,难道你就不能告诉 我“

    陶渊明摇头:“我的口才哪里比得上他。”

    桓玄笑笑,出去找侄子。

    再不喜欢也是叔叔,这一点桓胤很清楚,也就是因为这样,他更不希望自己的叔叔有缺点,虽然桓玄本来就有好物、好玩、优柔寡断等毛病,但这些都是可以被原谅的,这薄情寡恩一条,最让人心寒。

    躺在榻上,翻开书,无心看,后悔适才的酒宴喝酒不够,可能醉倒了还比较好,正烦恼,有人推门,能这样进来的,只有桓玄了,他头也不抬。

    “胤儿,又和我闹脾气”桓玄直接坐在桓胤旁边,问。

    桓胤不答话。

    “殷荆州的事,我也想不到,我本来只想把他送回建康的。”桓玄说道,他确实有过这种想法。

    “这些事,叔叔自有计较,我不会有意见。”桓胤道,他不是不能理解。

    桓玄有点生气,“那你这态度怎么回事”

    桓胤直接道:“我到现在还不清楚灵宝叔叔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在三吴一带动乱的时候还要添乱,叔叔是想要天下安泰,还是想要自己的权力”

    “先得到自己的权力,再让天下安泰。”桓玄大言不惭。

    桓胤倒笑了,从那笑容中,桓玄甚至看到了一点点轻蔑,这可惹恼了他,转身便走。

    桓胤倒是起身拉住了他,问道:“灵宝叔叔莫气,侄儿总觉得叔叔缺少点东西。”

    被自己的侄子如此说,有伤自尊,“缺了什么”

    “敢于拼命的勇气。”桓胤定定说道。

    “拼命置生死于度外”

    桓胤点头。

    “你想要我这样做”

    桓胤摇头,道:“我并不想要灵宝叔叔有多大的志向,守住荆州就足够了。这次远远地看了北府兵和孙恩军队的作战,我自认为没有士兵的勇气。”

    “过河之卒,有进无退,他们的命掌握在主帅手里,如果不拼,回去也活不了。”桓玄道。

    “可是,那里的主帅也很勇武,比如刘牢之,可能灵宝叔叔会恨他,但是,那一瞬间,我真的很敬佩他。”桓胤毫不掩饰。

    “那又如何,我迟早会让他消失在这个世上。”桓玄狠狠道。

    桓胤笑道:“灵宝叔叔想要消灭谁都行,只不过,不要和刘牢之正面交战,太危险了。”

    桓玄本想和他说轻松的话题,一聊却转到这些方面,就说了自己在江州的所见所闻,和荆州不一样的地方。

    不过,桓胤对这些似乎没什么兴趣,反而有兴致勃勃地说起自己在三江南所经li 的。

    桓胤这次和陶渊明去,基本上不用参与任何战事,就是随处走走,说几句无关紧要的话,讲得好听一点,就是当参谋。且不说这两个人对行军布阵了解不多,就算知道 得多,也没有多大用处,因为地方的孙恩属于发动大众作战型的。

    孙恩召集的士兵,没经过什么培训,直接投放到战场,遇到敌人就是拿着刀打架。这样的部队,遇到正规的就会涣散,不过,他们也不会彻底完蛋,而是一堆残兵混到普通人家里,等王师一过,又重新拿起武器。

    桓胤也很震惊,神棍作浪性质的五斗米竟然能让数量庞大的人民信服。他不明白,明明一动不动,满脸痛苦的尸体就在旁边,而人们还是会相信教徒所说的,死人只是抛弃**,去了仙界。

    不过,真遇到了危险,他们更珍视的还是自己的性命,谁都明白,这一切只是自欺欺人罢了,所以,最后,他们还是败了。

    桓玄又问为什么会让孙恩逃走。讲起这个,桓胤忍不住笑了。

    打到最后一段时间,为五斗米掩护的群众也减少了,孙恩的行踪逐渐变得明晰,刘牢之派兵去追。

    眼看就要追上来了,孙恩充分展示了他的战略头脑的,为了让自己获得充足的逃跑时间,他命令扔下金银财宝和妇女婴孩。刘的士兵素质也不高,再加上最近三吴一带贫乏,很久没见到这么多财物,都上去抢钱,让孙恩逃到了海上。

    桓玄汗颜,这孙恩倒也舍得,如果自己兵败,要丢下自己的字画和妻儿是绝对不舍得的。桓胤突然觉得,灵宝叔叔如果遇到孙恩,一定会有很多话说。

    除此之外,桓胤还提起刘裕,这个几乎没有败绩的人,跟刘牢之比起来,他更有智谋,他还说,刘裕是不会甘心一直在刘牢之之下,问叔叔有没有兴趣收服那个人。桓玄笑而不答,他不是对刘寄奴没兴趣,而是他明白,以他现在的实力,他还驾驭不了这个人。

    好事和坏事,桓胤都不计前嫌地和他的灵宝叔叔说了,不过,当桓玄提起一个人时,他选择了隐瞒,那就是谢若云。本来就是她向桓玄一方求救,所以桓玄问到她的状况,桓胤回答并没与见到若云,听人说她是到过营地,但是没做多久的停留。桓玄听后默然。

    桓胤在那里见过若云好多次,她已经开始自己父亲的事业,领兵打仗,不输于任何男子。不要告诉 桓玄自己在军队,是谢若云的请求,桓胤没有问原因,就答ying 了。

    又问起桓胤建康那边的情况,他回答没什么异常的,就提到了王珣病重,桓玄心里一沉,真想去看看他,其实,桓玄去看他,还不如更安分地留在江州,殷仲堪的事就当什么都没发生。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桓玄坚持自己想要的,向朝廷要荆州刺史的职位。

    没几日,朝廷的诏书下来了,那边也忌惮桓玄的实力,孙恩之乱刚刚平息,已经没有多余的力量来处理桓玄了,只能顺着他的意思。也想让他再骄横一点,将欲弱之,必先强之,这也是当朝者对反对桓玄的人的说辞。倒是还关心桓玄的人反对这样放纵他,比如他的岳父刘耽,就提了反对意见,不过终究是带了点亲,他也再多说。

    桓氏家族的其他人就当什么都没发生,桓谦明哲保身,两边都不怎么打交道,桓修经过上次教un ,选择沉默。

    王珣在病床上叹口气,这孩子,终究是离自己希望的道路越走越远了。当儿子王弘问父亲为谁而叹时,父亲的沉默让他知道 答案了。一月前,桓胤来看自己的父亲,父亲的第一句话便是“灵宝安好”。

    王弘又看和桓胤一起来的陶渊明,和他相谈几句,觉得这人谈吐不凡,他问他为什么要呆在桓玄这样的人身边,他反问道:“南郡怎么了”王弘不能回答,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会大哭大闹的孩子了,但是对桓玄依旧是不喜欢。

    他劝陶离桓远一点,陶渊明笑笑,王弘这刚到二十的青年,看得倒清楚,当然,他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可是,他却想留在这个危险人物身边,可能是这个人会为自己提供一壶好酒吧。
………………………………

第723章 676

    了,陶渊明依旧是一副老成的样子,桓胤则是一脸的苦恼加兴奋,根据他们的描述,那边一切都顺利,只是又被孙恩逃到海上了。

    当夜,桓玄为他们接风洗尘。

    在半途上,桓胤就听说桓玄把殷仲堪杀了,还打算抢他的荆州,他想不到灵宝叔叔如此绝情,当时,就气得不想回去,还是陶渊明苦劝,说桓玄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他不先出手,可能被灭的就是桓玄,甚至是整个桓氏。

    经过了陶渊明的开解,桓胤总算答ying 在先去看他叔叔一眼,所以,在这洗尘宴上,他一直闷闷不乐,有时候,久久盯着桓玄看,他想要发现 这个叔叔究竟哪里变了。

    本来算是庆功宴,经过桓胤的闹情绪,桓玄的不开心,其他人都不敢表现得太开心,早早散场。

    离席后,陶渊明找到桓玄,他正在欣赏花草,听说桓江州把殷仲堪杀了,两州的官员也热情了很多,纷纷向桓玄献宝,桓玄的收藏大增。

    陶渊明刚踏进房间,桓玄就叫他立刻 关上门,这间是桓玄特别为喜温的花草树木准备 的暖房,冬季将至,桓玄不想让冷气进入,寒了他的宝贝。

    “桓公在这种时刻就守着这些玩意儿”陶渊明问。

    “有问题吗你不是也会守着自己的田地”桓玄反问。

    陶渊明无语,自己守着田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家里没有吃的,跟桓公的兴趣爱好有可比性吗“桓公的侄子心情不对,桓公不去关心一下”

    “他我已经够堵了,见他劝他完全是给自己添堵。”桓玄看得非常明白。

    陶渊明换了一个口气道:“也不是要桓公劝他,我们这一路上遇到了很多事,相信胤儿也很想和桓公分享。”

    桓玄皱眉道:“你称呼我桓公,叫我侄子胤儿,对我也太见外了,难道你就不能告诉 我“

    陶渊明摇头:“我的口才哪里比得上他。”

    桓玄笑笑,出去找侄子。

    再不喜欢也是叔叔,这一点桓胤很清楚,也就是因为这样,他更不希望自己的叔叔有缺点,虽然桓玄本来就有好物、好玩、优柔寡断等毛病,但这些都是可以被原谅的,这薄情寡恩一条,最让人心寒。

    躺在榻上,翻开书,无心看,后悔适才的酒宴喝酒不够,可能醉倒了还比较好,正烦恼,有人推门,能这样进来的,只有桓玄了,他头也不抬。

    “胤儿,又和我闹脾气”桓玄直接坐在桓胤旁边,问。

    桓胤不答话。

    “殷荆州的事,我也想不到,我本来只想把他送回建康的。”桓玄说道,他确实有过这种想法。

    “这些事,叔叔自有计较,我不会有意见。”桓胤道,他不是不能理解。

    桓玄有点生气,“那你这态度怎么回事”

    桓胤直接道:“我到现在还不清楚灵宝叔叔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在三吴一带动乱的时候还要添乱,叔叔是想要天下安泰,还是想要自己的权力”

    “先得到自己的权力,再让天下安泰。”桓玄大言不惭。

    桓胤倒笑了,从那笑容中,桓玄甚至看到了一点点轻蔑,这可惹恼了他,转身便走。

    桓胤倒是起身拉住了他,问道:“灵宝叔叔莫气,侄儿总觉得叔叔缺少点东西。”

    被自己的侄子如此说,有伤自尊,“缺了什么”

    “敢于拼命的勇气。”桓胤定定说道。

    “拼命置生死于度外”

    桓胤点头。

    “你想要我这样做”

    桓胤摇头,道:“我并不想要灵宝叔叔有多大的志向,守住荆州就足够了。这次远远地看了北府兵和孙恩军队的作战,我自认为没有士兵的勇气。”

    “过河之卒,有进无退,他们的命掌握在主帅手里,如果不拼,回去也活不了。”桓玄道。

    “可是,那里的主帅也很勇武,比如刘牢之,可能灵宝叔叔会恨他,但是,那一瞬间,我真的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