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血八旗-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官有罪!”王浚也不辩解,只是低下了头。
“哈哈哈……果兴阿大人在我江南大营向来通情达理,怎么这次尼玛善大人一去,就变得顽固刻板起来。不只没有分润一二,两人还大打出手,实难想象啊!”萧盛远笑道。
“你是说……”和春也觉得果兴阿不至于,要知道现在果兴阿的圆滑在江南大营也是有名的。
“怕是尼玛善欺人太甚!”王浚又对得起银子一次。
“嗯!”和春也觉得王浚说的更接近实情。
“尼玛善是恭王爷的人,这个果五就不能多担待点,还弄个折子上来,真是太年轻了。”和春还是觉得果兴阿处理问题的方式太过极端了。
“不知是这位果兴阿大人背后有高人,还是这位果兴阿大人就是位高人啊!”萧盛远可不觉得果兴阿的做法是年轻草率。
“恭王爷都得罪了,还高人?”和春实在不能理解萧盛远的逻辑。
“如果尼玛善是其他那位王爷,哪怕是军门您的人,估计就算是果兴阿割肉,果兴阿也只能挺着。唯独这恭王爷的人,果兴阿才会一分不给,还要上奏折,闹到通天才甘休。”萧盛远又看起了奏折。
“为什么唯独恭王爷?”和春一时没反应过来。
“恭王爷的亲王爵位可不是今上推恩的。”萧盛远认真道。
清代惯例皇子多封郡王或贝子、贝勒,待新君登基后,由新君推恩再把兄弟们晋封为亲王。当然也有不少身世显赫或者能力突出的皇子,在老爸还在的时候当上亲王。但恭亲王奕欣的亲王爵位绝对是清朝最特殊的一个,他写在了咸丰皇帝的传位遗诏里。而且奕欣的名字还在咸丰的前面,宣读遗诏的时候差点闹出误会。虽然更多的是说明道光对奕欣这个六儿子的喜爱,但道光显然忘记了考虑咸丰的感受。
可以说奕欣憋屈的一生,非要找一个悲剧节点的话,传位遗诏绝对是他倒霉一辈子的伏笔。无论是咸丰还是慈禧,无论奕欣是赋闲在家还是领衔军机,只要一想起传位问题,就得把六王爷拉出来敲打敲打。
果兴阿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才敢抓住尼玛善穷追猛打,而且还要把事捅到皇上那里去。只要和恭王爷有关系,咸丰肯定会向着自己。果兴阿当然不是看透了朝局,而是历史书里早就说过了,各种影视剧里咸丰两口子收拾这个六弟弟就没手软过。
“啊?”和春也想起了自己之前为什么要对尼玛善敬而远之。
“果兴阿一招狠棋,把大家都给将死了。有折子在,最后一切都将出于圣裁,所以相关人等的态度都是给万岁爷看的,军门切勿自误啊!”萧盛远举起折子向和春摇了摇头。
“王浚等尼玛善回来,找和他同去的人问问话吧!”和春似乎仍在犹豫。
“嗻。”王浚这个时候多一个字都不敢说。
“萧先生你准备一下,把果兴阿那个佐领到江南以来的功绩都整理一下吧!他阿玛在的时候打了败仗的,也要理出来,越惨烈越好。”和春皱着眉头道。
“嗻!”萧盛远淡淡的笑着。
“折子也备着吧!参尼玛善欺凌友军,抢夺战功,胁迫忠良之后,如何?”和春依旧觉得这事麻烦。
“不轻不重,军门高见!”萧盛远躬身道。
天光大亮以后,萧盛远回到了自己的居所,一个面无血色的半大孩子正坐在屋内等着他。
“萧先生辛苦了。”半大孩子将一个精致的木盒推到了萧盛远的手边。
“果兴阿大人客气了,你身上还有伤,要多休息啊!”萧盛远接过木盒客气道。
“劳萧先生记挂了,折子的事?”孩子毕竟还是性急。
“小哥放心,三天之内尼玛善的事,必然给你家大人一个交代。”萧盛远自信的笑道。
………………………………
第五十二章 第一次做蝴蝶
遥远的北京紫禁城中,咸丰在养心殿中看着眼前的奏折。奏折有两份,一份是江南大营辖下某佐领大败发匪的捷报,一份是钦差督办江南军务江宁将军和春参奏佐领尼玛善的奏折。
“多生,还有其他奏折吗?”咸丰有些疑惑,和春的奏折中多次提到其辖下的佐领也上了一份奏折,可咸丰并没有看到这份奏折。
“回主子,今日军机呈送的奏折都在这里了!”刘多生作为咸丰的贴身太监,不敢有一丝的马虎。
“今日当值的军机有谁?”咸丰知道问题肯定出在军机处了。
“回主子,军机处今日是杜翰杜大人当值,御前大臣肃顺大人也在。”刘多生也知道肯定是咸丰看折子那里不对了。
“都叫来吧!”咸丰还是了解自己手下的几个心腹的,杜翰是他师傅杜受田的长子,能谋可惜不善断。这截留奏折的想法估计会有,不过真敢拿主意的必然是宗室里出了名的无赖肃顺。
刘多生出去时候不大,两位御前近臣便入见请安,行礼如仪后垂手肃立于殿下。
“和春的奏折里提及其麾下的那个佐领也有奏折呈进,怎么没见?你们给扣下了?又是什么把戏?”咸丰本性颇有些纨绔,于近臣面前殊无威仪。
“回万岁爷,是有这么一份奏折,不过微末小臣言出不逊,奴才等怕徒扰圣听,故而扣下了。”肃顺不待杜翰答话,自顾大包大揽的出来回话。
“言出不逊?佐领也算不得微末小臣了。你们私自截留,阻塞言路,不怕朕降罪吗?”咸丰说的并不十分认真。
“奴才有罪,请主子责罚!”肃顺翻身跪倒,一旁的杜翰也跟着跪了下来。
“算了,别玩花样了,呈上来吧!朕还看不透你们这点伎俩。”咸丰早就猜了个大概,如果真是因为言辞不逊,肃顺和杜翰怕是连和春的奏折也给挡了,只会递一份战报上来。明显有关联的两份奏折,只递一份上来,摆明了是要玩一个先抑后扬。
“万岁爷圣明烛照,奴才等自然被万岁爷的法眼一眼看穿。”肃顺恭维了咸丰一句,从袖筒里抽了一份奏折出来,递给刘多生转呈御览。
咸丰不以为意的接过奏折,以为只是某个小官托了关系,想在御前露一脸。但打开这份足足有数千言的奏折以后,咸丰傻眼了,没有什么托关系的小官,反而是一个周身浴血的旗人武官的血泪控诉。
读到“裸衣白刃,呼万岁而破敌阵。”一辈子都是通过奏折了解世界的咸丰,好像看到了一个浑身是血的身影,狂呼着吾皇万岁浴血搏杀。读到“但有所不从,言必称阖家满门屠戮。”的时候,咸丰好像又看到了战伤仍血迹未干的英雄,被权臣逼迫的走投无路的惨状。
到不是咸丰想象力有多丰富,而是果兴阿在奏折上可是下足了功夫。和这些话意思相近的话已经在战报还有和春的奏折里出现过了,咸丰经过多次强化肯定更加容易理解。同时果兴阿的奏折会有那么多字数也是有原因的,饱读诗书丰升阿和饱读小说果兴阿亲自拟稿,按照小说的套路绘声绘色的一番描绘,再由显德翻版成文言,看惯了公文的咸丰当然毫无抵抗能力。
“这个尼玛善简直欺人太甚,怎么会有这样的混账,立即下旨,将这混账缉拿下狱。”看罢了小说的咸丰,气愤的拍打着他的龙书案。
“主子息怒!”肃顺并没有接旨的意思。
“嗯?”咸丰颇为好奇,肃顺平时绝不会在自己盛怒的时候顶撞自己。
“万岁爷,这里还有尼玛善参奏果兴阿的奏折。”肃顺又从袖子里抽出了一份奏折。
咸丰接过刘多生呈上来的奏折,看过了之后一时有些难以分辨了。这份奏折与果兴阿的奏折出入较大,果兴阿说尼玛善抢他的功劳,尼玛善这份奏折却说是果兴阿抢他的功劳。
“皇上,事出寻常必有妖,此事颇为蹊跷。”一直没说话的杜翰道。
“说!”性情急躁的咸丰不喜欢卖关子。
“回皇上,旗兵各部之间分润功劳的事,早已有之,相互参奏实属罕见,此为异常之一也。麾下部属夺功争执,一军统帅多会自行调停安置,这次和春却与部属同时参奏,此为异常之二也。再说这次的事,往大了说是尼玛善欺凌友军,往小了说不过是旗下武官争执,居然闹到直达天听,此为异常之三也。”杜翰掰着手指头说道。
“一句话,小题大做!”肃顺来了个结案陈词。
“旗下武官争执?”咸丰犹疑道。
“不错,果兴阿说功劳是他立的,尼玛善说是他立的,两人还动了武,果兴阿把尼玛善给揍了一顿。这么简单的事,和春将两人各打五十大板就是了,竟然惊扰圣躬,恐怕背后不是那么简单。”杜翰私下里怀疑和春是不是两边都收了好处,最后摆不平了。
“肃顺,这个果兴阿和那个尼玛善都是什么人?”咸丰也觉得有些诡异了。
“回万岁爷,奴才去查过了,果兴阿是固安驻防镶蓝旗的佐领,今年才十三岁。”肃顺大方的从袖子里抽出了一个夹本念道。
“十三,十三岁就做佐领了?能打好仗?”咸丰心目中的果兴阿应是五大三粗勇武不凡的壮汉,怎么也没想到果兴阿居然是个十三岁的半大孩子。一下子对于果兴阿的印象大打折扣,十三岁的孩子能斩首八百,怕是果兴阿冒功,受委屈的是尼玛善吧!眼前果兴阿如泣如诉的奏折,看来是果兴阿恶人先告状。
“回万岁爷,果兴阿是世管佐领,头几个月刚由和春上书为他请的旨意袭了世职。”肃顺答道。
“怎么回事?”咸丰有些疑惑一个世管佐领怎么跑到江南前线却袭职了,不过和春请旨的事他多少有些印象。
“回主子,果兴阿是随他阿玛惠扬一起出征的,他阿玛和几个哥哥都战死了,营中就剩了他一个人,所以和春就请旨让他袭了世职。”肃顺不紧不慢的说道。
“嗯!这个他奏折里说了,他阿玛和几个兄长都殁于国事。”咸丰翻看着果兴阿的奏折。
“万岁爷,这果兴阿怕是含糊其词了。”肃顺躬身道。
“哦?”咸丰没有接话。
“他阿玛惠扬公是奴才寒微时的旧识,奴才多少了解些他家的事。”肃顺没有掩饰他与惠扬的交情。
“他的兄长不是死于国事?”咸丰想不到果兴阿这么小的年纪就敢欺君。
“也是也不是,惠扬公也算有福之人,膝下有子七人,果兴阿是他的第五子。惠扬公这次是带着他的长子、三子、四子、五子出征的,除了果兴阿其他的几个也的确都随惠扬公为国殉难了。不过惠扬公的第二子却不是这次殁于国事的,发匪北犯的时候就已经战死了。”肃顺说着又低了低头。
“一门忠烈啊!”咸丰感叹道。
一旁一直不出声的杜翰却暗暗腹诽,肃顺也是铁了心的要为果兴阿帮忙。一步步全是先抑后扬,看着是挑果兴阿奏折的毛病,其实是借着机会给老朋友一家表功。
“这个果兴阿如何?”咸丰对于果兴阿已变得不好的印象,又有了些改观。
“奴才也说不好,上次见他的时候,还是个撒尿和泥的娃娃,不过听说也还是不错的。他阿玛阵亡的时候,营伍都被打散了,说部下找到他的时候,他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一柄雁翎刀单人独刃已杀了六名长毛发匪。承袭了佐领的世职以后,也有些功绩,之前就曾大破发匪李秀真部,阵斩李秀真以下发匪八百余众。”肃顺默默的说着,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果兴阿还是有些能耐的。”咸丰点头道,对于果兴阿的印象又搬了回来。
“惠扬公打了一辈子的仗,做了一辈子的佐领,就怪他为人过于方正。”肃顺好似说了句不着边际的话。
“方正?”咸丰品味着这句话。
“惠扬公的脾气堪称又臭又硬,莫说是同僚就是上官也对他头痛无比。战事一起他到是第一个冲锋陷阵,可战事一了,他一张臭嘴,说不得了,也说不清他到底得罪过多少人。”肃顺边说边摇头。
“水至清则无鱼呀!”杜翰也颇为感慨。
“果兴阿看来颇具乃父风范,没有和光同尘啊!”咸丰叹息道。
“万岁爷,您可高抬了这个果五了,这小子可把他老子刚正的脸都给丢光了。听说拜唐阿传回来的消息,这小子一接任,刚打了胜仗有了些家底,就开始往江南大营送钱。上至和春下至绿营将佐,他可是一个都没落下。而且他一个世管佐领居然为了些枪炮,认了前锋出身的和春做世叔父,把祖宗八代都赔进入了。”肃顺笑骂道。
“认和春做世叔父?”咸丰也多少知道世管佐领超然的地位。
“换了几门洋炮上百杆火枪呢!不然他怎么以二百旗兵三百家奴力克三千发匪。没有枪炮给他撑腰,发匪拿人命也堆死他了。”肃顺不经意间已经认定了果兴阿的功劳。
“不要脸面取换枪炮,只是为了征战”咸丰的心情有些复杂。
“这点他到是随了他阿玛,一心征战,国仇家恨啊!难为他个毛头小子了!”肃顺叹息着摇了摇头。
“你们觉得如何处置为宜?”咸丰问道。
“回万岁爷,臣等认为果兴阿虽然年纪幼小,不过也算久经战阵,部下又都是善战悍勇的老兵,而尼玛善初来乍到统属的又都是江南大营借调的人马,此战如此大胜,必为果兴阿所为。”杜翰终于又有机会开口。
“至于处置,奴才等以为当厚赏尼玛善克敌斩将之功,治果兴阿殴打同僚之罪。”肃顺接口道。
“什么?”咸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仗是果兴阿打的,但却要奖赏尼玛善,还要至果兴阿的罪。
“万岁爷,果兴阿这次是要受些委屈,将来再补过吧!”肃顺劝慰道。
“是何道理?”咸丰有些不会玩了。
“尼玛善是六爷举荐的人。”杜翰补了一句。
“奕欣?”咸丰问道。
“圣明不过皇上。”肃顺和杜翰同时拱手道。
“混账!立即传旨,钦差督办江南军务江宁将军和春,克定祸乱颇具建树,特赐穿黄马褂以示勉励。固安驻防镶蓝旗下佐领果兴阿,忠孝可嘉,屡立战功,加参领衔,另调关外旗兵三百归其统属。镶红旗下佐领尼玛善,欺压友军,夺人功绩,殊为可恶,着即夺其佐领司职拿问。恭亲王奕欣身为亲王,荐人不当,着其闭门自省。”咸丰终于有了些帝王气概。
“嗻!”杜翰和肃顺不再多说一字。
………………………………
第五十三章 寻找黄达平
奏折发出去一个多月,果兴阿终于等到了结果。自己得了个参领的虚衔,尼玛善也被解送京师了。不过果兴阿高兴不起来,而且多了个做噩梦的毛病,一宿一宿的睡不好觉,时常在午夜惊醒。
果兴阿到不是担心恭亲王奕欣的报复,毕竟果兴阿这么个芝麻绿豆官还不能引起奕欣的重视,而且他四嫂变成寡妇之前奕欣也抖不起来。但其他人呢?这次是奕欣的旧部,下次是曾国藩的亲信呢?果兴阿叫不出名字的亲贵重臣还有一大堆,官场的勾搭连环真的吓到了果兴阿。
如果仅仅是让出一些战功,果兴阿并不会怕成这样。但现在的果兴阿已经不是刚穿越时那个一无所有的少年了,他有自己的部队,有钱有枪还有炮。这次能勒索战功,下次就能要枪要炮,甚至是要果兴阿的部队。那天跑出来个胜保,跑出来个多隆阿,非要把果兴阿的部队收编,果兴阿又能怎么样。身在大清的官场,有太多东西不是果兴阿一个区区佐领能够反抗的。
而且还有再次跑路的黄达平,一想起他果兴阿就睡不着。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黄达平只有二百多人,果兴阿亲手给了他一枪。但回来找场子的黄达平,第二次带来了足足两千多人。这次果兴阿又打跑了他,可下次呢?黄达平会不会带两万人回来找果兴阿算账。
果兴阿连审了几个俘虏,可到现在果兴阿也没搞清楚黄达平是个什么级别的干部。这家伙像个生命泉水一样,隔一阵就暴一批兵出来,果兴阿真的受不了。果兴阿手下的人是有限的,黄达平心情不好就过来搞一把,果兴阿迟早要玩完。
朝廷的官场网络和黄达平,就像两柄利剑一样悬在果兴阿的头顶,让果兴阿寝食难安。而且这种痛苦,果兴阿没有办法和部下分析排解,显德等一批人可是非常想去抱大腿的。脱离清廷,现在还不是果兴阿能考虑的事情。
经过一个月的洗脑军训,毕云涛带来的一百五十名新军已经全部融合到了队伍里。这些新军素质还是不错的,都是淮北的饥民出身,和果兴阿前期收编的土匪来路差不多,都是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货。果兴阿的队伍里除了旗人大部分都是淮北人,这些新军在江南大营没少受欺负,在果兴阿这可算是找到了回家的感觉。毕竟果兴阿的部队纪律严明,而且除了旗人以外,全是淮北口音,让新军很容易找到归属感。
毕云涛也在军官训练班学了不少,但还是和果兴阿隔着一层,洗脑教程对于他的影响一直不大。毕云涛堪称古代武将的教科书式人物,武艺高强沉重冷静,学习能力还颇强。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家伙满脑子的忠君爱国报效朝廷。在他的心里,朝廷高于一切,遥远的皇帝,绝对高于天天给他上课的果兴阿。
慕顺和丰升阿等人都非常看好毕云涛,几次建议果兴阿给毕云涛一个实职,毕竟步兵营副营长和摆设的区别不大。但果兴阿还是不太放心,总担心毕云涛那天会在背后给自己一刀。直到丰升阿再三替毕云涛说情,福顺又给果兴阿洗了半宿的脚以后,果兴阿才勉强同意由毕云涛暂时代理一连长。不过只要阿克敦一伤愈复出,毕云涛还得回去当他的摆设。
丰升阿和慕顺没少在背后抱怨果兴阿用人过于谨慎,毕云涛到是没什么怨言,因为毕云涛有自己的理解。在他到来之前,果兴阿的连级以上干部里一水的旗人,一个汉人都没有,贸然任用自己一个汉人,果兴阿有些纠结也是正常的,毕竟这支部队名义上还是八旗军的佐领。他那里知道,果兴阿不用汉人,完全是因为没有汉人可用。如果曹梦和李枝几个人资历再老一点,果兴阿早就让他们当连长了。
烦闷的果兴阿最近多了一个爱好,就是骑马。马术有所长进的果兴阿,已经能够纵马驰骋了。上辈子没有飙车经验的果兴阿,很喜欢在马背上那种类似贴地飞行的快感。一次差点甩开福全跑丢了之后,果兴阿突然下令全军开始练习马术,要求步兵也能够做到马上机动。同时要赛尚阿精选战马,为全军每一个人,每一门炮,都配上交通工具。
所有人都被果兴阿搞得莫名其妙,但果兴阿已经有了决断,他找到了一个摆脱困境的方法――游击。老子不在这呆着了,老子以后就带着部队到处打游击去,无论是黄达平还是朝廷的祖宗们,你们找不到老子,看你们还能怎么办。
虽然果兴阿已经在部队里普及了绑腿,而且没事就要搞个几十公里的越野,最大可能的提升部队的徒步行军能力。但是有马不骑,靠两条腿赶路,那不是自虐狂嘛!江南地形再怎么不适合骑兵,四条腿的也比两条腿的跑的快。河网密布山岭叠翠不适合骑兵大规模的机动攻击,但是老子小规模的移动还是可以的,而且用骑兵跑路还是跑得更快些。
全军搞骑术训练,但侦察排没有参见,他们已经是果兴阿手下各方面全能的特种兵了。他们有他们的任务,寻找黄达平。不是找太平军,而是找黄达平。
侦察排一律以小组行动,侦察佐领驻地方圆一百里的范围。沿途绘制地形图,标注太平军驻防地点,同时要把老冤家黄达平给找出来。果兴阿不能再等着黄达平来找他了,趁着黄达平还没把新兵暴出来,抓紧找到他干掉他吧!
杂务队也有了新的任务,因为果兴阿在派出侦察排的同时,拿出了他的荒村改造计划。大部队出去打游击,还是要留个大本营的,果兴阿不能带着全部的家当出去打仗。而且缴获了火炮可以推着就用了,缴获了金银粮草呢?所以荒村必须改造成一个隐蔽的据点。
果兴阿的计划很简单,对外制造荒村就是个无人荒村的假象,对内以地窖为中心构筑一个永固式地堡。地堡要砖石结构,有良好的通风排水,起码保证一百多人在里面吃喝拉撒加战斗。还要有伤员的修养区,以后伤员都要送回来养伤的。
听完果兴阿的计划以后,喜寿当即准备引咎辞职,这样东西怎么造的出来。其他人也跟着翻白眼,觉得果兴阿又开始异想天开了。但果兴阿是从小就爱看《地道战》的好孩子,长大后还研究过小鬼子对付美国鬼子的坑道作战,当然有详细的执行方案给喜寿。
接过图纸以后,喜寿和杂务队变身成了土拨鼠,基本没有在地面上再见过他们。由于进度缓慢,步兵营的休息时间也被征用了,大家一起拿铲子下地道。经过一个月的不懈努力,荒村的地下,终于被挖成了蜘蛛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