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昏君来救国-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宇文赟的手中。

    如果是那样,这大周也撑不了几年保准会玩完。

    他是在和时间赛跑,想趁着自己还活着,把后事安排好。

    能夺去他生命的,只有老天,不能是任何人。

    皇上在盛怒之中,别人都不敢上前去劝,宇文宪仗着自己和皇上是兄弟,上前几步,劝诫道:“皇上请息怒,臣会想办法查清楚一切事情。”

    宇文邕恨恨的说:“最好如此。”

    司马消难也在群臣中,他也走上前对宇文邕说:“皇上,这个刺客看起来很面生,不妨先搜一搜他的身,或许有什么信物文书之类的东西,还是可以判明他的身份。”

    宇文邕也稍微冷静了一点,点点头说:“也好。搜身。”

    皇帝旨意一下,宇文宪立刻命令侍卫们上前搜这个刺客的身。

    侍卫们蹲下去,在刺客身上搜来搜去,搜得很仔细,一个地方都不放过,包括头发、鞋底。

    一番忙碌之后,终于有了收获,一个侍卫扬起手喊道:“搜到了,搜到了。”

    众人都将目光投射过去,聚焦在侍卫的手上。

    那是一块牛角做成的牌子,拇指长,上面似乎还刻着字。

    宇文邕也眼睛一亮,难道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让自己这么快就能找到刺客的身份?

    “呈上来给朕看一下。”宇文邕威严的命令。

    一个內侍上前拿过那块牛角牌子,走到宇文邕面前,跪下去双手高举,呈上。

    宇文邕从內侍手中接过牌子,定眼一看,眉头皱起来。

    群臣不知道上面刻的是什么字,是不是跟在场的人有关,都心里发慌,急迫的想知道。

    宇文邕用眼睛扫视了群臣,最后将目光停留在杨坚身上。

    杨坚注意到了这一点,皇上盯着自己看,莫非上面的字与自己有关?

    “杨坚,你胆大妄为,竟然敢派人行刺于朕!”

    宇文邕突然一声暴喝,让杨坚身子一颤,不由自主的跪下去。

    “臣……臣冤枉啊,臣绝对不敢做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啊,皇上。”

    宇文邕双目一瞪,怒气冲冲的说道:“还敢喊冤,看看这牌子上面写的是什么?”

    说着,宇文邕将牌子一掷,牌子就飞到了杨坚跟前,在地上翻了几个滚,停了下来。

    杨坚看了一眼那个牌子,跟世家大族府上的牌子都差不多,就伸手捡了起来,看了上面的字:“随国公府”。

    顿时,杨坚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差点晕过去。

    怎么今晚的安排和司马消难告诉自己的不一样啊,是不是这个司马消难在坑自己呀?

    杨坚百般心思,都在这一刻涌上心头,苦涩,委屈,绝望,愤恨!种种滋味,无一不有。

    再偷偷的看了一眼司马消难,见他嘴角一丝笑意,不慌不忙的看着自己,杨坚刹那间搞不清楚司马消难到底是敌是友了。

    宇文邕继续追问:“随国公,看清楚上面的字没有啊?你还有何话说?”

    群臣也纷纷凑到杨坚旁边,看他手上的牌子,看完之后,都神情复杂。

    有幸灾乐祸的,有迷茫不解的,有觉得他冤枉的,有想落井下石的。

    比如宇文宪,看了之后,如获至宝,上前对宇文邕说:“皇上,杨坚图谋作乱,谋害皇上,此乃不可赦之死罪,请皇上下旨,诛杀杨坚。”

    杨坚面临死亡威胁了,只要宇文邕动动嘴皮子,自己就在劫难逃,只好喊冤:“皇上,臣冤枉,臣绝没有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啊,请皇上明察。”

    宇文宪立刻斥责杨坚:“证据确凿,杨坚,你还敢狡辩。定是昨天早上皇上责备于你,你含恨在心,阴谋报复,是也不是?”

    宇文宪的这番说辞,有前因有后果,还挺有说服力的,很多大臣都纷纷点头附和:“请皇上诛杀杨坚!”

    宇文邕被说动了,此刻是杀掉杨坚的最好机会了,大家都认为他有罪,杀了他,也能服众。

    “来人……”

    宇文邕刚喊出一声,司马消难急忙上前道:“皇上且慢,臣有几句话说。”

    宇文邕诧异的转头看着司马消难,问道:“司马爱卿,你有何话说。”

    司马消难拱手道:“皇上,臣以为是有人想嫁祸于杨坚!”

    宇文邕紧缩眉头,问道:“嫁祸给杨坚?你有什么凭据这么说。”

    司马消难指着那块牌子,说道:“皇上,若是杨坚派人做了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他会让刺客带上这样的牌子吗?不瞒皇上,臣和杨坚比较熟悉,以臣的了解,杨坚还没有这么笨,笨到派刺客还让刺客带着表明身份的物件。所以臣肯定,一定是有人想嫁祸于杨坚。”

    这话好像也很有道理,若是不能解释清楚这个疑问,天下人会怎么看自己杀掉杨坚这件事呢?宇文邕陷入了两难。

    宇文宪看到司马消难横空杀出,破坏了自己的好事,恼恨的说:“皇上,司马消难一派胡言,刺客必定是疏忽,才忘了丢掉这块牌子。”

    一番争持下来,群臣的意见就两极分化了,有的赞成司马消难,有的赞成宇文宪,都低声的议论起来。

    宇文邕一向以明君自居,对大臣优待有礼,如果执意要杀杨坚,又担心有人有意见。


………………………………

第130章 莫非天命(一)

    两方各持一词,争论不休,宇文邕一时难以抉择。

    想了想,宇文邕决定这件事情放一放,“好了,都别吵了,等这件事查清楚了再说吧。”

    皇上的旨意一出,两方都不甘心,但不得不悻悻的罢战了。

    “齐王,这件事情你还是继续调查清楚,再向朕汇报。”宇文邕制止了大臣之间的争议,还是让宇文宪去调查。

    不过,司马消难不干了,宇文宪立场这么偏颇,让他调查一百次,还是杨坚干的,那跟不查有什么区别,当下就向宇文邕抗议:“皇上,臣以为让齐王继续调查并不妥当。”

    宇文邕问司马消难:“齐王德高望重,一向持重,众人皆知,司马爱卿何以为齐王不妥当?”

    宇文宪听了,狠狠的瞪了司马消难一眼。

    司马消难并不怕宇文宪,有皇上在,还轮不到宇文宪主宰他的命运。

    “皇上,齐王刚才的所作所为,大家都有目共睹,让齐王再来调查,得出的结论必然不能服众。臣推荐一人,此人一向公正,由他来调查,必然让大家心服口服。”司马消难故意恶心宇文宪,说完后,还朝宇文宪微微一笑。

    宇文宪简直是想打人了,要不是皇上在场,他怕是要拔剑而起,将这司马消难戳上几个透明窟窿了。

    宇文邕略一思索,觉得司马消难的说法有道理,若是能换一个能服众的人来调查,得出的结论仍然是杨坚,那么再杀杨坚,就无人可以非议了,就点点头道:“司马爱卿,你推荐的是谁啊?”

    司马消难拱手道:“臣推荐的人是内史中大夫王轨。”

    此言一出,群臣皆惊。

    宇文宪听了,忍不住得意的暗笑起来,因为王轨劝说皇上杀掉杨坚的事情,早已在长安传的沸沸扬扬了,司马消难推荐王轨来调查,那就是请鬼拿药,笨得够可以的。

    其他知道一些内情的人不免怜悯的看看杨坚,心想随国公这次怕是要人头落地了。

    杨坚也如同雷击一般,僵化了,心如死灰。

    王轨劝皇上杀掉自己,自己作为外戚,宫闱之间的消息自然是知道的。

    杨坚抬头偷偷瞟了一眼司马消难,恨得牙痒痒,这个司马消难莫非是怕自己死的不够快吗?自己从来没有得罪过他呀,一直对他礼敬有加,何以要害自己的性命呢?

    宇文邕听了,不免有些窃喜,这是司马消难提议的,自己答应下来,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将来杨坚死了,要怪就怪司马消难,与朕无关。

    “准。杨坚暂且收押,但不可慢待。”

    宇文邕简洁的回了一句,转身就走,內侍和侍卫们就簇拥着皇上去了另外一间备用的大帐。

    几个內侍遵旨上前围住杨坚:“随国公,得罪了。”

    杨坚无奈,转头望了一眼司马消难,一声长叹,跟着侍卫们去了一个小帐篷,被软禁起来。

    几个和杨坚交好的大臣上前责备司马消难:“随国公何时负了你,竟然要如此害他?”

    司马消难笑而不语,挤开众人,慢慢踱步回到自己的帐篷休息了。

    王轨在后军,接到圣旨,马不停蹄的赶到周军大营。

    一来就丢下马甩给亲卫,自己疾步走进皇帝的帐篷觐见。

    宇文邕一向看重王轨,对他的到来很热情的走下龙案迎接:“王爱卿,辛苦了。”

    王轨要叩拜,宇文邕摆摆手:“免了吧,免了。”

    皇上让免了,王轨也不坚持,拱拱手道:“臣接到皇上的圣旨,立刻将事情交给了陈将军,赶到皇上面前。”

    “路上跋涉,风尘仆仆,来人,给王爱卿一杯热茶。”

    內侍们马上给王轨端上一杯热茶。

    王轨含着热泪接下,一时不知道怎么说感谢的话。

    “坐吧,坐下来说话。”

    宇文邕招呼王轨坐下来,自己也回到龙案后坐好。

    王轨喝了一口茶,将茶杯放在一边的几上,慨然说:“臣听闻有人欲想谋害皇上,臣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手刃逆臣。”

    “王爱卿忠君爱国,朕知道。这件事啊,就麻烦爱卿查一个水落石出。”

    “臣遵旨。”

    “其实这事目前看起来,杨坚的嫌疑最大,在刺客身上搜出了他府上的牌子。”

    宇文邕给王轨介绍案情,有意无意的引导王轨往杨坚身上查。

    王轨听了,义愤填膺,恨恨的说:“皇上,若是让臣查出是杨坚所为,臣一定剐了他。”

    有內侍在旁,宇文邕担心话被传出去,就又说了几句:“朕也没有说随国公所为,爱卿秉公处置,好好查查。”

    “臣遵旨。”

    王轨一心认定是杨坚所为,迫不及待的对宇文邕说:“臣这就告辞,去查验刺客的尸体。”

    宇文邕准了:“好,爱卿就去吧。李公公,你带着王爱卿去,说是朕的旨意。”

    一个白发的內侍答应一声,走到王轨跟前,道:“王大夫请。”

    王轨朝宇文邕行礼,然后跟着內侍出了大帐,往放着刺客尸体的帐篷走去。

    由于是冬天,天气寒冷,放了一个晚上加快一个白天的刺客,还保留着临死前的模样,只是嘴角的鲜血被擦拭干净,看起来没有那么吓人。

    王轨掀开覆盖在刺客尸体上面的白布,仔细端详了一番刺客,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相貌的三十来岁的中年人,比一般的人稍微强壮一些而已。

    再看看刺客的手,有一层茧子,但跟农夫常常使用锄头造成的茧子不同,应该是经常握住武器造成的,特别是手指上面的茧子,分明是拉弓造成的。

    王轨想了想,这些痕迹说明,这个刺客是军伍之人。

    那会是齐军士兵还是大周的士兵呢?

    接着继续检查,发现士兵的两侧大腿有摩擦的痕迹,看来应该生前经常骑马,是骑兵出身了。

    这样范围更小了,骑兵比步兵金贵,人数也少,如果是大周的士兵,应该很快能调查清楚是谁的部下。

    调查到这里,王轨已经有了方向,传令亲兵:“去传昨夜守卫四门的士卒来见本官。”

    亲兵们答应一声,奉令出去传人。


………………………………

第131章 莫非天命(二)

    王轨是奉旨查案,四门的士卒很快被传唤过来。

    “昨夜可有人出入大营?”王轨很威严的问话。

    守卫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昨夜一夜,并无人出入。”

    “你们肯定?会不会看岔了?不可隐瞒,否则是欺君大罪。”

    守卫们有些惊惶,但还是肯定的回答:“没有,我们一夜未眠,不曾看到有人出入。”

    王轨观察了他们的眼睛,不像是说话的样子,再说,他们也没有说谎的必要,反正怎么查,也不会是他们谋划的。

    “好了,本官的问话完了,你们可以回去了。”

    守卫们千恩万谢,然后掉头就走。

    王轨想了一下,吩咐亲兵去传掌管军籍的参谋军师宇文通来问话。

    宇文通虽是宗室,不过他知道王轨是奉旨的,不敢怠慢,一接到传令,就赶了过来。

    王轨对宇文通还是很客气,吩咐亲兵端上椅子,招呼于文通坐下说话。

    “宇文军师,最近军中可曾有士兵失踪?”

    “这个……”于文通愣了一下,为难的说:“前几天大战几次,军卒多有伤亡,具体情况还没有报到我这里,我再催催。”

    看来今天是问不出什么了,王轨有些捉急,对于文通说:“那就有劳了,特别是不见了人但不在伤亡名单的士兵,我需要详细的知道。”

    于文通就满口答应,“我尽快理清楚,报告给王大夫。”

    “多谢了。”

    王轨送于文通出了帐篷,若有所思。

    他不想就这么闲着等待于文通的结果,就带着亲兵们直接杀到杨坚部下的营区。

    杨坚被软禁后,所有的部属都由他的远亲杨惠暂时掌管。

    面对王轨气势汹汹的闯进来,杨惠有些担忧,不知道这位王轨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来者不善是跑不脱的。

    杨惠迎上去,拱手道:“杨惠见过王大夫。”

    王轨冷着脸,对杨惠说:“立刻召集军士,一一点名,不可缺漏一人。”

    杨惠不敢违拗,人家是奉旨调查的,若是推三阻四的,王轨只要在皇帝面前说几句话,自己这颗吃饭的家伙怕是保不住了,于是立刻答应下来:“遵令。”

    说完,吩咐身后的军官们立刻准备召集士卒集合,开始点名。

    营区的大校场的台子上,王轨端坐在上面,听着军官对士兵们一一点名,他目不转睛的看着,生怕有人冒名应答。

    王轨自小聪慧,对人看后过目不忘,谁想玩这套瞒天过海,那是找死。

    轮到骑兵点名的时候,王轨特别的关注,一个个的看。

    杨坚的骑兵不多,不过几百人,点名完毕,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王轨的脸色有些难看了,难道是自己猜错了?

    杨惠上前说:“王大夫,点名已毕,如今天色已晚,可否请王大夫赏脸,小饮几杯?”

    王轨的调查还没有进展,无心吃饭,当下很不给面子的斥责了杨惠:“于今两军交战,你还有什么心思请客吃饭?都省省吧。”

    杨惠脸一阵红,一阵白,诺诺道:“那是,王大夫说的是,是末将疏忽了。”

    王轨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你这军中可有什么人不在军籍但又跟着大军?”

    杨惠摇摇头道:“随国公一向奉公守法,不在军籍,绝无可能在军中。这次随国公出征,连童仆都未曾带一人,都由我们这些粗人伺候……”

    王轨不是想听他把杨坚夸得像一朵花,摆摆手制止了杨惠的滔滔不绝,“好了,我了解了。”

    杨惠赶紧闭上嘴巴,怕言多必失,又被王轨抓到什么把柄训斥一顿。

    看到调查不出来,王轨无奈,只好站起来,带着亲兵回到自己的营帐去。

    杨惠带着军官们送王轨出了营区的门,才松了一口气,真不容易啊,这个王轨太过于精明了,不好糊弄,幸好随国公一向谨慎,没有搞些有的没有的破事,让现在省事多了。

    王轨回到帐内,还没坐热,內侍过来传旨:“皇上召见,请王大夫跟我走一趟吧。”

    “好的,公公请,我这就跟你去觐见皇上。”王轨急忙答应下来。

    来到皇帝的帐内,并无他人,就是皇上一个人在吃饭。

    下面摆着一个案几,上面有几样菜。

    “王爱卿,坐下来吃饭吧。”宇文邕没有停筷子,一边吃一边招呼王轨也坐下来吃。

    王轨感激莫名,皇上赐饭,是一种恩宠,是一种荣耀。

    拜了拜,王轨也坐下来开始吃饭。

    吃了一阵子,宇文邕就端起酒杯,对王轨说:“王爱卿啊,别光顾着吃菜了,来,饮酒。”

    王轨就和宇文邕对饮了一杯酒。

    宇文邕就问道:“今日查案,王爱卿有何收获啊?”

    王轨听到皇上问这话,知道皇上心急得很,不过现在毫无进展,只是除了那块牌子外,杨坚并无证据在王轨手里,不由皱起眉头回答:“皇上,臣正在查……”

    “听说王爱卿去了杨坚那里……”

    “是,臣去了。”

    “那情况怎么样?可有查到证据。”

    “回皇上,臣查点了杨坚营寨中的士兵,一一点名,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宇文邕也皱起眉头:“朕知道你问过四门的守军,昨夜无人出入。那么说刺客来自军中。现在杨坚军中无人失踪,这真是奇怪了。”

    “是啊,臣也是这么觉得的。所以臣找了于文通,想请他帮忙查一查何人军中失踪了兵士。”

    宇文邕赞同这个想法,“是应该这么查,朕会知会于文通,让他尽快查清楚。不过,杨坚军中为何没有异动呢?”

    说着说着,宇文邕陷入了沉思,连空的酒杯都端了半天,忘了放下来。

    王轨对此心知肚明,他知道皇上这一心是想找到杨坚策划刺杀的证据,好将杨坚名正言顺的杀掉。

    自己该怎么办呢?杀掉杨坚,他是毫不犹豫的赞成的,不过,他这个人一向耿直,既然没有杨坚的证据,那么有可能是别人做的,不找到这个人,皇上还是有危险。

    王轨是不屑于屈打成招,制造证据的。在他看来,如果杨坚对皇上有危害,杀掉就是了,没有证据也没有关系。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嘛。


………………………………

第132章 莫非天命(三)

    王轨思前想后,对宇文邕说:“皇上,臣以为,无论是不是杨坚所为,务必要把这个幕后之人找出来,不然这样的人还在军中,皇上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宇文邕被王轨的话惊醒,也琢磨出是这个道理,有人针对自己,这个人一定得死,不然日防夜防,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所以,杀不杀杨坚反而是次要的,至少不是当务之急。

    “王爱卿,你所言有理。你尽管去查,天大的事情朕也给你担着。”

    王轨谢过宇文邕的支持,两人有开始饮酒起来,不再谈论刺客一事。

    第二天,王轨去找宇文通,询问清查伤亡人数的事情。

    宇文通很客气的接待了王轨,看茶请坐等礼数,无一怠慢。

    “王大夫,你看,这是各军上报的册子,我正在日夜清点,目前的情况是,基本上能对上。当然,有几个将军手下还是有几个失踪的情况,不过,这或许是统计疏漏,未必是事实。”

    宇文通指着他桌子上面叠成山的文书给王轨讲道。

    “哦。”王轨皱了皱眉头,这些文书如此之多,清理起来实在是麻烦得很,虽然有七八个年轻人帮忙整理,但也非一日之功。

    王轨知道催宇文通无用,就随口问道:“是哪几个将军目前有失踪兵士的情况啊?”

    宇文通拱手道:“达将军部下目前少了三人,听说是去征集袋子,至今未归;还有齐王部下,也少了两人,听说是去山间的河边饮马未归,不知道遭遇了什么事情。”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一听到骑兵去饮马未归,王轨不由想起那个刺客生前应该是骑兵出身的,该不会那么巧吧?

    王轨无心在宇文通这里消磨时间了,就对宇文通说:“还请将军尽快整理好,报之于我,皇上现在催的急呢。”

    宇文通满口答应:“这个我晓得的,一定尽快整理好报告给王大夫。”

    王轨就告辞离开,带着亲兵往宇文宪部属营区走去。

    由于大军在准备填埋壕沟的袋子,今日并无战事,宇文宪的部下多是骑兵,在冬日的暖阳地下刷马,喂草料,显得很悠闲。

    王轨来到门口,请卫兵通禀一声。

    过不了多久,宇文宪带着亲卫和数个将领急匆匆的来迎接王轨的到来。

    宇文宪远远的笑着喊道:“王大夫,刺客的事情查的怎么样啦?杨坚是不是就是幕后之人呀?”

    王轨听了眉头一皱,这个宇文宪为何如此肯定刺客是杨坚所派?

    他与齐王虽然都主张杀掉杨坚,但和齐王不是一条道上的人,他忠诚的对象是皇帝陛下,而不是这些王爷。

    宇文宪不知道王轨的心思,但他知道王轨的主张。

    有共同的目标,那不是朋友还能是什么呢?

    说笑之间,宇文宪已经走到了王轨身前,哈哈笑着,伸出手握住王轨的手,“王大夫,本王对你有厚望焉。”

    王轨神情漠然,淡淡的说:“齐王,我来你的大营,是想核实一件事情。”

    宇文宪有些诧异,按道理,这件事是置杨坚于死地最好的机会了,只要王轨点点头,说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