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血八旗-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蚋且庖逯卮蟆?上Ъ程刈橹婢淦髯仪巴湛继睾派涎芯垦频氖焙颍⑸怀『懿恍业囊馔猓频尤徽耍唤鑫淦髯胰可ド程匾脖徽ǘ狭擞彝取E诘涝侗苊獠涣搜苹鸬奈侍猓吮苊庖馔猓甭拊诖笮团诘习沧傲艘惶桌嗨颇种拥亩ㄊ保程馗蘸酶仙狭朔⑻踝咄甑氖焙颉
不过吉莱特遇到的只是一场小爆炸,真正的大爆炸在长春的大将军行辕里,看着大连海战的报告,果兴阿彻底炸了。
………………………………
第四百三十二章 将军的愤怒
大连湾海战,其实是一场两边都打赢了的战争。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雅文吧远东舰队虽然损失大了点,但是完成了全歼旅顺留守舰队的任务,达成了自己的战略目的,而且人员伤亡不过三百,远胜于北满州。北满州方面人员损失巨大,但是在沉没吨位上大占便宜,而且最后击退了英军,也不能算输。不过对于果兴阿来说,这些都不重要,大连湾海战是他穿越以来吃的第一大亏。
旅顺留守舰队四舰沉没,三舰重伤且没有修复的价值,眼下这个渤海防务只有翠柳号一舰可用。人员上更是损失惨重,阵亡校尉官兵五百余人,其中包含中校舰长两人,果兴阿打了这么多年仗,没有一场战斗阵亡过这么多人。所以将军很愤怒,把心爱的痒痒挠――玉如意都给摔了。
果兴阿的愤怒还有一层是不能和外人说的,因为他觉得大连湾的惨败,全都是他的责任。喜欢反思自己的果兴阿,觉得自己很像几十年后的李鸿章,有了坛坛罐罐之后便舍不得了,不敢得罪英国人,所以总想避战求和。正是因为自己的这种思想,导致了大连防务整体上的消极,让旅顺留守舰队一直处于被动之中。如果自己能够主动一些,远东舰队一露头,便让北海舰队南下歼灭他们,根本不会有今天的惨剧。
李鸿章畏畏缩缩是因为大清的家底不行,但是北满州现在的工业可不弱,就算还不如世界第一的英国,但也未必没有一战之力。果兴阿还有大批金手指,战场上十年八年的肯定不会吃亏,根本没必要在英国人面前退让。伟大的同志说过,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真大打英国人也未必有这个底气。一会想外满洲的收复问题,一会想工业制品的进口问题,完全都是果兴阿自己吓唬自己。
“妈的,宁可外满洲再让老毛子占几年,也绝不能再让英国佬嚣张。怀远先生,通知巴夏礼,鉴于大英帝国对我北满州的战争行为,我北满州自治政府正式与英国断交,并向英国宣战!”果兴阿想开了,大不了就拼了,两边都不涉及本土作战,大不了就全球开战。
“大将军,真的要打!”邹德归也很气恼,不过全面开战和小规模冲突的性质可不一样。
“人家都打上门来了,再委曲求全也没意义了,打吧!国威都是打出来的,不掏点干货出来,白人总觉得自己优越!”果兴阿忍已经忍过了,现在已经没什么可顾忌的了,总不能天天在大连打,也该出去活动活动了。
“打吧!英国人一直拿我们当小弟,处处对我们指手划脚,也该教训教训他们了!不过不要驱逐巴夏礼,留下和谈的通道,我们谁也灭不了谁,打够了再谈!”皮润民也主张开战,不过他比果兴阿的想法成熟些,要压缩战争的规模。
“通知各造船厂,立刻开始赶工,新建八艘海狮级巡洋舰和十六艘海狼级驱逐舰。将渤海舰队更名为南洋舰队,原有编制不做改动。原留守舰队升格为黄海舰队,由丁圣平任舰队司令,新建舰艇将全部补充进黄海舰队。目前大连等地的防务由北海舰队协防,让边昌狄派一个十二艘主力舰的编队到大连去。边昌狄的北海舰队全部出港搜索英舰,既然宣战了,就把他们都给灭了,尤其是远东舰队,只要找到他们就地歼灭!”对英开战主要是海战,果兴阿当然要先安排海军。
“大将军,丁圣平怎么说也是败军之将,您看是不是考虑一下这次表现比较好的马二维或者徐宏兴!”总参谋长谭绍光觉得黄海舰队司令的任命有些小瑕疵。
“这次战败的主要责任在我,丁圣平的表现还是不错的。马二维和徐宏兴也很好,但他们多是将才,只有丁圣平能够稳住中军,舰队司令不是会打仗就可以的!”果兴阿摇了摇头,马二维和徐宏兴将来也会有安排,但并不是现在。
“也对!”谭绍光点了点头。
“谭大哥,南洋眼下兵力部署如何!”开打就要进攻,果兴阿附近可没有英国人的地盘。
“南洋舰队的十一艘主力战列舰全在坤甸,其余二十五艘战舰中,有十一艘在新几内亚北部的新安港,其他也都在坤甸。陆军方面有驻防兰芳共和国的黄忠敏第三混成旅,海军陆战队除一个团在新安港驻防,其他也都分驻在兰芳共和国境内。兰芳共和国国防军,已经有五个团完成了整编训练,各方面情况都与大连的日籍佣兵差不多,可能作战意志上要差一些,其他的都还好。”谭绍光简单介绍了北满州在南洋的兵力分布,果兴阿天天日理万机,太多的事情他是记不住的。
“新几内亚怎么样?”果兴阿的脑海里新几内亚跳板再次浮现。
“据赛大人传来的信息看,新几内亚该岛地域广大,但当地居民极为野蛮落后不通王化。且当地山峦丛林密布,生番作乱不易剿灭,目前除西北原荷兰经营地域外,其他地方只能以军事占领,无法有效建设!”谭绍光也知道果兴阿不爱听,不过这是实情。
“下令给南洋大臣智远、海军司令博敦及第三混成旅黄忠敏,命令他们克复婆罗洲全境,并适时进取马来亚、新加坡等地,并袭扰印度沿海!同时让北海舰队边昌狄在肃清内海残敌后,立刻南下收复香港!把英国人赶出太平洋!”新几内亚的开发跟不上,果兴阿自然没办法实现美梦了,只能退而求其次。
坤甸的智远接到长春电报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对世界第一强国开战,实在是太不理智了。不过博敦和山东兵出身的黄忠敏却极为兴奋,没有战争他们只能跟在智远背后打杂,只有战争爆发,他们的价值才能够体现。不过有人比他们还急,就是兰芳共和国的总统刘阿生。
刘阿生给荷兰人当过很长时间的傀儡,在兰芳的人望很差。但是他引来了智远,又成了满洲人的傀儡之后,他的人望却好了起来,满洲人也是中国人,大家都是自己人嘛!这次惊闻北满州对英国开战,刘阿生可不管英国是世界第几强国,满洲政府帮他训练了五个团的新军,他可得在智远和全体国民面前好好表现。博敦和黄忠敏还在商议进军计划,刘阿生居然率领他的一万大军,对沙捞越、沙巴、文莱三邦亲征了。
智远等人大骂刘阿生丑人多作怪,却也只能赶紧派兵去接应他,出师不利的影响可太恶劣了。兰芳共和国的一万大军,虽然装备水平和实力都很一般,但那也是黄忠敏等人辛苦训练出来的,让刘阿生都给赔光了,也是很肉疼的。不过南洋霸主刘阿生也真不白改,黄忠敏带兵赶到的时候,人家已经平定了北婆罗洲三邦,而且还抓了二百多英国俘虏。
当然首战告捷,并非刘阿生是什么军事天才,只是英国人太大意了。拿破仑大帝歇菜之后,大英帝国的霸权已经很久没人挑战了,东南亚的一些荒蛮部落也犯不上大军驻防,所以北婆罗洲三洲的英国守军一共也就二百多人。各地的主要兵力,都是拿着前装火枪和弓箭、长矛的当地土人。刘阿生万余装备施耐德步枪、加特林机枪、阿姆斯特朗野战炮的大军一冲,这些土人自然土崩瓦解,二百英军面对五十倍的敌人理智的选择了投降。
英军在东南亚还没和满洲军打出血来,所以黄忠敏等人也没有虐待英军战俘,在当地挑了一批竹楼子,就把这帮人关了起来。智远在前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盛赞了刘阿生的军事才能,并肯定了兰芳军取得的骄人战果,然后便收缴了兰芳政府对军队的指挥权,坚决不给刘阿生再次添乱的机会。
博敦和黄忠敏等军官,对于收缴兰芳政府兵权,用兰芳军防守婆罗洲是举双手赞成的,因为他们发现了战机。英国人或许非常强大,但是他们在东南亚的兵力主要都是当地土著,实际战斗能力非常低下,这个时候不去攻城掠地还等什么时候。博敦在地图上随手一划拉,就找到了他的目标,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门户马六甲海峡。攻取整个马来半岛工程量还是很巨大的,能不能做到还要看以后的局势,但是海军可以和黄忠敏的第三旅先占领其中的一个关键点――新加坡。
新加坡地理位置十分关键,当地的华人居民又多,正是博敦进取的理想所在。说干就干,渤海舰队主力集结之后,把第三混成旅和海军陆战队第一旅装在了船上,直扑战略要地新加坡。不过登陆之前,他们还得先打一场海战,大英帝国东印度舰队,已经过马六甲海峡直奔婆罗洲而来。
马六甲海战是博敦这个海军司令,取得的第一场辉煌胜利,英军东印度舰队被击沉主力舰七艘,几乎丧失了全部战斗力,北满州军凭此一战获得了东南亚地区的制海权,但是博敦并没有啥成就感。马六甲海战是一场正统的英式海战,双方的主力舰都是排成战列线对轰。北满州十一艘主力战列舰厚达二百多毫米的渗碳装甲,自然可无视英军的炮击。博敦的旗舰晓梦号,被英舰命中了一百多炮,除了营造了点紧张气氛,蛋用都没有。但满洲战列舰的二百四十八毫米主炮、一百五十毫米舰尾炮、一百二十二毫米副炮、甚至是八十八毫米副炮,都可以轻松击穿英舰的装甲,所谓的战列舰对决根本就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
黄忠敏夺取新加坡的战役,也没有任何的波澜。第三混成旅有舰炮支援,实力又本就远强于驻新英军,还有三倍的兵力优势,打不下来才是怪事。激战一天之后,英军再次明智的选择了投降,保留了绅士的体面。黄忠敏也没见好就收,兵力还有富余,英国在这一代又属实没有多少人,为了部队能够取得优势,黄忠敏又跨过柔佛海峡占领了新山。继续往北发展问题也不大,但是战线拉得太长,万一英军强力反攻,黄忠敏可就麻烦了。所以占领了新山之后,陆军便不再发展,他们开始在新加坡一带当起了土拨鼠,疯狂的修建永备工事,保护好自己占住的一亩三分地。
黄忠敏的判断还真就没错,驻马来西亚英军在他刚修好工事的时候,就发了大规模的反攻。英国人甚至调动了驻印军,足足凑出了八万多人的大军,向新山防线发起了猛攻。不过因为出于对殖民地人民的鄙视,英军指挥官科尔中将,对于非英军直属部队的指挥漠不关心,完全把这些殖民地军队当成了消耗品。
狭长的马来半岛让英军行军出了很大的问题,殖民地的二线军队今天到三千,明天到五百,零零散散连建制都有些混乱了。但是科尔中将并不管这些,只要有部队到了,他就迫不及待的把人送上战场,逼着他们去冲击满洲军的防御工事。好好的一场大战,愣是被科尔指挥成了添油战,一批印度人和马来人,倒在了满洲军的阵地前,然后又第二天又一批人被派来送死。当科尔反思自己是不是做的太过的时候,八万大军已经足足战死了三万多人。
科尔希望通过殖民地劣等人种消耗满洲军弹药储备的计划也没有成功,满洲人都来自寒冷的北方,因为气候的关系他们的基因里就有储蓄的习惯。博敦跑到南洋小两年,只要有往来的舰队,就要给他带一船弹药和补给过来,北满州南洋驻屯军的弹药储备,足够黄忠敏嗨玩一年的。
南洋进展不错,北海舰队却没去打香港,因为他们追剿远东舰队的任务还没有完成,面对二十多艘铁甲舰,断了腿的吉莱特明智的选择躲在日本港口里不出来。还没不想把摊子铺得太大的果兴阿,没有对日本宣战,只是派人威胁幕府交出远东舰队。德川将军的权威再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两强之间难做人啊!两边他谁都惹不起,自然只能装聋作哑,他不敢得罪满洲强邻,也不敢轰远东舰队走路,委委屈屈的把自己最后的权威都给会毁了个干净。
当然也有人比德川将军还郁闷,那就是英国的内阁首相德比,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局势怎么会发展成这样。
………………………………
第四百三十三章 英国人的一贯风格
德比内阁原本的计划中,对北满州的战事,将是一场发生在北满州境内的中等规模战争,大英帝国计划投入的兵力除了远东舰队,最多也就是一支万余人的远征军。但是仗一打起来,一切就都不一样了,战斗不但打到了英国的势力范围内,而且投入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十万。
德比内阁现在无比懊悔当初支持北满州南进,如果北满州没有婆罗洲的根据地,绝不可能万里远征打到英国的势力范围内。可惜现在再后悔也来不及了,北满州已经控制整个婆罗洲,并进兵马来半岛,陆战虽然还在新山一线胶着,但是北满州的南洋舰队兵锋已直指印度。东印度舰队损兵折将基本丧失了战斗力,西印度舰队则畏缩不前,大英帝国的根本重地印度隐隐有被孤立的危险。
出击满洲的远东舰队更是把人丢到姥姥家,躲在日本不敢出来了。日本虽然好像在偏向英国,保护着远东舰队,但是如果北满州真的对日采取强硬态度,日本人能不能扛得住根本就是个未知数。再说远东舰队的任务是进攻满洲本土,现在跑到了日本本土算是哪一道。一整支舰队加上随舰的陆战队,蜗居在日本,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日本人在坐地起价这方面做的可是相当到位。如果战事真的迁延几年,搞不好英军就得饿死在日本,当然也有可能会现在日本和武士们来一场粮食战争。
伦敦简单的分析了一下,便干脆利索的判定,远东舰队基本也就那样了,根本指望不上,他们能照顾好自己就不错了。马来半岛上正以八万大军围攻七千强敌的科尔中将,也大概是玩砸了,眼下马来半岛该考虑的不是如何收复新加坡,而是满洲军如果反攻,他们该怎么安排马来半岛的防务。眼下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海战,只要英军能够歼灭北满州南洋舰队,大英帝国将再次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让西印度舰队汇合东印度舰队的残部,再次出战南洋舰队绝对是一个不理智的决定,如同科尔在马来半岛做的一样,添油战术不会有任何效果,反而会给敌人分批歼灭英军舰队的机会。
大英帝国名义上有十大舰队,分散部署在世界各主要地区,但绝大部分精锐主力都集中在大西洋舰队和地中海舰队,其他各舰队规模就要小的多。排名后五位的东印度舰队、西印度舰队、太平洋舰队、北美舰队、远东舰队,其实力也就和当初博敦从英国带回来到买赠舰队差不多,远不如奢华的阿思本舰队。远东舰队更是从东印度舰队里分裂出来的,带走了东印度舰队的大部分家当,东印度舰队又从西印度舰队补充,西印度舰队又找太平洋舰队借船,总之是水平都很一般。面对拥有十一艘铁甲战列舰的南洋舰队,这些后五名的小兄弟肯定是不行,德比内阁准备调动地中海舰队,去找东方小朋友试试水。
正是基于这种观点,德比首相在国会作了关于增兵东南亚,全面向北满州开战的报告。在德比的想象中,远东舰队损兵折将,马来半岛丧城失地,国会应该是群情激奋叫战不休的,但实际上根本没有几个人响应他。美满海战之后,英国政府采取削弱北满州的态度,大家是都知道也支持的,但是这次对北满州动兵却太过突然,许多议员都没有充分的准备。战争的起因的英国鸦片商人事件,也并没有像二十年前一样引起英国国内的共鸣。随着工业的发展,鸦片贸易的辉煌早就一去不返,大家都是正经商人当然不会同情毒贩。北满州与英国之间又早有禁烟协定,这些走访贩毒的混蛋自己撞在了枪口上,为什么要整个国家背信弃义为他们战斗。而且鸦片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商人们有利可图,现在满洲的生意做的好好的,突然开战就很影响生意了。在中国混太久的巴夏礼,挑错了战争的借口,让许多议员都觉得对满洲的战争,根本是一场莫名其妙的闹剧。
“首相先生,远东舰队和远征军目前被围困在日本狭小的海港内,在依靠着一个弱小的东方岛国的救济和庇护生存。我们实在不能理解,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您所说的攻入满洲本土,占领长春城的计划,如何才能够实现!”自由党的巨头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等人早就看保守党的德比不爽了,这次德比内阁捅出了这么大的篓子,他们当然要好好的痛打落水狗。
“我保证这个计划一定会实现,但占领长春只是这个计划的最后一环。在此之前,我们要做的是派遣地中海舰队进入印度洋,汇合东印度舰队、西印度舰队和太平洋舰队,通过主力舰队决战,歼灭北满州南洋舰队,重新夺回马来半岛,并占领婆罗洲。再粉碎了北满州在东南亚海域的全部力量之后,舰队将进军远东,解决被围困的远东舰队,并进一步攻入满洲本土,让骄傲的将军为他的愚蠢付出代价!”德比膈应死了威廉,如果国会里没有这个混蛋,德比的日子会好过不少。
“首相先生,您凭什么坚定的认为一定可以歼灭北满州南洋舰队呢?另外提醒一句,北满州还有一支强大的北海舰队,也正是他们把远东舰队困在日本!”威廉的很多朋友都与北满州有贸易往来,所以威廉一直认为对满洲战争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
“北满州的战列舰全部集中在南洋舰队,如果南洋舰队被歼灭,北海舰队不足为虑。至于我们以地中海舰队为主力的联合舰队能够歼灭南洋舰队的问题,还需要我来回答吗?我们在主力舰数量和吨位上具有绝对的优势,歼灭他们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德比自信满满。
“首相先生,我想您并没有注意到东印度舰队发回的战报上的一些细节。南洋舰队现有的主力舰共十一艘,其中有九艘是采购自我国,北满州又在与美国联邦政府的战斗中缴获了三艘。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在北满州数次的调整之后,他们的主力舰莫名其妙的少了一艘,从十二艘变成了十一艘。我曾经就这个问题调查了很久,但是在这次东印度舰队传回的报告里我找到了答案。缺乏造舰优质材料的满洲人,可能拆毁了其中一艘吨位较小的主力舰,对其他的十一艘战舰做了大规模的改建。经过满洲人的改建,其十一艘主力舰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动,在装甲和武器系统上做了全面的升级,吨位也大幅度的增加了。原本这些军舰的吨位应该在六千五百吨到八千吨左右,但是据东印度舰队传回来的战报,满洲战舰的吨位则升至了七千五百吨到一万吨之间。”威廉也是主张打压北满州的,而且他对北满州军事方面下的功夫,可比德比内阁多的多。
“亲爱的威廉,这些能说明什么呢!我们的舰队依旧具有优势!”德比被威廉的长篇大论弄得有些迷糊。
“首相先生,满洲人对主力舰的改建,主要就是为了让他们的主力舰可以适应装甲,据东印度舰队的战报,满洲主力舰上的装甲绝对超过了三百毫米匀制钢,我们英国的舰队拥有击穿如此厚度装甲的火炮吗?如果我们无法击穿如此厚度的装甲,我们又该怎么歼灭南洋舰队呢?”威廉的眼里德比就是个白痴,而且这个白痴会害死大英帝国。
“威廉,战争的形势总在变化,战场上总能找到克制敌人的办法,铁甲舰的时代早已经到来,但并没有人放弃战争。”德比其实已经词穷,但他没办法在国会上承认。
“是的,战场上的确可以找到办法,比如满洲人就在大连湾用原始的冲撞战术撞沉了威尔士人号,不过您不觉得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吗?而且南洋舰队的主力舰的火炮系统远远领先于我们,我们的舰队的铁甲舰连其副炮的炮火都无法抵御。我们无法击穿北满州的军舰,北满州却可以击穿我们的军舰,这样我们还占有绝对优势吗?在如此的条件下把孩子们送上战场,与直接让他们去自杀有什么区别!”威廉很好的煽动了其他议员的情绪,连部分保守党的议员也觉得德比的计划有点离谱。
“我们可以改造军舰,并升级我们的火炮!”德比给出了一个最欠骂的答复。
“首相先生,我们拥有相关的火炮技术吗?如果我们有的话,就不必对北满州采取大规模的间谍活动了,而且不得不说一句,我们的间谍活动消耗了大量的资金却至今没有任何成果!至于改造军舰装甲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这需要多长的时间,我们还有时间吗?”威廉的眼里德比就像头猪一样。
“全英的船厂开足马力,还是有希望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