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宫:佳丽三千-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让天下的百姓受苦受难!”皇上说到兵力问题,眉头自然的紧锁着,我看得出,皇上真的是一个爱天下百姓的好皇帝。
“皇上,那我们大梁为什么不多招些兵马呢?”我对这些国家军事并不了解,只是凭着刚才皇上所说的一些数字在心中换算的。我的想法很简单,齐国兵多,我们就多招些兵不就好了。
“婉玉,你不知道,以我国现在的税收物质只可以养一百二十万的兵马,如果多了,会增加百姓的负担的,朕不能这样做。”皇上继续说着,“其实朕的兵马一直都是严加训练的,以一敌二还是不成问题的,朕相信他齐国的兵马肯定不如我大梁的强壮。只是我大梁的兵力太分散了。朕的手里只有三十万的御林军。”
“不是一百二十万吗?那些都在哪呢?”我好奇的问题。
“朕的四哥滇荣王永康手握三十万兵马,是朕不可以随意调动的。朕的五哥策鸾王永新手握十万兵马,也是朕不能指望的。朕可以调动的只有朕的九弟皎宇王永州手中的十万兵马,远征大将军梅度手下的十万兵马。朕已经派梅度去西北边境抵御突厥了,这也是为什么朕会如此忌惮皇后了,现在朝中能用得上的也只有梅度了,虽然朕明知道他也是朕四哥的人,朕这么做也是权宜之策。”听皇上这么一说,我才知道原来朝政中的权利是这么的复杂,皇上虽然身为一国之君,但是也要顾全周详才可以。
皇上继续说道:“我大梁西北部是一个土地肥沃,物资十分丰富的好地方,一直都是突厥这等狗徒十分想抢夺的地方,朕真的不想失去这块沃土。西北如果好好发展,将来一定会给我大梁带来更多的财富。朕其实并不想让梅度镇守西北这个我大梁的要塞之地,但是眼下朝中无人,朕这么做除了有朕自己的目的外,更多的也是无奈。”
我突然想起了那日在西偏殿与长仪公主的谈话,当日长仪公主说起卫莫是十分的欣赏,长仪公主如此看重的人,肯定错不了。我便对着皇上说道:“奴婢偶然听长仪公主提起一个人,是朝中武将卫总兵之子卫莫,这卫莫三岁便熟读孙子兵法,六岁就精通骑射,九岁已经跟随父亲卫总兵上阵杀敌了,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我把当日长仪公主所说的话原封不动的说与了皇上听。
“卫莫?朕倒是听说过有这么一个人,好像年纪不大,不到二十岁,虽然是个人才,但是毕竟年轻,带兵打仗还是经验尚浅。”皇上说道。
我见皇上如此说了,便没有再继续说起卫莫,想必皇上也是心中有数之人。
皇上突然想起了什么,突然看着我笑了起来:“朕倒忘了,你对这些国家大事并不懂,朕跟了你说了这么久,会不会觉得很无趣?”
我笑着说道:“怎么会无趣?婉玉可以做皇上信任的人,心里很高兴呢。”
“朕现在也只有能和你说说这些了,朝中大臣虽然多,能替朕分忧的没有几个。”皇上看着地形图半天,仿佛出了神,皇上目光坚毅的说道:“有朝一日,朕的大梁国一定要成为四国之首!无论是兵力还是占地!”
自从知道了养心殿下面的密室以后,我对国家的政事便多了几分留意。皇上也十分愿意将这些事情讲与我听,也许在皇上心中,我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宫女才是最好的倾诉对象。
我也渐渐了解了朝中很多事情。原来朝中除了三位王爷手握兵权外,还有三位德高望重的武将也手握兵权,其中一位就是皇后的亲哥哥远征大将军梅度。
朝中重将沈开山沈都统年轻的时候曾经随着先皇征战多年,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并且还是当今皇上的亲生母亲太后的亲弟弟。沈开山当年十分得先皇倚重,所以先皇特意将手中的十万大军交给了沈都统,希望他可以好好辅佐当时还年幼的皇上。
第三位手握兵权的就是三朝元老萧禄萧提督,萧禄一生为官廉洁,曾经立下无数战功,也是大梁国的重要之臣,萧提督手中也有十万兵权。
我大梁国虽然兵强,但是兵权不够集中,分散给了三位王爷和三位重臣,这也是当年先皇为了让大家好好辅佐皇上永廷而下的苦心。先皇去世较早,皇上永廷登基的时候才四岁,所以才会有今日这种集权分散的局面。虽然这么多年来,三位王爷和三位重臣都以皇上为首,用心辅佐皇上,但是谁的兵就听谁的话,现在除了皇上手中的三十万兵马外,皇上也已经没有了过多可以随意调动的兵马,这也是皇上一直以来十分头痛的原因。
而近年来,皇上的四哥滇荣王永康也蠢蠢欲动,对皇位虎视眈眈,很多时候并不把皇上放在眼里了。皇上念他是自己的兄弟手足,手中又有三十万兵马,所以双方一直都维持着短暂的和平。皇上手中的三十万御林军也是唯一可以牵制滇荣王永康的虎符,所以皇上那三十万大军暗地里也是不可以调动的。
如今突厥来袭,齐国也不安分,皇上手中又没有可以调动的兵马,怎么能不恼火?
我作为一个小宫女,只能每天尽我的能力在皇上身边好好照顾罢了。
这天,皇上正在批阅奏折,突然拍案而起,怒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这简直是欺人太甚!”
我从来没见过皇上发这么大的火,吓了一跳,门外的房有财听到后也进门跪在了地上,口中一个劲的念叨:“请皇上息怒!请皇上息怒!”
我忙上前柔声安慰皇上,“皇上息怒!有什么事情惹皇上发这么大的火?”
皇上一直以来还是比较听我的话的,渐渐平息了怒气,朝着房有财使了一个眼神,房有财起身退出了门外,轻轻的关上了房门。
我就知道肯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心中一沉,屏住呼吸等待皇上的回答。
“这齐国的狗皇帝竟然送来一封合婚书,说想纳朕的皇妹玉犀为妃,若朕答应,就与朕签下两年的和平协议书!”皇上说着有控制不住的愤怒起来,脸上青筋暴显,将奏折扔到了地上,吼道:“两年!朕的亲妹就值两年!简直太不把朕放在眼里了!”
原来是这样,我心中微微一动。怪不得皇上会如此生气,长仪公主玉犀跟皇上都是太后所出,皇上对长仪公主是非常疼爱的,齐国竟然提出如此无理的请求,简直是触碰到了皇上的底线,皇上才会如此大怒的。
我连声安慰皇上,说道:“皇上不要生气,本来两国合婚立下盟交也是常有的事,只是这两年有些太说不过去了,也许此事还有研究的余地呢?”
皇上十分生气的看了我一眼,我心中一颤,皇上从来没有如此怒视过我,我吓得一下子跪了下去。
皇上没有立刻扶我,声音颤抖着,“你知道那齐国的狗皇帝是什么样的吗?他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玉犀才十五岁,朕怎么能送玉犀羊入虎口呢?朕怎么能让一个老头子糟蹋玉犀?”
原来是这样,我心中十分难过,真的不该那样对皇上说话,我忍不住的流出了眼泪低下了头,不敢求皇上饶恕。皇上是第一次跟我发这么大的火,我一点也不怨他,我能理解此刻他的心情。
皇上见我跪在地上十分可怜,便有些后悔对我发火,扶了我起来,看见我脸上的泪水,皇上十分心疼,伸手轻轻的拭去我的眼泪,皇上说道:“不知者无罪,朕不应该对你发火,朕也是太生气了。婉玉,你不要怪朕!”皇上说着将我拉进怀中,紧紧的抱着我。
我在皇上怀中忍不住的大声抽噎起来,我真的不是怪皇上,只是我心里觉得皇上太可怜了,上天不应该如此对待皇上。
………………………………
第四十章 太后
皇上迟迟没有给齐国答复,齐王有些按耐不住,派了三十万大军在我国最西面的坤城外扎营,如我国不答应此事,就立即夺下坤城。一时间坤城百姓被困在城内,粮食衣物短缺,好不可怜。
皇上闻此事后十分生气,独自一人在养心殿内一天一夜滴水未进,不让任何人进入殿内。我和房有财在殿门外劝过皇上几次,但是都没有任何效果,我们十分担心皇上的身体。
到了这天傍晚,皇上还是在养心殿内未出,也不传膳,我们便有些着急了,皇上在这样下去身体怎么受得了呢?这时候,有人通传道:“长仪公主驾到!”
公主怎么来了?难道是她已经听闻了齐王要纳她为妃的事情了?
长仪公主一袭乳白色长裙,表情十分平静,缓缓走上台阶,我和房有财齐声给长仪公主请安。
“起来吧!皇兄还在里面?”长仪公主淡淡的问道。
“是!皇上已经一天一夜没有进食了,请公主劝劝皇上!”房有财低下头小声说道。
“本公主就是来劝皇兄的,婉玉,你随本公主进去吧!”长仪公主对着我说道。
“是!”我扶着长仪公主,径直走入了养心殿。
皇上正坐在龙椅上发呆,脸色有些灰暗,已经一天一夜没有休息过的皇上此刻十分憔悴,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头发有些碎乱,我看着皇上这样十分心痛。
“皇兄!”长仪公主看见皇上这样也十分心疼,轻轻的唤了一声。
皇上闻声才抬起头看了我们一眼,说道:“玉犀?你怎么来了?”
长仪公主“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我跟着也跪了下去。
长仪公主朗声说道:“玉犀有一事相求,求皇兄成全?”
皇上看见长仪公主如此,便明白了,立即说道:“朕知道你求朕什么事,朕不会答应你的。”
长仪公主有些急了,说道:“皇兄,坤城百姓每日都在为我而受苦受难,我身为大梁公主怎么能袖手旁观?”
皇上没有正视长仪公主,冷冷的说道:“朕说过了,不会答应你,你回去吧!”
“皇兄,齐王想要纳我为妃,这也是两国友好邦交的一个开始。自古以来,国与国之间常常合婚,也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我身为大梁公主,理应为天下百姓做出表率!”长仪公主苦口婆心的劝慰着皇上。
“玉犀,那齐王已经年过六旬,做你的爷爷都够了,你嫁给他能有什么幸福,朕就你这么一个妹妹,怎么能舍得将你推入火坑呢?”皇上有些急了。
“妹妹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妹妹同样明白,身为一国公主,命早就不是自己的了,为了坤城的百姓,为了我大梁国几年的安定,妹妹愿意去做这个皇妃。皇兄不是也没有足够的兵力来迎战齐国的大军吗?”长仪公主说着,眼中带泪,我听了一阵心酸。
“朕承认目前是没有足够的兵力对付齐国,但是朕一定会想出办法来的,无论如何,朕也不能让你去冒这个险。无论是作为一个皇帝,还是作为一个哥哥,朕都不能让你去!”皇上说的十分坚定,可见皇上十分疼爱长仪公主,真是兄妹情深。
这时候,门外通传道:“太后驾到!”
我心中一阵紧张,这是我入宫以来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太后,虽然已经对她老人家的名号如雷贯耳了,但是今天听到“太后驾到”这几个字时,还是有些禁不住的紧张起来。
这时候,一个身穿宝蓝色薄棉绸缎的贵妇人由一位看上去有些上了年纪的宫女搀扶着走进了养心殿,这位就是太后娘娘了。皇上和长仪公主的生母,也是这后宫中权利最大的女人。
太后应该已经年近五旬了。据说当年先皇在世的时候,太后娘娘还是一个侧妃,一直都没有自己的孩子。一直到了三十来岁,才有了皇上,几年后又生下了长仪公主。太后家世显赫,父亲曾经是朝中一顶一的正一品重臣武将掌銮仪卫事大臣,而太后娘娘的亲弟弟便是如今朝中声望颇高的手握十万兵权的沈开山沈都统。太后一家全都是武将出身,曾经立下无数战马功劳。连太后年轻的时候都是一个擅长骑射的奇女子,当时很得先皇的宠爱,由于太后的家世背景,皇上不到两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四岁继承皇位。
太后在皇上身边辅助政事一直到了皇上成家以后才放手。太后辅助皇上政事的年间,大梁全国上下一片繁荣的景象,可见太后娘娘是一个能力很强的女人。在大梁国,谁提起太后娘娘都是竖起大拇指的。皇上大婚以后,太后就不再理会朝政之事了,后宫之事也全部交给了皇后娘娘。太后几乎每天都在翊坤宫读经念佛,很少露面了。
皇上和长仪公主一起给太后请安,我则跪在了地上给太后请安。
“起来吧!”太后说道,太后的声音十分浑厚有力。
“母后今天怎么来儿臣的养心殿了?也不派人禀告一声,儿臣好准备一下!”皇上恭敬的说道,言语间对太后娘娘十分尊敬。
“皇兄,是我让母后来的,在来拜见皇兄之前,我已经去禀告过母后我的决定了。”长仪公主说道。
“玉犀如果不来,皇上还打算瞒着哀家吗?”太后娘娘温声质问道。
“儿臣不敢!”皇上恭敬的垂下头。
我这才抬起头偷偷的打量着太后娘娘,她虽然已经年过五十,但是包养得体,看上去只有四十出头的样子。太后娘娘体态丰盈,看上去贵气十足。不难看出,太后娘娘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极有姿色的美人,白皙的皮肤,坚挺的鼻子,看上去妩媚中还有着一种出身武将世家的勃勃英姿。
太后身边的近身宫女应该就是在太后身边服侍多年的习嬷嬷了。习嬷嬷在太后身边服侍了四十多年,是最了解太后的人,这么多年来一直跟随太后娘娘风里来雨里去,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习嬷嬷将太后扶到了雕刻着腾龙的檀木椅子旁边,太后坐到了腾龙檀木椅上。习嬷嬷从身后随从的宫女手中接过了一个翡翠的茶壶,拿出了一只白玉金龙杯,给太后斟上一杯暖茶,又拿出了一个金盘子,打开了一个精致的白玉盒子,从里面拿出了几枚腌制好了的话梅放入了金盘子中。看着习嬷嬷细心的操作这一切,让我不由得对她服侍太后的细心程度十分敬佩。
太后喝下一口暖茶后,缓缓说道:“皇上,你好糊涂!”
太后只是这么说了一句,皇上就立刻恭敬的俯身听从太后的教训。
“玉犀将一切都跟哀家说了,哀家也觉得玉犀说的十分有理。眼下也唯有这个办法了。”太后娘娘说道,从太后娘娘平静的脸上,完全看不出任何的舍不得,我心中不解,难道太后就真的舍得将自己的亲生女儿送入虎口?
长仪公主低下了头,眼角有泪。
皇上急忙说道:“母后,那齐王已经六十有余,玉犀去了不过就是一个侧妃,齐王过几年死了,玉犀也要跟着陪葬吗?”在齐国,皇帝驾崩以后,没有子嗣的嫔妃全部都要跟着陪葬,除非新即位的皇上大赦天下。
“糊涂,玉犀嫁过去虽然只能是侧妃,但是玉犀毕竟是我大梁公主,想必齐国一定不会难为玉犀的。待几年之后,齐王驾崩,我们就找个理由将玉犀接回国,想必他们齐国不会执意挽留一个先皇的侧妃。况且,到那个时候,我大梁已经养兵蓄锐多年,即使跟他齐国正面交锋,也不在话下。只要玉犀为我大梁国争取几年时间就好!”太后分析的条条是道,我听后也十分敬佩,太后多年不问朝中事情,但是对国与国之间的利害关系分析的如此明确。
“这……”皇上还有些犹豫。
“皇兄,就照着母后的意思办吧,我身为大梁公主,应该为百姓做些事了!”长仪公主继续劝慰皇上。
皇上想了半天,咬了咬牙,“那就听从母后的意思吧!”我能看出皇上眼中的极不情愿和无奈。
长仪公主跪下谢恩,但是字字句句都包涵着刻骨的悲伤,公主为了大梁百姓做出如此大的牺牲,让我不得不对公主肃然起敬。
今天的第一章,第二章待会送上,偷偷的说一句,第二章有重头戏哦!
………………………………
第四十一章 求情
皇上担心太后,亲自送太后回翊坤宫。养心殿内只留下了我和长仪公主二人,我为公主倒了一杯茶,公主捧着茶杯,久久没有喝下去。
我知道公主心里难受,我何尝又不是呢?长仪公主一直都待我如姐妹一般,让我第一次的感觉不到自己是一个小宫女。
久久无语后,我试探的问道:“公主?”
长仪公主方才如梦初醒,望着我,轻轻说道:“怎么了,婉玉?”
“公主即将远嫁,是不是有些舍不得?”我尽量找一些话题让公主分分心。
长仪公主苦笑一下,说道:“有什么舍得不舍得的?”
“听说齐国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也许公主会爱上齐国呢?如果幸运的话,过几年公主回国后,我们还能在一起聊天呢!”我故意装作轻松的说道。
“回国?我此去就没打算回国。”长仪公主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我心中一惊,疑惑道:“太后娘娘不是说等齐王驾崩以后就接公主回国吗?”
长仪公主绝望的看着我,决绝的说道:“齐王虽然年迈,但是一生戎马,身体强壮,怎么会轻易死去?何况到那时,我早就已经不是清白之身了,还有什么脸面回我大梁?”
我听公主这么一说,心中一阵混乱,“公主?”
“我已经想好了,他齐国跟我大梁签下两年和平协议,待两年以后,我会尽量请求齐王跟我大梁继续签下协议。待到我大梁有足够的实力跟齐国抗衡的时候,我就去刺杀齐王,不管成功与非,我都会自行了断,不会连累我大梁!”公主说的十分决绝,看来她早就做好了这个决定。
我听后十分震撼,原来公主早就已经做好了送死的打算,没想到外表看上去柔弱的长仪公主骨子里是一个如此刚烈的女子,不愧为当今太后之女。
我实在不忍心让公主去送死,劝道:“公主,你既然有了自行了断的想法,就不应该去齐国,你跟皇上再好好商量,也许还有商量的余地呢?”
“不用再说了,我已经决定了。我作为大梁公主,为天下百姓,为大梁社稷献身是我的命运。作为一个公主,命早就不是自己的了,我要将这条命还给天下百姓,还给大梁江山!”公主坚定的说道,看上去,公主早就决定如此了。
我还有些不甘心,继续问道:“那卫莫呢?公主难道不想跟卫莫永远在一起吗?”
公主一听到卫莫的名字,眼中一亮,随机又黯淡下去,叹道:“就当我跟卫莫有缘无份吧,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要找到卫莫,永远陪在他的身边。”
公主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大梁社稷不惜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乃至自己的生命,让我有种说不出的辛酸。难道生在帝王家里对公主来说还不如生在一皆春野山夫家中吗?我心中替公主不平,难道上天对公主如此不公平吗?
已经入夜,我却怎么也睡不着,心中反复思量着长仪公主今天所说的话,公主此次一去齐国,就不会活着回来,我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公主去送死?那时候皇上会多么的后悔自责,一定会抱憾终身的,我真的不愿意看到那种情景。
我思前想后,心中已经有了决定。我披上了一件外衣,直奔皇上的养心殿,我知道皇上跟我一样,肯定睡不着。
果然,我远远的看见了养心殿内依然亮着。房有财在门外打着瞌睡,我没有惊动他,自己打开了殿门,走了进去。
皇上正在批阅奏折,近日以来的朝中和边境的事情已经让皇上心力交瘁,几天内,皇上瘦了不少,脸也凹了进去,显得更加精神了。
“皇上,这么晚还在批阅奏折?”我轻声问道。
皇上抬起头,看见是我,温声说道:“朕睡不着,就来批阅奏折,近日边境战事不断,奏折也多了许多。”
我走到了皇上的身边,看见龙案上的奏折已经有了半人多高,皇上正在认真的看着其中一份。我就这样站在皇上身边,不知道如何开口。
半晌,皇上看了我一眼,说道:“你有什么事情就说吧。”
我缓缓开了口:“皇上,能不能不让公主嫁到齐国?”
皇上听我这么说,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看着我问道:“婉玉,你怎么这样说?”
“皇上,正如您所说,齐王年迈,不会真心对待公主的。”我说道。
“可是朕已经答应了母后,玉犀也是自愿嫁到齐国的。”皇上说道。
我跪到了地上,眼泪夺眶而出,“皇上,奴婢知道公主是为了天下百姓和大梁江山才会答应嫁给齐王的。”
皇上伸手扶我:“你不要哭,慢慢说。”我执意不让皇上扶起,就这么跪着。
皇上无奈的说道:“朕当然知道了,但是玉犀如此执着,还请到了母后施压,这丫头是铁了心了,朕也是无可奈何啊。”
我渐渐止住了眼泪,思前想后,决定如实跟皇上全盘托出,“皇上,其实公主已经决定了,此次去齐国,只是为了跟齐国签订和平协议,待到协议时间一过,她就去刺杀齐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