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昏君来救国-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伟闻言一喜,看来说动这些僧人还是很有希望的,就对慧清说:“对,就是这个道理。眼下有一个机会,不知道诸位大师愿不愿意帮助大齐,打败周寇,还佛门一个安宁?”

    慧清他们就很感兴趣的问:“什么机会?”

    高伟指着孟冲道:“不瞒诸位,这位就是朝廷钦封的敌后游击队队主孟冲将军,诸位要是有兴趣打败周寇,可以襄助孟队主一臂之力。”

    僧人们都吃了一惊,那汉子是朝廷的人?那哪位华服青年人身份更加的高贵,又该是何等人呢?

    高伟没有自揭身份,朝奚昆使了一个眼神,奚昆顿时会意,朝众僧说道:“这就是当今天子,领兵对抗宇文邕,路过此地,才上山礼佛。”

    说完,奚昆朝高伟一拜:“皇上,臣大胆了。”

    高伟一笑:“无妨。”

    老僧先前就觉得这位大主顾身份不凡,谜底揭开,他到倒是不怀疑,双手合十,恭敬的朝高伟一拜:“小僧参见天子。”

    其它僧人都惊住了,等到他们的师傅参拜天子,也有样学样,行合十礼:“参见天子。”

    高伟开心的笑开颜,看来招徕人手,大有希望啊。

    “免礼吧。”

    正好这时慧远来说素斋准备好了,老僧就延请众人去用斋饭。

    老僧恭恭敬敬的安排高伟坐在上位,自己陪着坐在高伟的左手边。

    高伟有心拉拢这些武僧,热情的招呼他们也坐上来,但这些第一次见到天子的人都突然变得胆小了,一个个粗大的汉子都像小媳妇一般,羞羞答答,不肯上坐。

    老僧就对高伟说:“皇上,不必跟他们客套了,让他们站着吃饭也无妨,反而他们还自在一些。”

    高伟听了,觉得有道理,也就不勉强了,和老僧以茶代酒,吃起饭来。

    “你的徒弟们是何来历?大师但说无妨。”

    老僧叹了一口气道:“说起来,他们也是不得已才遁入空门。就拿慧清来说吧,本来有父有母,就是好些拳脚功夫,被征调去幽州守边,舍不得父母,就逃亡到我这里,但在下山,父母都已亡故…”

    高伟可以想见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事已至此,再去追究官吏们的责任,也挽不回什么,还是朝前看吧。

    “大师,先前朝廷施政,多有缺失,让百姓受苦,朕甚为愧疚。等赶跑了周寇,朝廷将更新吏治,苦民所苦,让老百姓们都安居乐业。”

    老僧听到皇上敢于坦诚错误,要改过自新,敬佩不已,拱手道:“这将是万民之福啊,皇上也必将成一代明君。”

    高伟哈哈一笑,“明君不敢奢望,万民乐业,朕之所望也。”

    一番清单的素斋,但也吃得融融恰恰。


………………………………

第143章 山贼特工队(八)

    闲聊了一会儿,高伟就问老僧:“大师,你在山上的日子还过得好吧?”

    老僧蹙蹙眉头,向高伟诉起苦来:“按说我们出家人不求口舌之欲,但是吃饱饭还是应该的。我的这些徒弟们力气大,干活也出力,奈何这里山地贫瘠,所出有限,大家都是饥一餐饱一顿的,凑合着过日子吧。”

    “大师潜心修行,朕甚为佩服,一盏灯,一尊佛,心之所安,如来常在。只是目前时局艰难,周寇紧逼,黎民不得安宁,出世入世,善念常存,苦人所苦,急人所急,不知道大师可愿意让你的几个徒弟跟随朕下山去,荡平世间肖小,杀尽尘世恶徒,保黎民安宁,佛门清净呢?”

    老僧回头望了几眼端着饭碗蹲在门口吃饭的徒弟,心里有些不舍,不过他也清楚,若是周人得了势,这佛门净地怕是不复今日景象了。

    于是,老僧叹息一声,道:“老衲与几位徒弟在这荒山之中,相依为命,也有些年头了,早已经视他们为儿子一般,指望着他们弘扬佛法,振兴门庭。不过现今的情况,老衲也知道,如果皇上看得上他们,让他们下山去闯荡一番,也是他们的福分,老衲也不无不可。”

    师傅点头了,就看徒弟们有没有那个意愿了,高伟就高声喊道:“几位小师傅,过来一下,朕有话说。”

    那几个徒弟就端着饭碗来到饭桌对面,望着皇帝,听着皇帝要说什么。

    高伟先是笑笑,让他们不要那么紧张,“几位小师傅,朕刚才和你们的师傅交谈过了,想请几位小师傅下山,助朕一臂之力,驱除周寇,还复河山,功成之后,诸位想在朝为官就留在朝廷,想回归佛门,朕就给佛祖菩萨重塑金身,你们看如何?”

    几位徒弟看到一旁的奚昆和孟冲和善的朝他们笑,还招了招手。

    他们不敢拿主意,就问他们的师傅:“师傅,您看?”

    老僧神情肃穆的说:“这是关系你们的前程,师傅就不替你们拿主意了,愿意下山的就点点头,不愿意下山的就陪着师傅在此念经修行。”

    惠清思索了一番,从内心来讲,他避入空门是不得已的,并不是喜欢当僧人,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念头瞬间盘踞了他的脑袋。

    “我……愿意下山。”

    惠清决定了,朝高伟大声的说。

    高伟欣慰的笑了笑,等着其他几个僧人的决定。

    这个惠清的师兄弟,也没有什么犹豫的,惠清是他们之中武艺最好的,大家情同手足,一起同生共死,惠清愿意下山去杀周寇,他们自然也是眉头不皱一下,也立刻答应下山。

    高伟哈哈笑着,站了起来,朝他们说:“欢迎啊,惠清,以后你就是敌后游击队的队副了,朕赐你六品官身,如何?”

    惠清大喜,双膝跪下,把饭碗放到一边,恭恭敬敬的给高伟磕起头来:“谢皇上恩赐。”

    其余几个师兄弟也跟着惠清下跪磕头,谢皇帝的恩赐。

    高伟和蔼的让他们起身,继续吃饭,对老僧说:“我一下子拉走了你的这么徒弟,实在是对不住啊。这样,朕呢,再赐你黄金十两,让大师往后衣食无忧。”

    老僧也得到了好处,赶紧谢恩。

    吃完饭后,高伟就跟老僧道别,给了他又一块金子,然后带着惠清等人下了山,汇合等候在龙峰之下的敌后游击队的其他人,一起下山。

    来到马匹等候的地方,高伟留下一个侍卫带路,让孟冲带着人步行回大营,自己则带着奚昆及侍卫驱马回营。

    回到大帐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刚坐下没一会,段德举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皇上,你怎么这个时候才回来,臣都快急死了。”

    高伟收获颇丰,高兴得很,端起內侍奉上的热茶,小饮了一口,慢悠悠的说:“段将军,朕这不是回来了吗?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段德举禀报白天的军情:“今日午间,周营派人送来一封战书,约我军明日斗将,皇上不在,臣不敢做主,所以还没有回复周军。”

    高伟哈哈一笑,道:“这有何难,答应便是了,难道我大齐还没有几个豪杰,怕了他周寇不成?”

    段德举道:“臣也是这么想啊,但没有皇上的旨意,臣不敢做主。”

    高伟就训斥了段德举:“段将军,朕让你指挥全军,这等小事,拿个主意就是了,没有必要等朕回来。你呀,还是要多多历练一番啊。”

    段德举有些尴尬,这其实也是有原因的,他有一个名将做爹,以前跟着老爸,老爸说什么就是什么,几时轮到他做主。骤然之间,皇上把他推到做主的位置,他还没有习惯,也没有经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说完这事,高伟吩咐段德举:“朕这次去武安君庙烧香,收获很大啊,得到了几员猛将,明日应该能回营。等他们到了,你给他们配备装备,好东西别舍不得,都给他们。等他们歇息几日,就派他们翻过山岭,潜入敌后,主要是针对敌人的运粮队进行袭扰。朕相信,只要周军没有饭吃,断了粮,定然撑不下去,我军就可以趁机掩杀一番,杀得宇文邕这厮屁滚尿流,哈哈。”

    段德举没有见过皇帝口中的那几员猛将,就陪着笑了笑,但对皇上的这个主意倒是挺赞成的,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胜嘛,不出点奇兵,怎么能打胜战呢?

    当下段德举就拱手道:“臣遵旨。”

    第二日一大早,就有侍卫来禀报:“周军在营外挑战。”

    高伟就起身,披挂一番,出帐正好碰到前来的段德举。

    “皇上,臣已经给周军回复了,同意斗将,臣也选好了武士。”

    高伟感到好奇,“那个武士是何人,朕要见一见。”

    段德举就让亲兵去传唤,不多一会儿,一个虎背熊腰、浑身重甲的武士哐哐铛铛的走过了过来,想要给皇帝跪拜。

    高伟让他免了,打量了一下这个武士,不过二十余岁的年纪,非常的强壮,一条胳膊比得过一般人的小腿肚子,看起来力大无穷。

    “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氏?”高伟有些满意这个武士,笑着问道。

    “臣叫张茂,齐州历城人氏。”

    “哦,山东豪杰呢。”


………………………………

第144章 浴血(一)

    张茂被皇上一夸,不好意思起来,一张黑脸都红了起来,虽然不是那么明显。

    高伟也就鼓励一番张茂,嘱咐他小心应付,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这话让一旁的段德举听了直翻眼,什么叫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身为大齐勇士,不应该奋战到最后一刻,为国捐躯吗?

    于是段德举小声的在高伟耳边说:“皇上,这话还是不太妥啊。”

    高伟诧异的看了段德举一眼,问道:“哪里不妥了。”

    “皇上,张茂马上要和周人比试了,不宜说些丧气话。”

    高伟这才明白段德举是一个什么意思,哈哈一笑,向他解释自己的想法:“段将军,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张茂就是一个俊杰,打得过那万事好说,打不过就回来,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嘛。”

    段德举还是摇摇头,听不懂高伟的这一套说辞。

    而高伟却认为段德举死脑筋,比试而已嘛,又不是冲阵,自然是见机行事啦。

    接见完毕,高伟亲自压阵,护送张茂出战。

    营外壕沟的那一边,周军早已摆好了一个方阵,约有千余人,一个壮硕的武士,全身黑甲,提着一柄精钢马槊,骑着一匹枣红马,耀武扬威的横立在最前面,注视着齐人大营的动静。

    高伟带着人马来到大营门口,这里已经用木板搭好了一条便道,可容一人缓慢通过,两边数百弓箭手都弯弓备好箭支,严密防守着便道,以防周人趁机突入。

    高伟也要上便道,但被段德举拦住,“皇上,我已经派了周副将过壕沟压阵,皇上乃九五之尊,不宜涉险。”

    高伟想想也有道理,万一周人不讲信用,突然袭击,逃跑的路这这么一条木板便道,如何逃得回来,也就听从了段德举的劝告,留在壕沟这边观战。

    周副将带着两百步兵过了壕沟,替张茂压阵。

    周人的武士看到对手来了,也是身材强壮、力大无比的壮汉,顿时生起了一争高下的好强之心。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说的就是这种心理。

    还没有等到齐人列阵完毕,周人武士就两腿一夹,驱动战马冲向张茂。

    张茂大怒,暗骂了一句周狗后,不甘示弱,驱动自己的战马迎上去。

    “贼齐狗,去死吧。”

    周人武士在冲近张茂之后,两手端起马槊,将马槊的槊尖对准张茂的胸膛,想要接着战马的巨大冲击力,将张茂刺个透心凉。

    张茂是武人世家出身,祖父、父亲都在军中,自己也跟着祖父辈日夜与兵器为伍,斗战经验十分丰富,所依仗的并非是自己的一身蛮力,力量只是加成,技巧才是最重要的。

    他凝视越来越近的周人武士,那个壮汉一脸的络腮胡子,圆睁的大眼,粗重的踹息,一个不落的都落入他的视线。

    闪着寒光的槊尖像是一道白虹,划破无色的空气,带着死亡的气息扑面而来。

    张茂轻微呼出一口气,在冬日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成白雾,萦绕在空中。

    “呔,周狗!”张茂大吼一声,抬起马槊用力一挥,荡开了周人武士袭来的马槊。

    “铛”的一声金石之音后,两人错马而过。

    两边的将士都高呼起来,先前很是紧张,现在都认为自己的武士打得好,杀死对方的武士不过时间问题而已。

    周人武人一击不中,很是不服气,拔转马头,面对同样掉头的张茂,踢了一脚胯下的战马,催促战马奔驰,冲向张茂,想把齐人的这个壮汉武士挑落马上,炫耀一下自己的无双武艺。

    高伟看不出来谁厉害一点,环视一圈,看到大家都探着头去看,心想,这军营的生活也太枯燥了,两个武士对决,也引来万千观众,忘情投入。

    这以后要是太平了,办一个比武大会,收收门票,应该可以赚不少钱吧?

    段德举不知道身旁的皇帝在想什么,他是目不转睛的看着场上的生死对决。

    在他看来,上了这种约战的场子,要么自己躺下,要么让对方躺下,哪有皇上说的打不过就跑的那回事。

    这是赌生死,不是文绉绉的吟诗饮酒,闲谈风月,生命是这场赌局的最终献祭。

    张茂再次面对周人武士时,心里已经有了一些把握,刚才的那一击,虽然是处于防守位置,但也摸清楚了对方的一些特点。

    周人武士就一个优点,力气大,别的与他相比,应该在他张茂之下。

    张茂陡然信心来了,目视对手,驱马上前,与周人武士对冲。

    周人武士还是老套路,举起马槊,对准张茂的胸膛,继续前冲。

    张茂控制着马速,迎上去,在双方快要接近时,右腿轻轻一磕,相伴多年的战马会意,往左稍稍一偏。

    趁着战马拉开距离的机会,张茂躲开了周人武士的槊尖,让他在错马的短暂瞬间无法第二次攻击,自己则是选择了横扫。

    张茂的马槊带着风声,毫不留情的抽上了周人武士的腰部。

    “啊!”的一声惨叫,周人武人坠下战马,滚落在地。

    张茂的力量非比寻常,更何况还借着战马的冲击力,这一击怕是把这个周人勇士的腰椎都抽断了。

    高伟很兴奋,像是看到自己支持的球队赢了球一般,举起双手呐喊着。

    其它齐人将士也疯狂的高呼:“万胜!”

    对面周人则是霜打的茄子,蔫了。带队的将领一脸死灰,紧咬着嘴唇。

    “将军,我们人多,一起冲,杀了那个齐狗,为戚将军报仇吧?”

    将领旁边的副将们怂恿他们的主将。

    主将有些犹豫,这样上前是不是有些不地道呢?

    副将们看主将迟迟不下决心,有些急了,“再不上他们就撤退啦!”

    旁边的军士们听到了,也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周军顿时骚动起来。

    高伟也看到了周军阵型的这种苗头,担心折了张茂这员猛士,急忙让内侍拿来扩音器,大声喊道:“对面的周军弟兄,我是大齐天子,提醒你们不得妄动,不可背信弃义,约战是你们约的,违背规约,与禽兽何异?”


………………………………

第145章 浴血(二)

    高伟的这番喊话,在周军听来,很是刺耳。

    什么与禽兽无异,这不是骂人是禽兽吗?

    不过周军主将眉头皱皱,不得不说齐国皇帝说的有道理,自古斗将,要赢得起,也输得起,败阵之后就一起冲上去群殴,道义上面站不住脚啊。

    旁边副将激动的大声鼓噪,但主将不为所动,吩咐一声:“把戚将军带回去,我们走。”

    周军几个骑兵上前,下马把奄奄一息的周军武士扶上马背趴着躺好,然后纵马回营。

    宇文邕一直关注着这场斗将。

    主意是他想的,目的是胜一场,鼓舞一下士气。自从杀了杨坚和司马消难,周营一直有一种奇怪的气氛,所有人都忠于职守,但所有人又没有斗志。

    这让宇文邕很苦恼,不就是杀了两个人嘛,多大的事情。作为皇帝,赏与罚不就是他的权柄的两端吗?

    他感觉到军营的这种气氛,有些不安,想来想去,就想了这么一个主意。

    这个戚将军,勇冠三军,勇猛无敌,他是十分看好这种斗将的。

    等到侍卫前来禀报,前军已经回营时,他看看侍卫的脸色就知道了结果,不由有些失望,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

    他回想起以前征伐河东时,比现在危险万分,但都凭借勇气与运气,快速的瓦解了齐人精锐大军,夺得河东之地,像是晋阳、并州、洛州等形胜之地,一一落入大周版图。

    今日,携战胜之威,挥军东征,却像是一脚踩入了泥淖,进不得也退不得,难道齐国会死灰复燃?

    宇文邕想不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正在宇文邕烦恼的时候,王宜拨开门帘走入大帐,对宇文邕道:“臣王宜拜见皇上。”

    宇文邕抬起头,问道:“王爱卿,你找朕有何事?”

    王宜笑着说:“我来是告诉皇上一个好消息的。”

    宇文邕刚刚烦恼不已,听到有好消息,就疑惑的问:“王爱卿,是何好消息?”

    王宜没有直接回答,看到宇文邕脸色不好,明白是怎么回事,就问宇文邕:“皇上可是为斗将之事烦恼?”

    “是啊,朕本来想以此提升一下士气的,没想到弄巧成拙。”宇文邕懊恼的垂下头去。

    “皇上勿忧,这斗将毕竟不是正道,我大周的优势是兵多将广,而非一将之勇猛。一个人再能打,打得过一百个人吗?”

    “王爱卿所言有理,朕是自己没想明白。”

    王宜一笑,道:“这就是臣今日要禀报皇上的好消息。”

    “王爱卿快说。”宇文邕心情好了一些,催促道。

    “臣要说的是我军的土袋子已经准备了三万个,经臣测算,足以填平一百步的壕沟。现在,只等皇上一声令下,我大军一起出动,顷刻间就能填平壕沟,杀入齐营。”

    这果然是一个好消息,困扰宇文邕多日的壕沟问题,解决有望,战胜齐军的希望浮现在宇文邕眼前。

    “好,朕让爱卿去督办此事,几日之间就大有所成,朕甚为欣慰。待拿下邺城,朕再论功行赏,爱卿功不可没啊。”

    王宜躬身谢恩:“谢皇上。”

    “传旨,明日五更造饭,饭后全军出动,与齐军决一死战。”

    宇文邕杀气腾腾的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而齐营的高伟一无所知。

    现在齐营里面,一片欢腾。

    高伟让大胜归来的张茂披红挂彩,巡游大营,接受将士们的欢呼声,他坐在大营里面听到外面的喧嚷声,高兴得不得了,仿佛是自己在巡游,接受人们的欢呼与敬仰。

    段德举进来,和高伟闲聊了一会防守的事情,他也没有掌握到情报,只是泛泛而谈了一番。

    这个时候,孟冲带着敌后游击队的四十来人已经来到了大营,高伟接见他们之后,让段德举给他们装备和补给,休息之后,然后派遣他们绕过山岭,潜入敌后。

    段德举见了孟冲和惠清之后,对他们一行人都赞不绝口,“皇上,这些人啊都是人才啊,臣怎么就没有遇到呢?皇上这就是出去烧一个香,就收服了这么多人,臣真是羡慕不来啊。”

    高伟也感慨自己运气好,颇为自得,“段将军不必羡慕朕,猛将发于行伍,只要有心,定能觅得良才。”

    段德举果断的拍上一记马屁:“皇上所言高明,臣受教了。”

    傍晚的时候,孟冲求见,高伟就让他进来。

    孟冲进入大帐,朝高伟抱拳说:“皇上,臣有事禀报皇上。”

    高伟笑眯眯的看着孟冲,问道:“孟爱卿啊,你有事就说吧。对了,这里还习惯吗?吃得还饱吗?”

    孟冲道:“谢皇上关心,臣还习惯,吃得也好。”

    “那就好,在这里休息几天,养足精神,再去执行任务。”

    “皇上,臣……不只是臣,敌后游击队的全部人,都想立刻去执行任务,现在天黑,正好可以趁着夜幕,偷偷的绕过去,请皇上恩准。”

    高伟吃了一惊,“你们现在就去?不是才到大营吗?休息休息吧。”

    孟冲拒绝了高伟的好意,“皇上,臣等看到周人都打到这里啦,这也吃不香,睡不着,特别是惠清,要不是臣压着他,他就要闯到皇上这里来了。所以,皇上,还是恩准臣等所请。”

    高伟琢磨了一下,别人这么热情,还是不要消磨了,就点点头:“那好,朕准了。”

    孟冲大喜,向高伟道谢:“臣谢皇上恩准,臣这就去知会他们,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高伟笑着,让孟冲离开。

    敌后游击队离开的时候,高伟特地前来送行,看着一张张坚毅而自信的脸庞,高伟有些感动。

    他们面对的任务无比艰巨,面对的敌人无比凶恶,但他们勇敢请战,枕戈待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