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血八旗-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间由坚固的石基砌墙连成一体。城墙的六个接触点均设空心敌楼,西城墙又与长城主体相通。喜峰口呈“凹“字形,两翼山上的长城,每相隔一千米左右,还耸立着一座烽火台。周围群山巍峨,河水萦洄,两峰对峙,一峪中开,苍凉雄劲的长城起伏在山脊,盘旋在谷底,左右皆高山对拱,地势十分险要。
何欢将辎重和营盘,全都安置在了后方的城堡里,部队则依托长城和关城防守。附近的烽火台和关城的敌楼上,何欢全都部署了加特林机枪,构成了核心火力点。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火炮肯定要布置在关城的城墙上,但是何欢却没这么干。北满州重炮赶到之后,何欢便知道自己的火炮还是比人家差远了,硬钢肯定会死的很难看。所以他把火炮也分散到了两翼的长城上,一来便于隐蔽,二来也可以居高临下轰击进攻中的满洲军步兵。
何欢分散部署火炮,虽然摊薄了自己的火力,也加大了弹药运送的难度,但也让郑勇的计划落了空。满洲军的重炮观察哨,眼睛都快看瞎了,也没有找到清军的炮兵阵地。挑了几个可疑的位置,干翻了几门火炮之后,还是有炮弹会打入满洲军的攻击部队中。长城下的地形和路况,导致部队冲击速度比较缓慢,这炮击也更容易激起地上的碎石,素来重视部队战损的满洲军,自然迟迟不能打开局面。
“娘的,还弄不了他了!把步炮、山炮都顶上去,随步兵同步前移,老子就不信了!”指挥部里的郑勇见部队攻击受挫,更是焦躁不已。
“师座,前方路况太差了,不是烂泥地,便是碎石滩,重武器上去根本走不动。勉强抬上去了,也迟迟无法发射,根本就是活靶子!”刘大疤瘌很委屈,郑勇的办法,他一开始就用了,可惜根本行不通。
“娘的,让一线的弟兄们喘口气吧!各部集中全部炮火,给老子瞄准左翼山上的长城关墙打,轰塌几段城墙,老子看他还怎么得瑟!”郑勇这次可是带了足够的弹药过来,用炮弹磨他也要磨死何欢。
有清一代都没怎么修过长城,现在用的长城都是明朝留下的古董,虽然依旧坚挺,还有巍峨的山势依托,但是面对一零五口径的重炮,还是难免有廉颇老矣之感。重炮的密集轰击之下,不但何欢的子弟兵死伤惨重,巍峨的城墙也逐渐崩解,最后成为一片废墟。
“不要管,那些重武器了,让弟兄们赶紧撤下来!”何欢欲哭无泪,每一个士兵都是他的子弟,每一门火炮都是他的血汗,他的心这么能够不痛。
“何大哥,那都是咱们的家底啊!”陈四各种舍不得。
“舍不舍得,也都已经全毁了,赶紧让弟兄们撤!”何欢这些年口挪肚攒出来的武器,他比任何人都心疼,但是没办法就是没办法。
“努力坚持,还是能留下一些的!”武二就不信满洲军的炮弹比天上的星星还多,炮击终有终结的时候,只要士兵们用心掩护,多少还是能剩下一些的。
“人在,其他的总有办法,弟兄们死光了,还要那些劳什子有什么用?快撤!”何欢也也还知道以人为本。
清军在满洲军猛烈的炮击之下,终于抵挡不住,不得不撤出了左翼的长城。即便何欢撤的很坚决,清军也依旧死伤惨重。乐字营左营一千一百多人,全须全尾撤下来的只有不到五百人,重伤数十,轻松两百,其他四百多人,全都死在了城墙上。而且部队装备丢失严重,火炮、机枪等重武器一件也没带回来,步枪也丢失了大半。
“何大哥,左翼失守,我军侧翼便暴露了,关城孤木难支,右翼也没有了意义。您看我们是撤往关内,还是……”武二觉得已经没有坚守的希望了。
“还不能走啊!即便这长城守不住,我们也不能是第一个丢失隘口的,不然朝廷肯定要拿我们的脑袋祭旗!”没事也时常研究满洲军战例,又学习了许多西洋战法的何欢,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但是他不能撤啊!他若是成了第一个丢失隘口,放满洲军入关的守将,朝廷是绝对不会放过他的。朝廷才不会管你如何苦战,满洲军的装备有多么先进,只要你丢失了关口,朝廷就要你的脑袋。
“大哥,城墙都丢了,还怎么守啊?”陈四也知道朝廷的德行,但是现在真的没办法守了。
“让弟兄们在城后,找隐蔽的沟坎藏了,放满洲军步兵上来,咱们和他们抡刀片子!操他二大爷的,拼了!”何欢也是土匪窝里出来的,别的不行,狠劲还是有的。
何欢摔开了自己的袍服顶戴,亲自操一口鬼头刀,带着左营又回到左翼山上的长城边。不过没有登城,而是在废墟附近找地方藏了起来。满地的碎石、杂草、折树,想玩躲猫猫还是很容易的。何欢躲的时候不大,便看到了另外一个亲临一线的人,满洲军三一三团团长刘大疤瘌。
“操他姥姥!”何欢怒骂一声,抡起大刀便冲了出来。
“干!有埋伏!”刘大疤瘌的*一梭子干倒了十几个清军,然后他也不得不以*子接敌,两军陷入了残酷的白刃肉搏。
………………………………
第七百六十章 肃顺遗计乱辽东
喜峰口注定是一个让大刀名扬天下的地方,何欢抡着一把鬼头刀,硬生生把刘大疤瘌给撞出了阵地。虽然乐字营付出了五倍的伤亡,但是满洲军终究是退去了,这是清军一次难得的胜利。不过喜峰口打得再好,也不过是一城一地而已,全局上清军还是一败涂地。
对于三十一师进攻长城边墙,长春没有任何的反应,好像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一样,即没有调度各部配合,也没有命令三十一师收兵。不过内阁向热河派出了接受的官员,显然是认同了各部先期对清军的进攻,而且要将热河纳入北满州的版图。这种态度,很容易被人理解为默许。
既然长春默许各部动兵,大家也就不需要在热河再观望了,都招呼吧!三十一事进长城各隘口的第二天,热河境内的各部全都行动了起来,纷纷扑向长城边墙。大家上面还是缺少一个指挥部,但是对付清军,他们也不用太在意这些。几个师旅长电文商量了一下,便开始了自己攻城掠地的生活。一时之间,长城的各隘口纷纷告急,其中古北口、墙子岭、黄松峪等地最为危急。
不止蒙东边境上的各部开始了进攻,就连驻防山海关的第七混成旅也都搀和了进来,开始强攻一片石、义院口、山海关关城等地。第七混成旅属于奉天战区,而且身世清白,是淮扬系的人马,他们是没有必要凑这个热闹的。如今也攻势猛烈,摆明了是想抢功。淮扬系在这次的事变中,表现极为良好,深得大将军信任,而且在中央有不少干将。他们这个时候的态度,往往代表了长春的态度,也就是说长春也想攻入关内,只是目前因某种原因还在迟疑。
长春为什么迟疑,各部将领们管不着,知道干什么有利就足够了。所以地理上靠近边境的各部纷纷行动,都要争一份功劳出来。锡林郭勒盟和昭乌干达盟的三个骑兵旅,见山海关都有了动作,也是不甘寂寞。他们够不着长城,便直接杀向了察哈尔八旗,继续了北满州的西部大开发。察哈尔八旗本就和大清朝廷貌合神离,这些年也受了北满州不少的好处,也对自己穷苦的日子,心怀诸多不满。所以这次大军开来,一群王公干脆就反了,传檄各地归化北满州。
察哈尔的反叛,可是坑死了朝廷。朝廷之前对北满州布防,把主要的兵力都堆砌在了东部的长城上,西边兵力严重不足。察哈尔这一让路,满洲铁骑便可直接叩关独石口。察哈尔叛变之后仅三天,满洲军便攻陷了独石口和张家口,更是兵分两路拿下了宣化和赤城,兵锋直指京师西北门户延庆。若是延庆失守,满洲铁骑便可直抵京师城下,朝廷这次便只能南逃了。至于南方的汉人势力,会不会为大清这个异族朝廷尽忠,便只能看天意。
各地消息传回京师,两宫太后又哭了起来,奕欣也急得几乎吐血。只能一边急令李鸿章整饬直隶防务,把满洲军挡于京师外围,一边苦思应对之策。最让人挠头的是,朝廷至今也弄不明白,到底出了什么事。刘坤一回京之后,除了叩阙请死之外,一个字都不肯说,谁也不知道他的观摩团到底在奉天干了什么。
“虽以急令各地起兵勤王,但是远水难解近渴啊!曾国藩病殁之后,湘军只能依靠曾国荃,但是这个曾九着实可恶。朝廷如此危急,他却一直磨磨蹭蹭,朝廷几番急令,他还是在长江边迁延!”奕譞如今也老实了,不过依旧没忘了骂人。
“李鸿章的淮军到是尽力,可是直隶境内的淮军有限,其余各部开进直隶,最少也要半月,若是说完成布防,起码也要一月。满洲军攻势猛烈,怕是等不及了!”宝洌б裁恍那楹娃茸X等人争了,只是眼前的局势,实在太过危急。
“六爷,你说该怎么办呀?”慈禧支持奕譞闹腾,是为了打压奕欣,但是到了万急的时候,她还是得依靠奕欣。
“卫汝贵所部虽然在延庆挡住了满洲军前锋,但是后续战事绝不乐观。果兴阿若是真的全力挥军入关,朝廷万难抵挡,眼下的局势,唯有求和一途。奴才已经约谈了列强各国领事,他们都不希望战事扩大,所以朝廷可以借力他们向长春施压,然后由他们调停,朝廷与果兴阿和谈。”奕欣殚精竭虑,终于拿了办法出来。延庆正在死守,边墙各隘口也纷纷告急,他实在不敢打下去了。
“你这是卖国!果兴阿逆天反叛,便是十恶不赦的罪人,朝廷和他有什么好谈的!”奕譞有习惯性的指责起了自己的哥哥。
“他十恶不赦,你能去长春把他擒拿问罪吗?满洲军力强盛,朝廷断然不是对手,不求和,如何能够保全宗庙社稷?”奕欣这次没再惯着自己的弟弟,一句话便怼的奕譞哑口无言。
“确是只有求和一途了,可是果兴阿到底为何如此狂悖,我们至今仍不知实情,又如何与长春商谈呢?”慈安素来不喜争斗,也清楚眼下奕欣的办法才是朝廷唯一的出路。
“知道的内情的丽太妃和刘坤一,全都一心寻死,半个字都不肯透露。其他人只知当时在奉天发生了政变,观摩团擒获果兴阿,石殿臣、姜百书等人起兵作乱,个中内情却是不知!”文祥也是一筹莫展,不知道具体情况,的确是没法子和谈。
“召他二人到御前来吧!我们再问问,如今到了这个时候,哀家只能求求他们了!”慈禧的眼泪流的更猛了。
慈禧的懿旨一下,时候不大,形容枯槁的刘坤一和心如止水的丽妃,便被待到了锺粹宫。两宫依旧以啼哭开头,但是坐在绣墩上的二人,却是不为所动,除了依旧想死之外,半个字也不肯提及。奕欣苦口婆心的劝说了半天,这二位也是毫无反应,两人如同行尸走肉一样,已经万念俱灰了。
“朝廷已经到了社稷倾覆、宗庙崩塌的境地,哀家求求你们了,把你们知道的说出来吧!不然满洲军攻入北京,我大清两百年的基业便全都毁了!”慈禧突然起身,直接跪在了二人面前。
“太后,万万不可如此!”丽妃和刘坤一急忙起身回避,也是跪倒在地。
“都是臣的不是,是臣见石殿臣和姜百书有心反正归顺朝廷,便联合他们发动了政变,一准擒拿了果兴阿和北满州一众阁僚。不成想天不遂人意,果兴阿这逆贼,被人搭救了出来,收服北满州的大计功亏一篑。是臣对不起朝廷,给朝廷惹下了大祸,是臣对不起皇上和太后,臣甘愿一死!请皇上、太后和诸位大人,杀了臣,用臣的首级去向果兴阿议和!”刘坤一终于有了一番说辞。
“岘庄,你才入奉天几日,如何能与石殿臣、姜百书等人结纳,又如何能在短期内做出这等大事来?而且你是果兴阿放回来的,若是果兴阿在意你的首级,他早在通辽就杀了你了,何必还要朝廷在杀你!”奕欣气的快要发疯,刘坤一到底在维护谁呀?为什么就是不肯说实话。
“请赐臣一死吧!臣无话可说了!”刘坤一也哭了起来,却还是不肯松口,气的奕譞都有心把他拉出去,施以满清十大酷刑。
“不必吵了!是朕做的,一切都是朕的部署!”锺粹宫内哭哭啼啼,闹得好像大清已经亡国了一样,大清的天子终于站了出来。
“皇上!”奕欣等人全都吃惊的看着同治,万没想到是这位小爷的布置。
“尔等不肯为朕尽忠,朕便没有忠臣可用了吗?”小皇帝依旧对自己的叔叔各种不满。
小皇帝出来认账,说明了前因后果,一切也就都清晰了。当年慈禧和奕欣联手,派出粘杆处的拜唐阿侍卫逼死肃顺,所有人都以为肃顺死了便完了,不成想肃顺临死之前写了一份遗表给同治。在这份遗表里,肃顺没有抱怨自己的死,也没有埋怨同治什么,反而是给同治规划了一份君临天下的宏图。
肃顺细致的为同治分析了朝廷的局势,断言慈禧和奕欣早晚也会反目,奕譞也会借机冒起。肃顺建议同治,借太后之势力打压奕欣,然后以朝臣制衡,拿回本属于同治自己的权利。至于同治如何摆脱太后,肃顺则给同治筹划了一份大功业,以此来收天下之心,逼太后退还深宫。这份功业便是擒拿果兴阿,收复北满州。
在肃顺看来,北满州暴起,虽然势力喧天,但也存在如派系林立等诸多隐患,只要善加利用,便可一举收服。承善作为孤臣逆子,进入北满州,干起了间谍,同时王凯运等肃门六君子,也全都行动了起来。策反石殿臣、姜百书,游说毕云涛,都是他们的手笔。而这些人的成果,全都通过秘密渠道,汇总到了同治的手里。
当千载难逢的机会到来时,同治亲入深宫说动了丽妃,然后便开始了同治大帝收复北满州的计划。宁可出现十几个小藩镇,宁可许利与外国,也要一举拿下果兴阿,这便是肃顺的遗计。可惜同治还是功亏一篑了,果兴阿逃出生天,毕云涛一死了之,然后满洲大军便兵临城下。
同治这番计划的目的,一打果兴阿,二立自己的威信,一直都是隐秘执行的。如今玩砸了,他便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孩子一样,说什么也不肯让别人知道。刘坤一和丽妃,也担心事情败落,同治会受到诘难,所以拼着一死,也要保全同治。
“天日昭昭,肃中堂忠心可表日月!”已经非常边缘化的杜翰,为老战友感叹了一句。
………………………………
第七百六十一章 满清和谈
肃顺的忠心的确可昭日月,他的计划也确实了不起,牺牲幼子更是让人动容,但是结果却实在是让人沮丧。而且同治的小算盘打得太精明,从头到尾只有同治和一小部分亲信知道,两宫太后和重臣们全都毫不知情。这样的确是保密了,可是也让朝廷对此事毫无准备,计略一败,便成了朝廷的滔天大祸。
奕欣等人一阵无语,同治的这番作为,完全是小孩子胡闹,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同治只想到了计划成功,却丁点也没有考虑过若是失败了该怎么办。既没有安排兵力布防,以抵挡果兴阿的报复,也没有安排替罪羊出来顶罪,以消弭果兴阿的怒火。如今果兴阿掠地千里,大军又打到了朝廷的家门口,想要收场可就难了。
奕欣等人退出慈安的锺粹宫之后,没去军机处,而是去奕欣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北京如今也有了电报,大伙儿是赶来商量电文,试探一下长春的态度。电文发出之后,众人便开始了焦急的等待,可是直等到入夜,长春方面也未有任何的回复。
“果兴阿这个逆贼,他是铁了心要背祖宗叛,一路逆天而行下去了?”奕譞非常的气愤。
“即便已经没有了转圜的余地,长春也不该不置一词啊?”奕欣到是觉得有些不对头的地方。
事实证明,奕欣的判断是正确的。长春迟迟没有答复,的确不是铁了心的要打,而是长春也没有准主意。因为长春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所以他们无法给朝廷答复,只能选择沉默。锺粹宫里哭哭啼啼的时候,长春的凤鸾台也在大吵大闹。
果兴阿一时气愤,便决定建元称帝,把大清朝廷这帮杂碎都仍一边去。长春的文武大臣们对于果兴阿建元称帝,到是没什么意见,可是下一步该怎么走,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以皮润民、吉英、承泰等为首的一批激进派,力主挥军入关,灭了大清朝廷定鼎天下。以皮润民、阿克敦等为首的一批稳健派,则建议看看情况再说,可以蚕食朝廷的领土,但却不要一下子干掉大清。
激进派的观点很简单,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果兴阿都建元称帝了,自然该入主中原,改朝换代。南北朝这种事,便代表着动乱和不稳定,绝对是不可取的。稳健派的理由就要复杂的多,他们考虑的非常全面,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等多个方面。
政治方面主要是指内政,北满州还没有做好大面积开疆拓土的准备,根本没有足够的官员储备,也没有办法消化顽固的关内封建势力。北满州现在搞定奉天都很吃力,再弄一个人口近三亿,封建顽固势力更强大的关内到手,指不定会出什么事呢?军事方面也是一样,北满州如今把守备部队和预备役都算上,一共也就七十万左右的兵力。而想要控制庞大的关内,起码还需要一百万以上的部队,北满州短期内若是扩军至此,必然国力大伤。经济上就更没得说了,灭了大清可能花不了多少钱,但是安抚关内,恢复关内经济体系,就得需要果兴阿卖老婆了。若是在算上因为战争,导致的北满州各项产业停产,经济损失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北满州太需要关内这个原料产地了,也太需要关内这个巨大的市场了,断然不能亲手毁了她。
果兴阿的暴怒,只是一时的情绪,很快就过去了。当愤怒的情绪消散,果兴阿又再次迟疑了起来。果兴阿也受不了讨人厌的大清朝廷,但是吞并奉天的恶果,他也至今记忆犹新。顽固且庞大的保守势力,可是吓坏了果兴阿,他还没有做好面对关内保守集团的准备。同时改朝换代的战争,注定会旷日持久,消耗的国力以及死伤的人口,都是果兴阿不愿意见到的。如今正是国际格局剧变的时候,专心为中华民族开疆拓土,可比搞国内吞并要有意义的多。 但是朝廷暗害他这事也不能就这么算了,一定要有个说法,但是果兴阿自己也不知道,他到底想要个什么样的说法。
拖延了足足十天,长春的两大派别终于不吵了,意见也终于统一了。果兴阿决定狠狠的宰朝廷一笔,让朝廷交出罪魁祸首,然后这事就到这了。果兴阿还是下不了一统天下的决心,这种豪赌的勇气,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替长春下了决断,为大清朝廷擎天保驾的,一为死守延庆的卫汝贵,一为在长城附近打游击的何欢。
长春反复争论的时候,小小的延庆城一直在激战。长春虽然没有决断,但是便宜还是要占的,所以各部的自发进攻一直都没有被要求停止,而且长春还给各部增添了部分装备和弹药。顿兵于延庆城下的三个骑兵旅,非常清楚知道自己所在位置的重要,延庆若是能够拿下,长春的争论肯定会停止。但是他们集中全部主力,又用上了刚刚增补的重炮,依旧拿延庆毫无办法。
卫汝贵手里只有五千淮军,以及部分临时征调过来的绿营和旗兵,装备不怎么样不说,战斗力也非常的低下。但是他们都不得不拼命了,延庆是京师的最后一道防线,延庆若是大清的都城,可就门户大开了。卫汝贵亲立城头督战,各部兵丁也都拼死奋战,还真就让他们创造了奇迹。延庆的城池都被满洲军的炮火给夷为平地了,他们还在城里坚持巷战,锋芒正利的满洲军也迟迟无法打开通往京师的道路。
长城一线的何欢更是艰难,喜风口苦战七日之后,乐字营还是不敌三十一师,被迫退后自保。喜风口被攻破之后,太平寨、龙井关、山海关关城也相继失守。山海关的满洲军不敢轻动,其余各部可就没了顾忌。三十一师冲进关内之后,其他线上的满洲军也蜂拥而至,都想由此进占遵化,进而直逼京畿。何欢还不知道西线张家口、古北口等地的边墙已经被突破,还以为自己是第一个被满洲军打进来的,自然惶恐万分。不想被朝廷问斩的何欢,不敢退入遵化,只能在旷野里游荡。
当惯了土匪的何欢,极为善玉隐匿部队,找了个犄角旮旯藏的非常隐蔽。三十一师和后续的各部主力都没发现他,全都沿着大路,直奔遵化和迁西去了。何欢成了敌后武装,他的补给自然也就断了,弹药之类的何欢都随身带着,粮食却必须得地方给养。所以在山里蹲了两天之后,何欢便不得不出来觅食,然后他就发现了肥羊,满洲军的补给车队。
乐字营的残部和三十师等部的辎重运输队几次交锋,虽然没占到什么便宜,也没能抢到多少吃的,却差点把前线的各部满洲军给搞断粮了。深谙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