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昏君来救国-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队主不管这么多,他的任务是救人,既然只有一个人活着下山了,那么把这个活着的人带到傅刺史面前,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走,跟着我们走。”
王队主拔转马头,吆喝了一声,让吴昊跟上,他的手下也纷纷转向,还有几个人拿着弓,往还在追赶的周军兜头盖脸的射了一通箭。
周军被射死十来人,见对方已经走了,又是骑马,自知追不上,就停下来。
傅伏看到人救回来了,虽然只是一个人,但还是有些欣慰,总算不是全军覆没。
往远处一看,周军大部分都下山了,已经在列阵,黑压压的一大片。
傅伏不是来和周军打野战,他也没有这个本钱打,就发令:“回去,回肆州。”
千余齐军立刻掉头,簇拥着傅伏往北而去,留下一地的漫尘。
宇文神举下山之后,他的部将已经将周军指挥列阵了,但是齐军并不陪他们玩,周军骑兵从山林中出击的时候,齐军已经绝尘而去。
宇文神举很懊恼,耽误了时候,布置下一个埋伏,却被傅伏识破,真是可恶。
他也耽搁不起,大军停留半天,就是白白消耗半天的粮草。
“出发,去并州。”
宇文神举下令,自己率先带领侍卫往山谷奔去,往南而行。
半下午的时候,宇文神举的大军就出了山谷,来到平地,再往南二十里左右,就是并州城了。
等候宇文神举大军的,不但有齐军的游骑哨探,还有李穆的游骑。
齐军的游骑看见宇文神举的大军出了山谷,立刻掉头回城去报信。
李穆的游骑则是迎上来。
“拜见宇文将军,我家李穆将军请将军在并州西门扎营,与我军互相呼应。”
游骑向宇文神举转达了李穆的意思。
但宇文神举很不高兴。
他又不是李穆的部下,让他在哪里扎营就哪里扎营呀?
于是,宇文神举冷着脸对那个说话的游骑道:“回去告诉你家将军,哪里扎营之事,本将还要观察敌情之后再做决定。”
这个游骑一听就知道宇文神举对自家的李穆将军有意见,不过这事是神仙打架,轮不到他来管。
他拱拱手道:“小人定将宇文将军的话带回给我家将军。”
“去吧。记得告诉李穆将军,我军已经缺粮了,请他援助一点。”
“是,宇文将军。”
宇文神举点点头,让游骑离去。
走到离并州五里处,已经可以眺望到并州的城墙了。
想当初,自己就坐在城内的刺史府发号施令,现在却被这道城墙阻隔在外,宇文神举无限感叹。
这个时候已经是临近黄昏了,再不扎营怕是来不及了。
宇文神觉四周看了看,决定在并州北边五里处扎营。
他的部下立刻行动起来,扎帐篷,数木栅栏,挖壕沟。
天黑之后,周军挑灯夜战,终于把一座初具规模的大营安扎好了。
……
并州城南李穆大营。
李穆神情肃穆的端坐在案桌之后,一言不发。
下面跪着的游骑正在汇报遇到宇文神举的事情,并把宇文神举的话和表情都禀报给李穆听。
听完之后,李穆眉头紧锁,思虑着问题。
一个部将忍不住出言道:“李将军,他宇文神举不过是一个败军之将而已,丢了并州、肆州,朝廷还没有追究,还这么傲气,不听将军安排,真是不知好歹。”
李询也不满的说:“父亲好意替安排在城西,与我军互相呼应,同时隔断五凤山与并州的联系,可谓用心良苦。他不听安排,还要我军支援他粮草,我军是听从他的节制吗?”
李询的话让大家有同感,“是啊,将军,宇文神举看样子是不会与我军齐心协力了,要这要那的,怕是会拖累我军。”
“我军好意来救援,反而要被嫌弃,真是岂有此理。”
“他宇文神举有能耐,自己收复并州啊?可惜他连一个小小的肆州都收复不了,还如此狂妄,可笑。”
李询又说道:“父亲需要给宇文神举一点教训,让他知道并州城下,到底谁说了算。”
………………………………
第233章 互相看戏
李穆摆摆手道:“好了,都别说了。”
众将就都闭口不言,肃立在一旁。
李穆有自己的考虑,他心里也憋着一团火。
李穆自觉资历够老,年轻时追随大周的开国皇帝宇文泰,很受信任。李穆自己也小心恭谨,不敢懈怠。宇文泰对他赞许不已,让他随侍身边,出入卧室,当时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他对宇文泰还有救命之恩,宇文泰与高欢对峙的时候,李穆跟随宇文泰在邙山攻击齐国的军队,宇文泰因马中箭受惊而在阵前堕马、被高欢的士兵追上时,李穆急中生智,突围前进,用马鞭敲打宇文泰的后背骂道:“你个懒家伙,怕死鬼!你的主公在哪里,你不去营救,却要留在此地偷懒?”
高欢的士兵见宇文泰被一个周国将领辱骂,以为他不是贵人,身份低贱,就没有紧追不舍。随后李穆把自己的马给宇文泰,一起冲破重围逃了出来。他们因此幸免于一死。得救之后,宇文泰和李穆相对而泣,回头对周围的将领们说:“能成就我大业的,就是这个人!”于是命令李穆安抚慰问关中,李穆所到之处,立即平定,被任命为武卫将军、仪同三司,晋封为武安郡公爵,增加食邑一千七百户。
现在李穆的爵位是申国公,他宇文神举并不是宇文泰的直系后代,只是族人而已,现在的身份不过是并州刺史,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衔。
并州都丢了,还是什么狗屁刺史?
考虑良久,李穆觉得给宇文神举一点厉害看看,让他知道这里应该是谁做主。
第二天一早,李穆派了一个使者到宇文神举的大营中。
宇文神举见了这个使者,首先就问:“我向你家将军请求粮草援助,何时可以给我军呀?”
使者回答道:“禀报宇文将军,我家将军并未吩咐小人此事,所以,小人不知。”
宇文神举有些失望,“那你来做什么?”
使者道:“我家将军说了,请宇文将军三日后与我军互相呼应,攻击并州城。”
宇文神举已经知道了李穆在并州城下受挫的事情,冷笑着说道:“你回去告诉你家将军,三日后攻击并州城没有问题,但是我军现在已经开始缺粮了,请你家将军尽快送粮来。”
使者仅仅答复:“我会禀报我家将军的。”
使者回来之后,李穆又找来部将商议。
“他开口就要粮,不知道晋阳的粮草也不多吗?”
“是啊,我军也有两万余人,每天人吃马嚼也耗费不少,哪里有余粮给他宇文神举呀?”
“尽快攻破并州城才是办法。我听说宇文神举在城中留下了大批粮草,仓库都是满的。”
“可惜啦,都给齐人给占去了,宇文神举这是在资敌。”
李穆听着诸将的议论,心里才盘算,这个宇文神举还不向老夫低头,真是可恶。
于是,李穆想到了一招,又派使者去见宇文神举。
宇文神举对使者去而复返很奇怪,就问使者:“你家将军答应给粮食了?”
使者摇摇头,“我家将军没有提到此事。”
宇文神举冷笑一声,“不给粮,那你又来做什么?”
使者喊了一声:“拿节来。”
他的随从就拿了皇帝赐予李穆的旌节来。
节,是旌节简称。李穆东征,皇帝给予持节待遇,按照惯例,持节平时可杀无官位之人,战时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
李穆虽然不能杀宇文神举,但是持节如同皇帝亲临处置,是给宇文神举施加压力。
使者拿着李穆的旌节,对宇文神举说道:“李将军说,请宇文将军三日后卯时攻击并州北城,不遵令者,以军法从事。”
宇文神举看了,哈哈一笑,转头吩咐亲卫:“拿我的节来。”
亲卫立刻去后帐把皇帝给予宇文神举的旌节也拿了出来。
使者就有点傻眼了,这……都是皇帝颁发的,这节到底算谁的大呀?
周国制度,持节分为三个等级,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三种节的权限分别很明确。
现在两人都是使持节,谁也不比谁小。
宇文神举心里暗笑,跟我来这一套,谁怕谁啊?
看到使者哑口无言,张皇失措,宇文神举道:“你回去告诉你家将军,三日后,我军会攻击并州北城。”
使者虽然被宇文神举将了一军,面子上不好看,但宇文神举总算是答应了李穆的要求,他也算是不辱使命。
于是,使者就回李穆答应,告知宇文神举的决定。
李穆询问了详情,听到宇文神举也拿着旌节和自己叫板,不由拍案大怒,“吾之旌节乃太祖所赐,比宇文小儿贵重多少,还跟不听老夫号令,实在可气。”
李询就进言道:“父亲不必生气,三日后,等宇文神举攻城,我军就坐视他攻城,若是能攻破并州,我军就锦上添花,助他一臂之力,抢先入并州;若是他不能攻破并州,我军就看着宇文神举损兵折将,到时候他就知道父亲厉害了,不敢不听父亲号令。”
这样的做法虽然不是很地道,但是两军军心不一,人多未必是好事,不如让宇文神举知道形势,聪明的选择他的立场,让两军号令统一,要好得多。
于是,李穆点点头,对李询道:“好,三日后,南城城墙下列阵,等待北城的战况再做定夺。”
李询躬身答应下来:“是,父亲,孩儿知道了。”
三日后,并州南北两面,周军都出营列阵,声势浩大。
高伟担心并州被周人南北夹击,首尾难顾,就带着侍卫亲自上城墙督军。
但是等来等去,预想中的攻城并没有发生,两支周军都只是吹号,没有攻击城墙。
这让高伟很纳闷,周军这是闹哪样啊?要打就打,不打也别干耗着呀,累人不累人。
陈智倒是看出了一些蹊跷,对高伟说道:“皇上,两支周军好像都等着对方去攻城,自己来看戏呀。”
………………………………
第234章 演戏
听了陈智这么一说,高伟也仔细的想了想。
还真是这么回事。如果说周军要耍什么阴谋诡计的话,光列阵不进攻是没有效果的,大不了大齐的将士陪着他们站一站,又不会少一块肉。
陈智就分析自己得到的情报:“李穆是周国的老将,宇文神举是皇族之后,我看呀,他们是谁都不服谁。臣听说,蛇要是长了两个头,就无法行进,我看着周军也是长了两个头,不知道听谁的了。”
高伟赞同陈智的分析,“陈爱卿所言有理,两支互不统属的军队骤然凑到一起,没有一个权威的上级来号令他们,自然是矛盾丛生。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不说各个击破,至少得让他们猜疑加深。”
陈智道:“皇上英明。”
高伟顿时想到了一个主意,虽然不高明,但还凑合。
……
李穆派了几波使者前去催促宇文神举立即进攻,但是使者回来之后,都告诉李穆:“宇文将军说他的士兵现在还是饿着肚子,没有力气攻城,请将军援助一些粮草。”
真是可气!李穆使劲的捏了捏手中的马鞭,脸色铁灰。
李询道:“父亲,这个宇文神举以此来要挟父亲给他粮草,父亲就不给,看他怎么办。”
李穆考虑了良久,对李询道:“这事回营再说。现在兵马都出营列阵了,不攻打一下说不过去。你去派一些人稍微攻打一下,吃午饭的时候就回营,为父先回营了。”
李穆拱手道:“孩儿明白,恭送父亲。”
等李穆走了之后,李询给亲信交了底:“你们上去,装模作样的攻击一下,然后就退下来,别死太多人。”
佯装进攻,做个样子,军官们都无师自通,很高兴的领命下去准备。
不到片刻,南城周军就开始擂鼓进攻了。
高伟让陈智去北城盯着,自己在南城盯着。
城下列阵的周军开始行动了,一队队的呐喊着,抬着云梯往城墙靠近。
高伟疑惑了,难道刚才判断错误了?周军这是来真的呀。
“将士们,准备战斗。”
高伟也拔出配剑,大喊一声。
话音未落,几面大盾就罩在高伟的面前和头顶,将他遮护得严严实实。
“皇上,这里危险,咱们还是回刺史府去吧。”
这是张芙蓉担心皇上在城头上面临周军攻城,怕有闪失。
她可是皇上的女队队主呢,是贴身侍卫队之一,职责所在。
高伟怕自己走了,让齐军将士们心里不好想,就高喊道:“朕不走,朕要与城墙共存亡……”
张芙蓉急忙制止,“皇上,这话不吉利。”
“朕要……”
还没有喊完,被急躁的张芙蓉用玉手给堵住了嘴巴。
张芙蓉提醒道:“皇上,你这么喊,会吸引敌人的注意!”
高伟醒悟,是呀,朕呀朕的喊,怕敌人不知道朕在哪里吗?
于是,高伟很感激张芙蓉的提醒。
战斗进行了没有一刻,周军才架起云梯,死了一些人,就潮水般退走了。
周福生正在皇上面前的城墙上面带着兄弟们在防守,只是扔了一些石头,砸死一些周军士兵,周军就怂了。
这不像周军的作风呀?
他印象里,周军若是得到命令攻城,不到天黑不收兵,那是死多少人都会一波接着一波的进攻的、
诡异,太诡异了,周福生转头报告:“周军退兵了。”
高伟听到了,就大喊:“拿开盾,让朕看看。”
侍卫们就拿走盾牌,高伟眼前就开阔了。
果然,周军快速的后撤,撤退到原来列阵的地方,席地而坐,乱哄哄的在休息。
演戏,他们这是在演戏。
高伟瞬间悟了,自己刚才的判断没有错,这两伙周军都是在演戏。
喜欢演戏是吧?那朕陪你演。
……
宇文神举在听到哨探报告南城的李穆军队开始攻城之后,也派了千余人象征性的攻击了一下并州城墙。
等到哨探来报,李穆军已经停止攻城了,他毫不犹豫的下令撤退回营。
回到营中,部将纷纷进言。
“将军,李穆那老家伙真是可恶,竟然想诓骗我军死命攻城,他好坐收渔人之利。”
“是啊,将军。他粮食都不给我军一粒,却要指挥我军去攻击坚城,明摆着存心不良。”
“将军,我们可不能上了李老贼的当,保存实力要紧。”
没一会儿,就有李穆使者来到。
宇文神举让使者入账。
使者进入大帐,见两旁的诸位将领都对自己虎目圆瞪,一幅要吃了自己的样子,不由胆战心惊。
这真是一个倒霉的差事,但主将差遣,又不敢不从。
“你家将军让你来做什么?可是粮草的事情有了着落?”
宇文神举面色不善的问道。
使者拱手道:“我家李将军让小人来问一问,宇文将军为何不在约定的卯时开始攻城?”
宇文神举嘴角一翘,心想,这是李穆来兴师问罪吗?
粮草不给,命令下了死命令。自己是给一个承诺而已,不见得要兑现的。
于是,宇文神举辩解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本将何时攻城,要看我军的准备情况和敌情,并非一个卯时就可以决定的。你把我的话回去告诉你家将军吧。”
使者只是来传话的,话带到了,也得到了对方的回答,自己的任务就是完成了,他不敢多言,不然旁边的将军们都怪吓人的。还是赶紧回去要紧。
使者拱手道:“是,小人一定将将军的话带回去给我家将军。”
宇文神举不耐烦的挥挥手,“去吧。”
使者道:“是。小人告辞。”
说完,使者马上就转身,快步出营,找到自己的马匹,骑着马就往李穆的大营而去。
这个使者是从并州西边绕行的,这个通道一向安全。
五凤山上面一直很平静,段德举得到皇帝严守的命令之后,也不出山生事,一心一意的加强山寨的防御。
但他并不是全然不想骚扰敌人,这次他就派了几个身手好的骑兵下山,打算抓捕几个敌人的俘虏问问敌情。
这个使者正好就被段德举派下山的几个骑兵盯上了。
………………………………
第235章 顺水推舟
使者走惯了这条道路,一向没有遇到什么危险,这次只带了两个护卫,就骑着马大大咧咧的行进在离五凤山不足两里的地方。
埋伏在山脚树林里面的十来个骑兵看到了,就分了两路,一路原地等候,一路往南边去了一点。
等使者来到两队中间时,骑兵队主发了一声号令,两队骑兵同时冲出来,一前一后,让使者和他的两个护卫前无去路,后无回路。
两队骑兵渐渐围过来,使者看到自己等三人无路可逃,很识相的喊道:“我们投降,我们投降。”
骑兵队主哈哈一笑,省事了,不用打了,就手一挥,“绑了,带回去。”
手下的骑兵就手脚麻利的上前收缴了侍卫的武器,用绳子把三人捆好,横放在马背上,带回了山寨。
段德举听到报告,抓了三个周军俘虏,非常高兴。
这些天他闲得慌,每天就是让年轻的僧人们练习队列和刺杀,其他人员加固防御,事情虽多,但都是些杂事,没有和敌人刀来剑往的刺激,他提不起什么精神来。
现在俘虏了三个周军士兵,他来了精神,决定好好审问一番,看看能不能问出来一点什么有价值的情报,好跟皇上报告。
段德举端着在大厅,高喊一声:“把他们带上来。”
侍卫们就出门把三个俘虏给抓了进来。
“跪下。”
侍卫们低声说了一句,使者等三人都噗通一声,老老实实的跪在段德举面前。
段德举眯着眼睛,打量了三人一番,见他们神色都很紧张,心道,没有一个硬骨头,都是一些孬货。
“你们说说,你们都是什么身份?”
段德举以无可置疑的语气问道。
使者抢先回答道:“小人是大周申国公账下虎牙将军李通令,他们两个是我的侍卫。”
段德举眉头一皱,虎牙将军?
据他所知,周国的虎牙将军已经是一种虚衔,手下其实没有兵,主要是用来安插勋贵子弟的。
于是,段德举问道:“那你是何人的子弟呀?”
李通令道:“我是李穆将军的族人。”
段德举就明白了,这个人是李穆安排在军队中镀镀金的亲戚,看他的样子,也不像有什么本事,一幅很猥琐胆小的样子,成不了什么大事。
“那你今日是出营做什么的呀?”
段德举这语气还算和善,不是很吓人。
李通令支支吾吾道:“这……这,小人是……小人是出来游玩的。”
段德举顿时眼珠子一瞪,“出来游玩的?你这是想骗谁呀?这天寒地冻,草木萧瑟的,哪里有景致可看呀?”
“这,这,哦,将军,这五凤山就有景致看。”
段德举哈哈笑了几声,怒吼道:“还想欺骗本将军,看来不给你们一点厉害尝尝,是不会老实交代的。来人……”
侍卫们轰然答应一声:“在!”
“拿皮鞭来,记得蘸点盐巴。”
李通令大惊,皮鞭蘸盐抽在身上那该是多疼啊,皮开肉绽,血肉模糊……
想着想着,李通令差点尿了,咚咚的磕头求饶:“将军不要啊,将军不要啊,我是申国公的族人呀。”
“什么狗屁申国公,在俺们大齐一钱不值。”
李通令这才知道自己说错了,李穆吓不住这些人,于是就老老实实的喊道:“我招供,我招供。”
这么快就要招供啦,段德举很失望,真是一点都不好玩。
侍卫们不知道是不是该去拿皮鞭,小声的问:“段将军……”
段德举看到俘虏们愿意招供,也没有兴趣在施加酷刑了,摆摆手道:“算了,不拿了。”
李通令大喜,这下子就免了皮肉之苦,谢恩道:“谢谢将军,将军大恩大德,我李通令粉身碎骨难以为报……”
“别废话了,说吧,今天你是去做什么的。”
李通令不敢不说实话,就把从宇文神举南下之后和李穆之间的嫌隙说了一通。
段德举听了大喜,这可是有价值的情报啊。
当下,段德举让书吏把李通令的招供写在纸上,派了身手较好的骑兵趁夜入城,报告皇上。
……
并州刺史府后院。
高伟拿着段德举派人送来的情报,看了又看。
从李通令的招供,与白天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