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元神途-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九年,徐承每一日清晨必然会吸收玄阳紫气,每一日夜色降临之时必然会吸收玄阴清气。
何为玄阳紫气、玄阴清气?
整个天地,白日阳气盛,夜晚阴气重。
在清晨时分,整个天地阴气之盛达到一个极限,阴极转阳产生的第一缕灵气,便是玄阳紫气;同样的,在夜色降临之时,整个天地的阳气达到了一个极限,阳极转阴产生的第一缕灵气,便是玄阴清气。
玄阳紫气、玄阴清气都是天地阴阳转换产生的奇妙灵气,其自然都蕴含的十分深奥的阴阳变化至理。
徐承在找到元力突破的突破口之后,还是花了九年时间才令元力进化为阴阳元力,这速度不能算快,反而已经很慢了,然而,若非他在吸收玄阳紫气、玄阴清气的过程中领悟了不少阴阳之力,他现在元力恐怕还无法进化为阴阳元力。
一般修炼者,只要修炼的功法演化到了天阶,那么,其从地阶突破到天阶,基本都是元力先突破,而后精神意境与元力达到一种共振状态,而后突破到天阶。
徐承则不然,他是先领悟了一些阴阳变化至理,元力这才得以进化为阴阳元力。
不管顺序如何,在徐承的元力进化为阴阳元力之时,他的识海,自然而然的被他的精神力量与元力之间存在的一种共振力量所冲开,他的修为从地阶突破到了天阶。
徐承通过修炼《清静经》,在修为还未达到天阶之时,精神力量便强过大部分天阶三重的修炼者,然而,有这么强的精神力量,他却在突破之前无法感应到元宫脉、内体脉、外体脉这三重经脉的存在。
现在,徐承从地阶突破到了天阶,识海被冲开,他的精神力量发生了一种质变,他立刻便感应到了元宫脉、内体脉、外体脉这三重经脉的所在。
从地阶突破到天阶十分困难,从天阶一重突破到天阶二重、从天阶二重突破到天阶三重,都十分简单。
一个修炼者,只要能感应到元宫脉、内体脉、外体脉这三重经脉的所在,再加上元力够凝练,足以炼化掉三重经脉内的后天浊气,那么,其即使刚刚从地阶突破到天阶,也可以一重一重,直接突破到天阶三重。
徐才已经感应到了三重经脉的所在,他的阴阳元力究极元力变化之奥妙,连续炼化掉三重经脉内的后天浊气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不过,徐承在炼化掉元宫脉内的后天浊气之后,却并未接着去炼化内体脉中的后天浊气,也没有着急将九元混元阵演化一番,而是凝神感应起了元宫脉、内体脉、外体脉之间存在的若有若无的联系。
徐承在闭关之前的几年,大量看各种天阶以下的修炼法门,是在寻找元力突破的机缘,并不像他所说是为了增加见识、增加修炼底蕴。
然而,实际上,他在看了大量的功法,并修炼了不少功法之后,他对于修炼还是有了自己的独到理解。
在徐承看来,元宫脉、内体脉、外体脉,是修炼者内天地与外天地的三层屏障,天阶修炼不应当是简单的以元力打通这三重经脉,而应当是在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之下,借天地之力,结合自身之力去打通这三重经脉。
徐承打通元宫脉,没有按照他的猜想的方法去打通,一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猜想的法门到底有多难,二是因为他的修为已经停滞在地阶三重很长一段时间,他隐隐感觉到,他修为不往前大进一步的话,恐怕对以后的修炼不利。
修炼当然是基础打的越稳固越好,然而基础打的越稳固,不但意味着打基础花的时间更长,也意味着以后突破会更难,除非放弃过于稳固的基础。
过去九年时间,徐承不间断,每一日都会吸收玄阳紫气、玄阴清气,九年的坚持让他对玄阳紫气、玄阴清气的吸收形成了一种本能。
朝阳升起之时,玄阳紫气出现,徐承下意识的张口一吸,一道紫气突兀的出现在他面前,被他吞下了下去。
整个天地,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表现在阴阳之上,玄阳紫气出现,代表着天地间的阴气开始减弱,阳气渐盛,并在正午时分,完全压过了阴气,到了夜色降临之时,阳气达到最盛,开始阳极转阴,玄阴清气出现,代表天地间的阳气开始减弱,阴气渐盛,到了子时,阴气完全压过了阳气,然后在朝阳升起之时达到最盛。
徐承在一口玄阳紫气入腹后,便进入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参悟天地阴阳转换之妙,丹田之内的阴阳元力在随着天地阴阳变化而演化着阴阳变化。
在徐承丹田之内的阴阳元力无意识的随着天地阴阳变化而阴阳变化之时,他运转在元宫脉之中的阴阳元力自然而然的以一种最配合丹田内元力阴阳变化的独特运转方式运转着。
这一独特的元力运转方式,便是徐承天阶一重的元力修炼法门。
在天阶一重的元力修炼法门自然而然出现的同时,徐承的九元脉与元宫脉的位置都发生了一点细微迁移,这一点点细微迁移,令他丹田处在了一个由经脉组成的玄奥阵法的保护之内。
天阶修炼的通用口诀为“凝造元宫,先灵体而后战体”,天阶一重的修炼便是一个凝造元宫的过程。
徐承现在的状态便是一个元宫已然凝练出来的状态,也就是说,他无意间自然而然的便修炼到了天阶一重的圆满境界。
………………………………
第九十二章
“果然,这三重经脉在天人合一的状态之下打通,才是最合天地至理的修炼法门。”
徐承从修炼中清醒过来,感受了一下自身的状态,发现他刚刚凝造的元宫分明是典籍中提到的最完美的元宫。
元气有灵,胎膜自成。
元宫中心的元力好似有灵性,自主的吞吐着元宫内的元力壮大自身;九元脉与元宫脉交织而成大网,被一层奇特的元力所填充,形成一层类似胎膜的东西,将元宫保护在其中。
“我参悟阴阳之变,以玄阳紫气、玄阴清气为引,倒是很容易进入到天人合一的状态,进而令修为继续往前突破。不过,我现在的实力应该不弱于一般的天阶三重修炼者,在未参悟到如何从天阶突破到王阶之前,倒是不必着急继续提升修为。当然,以后要是修为在修炼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的有提升,也没必要去压制。”
沉思了片刻,徐承再次沉浸在了修炼中。
他再沉浸在修炼中,并没有再去修炼元力,而是演化起了他收在丹田之内的九元混元阵。
徐承是人阵同修,在他修为突破的过程中,九元混元阵已经被演化的更加的玄奥了。
他现在演化九元混元阵,一时体味一下九元混元阵的变化,而是需要将九元混元阵的九个阵基都演化一番。
在丹田之内将九元混元阵演化了一番之后,徐承又将九元混元阵唤出体外,在体外将九元混元阵布下,继续演化了起来。
他的九元混元阵刚被修炼出来之时,完全是为了辅助修炼,只有汇聚天地元力这一个作用。
现在,他的境界更高了,九元混元阵本身也被演化的更加的玄奥了,在领悟到“阴阳御九元”的玄奥之后,九个阵基本身已经可以单独催动,借一些功法的玄奥作对敌之用,他将九元混元阵演化成杀阵、困阵、迷阵的时机已经成熟。
所以,他在体外布下九元混元阵,自然而言的便尝试着将九元混元阵演化成杀阵、困阵、迷阵等阵法。
在徐承的演化之下,九元混元阵内一会杀气腾腾、一会又布满了迷雾,他十分顺利的将九元混元阵演化成了杀阵、迷阵,不过,这杀阵、迷阵的对敌效果却是极为一般。
“这阵法威力一般,完全是因为这阵法被布置的太小,能引动的天地元力太少。要想将九元混元阵现在具有的真正威力演化出来,却是需要找一个地方布置出一个大九元混元来演化一番。阵法乃是从天地运转之道中参悟出来的奇异法门,本就应该被布置的‘大’一些。”
沉思了片刻,徐承用九元混元阵演化出《天阳诀》的玄奥来,令九元混元阵内布满了烈火,然后将三昧真火唤出,焚烧起了九霄龙吟。
玄阴清气,可以增强法器的灵性。
这九年,徐承吞吸的玄阴清气,在精神力量吸收达到饱和之时,担心将玄阴清气灌注到九元混元阵的九个阵基内会影响九元混元阵的演化,于是便全部都灌注到九霄龙吟内,用以增强其灵性。
九霄龙吟,在被灌注了大量的玄阴清气之后,灵性有所增强,同时,他跟徐承的融合度也增强了许多。
徐承现在以三昧真火焚烧九霄龙吟,便是尝试一下,看能否将九霄龙吟给炼化了。
第一日,徐承能清晰的感觉到他跟九霄龙吟的联系越老越紧密了;第二日,徐承还能感觉他跟九霄龙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不过,增长幅度已然小了许多;第三日,这种增长幅度更小了。这时,徐承尝试了一下,发现他还是无法将九霄龙吟收进体内,于是,他又继续用三昧真火将它焚烧了六日。
这六日,徐承感觉几乎感觉不到他跟九霄龙吟之间的紧密度有任何增加,所以,在再一次的将九霄龙吟焚烧满九日后,他便放弃了现在炼化九霄龙吟。
徐承收回了三昧真火,又将九元混元阵收起,盯着手上的九霄龙吟沉思了片刻,意念一动,九霄龙吟从他手上飞出,绕着他飞了起来。
他先控制着九霄龙吟绕着飞了一会,然后腾身而起,一只脚踩在九霄龙吟上,让九霄龙吟带着他在空中移动了起来。
徐承站在九霄龙吟上有些摇摇晃晃的,脸上却带着几分兴奋。
单从修炼角度出发,徐承不喜欢剑修,不过,他前世年少时看过的几部电影电视剧让他有着有朝一日能御剑飞天的梦,现在前世年少时的梦实现了,他自然有几分兴奋。
慢慢熟悉了一些,徐承在九霄龙吟上渐渐站稳了,快速移动了一点,真有了一点御剑飞天的感觉。
控制九霄龙吟带着他飞,徐承的元力消耗的很少,精神力量却消耗极多,才不过半个时辰,他便因为精神力量消耗过大,而不得不停了下来。
下意识的,徐承回到了他之前盘膝坐了九年的地方,调息修炼了起来。
徐承修炼了三日,从修炼中清醒过来,刚一睁开眼,便看到路春华站在他身边不远处。
“师父!”
看到路春华,徐承连忙起身站起,对路春华躬身行了一礼。
“嗯!”
路春华点点头,对着徐承问道:“你刚突破,需要在闭关一段时间巩固一下修为吗?”
“弟子在地阶三重停留的时间够长,这次突破天阶十分的水到渠成,不需要花时间巩固。”
“既然这样,你帮为师跑一趟,去一趟天河皇朝黑木郡的白城,将这颗丹药交给白家家主白玉昭。”
路春华先将要徐承做的事儿讲了出来,然后对徐承解释道:“你大师兄闭了死关,二师兄、三师兄去了天龙墓地,五师兄、六师兄恰好回了天云王朝,为师有恰好有事,所以这次只能你替为师跑一趟了。”
“能为师父效劳,是弟子的荣幸。”
路春华摇摇头,淡淡的道:“你在为师门下时间尚短,还不太了解为师的性格,为师做事最讲公平。我没给过你多少好处,若非恰好无人去,若非恰好你出关,我是不会让你去的。”
………………………………
第九十三章
徐承拜在路春华门下也有十余年,可是,他们交流的次数却极其有限,对路春华的性格,徐承并没有多少了解。
不过,有限接触的几次,徐承有九成把握,路春华不是一个恶人,在其门下不用担心被其算计。
他说他能为路春华效劳是他的荣幸,绝非只是表忠心,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路春华这样一番好似他们师徒关系是一种利益交换关系的话,让徐承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徐承选择了沉默不言。
徐承不言,路春华继续说起了这次让徐承去天河王朝白城白家的一些详细情由。
路春华与白城白家并无太深的交情,当年路春华急于需要一颗千年阴灵草为一个至交炼制救命丹药,便跑了一趟白家,白家老祖将白家唯一的一颗千年阴灵草交给了路春华,让路春华得以及时将救命丹药炼制出来,这让路春华欠下了白家的恩情。
这次白家上门求救,路春华将珍藏已久的还阳丹拿出来,便是为了还这份人情。
“还阳丹,是长青宗百草峰一脉的独传秘药,使用方法不能外传,不然,这一次也不用你跑一趟了。”
路春华说完这话,对着徐承眉心打出了一道青光。
青光进入识海,徐承脑中多了一套催动丹药药力的法门。
在九元世界,需要特殊法门催动才能发挥药力的丹药,一般都有极其惊人的效用,而催动丹药药力的法门都跟丹药的炼制法门一脉相承,所以,催动丹药药力的特殊法门才需要保密。
徐承前世也接触过丹药之道,不过,因为前世在现代社会珍奇药材已经都十分罕见了,他并未将修炼的希望放在丹药之道上,所以,他并未在丹药之道上花费太多时间,对丹药之道也没有太深的领悟。
路春华传给他的还阳丹的催动法门并不复杂,他还是向路春华请教了一番,这才明白这法门该如何施展。
“师父,我能跟你学炼丹吗?”
路春华想了想,说道:“你要是想学,我自然愿意教,不过,我不建议你学,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要是将一些精力放在了炼丹之上,那么,你在阵法之上肯定会少一分精力的。”
“万道归宗,掌握一些丹药玄奥,对我修炼阵道应该会有一些积极作用。”
“万道归宗?这话总结的精辟,这是你想出来的?”
徐承见路春华神色有些异样,心知他认为“万道归宗”这话是他听一个什么前辈高人说的,于是顺着路春华的话,说道:“这是弟子小时候碰到的一个预言大师说的,我当时不理解,只是觉得这话好厉害,所以记得很清楚,踏入修炼之途,尤其是参悟了一些阵道奥妙后,却是觉得这话十分有道理。”
路春华点点头,说道:“阵法与炼器有相通之处,炼器与炼丹又有相通之处,从这一点来说,阵法与炼丹应该也有相通之处才对。你既然想学炼丹,那等你回来,我就传你一些炼丹法门。”
“弟子拜谢师父!”
徐承对路春华躬身行了一礼,直起身来,犹豫了一下,又对着路春华道:“弟子离家已经有十几年,这次去天河皇朝,弟子想回家一趟,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返回宗门。”
“这个没关系,你四师姐在丹道上也有不俗的造诣,等你回来,你四师姐应该也已经出关了,我要是外出游历了,我会跟她交代一声,让她先传你一些炼丹的基础知识。”
“是!”
徐承应了一声,路春华又交代了徐承几句,便带着徐承往长青宗外飞去。
路春华欠了人情的白城白家,只是一个三流小家族,家族内修为最高也不过王阶三重。
按照修炼界一些约定俗成有些势利的规矩,这样的一个三流小家族未被邀请,是没资格进长青宗内的。
白家来上门求救的人,便是在长青宗每一年招收外门弟子的地方等着。
路春华说是欠着白家的人情,却没怎么将白家放在心上,之前没让白家来传信的人进长青宗,现在将徐承送过来,也没跟白家的人说几句话,便返回到了长青宗内。
白家上门求救的人显然很着急,路春华刚走,他便将用来赶路的灵物唤了出来。
“公子请!”
“嗯!”
徐承对白家上门求救之人变化出来的这只大鹏鸟十分感兴趣,不过,他见其很着急,却也没立刻问其这大鹏鸟是什么东西,点点头,跃到了大鹏鸟身上。
大鹏鸟腾空飞起,速度竟不在当初徐承乘坐过的云木舟之下。
“这鹏鸟是鹏鸟的灵魂化成的?”
“嗯!”
白家上门求救之人点点头,解释道:“这种用妖兽灵魂炼制的灵物,名字就叫妖灵。妖灵炼制起来比较麻烦,而且使用的次数有限,所以,这种妖灵并不常见。”
说完这话,白家上门求救之人叹了口气,又说道:“这大鹏妖灵,是我们白家最珍贵的宝物之一,可惜,这一次过后,这件宝物就要消失了。”
“这东西飞的可真不慢,要是消失了,是真有些可惜。”
白家求救之人点点头,又叹了一口气,然后强颜欢笑对着徐承介绍了一下自己。
“在下白启文,不知公子尊姓大名!”
“徐承!”
徐承道出了姓名,又向白启文打听起了关于妖灵的事儿。
白家的大鹏妖灵飞行速度极快,路上为避过在特定时间才能安全通过的一些煞风带绕了一些路,花了不到一天时间,他们便到了白家。
到了白家,白启文便直接将徐承带到了需要还阳丹的人跟前。
也不知是白启文没有说,还是路春华之前忘了说,直到到了需要还阳丹的人跟前,徐承这才知道,需要还阳丹的人正是当年做主帮了路春华的白家老祖白自在。
“这白自在身上阴气、怨气这么重,他这是怨灵附身吗?”
徐承一边想着,一边在白家不少人怀疑的目光之中,拿出了还阳丹,在白启文掰开白自在的嘴之后,他使用路春华传他的特殊法诀,将还阳丹送进了白自在的嘴。
………………………………
第九十四章
还阳丹入口,白自在青白色的脸色立刻变的正常了起来。
但凡需要特殊法门催动药力的丹药,催动药力都分为施丹、化丹、聚灵、凝丹四个过程。
所谓施丹,便是刚才徐承已经做了的第一步,在将丹药送入需要丹药之人的口中的同时,解封开启丹药药力。
化丹,是在借助施丹这一步与丹药建立的联系,在丹药进入服丹之人体内之后,将丹药的药力化开;聚灵,是根据丹药的特性,引动天地间一些特定的元力,灌注到服丹之人体内;凝丹,是将丹药已经被激发的药力与药力引动的天地间的一些特定元力重新凝聚成一颗可以被服丹之人直接吸收药力的丹药。
徐承在理解了还阳丹的催动法门之时便有一种感觉,催动还阳丹药力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新的炼丹过程,现在,他实际使用了还阳丹的催动法门,他的这种感觉更清晰了。
“还阳丹没有被炼制成直接服用直接而不用法门特殊催动药力的丹药,应该是因为还阳丹这样炼制十分困难,且炼制出的丹药药力不稳定,难以保存很长时间,而不是因为丹药的丹方需要保密。”
徐承一边想着,一边施展法门催动还阳丹的药力。
在他将催动还阳丹药力的法门全都施展完,即完成了凝丹这一步之时,白自在身上突然爆发出了一股强大的气势。
“出去,都快出去!”
白启文先低呵了一声,在白家诸人往外飞奔之时,他对着徐承道:“徐公子,咱们先去外面吧!”
徐承本来就被白自在身上爆发出的强大压力压的十分难受,本来就打算跟白家诸人一起出去,现在听到白启文这话,他点点头,一个闪身,便退到了屋子外面。
就在徐承退到屋外的一瞬间,这间屋子的房门“啪”的一声关了起来。
屋门一关,徐承身上的压力瞬间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房间被布置了阵法!”
就在徐承准备凝神感受一下眼前的房间布置的阵法有什么玄妙之时,白自在来到他身边,对着他拱手道:“刚才真是失礼了!”
“白兄严重了!”
徐承摇摇头,略微犹豫了一下,便直接问道:“这房间被布置了什么守护阵法?”
“嗯!”
白启文点点头,笑道:“徐公子好眼力,这间房看起来普通,其实是我白家嫡系子弟的闭关之所,所以请阵法高手布下了一个还算强大的铜墙铁壁阵。”
徐承虽然是人阵同修,不过,他加入长青宗之时,他便已经处在修为达到地阶巅峰却找不到门径的状态,心思都放在突破修为之上,再加上长青宗外门典藏阁、内门典藏阁中都没有阵法典籍,所以,在长青宗的这十几年,他是一本阵道典籍都没有看过。
尽管如此,徐承却也听说过铜墙铁壁阵,因为这阵法实在太过常见。
作为九元世界最简单、最常见的阵法之一,铜墙铁壁阵自然有强弱之分,其中弱的挡不住普通天阶一重高手全力一击,强的却连帝阶高手可能都攻不破。
铜墙铁壁阵少数可以用任何天地元力催动的阵法,其威力强弱取决于阵基的等级以及其蓄积了多少天地元力。
徐承早听说过铜墙铁壁阵,不过,见识这铜墙铁壁阵,这却是第一次,忍不住一边凝神感受面前的铜墙铁壁阵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