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元神途-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巧光滑了许多。
………………………………
第十六章
在前世,徐承在将五行混元阵推敲出来之前,便曾想过如何将五行混元阵随身携带,那便是将五行混元阵的阵基安置在腰带之内,可惜,不等他走出大山回归世俗,不知怎么便来到了这方世界之中。
还是按照前世的想法,徐承将木行阵基修理了一番之后,将九元混元阵的其他八个阵基也都修理了一番,然后拿出他之前准备的特殊腰带,将金、木、水、火、风、雷、光、暗镶嵌在腰带之内,将腰带系在腰间,将土行灵玉修炼的土行阵基用一根白丝线穿起来戴在了脖颈之上。
徐承尝试着催动了一下九元混元阵,发现他这样将九个阵基佩戴在身上对九元混元阵的运转影响并不太大,他满意的点点头,又四下扫了一圈他的这个“修炼洞府”,便朝着红河城的方向离开了这片灌木丛。
这次返回红河城,徐承并未很快又重新进入红河森林潜修,而是呆在徐家,每天进入藏书阁,看起了那些家族嫡系子弟基本都不会去看的修炼心得。
徐承前世在少年时也曾有过武侠梦,不过,他有了修为的时候,心境与少年时已经大不相同,再加上比起武侠小说中的那些华丽功夫,他更关心他修为的提升,因为这关系到他的性命,故而,他前世并未仔细推敲他搜集到的那些道家典籍中记载的神异术法;而在这一世,徐承接触过的修炼功法只有一部《灵绝剑》,虽然其中记载的攻击法门比徐家自家功法的攻击法门玄妙的多,不过,徐承在没有名师指点的情况之下,却是没法只依靠《灵绝剑》中记载的攻击法门来摸透他的混元元力的性质。
所以,徐承将注意打到了徐家藏书阁的头上。
徐家藏书阁内的那些修炼心得虽然都十分浅显,不过,其中蕴含的那些运用元力的手段却也让“基础缺失”的徐承大有心得,对于九元世界的修炼方式以及前世的一些修炼理念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对于修炼理解越深,徐承的求知欲便越重,离开徐家四处游历一番的心思也就更强烈了。
不过,徐承觉得那块“青龙探头,青华蕴灵”灵地应该还可以让他修为在进一步,他应该还需要在红河森林修炼一段不短的时间,所以,也就暂时没将他想出去游历的想法告知徐元强、丁青青。
其实,现在的徐承跟徐元强、丁青青本来就不太亲近,加上前一段时间他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里,跟他们的关系又冷了几分,与他们呆在一起的时候,也很少聊天。
这天一家人吃过晚饭,徐承刚要离开,徐元强突然开口道:“卓文静死了,卓家暂时还没来问家族要说法,但保不齐他们会先对徐家外面的人动手,接下来一段时间你就继续呆在家里吧!”
“卓文静死了?怎么死的?”
徐元强想了想,回道:“应该是病死的,徐宏图、徐宏章两兄弟死后没多久,她就病了。”
“这女人应该可怜吗?”
徐承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却对着徐元强道:“当初徐宏图他们兄弟下葬的时候,卓文静曾冤枉是我害了她的两个儿子,还想要杀了我。若是卓家的人来找家族要说法,徐元宗很有可能拿我当替罪羊,接下来一段时间,我还是在外面更安全一点。”
听徐承这样说,徐元强跟丁青青对视了一眼,想了想,点头道:“那你就到三元岗躲一段时间,我去给你拿银子。”
“行!”
徐承点了点头,在徐元强去拿银子的时候,他犹豫了一下,向丁青青道了几句叮嘱的话。
回到了自己的屋内,徐承坐在窗户边,盯着夜空回忆起了前世的事儿,直到差不多凌晨时分这才到床上盘膝打坐。
第二天,徐承离开红河城的时候,他凭借敏锐的感应力感应到,徐元强悄悄跟着他,一路将他护送到红河森林,直到看到他进入他之前的潜修之地,这才离开,这让他在感动的同时,不禁有些暗自责怪自己不该刻意的去冷淡跟徐元强、丁青青的关系。
不论如何,徐元强、丁青青是他这一世的父母,而且对他也够好,他实不该对他们那般冷淡,只将他们的关系定义为一种因果关系。
徐承在灌木丛中呆了一天,将他以后该如何跟徐元强、丁青青相处基本想清楚,等心境平复了,这才前往那块“青龙探头,青华蕴灵”的风水灵地。
到了地方,徐承还是先将整片竹林做了一些修整,布置了一个很难被发现却能令进入竹林的人无法到达那株灵竹的奇门阵法,然后布下九元混元阵,修炼了起来。
徐承现在还做不到辟谷,不过,完全进入修炼的状态,他一天却也只需要吃一顿饭。
每经过一天修炼,徐承便能感觉到自己的修为会进一分,九元混元阵会玄奥一分,这种修为增进以及对天地之道感悟增加的奇妙感受,令徐承完全沉浸在修炼之中,一时忘了时间的流逝,直至他准备的干粮吃完。
这一天,徐承从修炼中清晰过来,心不在焉的去拿干粮,他这才发现干粮已经没有了,他眉头皱了一下,起身站起,意念一动,将九元混元阵的金、木、水、火、风、雷、光、暗等八个阵基都招到了身边。
徐承刚准备将这八个阵基塞入腰带,只见一个青色毛球几乎在他看到它的时候,来到了他身前,然后不等他生出任何反映,又急速倒飞了回去,飞回到了不远处一个不知何时出现的青袍人的手上。
这个青袍人看起来三十出头的样子,相貌普通,一双剑眉却令他看起来令人不觉忽视他的普通相貌,而会觉得他俊逸非凡。
一时间,徐承能想到的形容这个青袍人的只有“气概不凡、气度逼人”这类词语。
“长青宗路春华,跟着这只风鼠,无意中来到了你的修炼之地,见小友乃是极为少见的阵修,一时见猎心喜,便观察了几日,得罪之处还请小友见谅。”
………………………………
第十七章
被人观察自己修炼,徐承心中自然十分不满,不过,他却不敢对路春华这个修为不知道有多高的高手表露出任何不满来。
徐承深吸了一口气,略微平复了一下心虚,对着路春华恭敬的道:“晚辈不敢!”
不等路春华说什么,徐承紧跟着道:“前辈手上的大耳鼠叫风鼠吗?它是传说中的灵兽吗?”
“它是天生灵兽,不过现在还年幼,以修为论,还只是九品妖兽,算不得灵兽。”
“九品妖兽?”
徐承心里一惊,再看向路春华之时,心中的震惊不禁在脸上暴露了出来。
在九元世界,凡是体内蕴含元力、能吸收天地灵气修炼的兽类,都被称之为妖兽。按照实力对比,人阶修炼者对应一到三阶妖兽,地阶修炼者对应四到六阶妖兽,天阶修炼者对应七到九阶妖兽。
这只比婴儿脑袋大不了多少、有些像徐承前世看过的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杰瑞的大耳老鼠,其实力竟然堪比天阶顶层的修炼者,这如何能让徐承不震惊呢?
这大耳老鼠都有如此实力,那么将它这么轻松制住的路春华修为该有多高呢?
天阶之上是王阶,徐承倒是听说过,不过,王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修炼境界,徐承却是一无所知。
在徐承还在猜测路春华其修为究竟有多高、有没有飞天之能之时,路春华跟徐承说起了风鼠的来路。
“九元世界的天生灵兽本就不多,只有不到百种,而小小的鼠类便在其中占了三位,分别是寻宝鼠、食金鼠以及风鼠。这风鼠一旦长大成灵兽,它长的这对招风耳,远隔千里都能听到它想听到的声音,可以算是一门超凡的天生神通。据说,在远古之时,风鼠的这一神通不为众所周知之时,曾有一个人借风鼠的这种神耳神通盗取了很多宗门的秘典,建了一个号称收尽天下功法的万藏宫,一时间,这风鼠可谓名震九元世界。可惜,随着后来的隔音阵法越来玄妙,这风鼠的神耳神通,便没了太大用途。”
“这不是顺风耳吗?既然有灵兽有天生的顺风耳神通,也不知道有没有哪一种灵兽有天生的千里眼神通?”
徐承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却道:“请问前辈,寻宝鼠与食金鼠都有什么神异之处?”
“寻宝鼠嗅觉灵敏,擅长搜寻药材,是丹药师的最佳灵宠;食金鼠几乎能吞食已知的所有金属,并将其变成更容易炼化的灵才,是炼器师的最佳灵宠。”
路春华回答完徐承的话,微微一顿,继续道:“这风鼠虽然无法用来偷取功法秘诀,不过却可以用来防备他人暗算。”
徐承一时没听明白路春华这话的意思,于是问道:“防备他人暗算,只要耳力好的兽类都行吧?”
路春华笑道:“有人要是对你有不好的心思,总不能每次谈到你的时候都布下隔音阵法吧!”
“这风鼠的神通能时时刻刻运用?”
“这是它的天生神通,只要不是探听距离太远的地方的声音,它就能时时刻刻使用。你逼出一滴精血来,路某帮你给它认主。”
徐承闻言,愣了一下,然后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路春华道:“前辈要把它送给我?”
路春华点点头,笑道:“偷看别人修炼,在修炼界乃是大忌。我偷看了你修炼,自然应该向你赔礼。”
徐承犹豫了一下,对着路春华躬身行了一礼。
“多谢前辈厚爱!”
徐承逼出了一滴精血之后,路春华伸手将徐承的精血招到身前,用手指对着徐承的精血虚画了几道,徐承的精血便变成一道血色符文,旋即,这道血色符文被路春华由风鼠眉心打进了风鼠识海。
认主符文进入识海,风鼠身子只是摇晃了几下,便恢复了正常。
修炼界存在着很多奇异的法门,譬如这认主符文,灵智不高的风鼠是被强行打入认主符文而以徐承为主,它还是立刻便对徐承产生了亲近之感,刚恢复正常,它感觉到身上的束缚感消失了,便立刻飞到了徐承的肩头,然后以脑袋在徐承的脖子上蹭了起来。
风鼠落到肩头,徐承先是身子一僵,旋即便放松了下来。
他一将注意力放在风鼠身上,便感觉到他能以意念给风鼠下一些命令,而风鼠必定会遵从。
“到我手上来!”
徐承意念一动,风鼠立刻便从他肩头跳到他刚刚伸出来的双手之上。
风鼠跳到徐承的双手上,等了片刻,没等到徐承有新的命令,便又以脑袋在徐承手上蹭了起来。
徐承让风鼠站在他左手上,一脸兴奋的用右手在风鼠脑袋上抚摸了几下,这才从骤得灵兽的兴奋中回过神来。
“晚辈再次多谢前辈厚爱!”
“不用!”
路春华笑着摇了摇头,对着徐承道:“这风鼠的耳朵可以缩小,一旦缩小,它跟普通的老鼠没什么两样,不过,风鼠的耳朵缩小之后,它十成的实力就只能发挥出半成,速度也会降到一半。”
“是吗?”
徐承一边说着,一边令风鼠将耳朵缩小。
得到徐承的命令,风鼠立刻将耳朵缩小,真变的跟一只普通的老鼠没了什么差别。这样的风鼠看起来没有大耳风鼠可爱,却也不那么招人眼。
“这方圆三十余万里的云洲南域,没有一个以阵法见长的宗门,路某也没听过有什么阵法高手来到这里,不知令师是……”
“他该不会是认为我得了什么宝藏吧?”
徐承一边心里暗自警惕,一边回道:“晚辈是红河森林外红河城的徐家子弟,因被人废了修为,这才冒险去修炼幼年时无意得到的这个法门。”
“你真没师承?”
徐承摇摇头,一脸认真的回道:“没有!”
路春华笑道:“既然你没有师承,可有兴趣加入长青宗?”
听到路春华这话,徐承愣了一下,迟疑了片刻,问道:“请赎晚辈见少识短,晚辈只听说过天绝宗、千羽宗、紫炎门,却是没听过贵宗,不知贵宗在……”
………………………………
第十八章
“你是想问长青宗实力如何吧!”
路春华这话让徐承有些尴尬,也有些紧张,心思急转之间,他决定还是老实一点的好,于是又对着路春华躬身行了一礼,一脸恭敬的说道:“晚辈没什么见识,还请前辈见谅。”
“看来你确实没有师承,不然不会连这些基本常识也不知道。”
“让前辈见笑了!”
徐承回了一句,略微犹豫了一下,便紧跟着道:“还请前辈给予指点!”
路春华四下扫了一圈,笑道:“就在这里?”
不管是当初那个灌木丛,还是这片竹林,徐承对这两个暂时的修炼之地都没怎么布置,这里现在连能席地而坐的地方也只有徐承平时打坐的那方寸之地。
徐承脸上闪过一抹尴尬之色,刚想说什么,只见路春华手轻轻动了一下,十几根竹子便拔地而出,瞬间长的两三尺高,先是弯曲、然后相互交织,交织出了两个凳子、一个小桌子。
“这要是放在前世,至少也应该算是仙道中人的手段了吧!”
徐承心里震惊异常,一时间也忘了小心翼翼,先在他身边的“竹子凳子”上摁了一下,试了试它有多结实,然后小心坐了下来。
路春华也坐了下来,在徐承回过神来对他尴尬一笑之时,他又使出了神奇手段,先弄出了两个竹筒杯子,然后在两个竹筒杯子中凝聚出了两杯水,水呈淡青色。
“试试!”
路春华一边示意徐承喝水,一边拿起一个竹筒杯子,放在鼻端轻嗅了一下,然后抿了一口。
徐承拿起竹筒杯子,学着路春华也放在鼻端轻嗅了一下,只觉得这水中透着的清香似就是竹叶的清香,却似乎又多了一点什么,他抿了一口入肚,开始没什么感觉,很快便感觉一股清冽之意由胃部透遍全身,一直紧张的心虚瞬间便放松了下来。
“前辈,这算是灵水吗?”
“什么叫灵水?”
徐承一愣,回道:“有奇特效用,蕴含特殊灵力的水。”
“算是吧!”
路春华笑了笑,解释道:“这水只是路某以这竹林内的水汽凝聚而成的,这竹林内的水汽蕴含着这块灵气孕育的特殊灵气,这水里自然也就有些灵气,可以算是你说的灵水。”
“他说的特殊灵气是青龙之气吧!”
徐承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却道:“晚辈也感觉到这竹林的灵气似乎有些不同寻常,至于它不同寻常在何处,晚辈却是不知。”
“你可知道阵法的历史?”
“晚辈不知,请前辈赐教!”
路春华笑着点点头,从阵法的起源说起,跟徐承讲起了修炼界一些常识性的东西。
徐承前世接触的阵法典籍中也提到过阵法的来历,所谓道法自然,最原始的阵法都是修道者根据天然阵法推演出来的,不过,这个天然阵法,还包括天上星辰组成的一些阵法。
九元世界最原始的阵法也都源于天然阵法,不过,九元世界的星空之中星辰极少,在九元世界却是不存在从星空之中推演出来的阵法。
简单给徐承讲了几个在云洲南域比较知名的阵法,路春华接着跟徐承说起了整个九元世界修炼界的概况。
九元世界的陆地主要包括天洲、青洲、云洲、炎洲、凤凰洲、蛮洲、离洲,还有一个由上百万座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的万星洲,而修炼界也因此一般按地域被分为八个大的组成部分。
上古之时,天洲修炼界的实力最强,几乎所有最强的宗门、世家都在天洲地域;上古大战之后,天洲主要灵脉被毁,当年的那些强大的宗门、世家也大部分被灭,在如今的九元世界,却是离洲修炼界、云洲修炼界、万星洲修炼界的实力最强。
在如今的修炼界,宗门、世家一般按实力被分为一流、二流、三流三等,云洲不存在一流的世家,一流的宗门有七个,合称云洲七宗。
“云洲七宗有三个都在云洲南域,分别是天绝宗、长青宗、神火宗。”
徐承听到这里,拿着竹筒杯子的手不禁轻抖了一下。
他以前听的最多的天绝宗竟然是云洲最强大的七个宗门之一,这让他震惊异常,反倒是路春华让他加入的长青宗也是云洲七宗之一让他没怎么感到震撼。
“千羽宗、紫炎门都属于几流宗门?”
“都是三流宗门,不过,建立千羽宗的丁千羽是个天才人物,在云洲南域一般也没人去惹千羽宗。”
徐承默默记住“丁千羽”这个名字,继续问道:“敢问前辈,一流宗门比二流宗门、三流宗门强在哪里?是强在最强者的修为?还是强在强者的数量?”
“都有!”
路春华回了一句,想了想,没有继续跟徐承说一流宗门、二流宗门、三流宗门都有怎样的实力,而是问道:“你对于修炼境界知道多少?”
徐承沉思了片刻,回道:“晚辈才刚入地阶没多久,对‘灵神为始,相生而继,土居于中,相合为终,土融万物而生灵’这句话差不多算是完全理解了,对地阶突破天阶所谓的‘灵慧圆满,直冲神宫’也有些想法,大概说的是重开识海便能从地阶突破到天阶,至于其他的,晚辈就都不知道了,晚辈甚至都不知道地阶、天阶到底都分几重,至于如何修炼就更不知道了。”
“‘灵慧圆满,直冲神宫’这句话你理解的基本正确,从地阶进阶到天阶的关键便是冲开识海。人体内除了九条元脉之外,还有近百条其他经脉,这些经脉按照距离丹田的远近被分为三重,就在丹田周围护卫着丹田的经脉叫元宫脉,次一层靠近丹田主干通往四肢的经脉叫内体脉,最外一层大部分都在皮肤上的经脉叫外体脉。‘灵慧圆满,直冲神宫’的下一句‘凝造元宫,先灵体而后战体’意思是天阶修炼分打通元宫脉、打通内体脉、打通外体脉三重。而要打通这三重经脉,修炼者不但必须要有更为精纯的元力以便能打通经脉,而且首先还需要有很强的灵识之力感应到三重经脉的所在。”
………………………………
第十九章
“天阶修炼分为三重,那么地阶呢?”
“地阶修炼是一个凝练元力、修炼精神的过程,而修炼各种攻击法门便能兼顾凝练元力、修炼精神,所以,大部分地阶修炼法门便是攻击法门。一个修炼者修炼的能让其从初入地阶修炼到地阶顶层的攻击法门有几重,其地阶修炼便分为几层。绝大部分地阶修炼法门一般分三重,所以,地阶修炼一般也被分为三重。”
徐承点点头,犹豫了一下,问道:“天绝宗的《灵绝剑》共有七式剑招,也就是说修炼《灵绝剑》,地阶会分为七重?”
“不错!”
“地阶修炼分七重修炼是不是会比分三重修炼简单一些?”
路春华笑道:“你修炼一门三重功法,平均一重功法需要两年时间,而你修炼一门七重功法,平均一门需要一年时间,你说那种修炼方式更简单一些?”
“自然是修炼三重功法更简单一些!”
徐承回了一句,沉思了片刻,继续问起了更高的修炼境界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天阶之上是王阶,王阶之上是皇阶,皇阶之上是帝阶。
王阶、皇阶、帝阶这种叫法,源于远古之时。
在远古之时,部落相互兼并融合成国家之后,国家以实力被划分为三等,其最强者被尊为王、皇、帝,国家分别被称为王朝、皇朝、帝朝。
到了上古时代,宗门、世家崛起,王权、皇权、帝权都极大的被削弱了,所谓的王朝、皇朝、帝朝也只剩下形式了,那些宗门、世家的高手也都被冠以王、皇、帝的名号,就这样,原来实力差别明显的三重境界修炼者便冠上了王阶修炼者、皇阶修炼者、帝阶修炼者的名号。
到了现在,王阶修炼者、皇阶修炼者、帝阶修炼者不会在称什么王、什么皇、什么帝,王阶、皇阶、帝阶这三种划分方式却被保留了下来。
“王阶以下,修炼者是在修炼自身,同时一点点积累对天地之道的感悟,等到对天地之道的理解深入到一定程度之后,身体也修成了灵身,与天地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契合度,这时,修炼者便需要参悟出自己的道。参悟出自己的道,然后道基生发,便会进阶到王阶。”
对路春华这番讲解,徐承听懂了一点,却有更多的疑问浮上心头。
“前辈能举个例子说的再详细呢?”
沉思了片刻,路春华说道:“以路某为例,路某修炼的木行之道,参悟最深的是木行之道中的生之道。在修为达到天阶顶层之后,路某对生之道的利用从原来只是简单借功法催动进步到自然而然使出生之道的玄奥,修为自然就从天阶提升到了王阶。”
路春华没有说他如何感悟天地之道,然后从天阶进阶到王阶,而是以他在天阶掌握生之力到什么程度,在王阶掌握生之力又到什么程度,来说他如何从天阶进阶到王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