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昏君来救国-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快中午的时候,一辆华丽的马车姗姗而来,停在一旁,下来一个华服青年。

    这个青年容貌算是上等,手里拿着一份小册子,哈哈笑着挤进队伍,来到前头,对房彦谦说:“我是赵滨,家父有一份书信给予大人。”

    房彦谦知道赵滨,黄门侍郎赵彦深之子。他没有接那份书信,而是大声斥责:“这里是按号牌登记,你的号牌呢?”

    赵滨一愣,“什么号牌?”

    房彦谦冷冷说道:“就是登记得按顺序来,赵公子若是要参加朝廷的考试,那就去后面排队取号吧。”

    赵滨不服,“可是这是我父亲的亲笔书信……”

    “赵公子,难道我说的话你没有听清楚吗?要不要我再说一遍。”

    赵滨环视了一眼人群,都是些衣着简朴的寒门人氏,他哪里想委屈自己和这些人挤在一起啊,可是房彦谦又不卖他父亲的帐,于是他愤愤的一跺脚,哼了一声,转身就上了马车。

    “走,回府。”

    下人们就驱车离开现场,周围的人都觉得解气,房彦谦大人真是一个好官啊。

    不久又来了一辆马车,那个贵族公子一下马车,看到周围的人都笑着看自己,有些搞不明白。

    他也径直走向房彦谦,但被士兵们所阻止。

    “放我过去,我要找房大人。”

    士兵毫不客气的说:“想见房大人啊,后边派队去。”

    那贵族公子看了一眼队伍,非常长,而且拐了几个弯。

    再看看排队的人,人人衣着一般,面有菜色,他如此高门子弟,如何能和这些人混在一起呢?

    犹豫了那么一小会,贵族公子转身就上了马车,绝尘而去。

    排队的人群又是发出哄堂大笑。

    皇宫大殿,高伟高坐龙椅,笑眯眯的听着房彦谦的汇报。

    报名一共持续了三天,一共有四千多人参加考试。

    高伟听到这个数据,心里有些高兴,四千多个人,总能找到那么十几二十几个符合自己期望的人才。

    房彦谦看着皇帝的神色,知道皇帝高兴着,但还是问:“皇上,那商科考题的事情……”

    高伟大咧咧的一挥手,“房爱卿无须担心,朕已经准备好了。爱卿还是多多琢磨一下经科、律科的考题吧。”

    房彦谦恭敬的回答:“臣遵命。”

    “对了,房爱卿,有没有人托人向你说情啊?”

    房彦谦老老实实的回答:“有。”

    “那爱卿如何处置的呢?”

    房彦谦斩钉截铁的说:“当然是回绝了,要让他们死心。皇上这是为国选才,怎能让这些人滥竽充数呢?”

    高伟肃然起敬,“爱卿果然没有辜负朕的厚望。”

    “谢皇上夸奖。”
………………………………

第105章 选才之道(四)

    几日之后,朝阳初升,考试在金雀苑临时搭起来的棚子里面进行。

    考商科的人数不多,只有一百多人,毕竟商人只是认得几个字,自信到参加考试的人还是不多。

    这些考商科的人都被安置在大校场一角的棚子里面,与经科、律科分开,一人只是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每个人都分隔得很远,防止他们作弊。

    高伟一身便服,装扮成宫内官员的模样,跟随着房彦谦一起走了进来,考生们等得不耐,见到考官来了,纷纷注目,只是房大人他们是认识的,报名的时候见过,房大人身后的这员年轻的官员不曾见过,也不知道是什么身份。

    房彦谦先讲了几句开场白,要求大家遵守考纪,不要抄袭作弊,认真的答题。

    说完这些,房彦谦介绍他身边的年轻官员:“这位是副考官,今天监督大家考试,不可轻慢了。”

    “高先生,这里就交给你了。”房彦谦介绍完,就对高伟轻声的说,他不敢暴露高伟的身份,这也是皇帝的要求。

    高伟笑着说:“恭送房大人。”

    房彦谦不敢让高伟相送,“高先生留步。”说完赶快就走了,他还要去监考经科和律科。

    等到房彦谦走了,高伟笑着对考生们说:“大家不用紧张,题目不难,用心作答,考出一个好成绩,为家人争光,为自己谋一个好前途。”

    考生们听到说不难,果然有些放松,笑着说:“谨听大人吩咐。”

    看到时间差不多了,高伟让随从们点起一根香,对大家说:“考试时间以一炷香为限,时间到了,不管答完没答完,都必须交卷,不然考试就无效,听明白了吗?”

    众人点头。

    “那就发卷吧。”

    随从们就打开一个密封的箱子,从箱子里面拿出拿出一堆抄写着字的白纸,分发给考生。

    纸在这个时代,已经比较广泛的应用了。

    只是还没有印刷术,高伟让内侍们会写字的抄写了一晚上,才抄写出这一百多份试卷,实在是辛苦至极。

    杨天策个头不大,坐在人群中,不是很醒目。

    他摊开卷子一看,卷子上面有四道计算题,都是出自九章算术的题目,一道策论题:兴商利国。

    计算题,倒不是很难,他天天和顾客们算账,加之天资聪颖,一点就通。

    杨天策很快就把计算题算好,工工整整的写上答案,然后去做策论。

    只是这个策论让杨天策很费了一番脑筋,以前跟退休官员学书,讲的都是重农抑商的思想,现在突然让写兴商利国,虽然他认同这种观点,但不合主流思想。

    该如何下笔呢?杨天策思索良久,决定按照本心来写,商业繁荣,有益于国计。

    进入状态的杨天策下笔如有神,唰唰唰就写了起来,不多时,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就跃然纸上。

    杨天策检查了一下试卷,觉得没有什么失误了,就想交卷。

    可是周围的人都咬着笔杆,愁眉苦脸,这些计算题实在是难,那个副考官还骗大家说简单,哼。

    杨天策本来还有些犹豫要不要这么引人注目的第一个交卷,但一想到自己是偷偷的跑出来的,回去还得面对方老板的责骂,想着还是早点回去,也许方老板骂得轻一些。

    高伟因为早晨起得早了一些,有些犯瞌睡,正坐在考官的桌子后面闭目养神。

    “大人,考生交卷。”

    高伟被杨天策的声音惊醒,睁眼一看,一个标致少年站在自己面前,这少年眉清目秀,虽然脸色有些苍白,身材瘦弱,显得有些营养不良,但有一股精神气。

    高伟没有接卷子,而是转头看了一眼那柱燃烧的香,只是烧去了三分之一左右。

    这个少年答题好快啊,高伟挑出来的这几道计算题,脱胎于九章算术,但是也稍微改造了一下,在这个没有数学课程的时代,显得颇有一些难度,至于策论,那就看各人发挥了,水平高的多写一些有见地的文字,水平差的,就按自己的意思说几句吧,只要有可取之处,都是高伟愿意看一番的。

    高伟接过试卷,扫视了一眼,看到少年都答完了,而且卷面清洁,字体工整,不由对少年多了一些好感。

    不过大庭广众之下,高伟不好问话,笑着朝少年点点头,“去吧。”

    杨天策躬身谢过,急匆匆的转身离开了,他还赶着回方老板的店子干活呢。

    有人交卷了,下面的考生就显得有些浮躁,不多一会儿,一个络腮胡子的胖子拿着卷子来交。

    高伟看了一眼,计算题都是涂改了很多次,答案也不对,策论更是只写了两三行粗陋的文字。

    “你答完了?”

    胖子挠挠头,不好意思的笑着说:“俺不会,再坐一百年也不会,算了,俺不是做官的料,还是回去继续卖我的大米。”

    高伟觉得胖子够坦诚,嘿嘿一笑,“那祝你生意兴隆吧。”

    胖子刚走,又有人来交卷,这是一个白净的、穿着男子服饰的女人,虽然伪装成男人,但高伟还是一眼看出她是一个女子。

    高伟觉得新奇,就问了一句:“卷子都做完啦?”

    女子不说话,点点头,递上卷子,就低下头去。

    高伟也就不为难她,接了卷子让她走了。

    陆陆续续有人交卷,但一炷香烧完前,交卷的人不过二三十人,其余的近百人还是做不完。

    香烧完了,高伟站起来,朗声说:“诸位,时间已到,请放下笔,把卷子交上来吧。”

    有一个年纪比较大的黑瘦大叔突然就哭出来了,哭得很伤心,惹得满场的人都注目。

    高伟就让随从收卷子,自己走到大叔跟前,问道:“大叔,你何故啼哭啊?”

    大叔泣声道:“好不容易皇恩浩荡,给了我这样一个考试做官的机会,但我却一道题都不会,愧对皇上,愧对祖先。呜呜。”

    高伟就安慰大叔:“此次不中,下次再来吧。苍天不负有心人,别难过了。”

    大叔惊问:“还有下一次?”

    高伟笑而不语,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大叔这才止住了泪水,将白卷交上,走出考场。
………………………………

第106章 皇家商业(一)

    夜深人静,邺城皇宫的皇帝寝殿还亮着灯火。

    高伟难得这么认真,一份试卷一份试卷认真的看。

    只是这些卷子的答题质量着实堪忧,四道计算题,能答对一道的不超过三十人,答对两道的不超过十人。

    高伟边看边摇头,只好去看他们的策论部分,看看是不是有什么比较好的看法。

    冯小怜善解人意,端着一碗莲子羹款款走来。

    “皇上,天气寒冷,喝碗羹吧,明日再看吧。”

    高伟转头,深情的望了一眼冯小怜,“爱妃,这些日子朕的事情比较多,怠慢了爱妃,请勿见怪。”

    冯小怜微微一笑,“皇上是心有国事,是正道。可是,皇上,也要注意休息啊,喝完羹,臣妾服侍皇上休息吧。”

    高伟喝完了羹,但并不想休息,他想把考试的事情定下来,收缴的黄德年的盐铺一天不开张,就损失一天的钱粮,多心疼啊。

    “爱妃,你先去休息,我就看几分卷子就来。”

    冯小怜只好先下去了。

    看来看去,终于看到了杨天策的那份试卷,白天也见过其人,高伟真的知道什么叫做字如其人,字体端着,人也长得顺眼,再看他的计算题,都算对了,看策论,引经据典,阐述兴商对国家的好处,也合乎自己的心意。

    高伟就提笔在卷子上写了一个第一名。

    在看下去,只发现一份字体娟秀的卷子也颇有看头,计算题虽然错了一道,但策论也很精彩,从小民的角度看商业的好处。

    高伟思索一番,就给这份名叫苏紫云的卷子第二名,其他的就按答题分数和书法排了一个名次,只取了前十名。

    三天后,金雀苑大门一侧的墙上,贴出了本次科举考试考中的人的名单,分经科、律科、商科三榜公布,经科录取了三百人,律科录取了一百人,商科录取了十人。

    榜文刚一贴出,就传遍了全邺城,要不是有士兵守着,怕是要被某些人撕下来拿回家去细细的看了。

    杨天策知道今天是出榜的日子,可是一大早方老板就出城办事了,让他看着铺子,他实在是没有办法去看自己到底考中了没有。

    那天来买茶壶的壮汉又来了,一进门没有看到方老板,就问杨天策:“你们的方老板呢?”

    杨天策有些心不在焉的回答:“他出城了。”

    “哦。那再拿几个茶壶来让我挑选一下,我家那小子,又把我的茶壶给摔破了。”

    杨天策“哦”了一声,低下身子,从柜台下面搬出几个茶壶给壮汉挑选。

    壮汉一边看茶壶,一边嘴闲不住的说:“小子,你没有去考官啊?听街坊说,前街苏老板的女儿去考官,竟然考中了,还是第二名。一个女子考中了,真是稀奇,唉,这大齐啊,就要出现女人穿官服做官了……”

    杨天策被这个话题吸引了,不由问那壮汉:“王大叔,女子为何不能考官?圣旨也没有说女子不能考啊。”

    壮汉有些不悦,“你小子懂个屁,要是以后我不小心犯了法,那女子坐在上头,要打我的屁股,我丢得起那个人吗?”

    “王大叔,苏紫云考的是商科,做了官也不坐衙啊。”

    壮汉嘟囔了一句:“谁知道呢。”

    正在这时,一个半大的街坊小孩风一般跑进来,大声喊着:“杨小哥,你也考官考中了,还是第一名呢。”

    壮汉将信将疑,瞪大眼睛瞧了瞧杨天策,摇摇头:“你也去考了?我怎么觉得你不像一个做官的人呢?”

    杨天策不能确定小孩的消息是否准确,也有些忐忑。

    “王大叔,可能是他听错了吧。”

    小孩见杨天策不相信自己的话,就急得脸红起来,跟杨天策争辩:“我说的是真的,是巷口的李秀才读的榜文,他没有考中,你考中了,他亲口念的:杨天策,济州人氏,商科第一名。你听听,哪一点错了,你不是济州人呀?”

    这下子是确认无误了,不会有第二个也叫杨天策的济州人参加了本次考试。

    壮汉也相信了,笑了起来:“没想到啊,没想到,一个做官的人给我搬茶壶。杨公子,你歇着,我自己来。”

    说完,壮汉非要杨天策坐在方老板的躺椅上,自己忙前忙后的给杨天策倒茶。

    杨天策受不了这样的待遇,但一站起来,就被壮汉按下去,只好苦笑着坐下来。

    附近的街坊邻居听说了,都过来道喜,一时间方老板的店子里面人潮汹涌,喧闹不已。

    热心的王大婶问杨天策:“杨家公子,你可曾婚配啊?我家亲戚有一个未出阁的小姐,长得花容月貌,天香国色,我就给你做个媒如何?”

    另一个大婶不甘心这么让她占了便宜,也插话道:“我家的亲戚也有一个女儿,他们家良田千顷,家资巨万,只要杨公子点点头,我这就去说合说合。”

    ……

    方老板回来的时候,见自家店铺挤了这么多人,很纳闷,自家开店这么多年,也没有见生意好到这种程度啊。

    正好有街坊回头看到了方老板,就堆着笑恭喜方老板:“方老板,你有福啦。”

    方老板一头雾水,什么我有福了?妻子去世没几年,生意也就那个样,哪里像是有福的样子啊。

    街坊看方老板不明白,就解释给他听:“你家的天策啊,考中了,要做官啦,你说你是不是有福了?”

    方老板这才惶然大悟,难怪考试那天,这小子太阳升老高了,还不见人影,回来的时候,跑了一身的汗,敢情是偷偷的溜去考试去了。

    方老板有些后悔,平时对杨天策不是打就是骂,他一下子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了,会不会记仇啊?

    杨天策听到有人说方老板回来了,就对大家说:“大家麻烦让让,方伯父回来了。”

    大家这才让开一条路,让方老板进屋。

    方老板有些忐忑不安,小步的走进去,神情复杂的看着眼前那个笑意满脸的少年。

    少年看到方老板,一鞠躬:“天策落难,多蒙伯父收留,让天策有饭吃,有屋住,今后天策定当奉养伯父。”

    方老板感动落泪,“好孩子!”
………………………………

第107章 皇家商业(二)

    杨天策的一番话有情有义,周围的街坊听了,都觉得这孩子有良心。

    “方老板,这下你也放心的享福啦。孩子长进啊。”

    “是啊,方老板,以后发达了多多照顾我们这些老街坊呀。”

    方老板也感触万分,含泪谢过街坊:“多谢各位高邻。”

    当下方老板就难得大方一回:“各位街坊,今晚我请大家吃酒。”

    众人都高兴得很,“谢方老板。”

    第二天一早,杨天策还在家里过早,吃的是平时难得一见的荷包蛋面条,方老板笑眯眯的坐在一旁看着杨天策吃,心想,当初去参见杨父的葬礼,带回这个孩子,算是捡到宝了。

    正在这时,门口走过来四个人,领头的是一个內侍,手上端着一个盒子,后面跟着两个士兵,在里正的陪同下笑呵呵的走进来。

    “公公,这就是商科第一名杨天策的家了。”里正向內侍介绍,接着喊杨天策:“天策,快来,皇上派人来见你。”

    杨天策赶紧放下碗筷,整理了一身方老板连夜准备的新衣服,向內侍拱手行礼:“杨天策见过大人。”

    內侍满脸的笑,“杨天策,恭喜你啦,商科第一名。”

    杨天策脸一红,他还不习惯被人当面夸奖,“谢大人夸奖。”

    “哈哈,皇上有旨,各科前十名今日入宫面圣,这是给你的官服,你穿上,随我入宫吧。”

    杨天策接过內侍递过来的盒子,方老板赶紧上前代劳,帮杨天策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套青色官服和帽子。

    方老板难以置信,“我家天策真的可以见皇上啦?”

    里正哈哈笑着说:“方老板,这还能有假,快带天策去换衣服吧,公公还有要务,不可让公公久等。”

    方老板连声答应:“是是是。”

    转身对杨天策说:“天策,去房间里面换衣服,我给各位大人倒杯水喝。”

    当方老板目送杨天策随內侍离开时,心下感慨:这人的命运啊,真是捉摸不定,昨天还被自己使唤来使唤去,这过了一天,就要上朝堂面见天子了。

    含光殿内,高伟高坐在龙椅上,大臣分列两旁,看着考中的各科前十名鱼贯而入。

    他们按科排成三列,杨天策排在第一排,稍微一抬头就望得见天子。

    但当他看到天子时,两眼发直,这不是那日的那个副考官?他就是天子?

    高伟注意到了杨天策的眼光,朝着他友好的笑笑,杨天策顿时感到浑身温暖。

    大臣们对这些新晋的精英有些嫉妒,本来在他们的预想中,应该是他们的子弟站在这里,而此刻竟然九成以上都是寒门子弟。

    他们的目光毫无顾忌的在这些人身上扫来扫去,结果他们发现一个秘密。

    这三十人中竟然有一个女人站在中间。

    是可忍孰不可忍?自古未闻女人考中做官的,还和他们同殿为臣!

    殿中监率先发难:“启禀皇上,新晋官员中有女人,于礼不合,还请皇上裁断。”

    殿中监掌朝集礼仪之事,他挑头是名正言顺。

    看不顺眼的大臣们纷纷附议,“请皇上明断。”

    站在杨天策身后的苏紫云顿时感到紧张,这么多人一起攻击她,显然是杀鸡给猴看,警告这些新晋的人莫要得意,他们这些老资格还压在他们头上呢。

    高伟等大臣们七嘴八舌的说完,才朝着殿中监问话:“朕前些日子下的旨意,可有不许女子报名?”

    殿中监张口结舌:“这……不曾有。”

    “那这位苏紫云小姐报名考试就是符合朕的旨意诺?”

    “可是,自古以来,没有女人站在朝堂上议论军国大事……”

    高伟嚯的站起来,高声说:“是的,自古以来是没有,但从今天起就有了。这天下是朕说了算,有什么没有的事情,朕做了,就是有了,知道吗?”

    高伟突然抖出皇帝的威风,群臣震怖,不敢辩驳。

    “朕今天召见这些名列前茅的才俊,就是要补足朝廷官员的缺额,吏部尚书,经科、律科的人你按照他们的成就从高到低安排合适的职位,呈给朕审核;至于商科这些人,朕决定成立一个衙门,叫皇家商业曹,主管大齐商业。杨天策,朕封你为正六品的郎中,替朕管理商业曹;苏紫云朕封你为从六品的给事中,辅佐杨天策。商业曹将会有一支直属的卫队,定额三百人。今后若有人敢坏朕的赋税,就抓起来。”

    高伟的这番话非常的霸气,一口气宣布完,不容许群臣反驳,就直接起身往后走去。

    內侍一看,高喊:“退朝。”

    群臣郁郁,房彦谦笑着留下,等到殿内只剩下他和那些新晋官员的时候,对他们说:“皇上为了维护你们,不惜与群臣交恶,你们可要记住皇上的这番苦心啊。”

    新晋的官员们都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特别是苏紫云,她是一个女子,皇上还是封了她的官,大家都感佩莫名。

    “臣等誓死效忠皇上!”

    房彦谦在他们的宣誓中,心想皇上也真是有心机,这点手段就笼络了一片青年人才。

    “大家效忠皇上,是应该的。皇上有旨,商科前两名留下,其他人暂且回家去,明日去吏部报到,皇上已经令我做了安排。”

    杨天策和苏紫云有些愣住了,只有他们有单独面见皇上的机会,这多难得啊。

    其他人也就羡慕一番,然后离去了。

    房彦谦笑着对杨天策和苏紫云说:“两位随我去见皇上,皇上有重任托付给你们,万不可辜负了圣恩。”

    两人朝房彦谦躬身:“我等知道了。”

    房彦谦就带着他们去见高伟。

    高伟坐在后殿等候着他们,桌子上摆着许多卷册。

    房彦谦带着他们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