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怀刀行-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场外,徒单斛跳脚道:“不算不算,车侯耍赖,宣侯还没有完全站立起来呢!”吴六玖却从付友德手中抢过两锭银子,得意道:“别心疼,等陛下解除禁酒令时,我请你喝酒!”

    场内,俞通河不甘心的一拍地,埋怨杨通知道:“你们飞山蛮啊,真没用!”杨通知也不服气道:“你们萌人好?还不是被常遇春摔个狗抢屎?”杨通知却伸手将俞通河拉了起来。

    俞通河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为自己张本道:“你信不信,若是在马上,我绝对不会输给常遇春!”

    “信!姥山伯马上功夫了得!”也不知道杨通知出自真心,还是想满足一下俞通河的自尊,才如此这般说。

    “此局,常将军、徒单大人胜利!”郝仁宣布道:“下一轮,陈猱头、廖永忠一组,对战张破虏、邓愈!”(未完待续。)


………………………………

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冠三军

    ?id=1003450435&cid=343284271张破虏和邓愈对战廖永忠和陈猱头,张破虏团队要略胜一筹,在对战过程中,廖永忠的哥哥、内阁大臣廖永安偷偷示意廖永忠,让廖永忠放水。

    廖永安处于高位,廖永忠不知道其中缘由,却也不敢忤逆哥哥,败得很自然,便被邓愈打翻。而陈猱头新近归附,久闻张破虏是郝仁最信任的兄弟,不敢造次,连续买了两个破绽,主动被张破虏打翻,胜负很快就见了分晓。

    三组淘汰赛后,三组胜出,下一轮必然要有一组轮空,众位将领们议论纷纷,纷纷猜测郝仁会偏袒张破虏,让张破虏直接进入决赛。

    场外的下注的徒单斛,一连续输给吴六玖三十两银子,他还不信邪,坚定地认为张破虏能最后胜出,吴六玖听从傅友德的建议,笃定常遇春、徒单钧会是最后的赢家。

    二人加大了赌注,直接将赌注升级为五十两。

    “既然三组无法分配,我今天就脱个大,亲自下场,自成一组,迎战张破虏邓愈!”郝仁不可能在众人面前偏袒任何人,但三组肯定要有一组轮空的,他一边脱掉上衣,一边郑重其事的宣布道:“几位内阁大人代我做裁判!”

    众位内阁、武将们为之哗然:郝仁可是皇帝了,不是昔日与大家并肩作战的统军元帅了?与群臣一块比武,会不会有**份?

    礼部尚书余阙、御史刘伯温纷纷谏言规劝。

    刑部尚书施耐庵闻听郝仁要上场比武,颇觉正中下怀,便也撤开自己的衣襟,露出干瘦的排骨扇儿:“老臣愿意与陛下并肩作战!”

    施耐庵快七十岁的人,虽然年轻时候在江湖上逞凶斗狠,而今已经老迈,江州城一战,差一点被张定边一拳打零碎,如今都是健硕的成名武将对决,郝仁因为他们的过失,变相的各打五十大板,施耐庵没啥大错误,这要是有个闪失,郝仁可是得不偿失。

    郝仁本想带宿卫总管陈达下场,付友德、吴六玖等一众将领,又纷纷请缨为郝仁保驾护航,可是施耐庵兴致大起,诅咒发誓,硬说自己年轻时候如何了得了得,郝仁不带他便是看不起他云云,又要一头撞向帅台石柱,郝仁万般无奈,只能拒绝一众将领们的好意,准许施耐庵与自己下场。

    施耐庵撤掉上衣,露出干瘦的躯干,还像模像样的亮了几个跤步,三步两步的窜道邓愈面前,像模像样道:“后生,出招吧!”

    邓愈十七岁开始接替哥哥领兵,每战必然身先士卒,大仗恶仗打了许多,如今也不过二十刚出头,他岂能跟一个糟老头子一般见识?

    而且施耐庵老奸巨猾,一个‘后生’,便给邓愈套上尊老爱幼的道德夹板儿,邓愈就是赢了施耐庵,邓愈颜面也无光,倘若真是一朝不慎输给施耐庵,那人可丢大了!

    “施尚书,您老厉害,后生不是你的对手!”邓愈冲着施耐庵礼貌的拱手,转身就走,大抵是想:老虎不可能跟老鼠斗吧!

    “啊呀,你这后生,我让你想出手,是因为你是后生,我让你的,你怎么还走呢?别走!别走!”施耐庵死皮烂脸,也不出手,只顾着在邓愈眼前转悠。

    郝仁这边,丝毫不客气,挺着健硕的胸膛,径直奔向张破虏,面上表情似乎在说:好你个猴子,一天竟给我惹事儿,还让不让我这个老大省心?

    猴子张破虏为人机警,跟随郝仁的日子最久,当郝仁本他来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惹了郝仁,郝仁要名正言顺的来教训他了,赶紧转身就跑,边跑边道:“老大,猴子错了,再也不敢了!”

    郝仁追了张破虏两步,知道漫天追不太像话,厉声道:“给我站住!”

    张破虏便像是被法术顶住了一般,一动也不敢动了,还在那碎碎念道:“老大!老大!我可是枢密使,你多少给我留点面子!”

    “呵!还知道知己是枢密使啊?做事情也不考虑考虑,老大支撑这么大的摊容易吗?是不是觉得自己的二等侯爵来的太容易了?”郝仁说罢,劈头一个脑勺便打来。

    可是,郝仁的手还没有到,张破虏便主动自觉的往下倒,想直接倒地认输。

    郝仁岂能给张破虏卖乖的机会?揪住张破虏腰带,便脆生生的将张破虏摔在地上。

    “本事都亮出来,也让各位达人们知道,我不是任人唯亲!”

    郝仁一句话,张破虏深以为然,张破虏便不敢再卖乖,一个‘乌龙绞柱’从地上跃起,用出来看家的本事,便与郝仁打作一团。

    张破虏在安庆镇守这几年时间,确实没有闲着,他拜了施耐庵为师,学了不少的功夫,一旦张破虏认真起来,简直就是吴下阿蒙,郝仁都对他刮目相看。

    不过张破虏与郝仁差着力气上的巨大差距,郝仁有时也买给他一招两招,让这个枢密使尽情的展现自己的功夫。

    郝仁经过与张破虏一番缠斗,额头微微渗出汗珠时,便已经将张破虏再摔两个干脆的!

    张破虏的过错,是郝仁亲自出手教训的,这是重要的原因。而郝仁与张破虏的打斗,也是可圈可点,没有在战场上见过郝仁打仗的将领们,此时算是真正见识了郝仁的功夫。郝仁似乎没有一点偏袒张破虏,张破虏的三个跟头,摔的脆生。

    诸位内阁与将领们,爆发出雷鸣一般的掌声。

    “我累了,便不再下场了!”郝仁走上点将台,披上衣服宣布道:“最后的决战,常遇春、徒单钧,对战胡大海、张天佑!”

    决战的最终战果,如同付友德预料的一般,常遇春、徒单钧顺利的击败了胡大海和张天佑,郝仁毫不吝惜的将两位将领们晋升为二等侯爵,各赏赐黄金千两。

    徒单钧念依靠常遇春而晋级并得到封赏,至此彻底抛弃了与常遇春的旧怨。

    郝仁从重抚恤了被常遇春杀死的两名宿卫,而其他与会的诸位武将,一概赏赐二百两白银以示褒奖。

    “诸位将军都是我的股肱之臣,无论彼此间昔日有何恩怨,自今日后,便不要因小事计较,诸位将军不负我,我必然不负诸位将军!我这几日忙与内阁大人们定律法,怠慢了将军们才引发这许多不快,我今日在府邸设宴,款待诸位将领,诸位大人来个一醉方休!待过了新年,我们便兴兵彻底消灭陈友谅”郝仁总结发言道。

    “陛下!”徒单钧笑岑岑道:“您若是早日恢复一月三次饮酒的法令,徒单便也不会得到陛下的赏赐了!”言外之意,便是太久没喝酒,闲的蛋疼才惹出是非。

    (未完待续。)、++(本站打造免费无错误无广告APP上线啦!已经有300万的道友选择了本站APP,各种网友经典书单推荐!不用再担心书荒问题!关注微信公众号 xhsjyd (按住三秒复制)下载客户端【


………………………………

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征大汉

    《论语》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郝仁本就是好酒之人,因为自己地位高了,自己的决策关乎太多人的生死,如今天下未定,不允许他醉酒耽误事情。

    而手下好酒的将领们太多,飞山蛮的杨姓将领、女真徒单兄弟、蒙人俞家子侄,各个都是酒包,其他汉人文武将领,好酒之人更不在少数,尤其是施耐庵,差点因为醉酒把庐州喝丢了。

    酒,就是一把双刃剑,能够成误事儿,也能够成事儿,郝仁也没少靠酒办成大事。

    譬如郝仁在颍州醉酒时,没大没小,反而与刘福通磕头拜把子,为自己头顶罩了一个,红巾军天下兵马大元帅结拜兄弟的头衔,颇得助力。

    郝仁攻打和州兵力不足时,能够招纳巢湖水雄为自己所用,全仰仗与俞延玉喝了一次透酒,把俞延玉喝败直接导致朝会三家水雄前来合营,也奠定了俞家子侄忠臣的基础。

    此一时彼一时!

    郝仁为了将领们不因嗜酒而耽误事情,他便严令各将领们,每月只许喝三次酒,而今年又因为粮食欠收,干脆下半年全部禁止喝酒。

    郝仁为了起到表率作用,凡是他约束将领们的,他便严格的按照约束他们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来不给自己留下什么特权。

    勇武好斗的将领们打了一个痛快,郝仁也半年来第一次喝酒,便与将领们敞开了大碗喝酒,而将领们间的矛盾,互相把盏几杯,郝仁从中调节,将领们的矛盾,算是正是解开,大宋君臣的酒宴从来没有这么融洽过,君臣直到尽欢而散。

    大朝会开了三天,颁布律法、对文臣武将述职考核,一切都顺利成功。各位太守、镇军将军们,述职完毕,便各自回归各自的岗位,就算彼此间有没有解开的梁子,也彼此各自领军,想斗也没有机会。

    七个扶桑大名,在参观完徒单钧战车兵出操后,得到了郝仁的接见,郝仁照顾他们风土民俗,特意准许他们带刀觐见。

    七家大名多是在战争中处于弱势一方,战事不力或濒临灭亡,才归顺姚广孝寻求庇护,其中带兵最多的也不超过万人,几时见过车兵、骑兵、步兵的协同作战战阵?

    别说宋军的二十余万大军,单是徒单钧的一军,七家大名的武士全部集中起来,料定也打不过这一支不足万人的军队。

    扶桑武士注重的个人英雄主义,战争中更注重个人的单打独斗,以彰显个人的能力,自然很少见如此排山倒海一般的军容,早被大宋的军威所震慑,瑟瑟发抖的进殿叩见中土陛下。

    郝仁给诸位大名赐坐时候,诸位大名更加惶恐不安。

    要知道,他们在扶桑,早就被姚广孝收拾的服服帖帖,要不姚广孝也不可能准许他们,来郝仁面前给自己的政绩抹黑。

    平素这七家大名见姚广孝时,别说是带武士刀了,就是带个铁器都不行!别说赐坐了,有事儿一律跪着说,这次他们在选择座位的时候,舍弃了太师椅而选择草席,自然还是跪着说。

    “尔等可是真心归化中土?”郝仁高高在上道。

    三人俯首拜道:“就算海水可以枯竭,苍天也有塌陷时,归化之心不变!”

    另四人,不懂汉话,呆愣愣的待沈旺翻译完毕,才呜哩哇啦的叩首,经过沈旺翻译,意思与前三位的意思大致相同。

    “既然你们真心归化,你们便是我大宋的子民,任何人,也不能欺辱与你们,你们在扶桑知府账下效命,各赏你们万户之职,你们按照扶桑知府的要求,定期缴纳赋税,我大宋发给你们俸禄,遇有战事,奉命随军出征讨!”郝仁道。

    “臣等领命!”七个扶桑万户叩首领命!

    郝仁日后在扶桑还要仰仗着七个万户,出手自然不能吝啬,从扶桑拉回来的白银,自然不能让他们再带回去,一番训诫后,赏赐他们一些平江的丝绸、锦缎,松江的染布,便让七个万户觉得皇恩浩荡。

    一次接见完毕,七个万户得到封赏,便算是正儿八经的大宋军官,万户再想见郝仁,除非也可喜的业绩。

    二月初三,沈旺满载着中土的货物,并七个扶桑万户,再次出海去了扶桑,一道前往扶桑的还有准备轮换东土的文武、兵士。

    二月初八,福童、沈茂自南洋返回,船队满载南洋的稻米、白银、珍珠、玛瑙,还有三佛齐国王的特使。

    先有汉地陈姓海盗流落到三佛齐,依旧以海岛为营生,自己从沈茂手中买了一千张连弩,居然一鼓作气击败了三佛齐本来的国王,成为三佛齐新的国王,为了感谢母土的支持,便派出使节,带着一海船的贡品,酬谢大宋。

    郝仁礼节性的接待了三佛齐的使节,命载着稻米的海船,顺江而上,径直在安庆停靠。

    二月十五,郝仁依旧留太子监国,内阁辅政,尽发庐州的马军、水军、步军,自庐州出发,走致富路经安庆,进攻大汉黄石要塞。

    吴六玖再次都帅本部及张天佑、杨彪三军,自亳州出发,作为偏师,从北路猛攻黄色石要塞。

    张必先再次被推到黄石要塞城下,对张定边招降未果,两军便进行真正的交锋。

    一时间,炮声隆隆,硝烟四起,喊杀之声,震耳欲聋。

    “陛下!”吴六奇和俞通海一撩门帘走进郝仁的中军大帐,俞通海请命道:“陛下为何只让火器营和步兵出战,要知道,突破黄石要塞,还是得要靠我们水军!”

    “我知道!”郝仁从舆图上抬起头:“所以现在还未到水军出战的时候!”

    “我海军在水上,以火炮辅佐步兵陆地上攻城,岂不是能极大的帮助步兵清除两侧山峰上的敌垒?我军推进速度必然能够加倍!所以臣来请战!”俞通海道。

    “陛下!”吴六奇道:“江南尚有敌人的堡垒,为何我军只攻打江北的堡垒?就算江北的堡垒全部被拔除,江南的敌垒,也足够封锁半条长江!”

    “谁说火器营要拔除江北的堡垒?”郝仁道:“火器营进攻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罢了,马上就要用到两位将军的战船了!”

    “沿江两侧敌人的堡垒不清除,我军战舰无法通过,难道我们的海船还能长了翅膀,飞过敌人的黄石要塞吗?”俞通海不解的问道。

    (未完待续。)


………………………………

第三百九十章 暗度陈仓

    在逶迤的崇山之中,‘嗡嗡’的铁锯的锯木之声不绝于耳,在山间的山坳内,一条数丈宽的山路已经被宋军安庆军张破虏部开辟出来。

    山路上,铺满了圆木,圆木上抹上圆滑的桐油,圆木闪出圆润的光泽。

    负责开路的枢密使张破虏,听闻郝仁已经来到前线,赶紧奔跑着过来接驾,一脚不小心踩在圆木上,正好在郝仁面前摔了四脚朝天。

    郝仁弯腰搀扶起地上的张破虏,关切的问道:“路都打通了?”

    张破虏揉着屁/股,疑惑道:“三十里的山路,已经全部按照陛下的计划打通,通过此路,能够直接绕到黄石关的背后。可是路那头就是长江,没有船在那头接应我们,开了一条山路又有何用呢?”

    “谁说我们没有船?”郝仁说着,一指身后:“这不就是我们的船吗?”

    郝仁的身后,绵延的队伍浩浩荡荡,逶迤一眼望不到尽头。

    江防军水军、杨通知的步兵相互混杂着,发出低沉的号子,一艘数丈高的江防军的大楼船,沿着桐油的山路,缓缓的向前开进。

    数十条缆绳拴在楼船的桅杆、船舷处,数十匹战马在前头牵引着,数十名水军用撬杠,敲着船尾,楼船与地上的滚木相咬合,或是依靠桐油的滑行,或是沿着滚木翻滚的痕迹向前移动。

    张破虏为人激警觉,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楼船,在自己苦心设计的山路山缓缓前行,他心如明镜一般。

    郝仁命他在山里开辟一条道路,直通黄石关背后,目的就是要将战船,神不知鬼不觉的拖拽道敌人的身后,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如此鬼斧神工一般的巧妙设计,别说张定边事先侦知,就是郝仁不将战船拖了过来,张破虏都不知道为何要修这么一条路,张定边更不会想到郝仁在前面用军队佯攻黄石关,却在山里悄悄的开辟一条路,把战船运过黄石关。

    大汉为了防备宋军突破天险,将大批的军队集结在黄石关,甚至还有明玉珍增派来的十万精锐夏军,两家势力,为了防备宋军可是煞费苦心。

    一旦宋军的战船直达黄石关背后,出其不意的击溃黄石关背后的大汉残存水军,突破黄石关的水军,便可以绕过黄石关的强敌,大军直捣大汉老巢汉口城下。

    大汉老巢被攻占,大汉政权就算彻底覆灭,黄石关的二十万夏、汉联军失去后援基地,会被宋军东西两侧包围歼灭。

    “哈哈!”张破虏想来心中兴奋,一拍大腿,兴高采烈道:“陛下,你真是个天才!”说罢,便要给郝仁一个熊抱。

    张破虏听见师父施耐庵一声干咳,才意识到,郝仁身边还跟着几个内阁大员和武将们,自己不能肆无忌惮,才收敛了自己的动作,一挥手命令自己的军队士兵道:“兄弟们,大家一起来拉船,大汉覆灭指日可待了!”

    在桐油路上缓缓滑行的楼船,在得到新的外力,行进速度有多增加,数艘大楼船,眨眼间已经超过了郝仁所处的位置。

    江防军、海军统领吴六奇、俞通海此时才知道郝仁的真正意图,一齐都来恭维郝仁,几个内阁大员也兴奋的直竖起大拇指。

    “陛下,您是怎么想到如此天才的创意的?”张破虏挠着脑袋,颇为不解的问道。

    “没事儿多读点书!”郝仁又是那副深不可测的模样,数落张破虏道,仿佛他的战争创意,是从书本上读来一般。

    几个饱学的内阁大臣、御史大夫,绞尽脑汁也没有想起来,历史上什么时候发生过类似的战争,在哪一本书书上能找到类似的记载。

    还是施耐庵略胜一筹,敲着花白的胡须,竖起大拇指,盛赞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高!实在是高!”

    郝仁猛然间才想起来,在历史上,奥斯曼帝国攻破东罗马都城君士坦丁堡时,用的便是战船上陆的办法,若是放在历史时间轴上,这事件还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中土的书本上,自然不会有记载。

    若是用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来解释,也完全说的通,孙子曰:以正和,以奇胜。

    郝仁用的不正是在正面用疑兵牵制张定边的注意力,却用奇兵出其后,只不过把细节做个出人意料罢了。

    郝仁自然不能说出自己创意的来源,任凭自己的一应手下们,将自己当做战神一样的敬仰。

    ……

    午夜时分,黄石要塞守将——大汉太尉张定边,忽然听见关外炮声隆隆,以为宋军又展开夜间偷袭,赶紧披挂了战袍,亲临前线督战。

    可是关下的宋军陆军,一如既往的只是用炮火,漫无目的的向山上开炮,而俞通海的海军,只是在汉军火炮射程之外,摇旗呐喊。宋军的进攻雷声大,与殿下,等了半夜,也不见敌人发动一次冲锋。

    张定边也感觉到奇怪。平素宋军夜袭,也不过是放几炮骚扰一下罢了,而今夜,却一直闹腾到天明,着实有些反常。

    不过张定边心中有底。他稳稳的守住黄石要塞,将宋军挡在关下,待宋军师老兵疲时,自己伙同夏军的十万大军,一道出关破敌,宋军的这次攻汉行动,必然以失败告终。

    “了不得了,太尉大人!”水军元帅苗美面目乌黑,径直撞进张定边的军帐,一屁股瘫软在地上:“大汉,完了!”

    “什么?”张定边虎目圆睁,不敢相信的问道:“难道你在关后屯驻的水军,遭遇偷袭了吗?”

    “何止是遭遇偷袭啊?大汉水军,全军覆灭了!”苗美一脸沮丧道:“大宋的楼船舰队,从天而降,我水军不曾提防,水军都在岸上的营中驻扎,我方战船,小部分被敌人火炮击毁,大部分,都成为宋军的战利品了,大汉水军全军覆灭了!”

    张定边还不肯相信这个事实,‘腾’的一下从太师椅上跃起,至于宋军是怎么来的已经不重要,关键点是想找到补救的办法,追问道:“如今大宋的舰队在什么位置?”

    “宋军利用我方的战船,在关后接纳了大批的宋军步兵登船,前锋一路向西,此时宋军的舰队,恐怕已经出现在都城汉口城下了!”苗美欲哭无泪道。

    江汉平原,江叉纵横,张定边在黄石关屯驻的大军,没有船只搭载,完全依靠步行,没有半月以上的时间,根本无法赶到汉口。而地处江汉平原的大汉残部,背靠大夏明玉珍,军队主力都在东线防御大宋进攻,汉口约等于是一座空城。

    “扑通!”张定边瘫软在太师椅上,无比的绝望:“大汉……完了……”

    (未完待续。)


………………………………

第三百九十一章 势尽而倾

    大汉的汉口行宫,百官朝会,陈善儿坐殿,五王陈友仁辅政,大汉在京文武官员,分列左右两班。

    “陛下,大事不妙啊!”太师邹普胜风尘仆仆的从殿外走进来,背上铁剑的流苏,凌乱的在身后飞舞,手中拿着几页凌乱的纸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