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怀刀行-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记载的人物的差别,不过郝十三总感觉刘伯温话里有话,仿佛刘伯温早就将一切看透,注定郝十三要失败似的。

    郝十三也没有绝对的信心就能争过朱元璋、陈友谅,不过按照刘伯温所说,这‘国祚’二字,如同一把保护伞,无论谁最后当皇帝,郝十三就是国祚,国祚好,国家就好,谁能让自己的国祚不好呢?

    郝十三虽然不信这东西能保护自己,就算有一天自己失败,他宁可去死,也不会求饶苟活。

    但是,这毕竟是刘伯温第一次进言,也没看出这名字有太大的毛病,干脆就依了他,给他留下一个‘从谏如流’的印象好了,也好让刘伯温日后多出点馊主意。

    “好!就依照刘先生所言,我以后就叫郝仁,郝国祚!”郝十三拍板,采用刘基的建议。

    张破虏提供的“郝破天”,虽然没有被都督采纳,不过张破虏也高兴,毕竟都督终究摆脱了奴隶的名字,他兴奋的说:“俺家的老大姓氏就是好,当总管的时候,是好总管,当都督的时候,是好都督,老大起什么名字都是好。”

    “非也!非也!”刘伯温摇着羽扇道:“在名字后面若加个‘荡’字就不好了!”

    好——淫——荡——

    日,貌似这还是个感叹句,前面的一个好,反而加深了程度,比秦武王‘嬴荡’的名字,还‘霸气’。

    “不知道我们联军下一步有什么军事行动?”毛贵最关心的就是打仗,杀鞑子,报蒙元屠杀徐州四十万军民之仇,毛贵问道。

    “那依照毛大帅,我们下一步军事行动应该是什么?”郝十三反问道。

    “如今也先帖木儿率领残军固守含山城,自然是攻打含山,消灭含山对和州的威胁!”毛贵道。

    “我也正有此意,不过今日喝酒已经至此,不便于谈军政事情,明日我们再议!”郝十三此时知道自己已经有七八分的醉意了,这个时候做决定,容易出问题,所以他这样的说。

    “正该如此啊!”施耐庵、徒单钧等酒蒙子,早就感觉口干舌燥,只想喝酒,所以连连赞叹。

    酒宴至后段,众文武为了助酒兴,唱歌的唱歌,吟诗的吟诗,舞剑的舞剑,好不喧嚣热闹,直至尽欢而散。

    第二日一早,郝仁郝国祚升帐,对一应人等进行下一步的军事部署。

    李普胜率领廖家兄弟驻扎巢县,保证和州与庐州之间的水路畅通,编练士卒,准备打入长江。

    李普胜听闻大喜,欣然领命!进入长江,他回家的路途就不远了,可以和长江南岸的天完政权余部赵普胜取得联系了。

    毛贵任命为攻打含山主将,率领本部人马和郝十三临时任命的行军中管,攻打含山。

    孙德崖带领本部兵马并十门火炮,攻打滁州与和州的全椒。

    孙德崖闻听这样的部署,连连摇头:“都督需知道,滁州的郭子兴向来与我不睦,我去攻打全椒,离郭子兴那么近,这不是让我往他嘴边送吗!”

    “那孙大帅是怕郭子兴了?”郝仁出言相激道。

    孙德崖心里面很畏惧滁州军,毕竟滁州军的实力是他的七八倍,他却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说:“俺老孙会怕他?”

    “那你是想违抗本都督的军令了?”郝仁眼睛一瞪,怒道。

    孙德崖没想到都督上一句话还带着玩笑,下一句突然就发怒了,他一个激灵道:“俺老孙不想违抗都督的军令,不过,我说的是实情!”

    郝仁郝国祚巴不得郭子兴打孙德崖,最好直接解决孙德崖这个老滑头,然后,郝十三名正言顺的收拾了滁州军,他却宽慰:“孙大帅放心,你目前与我合兵,他郭子兴要是敢动你一根毫毛,本都督给你复仇!”

    孙德崖见郝仁这样说,心中多少有点底,怏怏不乐道:“领命!”

    郝仁跟三个大帅商议军事调度后,冷冷的喝道:“庆丰军都督府军令!”一应文武甲叶一阵乱,笔挺的站出标准的军姿。

    “任命吴六奇为和州行军总管,督领本部兵马及重武器万户焦禄部、后军万户杨通知部、编练士卒,镇守和州!”

    “诺!”三个被点将领一齐出班抱拳领命。

    “任命付友德为含山行军总管,帅本部兵马及中军万户张破虏部,并火炮二十门,跟随毛贵大帅攻打和州。”

    付友德与张破虏一起出班抱拳领命:“诺!”

    “前军万户徒单钧部、都督府左右宿卫千户吴六玖、徒单斛,左右哨探千户胡大海、耿再成,以及都督府全部参军,与本都督班师寿州!”

    “诺!”徒单钧、徒单斛、吴六玖、胡大海、耿再成、俞通源、俞通渊、余德臣、刘伯温齐声道。

    “郝都督不与我们一起去打含山?”毛贵听闻郝十三要回寿州,大惊。郝十三不在,他没有信心。

    “我的中军万户和左军万户已经优先补充兵员,含山不过是也先帖木儿的残兵败将,毛大帅的作战能力我放心,而且我已经想好了破城之计,我会告诉我的行军总管的!”郝十三探口气,又道:“含山、全椒我就不跟你们去打了,育种的时间到了。”

    育种……?

    恩?都督这是想家、想老婆了?
………………………………

上架感言

整整三周年余时间,用蜗牛一样的速度丈量成功,写到这第六本《庆丰军》,终于上架了,十三知道,这只是十三前进的一小步,任重而道远。

    接触网文是偶然,尝试着写网文,也是偶然,但选择网文这条路继续走下去,是十三的必然选择,回望一路走来的坎坷,心中感慨,无以言表,恐怕只有一首凄婉的《二泉映月》,才能表达一路走来的心酸。

    十三也曾经是志在四方的少年,羡慕南飞的大雁,可惜时运不济,为逃出情感的阴影远走他乡,导致入歧途,选择一个连温饱问题都难解决的临时工作,再回首,青春韶华已经虚度,唯剩下夜里的金戈铁马,十三不忍人生这般,被同龄人甩出几条大街,义无反顾,一头扎进网文世界,不能自拔。

    写网文是快乐的,也是痛苦的!

    一天抽不出来时间码字,浑身难受;卡文、效率低,码的字数少,浑身难受;码出来的章节自己不满意,读者有意见,浑身难受;发布出去的文字成绩不好,认同度不高,浑身难受……而且还要忍受颈椎的疼痛、视力的逐步退化、交际圈的退化、皮肤暗沉黑眼圈、整天化外人士一般沉醉在小说的构思中……

    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只是为了偶然写得满意时的那一丝快感,和读肯定的只言片语。

    有这些,十三感觉一切都不苦了,这正是努力后获得的小小的成就的喜悦,这份喜悦是无限大的,十三吃起泡面,都大快朵颐了,大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快意。

    ……

    关于这本书写到现在,十三并不满意,筹划这本书,先后查阅资料有一年左右,才将这个时代的历史情况及名人生活轨迹印在自己的脑袋里,后来在行文中需要他们出场的时候,要再次查阅资料,保证自己引用的资料没有纰漏,若是再次查阅的资料跟自己脑海中的记忆出现偏颇,这个事情就悲催了,需要改故事情节了,可能原本构思好的思路,都要改了。

    先前写过两个三万+的开头,后来不满意都放弃了,最后选择这个开头,所以这个开头,十三认为还是很严谨的。

    后面的情节设置的很强大,因为要继续查阅大量的资料印证自己已经掌握的资料,而且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又纠结产量,很多本该高潮的地方,没有写好。有时候,用三两天的时间挖坑,准备一个小高潮,结果为了赶文,到该写高潮的那天,状态不好,高潮的地方就没有写好。

    ……

    特别感谢责任编辑徐徐,为十三提供有效堪称导师级别的帮助,包括书名的定名,以及后来行文脉络的放开(前十万字行文,基本没有名人出场,十三也是因为上本书怕了,多亏徐徐编辑的指导了!),徐徐是个负责人的编辑,十三非常感谢。

    还要特别感谢一起写网文的“超级小说聚集地”和“文华阁”的黄石翁、疯狂的鼠标、醉寻芳、月繁华、奔驰丸子、冷雪轻飞、千秋叶十、等诸多文友,十三坚持到今天,正是有你们这些文友的一路鼓励、支持和鞭策,在起点的舞台上,有你们的陪伴,十三并不孤单。

    都说文学是毒药,十三已经中毒太深,无药可救,十三唯有写的更多,更好,才能自救。

    “咳咳”,最后一句,只剩下最后一句,十三在这里给大家抱拳道:“南来的北往的各路好汉、江湖豪杰、慷慨侠客,十三的书明天就要上架了,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您上眼了啊——”
………………………………

短刀行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敌当前

    郝仁郝国祚,本想带前军万户徒单钧部回寿州,把徒单钧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才能让他放心。

    以徒单钧的桀骜,让他归其他人节制,恐怕徒单钧不服,生出事端来。

    无奈,徒单钧部作战死伤严重,伤病太多,拐子连环马又拖着重甲,严重影响行军速度,路过庐州时,郝仁索性把徒单钧部留在了庐州修整,归施耐庵节制。

    施耐庵没啥大毛病,就是有点好酒,正是因为第一次喝酒,在酒席上,乘着酒劲,以摔跤赛力气为名,把酒醉的徒单钧给打了,所以徒单钧在整个庆丰军中,除了都督郝仁,唯独忌惮施耐庵。

    把徒单钧放在庐州,既能增加庐州的防御力量,多少还是让人放心的。

    不一日,郝仁到了寿州,王梦晨搀扶着大着肚子的杨芷玉出城迎接,夫妻小别重逢,而且自己又有了子嗣,郝仁喜不自胜。

    屯驻在安丰的岳父杨正泰,以及庐州太守穆有才、庐州守备宋克、大匠焦玉等,都出城三十里迎接。

    郝仁回寿州的目的,不是想女人,而是他水稻试验田中的水稻,到了授粉的阶段了,所以郝仁将军队安置在城外,与妻子一番温存,带着余德臣,一头扎进试验田的田间地头。

    年初垦荒的时候,郝仁早就考虑到作为培育的问题,所以提前就选好了试验田,目前还没有品种的概念,郝仁只能依靠种子的形状长、圆、短、憋等来分开栽培。

    历史上的朝代更迭,除了人为因素外,很大程度起因于灾难和饥荒,为了中原大地长治久安,为了庆丰军稳固的粮草供应,培育高产、耐寒作物,尤其重要。

    水稻属于自花授粉,通过远源杂交,培育出新的品种,这只是育种的理念,要真正的培育出合格的种子,很大一部分是靠运气。

    将没有杨花的水稻,剪去稻壳上半部分,剔除取未成熟的花粉,用窗户纸做成透明密封套,将稻穗密封,选择已经杨花的花粉,抖入密封袋内密封,就算是父本、母本杂交完成,然后只等成熟后测产、筛选了。

    工序虽然简单,需要拿捏好作物的授粉时间,饶是如此,要培育出良种,靠运气成分很大,所以要做大量的试验田,工作量就大了。

    “得臣,我教给你的要领都掌握了吗?”郝十三头戴大斗笠,满身汗水,赤脚站在水稻田中。

    “恩,基本都掌握了!”余德臣带着遮阳的大斗笠,认真的在给一株水稻授粉,“不过这工作着实辛苦啊,真的这样就能培育出优良的品种吗?”

    “年轻人,不要怕吃苦,多学些本事,艺多不压身!”郝仁一副尊长的模样,拍着余德臣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

    “不过我以后跟着十三叔四处打仗,哪有时间料理田间的事情啊?”余德臣不无考虑的说。

    “最近这一两年,你就留在寿州,帮十三叔照看这些农田!”

    “啥……”余德臣扬起头看着郝仁,眼圈已经红了:“十三叔,你给我留在后方,谁给你念《孙子兵法》啊?”

    自从庐州被郝仁攻占,余德臣被郝仁扣为人质,已经和郝仁产生了深厚的友谊,郝仁去哪,余德臣基本都是不离左右的,听闻都督要给他留在寿州,心中非常难过。

    “哎呦!哎呦!多大了,还掉金豆子?”郝十三夸张的将脸探过去,看着余德臣清晰的两行泪痕落下,又语重心长的安慰道:

    “得臣,你想啊,民以食为天,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粮食产量上来了,多少人能吃饱肚皮?能多养活多少人啊?你做的事情比你爹更重要,关乎国计民生,哪个国家的百姓都要吃饭,你学成这个,绝对属于高技术人才了,那可真是走遍天下都不怕了。”

    “这也太累了,十三叔,你看,我这皮肤都晒黑了!”余德臣抱怨道。

    余德臣说的确实是实话,淮南此时,正是高温时节,本来余德臣是白皙的俊美后生,如今晒的跟冻犁蛋子差不多,若是蒋氏(余德臣他娘)知道余德臣在郝十三这受这些苦,早找郝十三拼命了。

    “什么?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了,当年我老爹花那许多钱送我读大学,十三叔左思右想,好像就这一点压箱底的本事,没有还给老师了,我都教给你,而且还没收你学费,你就知足吧!”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余德臣自然不明白郝仁所说的大学是什么,只能想到儒家经典《大学》,更不知道读一本书而已,怎么会花费那许多钱财,目测,郝仁也不像是能读下来《大学》的人。

    “行了,行了,这个本事比你那《大学》还厉害,等秋后就见分晓了”郝仁打断道。

    余德臣听郝仁这样说,便有几分相信作物育种的厉害程度了,又问:“你给我留这,谁给你念《孙子兵法》啊?谁能有这耐心啊!”

    “你都给我念多少遍了?我差不多都会背了,就算不能通篇背下来,我自己看,也能缕得下来了。你好好干,将来等我把你爹你娘‘接来’,他们见你这般有成就,肯定高兴,比跟我打仗强!”郝十三道。

    余德臣听闻郝十三要接他父母,心中先是一喜,但是马上脸上阴云密布:“十三叔,你是不是要打安庆?十三叔你说话啊,是不是要打安庆?”

    “军事秘密,属于高层决断,小小参军别胡乱猜测,我就是想打,现在也不行,马上江北还要有大仗要打!”

    郝仁正在田间地头与余德臣说话,寿州城几匹骏马狂风一样的奔了过来,郝仁知道有大事情,赶紧对余德臣一番叮嘱,无非也都是关于作物育种,注意田间观察,撰写实验报告云云,又拍着余德臣的肩膀鼓励道:“好小子,好好干,前途无量!”丢下余德臣,上岸迎向几匹马来的方向。

    “都督,出大事了!”庐州太守施耐庵滚鞍落马,焦急的说。

    郝仁见来人是庐州太守施耐庵,而且语言这般的着急,心中暗叫不好,以为自己的和州或者庐州出了问题,半年多的元末生涯,已经让郝仁处变不惊,他安慰道:“太守莫慌,是不是留在含山的兵马出了什么问题。”

    施耐庵气喘吁吁的说:“蒙元朝廷派丞相脱脱,纠结百万军队,南下围剿义军,天下群雄震动,征缴大军前锋已经过了山东,高邮的张士诚派李伯升到庐州向都督求援,下官不敢怠慢,直接将张士诚的特使带到了寿州。”

    毛贵下马道:“承蒙郝都督信任,让毛贵督领联军攻打含山,付友德派人掘地道通至含山城下,用火/药炸开含山城墙,也先帖木儿带不足千人突围北盾,今鞑子兴兵大举南下,赵君用大帅召属下回援六合,毛贵特向都督辞行。”

    毛贵原先就是赵君用的手下,派来与庆丰军联合作战,如今赵君用要索要回去,本也无可厚非,关键是脱脱亲帅的百万大军,各路义军各自为战,如何抵挡得住?恐怕淮南的各路义军,要被脱脱逐一剿灭,寿州、和州、庐州也不能幸免。

    “召集在庐州千户以上文武官员到都督府议事,回都督府!”郝仁如临大敌道。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二十章 群贤议事

    寿州红巾军庆丰军都督府,郝仁升帐,召集在寿州的一应千户以上官员议事,都督府左右宿卫千户、都督府匠户焦玉、寿州太守、守备、左右哨游骑兵千户、施耐庵、毛贵、及一应参军全部落座到齐。

    唯独少了参军余德臣!

    余德臣暂时被郝仁排斥在军政议事之外,被郝仁委任作物育种的大事,下放到田间地头,远离了权利的核心圈。

    安庆对于庆丰军的威胁太大,郝仁本意要积蓄力量攻打安庆的余阙,所以近期的军事安排,有意要回避余德臣。不见得余德臣就有机会背叛郝仁,天天当着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研究打他老爹,对于余德臣来说,是一种折磨,干脆还是不要让他知道的好。

    郝仁抬手,下面文武立马安静下来,他干咳一声,朗声道:“今日召集诸位议事,主要朝廷派丞相脱脱亲率百万大军,南征天下义军,高邮的张士诚派他手下的丞相李伯升求援,我想问问大家的意见,救还是不救这个张士诚。”

    众人闻听朝廷南征,而且军事数字着实惊人,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施耐庵抢先离席道:“张士诚义军,也属于反元力量,他虽并不属于红巾军序列,而且僭越称王,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按照道理,我们应该去救他,不过我们刚刚经历和州鏖战,实力尚未完全恢复,安庆的余阙占据地利优势,威胁我和州与庐州的安全,若倾庆丰军全力,远道援助张士诚,恐怕余阙要袭击我们的后方了,都督半年多打下的基业,要付诸东流了。”

    施耐庵说的是实情。

    余阙是元末朝廷不可多得的能吏,安庆借助长江上游的地利优势,向下游威胁庆丰军占领的和州,陆上威胁着庐州的安全,不过以庆丰军现在的军力,根本打不下安庆,灭不了余阙。

    庆丰军与天完政权的水军联军,目前还在巢湖内湖练兵,连进长江的勇气都没有,而且安庆的城防,庆丰军都督郝仁曾经亲自查看过,安庆城经过余阙的改造,不利于步兵大规模的进攻,打安庆,必须水军为主,陆军为辅。

    余阙的存在,确实是庆丰红巾军的巨大威胁。

    胡大海快人快语的说:“张士诚跟我们没有任何瓜葛,我们救他干什么?等脱脱大军灭了张士诚,肯定就要打滁州的郭子兴,等脱脱灭了郭子兴,再来打我们,估计早就师老兵疲,那时候,我们利用坚固的城防,肯定能击败脱脱。”

    敌人并不可恨,因为他本来就是敌人,朋友兄弟反目成为仇敌,却比以前的敌人更可恨。

    胡大海被郭子兴、朱元璋用‘舍车保帅’的伎俩无情的抛弃,胡大海恨透了郭子兴,让郝仁出兵打滁州军目前还不现实,正好可以利用脱脱的大兵,灭了郭子兴,以泄心头之恨。所以,他这样进言无可厚非。

    俞通源道:“以脱脱屠杀徐州兵民四十万的作战风格来看,引脱脱到本土决战不明智。脱脱的百万大军若是到了我们的地界,就算我们能依靠坚固的城防打败脱脱,恐怕都督苦心经营的屯垦,以及辛辛苦苦聚集的百姓,都要付诸东流了。”

    脱脱征集的军队号称百万,其实实际只有四十万。不过这四十万的军队,大部分都是从西部各汗国抽调来的精锐,还有高丽的两万三千高丽兵,这些士兵远离自己的本土作战,掳掠肥己,杀良冒功,军纪极其败坏,恐怕这些人到庆丰军的地界,会在造成千里无人烟的惨状。

    尤其是高丽兵。据野史记载,二战鬼子投放在华夏的高丽兵,军纪比鬼子还坏,元末蒙古朝廷从高丽征调的高丽兵,军纪尤其败坏。

    俞通源说的很有道理,让脱脱的军队进入本土,不明智。

    俞通渊随着自己的哥哥接着说:“要打败脱脱的大军,最好不要本土作战,最好让他在张士诚、郭子兴的地盘上进行决战,让他们成为抵抗朝廷大军的主力,我们出于道义角度,给他们提供点粮草辎重,让他们坚定抵抗信心,等着两方战败,我们再出兵抵抗,拒敌于国门之外。”

    “刘先生什么意见?”郝仁见手下的参军都已经发表意见,唯独刘伯温没有说话,所以他问道。

    “脱脱以丞相高位,督率百万之众,兵锋正盛,一时恐怕义军难以取胜,我昨夜夜观星象,脱脱的兵峰恐怕也不能长久,依照小可看来,脱脱大军到不了庆丰军的地界,都督只要象征性的出个三五千兵马,不伤庆丰军的大体军力,只求一个急公好义的好名声,足矣!”刘伯温摇着羽扇,慢声细语,加入所谓的星象论,更加让人觉得高深。

    “如此,正和本都督之意!”郝仁赞叹道。

    寿州太守穆有才道:“打脱脱还是打余阙,作为庆丰军都督府长史,小可都全力支持,不过,目前庆丰军的粮食和食盐,已经不能支应了,现在食盐的价格陡增,高邮、泰州的食盐已经不能运抵寿州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