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怀刀行-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蒙元统帅蛮子海牙目的很明确,就是占领芜湖,切断庆丰军的后援,将庆丰军歼灭在长江以南。

    孙子曰:以正和,以奇胜!

    郝仁不希望与蒙元打大规模的消耗战,更不想让蛮子海牙大军屯驻在芜湖边,压迫庆丰军渡江兵马的活动空间,郝仁想用调虎离山的计策,引蛮子海牙分兵。

    郝仁派常遇春都帅所部四千骑兵,出宣州袭扰太平府外围,常遇春折腾到太平府南的高淳,并且占领了高淳城。

    吴六奇的江防军炮打太平府,摆出的是两路夹击,直打太平的架势。

    并命俞通海的水军猛攻采石,让蛮子海牙的后方不稳。

    庆丰军的三路兵马,及其勇猛,火力全开,一时间,沿江地区,炮声隆隆,杀声震天,敌我互相攻杀,双方都有死伤。

    郝仁派出的三路都是佯攻,雷声大,雨点小,而且太平、采石等沿江重镇,蒙元早有准备,防守着实不弱,单凭奇兵,一时间很难攻破。

    若是单凭一支军队,就能够攻打下沿江重镇,那么郝仁的庆丰军,此时已经能够横行天下了!

    不知道是郝仁的目的被敌人识破,还是敌人兵力强大,有恃无恐,无论各处的打得如何喧嚣,蛮子海牙就像是打了兴奋剂,都帅八万大军,目的及其明确,一根筋一般的扑向芜湖,扎营寨于芜湖西南的黄连山,大有将渡江庆丰军,赶入长江喂鱼的气势。

    黄连山,地处芜湖东南方向三十里,两端距离长江、青戈江距离都很远。

    蛮子海牙久驻江南,早就预料到庆丰军早晚有渡江的一天,他准备的非常充分,战略素养也非常之高。

    他之所以屯驻在芜湖的西南角,就是怕郝仁的水军从侧后登陆,威胁他的侧翼,他宁愿舍弃采石城这个坚固作为后翼,就是为了回避郝仁水军可能袭扰后方的可能性,屯兵黄连山,而且能对常遇春突入高淳的骑兵,形成合围之势!

    “诸位将领怎么看?”

    芜湖庆丰军军营,众参军、各******会议,吴六玖在舆图前,介绍完江南第我听敌我态势,郝仁问手下的一应文武道。

    “没啥好合计的,一个字,‘打!’,来多少,打多少,叫他有来无回!打得他疼,打得他怕!”前军万户徒单钧,腾地的一下从席位上站起了,自信满满的说。

    他跟随郝仁日久,无论遇见多么大的敌人,有的战事打的确实很难,但是,每一次都是郝仁带领着庆丰军,最终取得胜利,徒单钧的自信,正是来源于一次一次积累的成功,而且他编练的一支重甲骑兵,好酒没有派上用场了!

    “我们江北源源不断的后援,蛮子海牙就是来攻打芜湖的,引他来攻打,我们凭借芜湖的坚城,用水军攻打他后翼,将他的兵力消耗在芜湖城下!”安庆军总管李宗可又建议道。

    李宗可军队的战力相对于弱于诸军,他以守为攻的理念,显得明显自信不足,而且这种战法,耗费时间太多,若是蛮子海牙围而不大,那郝仁就要在芜湖与敌人长久对阵。

    孙子曰:兵贵胜,不贵久!这不合乎道理!

    几个战将各个发表意见,有支持进攻的,有支持防守的,不过,郝仁都不太认同他们思想,他们是武将,打仗都挺厉害,至于战略层面的问题,明显考虑不足,也说的不明白!

    参军廖永安道:“主公率军渡江,目的就是并吞江东之地,战是一定要战的,这一点我不需要强调,关键是怎么打?”

    他顿了一下,续道:“为今之计,小可认为有两种战法。第一兵行险招,留下一支劲旅守芜湖,主力顺江东下,攻取沿江的重要城市,引蛮子海牙回援,将蛮子海牙的军队调动着打,攻打太平、采石的意义都不大,唯有攻占集庆这样重要的城池,才能调动蛮子海牙回救,不过,集庆集有重兵,恐怕一时很难攻克,若是芜湖有失,恐怕渡江就要失败!”

    郝仁认为廖永安说的很对!此时打集庆,确实冒险,庆丰军现在军队空前的庞大,已经不是程咬金三板斧的初级阶段了,不能再冒险了。他迫切的问:“那另外的方法是什么?”

    “将敌人的主力全部调动来,在芜湖城下,打一场大型的歼灭战斗,那时候江东主力尽失去,我等再取得江东,如同探囊取物!不过,将冻病了过于庞大,也不能将敌人全部调来,为今之计,只有将蛮子海牙的军队彻底歼灭,既然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加大庆丰军的生存空间,而且将蒙元军队打疼,打怕,彻底打出庆丰军在江南的威名!”廖永安拳头一锤椅子,掷地有声的说。

    “诸位怎么看?”郝仁认为廖永安说的第二种方法的可行性最大,他没有武断专行动,而是问众人意见。

    “打!来多少,打多少,用我的重甲骑兵,踢碎敌人的脑壳!”徒单钧又是第一个发言,因为他手下有重头兵马——三千拐子连环马,最适合打野战!

    “吃掉蛮子海牙,让我的轻骑兵,想驱赶羊群一般,将他们赶入长江!”后军千户杨通知和附和道。

    “对!打!让我火器营的炮弹,将敌人的军阵,打成筛子!”火器营万户焦禄,更是夸下海口。他的炮,打的太爽了!

    “‘文死谏,武死战’我等只是武将,主公说打哪,咱就打哪,只要主公有决心,我等就有信心!”邓愈道。

    “我们安庆军,已经编练的火器,是时候该让敌人尝一尝我们火器的味道了!”李宗可道。

    “好!”郝仁喝彩一生,终于下定决心,又总结道:“蛮子海牙的八万军队已经不少了,够我们吃一口了,再继续拖延下去,蛮子海牙的兵力只能越来越强大,因为湖州、常州的兵马,会远远不断的向江边开来,我们就一口吃掉蛮子海牙的八万人,将敌人打疼,打怕!”

    “传令三军,整顿兵马,明日迎战蛮子海牙!”郝仁命令道。

    “诺!”众位将领纷纷离席抱拳道。

    刘伯温还不忘坚定各位将领决战的信心,摇着羽扇补充道:“水军已经东去,芜湖无船渡江,此战有胜利无败!”

    “死战到底!绝不退缩!”众位将领齐声道。

    ——————

    (推荐朋友的一本书,书名《朕的霸图》书号1003444849,

    简介:

    诚信为本,斧钺开路。

    打碎藩镇,安定天下。

    一网十国,江山美人。)(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与敌决战

    清晨的露珠并未散去,日有晕!

    大军行进扬起的尘嚣,遮住太阳的光芒,天空显得更加晦暗,激昂的战鼓与呜咽的号角交相呼应,无边无际的两路尘暴,相对而来。

    庆丰军与蒙元军两路大军卷起两路尘暴,他如狼群,我如虎豹,不是你吞了我,就是我吞了你!虎与狼却没有交汇,两军在在相聚二里开外,分别扎住阵脚,血腥的江东大战,即将来开序幕,大战在即。

    庆丰军兵力少,列出边缘向外的月牙型军阵,外围的长牌、大盾,列成整齐的弧线,远远看去,煞是严整。

    徒单钧的七千军兵马,列在军阵中心,盾牌、狼牙棒步兵列前面,军中多布旗帜,将三千拐子连环马,遮挡在后。

    邓愈七千泗州军,五千步兵在前,两千骑兵,列在军阵的左侧。

    李宗可七千安庆军,四千步兵列前,三千骑兵列后,列在军阵右侧。

    后军万户杨通知、副万户胡大海,都帅所部轻骑兵,分列再军阵两侧,压住军阵左右两侧阵脚。

    庆丰每军编制内,本有二十门火炮,如今又将火器营万户,分成四个千户,分别以小月牙形状,列再除了徒单钧万户的四个军阵前。

    庆丰军的中军帅旗,在吴六玖、福童率领的两千元帅府宿卫骑兵簇拥下,就列在徒单钧的拐子连环马之后!

    高高的庆丰军指挥台,足有两丈高,指挥台上,五色旗帜,簇拥着中军帅旗,微风袭来,军旗咧咧作响,金、鼓、铜锣、号角,闪着金属光芒,列在指挥台之下。

    郝仁在刘伯温、廖永安、俞通渊三名参军的簇拥下,魁梧的身材,越发显得笔挺,一只望眼镜在前,三支望远镜在后,四只单筒望远镜,一齐探向蛮子海牙的军阵。

    蛮子海牙兵马有八万之众,军阵大体上列出长条形军阵,骑兵在前,步兵在后,摆出进攻的态势。军阵列得颇有章法,军阵内藏投石车、弩车、火炮,在郝仁的单筒望远镜居高临下的窥探下,一览无余。

    好人窥探半晌,居然没有看出蛮子海牙列阵的破绽,不禁眉头紧锁。无疑,蛮子海牙是一个合格的对手!

    敌人的军阵忽然闪开,中军中,缓缓走出来三匹披魁梧战马,为首一人络腮胡子的胡人将领,身穿熟铜锁子甲,浑身金光闪闪,胯下马刀,马鞍上挂着雕弓、箭袋,正是蒙元统帅——蛮子海牙!

    身后两名仪仗兵,一人手持三角形‘八边太阳旗’,另一人手持方天画戟,为蛮子海牙随从,三匹战马,缓缓的向中军走来,要与郝仁的庆丰军阵前对话,颇具贵族气质。

    郝仁并不是轻视蛮子海牙,他只是派廖永安前去与蛮子海牙阵前谈话,一来是他需要抬举军中可靠的人才,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廖永安无疑是一个可靠的人选,郝仁凡是事必躬亲,恐怕还没等他推翻蒙元,身体就累垮掉了。

    而且阵前搭话的这种繁文缛节,在没有窥探出敌人虚实,自己没有胜算的情况下,显得可有可无,留在帅台窥探敌军,没准还能思量出破敌良策。

    “刘参军可有何破敌良策啊?”郝仁端着单筒望远镜,见廖永安在持“庆丰”军旗,胯道两位簇拥下,与蛮子海牙阵前答话,郝仁问道。

    “蛮子海牙,列阵又方,颇有名将风范,伯温一时也没有窥探出他的虚实!”刘伯温很无奈道:“不过任何阵法,并非没有弱点,只是我等没发现罢,看的仔细,必有破敌良策!”

    郝仁现在已经变得颇为沉稳,若是放在一年前,刘伯温说这毫无意义的话语,郝仁肯定要将他按在地上,暴打一顿了!

    “俞参军有何破敌良策啊?”郝仁又问身后的俞通渊。

    “嗯……这个吗?”俞通渊沉吟片刻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作战之法,没有固定模式,无非是战场临时发挥,随机应变,敌人有弱点,我们趁虚而入,猛攻其薄弱环节,敌人没有弱点,我们引诱他漏出弱点,还是打他薄弱环节!”

    郝仁此时全没有破敌的方法,两位参军,说的也都是大道理,基本上寻常将领也懂得的道理,关键一点,还是看临场发挥了。

    一场决战,决定着手下数万人的生死,也决定着渡江作战的成败,郝仁心中全无把握,眼看参军夜没有良策,不禁越发紧张起来!

    未己,前去阵前搭话的廖永安回归军阵,俞通渊赶忙问搭话内容,廖永安知道郝仁紧张,容易在交战中反应缓慢,影响战场临时发挥,他开玩笑道:“看来得和蛮子海牙打一仗了,他不肯投降!”

    廖永安的幽默,惹得郝仁、参军及身后的几名卫兵都忍俊不禁。蛮子海牙挟八万之众,原来消灭庆丰军,怎能一阵未打,束手投降?

    “不过蛮子海牙因为主公未去与他搭话,他感觉受到轻慢,大放厥词,说要冲破我们的中军军阵,抓我家主公去与他搭话!”廖永安又是以诙谐的口吻说出蛮子海牙的愤怒,既让众人心中颇感舒服,也大体表达出谈话的内容。

    俞通渊握着腰间马刀,笑道:“若是说大话能打败敌人,人们还带刀干什么!”

    “传令三军,准备迎战!”郝仁冷冷的下了命令!

    呜——

    呜呜——

    三声凄厉的号角,响彻中军指挥台,各军军阵,号角遥相呼应,吹出同样音色,将中军的命令,准确无误的传到道各军的军阵。

    各军军阵的总管,听见号令,知道战事临近,纷纷停止在战阵前的动员鼓舞,撤退入军阵中,前锋士兵,刀出鞘,弓上弦,做好大战准备。

    蒙元军阵内,一声号炮响,中军中闪出一线尘土,三千骑兵,发生呐喊,直冲郝仁的左军军阵!

    “他们来了!”郝仁似是自言自语,整个指挥台,立马被沉闷的气息压抑着,仿佛这三千骑兵,能够一战而破庆丰军。

    蛮子海牙是武将,列阵严谨,打仗也是中规中矩,庆丰军不动,他也不知道庆丰军军阵的虚实,所以派三千骑兵,进行试探性的进攻!

    郝仁有两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精锐部队,有过数次成功的惊讶,分别是左军付友德部、中军张破虏部,这两支身经百战的精锐,负责防御重镇安庆、扬州,若二军有一军在,郝仁也不不至于心中没底!

    此次渡江,郝仁主力军,有一半是后收纳的归顺军,虽然在庐州整训有三月多,此次乃是度将以来的第一场大战,胜负确实未可知也!(未完待续。)


………………………………

第二百零三章 小胜一阵

    蒙元蛮子海牙试探性进攻的三千骑兵,卷起一线尘土,三百前锋在前,后面跟着两千七百,直冲左军军阵。

    庆丰军左军军阵,是由邓愈率领的七千泗州军,是庆丰军渡江部队中,战力仅次于常遇春骑兵的精锐部队,而且这支军队,素来战斗经验丰富。

    自至正十十二年这支军队有邓愈的父亲组建,至此,身经百战,连主帅都换过三人了,又经过庐州整训,装备了大量的新甲及火器,战力确实今非昔比,不容小觑。

    按照邓愈身先士卒的一贯做法,此时敌人骑兵冲阵,邓愈应该直接率领身后的两千骑兵,以骑兵对骑兵,将敌人的试探进攻,压制回去,敌损一千,我损八百,那也是缺乏火器的无奈战法。

    但是此时的泗州军,已经不是昔日的泗州军,战法进行了调整,装备有大量的火炮,在与敌对阵的时候,没有必要以骑兵对骑兵。

    邓愈端坐步兵和骑兵军阵前的马上,形神从容,用单筒望远镜向敌锋观瞧。

    敌人的骑兵,清晰的如同就在眼前,连骑兵脸上狰狞的表情都看得清晰,甚是能看见冲在最前面的那个骑兵,马刀有一处崩口。

    眨眼间,敌人的骑兵已经进入三百步内,对于这种小规模袭扰,按照庐州操练的作战操守,邓愈一声令下:“开炮!”

    军阵前的火器营千户官,空中衔着木哨,手中拎着红旗。

    “都——都——”

    木哨吹出紧张的节奏,让各个炮手进行准备,千夫长吐出木哨,高喊道“第一队准备——放!”

    他在下口令的同时,手中的红旗猛的一挥,军阵中立马升起腾腾的硝烟。

    硝烟中,炮口中喷出炫目的火光,伴随着雷霆一般的爆炸,第一梯次的四十门火炮,将四十个诺大的铅丸炮弹,次第倾泻而出,雷霆万钧一般,直砸敌军的前锋。

    一时间,炮弹打入敌阵,三百冲锋的骑兵前锋,如同遭遇冰雹的打击,人仰马翻,战马长鸣。

    三百步,乃是庆丰军火炮最有效的射程内,四十枚弹丸,将三百人的军阵洞穿,人仰马嘶间,已经将军阵洞穿,中者人马俱碎,血肉模糊一片,炮弹余势未消,直接打入后面跟进的骑兵军阵,后面的骑兵军阵,数不清的骑手在受惊的战马掀下马背。

    更有弹丸,打入军阵,形成跳弹,炮弹横飞,又将附近的几匹战马掀翻!

    单是这一轮火炮,已经将敌人的三百精锐前锋,打得折损过半,敌人的冲锋势头,大大削弱!

    “好!”邓愈慢慢都是喜悦,兴奋的一拳锤在马鞍上!

    痛快,太痛快了!

    邓愈未损失一兵一卒,已经将让敌人伤亡数百,这就是远程火器打击的威力,有此神器,何愁敌人不灭!

    第一轮火炮刚刚响过,紧着着火炮千夫长有又命令第二、第三火炮梯队,次第开火,紧着着又是第一梯队!

    庆丰军根据火炮装填的速度,设置三段击的战斗打法!

    第一梯队发射完火炮,需要重新装填,火炮的装填过程,经过熟练的训练,有几个人协同分工,共同操作一门火炮。

    擦炮手用长柄通条,绑着麻布,伸入炮口,麻布的粗细,与炮口大抵相当,通条猛地捅几下,便将炮膛内的残留物,清理干净,炮膛擦拭完毕。

    通条离开炮口的瞬间,装药手将已经称量好重量的火药,用丝绸包裹好,连同丝绸一块塞入炮口。

    另外一名通条受,紧随其后,用通条将火药压实。

    装弹手抱着铅丸,放入炮口,再来一名通条手,将炮弹压实。

    同时负责点火的炮手,将引火口的丝绸刺破,插入引信,一门火炮的装填就算是完成,随时可以点火发射。

    另外有两名士兵,负责调整炮位,还有一名十夫长、一名伍长,负责瞄准、及协调各流程,一门炮,就是一个十人队。

    一门火炮,由十人操作,此流程虽然看着麻烦,有不同人充当不同的角色,但是,这些经过专门训练的炮兵,流水作业,每人各司其职,就如同几个人在围着火炮转一圈的时间,就将一门火炮装填完毕,速度极其快,在另外两轮发射完毕的时间内,第一梯队的火炮已经装填完毕,做好发射准备!

    三个梯队的炮手如法炮制,似乎是有无穷无尽的四十门火炮,总是以十秒为间隔的进行发射,只要军阵不被撕裂,弹药没用用尽,那这些火炮,就能不停的打下去。

    两轮火炮,就已经将三千骑兵的军阵打的大乱,敌军丢下进千具尸体,调转马头,开始后退,邓愈自然不肯让敌人从容撤退,又开了放了两轮火炮,送他一程!

    七十步是敌人马弓手的有效射程,可是,敌人的三千骑兵还没能冲入弓箭的有效射程,就已经被打的退了下去。

    邓愈的泗州军也并不是毫无伤亡,一个装弹通条手因为围着火炮转圈转的太过于专注,不小心被石头绊倒,摔破了手掌的一块皮肉,算是庆丰军在蛮子海牙的这轮试探进攻中,唯一的一个伤兵。

    当然,这名伤兵破点皮,本不算是受伤,结果被火器营万户总管焦禄,以操作流程失误,延误作战时机为由,打了这个伤兵二十军棍,这个倒霉的哥们,才算这彻底受伤,享受三天养伤休假。

    敌退我打,这是古代作战的一贯做法!

    邓愈见敌兵已经撤退,本想带着自己的骑兵尾追而去,顺势破了蛮子海牙的军阵,可是,邓愈不敢擅自作主张,用望远镜看了中军的指挥旗三次,见中军帅旗并没有下达追击的命令,邓愈不敢擅做主张,只好作罢!

    敌人输了一阵,郝仁本应该下令追击的,他知道,自己就是追击,也追不上这些骑兵,反而冲入敌人阵前二百步,要遭遇敌人的火器、弩车、投石车的打击,而且蛮子海牙军容严整,不可能一阵而破敌人的军阵。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己不可胜,以待地之可胜,可胜在敌,不可胜在己!

    两军实力相当时,要让自己不漏出让敌人可以战胜的破绽,让自己不被敌人战胜,等待敌人漏出破绽,然后趁虚而入,猛攻其薄弱环节,一举击败敌人。

    蛮子海牙只输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庆丰军根本算不得是什么胜利,敌人的兵力依旧强大,军阵依旧严整。

    郝仁目前没有破蛮子海牙的招数,他倒是想看看蛮子海牙,还有什么破庆丰军的招数!(未完待续。)


………………………………

第二百零四章 再次交锋

    庆丰军的军阵,刀盾兵以刀背击打盾牌,发出巨大的共鸣之声,同时,士兵们发出同声的呼喊,与之交相呼应,声震于天,蔚为壮观。

    士兵们既是庆祝打败蛮子海牙的第一阵,更是向蛮子海牙发出挑衅,几只蛮子海牙的愤怒,引蛮子海牙继续填兵马,攻打庆丰军的军阵。

    蛮子海牙三千骑兵,只是试探性进攻,失败是预期效果,蛮子海牙非常清楚,若是一阵就能打败庆丰军,那庆丰军也不至于雄踞淮南,渡江东来了!

    这样的挑衅性行为,在两军对阵中,颇为常见,蛮子海牙虽然心中也颇感郁闷,但不至于激起他的愤怒,一阵下来,不由得让蛮子海牙,对庆丰军的强大火器武装的军阵,叹为观止。

    孙子曰:侵略如火,不动如山!庆丰军的军阵,简直就是稳如泰山,一次进攻,没有撼动庆丰军的军阵,甚是连真正的交锋都没有,丝毫没看出庆丰军的破绽。

    ‘既然庆丰军的左军火力强大,那就击打其右军,总不能右军与左军一样的强大吧?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总能试探出庆丰军的薄弱环节,一江庆丰军击溃!’蛮子海牙这样想着,继续下达了进攻命令。

    蒙元的军阵内,一声号响,中军门户大开,另外一路的两千骑兵,夹杂三千步兵,再次凶猛的进攻郝仁的右军军阵。

    郝仁右军军阵,是安庆军李宗可部,本来一万五千人的兵马,经过战损,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