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大明带只猪-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好、明日就给中国军队雷霆一击,以解重庆之围。”

    当天夜里城南出来数十股大西骑兵,在城外五公里范围巡视,没有发现什么?想扩大范围搜索便遭到埋伏在此的火枪手阻击,大西兵想仗着骑兵速度冲过去,却因人数太少被击毙。

    士兵回来报告,李浩然知道大战来临了,当夜四周分别派出探马,吩咐士兵夜不脱衣,擦拭枪膛,派一快骑给王虎送信。

    第二天清晨,重庆雾气重重,人们都在沉睡,南门悄悄打开,李定国率5万骑兵牵着马,慢慢向前靠近,突然道路旁一支响箭升空,飘向南方,鸣笛声打破了宁静。李定国知道已被发现,命令全体上马,霎时间马蹄轰鸣,大地颤抖。

    李浩然选择一个高坡用望远镜观察,大雾弥漫什么也看不清,便问:“你们谁能听出对方的距离?”

    一个道长说:“我来”便趴在地上侧耳倾听,嘴里报着:“还早,起码在五里之外;

    。”

    “命令炮兵准备。”原来白天让城上看没有炮兵,到了晚上偷偷运了200门火炮过来,不然李浩然是找死吗?

    突然后方又传来响箭的声音,传令兵来报:“王爷后方发现大批军队,还有大象兵,其余都是步兵人数在三万左右,距离五里左右。”

    “命令炮兵发射完第一轮后,调转50门火炮。”

    “报王爷、到了2千步了,1千800步、1千五百步。”

    “放”站在山坡的旗语兵一挥红旗。

    “轰轰轰”

    200颗炮弹在李定国队伍中间爆炸,他脑中闪过一丝是不是上当了?北面1百多门炮,南面哪来的火炮?万马奔腾中也顾不上多想,只有一个想法冲过去,杀了对方。

    炮兵不时的调整距离,骑兵越来越近,李浩然这次准备充分,带了三万名火枪手,2万刀牌手,全趴在四周的战壕里,火炮部署在中间的空地上,可以无障碍发射,任你多少兵马也抗不住火炮的覆盖。

    李定国的一部分骑兵已经越过500米炮火警戒线。虽然人数不多了,李定国暗暗心喜,我就不信你能让炮平打。只见对面二十个火光一闪,暴风骤雨般铁粒撒在他们身上、马上,李定国幸运的看见眼前的部队突然消失了,回头望去几十个部下惊恐的表情,后面的部队还没上来。

    好个李定国身手敏捷一个纵身翻下马来,滚入道旁。“轰轰轰”又是多声巨响,前面的大西兵全部倒下,浓烟中从后面冲上来的骑兵看见眼前的一切,惊呆了急忙勒住马缰绳,不知所措。李定国从道旁抓住一匹空马骑上,边跑边说:“快撤回城里。”

    此时三万贵州步兵,有的骑着十几头大象,朝中国军队慢腾腾进攻,50门火炮给步兵造成伤亡,大象挨几炮没事,仍不慌不忙走着。李浩然看李定国的骑兵跑回去了,命令炮兵全部调转炮口,朝贵州兵炮击。终于有几头大象承受不住倒下。
………………………………

第三百零五章:多此一举

    李定国沉思片刻说:“我何尝不想这样,可辽王这一布局实在看不明白;亲自带着家眷和五万步卒在我城下驻扎,又没有火炮,难道他不怕我一口把他吃了,按辽王的战绩;败蒙古、灭女真,占京城、退闯王,杀父皇不像莽撞之人,听说辽王早年善奇技淫巧之事,不知他还有什么奇术?”

    “王爷、难道他是神仙不成,凭五万步卒还能挡住我们两面进攻?”

    李定国实在想不出李斌能有什么可以挡住他的大军,好像走进一个漩涡,知道是陷阱不得不进。当然还可以选择向东面转移,东下湖广,可虽然南明政府封他为王爷,洪承畴并不卖他的账,宣称誓死不与贼为伍,想到闯王就是被他所灭,打消了这个念头。

    从跟张献忠起义至今,李定国暗暗后悔不该造反以推翻明朝为目的,父皇杀戮太重,失德失民,又无远见,大好河山让他们破坏的一塌糊涂,所以才接受南明的分封,抗击辽王的侵吞。但辽王强势使他忧虑,连闯王的夫人都投靠辽王,究竟他有什么魅力能得到高夫人的青瑕?

    百思不得其解,但目前只有唯一的一条路,消灭南面的李斌,才能破解困局,打开局面,因为从贵州可以到广西、广东一大片广阔天地周旋。

    这天晚上从城上用绳索吊下几个大西兵,趁着夜色逃过对方的哨兵,向贵州送信去了。

    几天来西面城墙被砸塌数段,李定国只有靠人来堵,红娘子部并不硬拼,用火枪杀伤大西兵,搞的李定国左右为难,不用人堵怕对方冲进来,派兵防守又遭到重创,感到重庆城岌岌可危。这时手下来报:“王爷、小的不辱使命,刚从贵州军中来,已经商定明日清晨从背后发起攻击,请王爷速速准备。”

    “好、明日就给中国军队雷霆一击,以解重庆之围。”

    当天夜里城南出来数十股大西骑兵,在城外五公里范围巡视,没有发现什么,想扩大范围搜索便遭到埋伏在此的火枪手阻击,大西兵想仗着骑兵速度冲过去,却因人数太少被击毙。

    士兵回来报告,李斌知道大战来临了,当夜四周分别派出探马,吩咐士兵夜不脱衣,擦拭枪膛,派一快骑给王虎送信。

    第二天清晨,重庆雾气重重,人们都在沉睡,南门悄悄打开,李定国率5万骑兵牵着马,慢慢向前靠近,突然道路旁一支响箭升空,飘向南方,鸣笛声打破了宁静。李定国知道已被发现,命令全体上马,霎时间马蹄轰鸣,大地颤抖。

    李斌选择一个高坡用望远镜观察,大雾弥漫什么也看不清,便问:“你们谁能听出对方的距离?”

    一个道长说:“我来”便趴在地上侧耳倾听,嘴里报着:“还早,起码在五里之外。”

    “命令炮兵准备。”原来白天让城上看没有炮兵,到了晚上偷偷运了200门火炮过来,不然李斌是找死吗?

    突然后方又传来响箭的声音,传令兵来报:“王爷后方发现大批军队,还有大象兵,其余都是步兵人数在三万左右,距离五里左右。”

    “命令炮兵发射完第一轮后,调转50门火炮。”

    “报王爷、到了2千步了,1千800步、1千五百步。”

    “放”站在山坡的旗语兵一挥红旗。

    “轰轰轰”

    200颗炮弹在李定国队伍中间爆炸,他脑中闪过一丝是不是上当了?北面1百多门炮,南面哪来的火炮?万马奔腾中也顾不上多想,只有一个想法冲过去,杀了对方。

    炮兵不时的调整距离,骑兵越来越近,李斌这次准备充分,带了三万名火枪手,2万刀牌手,全趴在四周的战壕里,火炮部署在中间的空地上,可以无障碍发射,任你多少兵马也抗不住火炮的覆盖。

    李定国的一部分骑兵已经越过500米炮火警戒线,虽然人数不多了,李定国暗暗心喜,我就不信你能让炮平打。只见对面二十个火光一闪,暴风骤雨般铁粒撒在他们身上、马上,李定国幸运的看见眼前的部队突然消失了,回头望去几十个部下惊恐的表情,后面的部队还没上来。

    好个李定国身手敏捷一个纵身翻下马来,滚入道旁。“轰轰轰”又是多声巨响,前面的大西兵全部倒下,浓烟中从后面冲上来的骑兵看见眼前的一切,惊呆了急忙勒住马缰绳,不知所措。李定国从道旁抓住一匹空马骑上,边跑边说:“快撤回城里。”

    此时三万贵州步兵,有的骑着十几头大象,朝中国军队慢腾腾进攻,50门火炮给步兵造成伤亡,大象挨几炮没事,仍不慌不忙走着。李斌看李定国的骑兵跑回去了,命令炮兵全部调转炮口,朝贵州兵炮击。终于有几头大象承受不住倒下。

    不愧是李定国训练的兵,贵州兵在伤亡惨重情况下仍不退却,手持刀剑一步步向前迈进。突然贵州兵身后响起轰鸣,王虎带着六万骑兵赶到,战斗已经毫无悬念,骑兵对步兵就像杀牛羊一样,不一会斩杀完毕,还缴获几头大象,被李斌放回丛林。

    这一战歼灭贵州兵三万,大西骑兵4万多,李定国率几千骑兵逃回重庆城,中国军队大获全胜,标志着从此热火器占据战役的主导地位,冷兵器的时代已经不复返了。

    当传信兵报告李定国,看见中国军队的骑兵从城下路过时,李定国知道三万贵州兵算是交代了。他从头到脚都是拔凉拔凉的,给他的震惊、打击实在太大,一个没想到李斌还有200门火炮藏着;二是没想到火炮的威力这么大,还可以平射;三是知道了就是个骗局,表面示弱,故意引他上钩。

    目前他的兵力不足五万,想要防守三面围攻是不可能的,而且城西被红娘子和李如樟打的破烂不堪,对方没有大举进攻是为了减少伤亡,重庆城已经不能再守了。

    “报王爷、城西危急,红娘子部大军压境,似有大举进攻举措,请王爷速速增兵。”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第三百零六章:有意疏远

    见李浩然来信,急忙调十五万大军给汪锡,让他速进山东。此时山东局势紧张,熊庭弼退守泰安,挡住了高杰的5万明军,而黄得功由临沂一路攻破莱芜,并不向泰安转而攻向淄博,准备由淄博攻占济南。

    济南现驻扎军队是五千鞍山兵,有三千支火枪,10门火炮,弹药一般,正常配置,要对付5万兵马还是吃力。

    济南知府李攀龙经过这段时间也看出,在李浩然的政策下,山东逐渐摆脱了饥饿,各行各业开始走上正轨,尤其对商业的税收,使济南城财政第一次有了富余,繁荣景象逐渐显露。认为李浩然倒不失为明主,真正为天下人考虑,为百姓办事的人。

    这时传来南朝兵马进攻山东的消息,疑惑不解;南隶朝廷有如此强大吗?李浩然的火器他可是见识过,难道皇上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也有如此强大的火器?如果能这样大明就不会亡,他内心深处仅存的维护旧制的心思,又开始一点点跳跃。

    这一天济南知府来了位旧相识,也是“后七子”(明末文学成就较高的七人)之一的吴国伦,东林书社创建人,现是南隶东林党成员;

    。见到李攀龙作揖道:“李兄近日诗兴大发,一首《塞上曲》名扬天下,在下佩服。”

    “不敢、不敢,吴兄在南隶身负要职怎会跑到济南城,不是专门来夸我的吧。”

    “哈哈哈,正是,不过顺便请李兄弃暗投明,重归旧主,你我又可同僚一场,新皇授予老兄户部尚书一职。”

    李攀龙心中忐忑,张口就给他一个户部尚书,想起崇祯年间,自己性格耿直,不同流合污,奸臣陷害,入狱几年,屡次遭贬,得不到重用,今日却如此易事,便问道:“新皇这次攻略北方,出多少兵马,是何武器?”

    吴国伦为了拉拢他说:“新皇出兵马二十万,全是最新的刀箭,准备攻下山东后直捣北京,重整河山。”

    李攀龙听了纳闷,什么叫新刀箭,说来说去还是大刀长矛加弓箭,二十万人马够个屁,摄政王若从河南调兵,最少30万兵马加上火枪、火炮,你就是50万也不够啊。

    心中大为沮丧,对他说:“吴兄可知原辽东兵马的实力?”

    “不知”

    “唉、难怪你会说重整河山的话,却不知辽东火炮的威力,那种炮铺天盖地,沾者即亡,如今济南兵马虽不足,但王爷调兵前来,新皇二十万兵马毁灭旦夕之间。”

    “李兄莫非怕了辽王,什么火炮他也不能变出花来,还能挡住我二十万大军,老兄从前可不是怕事之人。”

    “你也不用激我,熊大人早已把战事报于朝廷,相信王爷即会派兵前来,你速回去劝新皇退兵吧!否则即将大难临头。”吴国伦会见李攀龙一事,早已由硕鼠司一封密信发到李浩然手里。

    黄得功率南明军队终于打到济南城,熊庭弼派五千人马前来支援,1万对5万还是兵力悬殊,知府李攀龙动员济南百姓助战,运石上城,烧开水,烧油锅,抬弹药,鼓励军民,只有坚持几天王爷会派兵救援,如果让明军攻下城池,济南城将毁于一旦。

    明军大举进攻,士兵抬着云梯,城下站着弓箭手向城上射箭。济南城上3千名火枪不断射击,百姓抬着石头往下砸,开水、滚烫的油向城下浇,10门火炮朝明军发射,打退了明军七八次进攻,渐渐石头砸完了;火油用完了;弹药也打得差不多了;最后还是靠人拼。

    济南城上危急显现,城头之上杀声震天,1万中国士兵用刀剑拼杀,打退明军几次进攻后,兵力只剩3千多人,早已筋疲力尽仍苦苦支撑,杀退明军后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喘气,站都站不起来。

    李攀龙见此忧心忡忡,明军再来次进攻济南城即将告破,新皇绕不了他,就是不死李浩然也不会放过他,反正都是一死,不如战死沙场,想起自己写的诗句:“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正好了却从军的夙愿,带着十几个家丁走上济南城头。

    明军首领黄得功知道济南城即将告破,派出全部人马装备攻城,士兵们呼喊着:“杀进济南城,活捉李攀龙。金银随便拿,女人任意挑。”明军最后3万多人马蜂拥着杀向济南城。

    就在这危急时刻,济南城西面尘土飞扬,旌旗蔽日,汪西率2万骑兵赶到,其中有1万是蒙古骑兵,不等汪西命令,便杀入战场。正在攻城的明军见背后来了骑兵,纷纷跳下云梯,有的不及摔个半死。

    突然一击,明军猝不及防,一触即溃,哪管什么命令只恨爹妈少生两条腿,纷纷丢下手中的兵器,拼命往南面跑。汪锡两万骑兵如入无人之境,大砍大杀,早已憋了很久的杀气,一旦释放出来势不可挡,追出十公里外,马匹疲乏才收兵。

    李攀龙站在城上,本来是等死的,瞬间化险为夷,真是生死两你所看的《回到大明带只猪》的  第三百零六章:有意疏远 已启用防盗模式,只有半章和上一章内容接不上。后面隐藏部份请到百度搜:(无情+水) 进去后再搜《回到大明带只猪》 观看


………………………………

第三百零七章:赶尽杀绝

    马士英战出来说:“陛下、据高杰、黄得功回报,中国军队火炮厉害,兵马强壮,恐我方不及,应派出使者与之谈判,恢复前段的格局,大家则相安无事。”

    史可法说:“陛下、不能求得一时平安,忍让退避,辽王乃虎狼之心,窥视我大明久亦,待四川、西南战事结束,必将大举进犯南方,等战不如求战,目前山东兵力薄弱,如能击溃,则可占领河南,进攻北京。”

    马士英气急败坏说道:“陛下、史可法大言不惭,还想进攻北京城,现在连徐州恐怕不保,应以和为上。”

    朝廷之上又是吵个天翻地覆,你说你有理,他说他有理,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最后由皇帝决定派出使者谈判。这是礼部的事自然由史可法带队。

    在徐州两军相隔10里的地方,汪锡同史可法见了面。汪锡说:“当年史大人不顾自身安危,不惧阉狗魏忠贤的淫威,看望、照顾恩师左光斗之事迹,仍记忆犹新,可钦可佩。如今又有阉党、马士英一伙谗言祢上,惨害忠良,陷大人于不义,你说这世道还有公理、正义、公平吗?”

    史可法正色道:“你少来这套,大丈夫在世,不求功名利禄,但求问心无愧,上对的起祖宗,下对的起黎民百姓,辽王世受皇恩,不思回报,反而聚众造反,想取代大明,毁我祖制,乃是不忠、不孝、不义之人,你若有一丝忠义之心,当悔过自新,迷途知返,为大明效力。”

    “史大人你是来谈判的,还是来策反的?”

    史可法无奈看了汪锡一眼说:“自然是谈判的,你说怎样才会退兵?”

    “史大人,战事是你们惹起的,现在你说退兵就退兵,好像没那么容易吧!山东的损失怎么办?至少要赔偿100万银两。”

    “你狮子大开口,不行,50万两怎么样?”

    两人讨价还价最后商定60万两,汪锡目的已经达到,按李浩然的指示,现在还不是对南明开战的时候,北方刚刚安定仍不稳固,四川才打下,西南各省正在征战,生产不足,粮草不济,最后汪锡退守枣庄、临沂一线,才算结束这场战事;

    熊庭弼到西南任职,路过重庆前来拜访李浩然。“王爷、在下辜负王爷一片期望,仍以重职在身,感谢王爷宽厚待人,定不负重望,治理好西南。”

    “熊大人啊!你对前朝痴情,念念不忘,我又没怪你,说明你是有情有义之人,我也说了很多遍了,你要把国家、个人、皇上三者的关系处理好,一个朝代的变迁总是有各种原因的存在,没有我还有其他人,要与时俱进。你们文人读书时就知道‘君为轻,民为重。’怎么做起来与说的不一样呢?”

    “这个、是在下愚昧,未读好圣贤书,心中的牵挂无法放弃,也许是我老了。”

    “少拿老来搪塞,你是不敢面对现实,不敢面对自己罢了。”

    李浩然还想跟他说些什么?见谢长顺匆匆走进来,手上拿些纸张慌里慌张,急忙送走熊庭弼,问:“出什么事了?”

    “报王爷、陕西、甘肃有人造反,揭竿而起,事态严重。”

    “还有这事”李浩然拿过奏章看:原来是陕西有个叫王永强的,在陕西榆林起事,打出“反中复明”的口号;甘肃回民将领米喇印、丁国栋起兵造反。

    李浩然把众将领召集起来,命令王虎、李定国率部伺机进入川东鄂西的變东,与在哪里驻守的明军刘体仁接触一下,勿要盲动,相机行事,因为那里山险岭峻,易守难攻。命令红娘子、高夫人率5万人马随他到陕西、甘肃走一遭。

    李浩然携夫人到了长安城,李如锌垂头丧气地说:“九弟、你尽快派个文官来吧!我乃一粗人,陕西大小事一把抓,实在力不从心,结果出个榆林、甘肃事件。”

    李浩然当初让他任陕西都督,就是看他有多大能力,尽可能发挥,看来是拔苗助长,反倒害了他。问道:“他们为什么会造反?人数又多少?”

    “大概几千人,造反原因具体不祥。”

    “你马上命令手下调查,越详细越好,你集合五千兵马为前锋立即前往甘肃,我解决完榆林的王永强后跟你会合。”

    李浩然速写封信给裴文中,令他以内阁名义给河南的李岩下公文,让他推荐一名官员任河南知府,然后尽快到陕西任都督,管理陕西、甘肃、宁夏三省。

    留下2万人马驻守长安,李浩然带着红娘子、高夫人赶往榆林,整个县城被洗劫一空,几个知府衙役正在询问平民。见到李浩然急忙跪下行礼。

    “免礼了,你们调查的怎么样了?”

    “报王爷、大概眉目是这样;榆林本是穷县,受灾严重,几年来并无税收,朝廷上有规定免税三年,期限已过仍收不到税,知县大人派衙门皂隶下乡强收,没有钱交税的,便抢农户的家禽,存粮、牲口来抵,连种粮都抢光了。

    王永强家也是未交税户,知县皂隶抢他们存粮与他父亲争执,推搡间他父亲头颅幢在院墙内一块突出石块上,不幸身亡;

    。王永强打死皂隶借机造反,率榆林百姓冲入县衙,打死知县洗劫一空,扬长而去。”

    &nbs你所看的《回到大明带只猪》的  第三百零七章:赶尽杀绝 已启用防盗模式,只有半章和上一章内容接不上。后面隐藏部份请到百度搜:(无情+水) 进去后再搜《回到大明带只猪》 观看


………………………………

第三百零八章:优势

    在陕西是阶级矛盾,而在甘肃是民族矛盾,作为少数民族自古受汉人的欺压,积蓄久远,丁国栋就是因为久受明朝官府欺压才投靠新政府,却又受到新的知府衙门、士兵的欺辱。

    事情起因是汉人知府大人待遇不公;尤其是税收上,汉人与回人有明显区别,回族人怨气一直比较大。事件的导火索是因回族人的生活习俗而引起的。

    回族人来自阿拉伯,信徒称“***”经典是《古兰经》属***教,生活习俗不吃猪肉、狗肉和动物血液等,为什么不吃猪肉?主要来自《古兰经》安拉的禁令,根本原因是信仰,对安拉绝对的忠诚,相信这种禁止行为;是超越人类思想理解的智慧和恩惠。

    按***教历每年九月定为斋月;在斋月要封斋,要求每个***教徒在黎明前到日落前的时间里,戒饮、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在斋月里认真反省自己的罪过,使富人亲身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到教历10月1日即斋戒期满。

    斋月期间汉人士兵在回族人拜教的清真寺内,边吃着猪肉,边手拿猪肉塞回回人的嘴里,引起共怒,丁国栋当时在场,便杀了寺内汉人士兵,又带兵袭击汉人兵营,把李如锌留下的1千多士兵全部杀死,起兵造反,周围四边积极响应,汇集了十万之众回回参加起义军。

    李如锌来到定西城下安营扎寨,布置防线,派出探马、细作在周边侦查,知道凭自己五千人马,难以攻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