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怀刀行-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杨夫人派来的!”刘伯温谨慎的回答道。

    没准是好事?难道是我当爹了?郝仁心中一喜。可是,这一念头转瞬即逝,算日子,夫人还有两个月才能临产,若这时候有小孩儿出生,那可就是一件坏事儿了。

    “快请来人!”郝仁合上舆图道。

    未己,一个精干的汉子走了进来,来人正是杨芷玉陪嫁过来的家奴杨才,郝仁也认识的。

    来者毕竟是娘家人,郝仁耐着性子,安排杨才落座上茶,才问道:“寿州出了什么事情?”

    杨才刮了刮茶碗,看了看满屋子的参军、侍卫,眼珠一转道:“倒也没出什么大事,夫人有几句紧要的话语,要小的稍给都督,夫人特意吩咐,只许说与都督一人!”

    郝仁知道事情不妙,杨才虽然把问题说的简单,但是背人的,肯定不是好事儿。他赶紧挥手,让帐篷的所有人退了下去。

    杨才见屋内再无他人,他小声道:“王夫人被人劫持了,如今都督领兵在外,夫人怕乱了都督的军心,特意叮嘱小的,只说与都督一人!”

    郝仁听闻此言,勃然大怒。

    ‘是谁?是谁这么大胆子,敢动郝仁的老婆?’

    ‘寿州的太守、守备都是干嘛吃的?让坏人混进了寿州城?’

    “到底怎么回事儿?说的详细些?”郝仁虎目圆睁,强压心中愤怒,平和的对杨才说。

    此时就是寿州丢了,遭遇屠城,也不关杨才一个家奴的事情,郝仁和他发火,完全没有一点的必要,反而显得他没有教养,饶是郝仁故作平静,他眼神中露出的凶光,还是将杨才吓的一个寒颤。

    半月前的一天夜里,八名精干的武林高手,闯入寿州的庆丰军都督府,打死三名巡夜的内卫女兵,然后闯入都督府的东后院,将王梦晨劫持,翻墙出了都督府,又翻城墙,出了寿州,寿州守备派出去大批的军队出城搜捕,杨芷玉也将手许多家奴,撒出去寻找,杨才到来前,行凶之人到底是谁,贼人将王梦晨挟持到何处,没有一点音讯。

    郝仁听闻这个结果,直想骂娘。

    出征这一个多月的时间,老家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媳妇居然被人家给抢走了,行凶的人是谁,一无所知,这事儿,放在谁身上,谁都得恼火。

    这是一件很打脸的事情,堂堂庆丰军都督,威震淮南的义军领袖,老婆居然在府邸被人掠走,而且已经过了半个月,该发生什么,早就发生了。

    “记住,这事情不许对任何人提起,连夜返回寿州,告诉杨夫人,这事情,我已经知道了,让她注意身体,不要过度操劳,腹中的孩子要紧!”郝仁叮嘱道。

    “都督放心,此事就算是烂在小人的肚子里了,我这就回去,禀报我家小姐!”杨才乖巧的说。

    郝仁吩咐赏杨才十贯钱,送走杨才,内心已经归心似箭,反复猜测王梦晨遭遇抢掠的可能性。

    寿州守备宋克虽然是文官,不但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治军颇为有方,而且都督府内卫勤勉,按照常理,不应该发生这样的事情。

    难道因为王梦晨是萌古人,手下人有怨言,自己人做的事情?

    难道王梦晨霸道惯了?在江湖上留下什么仇家?没听王梦晨说起过,她曾经有什么仇家啊?

    难道杨芷玉因为自己怀有身孕,怕王梦晨与她争宠?按照她俩日常表现,应该不至于,杨芷玉属于外冷内热的贤惠类型?

    郝仁设想了很多种可能性,可是,每种情况的可能性都不大,搅扰得他心神不宁,想得他头都大了。

    各位参军、将领们,见来人已经出了军帐,鱼贯而入的返回中军帐,准备随时听从郝仁的调遣。

    俞通渊率先问道:“莫不是寿州出了什么问题?”

    “呵呵!”郝仁故作无事,笑道:“夫妻间的事情,几位参军就不要猜测了,传令各军,加紧围攻,务必在三日内,拿下扬州城!”

    “诺!”

    扬州城,地处于交通要道,锁控大运河,富庶繁华,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了适应防守,城墙异常坚高大坚固,用条石和糯米汁浇筑而成,火炮的弹丸将,将城墙打的伤痕累累,城墙就是坚固不倒。

    张明鉴的士兵及其骁勇,连人肉都吃得,哪里惧怕什么生死?或许,他们已经预先知道,吃人的下场,预先知道,郝仁不会轻易放过他们。张明鉴的青巾军,冒着火炮、投石车带来的巨大伤亡,依据坚城,拼死抵抗,摆出一副战至一兵一卒,绝不后退一步的架势。

    当年缪大亨围困扬州,将二十四万户的元末大都市,围困得只剩下十八家,郝仁虽然火器强大,想三日破城,却又谈何容易!(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破扬州

    庆丰军凭借强大的火器优势,四面围攻扬州城中张明鉴的青巾军,目的就是摆出志在必得的姿态,以雷霆万钧之势,迫使张明鉴投降,奈何张明鉴‘王八吃秤砣——铁了心’,死战不降。

    郝仁也攻打过安庆、和州、庐州等重要城池,归根结底,用的多是避实就虚,调虎离山,将敌人的主力调往他处,然后再攻打防守薄弱的坚城,每一战,郝仁都是做足了功课,随心所欲,有所攻打有所不攻,所以,所攻城池,无有不破。

    郝仁出山的第一战,采用虚张声势的计策,用马粪填河,吓破了寿州达鲁花赤的胆子,凭借七百马夫,轻而易举的拿下寿州。

    攻打庐州时候,凭借收降的赤马探军户徒单均,骗开庐州城池,又有左君弼潜伏在城中的暗探,内中助力,郝仁破了庐州。

    大战和州时,用毛贵、李普胜水军攻打巢县,引和州守将也先帖木儿分兵,郝仁绕过坚城含山,避实就虚,一举攻破和州。

    攻打安庆时,用的也是出其不意,引义兵元帅李宗可、胡伯颜出安庆城,更利用高大的楼船的优势,尾部装填石头抬高船头,将大船直接开上安庆的城头,一举攻破西部重镇安庆,迫降余阙。

    如今庆丰军兵力,前所未有的强大,更有新收的常遇春、邓友德等锐不可当的猛将,而且,张明鉴无有后援,困守孤城,偏偏在这坐孤城扬州城下,郝仁的庆丰军一时间无可奈何。

    郝仁重兵东来,对扬州城志在必得,作战目的明确,早已经被张明鉴洞悉,张明鉴已经拿定主意,无论谁来,他都吃定扬州城,他没有后援,自然也没有必救之地,用如何手段,也不能逗引张明鉴分兵。

    郝仁派人挖地道通到扬州城下,想用火药炸开扬州的城墙,可是,扬州城墙的根基非常稳固,地到挖道城下,根本不能在坚硬的城墙下,凿出来安放火药的洞穴,而且,扬州城靠近长江、京杭大运河,地下水系发达,挖下一米深,江水就倒灌进入地道,根本无法采取火药破城。

    眨眼间,两天时间过去,郝仁早已经住了蚁附一样的攻城,扬州城太过于坚固,蚁附攻城,对破城没有一点进展,只能无谓增大己方的伤亡,郝仁能想到的办法,基本都想到了,对于攻破扬州城,一筹莫展。

    若想攻破扬州坚城,恐怕只有长久围困,等张明鉴将扬州城的八十万人吃完,那时候,恐怕扬州不攻自破了。

    话又说回来,人都吃光了,要一处死城,有什么用?而且郝仁急着班师,等不了几个月之后破城。

    夜里,北风呼啸,吹得火把呼啦啦作响,郝仁无法安枕,他矗立在水军的战船上,长久的凝望着扬州城,城上城下,夜风静寂,明灭的篝火。

    难道这扬州城,必须要围困才能攻破吗?

    难道非要造成八十万人凭空从历史消失,变成青巾军腹中的食粮,扬州才能攻破?

    郝仁,毕竟要比当下的人,多了几百年的历史知识,如果自己的人生,包括战争,都要按照历史的必然走势,那将是一次失败透顶的穿越之旅,成为书中枯燥古板的字眼。

    许是老家的事情,让郝仁心神不宁,许是扬州的战事不利,成为他思想跌入低谷的必要原因,许是如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人的情绪也有起伏波澜,在这个静谧的夜里,郝仁感觉自己失败透顶,不能突破历史的瓶颈,还不如一头撞在船头的桅杆上,赶往下一轮回

    ……

    “刘参军认为这个扬州何时可破?”

    郝仁不知道是应该留下军队继续围困,造成八十万人无故死亡,还是应该撤围班师,忍不住的问一旁的参军刘伯温。

    刘伯温摇着羽扇,抬头仰望天空,船头上通明的火把,只能看见黑漆漆的天空,看不见一颗星星,刘伯温却煞有介事的说:“伯温夜观天象,见破军星异常明亮,此为破军之吉照也!”

    星星?通明的火映在眼前,怎么能看见天空的星星?刘伯温又开始玩玄学忽悠人,这个bug,也太明显了,郝仁自然不肯相信了,不过,刘伯温委婉的表明,此时不应该退军,退军将无功而返。

    “刘参军可有什么破城良策?”郝仁又问道。

    “恩,这个……恩——那个……”刘伯温是人,毕竟不是神仙,他也有为难的时候,支吾半天,拿不出一个方案,又故弄玄虚,伸出食指,做禁声状,有竖起耳朵,做侧耳倾听状,道:“好像有船开来了!”

    刘伯温就是刘伯温,没有办法,就说没有办法的事情,何必刻意转移话题?郝仁想出言讥讽他一番,可是,他侧耳倾听,确实隐隐的听见“哗哗”的声响,那声音,正是船桨划拨水面的声音。

    那声音,不增强,也不减弱,似乎就在不远的前方,一直有人匀速的用船桨轻轻的划水。

    “俞万户,你听见了吗?”郝仁问实力一旁的水军万户俞通海,俞通海肯定的点点头,惊讶道:“莫非是敌人来偷营?”

    “派小船出去哨探,务必查明这个声响!”郝仁对俞通海下了命令,他本来就困在坚城下烦躁不安,若是在让敌人来偷营,那将还让郝仁公家恼火。

    两艘哨探的小船与寿州号擦肩而过,寻着那微弱的‘哗哗’声,渐渐的消失在夜色中,未己,两艘小船有从夜幕中跳了出来,船上百夫长将小船泊进大船边,抱拳禀道:“禀报都督大人,那声音并不是船发出来,而是扬州城内的排水管道,平素水季,排水口隐藏在水中,并不明显,如今正是枯水期,所以那管道高出水面尺于,那哗哗的水声,正是污水流入水中发出的声音!”

    古人筑城,城市排水系统特别发达,尤其扬州这个繁华的大都市,正处于长江中下游,雨季的降水量太大,为了不让城池在雨季开启‘看海’模式,修建宏大的底下排水系统,而排水口,就隐藏在大运河的一侧。

    “太好了,破城就在今夜!”郝仁兴奋的大呼。

    正愁没有破城的方法,如今在不经意间,找到扬州城延伸在城外的排污口,找到攻破扬州城的薄弱环节。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章 遁地夜袭

    扬州城主义兵元帅张明鉴的府邸,辉煌气派,在如林的甲士簇拥下,火把通明,亮如白昼。

    张明鉴懒散的歪倒在帅椅上,美女在怀,左拥右抱,手下又争相进献今夜侍寝的美女。

    庆丰军攻城,张明鉴表示,丝毫没有一点压力。

    郝仁有利炮,张明鉴有坚城,还有勇士,庆丰军的大炮,只能打碎外城的城门,军队根本无法通过四门的瓮城,扬州城破不了,张明鉴料定,待郝仁师老兵疲,粮食吃尽,庆丰军肯定要退去,那是,扬州的围城,也就解决了,何必庸人自扰?

    人生苦短,还是及时行乐要紧。

    百夫长刘二见两个同僚,因为进献的女子得到元帅的赏识,已经被封为万户,赶紧谄媚的巴结道:“元帅大人,小人有销春院老鸨子养的头牌在此,据说,现在还是个雏,请都督上眼!”

    销春院的老鸨子被捆绑在地上,不想让自己的摇钱树,就这样的折在张明鉴这个吃人魔鬼的手中,赶紧磕头如捣蒜一般:“大老爷,我这闺女尚且年幼,还不到开花的年纪!”

    张明鉴看了一眼尚且青涩的翠袖姑娘,如今瑟瑟发抖中,更衬托少女的气息,不禁春/心荡漾,眼皮一抬,轻蔑的道:“多大了?”声音沙哑,如同夜啸的柴狗。

    “十四,只有十四岁,请青天大老爷开恩……”老鸨子尚且舍财不舍命。

    “我当多小呢,杜十娘开花的时候只有十二岁,谁吃了都说嫩,你这闺女,与杜十娘比起来,恐怕老了许多,呵呵——”张明鉴浪笑道。

    “青天大老爷,那都是唱曲儿,当不得——”老鸨子的话语还没有说完,张明鉴的一把锋利的短刀,已经刺破她的胸膛,她眼神中透着惊恐,瞳孔放大,面部表情瞬间凝固。

    老鸨子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心脏,握在张明鉴的手中,尚且普通通的跳动,她知道活不成了,用羸弱的声音骂道:“挨千刀的……让你出门遇见郝十……”,她最有一个三字还没有说完,却已经倒地没了气息。

    张明鉴杀人好手,活取人心,如同探囊取物,他握着血粼粼的人心,猛啃两口,如同吃了美味一般,大嚼特嚼,用血粼粼的刀尖,挑起来翠袖凝脂一般的下巴,赞叹道:“不错,是个上等的美人坯子,我张明鉴纵横淮南数年,未曾见过此等标志的女子,小浪货,可愿意与几位姐姐一同服侍本大帅?哈哈,哈哈!”

    张明鉴的浪笑,仿佛整个帅府都在颤抖!

    翠袖虽然出身贫寒,少年卖身,因为长得标志,被老鸨子当公主一般将养起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学的都是琴棋书画,老鸨子尚未给她找到合适的买主,她未曾经历风月,更未曾见过这等血腥的场面,血腥和第一次的恐惧,早已经吓得她瑟瑟发抖,梨花带雨,眼泪如同断线的珍珠一般,扑朔朔的直流。

    沦落风尘,入了这一行,早晚都会有这一天,不是张明鉴,还有李官人、王员外、马千户、张知府等等的豪门富贾,不过这场面,太过于血腥,第一个次,不是给模样俊秀的后生,居然要献给一个吃人的恶魔,翠袖心中万般不甘。

    不甘心又能怎样?若不答应,老鸨子就是她的下场!

    一死,是不是就一了百了呢?

    翠袖颇为踌躇,没有点头,也没有反抗,只是仰着俏脸,任凭泪水汹涌而出。入了张明鉴的魔爪,恐怕大罗神仙也无能为也已。

    “轰——”

    “轰——”

    城内,忽然传来爆炸声,紧接着杀声四起,一个千夫长浑身鲜血的跑进来,气喘吁吁的说:“大元帅,不好了,庆丰军,进城了!”

    “啊?”

    张明鉴大惊,他万万没有想到,他本以为至少能抵御半年的扬州,这样的被郝仁打开缺口,赶紧操起长枪,鼓舞手下道:

    “兄弟们与我一同为祸扬州,郝仁入城,我等一个都别想活命,如今唯有血战到底,将红巾军驱逐出城,我等才有活路,传令,前进着重赏,后退着杀无赦,与我出门破敌!”

    郝仁在攻破庐州城时,将城内的乱兵悉数抓了起来,开了一个公审大会,作恶的乱兵首领,经过全民公审,一个也没活下来,他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只想收拾庐州的民心而已。

    远在扬州的青巾军早有耳闻,若不是郝仁打含山,为了躲避庆丰军的兵峰,青巾军也不能东遁扬州,眼看着自己的罪孽,深重于庐州乱兵百倍,青巾军首领都知道,落在郝仁手中,必死无疑。

    既然放下刀剑,也不能阻止审判,那就与庆丰军比比,看看究竟是青巾军骁勇,还是红巾军厉害。

    青巾军在首领张明鉴的鼓舞下,群情激奋,纷纷表示血战到底,绝不后退。

    张明鉴想趁着红巾军立足未稳,将红巾军驱逐出城,哪里还顾得上做俏新郎,丢下刚刚掳掠来的女子,亲自操一杆铁枪,带着青巾军精锐,杀出元帅府邸!

    …………

    扬州城的排水管道很粗大,正常人欠身四十五度角就能顺利通过,水道内也设置了铁栅栏,这个难不倒邓友德,凭借他的勇武,三拳两脚,就把铁栅栏打的粉碎。

    张明鉴不是扬州本地人,对扬州城内的排水系统并不了解,根本不知道枯水期,排水管道会从运河河面漏出来,更不知道排水管道可以行人,根本没有防御措施。

    邓友德带着四百精挑细选的泗州军勇士,趁着也色,从扬州城的排水管道潜入扬州城,走了很漫长的一段水道,碰巧,从扬州城的北门附近来到地面。

    泗州军四百勇士,因为要穿越水道,不便着甲,每个人只有圆盾和双手长苗刀,身体及其敏捷,行动及其迅速,在夜幕的遮掩下,没片刻间,摸到城门下,门下守军来不及反应,悉数被砍翻在地。

    内城的城门被吱呀呀的打开,邓友德放震天雷与城外的庆丰军相呼应。

    毕竟不知道邓友德四百勇士,究竟会在城内的哪个门口发难,反正四门外,都有庆丰军严阵以待的兵士,按照郝仁的吩咐,以三声震天雷为号,四面围攻扬州城,不许放跑城内的一个守军。

    三个震天雷闪出火光,发出的巨大爆声,在静谧的夜里,数里可闻,四门外的庆丰军,杀声四起,火炮齐鸣,一时间,扬州城火花横飞,硝烟四起,火炮、震天雷发出的火光,在扬州城的四周,此起彼伏,巨大的轰鸣声,比去年元大都的上元节的鞭炮还要热闹。

    最热闹的地方,要属负责进攻北门的左军万户付友德部,左军与泗州军入城部队,顺利肃清瓮城城墙上的青巾军,上千支梨花枪列出军阵,梨花枪的焰火,在夜里显得尤其明亮,将半个扬州城,照的通明。

    就是元大都上元节的焰火,也没有这般的明亮、璀璨。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团灭敌人

    困兽犹斗,何况张明鉴这个吃人的恶魔!

    张明鉴听闻城破,赶紧督率自己的亲兵精锐,赶往北门救援,张明鉴一马当先冲到北门,大吼一声:“安敢破我城池?”一杆铁枪,上下翻飞,瞬间将七八名泗州兵刺翻在地。

    潜入城池的泗州军勇士,虽然没有着甲,士兵装备也只有圆盾和苗刀,为了不让城门被张明鉴抢回去,发扬不畏死难的无畏气概,以血肉之躯,抵挡张明鉴的反扑。

    张明鉴骁勇,没有着甲也没有长兵器的泗州军,根本不是张明鉴的对手,眨眼间,又有十几名泗州军被其刺翻,后面的青巾军,陆续赶来,若如同潮水一般的涌向城门,眼看着青巾军,眨眼间就能将入城的红巾军驱赶出去,留守城门的一百人,怎么会是张明鉴的对手?

    邓友得身先士卒,正在猛攻瓮城城墙上的青巾军,想接应傅友德大军快速入城,猛地听见身后一片大乱,情知后背受敌,赶紧从瓮城往城内城的城门下狂奔。

    城门下,形势大乱,张明鉴已经将留在城们下,保卫城门安全的一百名泗州兵杀散,邓有德看见自己的手下遭遇猛将,怒从中来。他来不及找梯口下城墙厮杀,他丢下盾牌,大吼一声,飞身从城投上跳下,双手握刀,一招‘力劈华山’,泰山压顶一般,砍向张明鉴。

    张明鉴正在与城下的泗州军厮杀,不曾提防,有人从数丈高的城头跳下,从空中袭击,他情急之下,赶紧横枪,一记“霸王举鼎”,将邓友德的苗刀抵挡得结实。

    “裆——”

    苗刀与铁枪碰撞,发出脆响,蹦出火花。

    邓有德腾空发招,腰力根本发不出来,全靠自身的自由落体的重力,和双手的臂力,十分的力气,也就用出三四分。

    饶是如此,张明鉴也感觉这一刀的力量颇为沉重,震得他虎口发麻。

    那么高的城墙,寻常人跳下来,就算是运气好,没摔死,肯定也要摔成重伤,偏偏这邓有德,功夫了得,凭借兵器碰撞,将自由落体的重力卸掉大部,身体轻盈的落在地上,就势一个滚翻,将垂直重力,瞬间又转化为平行力。

    这是连贯的动作,都是在一瞬间完成,动作及其飘逸潇洒。

    邓有德也不急着站立起来,顺势一刀,一记“横扫千军”,硬生生的将张明鉴战马的一条前蹄斩断。

    张明鉴虽然抵挡住邓友德的一刀,可是,邓友德已经近身,长枪对短刀,张明鉴颓势已见。

    没有三两三,谁敢吃活人?

    张明鉴也是功夫上的行家里手,见邓友德近身,也不吃惊,铁枪一个舞花,使出一招‘近身刺喉’,想在邓友德起身前发难,可是已经迟了!

    张明鉴这一招‘近身刺喉’尚未用出,胯下马失一蹄,长声嘶鸣,战马轰然栽倒,到将张明鉴,活生生的掀翻出去。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邓友德见张明鉴落马,双手拖刀,脚下健步飞奔,三步两步,奔到张明鉴身旁,不分头脚,挥刀就剁。

    张明鉴的青巾军,据说吃人肉,当然不是吃素的,见主将有难,赶紧前来救援,刺像邓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