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昏君来救国-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担心,上次宇文宪、宇文招来了,还不是灰溜溜的回去了。”

    “这次我听说不一样,周国的皇帝都带着大军来了……”

    “那是西边的,皇上已经带兵御驾亲征,去抵抗了。”

    “那你这么一说,我有点糊涂了,那谁说的,周军都到了邺城了?”

    “那是另外一路大军,主将叫韩擒虎,刚刚拿下我们大齐的洛州。”

    “韩擒虎很厉害吗?洛州这么坚固,都被他拿下了呀。”

    “当然厉害啦,不过邺城更加的坚固,我想应该不会有事吧,我家亲戚还在邺城呢。”

    “但愿吧,我的一笔债还没有收回来,要是起了刀兵,那就麻烦了。”

    ……

    青年先是静静的听着,但当听到“韩擒虎”这个名字的时候,眼里喷出了愤怒的光芒,捏着了拳头。

    掌柜的把饭菜端上来,青年匆匆吃完,结完账,就出门骑上自己的马,往邺城方向赶去。

    天色将暮的时候,青年一人一骑已经来到邺城东门。

    这时,城门关闭,已经是进不了城的,只有等待明日日出之后,城门打开了,才能进城。

    不只是青年一个人进不了城,陆陆续续的有人慢了几步就进不了城。

    因为寒夜漫漫,十分难熬,这些经验丰富的旅人都带着帐篷,升起了篝火。

    青年人只有一马一剑而已,坐在地上吃着干粮。

    附近坐在篝火旁煮热食的一个老者看青年人长得和善,又非常的可怜,就站起来过来邀请青年跟他们一起烤火。

    青年也没有扭捏,谢了一声,就跟着老者过去,围着篝火坐下来。

    “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呢?怎么也来邺城呀?现在这里的风声很紧啊。”老者好奇的问道。

    青年人笑笑,“大叔,我叫王瑞,来邺城是找一个人。”

    “这兵荒马乱的,周人差不多就快来了,你早点把事情办完,早点回家去吧。”

    老者好心的劝王瑞。

    “好的,谢谢大叔。”王瑞微笑道。

    正好这时,煮的饭食熟了,老者招呼王瑞跟他分着吃。

    老者煮的饭虽然不是很可口,但这么冷的天气在野外能吃到热食,本来就十分难得,所以王瑞吃得很香。

    吃完之后,王瑞和老者聊了一会天之后,就和衣依偎着马匹睡下了。

    夜风阵阵,他有些难以入眠,可胸腹之间的那股恨意却是越来越浓烈。

    “弟弟,我一定要为你报仇。”

    他所说的弟弟正是在金墉城受伤后被父亲带回河北老家的王祥。

    由于伤重,加上一路的颠簸,王祥的病情回到老家后已经渐渐的加重了。

    王瑞是王祥的堂兄,幼时曾在一起玩耍、读书,王祥随父亲去洛州上任后,基本没有再见面了。

    王家是当地豪强,兄弟很多,做官的人也多,王瑞的父亲就在当地为县丞,他就读些书、练些武艺,四处游历,平日行侠仗义,结交朋友。

    本来很欢喜的去看望王祥,没想到看到的是一个奄奄一息的重病之人。

    王瑞都认不出那个脸色苍白、两眼无采,躺在床上微微翕动着嘴唇的男子就是以前的那个活泼、聪明的王祥!

    “你如何到了这般地步呀?”

    王瑞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拉着王祥的手痛心的问道。

    “我……我……,瑞兄弟,韩擒虎害……害的……”

    王瑞顿时怒了,咬牙切齿的说道:“韩擒虎狗贼,我一定要取你性命,替我弟弟报仇。”

    日夜守候在弟弟床边,精心的照料,延请名医,都没有挽回王祥的性命。

    三日前,王祥就病逝,临终前拉着王瑞的手,用虚弱的声音说道:“光复洛州,光复洛州。”

    王瑞含泪点头道:“弟弟,你放心,我一定会替你完成愿望,光复洛州。”

    王祥微微露出一丝笑容,渐渐的闭上眼睛,不再睁开。

    天地同悲,日月落泪,王瑞在王祥灵前发了誓言:取韩擒虎项上人头,祭奠王祥。

    王祥入土为安的第二天清晨,王瑞瞒着父母,取了马匹,往邺城而去,因为他听闻周军韩擒虎率军来邺城了。

    来得好,省的我王瑞去洛州找他。

    想着往事,王瑞渐渐入眠。

    第二天,天蒙蒙亮,宿营的旅人就起身了,收拾一番,来到门口等候城门打开。

    王瑞也起身了,牵着马匹来到城门口,等待入城,他要去找一个人。

    等到城门打开,士兵检查之后,王瑞入城,翻身上马,往城北而去。

    他要找的人是凌江将军夏荣,乃是他的同乡。

    快马加鞭,很快就来到了夏府,王瑞下马,朝门口的家丁喊道:“请去禀报你家夏大人,同乡王瑞求见。”

    家丁是见过王瑞的,以前王瑞来邺城,也曾来过夏府,就说了一声:“王公子稍候,我这就去禀报老爷。”


………………………………

第180章 刺虎(二)

    夏荣很快让家丁请王瑞入府,在客厅会见了他。

    夏荣三十多岁的年纪,比王瑞大一些,和王瑞不陌生,相反很熟悉。他喜欢王瑞的性格,两人多年前就一见如故。

    夏荣的父亲跟随高欢起兵,因功封了一个小官,夏荣也跟着父亲在军中混,虽然没有打过几仗,也自知不是那块料,自从封了一个从五品的伏波将军后,就一直在邺城闲居。

    他很满意现在的状况,不用餐风饮露,安安稳稳的在家里歇着,偶尔上上朝,就有俸禄到手,日子过得很是惬意。

    现在唯一的忧虑是,如果大齐完蛋了,换了大周,这好日子还过不过的下去?

    夏荣在客厅里面一见王瑞,就笑呵呵的打招呼:“王兄,什么风把你吹来啦?”

    但是王瑞却是一脸的严肃,低声道:“我来找夏兄是为了一件事情。”

    夏荣看王瑞的脸色不好,知道不会是什么好事,就收住笑容,“你我是同乡,有事尽管说。”

    王瑞就问道:“现在韩擒虎军到哪里了?”

    夏荣一愣,怎么王瑞一来就打探军情呢?于是就诧异的问:“王兄,你问这事干嘛?放心好了,邺城不会有事,河北也不会有事。”

    “我不是担心这个,是问韩擒虎他到那里了?”

    夏荣就更搞不明白了,王瑞为何执着的追问韩擒虎军的情况,莫非他要从军报国?

    可是不像啊,他家有钱有地有粮,日子快活逍遥,何必要去过那种刀头舔血的生活呢?

    “王兄,你为何问这个事情?”

    王瑞看着夏荣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道:“我要找韩擒虎报仇。”

    夏荣吃了一惊,“找韩擒虎报仇?”

    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韩擒虎是侵犯了大齐,但也只侵犯了洛州,那是黄河的南岸,即使是现在,也还没有到邺城嘛,与河北的王瑞完全没有交集,何来报仇一说?

    但看王瑞的神色,不像是说笑,莫非这其中另有隐情不成?

    于是,夏荣就问:“这里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王瑞也就把王祥的事情说了一遍。

    夏荣听了,点点头道:“这么说来,韩擒虎拿下金墉城,害死了你弟弟,的确是与你有仇。”

    王瑞就问道:“那夏兄可以给我一个准确的讯息吗?”

    夏荣看了看王瑞,如此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要去找一个统兵数万的猛将报仇,怎么看都是去送死的。

    他有些不舍,就劝王瑞:“王兄,报仇肯定是要报的。兄弟不如暂且在我府上住下,我过几天找慕容将军说说,若是韩擒虎来了邺城,保管他有来无回。这样王兄的大仇也就报了。”

    夏荣认为自己的这个安排很妥当,借助齐军,才有希望报仇,一个人去报仇,那是送死,仇报不成,还把命丢了,多可惜啊。

    王瑞自有自己的坚持,“谢谢夏兄如此厚待我,不过,此仇不报,我待不下去,还请夏兄告知。”

    “这是何必呢?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韩擒虎来邺城不过旬日之间的事情。”

    “我意已决,请夏兄勿要再劝了。请夏兄告知韩擒虎目前的位置。”

    夏荣叹息一声,心知王瑞心意已定,就不再劝了,实话告诉王瑞:“据军报,韩擒虎军目前在司州安阳城下。安阳现在被韩擒虎隔绝,不知是否还在我大齐手中。”

    王瑞拱手拜了一拜,“谢夏兄。请夏兄赐我一些干粮,我明日一早就出发。”

    夏荣无奈,劝不住王瑞,就说了几句:“这个好说。王兄此去,务必相机而动,不要鲁莽。事不可为就回邺城来,他日还有机会报仇。”

    谢过夏荣之后,王瑞就在夏府住下来,等待明日前去安阳。

    夏荣临行前赠送王瑞十个私兵,告诉王瑞:“我只能为王兄做到这么多了,多加保重。”

    另外还送了王瑞一份文书,可以免去所遇齐军的盘诘。

    第二日一早,王瑞辞别夏荣,骑上马,出了邺城南门,往安阳而去。

    一路兵荒马乱,所遇的不是乱兵,就是逃离的百姓。

    快近安阳城了,就猝然遇到周军的哨探。

    这些哨探,不过七八人,欺负齐军软弱,驱赶牛羊一样赶着乱兵和百姓四处奔逃,不时杀几个人,增加一下他们的心里压力。

    王瑞见了,怒不可遏,带着那十个夏荣赠送的私兵,冲上去就与周军哨探开干。

    仗着游历天下,见识了各种武艺,王瑞损失几个私兵之后,将这些周军哨探一一杀死。

    长剑染血,王瑞心潮澎湃。这是他第一次真的杀人了,有一就有二,他还要杀掉敌军主将韩擒虎!

    他不是不知道这个难度有多大,他是放不下这份仇恨。

    再往前走,就进入安阳地界了,遇到的周军游骑就更多了。

    王瑞开始小心谨慎起来,白天躲在树林里面休息,夜晚再赶路。

    遇到落单的周军游骑,他毫不犹豫的设置一些圈套,比如绊马索之类的,抓了几个俘虏,审问了一些情报,然后就结束俘虏的性命——他不需要俘虏。

    终于来到了安阳城附近,他看到周军在城下扎了密密麻麻的帐篷,是一个典型的围三缺一的布置,缺的那一个门,就是安阳城的西门。

    到了这里,王瑞不再那么冲动了,开始寻思起自己的复仇计划。

    首先要弄清楚韩擒虎大帐的位置,其次,要有接触韩擒虎的机会,最少是接近他的机会。最后,韩擒虎不能对自己有敌意,不然,对方人多,戒备森严,他就毫无机会。

    王瑞苦苦思索,暂时还没有好的计划。他看到西门有人逃出城来,就带着私兵反着方向,要进城去。

    守门的齐军只是把城门开了一条小缝,若是远远的看到周军游骑,就如惊弓之鸟,飞快的关上城门。

    王瑞等了一阵子,才从门缝里面进了城,幸好有夏荣给的文书,才没有当做周军的奸细,不然人家都往城外跑,他往城里跑,不太合常理呀。

    王瑞问了一下,当今的安阳太守是谁,守门的士兵看在他是邺城来人的份上,告诉他,当今安阳太守是郭琼,也是河北人。


………………………………

第181章 刺虎(三)

    王瑞就带着所剩的几个私兵前去太守府,对门口的守卫说道:“太守同乡王瑞求见郭太守。”

    守卫的士兵倒是没有为难他,好心的劝他:“太守现在心情很糟糕,先生还是改日再来吧。”

    王瑞就问守卫,这是为何?

    士兵自然不会说,支支吾吾的,让王瑞也很无奈。

    “大人,我们去找个旅馆先先歇下来,再找机会去见郭太守吧。”

    私兵们一路奔波,都很劳累。

    王瑞就点头同意了,带着私兵们拔马就要走。

    正好这时,城头响起了铜锣声,城里顿时一阵鸡飞狗跳,待命的士兵和民壮纷纷拿着武器上城墙防守。

    王瑞知道,这肯定是周军要进攻了,城里才如此忙乱。

    他忽然想到,这么关键的时刻,太守也许会上城墙查看吧,不如就去城墙碰碰运气。

    王瑞就带着私兵先找好旅馆,让私兵们休息兼看好马匹、行李,自己提着一把剑就往城墙走去。

    “站住,干什么的?”一个城下的士兵看到王瑞一身便服,也不跟随民壮队伍行动,怀疑他的身份,就拿着武器盘问。

    王瑞掏出夏荣给的文书个那个士兵看,士兵看到是邺城外兵省开具的,就只好放行。

    总算摆脱了自己人的干扰,王瑞走上城墙,看到周军进攻的方向是南边的城墙,如果太守上城了,想必也会在哪里吧。

    有道是站得高,看得远,王瑞在高高的城墙上,看到远处的周军士兵蚂蚁一般朝城墙涌来,他们携带着攻城器具,比如云梯,冲车……,所做的准备还是很充分的。

    到了交战的地段,周军的云梯已经架上了城墙,周军士兵攀爬云梯往城墙上面冲,城墙上面的齐军和民壮就拿着武器上前要把周军士兵赶下去。

    双方你来我往,厮杀的非常的激烈,也非常的血腥。

    王瑞纵然已经开了杀戒,但这般尸积如山也是第一次见到,好一会儿才适应下来。

    防守的齐军士兵平时都在城里养尊处优,哪里比得上韩擒虎麾下的这些虎狼之师,双方就打了那么一会儿,齐军要不是仗着人多和地利,怕是早就城破了。

    不过,还是有几个垛口,冲杀上来了一些周军,虽然被齐军团团围住,但都背靠着背,苦苦支撑,等待同伴的支援。

    正在危急之中,王瑞听到城下传来一阵骚动的声音,就转眼一看,看到一个蓝袍官员在数十亲卫的护卫下,往城墙上面走来。

    旁边看到的人,都略显得有些兴奋,呼喊着:“郭太守来了。”

    王瑞这才知道那个官员的身份,见他五十来岁的年纪,方脸大耳,一缕长须,甚是威严。原来他是这安阳城的太守郭琼,就寻思着怎么接近他。

    郭琼带着亲卫上到城头,看到有几处被周军突破,心里焦急,大声喊着:“杀贼,快去杀贼。”

    旁边的士兵们看到太守亲临第一线,也很感奋,也就随着他的号令拿着长枪短刀朝那几伙周军冲杀过去。

    齐军士气一时振奋,大家奋勇杀敌,消灭了一伙又一伙周军,眼看就要把周军的突破口给堵上了。

    那唯一剩下的一伙周军大约十来人,其中有一壮汉虎背熊腰。力大无穷,使着一柄丈余的长枪,舞得虎虎生威,齐军奋力突击,仍然奈何他不得。

    壮汉看到形势不好,又正好看到一个齐国的官员在不远处,就起了杀心,一声大喊,长枪当着棍子使用,左右一劈,硬生生从齐军人从中杀出一个通道。

    他抓住齐军尚未醒悟过来的时机,飞步上前,朝郭太守奔去。

    等到齐军士兵发现这个壮汉的目标是他们的太守时,大惊失色,纷纷将手中的武器朝壮汉招呼过去。

    壮汉铁了心要杀掉齐国的官员,并不闪避也不格挡,径直将手中的长枪奋力一掷,射向郭太守。

    郭太守一个文官,听闻城墙形势危急,不得已才来到城墙上面,鼓舞一下士气,哪想到一上来,遇到一个不要命的家伙,朝自己投射了一柄长枪。

    他一时间呆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旁边的亲卫护卫不及,眼看郭太守要被那柄长枪头透而入。

    “铛”的一声,就在眼看郭太守就要遭遇不测的瞬间,挤到郭太守身边的王瑞奋力抛出手中的长剑。

    两件武器一个碰撞,长枪被磕歪,刺入旁边一个倒霉蛋士兵的大腿,而郭太守幸免于难。

    那个周军壮汉看到寄予最后希望的长枪被挡开,怒不可遏,不顾身体多处创伤,飞扑郭太守,想用肉拳砸死郭大守。

    王瑞就从旁边士兵的手里抢过一把长枪,迎上去一枪刺向壮汉的脖子。

    壮汉不避不让,正好被王瑞的一枪刺中脖子。

    “狗官,我李贵做鬼也要咬死你。”

    这是壮汉的最后一句遗言,就圆睁着眼睛,尸体被长枪支撑着,斜立在城墙上。

    这种怪异的死姿吓坏了旁边的人,一时都鸦雀无声。

    王瑞不屑的走过去,一脚将壮汉踹倒,“逞什么英雄!”

    然后,弯腰捡起自己的长剑,向郭琼微微一笑道:“郭太守没事吧?”

    好一会儿,郭太守才回过神来,“没事,没事。壮士好面生啊,请问高姓大名。”

    王瑞就回答道:“在下王瑞,河北人氏。”

    “王壮士,多谢你救了本官的性命。”郭太守心知眼前的这个同乡好本事,又救了自己的性命,对他很客气。

    这时,周军突入的士兵都被消灭干净,加之死伤惨重,也收兵了。

    郭太守就邀请王瑞去他的太守府,“本官要好好谢谢王壮士的救命之恩。”

    这是一个机会,王瑞没有推却,“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哪里话,请随本官来。”郭琼客气的对王瑞说着。

    王瑞就跟着郭琼下了城墙,骑了一匹马,往太守府而去。

    郭太守置办了一桌酒宴,感谢王瑞的救命之恩,邀请了府中的长史等属官。

    酒宴很丰盛,郭太守举杯道:“王壮士,乃是本官的救命恩人,也是本官的同乡,往后啊,要多亲近亲近。”


………………………………

第182章 刺虎(四)

    王瑞也就刻意的逢迎一番,当郭太守听说王瑞父亲的名字,就表示:“令尊往年与我有一番交往,想不到多年之后,竟然能碰到他的儿子。王贤侄年少有为,实乃令尊之幸啊。”

    郭琼听到王瑞是故人之子,顿时更加的热情起来,称呼都改成了贤侄,聊了一些家乡的情况。

    “贤侄,你是什么时候来安阳的呀?怎么来了也不来我府上见见我?”

    王瑞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目的,而是随口道:“我来这里拜会一个朋友,谁料遇上周人围城,朋友没有见着,怕回去撞上周军游骑,所以就停留在此。”

    郭琼叹息一番,“是呀,周寇进逼,世道艰难,路途不安,贤侄还是先留在此处,等太平了再还乡。”

    王瑞点点头道:“太守大人所言极是,小侄就留在安阳。”

    郭琼看王瑞身手不凡,就有心招揽,“贤侄啊,你留在安阳甚好,不如闲着的时候来我府中,襄助老夫如何?”

    王瑞大喜,马上就满口答应:“多谢太守大人抬举,小侄愿意。”

    郭琼也很很高兴,“那就在我府中暂且做一个记室参军吧,等贤侄立了功劳,老夫上奏朝廷,替贤侄谋一个出身。”

    “多谢大人,小侄一定鞍前马后,为大人效劳。”

    郭琼哈哈大笑,举起酒杯道:“来,诸位,为王贤侄入我太守府中用事,满饮此杯。”

    众人都举杯,一饮而尽。

    喝完酒之后,众人吃菜,接着就聊起了当前的战事。

    “这个韩擒虎,不去邺城,反而在我安阳城扎下营来,日夜攻城,真是恼人。”花白胡子的李长史咬牙切齿的抱怨。

    “是啊,我安阳城不过三千兵丁,并无能力威胁韩擒虎的后路,不知道他是发了什么疯,非要拿下我安阳城不可。”

    “我看我们安阳城很难这么打下去了。不过交战七八日,三千兵丁怕是剩下不足二千了,要不是把民壮顶上去,城墙之上都没有人防守了。郭大人,得向皇上上奏,请朝廷派援军呀。”

    ……

    众人越说心情越沉重,最好干脆都不说了,喝起闷酒来。

    郭琼感叹一声,说道:“诸位说的事情,我都知道了。奏章早就送到朝廷了,只是于今皇上不在邺城,慕容将军说邺城无兵可派,让我等自己想办法。”

    李长史两手一摊,“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可想?”

    “是啊,没有什么好办法了。但是我等食君之禄,要忠君之事,勉为其难,也要撑下去吧。”

    郭琼理解下属们的想法,自己也很苦恼,但是是想着撑一天是一天,万一要是守住了呢?

    第二天,周军攻城的势头更猛烈了。

    王瑞上到城头,看到齐军伤亡惨重,多处被周军突入,不得已,王瑞拿了一把长枪,带着郭琼派给他的一群民壮,豁出命来,才堪堪把周军杀退。

    战斗结束后,郭琼来到城头查看情况,看到满城墙的尸首尚未搬走掩埋,皱皱眉头,心情沉重。

    王瑞陪在郭琼身边,凭直觉就感觉郭琼丧失了继续抵抗的决心。

    夜晚,郭琼召王瑞陪他喝酒。

    “贤侄啊,老夫把你留下来,或许是一个昏招,误了贤侄的性命。”

    王瑞挑挑眉,道:“大人是说这安阳城守不住吗?”

    郭琼重重的点点头:“今日一战,我军折损一千余人,民壮倍之。不消几日,我军就伤亡殆尽,到时候,谁来守城呢?”

    王瑞听出了郭琼的心事,就猜测道:“大人莫非想与周军讲和?”

    “非也。韩擒虎虎狼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