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昏君来救国-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房彦谦等人琢磨了一下皇上的话,很快就明白了,皇上这是给他们放权。

    有权力才能做事,而他们几个都是愿意做事的人。

    “你们听明白了吗?”高伟问了一句。

    房彦谦等人拱手道:“臣等明白了。”

    “好,那房爱卿你就拟旨,把内阁的事情公之于众,斛律爱卿年长,就为内阁之首吧,房爱卿次之,李尚书再次之。慕容将军和段将军你们只参与与军情有关的议事。”

    “臣等遵旨。”

    高伟还把朝堂含光殿旁边的一座偏殿划给房彦谦等人作为常用办公场所,奏折由他们先讨论批改之后,送入内宫,由皇帝盖上玉玺确认,事情就算得出结论了。

    圣旨公布之后,朝臣们议论纷纷。

    他们都是人精,自然看得出来内阁的权力很大,内心无比抱怨,为什么自己不能名列其中呢?

    高阿那肱最为失望,他自认是皇上的心腹,怎么皇上不选用他呢?

    过了几天,高伟召见高阿那肱喝酒,高阿那肱毫不避讳的说出自己的不满:“皇上,臣对皇上一向忠心耿耿,为何不让臣也入内阁呢?”

    高伟笑笑,心里想,这个高阿那肱真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能入内阁的都是干练之才,做事的人,他自己就是一个草包,心里没有数吗?

    但高伟还是给了高阿那肱面子,没有这么说他,而是告诉他:“那爱卿就随朕一起去内阁瞧瞧,爱卿再说说怎么看入阁的事情。”

    于是高伟带着高阿那肱来到内阁所在的偏殿,还没有进门,就听到殿内传来争吵声。

    “房大人,济州求粮,你怎么能驳回去呢?这岂不是坐视济州饥民死于非命,你这等批复与杀人何异?”

    这是斛律孝卿的大嗓门。

    接着听到拍桌子的声音,“斛律大人,这济州的折子分明是夸大其词,若是拨粮,反而为天下笑。这么简单的东西,斛律大人没有看出来吗?”

    “老夫没有瞧出来。”

    “那是你老糊涂啦!”

    ……

    站着听了一会儿,高阿那肱心里在打鼓,这活自己能干嘛?

    要是真的进了内阁,还不是天天被房彦谦和斛律孝卿等人骂个狗血淋头?

    高伟回头对高阿那肱一笑,问道:“你还想入内阁吗?”

    高阿那肱摇摇头,谄笑道:“还是陪着皇上喝酒,臣比较在行。”

    总算有点自知之明了,高伟点点头,“那你就陪着朕去喝酒吧,咱们就不进去了。”

    “遵旨。”

    两人带着内侍转身离开,去宫内喝酒。

    高伟喝着酒很得意,事情都没有耽误,自己也悠哉的喝酒,看来只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就能落得一身轻松。


………………………………

第193章 组建军校

    麻烦琐碎的政事都交给内阁来处理,高伟舒舒服服的过了几天好日子,整天陪着冯小怜,算是补偿了一下相思债。

    不过,他深知现在还不是享乐的时候。

    宇文邕吃了大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突厥人会不会渔翁得利也是说不准的事情。

    只有手握一支强军,才能毋恃敌之不来,恃吾有以待之。

    高伟带着慕容三藏、段德举多次视察新军,看到这支军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及上次与宇文邕军的对抗,以血和意志坚持下来,进步不小,但是问题也不少。

    他们只能凭借防御工事和周军对抗,离开防御工事和周军野战,那么结果只有一个:送死。

    高伟深感惋惜,自古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如何沦落到不能与敌人刚正面的地步呢?

    军队的战斗力来源无非就几个:一是一个特别有效高效的领导机构,俗话说的军官,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将为什么熊熊?不就是没有战斗意志和经验吗?

    二是让士兵们知道为何而战。一个没有目标的士兵,只是在军队里面混日子,到打战的时候就明哲保身,或者逃跑,或者投降,指望他去拼命,是缘木求鱼。

    三是处事公平,上下有序。军法面前,人人平等,军官犯法,也不能宽宥,只要这样士兵们才能服气。

    四是装备精良,后勤充足。没有饭吃,没有好的刀枪,那明摆着和人打战就开局不利。

    最后事集体观念。不依赖个人武勇,集体行动一致,以团队的力量战胜敌人。

    高伟总结了这些想法,和慕容三藏、段德举讨论了一番,他们都觉得皇上有远见。

    于是,高伟就趁势提出自己的设想:趁着目前局势平稳,开办大齐皇家军校,培养一批种子军官。

    有了第一批种子军官,组建大齐新军,开枝散叶,让这大齐的军队面貌一新,捍卫大齐。

    慕容三藏、段德举自然是同意皇帝的想法,他们也希望手下的军官个个能干,带的兵能打胜战。

    经过一番努力之后,在金雀苑新设了大齐皇家军校,费用从商业曹的商税开支,学员从参与与周军作战过的士兵中挑选,要求身体好,略为认识字,实在不行,脑瓜子聪明也行。

    这样的条件虽然很苛刻,但数万军中,还是挑出了三百人。

    开学之日,高伟以皇帝之尊亲自出席,任命慕容三藏为校长,段德举为副校长。

    高台之下,三百名经历过血与火的学员站得整整齐齐,横排竖列,清清爽爽。

    高伟目视台下的学员,拿起扩音器开始讲话:“各位学员,你们能站在这里,说明你们是同侪中的佼佼者,是今后我大齐新军的将军们的预备人才。恭喜你们!”

    学员们被皇帝陛下画的这个饼给激动坏了。

    什么?我以后可以做将军啦,可以光宗耀祖啦?

    真是太好了!

    一时间万岁喊个不停。

    高伟微笑着让他们激动一下,因为接下里就要丑话说字前面了。

    “各位学员,大齐皇家军校是培养大齐优秀军官的地方。为什么要培养你们,因为一支强悍的军队才是一个国家坚强柱石,而军人则是这柱石里面的基石,只要为报效国家而以荣的军人,才被称为是真正的军人。自古以来,只要是报效国家的英雄壮举就与军人有着不解之缘,你们听说过韩信吧,听说过李广吧,听说过霍去病吧,他们都是军人。大齐的安危与诸位的命运息息相关,没有强大的大齐,我们就会被周寇欺压,沦为亡国奴。我们誓死不做亡国奴!”

    学员们也激动的跟着喊:“誓死不做亡国奴!”

    高伟满意的点点头,“你们这样的情怀让朕很感动,誓死不做亡国奴。但是喊喊口号很容易,难的是怎么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这就需要你们多加努力。朕在此,提几点要求。你们必须要严守纪律。遵守学院的远规,执行上级的命令,自觉养成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优良作风。你们必须要坚守气节。英勇顽强,敢打必胜,压倒一切敌人和困难……”

    高伟照着现代军队的要求,噼里啪啦的提了一大堆要求,让士兵们听了发愣。

    但高伟不在意,这才是正常的反应,是人嘛,都怕约束。

    只要严格管理,培养他们的习惯,让服从命令变成条件性反射,一切就好了。

    “好,下面让慕容将军给大家说明军校的规定。”

    这些规定是高伟和慕容三藏、段德举等人商讨过得,让书吏们抄写了三百多份,保证人手一份,让他们熟记,会背,久而久之就能脱口而出了。

    军校的课程分为文化和战力两部分,文化部分是要教会学员们看懂文书命令,能识别地图,会绘制简单的地图,这些由高伟指派文官来完成。

    高伟空闲时会到军校来,一是加深和学员们的感情,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天子门生”,二是把自己知道的一些现代军事技术和理念讲授给学员们听,启发他们的思维。

    战力分为体能、格斗和指挥。体能、格斗是基本功,指挥则是重点。高伟让慕容三藏、段德举亲自传授经验,还找来一些比较知名的将军来授课。

    高伟对这些学员们寄予了厚望,难得的平静时刻,不积蓄内劲,如何才能面对必将到来的狂风暴雨的考验呢?

    杨天策的商业曹已经在商人们里面发展了大批的线人,还派出了专业的细作,深入四方,络绎不绝的传回来各种情报。一连几个月,局势比较平静,宇文邕回到晋阳,然后返回长安;陈国看到周国退兵,也不再趁火打劫,淮南一线也安静下来。突厥的游骑虽然不时出现,但现在是春季了,还不到秋高马肥的时候,不太需要担心突厥南下。

    如此局面,是高伟当上皇帝以来难得的太平日子。他高高在上,看着房彦谦等人忙得昏头转向,大有成就感,人尽其才嘛。

    他只希望这样的日子能更长一些,他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

第194章 砍刀队

    为了给新军找到最好的装备,高伟带着侍卫来到武器作坊。

    郑管事早就得到了内侍的通报,带着一众工匠迎候在门口。

    皇上的圣驾来临,郑管事跪下高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伟下了车,让他们都起身,然后让郑管事领着他参观一下作坊。

    作坊很大,分为兵器区,甲胄区,弓弩区等等。

    弓弩区就是生产弓和弩的。弓弩与弓箭都被手工生产出来,但弓弩与弓箭是有区别的,弓箭分为软弓和硬弓:软弓的射速高,但是威力低,射程短,通常是骑兵使用;硬弓的射速低,但是威力高,射程长,通常是步兵使用。弓箭分为软弓和硬弓:软弓的射速高,但是威力低,射程短,通常是骑兵使用;硬弓的射速低,但是威力高,射程长,通常是步兵使用。

    弩有很多优点,如射程更远、准确性高等等,但真正比弓突出的优点,是它发射的延迟性,弩可以想什么时候发射就什么时候发射,弓就不可以。弩手可以上好弦端着弩,仔细慢慢地瞄准,或者听指挥官的命令扣动弩机。

    但在大规模交战的战场上,其实准确性已经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火力的连续输出和覆盖的密度,从这个角度看,弓显然大大优于弩。

    高伟听到郑管事的介绍,明白了一些冷兵器的常识,也注意到弓箭的生产虽然比较慢,但存货还是很多,足以装备数千弓箭手。

    高伟过来参观的时候,工匠们都停下手中的活,有些紧张的躲在郑管事身后,偷偷的观瞻天子仪容。

    对于这一点,高伟倒是没有在意,自己长的帅,天底下的人都知道,看看正好加深一下他们的印象。

    高伟让郑管事把工匠都召集到一起,发表了一番讲话。

    “诸位辛苦啦。你们为大齐的将士制作出了精良的弓弩,让大齐的将士能够在远距离就消灭了敌人,这种杀死敌人、不伤自己的利器,都是你们的功劳。大家没有上战场,但战场上你们并没有缺席,你们也是大齐的功臣。”

    工匠们感到得热泪盈眶,从来没有一个皇帝来这里看看,肯定他们的贡献。

    在达官贵人眼里,他们是卑贱的匠人,活该一辈子在暗无天日的角落里为他们和他们的军队辛苦劳作,制作工具,换取微薄的口粮来果腹。

    这样的反差,让他们对眼前的这位年轻的皇帝产生了好感,一时间万岁的喊声不断。

    高伟还宣布,每个匠人的工钱每月加一成,这又引起一阵欢呼,以及连绵不绝的“万岁”声。

    这些工匠太淳朴了,高伟问过郑管事他们的工钱后,心里嘀咕,这么便宜的手艺人,换个时代上哪里去找啊。

    加一成也花不了多少钱,换取他们的拥戴和忠心耿耿,是很划算的。

    参观完弓弩区,高伟马不停蹄的在郑管事的陪同下,前往甲胄区参观。

    这个大院子是生产甲胄的,有轻甲,重甲。轻甲是大头,最主要原因是便宜,另外一个原因是轻便。步兵穿着轻甲,行动比较方便,不会增加太多的负担,但增加了防护。

    重甲倒是很少,太贵了,折腾不起。

    高伟想到,古代冷兵器战争中绝大部分是步兵,步兵基本是近身作战,穿笨重的盔甲不适合机动,武器基本以长刀、长矛为主,皮甲基本可以防御一定的砍、刺攻击,一般的战斗,皮甲基本够用了。

    重甲是用厚重的铁板捶打,制成重甲,把士兵包裹得严严实实,防御力极强,普通的刺杀和弓箭无效。

    但身披重甲的士兵也有不利的因素,重甲太重了,太吃力,战斗不能持续太久,另外是行动不便,敌人只要跑几步,重甲士兵就无法追击。

    郑管事介绍道,轻甲生产消耗了不少牛皮,由于要保护耕牛,只能通过死于意外的耕牛,以及贸易从草原突厥人那里用茶叶、布匹换取。

    但目前战乱频仍,商队就减少了不少,牛皮的来源减少,生产轻甲存在困难。

    高伟想了想,对郑管事道:‘牛皮的问题,朕会想办法,还可以用链甲、叶甲替代一下,大齐不缺铁矿,这方面多多想想办法。’

    郑管事道:“多谢皇上。”

    在甲胄区,高伟照理让郑管事召集工匠,发表演说。

    当宣布工钱加一成时,工匠们也很高兴,高呼万岁。

    最后,高伟来到兵器区参观,看到工匠们辛勤的打制各色武器,长刀,长枪,短刀,腰刀,应有尽有。

    高伟边走边看,突然留意到一堆长刀,形状比较怪异,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就问郑管事道:“这叫什么刀啊?”

    郑管事回答道:“这叫斩马刀。”

    高伟仔细端详了一下,看到这刀如果是双刃的话,不就是后世的陌刀吗?

    陌刀队声名赫赫,威力无比。高伟想起以前看过的资料,陌刀队如墙而进,人马俱碎。排列整齐的陌刀队所有人一起挥舞陌刀,当面的敌人鬼哭狼嚎,死尸遍地,如同推土机一般,没有任何敌人可以阻挡。

    想到这里,高伟有些心潮澎湃了。如果自己有这么一支精锐陌刀队,当做奇兵使用,在双方正面战场僵持的时候,投入战场,一举击溃敌人,震慑敌军,岂不是好得不得了?

    至于组建这支陌刀队,需要重甲,健壮的军士,大量的钱粮,高伟都认了。

    兵不在多,在于精。一支精兵,敌得过数万乌合之众。

    于是,高伟对郑管事说:“这砍马刀朕觉得比较好,朕提一点建议,就是把单刃变成双刃,两边都能砍人,其他的地方不变。你看能生产吗?”

    郑管事琢磨了一下,说道:“应该可以。”

    “好,你就先试作打造一把,如果成了,就打制五百把,然后也同样打造五百套重甲,不得偷工减料,钱粮我会吩咐商业曹提供给你们。朕——要成立一支砍刀队。”

    有钱有粮自然好办事,郑管事是内行人,知道可行,就应承下来。


………………………………

第195章 铁罐头

    高伟把生产砍刀和重甲的任务分派给郑管事之后,就常常派內侍去查看,完成得怎么样。

    与此同时,又把段德举喊过来,让他专职负责士兵的挑选。

    条件事身体壮实,力气大,人听话,人不认识字都没有关系,他也没有打算让这些人去当军官,与对军校学员的期待不同。

    为了提高砍刀队的吸引力,每个队员的待遇都是其他士兵的三倍,分给家眷田地五十亩,挑选的范围不限于军队,民间人士只有有力气,愿意去挣这份高额的工钱,都可以来报名。

    经过大半月的挑选,段德举终于给皇上挑出了五百个多个壮汉,这些人个个力大无穷,肌肉壮硕。

    而郑管事也不负所望,在商业曹钱财的支持下,加班加点,打造出来五百把砍刀,五百套重甲。

    高伟让人挑选了一个吉利的日子,在金雀苑举行了砍刀队成立的仪式,让御林军和军校学员都参加。

    那天暖日溶溶,不冷不热,高伟带着侍卫来到高台之上。

    段德举在一旁介绍:“皇上,人都挑好了,已经教会了他们怎么站队列。”

    高伟笑着点头,往下一望,顿时感觉这钱没有白花。

    五百多个壮汉人人重甲在身,包裹得像一个铁罐头,这防御力应该是当世无敌了。

    再看看他们手持的大砍刀,三尺长的刀刃反射着阳光,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真是威风凛凛啊。

    旁边的御林军和和军校学员看到砍刀队这华丽的装备,再看看自己身上寒酸的披甲,顿时感到自惭形秽。

    高伟很满意,开始对他们讲话。

    “砍刀队的将士们,今天是砍刀队成立的日子,今天起,你们都是砍刀队的一员,你们拥有我们大齐最好的装备,最好的待遇,恭喜你们。”

    砍刀队的队员们就高喊万岁。

    他们看到旁边的御林军都比不了他们,心里高兴得很。

    这样看起来,他们才是真正的御林军呢,旁边的那几队纯粹就是叫花子军。

    但是高伟给他们泼了一瓢冷水,“但是,朕对砍刀队的期望非常的高,朕期待这支砍刀队能百战百胜,任何敌人都不能阻挡砍刀队前进的步伐。丑话朕就说在前头,你们中有些人是不合格的,肯定会被淘汰下去。”

    砍刀队员一阵窃窃私语,他们人也不多啊,怎么还要被淘汰呢?

    在队里,待遇不说,周围的人都高看一眼,这是皇上亲自重金打造的,何其荣耀,怎么能被赶出去呢?

    那多丢人啊。

    “现在在下面列阵的有五百三十六人,第一阶段,通过训练,淘汰三十六人;第二段,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对跟不上训练和战斗的,淘汰一百人,所以,你们必须心里清楚,砍刀队最后只有四百人,多一个人都不要。你们要做的就是不要比别人差,否则就请回吧。”

    砍刀队的队员就前后左右互相打量了一眼,都把对方视为竞争者了。

    高伟看到砍刀队的队员有些懵了,就高声宣布:“现在开始考验了,先站半个时辰,倒下者就回家吧。”

    然后,转头对段德举说:“你来监督吧,谁要是没有站直,都算违规,直接淘汰。”

    段德举答应一声,高伟就转身下台,到一个房间休闲的喝茶,等着半个时辰后去看结果。

    段德举有了皇帝的命令,就提着一根鞭子,带着侍卫在砍刀队的队列中穿梭,看到谁没有站直,就一鞭子抽过去。

    若是还不能站直,立刻下令侍卫拖走,卸了盔甲,打发走,哪里来的就回到哪里去,至于什么拿三倍待遇,五十亩地,统统成了泡影。

    重甲很有分量,虽然这些人经过了挑选,身体算是壮实,但还是有几个坚持不住,歪歪倒倒了。

    段德举就让他们统统卸下重甲,告诉他们被淘汰了。

    尽管很多人跪着向段德举求情,但段德举丝毫不通融。

    这是高伟吩咐过的。这支砍刀队是特殊部队,宁缺毋滥,免得到了真正打战,一个人缺位,影响了队友。

    等高伟回到台子上面的时候,段德举上来禀报:“皇上,半个时辰已到,有二十二人不合规定,已被臣拖走了。”

    高伟点点头,“段将军做得好。”

    表杨了段德举,高伟拿着扩音器对下面的人喊道:“现在,你们大多数人经过了第一道考验,可以卸甲休息一下了。”

    话音刚落,军校的学员们就上前帮助这些铁罐头们卸甲,他们自己卸甲实在是太困难了。

    高伟看到经过第一次淘汰之后的人,明显精神气好多了,更有斗志了,心里很满意。

    于是,开始给他们画一个饼:“朕再说一下下一次淘汰的规则。”

    砍刀队的人尽管累得够呛,但都竖起了耳朵,生怕听漏乐。

    “你们身边的军校学员们会帮你们每一个计分,披甲持刀站着超过一个时辰,算合格,计一分,两个时辰计两份,以此类推。披甲跑步,五百步合格,计一分,一千步计两分,以此类推。以十天为限,分数最低的十二人淘汰。”

    说到这里,高伟顿了顿,给队员们时间消化刚才说的内容。

    等觉得他们差不多理解了,记住了,高伟说道:“至于成绩最好五人分别担任队主,每队一百人;次好的五十人,分别担任小队主,每小队十人,缺额没有关系,朕日后会给你们补足。还有一点,队主是正九品的横野将军,小队主是从九品的偏将军。”

    下面顿时一阵喧哗。

    原来训练的好,可以当官啊。士兵和军官在普通军队的鸿沟很深,有些人一辈子都跨不过去。

    现在在砍刀队,不用杀敌,训练得好就可以一步登天。

    这些壮汉们顿时来了精神,气也不喘了,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高伟很是得意,偏将军、横野将军这种封号根本不值钱,士族瞧不上眼,但对于出身寒族的人来说,却是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这种以成绩论官职的办法,考虑的是砍刀队的特殊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