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大明带只猪-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坐在龙椅上的朱翊钧并没有生气,只是恨奇怪庄立群的态度和与自己说话的方式。“你叫什么名字?”
“庄立群!”
庄立群还是那般的傲然,李浩然觉得似乎他才是穿越者一样,因为李浩然在庄立群的身上看到了一种被人们称为王霸之气的东西,李浩然不由得有些自惭形秽。
“呵呵,有些意思!”朱翊钧出奇的没有生气,笑着说道。
“你还有脸笑!”庄立群气愤的说道:“国家都被你弄成了这番光景,你居然还笑的出来!”
百官已经石化的不能再石化了,看到皇帝驾到,大家都知道必定是有太监向皇帝通报了大殿的情况,估计自己的反应也应该被皇帝知道了,一些刚才捋袖子想揍庄立群的心中还乐呢,自以为自己的忠臣相必定会被陛下所知,谁成想陛下一来居然没有生气,还说有点意思,可这庄立群也太不给面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天道,庄立群这厮居然对陛下这般态度,大明养士二百多年,怎么出了这么个妖孽?
朱翊钧的脸上表情却没有太大的波动,依旧是一副聆听的样子,庄立群倒是楞了一下,不过几息之后,他接着说道:“这十五道奏疏,你先看看吧!看完之后,我再向你说,不要说我不尊重你,眼中没有君父,那只是因为你这个君父不值得尊重,有还不如没有,让人尊重就得有让人尊重的资本!如果你要我的人头,庄立群任你来去,我想当年的叔大公正在等着我去给他做伴呢!”
“递上来吧。”朱翊钧端着在龙椅上,淡淡的说道,说实话,他现在心中并没有多生气,多的只是好奇而已。
时间快到傍晚了,百官均未进食,饿的是前胸贴后背了,朱翊钧命人给百官送来了吃食,自己则一边看着奏疏,一边看却是一边心惊,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丰富。
“朕”看到庄立群脸色不豫,朱翊钧改口道:“我看了你的奏疏,只有一个想法,若你能早生三十年,四海升平矣!”
朱翊钧心中想想也好笑,自十岁开始,这是第一次称我,觉得很有意思,他看出来了,这个庄立群并非是无君无父的人,他这样做只是为了引起自己的注意,并且能够采纳他的意见,现在朱翊钧就看到其实庄立群身体已经有了微微的颤抖,而且眼神中充满了自责的神情。
“唉朕老了,要是再年轻二十岁,看到你的奏疏,必定有一番作为啊!”
朱翊钧感慨道:“其实你是一个聪明的人,却完全不是一个真正的官员,你不了解这大明的官场,不错,这些年朕是无所作为,但是难道就是朕一个人的责任么?这满朝文武,就没有问题么?非朕不愿,实不能矣!”
“陛下不必多言,庄立群上此次上疏,以报必死之心,往陛下能听之用之,则臣九泉之下无憾!”庄立群说完,掏出一把小刀,就要刺向自己的心脏。
“左右,拦下!”朱翊钧几乎是咆哮道。
周围的人七手八脚的终于阻止了庄立群的自杀行为,只不过还是受了些伤。此时不少官员正端着饭菜在吃,看到眼前的一幕,差点没把饭喷出来,今儿这事儿,亘古未有啊!
“想死……还没有那么容易!你现在是我大明的官员,生死由不得你自己,而且我还有你看看,到底朕值不值得你尊敬,你的建议我会全部采纳,但是在你还没有为朝廷,为朕出力扶定天下之前,你没有权利去死。”朱翊钧站了起来,厉声说道。
李浩然惊魂甫定,乘着这个空挡,他偷偷的看了一下皇帝朱翊钧,发现他竟然和自己以前的数学老师有几分相似,胖乎乎的小老头,还有些可爱……呸呸呸,怎么能这么想,不是和庄立群一样无君无父了吗?
庄立群现在眼神呆滞,他感觉到了,自己的计谋被皇帝看穿了,而自己又没有死成,以后再也无法面见天下人了,现在的他只能用心如死灰来形容了。
“朕想起了一件事!嘉靖年间,海瑞上疏曰:嘉靖嘉靖,家家皆净!嘉靖先帝闻言大怒,不想嘉靖先帝驾崩之时,却唯有这海刚峰为之大恸,你呢,也是要做我万历朝的海刚峰么?”朱翊钧似笑非笑道。
“臣惶恐”庄立群很勉强的说出了“臣”这个字,因为他刚才的话说得实在是太绝了,现在不好收场了。
“你的奏疏,朕全部看完了,你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胆子也不小,这是我大明之福,然而你这上面的很多所谓的方略在朕看来,确实痴人说梦罢了。”
朱翊钧长叹一口气道:“你在朝堂之上辱骂朝廷命官,朕不计较,你对朕不敬,朕也不计较,只是朕对你真是又恨又赞,这样吧,既然你能荒唐一回,朕也就陪你荒唐一回!”
朱翊钧与身后的太监私语几句,这太监尖声道:“着吏科右给事中庄立群升任巡按湖广御史,察看灾情,安抚百姓,赐天子剑,择日赴任!”
哄下面的反应可就好看了,这个无法无天的家伙,居然没有被圣上训斥乃至斩首,反而是授予重任?这个世界太疯狂了吧!
“李爱卿,你这火星牌的火柴很好使啊!呵呵,还有这卷烟!”示意旁边的太监递上烟,并用火柴点上,朱翊钧猛吸一口后,缓缓的说道。
………………………………
第六十章:心事重重
李浩然那个暴汗哪有谁见过穿着明朝皇帝“制服”的老头抽着香烟的么?不过旋即李浩然立马十分的震惊,这老皇帝说这个干什么,难道他啥都知道了么?
怎么办,怎么办?李浩然心中直打鼓。
“李爱卿手段高明,谋划得当,呵呵奈何天不假年唉”此时的朱翊钧只是长吁短叹,不过转眼他又有些决然的说道:“李浩然,庄立群,你们二人好气魄!”
朱翊钧站了起来继续说道:“列位爱卿,记住朕的话,并转告太子,此二人是朕留给他的房玄龄与杜如晦,望太子敬之用之!”
“庄立群,李浩然!”
“臣在!”二人异口同声的答道。
“庄立群授官巡按湖广巡抚,并武昌府知府,李浩然授官巡按山东御史,并济南知府,京城六品以下官员任你二人挑选,一月以后各自赴任,安抚好灾民以后,就以你二人治下的一府之地,为朕做出榜样,做出成绩!三年,朕给你二人三年时间!朕要看到效果!”朱翊钧说罢也不理会群臣的反应,径直反身离去。
随着太监一声“陛下回宫――”的尖刺声音,群臣这才反应过来,像看怪物般看着庄立群与李浩然二人,震惊,太震惊了,一番任命,近乎儿戏,特别是这个李浩然,凭啥能够得到陛下“当代房玄龄”的评价?
李浩然剩下的只有苦笑,这个结果,他实在是没有想到,不由得向庄立群看去。
庄立群此时有些不敢看李浩然的目光,心中也很是后悔,更是觉得对不起李浩然,想起刚才自己一时冲动说的话,庄立群觉得他已经没有脸见任何人了,本以为能够以死明志,谁成想陛下居然还委以重任,如果自己再不从命,只怕是要遗臭万年了。
回到宫的朱翊钧此时依旧觉得很是震惊,不是因为庄立群,这小子虽然莽撞,还很狂妄,朱翊钧都没有看在眼里,他朱翊钧也是风风雨雨走过来的,对于庄立群的表现虽然有些吃惊,却依旧能做到心静如水。然而对于李浩然,他是实实在在的震惊。
自早上早朝起,早有太监把朝堂上的消息报给朱翊钧,在这些人中,他只有两个人不熟悉,那就是庄立群与李浩然。别看朱翊钧多年不上朝,但是朝堂之上的任何事情他都是一清二楚的。
好奇之下,朱翊钧命人将二人的来龙去脉一一报上来,包括一些私底下的消息――也就是锦衣卫与东厂打探的消息。
要说还在平州的时候,李浩然就派人不经意的和这些人接触,送上好处,所以很多消息大家没有往上报,这会儿皇帝陛下发话要看李浩然的详细消息,还以为他犯了什么事儿,也不顾李浩然之前送的那些真金白银了,一股脑儿的全部上报了。
两个时辰以后,朱翊钧看到二人的全部消息,庄立群的很简单,简单到仅有一页纸,而李浩然的背景来历以及行为,居然用了二十多页书写。
知宏风县,击溃流民,安置流民,升任同知,兴修水利,建设道路,粮食丰收,还清积税,编练乡团,升任知州,整顿士绅,交好商贾,钻研机巧,剿灭匪患,风行粮行,海汇钱庄,火星牌火柴,香烟治下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谦恭知礼,感沐皇恩,尊敬官长李浩然本人还收养遗孤,创建学馆,且家产百万
看到这些的时候,朱翊钧不知道用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了,他对李浩然参与经商并没有多少排斥,并不像一些腐儒那般对此嗤之以鼻,相反他还很赞赏,毕竟他老人家就嗯,很喜欢钱的。
他看到了李浩然治理地方的本事,赚钱的本事,还有那啥钻研科技的精神。
朱翊钧拿到了一本李浩然给自己的义子和学馆编写小册子,里面的内容尽管在后世看来只是小学生水平,不过在朱翊钧看来无异于天书,让朱翊钧感兴趣的是在书的扉页写的训示:心怀圣上,抱负天下,匡世济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百业繁荣,创新为先,科技兴国
说实话,前面的话并不是重点,那主要是李浩然不想引起当时的几个老夫子的反对而已,而后面的话才是李浩然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不过朱翊钧看到了又不一样了,他认为李浩然完全是一个力图有所作为的青年才俊,加之朱翊钧了解到的他与庄立群商量的谋划,更是对李浩然高看了一眼。
看完了这些以后,朱翊钧马上到了朝堂上,希望看看李浩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不想正好听到了庄立群对自己的不敬,对此他倒是不以为意。不过朱翊钧不想李浩然的秘密过早的暴露在百官面前,所以乘着庄立群的莽撞,故意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庄立群身上,而后才是不经意的任命了李浩然,这样既能引起百官的注意,又不至于有太多的怀疑,顶多是以为天威难测而已。
回到宫中的朱翊钧除了震惊还有一丝兴奋,好多年没有这样玩过了,他十分的期待自己看好的这两位大臣特别是李浩然究竟能做出什么成绩出来。
李浩然回到家以后,却是莫名其妙,这还是自己知道的那个“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明神宗么?李浩然宛然一笑:“不知道说什么好,故谥号神宗,现在不就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么,呵呵”
不管他了,反正自己要就要就任了,一切看自己的努力吧,房谋杜断,房玄龄?这个酷似数学老师的可爱皇帝给自己的评价还真高啊!只可惜自己并不善于权谋,政治上完全是个菜鸟,唯一比庄立群那厮强的是前世看过不上些权谋的书和电视之类的,但是也仅仅是纸上谈兵而已。不管了,随他去吧,做好自己该做的,可以做的,能做的,心中也许就无愧了吧,李浩然默默的想到。
心事重重的李浩然一个人出神,对客氏的挑逗也性趣索然了。
………………………………
第六十一章:夸赞
不知道说什么好,唉我也不知道对自己说什么好了。
“皇上知道我的事儿了!”李浩然对贺月纤与清莲儿二人说道。
“什么?”二人不由得异口同声的惊呼道。
“呵呵,不要那么紧张,不是我告诉你们的那件事情,而是我的一些所作所为而已,不过这也够麻烦的了!”
李浩然苦笑道:“现在我还不能确定皇上到底知道多少,所以得想想办法呀,对了,昨日朝中发生的事情你们知道了么?”
“知道知道,”贺月纤回答道:“现在大街上传的可神了,不过多是说的你那好友庄立群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至于你,好像都是顺带着提及而已!”
李浩然把自己和庄立群商量的事情以及当时在朝堂上的一番情形都告诉了二人,他并不指望二人能够帮自己想出什么办法来,只是想倾诉一下而已。
“夫君,依我看,不管怎么说,皇上的任命都是好事,毕竟很少有人能够像夫君这样一下子成为巡按御史并知一府之地的。”清莲儿也想不出什么话来宽慰李浩然,只得说道。
“其实夫君,你可以先去见见庄立群,在做打算,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应该去见见皇上。”贺月纤说道。
对啊,自己怎么忘记这些了,不管怎么着,还是得喝庄立群商量一下啊,尽管这小子不仗义,但是他人倒不坏,两人不论怎么样都胜过一个人嘛。
“太白兄,小弟给你添”庄立群一脸愧疚道。
只是没等他话说完,李浩然便打断道:“你小子烦不烦,我找你来,可不是听你说这些的,你说说,这圣上任命咱们,是何用意,咱们应该怎么办?”
“小弟已无脸见天下人,这个官怕是做不了了!”庄立群一脸沮丧道。
“都跟你小子说了,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连陛下都没有怪罪你,你自己这儿倒是放不开了,当时你“痛骂昏君”的本事哪里去了?”李浩然脸不耐的说道。
“太白兄”此时的庄立群像个委屈的孩子般。
“行行行,不跟你磨叽了,我只是想告诉你,不管怎么说,既然陛下并没有怪罪于你,你至少应该感到庆幸,我估摸着陛下任命你做御史,怕是有这样几层意思,一来呢,显得自己宽宏大量,二来呢,陛下对你所提出的革新方案很感兴趣,希望你能在一府之地实践试验,就跟你奏疏中说的特区一般
你小子别打断,我知道这是我想出来的办法,三来呢,估计陛下是想整你,可又不好明面上治你,所以对你委以重任,其实是看到你一个新科进士,啥经验没有,到时候准得把差事办砸,也就有机会治你了,不过我想这一种可能性最低,最大的可能还是陛下希望你能做出一番成就来,看你现在这个样子,我kao!”说着说着李浩然不由得爆出粗口了。
“太白兄,敢问这‘我kao’作何解释啊?”庄立群像个好奇宝宝一样问道。
“我说庄贤弟,你专心一点好不好,怎么这会儿还有心思想这些,那是我的家乡话,对我的分析你有什么看法,说说看!”李浩然笑骂道。
“太白兄的分析很是透彻,只是小弟实在是唉!”庄立群一想到自己的行为就不由得叹气。
李浩然也默然,他非常知道庄立群昨日的行为有多疯狂,就算是明朝的皇帝其实没有绝对的权力,就算宋明时代的士大夫们以直言犯上为能事,就算言官什么话都可以说,连带着还可以骂骂皇帝,但是也仅仅是骂骂而已,这庄立群倒好,不仅骂了,而且还说出了一句“君既不能为君,臣何以为臣?”的话,还对皇帝直呼其名,不说其他生活在皇权时代的官员,就是李浩然一个后世过来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不过现在李浩然也明白了庄立群的心境,那就是恨铁不成钢,所以也就释然了,他接着问道:“贤弟贤弟,你帮愚兄分析分析,陛下对愚兄的任命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这个”庄立群认真的思量起来,现在除了自责,他还觉得对不起李浩然,毕竟是他自己完全的背离了李浩然的计划,要不然也不会造成如今的局面,现在他的脑子飞快的转着,猛的一下,他一拍大腿道:“太白兄,我想我们应该立即觐见陛下!”
经庄立群一提醒,李浩然立马想明白了,既然皇帝什么都知道了,那么自己再急也没多大的用处,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请示他老人家了。
在宫门口等了老半天,才有太监领李浩然二人进去,此时李浩然也没了什么心思看这周遭的景致,穿过一道门又一道门,不知道过了多久的时间,李浩然心中都有些不耐烦了,这才到了平台。
“呵呵,二位爱卿终于还是来了。”朱翊钧胖乎乎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和蔼的说道。
二人赶紧见礼,李浩然是一揖到底,庄立群却是直接跪在地上,猛的磕头,口中直呼:“臣罪该万死!”
“好了,这事儿就过去了吧,你那些小计俩在朕这里可不好使啊,呵呵”朱翊钧对庄立群说道。
庄立群惊得一身冷汗,不过他知道尽管皇帝有时候经常说话不算数,不过还没有恐吓臣子的道理,既然真的说没事儿了,那就没事儿了,现在庄立群只有道德的包袱了。
说实话,李浩然对朱翊钧这个可爱的皇帝老头很有好感,不仅是他和自己的数学老师长的像,更关键的是好像他总是一副笑脸,说话也很和蔼,算是一个慈祥的老头,不过这老头就是太倔强了,和自己的大臣别劲,愣是多年不朝,幸好有明朝的内阁制度,而且这位爷也不是躲起来不管事,而是在自家的后宫办公而已,否则这大明只怕是更为的不堪了。
还没有腹诽完的李浩然就听到朱翊钧继续说道:“李爱卿,你,很不错,真的很不错!”这是昨晚朱翊钧又研究李浩然的情报得出的结论。
“陛下抬爱,臣惶恐!”李浩然赶紧的又弯下腰,不得不说,李浩然还是很感激这会儿的制度,只要到了一定的品级,是不必动不动就向皇帝下跪的,更不要说在平台召见这种非正式场面了。
………………………………
第六十二章:君前妄言
“呵呵,不必紧张,李爱卿处事谋定后动,治理地方也是有声有色,还对机巧之物颇为感兴趣,倒是和翰林检讨徐子先有些相似,有时间可以和他多交流一下,呵呵人都说朕偏好商利,是个商贾皇帝,没想到朕还有一位商贾臣子,倒是一段青史佳话啊”朱翊钧不由得调笑道。
李浩然却听的纳闷,翰林检讨徐子先,何许人也?回去得问问,不过看老皇帝的态度,估计顶多是知道一些明面上的信息,估计自己在宏风做的无本买卖他并不知道,不然也不会是这般态度了,这是好事,看来没有太大的问题了。
“李爱卿哪里人哪?”朱翊钧又问道。
“回陛下,臣乃黄州府献城人士,只是早年嗯,随父亲到了宁平,后在宁平入县学!”李浩然恭敬的回答道。
“倒是奇了,看李爱卿以往的经历,不会有那么多的见解才对,不想在平州却能够有一番大作为!”朱翊钧饶有兴致的说道。
“陛下切勿小看天下之才,臣虽不才,却也自恃有些学识,臣的看法是,每个人,只要把他放在了合适的位置上,必定能一展心中抱负!”李浩然硬着头皮说道,再怎么着,也比皇帝怀疑自己的来历好些。
“哦?那依爱卿之间,你应该在什么位置,而庄爱卿又应该在什么位置呢?”朱翊钧问道。
“哦?那依爱卿之间,你应该在什么位置,而庄爱卿又应该在什么位置呢?”朱翊钧问道。
“臣以为,庄给事中可为当朝之魏征,至于臣,则不好说。”李浩然答道。
“但说无妨!”朱翊钧爽朗的说道。
“臣以为,即便即便管仲乐毅再世,张良孔明重生,亦不能与臣比肩!”李浩然开始不着四六的自吹自擂道。
“哈哈哈哈哈……咳咳!”朱翊钧大笑道,由于有些激动,还引起一阵咳嗽,不过没管身边太监的搀扶,他站了起来,大声问道:“说说,这斑斑大才,朕还不知道,是不是而今的后进们都时兴狂傲呢?”
沉默半响,李浩然鼓起勇气道:“臣有诛心之言,不知是否当讲?”
“讲!”朱翊钧的脸上看不出喜怒,沉声道。
“请陛下屏去左右!”李浩然进一步道。
朱翊钧一挥手,左右的宫女太监便离开了,“现在可以说了吧!”朱翊钧问道。
“臣斗胆,请庄大人扶住陛下,以免陛下惊慌!”李浩然继续道。
庄立群此时已经站了起来,闻言立马扯了扯李浩然的衣袖,李浩然却不为所动。
“准!”朱翊钧很好奇,李浩然究竟要干什么。
待庄立群立于朱翊钧身侧,扶住朱翊钧后,李浩然整整衣服,向朱翊钧长揖之后,才缓缓说道:“臣不敢说后知五百年,但想来四百年是不成问题的,臣断言,若无臣,大明国祚至多不过数十年而已!”
“大胆!”
朱翊钧还没有发话,庄立群却跳了出来,开玩笑,自己说皇帝不似人君,只是针对皇帝一人而已,却从不敢针对整个大明王朝,这李浩然一直在劝慰自己,怎么他反而如此大逆不道呢?
朱翊钧却沉声说道:“说下去!”
“陛下想必看了庄大人的奏疏,应该知道这土地兼并一事,如今天下富庶之地的土地有七cd掌握在士绅,功臣之后抑或藩王宗室之后,即使是西南西北贫瘠之地情况也差不多,也就是说如今的天下大半的土地都是不用缴纳赋税的,随着以后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土地的兼并肯定会更加的厉害,那么朝廷的税赋来源势必会越来越少。
一有天灾,则朝廷便会被沉重的负担拖垮,此次山东湖广以及北直隶部分地区的旱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